【書法文學】《千字文》講記

【書法文學】《千字文》講記

 

自序

   我常將文化譬喻為「遺傳基因」。生物學上,是遺傳基因規定和保持著一個物種的穩定性;社會學上,則是文化傳統規定和保持著一個民族的穩定性。「轉基因食品」令人談虎色變,「轉基因的人」(拋棄自己文化的民族)也同樣可怕,因為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民族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因此,保持我們的優良傳統、繼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已成為本世紀中國人的共識。

海外華人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我講述《千字文》的最初動機不過是想概要地介紹一下中國的文化史,但是聽眾們的熱烈反應使我欲罷不能。繼《千字文》之後又講了《三字經》、《改造命摺貳ⅰ段幕c健康》等專題,大家似乎從中尋到了自己文化的根。我旅居海外,漂泊不定,案頭上可供查證的資料幾乎沒有。演講中只能憑藉昔年私塾李錫堃恩師時的記憶,以及讀書求學所得,信口講來,意在通俗,未及深入考證。因此,這幾次演講皆談不到有否學術價值,聊作普及宣傳可也。

一個國家經濟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與傳統的消亡。只要有文化在,國家亡了可以複國、民族衰了可以振興;如果文化亡了,這個民族就永遠沒有翻身之日了。中國文化在廢墟中有望再度崛起,目前國內各類「國學」現象又應叨娺@不是一哄而起的「文化邉印保驗槲覀儸F在需要的是「紮根」。這部講記,是根據講演錄音整理而成的。此次得以編綴為文,得到各方善心人士的大力協助,特別是我家人的鼓勵與資助,特此致以論吹鬧x意。講記中的謬誤之處,由我自己文負其責,敬請方家不吝斧正,以免我自誤誤人。

 

劉宏毅

二零零五年乙酉仲夏於北京

  

引 言

 

《千字文》是我國最優秀的一篇訓蒙教材,用一千個漢字勾劃出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化史的基本輪廓,代表了中國傳統教育啟蒙階段的最高水準。《千字文》通篇首尾連貫,音韻諧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長詩,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識全書。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貞稱其為"絕妙文章",清代褚人獲稱讚其"局於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如舞霓裳於寸木,抽長緒於亂絲"。

《千字文》全篇主題清晰,章句文理一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美,詞藻華麗,幾乎是句句引經,字字用典。這是其他幾篇也被公認為不錯的訓蒙讀物不能比的。所以歷代書法家都競相書寫,如智永、懷素、歐陽詢、趙佶、趙孟睢⑽惱髏韉榷加辛魝髦兩竦奶盡

我們現代人如果沒有一個特殊的機緣,一生中能把《千字文》從頭到尾好好讀一遍的機會不是很多。現在無論在海外還是中國大陸,能讀《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學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國建立之前,這是六歲孩子入蒙學就必讀的。現代人如果沒有文史功底,確實讀不懂。且不說弄清引經據典與用韻,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項,就足以讓人望而生畏,興趣全無了。有感於此,我笨鳥先飛,先求古尋論一番,作一塊引玉之磚。希望我們每一個海外華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貝,不至於恥作中國人。開講以來大受歡迎,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聽了倍感親切,這倒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個字編成的韻文,我們這次開講就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者解字說文,學者隨文入觀。講的人將字義、文義講明白,聽的人要隨著文句的展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觀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沒有標準答案,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義",完全看讀者的領悟力和想像能力。如果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學生的想像力就被扼殺了。人沒有想像力,就不可能有創造性思維,就沒有發明創造,這是一連串的因果關係。傳統教育的好處就在於處處給你留門,而不是老師越俎代庖,處處關門閉戶。「講不清,師之過;聽不明,學之惰」。如果真的能夠隨文入觀,我們這些吃膩了「洋教育」速食的人,一定會發現古人的粗茶淡飯別有一番風味。五穀雜糧是養胃的,不會傷人,希望大家多吃。

第一講

 

《千字文》三個字是本文的篇名,說明這篇文章是由一千個漢字編排而成的。中國漢字發展到今天共有二萬餘個方塊字。記載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經過考古學家、文字學家多年的整理,發現共有三千字。其中二千個是占卜專用字,日常應用的文字僅有一千個。商朝有600年的歷史,常用字只有一千個。當然,那時字少是一方面,但從另一方面告訴我們,如果你真正能夠駕馭一千個漢字,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中國自古就把語言和文字分開來,語言是語言,文字是文字,不用口語化的文字。因為古人發現語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地域不同,時間不同,交流用的語言也不同,大概的規律是每30年一變。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永遠流傳下去。今天我們讀到這篇《千字文》,感覺中就像又回到南北朝時代一樣,與作者周興嗣對面而坐,聽他侃侃而談。一切都是那樣鮮活,栩栩如生。

周興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齊、梁、陳之中的蕭梁時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梁武帝時官拜員外散騎侍郎,武帝常命他做文章。六朝歷史上著名的《銅表銘》、《檄魏文》等文章,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本文作於梁武帝大同年間,即西元535-543之間,距離現在有1400多年了。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鐘繇曾寫過一篇《千字文》,但毀於西晉的動亂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編綴過一篇,但文理音韻皆不佳。梁武帝為教育子侄,令周興嗣再次編撰。相傳武帝從王羲之所書的碑文中拓下一千個不同的字,然後把這一千張沒有秩序的紙片交給周興嗣,說:"卿家才思敏捷,為朕作一韻文可也"。周興嗣絞盡腦汁,只用了一夜的時間就編好了,但當他交文的時候,已經鬢髮霜白了。(故事見於《梁史》)

他只能用武帝給出的一千個字編排文章,像小孩子玩拼圖,而且還要押韻,所以說"周興嗣次韻"次韻。次是編排次序,韻是按照韻部、韻腳,把它編排起來。因為是奉皇帝的旨意承辦的,因此前面加一個敕字,敕就是皇帝的昭命。

員外散騎侍郎是他的官階,這是漢朝設的官職。南北朝時期距兩漢並不太久,仍然沿用漢的制度。散騎的原意是沒有很具體的事情做,只是散跟在皇帝身邊的顧問侍從。

侍郎是當時政府部門"省"(以後稱"部、院")的最高領導,但明清兩代的侍郎為副職,部門的正職叫尚書。員外是正常編員以外加設的職位,因為皇帝有旨,特別在正常編制之外,再加一職。所以周興嗣這個侍郎就叫員外散騎侍郎。

《千字文》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宇宙的誕生、開天闢地開始講起,講到日月星辰、氣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一直講到人類出現以後,中國太古和上古時期的歷史。最後以人類社會組織的出現和王道政治制度作為結尾。這部分內容既自成體系,又是下面三部分的奠基,非常重要。

下麵看第一部分。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這兩句話說的是開天闢地和宇宙的誕生。天地是怎樣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後的初期又是什麼樣子?都在這兩句話裏,不要小看這八個字。這兩句話都是引經,都語出有典。

"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易經》裏說"天玄地黃",這裡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字的引經,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於《淮南子》與《太玄經》。《淮南子》裏說"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來叫作宙"。作《太玄經》的是西漢的楊雄,他在《太玄經》裏說過"洪荒之世"的話。兩部經的話合起來就是"宇宙洪荒",這種引經的方式叫暗引,所以這兩句話都是經典。

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天的顏色是黑的,地的顏色是黃的。這不是無病呻吟嗎?能作為經典流傳幾千年嗎?那麼這兩句話的深層含義在哪裡呢?我只能試著解,大家來隨文入觀,看看能體會到哪裡。

天地這兩個字在古漢語裏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們熟悉的太空之天與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義,必須要讀《易經》。《易經》是五經之首,講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陰陽之變的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什麼《四書》、諸子百家,統統都是從《易經》這個根上發展出來的,學中國文化不讀《易經》是本末倒置。

《易經》上說:"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的,現代物理學稱為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150億年以前,這個超密度的粒子瞬間產生大爆炸,形成了現在的物質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體嗎?但這是物理的天地,物質世界的天地。在《易經》文化裡面屬於形而下的"器世間",也就是物質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質的道的世間,那不是我們現有的智力能夠討論的,所以孔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存"是承認它確實存在,"不論"是暫且不討論,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一說就吵架,何苦呢!

對智慧高的人講真話,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對智慧不夠的人只能說溤挘禾帳翹歟厙蚴塹亍M瑯佣際翹斕貎蓚字,深人有深解,溔擻袦說,各得其所。

玄,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叫玄。在意義上來說,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測,叫玄。肉眼可見的天的顏色是藍色的,怎麼說是黑色呢?藍色是水的顏色,是海洋的顏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線反上去,我們看到的天空就是藍色。但是現在的宇航員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恆星放射出點點微光,確實是黑色的,所以從顏色上說天玄是對的。此外天道高遠,像老子說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體,玄之又玄,深不可測,是我們現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天玄。

地黃也有兩重意思。我們中國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確切地說,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時期,夏商周都在黃河流域立國、建都,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再縮小範圍,應該說是黃河流域的文化。黃河是母親河,從昆侖山(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彙集於星宿海,過磯石山,經九曲十八彎,從西北高原流下來,同時帶下來黃土形成了衝擊性平原。那水的顏色是黃的、土的顏色也是黃的,農作物黍、稷都是黃的,所以說地黃。

另一重的含義,宇宙中的天體,包括地球在內,都是大爆炸的產物,在初始狀態都是熾熱的物質。地球就將其溫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漿之內,並藉助太陽不斷地補充。有溫度才可能有生命現象,在色譜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黃色是暖色。地黃也是讚歎溫暖的大地有長養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國人又把大地尊稱為「母親」。

天道高遠,地道深邃,黃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說:「人死了以後歸於黃泉,過了奈何橋就是黃泉道了」。話雖不可信,其意無非是指那個不為活人所知的另一個深邃的世界。

可見,要弄明白「天地玄黃」四個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宇宙洪荒

《淮南子》上說,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間的概念。古往今來叫作宙,是歷史的承續,是時間的概念。宇宙一個說的是空間,一個說的是時間,代表了現代科學裡"時空"的觀念。我們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詞,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當於古人所說的"宇",沒有宙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時間不是客觀存在,是人的主觀感覺。空間狀態的延續是時間,脫離開空間就沒有時間,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空間拓展了時間就隨著延長了,反過來,空間縮小了時間也就隨著縮短了。古人有"王質觀棋"的故事。晉朝的王質進山砍柴,看見松下有兩個童子在下棋,他就駐足觀了一盤棋。棋罷,斧子把兒已經爛了。回到家裏,同時代的人都過世了。可見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今天我們覺得時間不夠用,一天的時間比起我們小時候的一天,顯得很短。這很自然,因為空間縮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經要走三年,現在坐飛機幾個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縮小了空間,自然我們在時間的感覺上就縮短了。

此外,時間與物體的邉鈾俁扔兄苯雨P係。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宇宙中的品質、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轉化。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即30萬公里/秒,當邉鈾俁鵲竭_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零。超過光速邉櫻瑫r間就倒轉了,就是科幻片裏描繪的"時光隧道"。到達這一步,人類才能說"進化"了,否則總是研究猴變人、人變猴的,一點新意都沒有。但問題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種形式,不是不存在。我們即使進入了時光隧道,也只是倒計時,還是沒有超越時空的束縛。《金剛經》和《老子》是東西方兩大聖人教給我們破時空的經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讀書人沒有不讀這兩部經的,今天我們把它當作宗教著作拒絕接受,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系形成),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邉右l了洪水,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說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鬧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約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這是人類史上出現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範例。

荒的本義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遠古時期,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離現在至少是500萬年,那時的地球上還處在混囤蒙昧的狀態中。中國自古就有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說的是盤古氏開天地。在久遠前天地還未分開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像胎兒一樣盤縮在像雞蛋殼一樣的天地裡面睡覺,一睡就是一萬八千年。誰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歲了,所以叫他盤古。他睡醒了以後覺得又黑又悶,就把這個雞蛋殼一斧子劈成了兩半。輕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長一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終於被固定住了,盤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這雖是個神話故事,但與宇宙大爆炸說有一點神似。

 

日月盈仄

 

談到日月星象就進入了中國傳統天文學的領域。中國的天文學不同於西方天文學,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是中國傳統科技的一部分。日月是最容易觀察的,同時也是與地球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星體。因為,其一日月離我們距離近。月亮距地球38萬公里,太陽距地球1.5億公里;其二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表面直徑一樣大。中國人將日叫做太陽,把月叫做太陰,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就叫做七曜,或七政。

七曜,就是七顆光明閃耀的星球。日語裡面從星期一數到星期天,他們還再稱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這七星。

盈指的是盈滿,這是針對月亮來說的;仄的意思是傾斜,是針對太陽說的。月亮十五是滿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個月的陰曆十五,夕陽還沒落山,滿月已經升起來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黃相對而望,蔚為瑰麗。每個月的初一,沒有月光的月體叫朔,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也沒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來了,開始是C形,像鐮刀一樣,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著的D形,這叫上弦。十五是滿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後到一線殘月,然後就是晦。這是當月球與太陽處於同一直線的時候,二者的視表面積重合,月體完全遮住了太陽,看不見月光了。

仄指的是日西斜,太陽每天都東升西落,正午的時候位置最高,一過午時就叫仄。中國自己的天文學裡面講究黃道、白道和赤道,這是最基本的天體噝械能壍饋

中國人出門做事,喜歡挑個黃道吉日。那什麼是黃道呢?黃道是太陽圍繞地球咿D一圈所形成的軌跡。有人一聽就跳起來了,胡說!不科學。太陽怎麽會圍繞地球轉呢?是地球圍繞太陽轉。我們說這要看基點在哪裡,如果以地球為基點,以太陽為參照物,在地球上觀察太陽的邉櫻_實是太陽圍繞地球轉。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來,晚上從西方落下去,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日升日落。我們換一種說法,說成:在地球上觀察太陽邉鈾緯傻囊曔動的軌道就叫黃道。隨你怎麼說都是一回事。

黃道一個周天360度,分成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12次或12宮。從子到亥,一宮30度,每月走一宮,十二宮走完,太陽轉了一個周天。

什麼叫白道呢?白道是在地球上觀察月亮圍繞地球轉一圈所形成的軌道,叫白道。地球赤道是在南北極之間,畫一條假像的平行線,把地球分成南半球北半球兩部分。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為標記,天球上才有對應的九州分野。

月亮盈虧變化的一個週期,就是中國最早使用的太陰曆,太陰指的月亮。根據月光的盈虧變化來記載時間的長短,就是太陰曆,簡稱陰曆。夏商周三代各自有各自的曆法,我們現在用的是夏曆,也就是夏朝的太陰曆。

 

辰宿列張

 

這一句話,語出《淮南子》。《淮南子》一書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及門客共同著作的。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厲王劉長之子。《淮南子》中有一句:"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可見《千字文》的作者周興嗣,對五經和諸子百家讀得爛熟,可以信手拈來。

廣義的辰是星體的總稱,俗稱星辰。狹義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屬於現代天文學的大熊星座,可以用來辨方向、定季節。辰又指太陽所行黃道十二宮(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宮。

廣義的宿指的是星宿。星和宿有什麽區別呢?單顆的稱星,一顆以上的一團星、一組星,就叫宿。我們看看天上的星,基本上都是星座、星團,一疙瘩一塊的,根本數不出有多少個,只能叫一宿,一個星宿。中國天文學最鼎盛的時代是隋唐時期,那時的星域分區,把視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牆,就是把星域分成三進的大院套。然後再按東西南北,象切西瓜一樣把星域分成四塊,每一塊選擇七組星辰,每組都是恆星。所謂恆星就是不動的星,向太陽一樣,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這樣,一萬年還是這樣,永遠不變,便於觀察,便於比較。每一方有七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來是二十八組,就是二十八宿。

西方人不叫星宿,叫星座。星座是一個星群,如有大熊座、仙女座、雙魚座等等。西方天文學本有48個星座,以後希臘人又加上40個,總共88星座,都是根據西方神話傳說的人物、動物、器皿等命名的,例如射手座、水準座、金牛座等等,和我們中國的不一樣。

按中國古人的說法: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實際上,是把28宿連起來以後,看它的形狀像這四種動物。比如東方蒼龍,一共有七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們用線連起來,活象一隻回首收翹、奔騰不已的龍。龍宿居東,在季為春,升發溫和,我們是東方龍的傳人,龍的子孫,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中國人的發祥地。

南方朱雀七組星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好像一隻展翅的孔雀。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連起來的形狀像只張口的老虎。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分成兩組,一組象個蛇,另一組象個龜。

古人從小就對星宿非常熟悉,行文寫詩,信手拈來。如蘇軾的《前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鬥牛是北方玄武的兩宿,月亮噝械緊Y牛之間,表示時值中夜了。現代科技發展了,我們對天文反而一竅不通了,中國的孩子參加國際組織的夏令營,居然不會在夜晚用星辰辨別方向,外國人很覺奇怪。

列是排列,陳擺開來的意思;張是張布,展開掛起來的意思。兩句話聯起來,字面意思就是:

太陽升起來,又落下去。月亮滿了又缺,缺了又滿。

星辰閃爍張布,列滿了星空。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寒暑說的是氣候的變化,秋冬是四季的推移。前一句是引經,雖然簡簡單單四個字,但出自《易經》。《易經》裏說:"寒來則暑往,暑往則寒來,寒暑想推,而成歲焉"。秋收冬藏是省略句,全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候與物候歷來就是農本國家的大事,遊牧民族就無所謂了,不太重視。氣候注重的是地球上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時間;物候則關心生物消長的節律性,偏重在生物與自然的關係。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一年之中有距太陽最近的近日點(1.4億公里),距離最遠的遠日點(1.6億公里),造成四季日照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地球的地軸又是歪的,自轉起來造成各地區日照強度不均衡,這就產生了寒暑的變化。

天文學中所以引出28宿的概念,就是要以黃道內的28宿為座標,研究五大行星再加上日月地球,八個天體之間的關係。28宿雖然都是恆星,但離我們至少都有40萬億公里(4.3光年),正因為它們光色暗淡,又恆定不動,所以便於作為背景和座標,來觀察五星和日月的邉印

如果七曜中的兩個或三個星體出現沖、留、合的變化,即咿D角度、排列、與距離的不同,會對地球產生引力上的改變,形成不同的氣象。月球品質輕、自轉速度快,引力小,不能單獨靠引力調集雨雲。其他幾個星體,可以利用其引力調集雨雲,造成地球上的暴雨。通常兩星或多星夾角的合力矢線所指的地球方向會有暴雨,夾角內地區的雲被吸走了,會出現乾旱。因此古代的天官,多用五星、七曜的變化來預報氣象的變化。

如何確定旱澇發生的地區呢?這就要提到天文學上九州分野的概念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九州的說法。帝嚳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時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後又確定為九州,並鑄了九鼎,以永定九州。九州就是兗冀青徐,楊荊豫梁雍。每一州對應著天上星域的一個分區,叫做九州分野。多星夾角的矢力線所指的分野,地球上對應的九州就會有旱澇冰雹等災害,或火山地震等災變。後世由此分支發展出占星術,那是另外一回事,與傳統科技不相干。

水星用來定四季,因為水星的公轉週期為88天,接近一個季度的天數,水星在天上轉一圈的時間剛好是一個季度。因為它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永遠在太陽的左右擺動,所以很好觀察。北斗星也是用來定四季的,這到本文的最後一部分,"璿璣旋斡"一句時再詳談。

金星是用來定時的,確定時間用的。金星又叫太白星,黃昏以後在西方看到它時叫長庚星,黎明之前在東方看到它時叫啟明星,表示天就要亮了。

 

閏余成歲

 

"閏余成歲"這句話,語出《尚書?堯典》,有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中國文化裡面發達最早、最系統的就是天文學,中國天文學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是我國傳統科技的一部分。為什麼中國天文學發達呢?因為中國是以農業立本、以農為主的國家,務農的根本是不誤農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時,不能胡來。所以中國歷代都有司天監,有"天官",專門觀測天文氣象的變化,以此作為行政施治的根據,所以把日月五星合稱為"七政"。

國家、朝廷(政府)就要負責制定律曆,計算出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間,來指導人們務農。中國的天文曆立法,歷來是太陰和太陽合參,乙太陰記月,太陽記年。我們現在使用的西曆是以西元記年的太陽曆,是根據太陽周天360度,噝365天制定的曆法,簡稱陽曆。中國很早就有太陽曆,宋朝的科技著作,沈括的《夢溪筆談》裏就有詳細論述,但沒有正式頒布使用,因為太陽曆與月律(月亮的節奏、節律)不符。月球品質輕、自轉速度快,繞地軌道是橢圓。月亮盈虧朔晦,一個週期近地點時是30天,遠地點時是29天,平均是29天多一點。這樣,一年加起來是354天,按照太陽曆算是365天,中間差了11天,這就叫閏餘。閏的意思是多餘,門裏王為閏,家裏養個王肥吃肥喝的,不是多餘是什麼?所以莊子說:"帝王者,聖人之餘事也"。

一年相差11天,三年加起來就差了33天,多出一個月。這樣曆法與物候節律就不符了,十七年以後,六月份就要下大雪了。怎麽辦呢?只能每三年,加多一個月出來,這樣加出的這個月叫閏月,加閏月那年就叫閏年。平年是十二個月,閏年就是十三個月。多出的這個月加在哪呢?加在有節沒氣的那個月。24節氣中有12節、12氣,平分到每個月是一節、一氣。如立春是正月節,雨水是正月氣。陰曆的月律與年律有日差,轉三年以後就有一個月有節沒氣,因此設閏就加在這個月。所以讀歷史,有時侯閏八月,有時候閏十二月,不一樣。三年一閏只消化了30天,還多三天呢。五年閏兩回,天數又不夠,後來發現十九年閏七次最合適。

陽曆也同樣設閏,陽曆365天為一個自然年,但一個回歸年(歲)是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多出的5個多小時,四年就累計到24小時了,多出一天,必須設閏將其消化掉。因此,陽曆每四年一閏,將多出的一天放入二月份,這樣平年的二月28天,閏年的二月29天。

"閏余成歲"的"歲"與"年"是兩個概念。年表示從今年的正月初一到來年正月初一的這一段時間,為自然年。歲表示從今年的某一節氣到明年的同一節氣的一段時間,為回歸年。

歲的本義是歲星,歲星就是木星,木星噝械能壽E叫太歲。用歲星紀年是我國天文曆法的另外一種。木星(歲星)12年繞天一周,每年行30度,為一個歲次。用之記載歷史事件,就記為:歲在某某。太陽曆紀年,歲星曆記歲,這樣年歲相符,就是"閏余成歲"。

 

律呂調陽

 

閏的問題解決了,曆法和四季在理論上總算能對上了,但是曆與四季氣候、與實際的物候,也就是二十四個節氣,是不是能夠配在一起呢?這就要用律呂來校正、調整了。什麼叫律呂呢?律呂是用來協調陰陽、校定音律的一種設備,現代音樂上叫定音管。

中國古代在音樂上有五音,宮商角徵羽,這是五個全音,再加上兩個半音,一個是4,一個是7,一共七個音。這七音是一個八度的自然音階,沒有音高,也就是沒有定調。怎麼辦?就要用律呂來給它定調,律呂就是定調用的律管和呂管。

黃帝時代的伶倫,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長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為九是陽的極數。然後按長短次序將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邊齊,下邊長短不一,像切大蔥一樣,留斜茬,然後插到土裡面。竹管是空的,裡面灌滿用葦子膜燒成的灰。這種飛灰最輕,叫暇莩。把這些管埋在西北的陰山,拿布幔子遮蔽起來,外面築室,絕對吹不到一點風,用它來候地氣,因為地下的陰陽二氣隨時都在變化。

到了冬至的時候,一陽生。陽氣一生,第一根九寸長、叫黃鐘的管子裡面的灰,自己就飛出來了,同時發出一種"嗡"的聲音。這種聲音就叫黃鐘,這個時間就是子,節氣就是冬至。用這種聲音來定調相當於現代音樂的C調;同時可以定時間,來調物候的變化,所以叫做"律呂調陽"。

十二根管分成六陰、六陽兩組。六根單數的屬陽,叫六律;六根偶數的屬陰,叫六呂。六律第一個是黃鐘,六呂的第一個叫大呂,所以音樂裏有黃鐘、大呂之說。

如果再往下說,律呂之數用三分損益法,就是"先三分減一,後三分加一"。比如:黃鐘的管長九寸,其數為九。先進三,就是九的三倍(三次方)得數為729,再減一倍,得數是364.5(729÷2=364.5)。這就是陰曆年加閏以後的天數,用律曆對應節氣勘定出來的調整數,與太陽曆的365隻差半天。對務農來講,半天的誤差馬馬虎虎地可以接受。再深入下去討論就要看《漢書?律曆制》,就不是我們在這裡三言五語能說明白的了。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這兩句說明雲雨霜露自然現象的形成。傳統科技認為,"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霜和露是同質的東西,只是露是液體的,霜是固體的。我們的地球,白天太陽出來以後吸熱,晚上日落以後再散熱。地氣是熱的,它往上散的時候,由於地表溫度逐漸降低,水蒸氣遇冷變成露水。夜晚氣溫進一步降低,它就結成霜了,特別是到了白露、霜降節氣的時候,完全變為白霜。

"露結為霜"這一句話出自《易經》,《易經?坤卦》裏有:"履霜堅冰至,陰始凝也"的話。履霜,踩到霜了,你就要想到凍冰的時候快來了。陰始凝也,陰氣開始凝結了。這是告訴我們,看到霜,就要想到冰;看到一件事情的因,就要想到它應有的結果,不想要惡果,就不要造惡因。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這兩句述說中國的物產,黃金和玉石都是非常珍貴、非常稀有的天然物產。黃金是百金之首,眾金之王,現代科技證明它的抗氧化作用很強,可以長久保存不變色、不變質、不生銹,自古以來都用黃金做流通的貨幣。古人認為,黃金可以驅邪避凶,故此多用黃金做佩戴的首飾。中國最有名的沙金產地在麗水,就是雲南的麗江。當地的土人都在江邊篩沙瀝金,麗江因為出金沙,所以自古就被稱為金沙江。

玉石也是很珍貴的物產,相傳玉是山石千百年來受了日精月華而變化的,所以有"觀祥雲知山有美玉"的說法。好的玉石叫暖玉,拿在手裏感覺很溫暖,不像普通的石頭,冰涼邦硬。古人非常珍視玉,《禮記?玉藻篇》說:"古之君子必佩玉"。據說玉可以代主受過、保身平安,一旦有什麼意外事故發生,身上所佩戴的玉先破碎,所以"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昆岡是西北的昆侖山,在中國的西北邊陲,今天的甘肅一帶,是中國的第一大山。昆侖山分為三面八支,其中的一面在上古時代的中國境內,也是黃河的發源之地。昆侖山以出產美玉而聞名,是古代中國采玉的主要礦脈,同時它又是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王母娘娘的洞府據傳就在西昆侖之上。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這兩句讚歎世間的兩樣珍寶:寶劍和珍珠。

寶劍裡面最有名的是巨闕劍。戰國時期,越國有一位著名的鑄劍大師叫歐冶子,他平生鑄了五把最有名的寶劍,其中三把是長劍,兩把是短劍。長劍的頭一把就是巨闕劍,第二把叫純鉤劍、第三把叫湛盧劍。兩把短劍就是莫邪劍和魚腸劍,三長兩短五把劍全都鋒利無比。歷史上有專諸刺王僚的故事,說的是劍客專諸,受吳公子光收買,要刺殺吳王僚。僚王愛吃烤魚,專諸就假扮廚師,手托魚盤,魚肚子裏就暗藏利刃,趁機刺殺了僚王。那把鋒利的短劍就被後人稱作魚藏劍,三長兩短則成了意外災禍的代名詞。

珍珠裡面最著名的是夜光珠,但也只是傳說,沒有人親眼見過。真正的夜光珠據說能將十步左右的暗室,照得如同白晝一般,相當於現在的電燈泡,沒有100瓦也差不太多。歷史上有個大軍閥孫殿英盜墓,在慈禧太后的墓裏挖出一顆夜光珠,怕被治罪殺頭,就託人送給將介石了。這種夜光珠,屬於寶石一類的棱面晶體礦物,可以反光但不能發光。真正的夜光珠不是礦物質,而是傳說中鱗甲類動物多年修煉而成的寶物,是他們的命根子。

中國古代,有一本專門講神神怪怪故事的書,叫《搜神記》,裡面有一個隋侯珠的故事。漢朝有一個在隋地被封為侯的貴族,代表國家出使他邦。隋侯在路上看到一條受傷的蛇,在沙地裏翻滾,馬上要死了。他趕快用水把蛇救活,並將蛇帶到有水草的地方放生了。一年以後的一個晚上,隋侯做夢見到蛇來報答他,送他一顆夜明珠。夢醒一看,枕邊果然有一顆明珠,照得滿室通明。

龍天生就有一顆小珠,慢慢地越養越大,所以有獅滾球、龍戲珠的故事。蛇修煉成了有珠,蟹修煉好了有珠,大魚精也有珠,不是有成語"魚目混珠"嗎?龍,我們沒見過。

蛇、螃蟹、魚,等不到成精就都讓我們這些人精吃得差不多絕了。現在能看見的只有蛤蚌含藏的珍珠。蛤蚌的珠含有螢光物質,經燈光照射後才有螢光,持續時間很短,不能自動發光。

《淮南子》上有"蛤蟹含珠,與月盛衰"的故事。"蛤蚌育珠",要在月圓之夜,皓月高懸,海面上風平浪靜。這時,蛤蚌的貝殼打開了,對著月亮,開合收放,吸收月華之光,那顆珠,慢慢地越養越大。"犀牛望星"的故事也是一樣的。犀牛到了月朗星曦的晚上,把它的獨角對著北極星,來吸收星精月華。所以,犀角與珍珠都是中藥裡面最寒涼的,因為它們吸收的是北極星和月亮的精華。

 

果珍李奈,菜重芥薑。

 

上面說到了自然的礦產和物產,下面又說到植物了。水果裡面的珍品是李子和柰子;蔬菜裡面最重要的是芥菜和薑。李子和柰子屬於同科植物,都能夠"和脾胃,補中焦",不過柰子比李子的品種還要好,價錢也還要貴。柰子比李子個兒大一點,也是紫顏色,樣子有點像桃,俗稱"桃李",但不是桃樹和李樹嫁接的品種。

芥菜和姜都是味辛,能開竅、解毒,都能排除人體的邪氣。《神農本草經》說:"芥味辛,除腎邪,利九竅,明耳目";"姜味辛,通神明,去臭氣"。二者都是蔬菜中解毒調味的珍品,所以說"菜重芥薑"。

 

海鹹河淡,鱗潛羽翔。

 

這兩句很好理解,海水是鹹的,河水是淡的。長鱗的動物在水裏潛行,長羽毛的動物在天上飛翔。我們不說"長鱗的魚在水裏遊,長羽毛的鳥在天上飛"。因為"潛"是水下行的意思,長鱗甲在水中潛行的動物種類太多了,且不說龍,海龜、玳瑁一類的鱗甲動物也屬於鱗潛,只理解成魚就太狹隘了。同樣,長羽毛能在天上飛的,也不僅僅是鳥。野鴨子、天鵝、白鶴都能飛,有一天我們能長了翅膀像天使一樣,我們也屬於"羽翔"一類的了。學佛的最高境界叫"圓寂",修道的最高境界叫"羽化",現代生物學叫"返祖"現象,又長毛了嘛,總之是返璞歸真,回歸生命的起點了。(山人按:"羽化登仙"指人修道成仙後能飛升,"羽化"比喻人象鳥一樣能飛。飛禽長「羽」,走獸長「毛」。現代有的人長毛,稱之為"返祖現象",與古代所稱的"羽化"有所不同。)

截止到此的這一部分文字,把開天闢地,日月星辰、氣象物候,天文曆法、自然物產、包括礦物、植物、動物,統統說盡了。然後開始將人類的遠古史和中國的太古史、上古史侃侃道來。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龍師是伏羲氏,他是中國太古時代的三皇之首,他一出場就代表了三皇:伏羲氏、神農氏和黃帝。火帝是發明鑽木取火的燧人氏,他是人類文明的奠基人。有了火,人類才告別了黑暗,進入了光明的文明時代,所以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火帝。

鳥官是中國太古五帝的頭一位,少昊氏,代表了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人皇是人皇氏,代表了遠古史上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講中國古代史,先要明白幾個時間段:宋元明清時期屬於近古,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漢時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屬於遠古了。中國遠古史的奠基就是盤古開天地。現代科學證明:地球是在50億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億年以前出現的,人類是500萬年以前出現的,所以我們的老祖先盤古氏距今至少有500萬年的歷史了。

盤古氏下來就是天地人三皇,這個時期太久遠太古老了,沒有文字只有傳說,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證。《鑒略妥注》是兒童讀的歷史課本,裡面唱道:乾坤初開張,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萬八壽最長。人皇時代人的壽命最長,有一萬八千歲。那時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濕又不安全,經常遭到野獸的襲擊,於是在樹上搭窩蓋屋,吃水果、戴樹葉,就進入有巢氏時代。接著學會了鑽木取火,進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時代了。

火帝下來是龍師伏羲氏,伏羲也寫作"伏犧",就是制伏野獸的意思,這個時期就是歷史學家說的"狩獵階段"。伏羲氏姓風,號太昊,這個時候黃河裡面出來了一個長著馬頭、龍身的怪獸。它身上的毛帶卷卷的,有斑點和花紋,伏羲氏見到以後受到了啟發,劃出八卦的符號,又根據龍馬身上的花紋發明了漁網,人類文明進入了漁獵時代。因為伏羲氏見到了龍馬,於是用龍來給百官命名,如有青龍官、赤龍官、黃龍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龍師,在位115年。

人類學會使用火以後,文明階段就開始了。這個時期的冠軍就是神農氏,神農氏姓薑,號炎帝,他自稱是太陽神、火德王,兩個火字為炎,所以神農氏也是"火帝"。神農氏選五穀、嘗百草,教民稼穡,在位140年。他是農業的始祖、又是醫藥之王,藥王廟供奉的藥王就是神農氏。也有供藥王孫思邈的,但孫思邈是唐朝的大醫藥學家,比神農氏晚得太多了。

 

鳥官人皇

 

五帝的第一個是少昊氏,又叫金天氏,他是黃帝的兒子,因為學會了太昊伏羲氏的學問,所以人稱少昊氏。那個時候是太平盛世,有鳳凰飛來,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鳥來命名。比如有鳳鳥官、玄鳥官、青鳥官等等,所以稱他為"鳥官"。

人皇指的遠古時代的天皇、地皇、人皇,因為年代太久遠了,講起來都好像科幻故事一樣。比如《史記?補三皇本紀》中說:人皇有九個頭,乘著雲車,駕著六隻大鳥,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一共傳了150代,合計45600年。人皇長著九個腦袋,說起來誰信呢!只能當故事聽。所以歷史上把三皇定為太古時代的伏羲氏、神農氏、還有黃帝,這是見之於史的"三皇",在殷商的歷史文獻上有文字可考。

遠古的天地人三皇,就演義為天上的玉皇大帝是天皇爺,掌管人的性,人要是做事虧良心、不講天理,天皇就降災給你,就收你的性。地府的閻王爺是地皇爺,主管人的命,人要是不孝父母、不講情理,地皇就降病給你,就收你的命。人間的皇帝是皇王爺,掌管人的身,人要是為非作歹、犯上作亂,皇帝就治你的罪,讓你失去人身自由。讓你相信有天地人三皇,無非是讓人學好,不要任著性子胡作非為,一旦積重難返,就悔之晚矣了。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這兩句話說的是黃帝時代。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從黃帝開始,人類的人文文明進程才正式開始了。黃帝姓姬,名軒轅,號有熊氏,在位100年。從黃帝開始中國歷史開始記年,從甲子年開始記起,至今有5000年,所以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黃帝手下有六個大臣,各有貢獻。創造文字的是倉頡,倉頡造字;製作音樂的是伶論,伶倫造樂;隸首做算數,大撓造甲子,岐伯作醫學,發明衣裳的是胡曹。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階段,人只是拿樹葉、獸皮往下身一圍就算了。胡曹發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褲子是很晚才出現的。這裡用倉頡造字、胡曹造衣裳代表黃帝時代完成的包括指南車、曆法、舟車在內的傳統科技成果和發明創造,稱頌了中國人對人類物質文明的貢獻。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有虞"、"陶唐"說的是五帝裡面的最後兩位,有虞是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故人們稱他為虞舜。陶唐指堯帝,他姓伊祁,號放勳,因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東一帶),所以叫他唐堯。

堯是帝嚳之子,黃帝的玄孫,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住的是茅草屋,門前是土墊的臺階,吃粗米飯,穿麻布衣,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擁戴。

堯在位七十幾年,到年老時,由四嶽十二牧推舉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地把君位禪讓給了舜,死時118歲。

舜是顓頊一脈的子孫,他寬厚待人,孝順父母,慈愛兄弟,為政仁和。古代24孝故事裡掛頭牌的就是舜。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禪讓給禹,自己死於巡視的路上,終年110歲。舜的兩位夫人娥皇、女瑛聞訊,淚灑君山斑竹,雙雙投江而亡,化為傳說中的湘水之神。

堯帝和舜帝,他們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風質樸。在位時克勤克儉地為百姓做事,年老了,幹不動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轄的國土推讓給賢能的人。

推的意思是辭讓,推位是把自己的位子委與賢人。讓的意思是禪讓,禪讓是把統治權讓與能者。"推位讓國"是連位子帶權力一齊交出來,統統交出,毫無保留。後世的帝王但有一線生機就只讓位子,不交權力,更有甚者連位子也不讓,死了以後再說。所以歷史上能夠真正推位讓國的,只有堯和舜。

 

弔民伐罪,周發殷湯。

 

這兩句話引出了中國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湯王和武王,他們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個時代的代表。禹王的事蹟將在第三部分談,此地只講湯武二王。

周武王姓姬,名字叫發,所以稱周發。他討伐暴君商紂,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他的父親姬昌是商朝的西伯侯,曾被商紂囚禁七年,並沒有對商朝採取軍事報復行動。姬昌著易經,攬人才,使他的屬地周,國富兵強,為武王伐紂積累了本錢。周朝建立以後才被尊封為周文王。

殷湯說的是成湯,成湯姓子,名履,他討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因為他是商朝的第一個君主,年號成湯,故此又被稱作商湯。商湯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在位13年。十代以後的商王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因此商朝的後期也稱為殷商。這裡不稱商湯而稱殷湯,有指整個商朝600年歷史的意思。

"湯武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暴君的統治,打的旗號都是"弔民伐罪"。吊的意思是慰問,"弔民"就是安撫、慰問無辜的苦難百姓。伐是討伐,是上對下、有道對無道的一種暴力行為。討伐罪惡的統治者,就是"伐罪"。

兩句話的完整意思是:

安慰無辜的百姓,討伐有罪的統治者,領頭的是周武王發和殷成王湯。

中國文化歷來講究以培養道德來"漸變",以暴力相加的"突變"必引起一段時間的天下大亂,到時候受害最深的還是老百姓。所以孔子推崇文王的品德,對武王只是承認他劃時代的革命作用。

注意這裡"吊"一字,吊的本義是悼念死者,引申義是安撫活著的人。這個字的甲骨文形義是弓箭。因為遠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野地裏用柴薪一蓋,因怕禽獸來吃,所以送喪的親友就要帶弓箭,也是對死者家屬的安慰。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這兩句是對歷史上賢德君主,以王道治國蒞民的描述和寫照。

"坐朝問道"是秦始皇開始的規矩,在此之前稱立朝,後寫為"蒞朝"。君臣上朝都是站著,沒座位,更沒有椅子。椅子在古代叫"胡凳",漢朝的古人還是席地而坐,以後帶靠背的椅子才從西域傳進來。所以立朝,一是君臣之間的關係平等,君主不過是會議的召集人而已。二是古代生活和政事都很簡單,站著說幾句話就解決問題了。哪裡像今天,政務會議一開就好幾天,不但坐著,還得住在星級賓館裡,肥吃肥喝。

從秦始皇開始坐朝問道,君臣都是坐著,共商國事。君坐臣立的規矩,由宋太祖趙匡胤開始。據傳有一天趙匡胤臨朝,文武群臣起立致敬,要坐下時才發現椅子沒了,讓太監撤走了。《千字文》的時代是南北朝時期,君臣上殿臨朝之禮還是沿用秦漢之制,所以這裡稱為"坐朝問道"。

"垂拱平章"的意思是垂依拱手,天下太平。這句話語出《書經?武成書》裏有一句話"純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是垂掛,把上衣掛起來就叫垂衣。拱手是行個拱手禮,表示不做什麼事、不用花什麼氣力就天下太平,無為而治了。

平章是平正彰明。《尚書?堯典》裏有"平章百姓"的話。平的意思是公平正直,章通"彰",有彰明、顯著、鮮明的意思。

兩句話的意思合起來,就是:

君主坐朝臨政,與群臣共商國事,垂衣拱手,無為而治,天下太平,政績彰明。

這裡要注意的是,"無為之治"不是什麼都不管、聽之任之,那是不負責任、是失職。無為之治是指,一項政令在還沒有實施之前,就要把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和反應都想到,解決方案和防範措施都預先準備好了,出現什麼問題就用對應的解決方案。君主不要沒事找事,政策才不會朝令夕改,民心才能安定。諸葛亮治軍、治蜀都能垂拱平章,不就是因為他事先早已準備好迥頤鈑嬃藛幔

 

愛育黎首,臣伏戎羌。

 

黎首代表黎民百姓。黎是形聲字,文義從黍,有眾多、數目很多的意思。愛是愛護、珍惜;育是撫育、養育。臣是臣服、接受的意思。伏是低頭、順從。

戎羌代表了四方的少數民族,是"南蠻北狄,西戎東夷"的簡稱。西戎在今天的甘肅、青海、四川一帶,以遊牧生活為主。周朝中葉,西戎入侵中原,當時的西戎被稱作犬戎,曾迫使周平王向東遷都洛陽,由此開始了東周的歷史。羌族也是西部的少數民族之一,後來與漢族融合,定居務農,屬於中國56個民族中的一員。

這兩句話的意思合起來,就是:

他們都能夠愛護、體恤百姓,

四方的少數民族都心悅輾地歸附。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

 

遐是遠,邇是近。天下一統,萬民同心就是"遐邇一體"的意思。"率賓"等同於"率濱",是四海之內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遠近統一,四海的百姓都擁護、歸附於王道的統治。"率賓歸王"一句的語義,出自《詩經?小雅?北山》,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

這裡的"王"字,不是指哪一個具體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歷來就有"王道"與"霸道"之別。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週三王的統治方法。三王的統治用的是仁義道德,其結果就是無為而治,天下太平,這種政治體制是王道。歷史上描繪這個時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萬民樂業,天下太平。但是到了東周時期就不行了,首先登場的是"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莊王。他們推崇和實行的是霸道,以實力說話,比拳頭。比如當時的齊桓公任用賢相管仲,充分利用齊國的自然資源,曬鹽煉鐵、漁農貿易一起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富國強兵。齊桓公曾九次主持召開諸侯大會,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地位相當於今日的美國,實力強說了算,你不買賬不行。

歷史上的正統觀念,一種政治制度或者實行王道,以仁義禮治來治國,當然最理想。等而下之者實行霸道,靠實力形成威懾力量,令他人不得不服,也無可厚非。最令人所不齒的是靠陰衷幱嫞蹤喔`國。這些人不但仁義禮智信沒有,連真正的實力也沒有,有的只是野心,加上蘇秦、張儀等人的詭詐之術。莊子對這些"國君"嗤之以鼻,稱他們為大盜,所謂"竊鉤者盜,竊國者侯"。接下來四句話所描繪的,是對當時太平盛世和王道政治的讚美。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鳳凰在竹林中歡樂的鳴唱,

小白馬在草場上悠然地食草。

聖君的教化啊,覆蓋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王道的恩澤啊,遍及萬方的眾生百姓。

鳳凰、麒麟和龍是歷史上記載的珍禽善獸,只有在仁義道德的太平盛世才會出現。歷史上的太平盛世時期,不少朝代都出現過,但從沒有見過這些善獸。後人說它們是傳說中的動物,自然界根本就沒有。實際上不是沒有,而是我們福薄,見不到。史書上記載,孔子誕生之時出現了麒麟,孔子69歲做《春秋》的時候,有人打獵捕獲了一隻怪獸,因不識是何物,送來給孔子看。孔子看了,流淚歎氣說:"這是麒麟啊!麟啊,你生不逢時啊"!所以五經裡面稱《春秋》為《麟經》。

鳳凰非竹實不食、非梧桐不棲,有點像大熊貓,要吃竹筍。鳳凰中雄性的叫鳳,雌性的叫凰,古有三鳳求凰的典故。白駒是小白馬,古代用白駒為典的很多,莊子也有白駒過隙的典故。為什麼用白駒,用黑駒不行嗎?白駒在此代表龍。龍是水陸空三棲動物,空中是飛龍,水中是游龍,在陸地上就不是龍的形象。傳說中的龍上岸以後,就地一滾變成白龍馬。《三國》裏趙子龍騎的是閃電白龍駒,《西遊記》裏唐僧騎的白龍馬不也是東海小龍王變的嗎?

"白駒食場"一句也是引經,《詩經?小雅?白駒》裏有"皎皎白駒,食我場苗,執之維之,以永今朝"的詩句。

這裡的鳴鳳與白駒,代表了那個以道德仁義為教化的太平盛世,它具體表現在,有德君主的教化覆蓋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化是教化,被是施加、覆蓋的意思。

化字在六書中屬於會意,甲骨文字形是二個人相靠背之形,本義是變化、改變的意思。人都有醫學常識,吃多吃少並不重要,要緊的吃了能消化、能吸收。否則完穀不化,吸收不良,人就不會健康。同理,人讀書學習不在多,而在於化。有文有化才是有文化,有文沒化,充其量是個文人,而非文化人。古人說"讀書養氣變化氣質",才是讀書的目的,否則讀書越多越傲慢,越心浮氣躁,就"輸"了。

"賴及萬方"的賴字,是幸蒙、依賴的意思。萬方不僅僅指人,泛指一切眾生。例如歷史上有商湯"解網更祝"的故事。成湯有一天出遊,看見郊外的獵人四面布網,還向天祈墩f:"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來的禽獸,都投入我的網中"。

成湯見此,感歎人心貪婪、手段殘酷。特命解除三面獵網,只留一面,並改祝對~說:"願向左的往左逃,願向右的往右逃,願向上的往上飛,不願逃的向下跳。只有命該絕的,才入我的網"。所以這裡才說"賴及萬方",連禽獸也享受到王道統治的恩澤。"

以上是《千字文》的第一部分。從宇宙的誕生、開天闢地講起,一直講到上古、太古和遠古的歷史。說到中國的歷史,不免又要多說幾句。現在的孩子對自己國家的歷史,真正認可的沒有幾個。教科書上講的中國歷史也是改來改去,自己對自己根本就沒有信心。由一萬二千年變成五千年、三千年、兩千五百年、二千年,越來越短。還認為:美國才兩百年的歷史,我們說兩千年,不少了。

中國傳統文化裏歷來是文史不分家,不懂史就無法理解文,就會歪曲文義,張冠李戴。中國的歷史從伏羲氏算起,理直氣壯的回答一萬兩千年是不錯的。從黃帝開始算起是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文字、曆法、衣冠、音樂、醫學都出現了,所以黃帝是人文初祖。從周公開始整理周以前的中國文化至今是三千年有文獻可以考證的歷史。孔子第二次整理周以前的文化,集中國文化的大成,刪詩書定禮儀,作《春秋》。孔子根據當時能看到的、確切可信的史料,著了中國第一部編年史,就是《春秋》。從孔子著《春秋》至今是2500年,童叟無欺,絕不摻假。黃帝至今是五千年,神農氏至今有九千年,伏羲氏至今至少是一萬兩千年。再往前推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母系氏族的女媧氏,樹上搭窩的有巢氏,再到遠古時期的三皇氏,再往前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氏了。

諸位如有興趣,不妨可以讀讀《鑒略》。那是一本和《三百千》配套的兒童啟蒙歷史課本,不過現在的成年人不一定看得懂。

世道陵夷,聖學中絕,人慾橫流,罔知紀極。謹願之士,苦身心之無所寄託,蒿目時艱,恆懷消極。或附托西教,或皈向佛門,而仙靈神鬼,導引修養,及飛鸞顯化之壇宇,遂遍於域中,影附風從,是丹非素。不知我國固有之學,貫徹天人,足以安身立命,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羅萬有者,悉在此一畫開天,人文肇始之《易經》。存人道,挽世擼рx一髮,絕續在茲,弘道救世,責無旁貸,惟我同人,自奮勉焉!

千字文講記(二)

 

第一部分講了天文地理、氣象物候、人類社會的出現和中國最早的政治制度。接下來的第二部分就落實到人,因為天地人是三才,人頂天立地,是世間最重要的。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人的世界,把人做好是我們這一生的頭等大事。不會做人就不會做事,因為事在人為,做人是根本。但是我們對人的本質是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人字的甲骨文字形,是叉開腿側立的人的形象,人字的兩撇,就代表了人的雙重屬性。首先人是動物的一種,在生物學分類裡面被定義為:脊索動物綱、脊椎動物目、猴科、猿屬、人種。既是動物的人,就有動物的屬性,就受遺傳基因的控制。基因的本質是自私的,要盡可能多的佔有一切資源,無休止地複製自己,所以是「自私的基因」。其次,人是社會的人,有天賦的人性和天德,願意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

認識到人有雙重屬性,就會發現人有雙重需求:基本的生存的需求和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需求,這就是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論」。要求每一個人都做到「無私無欲」就不現實,因為人首先是動物的人,人的基本需求必須首先解決。孔子在《禮記》上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這是人的動物屬性,不解決就談不到其他。老子也說過要「寡慾」,減少一點慾望,無欲的是神就不是人了。

人的生存需求滿足之後,就要昇華一層,脫離開獸性,做一個社會的人。為他人服務、為社會盡責,人就能昇華到聖賢的境界,就是道家標榜的「真人」。不顧人的動物屬性,片面強調人的社會價值,就會造成人的虛偽,外表道貌岸然,內裏男盜女娼。只滿足人的動物性需求,忽視人的社會屬性,人就墮落為禽獸,寡廉鮮恥、無所不為。

如何能夠正視人的兩種屬性,不迴避、不妥協、不自欺,真正做到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昇華自己的內心,是我們在這一講中要討論和解決的問題。

 

蓋此身發,四大五常。

 

這兩句話,是針對我們人的生命體和生命屬性來說的。「身發」在此處,指代我們的肉身。人的生命體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物質的「四大」,一部分是精神的「五常」。

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這是印度哲學的概念。古印度人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地水火風」四類物質構成的。我們中國人則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的。嚴格說起來,「地水火風」四大並不是指四種物質,構成這個世界的何止這四種物質!四大的本義是說,構成這個世界的物質有四種基本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這和經典物理學說的一樣,物質有氣體、固體、液體三種形式。固態用地來代表,液態用水來代表,氣態用風來代表。至於火則代表物質有溫度,無論生物或非生物都有溫度,或高或低,溫度是物質屬性的一個參數。

五常是人的性德,人性中含有五常之德,就是「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是天德,這是天賦與人的天性。這裡的天,指的是宇宙中那股冥冥中無法抗拒的力量,這種支配力量被稱為天。常是恆常、永遠存在、不能改變的意思。

整個第二部分,是緊緊圍繞著五常之德展開的。如果真正理解了五常之德,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抓住了,所以說《千字文》用字不多,卻勾勒出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化史綱要。

 

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這句話出自孔子講的《孝經》。《孝經》是儒門十三經之首,歷來讀書的規矩是先讀《孝經》然後才有資格讀《四書》。《孝經》是曾子問孝,孔子回答,再由曾子及其門人整理而成,共有十八章,解釋了一個「孝」字。

孔子在《孝經》中開篇就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我們這個身體是受父母遺傳而來的,是我們的神識藉以居住的房舍,等於是上天和父母借給我們用的,使用完畢以後還要歸還的。所以我們對自己這個身體,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如果能夠所有,誰還願意生老病死呢?向別人借來用的東西,一定要妥善保管,弄壞了就沒有辦法還了,所以這裡才說「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恭」是恭敬、謙遜,「惟」是惟謹、順服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恭惟連用(也作恭維),是個貶義詞,有曲意奉承、討好對方的意思,這與古漢語截然不同。「鞠」和「養」的意思一樣,都是撫育、長養的意思,例如《詩經?小雅?蓼莪篇》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這四句話的意思就是:

人的身體發膚,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物質構成的;

人的思維意識,是以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準則的。

只有謹慎小心地愛護它,怎麼能輕易地毀傷呢?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

 

全球的人口有五十六億,人數雖然眾多,無非只是一男一女而已。人的性別雖有不同,但所具有的五常之德是相同的,都是仁義禮智信。這是人格,做人的資格,離開了五常也就不成其為人了。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畢竟還是有所不同,表現在本質上的差異就是「女慕貞潔,男效才良」。對女子之德的要求是「貞潔」,女子要羨慕、愛慕的是貞與潔,自古女孩子起名字叫貞、潔的很多。

我們開篇就強調,我們要學習和繼承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準確一點說,是先秦的文化。先秦諸子的學說,無論孔孟還是老莊都是精純質樸,綿軟甘醇。秦漢以後的各家都自由發揮,摻糠使水,早已不是諸子的本來面目。特別是唐宋以後,對婦德女道更是歪曲得可以,只貞烈牌坊一項就不知苦害了多少女子。砸鍋的是孔家店的夥計,但壞賬算到了老闆頭上,孔孟真是冤得很。

「貞」字的本義是正,甲骨文形從卜從貝,是最古老的占卜用語。上古卜卦,問事之正不正,就曰問貞。後世假借為端方、正直的意思,形容一個人的意志操守堅定不移。《易經》中稱「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

「潔」是乾淨、沒有污染的意思。「女慕貞潔」是說女子應該追求的是保持自己內心方正的品性和外在潔淨的品行。

貞既為正,那麼只有止於一才能「正」。誰止於一?心念止於一。能止於一就是正,能守正,就是有貞。不是老公死了不再嫁人就守貞了,心裡亂七八糟,一點貞也沒有。同樣,對男子的要求也有兩條,才與良。「才」指人有能力、有才智,有才的人是才子。「良」是指一個人有德,有良心、有德行才叫良。男子應效法德才兼備的賢人,所以男子起名字叫才、良的很多。

歷來的規律就是,有才的無德,有德的無才;既有能力又有品德,德才兼備的人太少了。如果二者不可兼得的話,寧願有德無才,這樣不但自己一生平安,還可以遺德給子孫,保子孫榮顯。自己吃點苦,但能保證子孫後代超過我們,這有什麼不好呢?相反,如果我們這一生只求才不積德,一定會恃才傲物目空四海,結果是天怒人怨,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知道了自己的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就一定不要放棄。「得」與「德」二字通假,「得能莫忘」有兩重含義,一是從他人之處有所得、有所能,也就是別人教會我們的東西,使得我們有所得、有所能,我們不能忘,這也是知恩必報的意思。二是我們自己於修心、修身上有所得、有所能,莫忘。也就是劉備白帝城託孤,教育兒子阿斗說的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別人的德能不能忘記,自己的德能也不能夠忘記。

「知過必改」這一句話,也是語出《論語》。孔子在《論語?述而篇》中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說,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在動盪的時候,有四件事是最讓人擔憂的。第一是人不講品德的修養,也就是不積德;第二是人人浮躁,不肯老老實實地做學問;第三是明明知道應該做的事卻不肯去做;第四就是自己的毛病、缺點總也改正不了,這是孔子每天都在擔憂的。聖人的一生都活得很累,悲天憫人,我們今天只有「知過必改」,才能對得起聖賢的教誨。

以上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大意是:

女子要崇尚貞節,做有操守的女人;

男子要德才兼備,做負責任的男人。

發現自己的過錯,要儘快地改正;

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一定不要放棄。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罔」和「靡」的詞性相近,都是表示禁止、勸阻的否定性動詞,相當於別、不要的意思。「靡」字的本義是無、沒有,讀第三聲。這兩句話裏強調了兩個不要:第一不要談論別人的缺點和短處。當你手指別人的時候,只有一根指頭指別人,三根指頭卻指向自己,到頭來受傷害最重的正是自己不是別人。第二不要依仗自己的長處而驕傲自大,聖人造字早就告訴我們,自大念臭,有味兒了。再加一點,就是「臭」,臭不可聞。《易經》裏八八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六爻皆吉無凶,那就是「滿招損,謙受益」的謙卦。

陳摶老祖在《心相篇》裏也說,「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喜歡稱讚自己長處的人功名很難有所成就,這對科考時代的讀書人是大忌,因為「滿招損」是天理。喜歡談論別人缺點的人,一生中的障礙很多,自己的身心性命也很容易受傷害,因為自己削了自己的福報。「恃」在這裡的意思是依仗,如有「恃強淩弱」的成語。

 

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信使可覆」是個倒裝句,為強調「信」字,將其倒裝在及物動詞「使」的前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過的話要兌現,要能經得住反復考驗。「覆」字的本義是翻轉、傾覆的意思,此處的引申義為審察、核實、檢驗。

「信使可覆」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篇》。「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覆也」。孔子的學生有子說,信與義是一樣的,都是說一個人立定的志向、發過的誓願要經得住檢驗,要能夠兌現。人的毛病之一,就是「常立志」與「常後悔」交替進行。說過的話、答應別人的事忘了,不兌現。信是五德之一,稱為信德。信主元氣,五行屬土,對應人的脾胃。凡不講信用的人,沒有不傷脾胃、不損元氣的。大地屬土,其德主信,如果大地失去信用,春不生、夏不長,是這塊地的地氣沒有了,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孔子說「人無信而不立」,沒有信德的人,永遠不能立身、立命。

「器欲難量」是說,一個人做人處事,心胸器量要大,大到讓人難以估量才好。俗語說「侯王頜下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心小量窄的結果,必然是嫉賢妒能,這樣的人不但薄福,而且下場很不好。唐朝著名的兩大奸臣「口蜜腹劍李林甫」、「笑裏藏刀李義府」不就是很好的例證嗎?一個人能否擔當重任、成其大事,首先要看心量。心大意大,天地給你的舞臺就大,你就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小量窄,你自己的路就越走越窄,最後孤家寡人、形影相弔,這是一定的道理。

以上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大意是:

不要談論別人的缺點和短處,

不要依仗自己的長處而驕傲自大。

說過的話要兌現,要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為人器量要大,要讓人難以估量。

 

墨悲絲染,詩贊羔羊。

 

這兩句話屬於用典,典故出自《墨子》與《詩經》。「墨」指的是墨子,《墨子》一書中有個「墨悲絲染」的故事。話說墨子有一次路過染坊,看到雪白的生絲在各色染缸裏被染了顏色。任憑你怎樣漂洗,也無法再將染色絲恢復生絲的本色了。墨子悲泣地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不可不慎也」。這個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絲一樣潔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復本性的質樸純潔,已經不可能了。

「詩」指的是《詩經》,《詩經?風?召南》裡面有「羔羊」一篇,讚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潔白。意思與墨子說的差不多,也是感歎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樣潔白柔軟。人應該永遠保持這種純善的、沒有污染的本性才好。

這兩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

墨子為白絲染色不褪而悲泣,

《詩經》因有《羔羊》一篇而被傳頌四海。

 

景行維賢,克念作聖。

 

這兩句話屬於引經,經文出自《詩經》與《尚書》。《詩經?小雅?車轄》一篇中有詩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說的是賢德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敬仰,行如大道人人嚮往。「景行」是指崇高光明的德行,景字的本義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為賢人,賢人是人群的榜樣,做人的標準。戰勝自己為賢,再能成就他人方為聖。

《尚書》裡面有「惟狂克念作聖,惟聖妄念成狂」一句話。莊子用「野馬」來形容人狂奔不已的念頭和思想,這裡的「狂」字就代表了我們凡夫俗子。人如果能夠克制住自己狂亂的思想和私心雜念,凡夫就能變成聖人。同理,放縱自己的心念,聖人也會退化為凡夫。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這兩句話著重討論了德與名、形與表的兩種關係。「德」與「名」是一對,名是名利的簡稱。人沒有一個不追求名利的,說不想那是因為沒有條件與機會。人求名利、求好的果報就應該種好的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德」是因「名」是果,德建才能名立,因好果必好,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我們反過來,倒果為因,只求名利不管德行,那是緣木求魚。「缺德」哪裡能求到「善果」呢?古人說「德是搖錢樹,信是聚寶盆」。有了德才能童叟無欺,有了信才能貨真價實,這樣做貿易不想發財都不可能。這就是孔子在《易經?系辭》中說的:「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由此再進一步要明白道與德的關係。德者得也,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前面三千字為道經,後面二千字為德經。道為理體,譬如我們出門之前要看地圖,定好方位,然後開車出發,就是德,不去永遠沒有德。明道不行道,永遠不會有德。道與德很難兼得,有道的人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人不一定有道,只有得道的人才是道德兼備。否則就是「有道無德,必定招魔;有德無道,一座空廟」。不積功累德,一味地盲修瞎煉,一定會走火入魔,因為修行沒有資糧。外表道貌岸然,實質浮躁虛飾的人,內裏一定是空的,因為他根本沒有明道。

「形」與「表」又是一對,這裡的「形」指的是人的整體形態,身心兩部分都包括在內。心正才能身正,身正了儀錶容貌自然端正。人的形體健美、容貌姣好的根本在於心地,整容化妝是沒有用的,起碼不能長久。所以善良之心能將人變醜為美,歹毒之心會使人面目猙獰。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陳希夷的《心相篇》,其文著重談的就是心與貌的關係。

為什麼「形端」就能「表正」呢?這就談到諸子百家裏的《管子》。《管子》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談管理學的第一書。現代管理學上自以為是新發現的東西,其實都可以在《管子》中找到雛形。管子是齊桓公的首相,他通過發展經濟,幫助齊桓公富國強兵,使齊國一躍成為春秋諸國之首。《管子?心術篇》中說:「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飾德,萬物必得」。管子認為,人的身為館舍德如貴賓,館舍不打掃乾淨就不可能留貴賓常駐。為了留住「德」這個貴賓,我們的身體,這個館舍就一定要端正。形體端正了,內心的德建立起來了,儀容儀錶自然而然就端正了。

以上四句話的完整意思就是:

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為賢人;

克伏自己的妄念,才能成為聖人。

德行建立起來了,聲名自然會樹立;

心行舉止端莊了,儀錶自然就會端正。

 

空穀傳聲,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

 

這幾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空曠的山谷裏聲音會持續不斷,空蕩的堂屋中一處發聲各處都會回應。「虛堂」是空屋子,「習」是接二連三的重複。我們都有「虛堂習聽」的經驗,一間空屋子裡面的回聲很大,在一個角落講話另外的幾個角落裏都能聽到。

「禍福」兩句話出自《易經》。《易經?坤卦?文言》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慶」是吉祥、喜慶。「有餘慶」是福澤綿長,這是積善的回報;「有餘秧」是災禍不斷,這是積惡的果報。這兩句話重點討論了善與惡、福與禍的因果關係。善惡是因,福禍是果,因果次序一定要分別清楚,千萬不能倒置。

禍與福是一體兩面,相對共存的關係。不想要禍就別讓福發展到極點,老子不是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話嗎?人為什麼會有禍?因為惡積,是小惡的不斷積累。為什麼會有福?因為積善。所以「福將至,觀其善必先知之;禍將至,觀其惡必先知之」。善惡的積累過程就是事物的量變階段,這個階段還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禍福臨頭的質變階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頂上的石頭連小孩子都能撬動,一旦石頭滾下山來,巨漢也擋攔不住。

有人會問,為什麼前面兩句話,由「空穀傳聲」又突然轉到「善惡禍福」上去了呢?表面看起來,好像二者之間沒有聯繫,其實前後四句在語義上是緊密相連的。

「空穀傳聲」傳出的是誰的聲音?「虛堂習聽」聽到的又是誰的聲音?都是發聲者自己發出的聲音。如果不出聲,哪裡會有「傳聲」和「習聽」呢?人的禍福都是自己招感來的,就像自己在山谷中呼喊,聽到的是自己的迴音一樣。一切因果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所以《太上感應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此外,太空有凸透鏡的放大效應。在山谷中發出的聲音和聽到的聲音不一樣,被放大了很多倍。同理,一個人造的善惡之因很小,但變成果報的時候會放大不知多少倍。明白了這個宇宙的基本定律,我們就再也不敢起惡念、做壞事了。相反,舉手之勞的小善要多做,因為將來的福報會成倍數地擴大,好像高利率的儲蓄存款一樣,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四句話聯起來,完整的意思就是:

空曠的山谷裏,聲音會持續不斷;

空蕩的堂屋中,一處發聲各處都會回應。

災禍是作惡多端的結果,

福慶是樂善好施的回報。

 

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這兩句話,語出《淮南子》。《淮南子》上說「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璧的本義是平而圓、中心有孔的玉環,後世將上等的美玉稱為璧。直徑一尺長的璧是非常寶貴的,古有「和氏之璧,價值連城」的故事。但是這裡卻說「尺璧非寶」,這是與光陰比較而言的。與光陰(時間)相比,一尺長的美玉也不是寶貝,但是片刻時光卻值得珍惜。

古人為什麼將時間叫做「寸陰」呢?時間可以用尺子計量嗎?古代的計時工具中有一種叫日晷,是石頭製做的上面帶有刻度的盤子,盤面上有一根垂直的鐵針。日晷盤面上的刻度非常複雜,分為好幾層。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地球自轉的地軸又是歪的,所以四季的日照高度不同,落在日晷上的陰影也長短不一。當夕陽落山的時候,陽光在日晷上的陰影只有一寸長。夕陽落山是瞬間的,一下就落了,如不抓緊時間寸陰就沒有了。所以才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成語。「競」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二個人在競逐、奔走,競字的本義是爭競、角逐和比賽的意思。

這兩句話的白話文意思是:

一尺長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寶貝,

而即使是片刻時光也值得珍惜。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

 

從這幾句開始討論五倫關係。五倫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五種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係,前面三種是家庭關係,後面兩種是社會關係,這是人與人之間不能脫離的基本關係。

人性之中要有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人心之中要明五倫之道。五常是天道,五倫是人道;在天言五德,在人間就表現為五種倫常關係。例如,父子之間講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間講智,智慧是夫妻之道。朋友之間講信,招攀怯訓饋>賈g講義,義者宜也。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是智慧;能將事情做得恰到好處、適度適宜就是義,就是君臣之道。兄弟之間要講禮,禮是社會秩序的總稱,知道長先幼後,孔融讓梨,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人的天性對應的是人類社會的倫常秩序,現代人不明五倫之道,顛倒倫常關係,社會怎麼能不亂呢!

五倫之首是父子之道,原則是父慈子孝。父道叫慈道,嚴就是慈,愛即是害。傳統家教中父母教子嚴格得很,父親偏重於一個嚴字,母親偏重於一個慈字,所以古人稱自己的父親為「家嚴」,稱自己的母親為「家慈」。父母下面對應的子道就是孝道。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個「孝」字,千經萬論都是這個字的發揮,都是對這個字的解釋而已。懂了孝這個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孝是個上老下子的會意字,老子合為一體,老就是子,子就是老。從自己這一代算起,向上追無窮,向下推也無窮,這個直貫天地、無窮無盡的血緣通道就叫孝。祖先積累的福德,就是依靠這條「孝」的管道遺傳給子孫後代。不講孝、不盡孝的人,是自斷祖先遺德的通道。這個損失不僅僅是一代人的事情,子孫萬代都會因為你的不孝而被斷了這條血脈傳承的根,這個罪責就背得太大了。

將孝道的仁愛之心向外面一層一層地展開,就是兄弟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和君臣之道。懂了孝其他四道就自然全都懂了,不明白孝道其他四道也不可能明白。這就是為什麼古人說,「忠臣必出於孝子」的道理。

「資父事君」的意思是資養父母、侍奉君王,原則要求是兩個字「嚴」與「敬」。嚴是一絲不苟,敬是罩敼Ь矗г諭獗,敬在內心。孔子在《孝經》裡面說:「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強調了奉養父母、侍奉君王是一樣的,都要一絲不苟,虔展Ь礎h語裏自古孝順二字合用,孝指內心的站矗樦稈孕猩喜晦指改鋼狻_@也是《弟子規》中要求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內無站粗x,言行再順,「孝」也是一個空殼。孟子形容這種孝身不孝心的孝,與養肥豬沒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愛父母這很好,但如果內心不敬,這種愛就不會保持長久。孔子也說,愛父母如果是空心的愛,那與養寵物(犬馬)沒有什麼不同。你對你的寵物也很疼愛、很關心,但有站粗膯幔匡@然沒有。

 

孝當竭力,忠則盡命。

 

這兩句話是由《論語》「事父母能竭其力」與「臣事君以忠」兩句話變化而來的,強調孝敬父母應當竭盡全力,盡你所能去做,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忠於君主要能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恪盡職守。君不是僅僅指帝王,你的領導、你的主管就是你的君。忠的意思是全心全意、恪盡職守。忠字的象形就是方正不偏的一心,忠諢o私,盡心竭力地把本分內的事情做好就叫盡忠。

有人將「忠則盡命」,解釋為「忠於君主要能不惜生命」。孔子、孟子都反對這種沒有理性的愚忠,把命搭上要看值不值,是不是「仁」「義」之所在。帝王要胡來,忠臣當然要諫勸,這是做臣子的本分,但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臣子進諫言一定要有智慧,要適時適度,還要「怡色柔聲」。君主不納諫就要適可而止,為做「忠臣」把命搭上就沒有必要了。歷史上最著名的諍臣是唐朝的魏徵。他曾對唐太宗說:「我要做良臣,絕對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地問為什麼。魏徵回答說:「忠臣沒有好下場,不是被砍頭就是被挖心,所以我絕不做忠臣」。唐太宗聽了哈哈大笑,但也明白了魏徵的用意,那就是明君一定肯接納賢臣的諫言。

忠於君主要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孔子說過「命者名也」的話,命就是一個人的名分、一個人的本分。人無論做人做事,都要素位而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才有功德。越位行事,勞而無功,所以孔子才說「不在其位,不制湔」。不是自己本分內的事,不要過多地干預,知道多了煩惱多,不是自尋煩惱嗎?做人首先要明理,要有智慧,沒有理性的愚忠、愚孝是不可取的。

中國老式住宅大門的門心對子都是這樣兩句話: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孝子出來做事一定是忠臣,不孝父母的人會懂得愛國家、愛君主、愛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中國在隋朝以前沒有科舉制度,國家挑選人才首先要從各地舉薦的孝子中選拔,叫做「舉孝廉」。歷史上的曹操就是「孝廉」出身,曹操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白臉奸臣的形象是小說家塑造的,不是歷史事實。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

 

這兩句話是「資父事君」的具體原則和方法。「臨深履薄」是事君之道,「夙興溫凊」是資父之道,二者都是嚴與敬的具體體現。

「臨深履薄」四個字,出自《詩經?小雅?小旻》一篇。其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面對著懸崖深淵,腿肚子轉筋;走在薄薄的冰面上,哢哢聲不斷,心驚肉跳。古人做人處事、言行舉止非常謹慎,因為古人懂得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道理。一句話一旦說出來,再想收回去就不可能了。人所以長了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讓人多看多聽少說。行為上也是一樣,一定要謹慎又謹慎。

事君謹慎的另一個原因是,除了開國立基的前幾代帝王,後代的職業皇帝往往都有心理障礙。因為這些職業皇帝,文不及文臣武不及武將,反而要指揮這些文武百官,處理連他們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自認為受到戲耍所以喜怒無常。做臣子的稍有不慎,就有殺身之禍,弄不好還要禍及九族,能不戰戰兢兢嗎?

「夙興溫凊」是「夙興夜寐」與「冬溫夏凊」兩句話的縮略語。「夙興」是早早起床,「夜寐」是晚點兒就寢,這句話出自《詩經?大雅?抑》,詩曰:「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維民之章」。古代夙興夜寐的標準是,做兒女的要先於父母而起,遲於父母而睡。早晨父母還沒有起床,做兒女的就要先起來;晚上父母睡下了,做兒女的才能睡。早晚兩次要給父母問安,也就是《弟子規》中說的「晨則省,昏則定」。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早晚兩個時段是人體基礎代謝和激素分泌水準變化的峰值時期,老年人最容易發病、犯病,所以子女要於早晚兩次問父母安,看看健康狀況。現代社會是乾坤顛倒,父母給子女問安,父母早早起來,打掃房間、準備好早餐,然後子女才姍姍而起。真心疼兒女的老人,就早點睡晚點起,因為你不睡兒女就不能睡,你三點鐘就起來折騰,你兒子得幾點鐘起床呢?

「溫凊」是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溫,也就是《弟子規》中「冬則溫,夏則凊」的意思。《二十四孝》故事裡就有「黃香扇枕」,黃香九歲就能夠在暑天為父母扇枕頭,冬天用身體給父母暖被子。現在有冷氣機,用不著扇了,但我們對父母的孝心與親情應該與古人是一般無二的。

以上幾句話的白話譯文,意思是:

資養父母、侍奉君王,要嚴謹而恭敬。

孝順父母要盡自己的全力,

忠於君主要盡自己的本分。

侍奉君主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孝順父母要早起晚睡,冬暖夏涼。

 

似蘭斯馨,如松之盛。

 

一個人應該讓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修養象蘭草那樣的芳香,象青松那樣的茂盛。「蘭」在這裡指的是蘭草,不是蘭花。蘭草的學名叫澤蘭,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以入藥,開紫紅色花,其莖、葉、花都有微香,古代用於熏香。《易經?系辭》裏就有「其臭如蘭」的形容。「馨」是散佈很遠的香氣,多比喻人的德化遠播、聲譽流芳百世。

松柏屬不落葉喬木樹種,其生長不擇土質,可活千年以上,有很強的生命力。古人認為松與君子一樣,具有常青不老,四時不易其葉的品質。松為人君,傳說夢見松樹的人將為公,所以公木為松。柏樹則被認為是陰木,可以寄託哀思,西方屬金色白,故白木為柏。中國文化中的陵墓旁一定要植柏,墓柏是陵寢的一部分,盜伐墓柏的與挖墳掘墓者同罪。記述漢代風俗的《三輔舊事》中記載:凡有盜伐陵柏者「皆殺之棄市」。

一個人的德行可以感染人,象香草那樣香氣遠播;同時真正的德行能夠耐霜雪,經得住惡劣環境的考驗。荀子說過「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諺語中也有「疾風知勁草」的話,說的是在中國西北有一種草,寒風一起百草倒伏,只有它高高地迎風立於山崗之上,這就是中藥裡面專治風濕病的獨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這兩句話自勉,自立利他、成己成人。

 

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這兩句話是緊承上面兩句所說,自己建立起來的德行應該象江河水一樣川流不止,流傳到子孫後代永遠不會停息。

「川」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川字的本義就是河流。人的德行可以經父一代傳至子一代,以至子孫萬代,遺傳的通道就是孝道。子孫盡孝就可以享受祖先積累的福德,後人不孝這個通路就斷掉了。因此問題出在我們這裡,與祖先沒有關係。象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他以儒生統帥軍隊,保家衛國、官高位顯,家中卻一貧如洗,自己用薪俸收養了一百多個孤兒,自己死後的棺材都是別人送的。但他積累的深福厚德,蔭蔽子孫何止百代。他死於西元1052年,直至現代範家一門仍然是人才輩出,這不能不說是范仲淹的德行川流不息。

「淵」是水停之處,深水潭叫作淵。潭水澄淨,可以象鏡子一樣照見自己的容貌、儀錶。祖先建立的德行象潭水一般潔淨無染、清澈照人,後人應該以此為鑒,在此基礎上再建立起子孫後代自己的德行,這樣一代一代傳續下去,才叫做「川流不息」。

我們現代人不講孝,也不相信有孝道。孔子在《論語》中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我們當中有幾個人能記住自己父母的生日?這個祖先之德的「川流」能不息掉嗎?地球上的江河能不乾涸嗎?我們能有定力而不浮躁嗎?

 

容止若思,言辭安定。

 

這兩句話出自《禮記?曲禮》。《禮記》上有「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的語句。儼是恭敬、莊重。容貌恭敬莊嚴,舉止沉靜安詳就是「容止若思」。「容」指人的容貌儀錶,「若思」是若有所思,人的儀容舉止要安詳,要從容不迫,不能毛毛草草。

「言辭安定」是說,言語對答要安定沉穩,要有定力。古人教導我們,君子應該是「修己以敬,安之以人」。內心敬才能重,重了才能定。內有定,外表的儀容舉止才有安。「容止若思,言辭安定」的根本在於「敬」,所以「毋不敬」的後面才是「儼若思,安定辭」。

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講究一個「禮」字,現代社會的法律法規、典章制度統屬禮的範圍。中國文化中禮的核心就是一個「敬」字,有敬方有禮,有心才為愛。沒有站粗模Y再多也是形式,不但一點作用沒有,人反而因此變得越來越虛偽。因此《禮記?經解篇》中才說「禮之失,煩」。前清的旗人見面問安,全家人都要問個遍,搞得煩文冗節就煩死人了。

「禮」既然是協調社會秩序的總則,使人恭儉莊敬,其中心就不能離開站炊字,所以孔子在《論語》裏說:「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一言以蔽之,無不敬」。①

這幾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讓自己的德行

象蘭草那樣的清香,象青松那樣的茂盛。

象河水那樣周流不止,延及萬代不息;

象潭水那樣潔淨無染、永為後人借鑒。

儀容舉止要沉靜安詳,言語對答要安定穩重。

 

篤初彰潰鶻K宜令。

 

馬跑得很慢叫作「篤」,引申義是厚實、碩大,如有篤愛(厚愛)和篤交(深交)的用詞。「初」是指一件事的開端。任何事情,無論修身還是求學,有好的開端固然很好,但能夠始終如一,堅持到底就更屬難能可貴。

「慎終」是「慎終如始」的簡稱,「令」也是美、善的意思,例如有成語「巧言令色」是說好話、裝笑臉。人做事虎頭蛇尾的多,開端很好決心很大,但沒有三天的熱乎氣就涼下來了。老子也說:人往往是功虧一簣,常於「事幾成而敗之」。無論是做學問還是修道,一個人如果下定決心,一輩子隻幹一件事,哪裡有不成功的道理呢?

荀子曾說過:生是人的開始,死是人的結束。開始和結束都能完美,人的一生就完備了。但是,能夠篤初慎終,善始善終的人畢竟太少了。孟子曾舉孝道的例子說:人在年幼的時候知道愛戀父母,長大以後就去愛慕漂亮姑娘;結了婚開始迷戀妻女,做了官又去討好君王。誰人能夠善始善終呢?只有真正的孝子,才能夠篤初慎終,終生懷戀父母。

注意這兩句話的修辭特點,篤初對慎終,彰缹σ肆睢U、宜均為肯定副詞,沼寫_實、的確的意思;宜有當然、應當的意思。

 

榮業所基,藉甚無竟。

 

為什麼要「慎終宜令」?理由就是這裡的兩句話。

「榮業」是榮譽與功業的簡稱。「籍甚」的意思是憑藉於此而更加強大,《漢書?陸賈傳》文中有「名聲籍甚」的話。為什麼要慎終如始,為什麼要小心謹慎地做人?因為這是一個人一生榮譽與事業的基礎,有了這個根基,榮業的發展才能沒有止境。但是這個榮業的基礎在那裏?「所基」的又是什麼呢?就是前面所談的「德業」與「德行」。「德建名立」才是人生追求的榮譽、事業的基礎,如果能夠將其發揚光大下去,子孫萬代的榮業都將是永無止境的。

「竟」字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字,從音、從人。竟字的本義是一曲音樂演奏完畢,引申義為結束、完畢。「無竟」就是沒完沒了,永無止境。

這裡要注意「業」字的意義,佛教中「業」字用得很多,例如:善業、惡業、業障、業報等等。但什麼叫做「業」?如何才是造業,一定要辨別清楚。當一件事情在進行之中的時候叫「作」,事情結束以後的結果叫「業」。只要做事就一定會有結果,「沒有結果」也是結果的一種,所以善行造成善業,惡行就形成惡果,不善不惡的行為就形成「無計」的業果。工業、農業、各種事業無不如此,以至於小孩子剛上學也開始學著做「作業」了。

這幾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任何事情,有好的開端固然很好;

能夠慎終如初,堅持到底就更為難能可貴。

這是一個人一生榮譽與事業的基礎,

有了這個根基,榮業的發展才能沒有止境。

 

學優登仕,攝職從政。

 

「學優登仕」是引用《論語?子張篇》裏「學而優則仕」一句話,但這僅僅是子夏說的半句話。完整的句子應該是「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我們與他人討論問題,一定要允許別人把話說完,只聽了半句話就大放厥詞,批評孔子宣揚「讀書做官論」,不是無知又是什麼呢?後世對此句話的理解,幾乎都是「學習成績優秀的人作官」。但是書讀得好的人,十之八九是書獃子,這樣的人怎麼能做官呢?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所謂的「七十二賢」之一,不會連這麼滐@的道理也不明白。那麼,子夏為什麼說「學而優則仕」呢?

中國上古時期,選拔人才的方法是取士,在十個青年中選一個優秀的出來,就叫作「士」。士字不是上十下一嗎?被挑選出來的士,由國家出錢進行再培訓,學禮法、學政策、學法規等政事。培訓完成以後,再挑選優秀的士子出來為人群服務。這時的士加個亻旁,叫作「出仕」,也就是放出去做管理工作。哪裡是學習成績優秀就可以做官,如此簡單呢?作官政績好的人,又被選拔出來再培訓、再提升,就是「仕而優則學」。

我們讀歷史瞭解到,在科舉制度盛行的封建社會,即使是狀元、榜眼也不過是進翰林院任職而已,至於做官行政,則要先從最基層的知縣開始做起,一點點積累經驗。就是這七品芝麻官也要經過候選、後補多道手續才能撈著,終身不得官做的人多得很。

「攝職」是先給一個代理官職,攝是輔助、佐助的意思。從政是參與政事的討論與處理。這裡的意思很明確,即使是學優登仕的優秀人才,也還是要從見習、代理等職位開始做起。誰敢把天下的治權,交給一個沒有經驗的毛頭小子呢?

 

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一旦「攝職從政」以後,就要像周召伯那樣,人雖然死去了,但百姓永遠懷念他。「甘棠」就是現在的棠梨樹,也叫杜梨樹,這個典故出自《詩經?召南?甘棠》篇。

周召伯,姓姬,名奭,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父異母的兄弟,曾幫助武王伐紂。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沒有幾年就病故了,兒子成王繼位。成王才十四歲無法主理國事,就由他的叔叔周公旦協助理政。朝中的反對派就聚集在召伯身邊形成另外一股力量,召伯雖非文王嫡出,但還是與周公一起共同輔佐成王理政。召伯巡視南方的時候,曾在一棵高大的甘棠樹下休息、理政,後人因為懷念召伯,一直不忍心伐掉這棵甘棠樹。

《詩經》中唱道:「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甘棠樹啊高又大,不能砍啊不能伐,因為召公曾休息在這棵大樹下」。後世就用「甘棠」一詞,指代為官者的政績與遺愛。

自古以來,這棵甘棠樹到底在哪裡一直不確定。最近有資料證實,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有個「上甘棠村」,村人多姓周,據傳是宋儒周敦頤的後裔。據上甘棠村明代的族譜,《永明周氏族譜》所載:「吾甘棠,召公駐節過化之鄉」,證明了召伯是在巡視湖南的時候,在此甘棠樹下休息。「去而益詠「的意思是說,周召伯雖然離去了,但百姓卻越發歌頌他、懷念他。

用白話翻譯這兩句話,大概意思就是:

學問優秀的能夠出仕做官,

有機會行使職權參與政事的處理。

周人懷念召伯的德政,留下甘棠樹不忍砍伐,

召伯雖然離去了,但百姓卻越發歌頌他、懷念他。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

 

這兩句話談到了中國的禮樂,以及由禮樂涉及到的貴賤尊卑的等級概念。

禮樂是中國文化的代名詞,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可以用禮樂來概括。廣義的「禮」是中國文化的統稱,包括了哲學、政治、社會、教育等等,所有文化內容。狹義的禮指社會秩序,特別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現代的法律、法規、政策等等內容。

為什麼要研究禮?禮的作用是什麼呢?孔子的學生,有子在《論語?泰伯篇》中說過「禮之用和為貴」。禮的作用在於和,有了和才能達到儒家「仁」的境地。中國文化千經萬論、諸子百家,歸根到底就是追求這一個字「和」。子思為此著了一部《中庸》,他強調說「致中和天地位焉」。天地之所以能夠定位長存,是因為達到了中和的狀態;人之所以健康無病,也是因為有中和之氣,所謂心平氣和才有健康。過去中國人流行拜財神,財神旁邊就有和合二仙,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沒有「和」什麼也辦不成,什麼也得不到。

廣義的「樂」是藝術形式的總稱,包括了現代的音樂、舞蹈、美術、影劇等藝術形式。狹義的樂指音樂。樂有什麼作用呢?沒有樂行不行呢?

沒有藝術修養,人生會很枯燥乏味,連自己哄自己玩的玩意兒都沒有,生活不是會很枯燥嗎?所以要用樂來調心。古代的偉人都懂藝術,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同時又是大文學家、大書法家。無論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煩惱有多麼大,通過讀書寫字、吟詩賦棋、吹拉彈唱就化解了,不象現代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非弄出個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不算完。所以我們要懂得古人設置禮樂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何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何哉」?孔子說:禮啊禮啊,不是送兩包點心就是禮,那是我們的文化精神、文化哲學;樂啊樂啊,不只是唱歌跳舞就是樂,那是要將我們的精神昇華到永遠樂觀的境界。 

老實講,中國的禮樂都是對己不對人的,用禮來約束自己方便他人,以達到和為貴的目的。禮象籬笆牆一樣,擋君子不擋小人,如果你硬是要翻牆而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中國的歌曲都是低吟慢唱,是唱給自己聽的。樂器也都是獨奏的,無論笙管笛簫、琴瑟琵琶,都是聲音小而柔,是演奏給自己聽的,目的在調心。西洋樂器多是演奏給他人聽的,所以震耳欲聾。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說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一個人如果不自覺,文化與藝術對他又有什麼用呢?

至於「貴賤尊卑」,那首先是由於我們的心理觀念造成的。人的通病都是好高蜻h,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高貴的,得到了就卑賤了、看不起了。尊卑貴賤,首先是自己給自己制定的心理追求標準,然後才是根據自己的行為,社會對自己的歸類。這種分類也是由一個人氣質、追求的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差異,可以說是自己給自己劃定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舉例子來說,染黃毛、戴鼻環、吃搖頭丸的人,恐怕欣賞不了貝多芬與莫札特。誰規定的呢?是自己的文化品味與道德修養決定的。如果自己降低了做人的標準,自己墮落為社會上不道德的「卑賤」一類,又與他人何干呢?

我們現在覺得做中國人可恥,為什麼?因為我們自卑!我們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沒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因此也就無法與其他民族平等地進行交往。西方文明的長處在物質科學的進步,東方文明的長處在人文文化的傳承。中國有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五千年文化傳承的國家。其他的文明古國都滅亡了,因為它們的文化傳承斷了。中國之所以五千年來不亡國,是因為我們的民族文化沒有斷,只要有文化在,國家亡了可以複國,民族亡了可以振興。但是如果民族文化亡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成了「遊魂」,中華民族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了。

 

上和下睦,夫唱婦隨。

 

前面說到「禮之用和為貴」,天地人三才之道無一不是要求達到「和」的境界,天道、地道、人道都要和,和合萬物才能生養。天道之和叫「太和」、地道之和叫「中和」、人道之和叫「保和」,「保和」的意思是要求人保持住天地賦予的和氣。由行為入手,真正做到保和,才能達到中和;中和不丟才能恢復到太和,就是複本歸元。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教給我們這個道理嗎?懂了,就能家和萬事興,夫妻和合生貴子;不懂就能把好日子過成苦日子,煩煩惱惱地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和合二仙是一對,此和就有彼合,有感就有應。上有和下就有睦,所以說「上和下睦」。「和」是協調、平靜、美好的意思;「睦」字從目,目順也,就是看著順眼,引伸義為親近、好合。長輩與晚輩要和睦相處,就是「上和下睦」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唱」是「倡」的通假字,有宣導、發起的意思。「夫唱婦隨」的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原則性分歧,丈夫宣導的妻子一定要擁護。不是說,夫婦二人天天在家裏唱卡拉OK,男女對唱,那就錯了。

「夫唱婦隨」是半句話,後面還有半句是「婦唱夫隨」。如果沒有原則性分歧,妻子宣導的丈夫也同樣要擁護,特別是當著第三者(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對外。有分歧、有意見可以回去再討論,但當著外人夫妻之間不能拆臺,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則。夫妻本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著外人貶低自己的配偶,別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處處維護自己配偶的榮譽,別人一定尊敬你。

這幾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音樂要根據身分的貴賤有所不同,

禮儀要依據地位的高低有所區別。

長輩與晚輩要和睦相處,

夫婦一方宣導的另一方要服從。

 

外受傅訓,入奉母儀。

 

這兩句是談教育的原則,要將師教與家教結合起來。在外面要接受老師的訓誨,在家中要奉持母親的規範。古代的規矩是,父親在外做事、掙錢養家,所以常年不在家,只有到了年底放長假的時候才回來。小孩子在家裏的教育,主要由母親負責,所以女人的主要職責就是相夫教子,兩項內容。小孩子自降生至三歲以前,接觸最多的就是母親,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小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樣板,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母儀母教。世上先有孟母,然後才有孟子,周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才有文王、武王、周公,才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現代的婦女都嫌丈夫掙錢少,不管孩子的教育,自己出去做女強人了,這個世界上哪裡還會有忠臣孝子呢?

「傅訓」是師傅、師長的訓誨,屬於師道。傳統教育中的「師」分為「人師」與「經師」,人師的責任是教學生化性、立命,學做人,經師則負責知識的傳授。韓愈在《師說》裡面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教做人是第一位的,知識的傳授在其次。不會做人,知識越多危害性越大,因為「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古代的「傅」多為「人師」,要對一個學生的品行負責,所以專制時代的學生犯過,常常要追究「傅」的責任。「師」則多為傳授技藝的「經師」,一師之徒,往往有十幾個、幾十個之多。

「母儀」是母親的舉止儀錶,過去大臣給皇太后送匾額,都題寫「母儀天下」,這是恭維話,但也是勸勉的話,勉勵皇太后做天下人的榜樣,所以母親在子女面前的言行舉止不可不謹慎。

教育必須是老師與家長聯合起來,有些話只能老師說,有些話又非家長講不可。家教與師教象人的兩條腿一樣缺一不可,所以《三字經》上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現代人將對子女的教育完全推給學校、推給社會,自己大撒把、坐享其成,這怎麼能行呢?

 

諸姑伯叔,猶子比兒。

 

這兩句話是前面討論過的,對孝道的第一圈拓展,將愛心擴展到自己的家人。對待姑姑、伯伯、叔叔,要象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同樣,對待侄兒、侄女也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猶子」猶如自己的兒子,《禮記?檀弓》上說:「兄弟之子,猶子也」,顯然就是指侄子。

人非聖賢,不可能一步就做到大公無私。怎麼辦呢?就要一點一點來。孟子說,分成三步來走:第一步「親親」,先關心自己的家人,先從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做起。把錢財施捨給外人捨不得,幫助自己的親人總應該可以了。第二步「仁民」,關心同類人,我們都是人,是同類,應該互相幫助。第三步「愛物」,愛護眾生、愛護這個生態環境,所謂的「天同覆,地同載」。

孔子說過,對父母盡孝是小孝,是孝之始;能夠愛天下人、愛萬物才是大孝,是孝之終。孟子也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將自己的愛心拓展開來,就是賢人、就是菩薩。一步就做到「眾生平等」當然好,如果一下子做不到,就要一步一步來,欲速則不達。經常看到學佛的人,煩自己家裏人,煩自己的父母,反而跑到廟裏去做功德、去供養法師,這就本末倒置了。林則徐「十無益」中的第一條就是「父母不孝,奉神無益」。父母是世間的兩尊活佛,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是助人成道的活菩薩,是大護法。放著活佛不拜、活菩薩不親近,反而向外跑,就背道而馳,大錯特錯了。

以上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在外接受師傅的訓誨,

在家遵從母親的規範。

對待姑姑、伯伯、叔叔,要象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

對待侄兒、侄女,也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這兩句話談的是五倫中的兄弟之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

「孔懷兄弟」四個字,出自《詩經?小雅?常棣》一篇,其中有「死喪之畏,兄弟孔懷」的詩句。「孔」是程度副詞,有非常、最如何之意。「懷」是關愛、關懷。「孔懷」就是非常關懷、關愛的意思。兄弟之間的關係是血緣關係,親近無比,是朋友關係不能相比的。故此,後世多用「孔懷」二字,指代兄弟手足之情。

兄弟之道在五常之中屬於禮德,原則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悲傷的是父母,所以《弟子規》中才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古人有一首敍述兄弟之情的詩,講得很有味道。詩中說:

兄弟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做樣看。

兄弟不和,總是因為「爭」「貪」而起的爭端,其中各自的妻室往往沒有起到好作用。想想古人的兄弟之情、姊妹之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見賢思齊,處處約束自己,為兄弟姐妹提供方便。兄弟本是同氣連枝,一母所生,各自的後代又都葉茂枝繁,成為新一倫的弟兄。父一輩如果能做出「兄友弟恭」的好樣板,後代的兄弟姊妹以至於堂兄弟、堂姊妹之間也一定會效法。這是真正的「榮業所基」,比遺財給子孫重要得多,所以孔子才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這是談的是五倫中的「朋友道」,是兄弟之道的拓展。一個人果真能夠做到「兄友弟恭」,一定能夠結交到良朋益友。如果手足之情都處不好,哪裡會有真朋友呢?所以「十無益」中的第二條才說「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五倫中的其他幾倫都好理解,唯獨「友道」不好理解。為什麼朋友也算一倫呢?人在一生之中會遭遇無數的痛苦與煩惱,有的痛苦上不可對父母師長言說,下不可告妻子兄弟,只能向朋友傾訴。人在一生中沒有幾個知心朋友是很痛苦的,也是做人的失敗。

交朋友一定要投分,也就是投脾氣、投緣分,不是一類人就千萬不要聚到一起,因為「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況且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彼此不是一類,就格格不入。朋友之道講一個信字,彼此推心置腹,招龐辛x,才是真朋友。現代社會是工商時代,凡事都講一個利字,無利不早起。這種名利場中的酒肉朋友,與此處講的「友道」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一定要辨別清楚。

朋友相處,應該像曾子說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弟子規》中說「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朋友之間有進步要互相鼓勵,有過失要互相規勸,有困難要互相幫助,有心得要互相交流,這就是「切磨箴規」。切磨是「切磋琢磨」的縮略形式,意指對學問的探討與研究。「箴」字的本義為竹針或石頭針,可用於針灸治病。箴文是一種告誡類文體,起規勸、糾正作用,箴言就是有哲理作用、能激勵人的座右銘。規是勸告、建議。

朋友間的規勸要注意分寸和尺度,這是「交友投分」的另一重含義。「分」是本分、分量,「投分」就是要恰如其分。朋友間相勸要適可而止,不聽也就算了,我們作為朋友的責任盡到了,再勸就會結怨。所以孔子在《論語》中告誡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過分了就會自取其辱,那又何必呢?

「切磋琢磨」這四個字,本義是指玉石加工過程的四道工序。從昆侖山采來一塊石頭以後,第一道工序就是「切」,從中間剖開看看石頭裡面有沒有玉,有多少塊玉。有的石頭裡面根本沒有玉,有的只有星星點點的小玉,只能做戒指面。有的石頭裡面真有大玉,可以做成價值連城的工藝品。第二道工序是將石頭中的玉「磋」出來,這種未經雕琢的原料玉石叫做「樸玉」。接下來要按照樸玉的形狀進行雕琢,或雕鑿成玉佩首飾、杯盞盤碟、佛像神像等等,就叫「琢」。最後一道工序是磨光,就是「磨」。前兩道工序一個人幹不了,所以要「兩個人切磋切磋」;後兩道工序可以自己幹,因此說「讓我琢磨琢磨」。

這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兄弟之間要相互關愛,彼此氣息相通,

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

結交朋友要意氣相投,要能共同研討學問,

互相切磋勸誡,共同進步。

 

仁慈隱惻,造次弗離。

節義廉退,顛沛匪虧。

 

這四句話合在一起,講了「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首先說的是仁德。仁慈就是仁德,仁是體,慈是用,表現出來就是愛心。能夠不講條件的博愛就是慈,慈的本體就是仁,它們是一體三面,同出而異名。仁是五德之首,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的根本。《論語》二十篇中有「裏仁」一篇,專門談仁的體和用。

仁是抽象的哲學概念,不能離開具體的事項空對空地討論,所以孔子舉了幾個例子加以說明。例如「仁者愛人」,有愛心,能夠愛人、愛物就是仁,這是孔子不得已的說法,因為愛畢竟還不是仁的全部境界和內容。中國有一句話,叫作「博愛謂之仁」,有人說這是孔子說的,其實這是唐朝韓愈說的,不是孔子的話。

普通人的愛是有條件的,是以感情為基礎的。喜歡就愛,不喜歡就不愛,所以愛字裡面有心。簡化漢字的愛乾脆連心也掏去了,赤裸裸地告訴人愛是空心的、假的,信不得。慈則是愛的昇華,是沒有條件的愛。母親疼愛兒女是無條件的,這種愛就是慈,所以稱母親為慈母。

「隱惻」也稱為惻隱,是見人遭遇不幸而心有不忍,是仁慈之心的表現,所謂「惻隱憐人謂之慈」(《賈子道術》)。如果分開來解字,「痛之深為隱,傷之切為惻」。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盡心上》)做人的標準以惻隱之心為首,沒有惻隱之心就不是人,這並不是孟子在罵人,事實確是如此。

孟子舉了「孺子墜井」的例子,一個人看到有孩子掉入井裏,他瞬間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救人,根本沒考慮是否有獎金,是否受表揚之類的條件,這就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是孟子「性善論」的基點。

「造次」的本義是倉促、匆忙,引伸義為草率、輕忽、唐突。人在忙亂倉促、來不及思考的時候,仁德所表現出來的慈愛、惻隱之心也不能夠離開、不能夠拋棄,就是「造次弗離」。

「節義廉退」說的是五常之德除仁以外的其餘四德「信義智禮」。「節」的本義為竹節,竹子可以被剖開,但其中的節不會扭曲,由因引伸為氣節、操守,所謂「君子竹,大夫松」,說的是人應該有所守而不變。這裡用「節」來代表五常之中的信德。

古代國家的特使出訪,手中都要持著一根竹子做的「旌節」,人在旌節在以象徵國家的主權與尊嚴。西漢的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漢昭帝時才被迎回中原。蘇武鬚髮入雪,手中高舉著那根旌節回到長安,被傳為千古佳話。

「義」是孟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標。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大義凜然」是孟子做人的標準之一,雖有敵軍圍困,只要「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廉」指一個人有操守,不苟且,在五常中代表「智德」。「退」的意思是謙退、謙遜、禮讓,是「禮德」。

在此四句中,「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俱全。但「仁」統四端,有了「仁」才有「義禮智信」四德,所以仁佔五德之首。日本人五德中做到了四個,偏偏缺少仁德,所以日本這個民族雖然傳統文化繼承得好,「義禮智信」都做到了,但始終都不能如願以償的執世界文化之首,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在很多時候,只用一個仁字就代表了五德,例如孔子在《論語?裏仁》一篇裏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在一餐飯這樣短的時間裡,也不能離開五常之德,於造次顛沛之間,更是如此。「顛」是狼狽困頓,「沛」是跌倒傾僕,「顛沛」合用比喻人的生活動盪困苦,人生挫折困頓的狀態。

這四句的白話譯文,意思就是:

對人要仁愛,要有同情心,

這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能丟掉。

氣節、正義、廉潔、謙遜這些品德,

即使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不能虧缺。

 

性靜情逸,心動神疲。 

守真志滿,逐物意移。 

 

這四句話是整個第二部分的「眼」,是承接上文,討論一個人如果能夠堅守五常之德、奉行五倫之道之後的心理建設,也是我們學習如何做人的基本原則。

「性敬情逸」說的是,人的心性沉靜下來了,心情就會安逸、悠閒;相反,如果性不靜,情不安逸,就會「心動神疲」。心念動了,精神就睏倦、疲勞了。

「守真志滿」是守住真常之性。「真」指人的本性、本質,「守真」就是守住自己純真的本性和操守。能夠守住真常之性,人的心志就會飽滿。如果跟著外物跑,心被外物所動,人的意志就被轉移、被改變了。

這幾句話的內容涉及到東方心理學,亦即「心性」學說的基本概念,如果對「心性」學說不瞭解,對這幾句話裡面講到的性情、心神、志意的內涵,就很難有深刻的理解。

傳統的東方心性學說與西方心理學是兩個不同的研究體系,西方心理學偏重於研究人的行為,根據行為研究人的心理,然後再據此規範人的行為,制定防範惡行的措施。東方心性學說不搞尋枝摘葉這一套,直接從根上動手,單刀直入,直探人心的根源:念頭、慾望、思想,來研究人的第一動機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來的。以期從根本上切斷它。

這六個字代表了六個不同的概念、六種不同的心理層次,一層比一層深。大體上可以將其分為兩組:「性、情、神」是第一組,「心、志、意」是第二組。第一組是人的心理之根,所以字用豎心旁;第二組是人的心理活動,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所以字形用底心。六個字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了人的各種心理現象。其中最活躍的是心,「心」可以與其他五個結合形成五種不同的心理:心性、心情、心神、心志、心意;「神」可以結合三種:神情、神志、神意;「情」可以結合兩種:情志、情意;「性」只有一種,性情。

「性」是天賦的、天生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人心理活動的本體。「性」的表現形式就是「情」,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本體,依託於「情」這個形式表現出來,以便與同類進行交流。「情」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形式,醫學上叫做「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情是由性所發出的,性一動就發為情。子思在《中庸》裡面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其節謂之和」。未發是性之未動還沒有變為情的時候,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叫做「中」(上古時代的中原音,今天的河南話裏「中」還是讀第三聲)。

一旦性情發動,性變為情了,就要「中其節」,節是節骨眼、是關鍵、是物體的連接點。「中節」就是要正中靶心,恰到好處,能中節就是和,和就不傷,己人都不傷。人非聖賢不可能沒有情感,性一動就變為情感,既有情感就要發作表現出來。發作可以,但要恰到好處,適可而止。孩子闖了禍,教育得恰到好處,他一定乖乖地接受,不會記恨父母,這就是和。如果處理得過了火,將孩子以前的過錯、陳糠爛穀子一起翻出來,他一定不服氣,因為你沒有中節。掌握這個火候,就需要智慧與經驗。

神是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總稱。中國文化中其實沒有迷信的東西,「鬼」與「神」的概念,按照道家思想的解釋「純陽之氣謂之神,純陰之氣謂之鬼」。並非是神在天上、鬼在地府,神鬼統統都在自己身上。「神者伸也」,是生命活動的伸展和延長;「鬼者歸也」,是生命活動的回歸和結束。可見,迷信是自己對生命現象和心理活動的迷惑,是無知、沒有智慧的表現。

心、志、意,都是人的心理活動。「心之所往謂之志」,所往是人的心要向何處去。我們經常說要立志、要有志向,說的就是人的心要有一個邉臃較潁@就叫作志。「心之所發謂之意」,發出來的、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就叫作意。研究字形,心上有音就是意,心之音聲不是人的心理活動又是什麼呢?

前面已經提到,心是構成人的心理活動的基本要素,最活躍,不動心就什麼心理現象也沒有。但什麼是心?這是研究心性之學的基點。必須明瞭什麼是心,才能徹底了悟人類一切心理活動的本源,也就明白了什麼是「心之所發」、什麼是「心之所往」。到底什麼是心呢?希望諸位認真去思考,我們在下一講中再詳細討論。

「守真」是保持住人的真常之性,「真」是真常,指人的本性、本源,道家有「返璞歸真」的說法。

以上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心性沉靜淡泊,情緒就自在安逸;

內心浮躁妄動,精神就困頓萎靡。

守住真常之性,心志就能夠充滿;

一心追逐外物,意志就被改變轉移。

 

堅持雅操,好爵自縻。

 

這句話是這一部分的結語,也等於是給第二部分下的結論。一個人只要能夠堅持高雅的操守,好咦勻粫砼R,哪裡用得著向外面去求呢?

「雅操」指高雅的操守、高尚的道德追求,即「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與「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五倫之道。能持五常之德、行五倫之道,才為此地所講的「堅持雅操」。但人都是正眼未開,不知正身求己,反而拚命地向外追求,希望福從天降,這是不明理。理不明就無法行道,道不行就沒有功,沒功就沒德,沒德福從哪裡來呢?如果反問自己,我們到底缺少什麼?大概都是「缺德」。如果上天能夠恩賜,賜予我們的也只有德而已。

「好爵自縻」一句出自《易經》,《易經?中孚卦》裡面有一句「我有好爵,吾與爾縻之」的話。「爵」是古代青銅製作的酒具,因貴族的等級不同使用的爵器也不同。後世把爵作為爵位、爵號、官位的總稱,好爵即指代高官厚祿、好邭狻⒑脵C會。

「縻」的本義為拴牛的繩子。拴馬的繩子叫羈,拴牛的繩子叫縻,羈縻合用是牽制、喚j的意思。縻字的引伸義為牽系、拴住,「自縻」就是自己跑來拴住自己,也就是自修己德、自求多福,好咦詠淼囊饉肌V袊幕親粵⒌奈幕寮宜枷脛脅徽J為有個能拯救人類的上帝,解救人類的只有人自己,人的良知良能才是拯救人類自己的最後希望。

中國人歷來講究求人不如求己,求己者貴,知足者富。《易經?乾卦》的第一句話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而後才有外援,自立而後才有天助,所以叫做「自縻」。

最後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

堅持高雅的操守,

好咦詴系臨其身。

第二部分內容是《千字文》全篇的中心之所在,它既是第一部分的延伸也是獨立完整的一部分,這部分內容的主題就是談如何做人。首先從人的兩重屬性開始講起,詳細論述身與心、德與名的關係,指導我們應該怎樣端正思想、修正行為,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德業。最後將重點落實在心性的修正上面,也就是「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如果真能夠身體力行做到了,自然就會「好爵自縻」。

 

 

 

 

①《論語集注.為政第二》: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舉大數也。蔽,猶蓋也。「思無邪」,魯頌駉篇之辭。

 

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用歸於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發,求其直指全體,則未有若此之明且盡者。

 

故夫子言詩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盡蓋其義,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程子曰:「『思無邪』者,找病!憊犑顯唬骸皩W者必務知要,知要則能守約,守約則足以盡博矣。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千字文講記(三)

 

在上一講中,我們留了作業,希望大家悟什麼是心?有沒有悟出來呢?我當初悟這個心字,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可費了苦心了。恍然大悟以後,才明白了什麼叫修行,才真正腳踏實地,不再好高蜻h了。

現在告訴諸位,不要驚訝。什麼是心?念頭就是心,平常稀鬆吧!不下功夫,你想破頭也出不來這個答案,即使你想到了,也不敢肯定地說念頭就是心。當然這個心,還不是《楞嚴經》中"七處征心"的心,那個心指的是人的本體,叫做"心性"。心性之心是宇宙的本體,是形而上的道。形而下的心,說的是人的心理活動,是念頭、心念的生滅。說"人心險惡"是說人的心念兇險,惡念不斷;"人心貪婪"是說人的貪慾念頭不絕。佛法說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說的統統都是念頭。有念頭就現出這個物質世界,這是有為法;停止了這個念頭,物質世界就消失了,進入無為法。

總之,念頭就是人心,統稱為心念。所以中國文化中所說的心,既不是心臟,也不是大腦,而是人的念頭,它是人一切心理活動的要素。心之所發就是念之所動,就是意念,簡稱為意;心之所往就是念之所聚,念聚就是志。

念頭忽生忽滅,如夢幻泡影,根本控制不了。心意志都很難控制,學打坐的一上來就學空雜念,你就上當了,一輩子也空不了。因為念頭本身就是空的,沒有實體,忽生忽滅。不去理睬它,反而沒有了,就是如此奇怪。

因此在這六個字中,最好入手的只有第一組的"性情神"。神是生命活動的表現形式,精化氣、氣化神,是自然的過程,我們暫不去管它。性是人心理活動的本體,是中樞,是常住不動的,但是沒有形質,看不見摸不著,對它也沒辦法。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從情一字入手,所以子思才告訴我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發而皆中其節謂之和",則是不得已而為之。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情緒,不動性,才是我們修心修身的根本大法。

今天這一講,我們開始討論《千字文》的第三部分。這一部分講述了與上層建築,也就是國家、政權、政治、政令等有關的內容,最後用幾句話讚美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壯麗的山河和秀美的景觀。這一部分內容,行文流暢、語言優美、氣勢磅礴,如能隨文入觀的讀去,實在是一種真善美的教育和享受。

下麵看原文:

 

都邑華夏,東西二京。

 

這裡從國家的首都開始談起,介紹與國家上層建築有關基本知識和常識。這一段文字介紹了中國最古老的兩個都城,以及都城裡面精美的建築。

中國最古老的兩個都城,一個是東京洛陽,一個是西京長安。洛陽號稱是九朝古都,歷史上前後有九個朝代在洛陽定都。洛陽建都的歷史,比長安還要早,是在西周的時候開始建立的。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沒有幾年武王就病死了,由十四歲的兒子成王繼位。成王幼小不能理政,就由他的叔叔周公輔政。殷商的政權雖然被推翻了,但前朝的遺老遺少等貴族還在,他們並不甘心服氣。為了安全起見,就在西周首都亳之外的洛陽建立了洛邑,然後把前商朝的貴族都遷到洛陽,以防他們搗亂。

周平王的時候,西部的少數民族犬戎入侵中原,擾亂周朝,連"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也被殺死了。繼任的周平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把國都東遷到洛陽,史稱"東京"。以後的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以至唐朝初期也都將國都設在洛陽,所以才稱洛陽為"九朝古都"。

西京長安,簡稱西安,由於地理位置接近中國的中心,所以是"十一朝古都"。最早在長安建都的是西漢,之後有秦魏北周隋唐等多個朝代均定都於此。西安周邊有多處歷史遺跡,如東邊的半坡村,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距離現在有7000年了。一個東京洛陽,一個西京長安,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最宏偉的兩個都城。

什麼叫做"都邑"呢?"天子所宮曰都",天子住的地方叫都;"諸侯所都曰邑",諸侯住的地方叫邑,相當於現在的首都和省會的概念。

中國的文化燦爛光華,故此稱為"華";中國的土地遼闊無邊,因此叫做"夏",華夏就代表了中國。京字甲骨文字形為高大的土堆,以後成為一個國家首都的專用詞。

 

背邙面洛,浮渭據涇。

 

這兩句話描述了東西二京,長安和洛陽的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背邙面洛"描述的是洛陽,洛陽城背靠北邙山,南面是洛水。在古漢語中一提到背,在方位上就是指北方,一說面就是南方。中國人講究面南背北,我們尚南,以面南為正位;西方人尚北以北為正位,同樣的羅盤,我們叫指南針,他們叫指北針。古代的地圖都是上南下北,與現代歐式的地圖反著,所以我們的居室也要坐北朝南,歷來的衙門口也都是朝南開。

為什麼非得坐北朝南不可呢?這就是我們的文化,面南背北是九五之尊的天子之位。天子既居乾位有九五之尊,天子的一舉一動就要正大光明,經得住南方丙丁火(陽光)的直射,陽光下的影子要正,政者正也,自己正了,才能施政,所以"天子無私事"。

"背邙"的邙指的是洛陽城北的邙山,北邙山海拔250米,方圓200公里,既不雄偉也不高大,但是由於水低土厚、氣候溫和,是理想的風水寶地。山上古代帝王的陵墓多得數不勝數,歷史上素有"生於蘇杭,葬於北邙"之說。在邙山幾十公里的主地段內,僅皇家陵園就有五處,分為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五個皇陵區,埋葬著漢光武劉秀、蜀後主劉禪、南陳後主陳叔寶、南唐後主李煜等帝王,以及賈誼、班超、李密、薛仁貴、狄仁傑、杜甫、石崇、孟郊、顏真卿等名流。古人有詩說,"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一點也不假。此外,"洛陽牡丹甲天下"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洛陽牡丹出邙山",北邙山又叫牡丹山,這個典故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洛陽城的南面是洛水,此水起源於陝西的洛南縣、流經洛陽城南,然後匯入黃河,所以"背邙面洛"是洛陽城地理背景的描繪。

"浮渭據涇",說的是西京長安的地理位置。西安的左面有渭水,右面有涇河。渭水發源於甘肅,涇水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這裡匯合後流入黃河。在流入黃河以前,涇水清、渭水濁,水質完全不一樣,所以有"涇渭分明"的成語。浮是漂流、漂浮的意思;據是據恃、憑據、靠著的意思。

這兩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中國古代的都城雄偉壯觀,

最古老的有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

洛陽背靠北邙山,面臨洛水;

長安左橫渭水,右據涇河。

 

宮殿盤郁,樓觀飛驚。

 

這兩句話描繪了都城中帝王宮殿的雄偉和壯麗。天子所居之室叫宮,天子所議之堂叫作殿,本來在上古時期宮室通稱,以後宮字才專為皇家所用。殿的本義是泛指高大的房屋,以後專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廳堂。

一般來說,殿是議論公事的地方,宮是帝王的生活區。例如北京皇宮紫禁城的佈局,分為前朝後廷、左廟右稷。紫禁城前半部分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屬於外朝;後半部分是後三宮:乾清宮、坤甯宮、交泰宮(殿),那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屬於內廷。紫禁城的左面是皇帝的家廟,太廟(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右面是祭地神和穀神的社稷壇(中山公園五色土)。

"宮殿盤郁"是形容都城裡面的宮殿,盤旋曲折、錯落重迭。盤是盤旋、逶迤,郁是重疊茂盛的樣子。

樓觀是古代宮殿群裡面最高的建築,飛是形容建築物之高,有淩空欲飛之勢。驚是讓人看了觸目驚心、舌拱不下。說到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又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非常了不起,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亭臺樓閣。亭子只有頂沒有四壁,是供遊人、行人小憩的地方。台是用土石墊起來的高而平的方形建築,便於瞭望。閣是一種架空的小樓房,四周設隔扇或欄桿迴廊,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

樓是兩層以上的建築,《說文》裏說,樓者重屋也,是重重疊加的屋子。觀是宮廷大門外面兩層的細高的建築,是朝廷張貼公告的地方。兩觀之間有一個豁口叫做闕,也就是通往皇宮正門的缺口,後世的觀樓已經與皇城的正門融合在一起了。故宮紫禁城午門前面有一個小廣場,廣場的兩側是宮牆和門樓,這就是早先的觀樓,現在上面有五座閣樓式建築叫五鳳樓。

樓觀都高入雲天,讓人看了觸目驚心。記得李白有一首詩《夜宿山寺》,述說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他登上去了。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後人有好事者,將自己家的樓,取名"摘星樓",以言其高。

 

圖寫禽獸,畫彩仙靈。

 

上面談了宮殿的外表,那麼宮殿裡面又是何種景緻呢?

"圖寫禽獸",宮殿裡面雕樑畫棟,樑柱簷井、牆壁匾額上面,畫滿了飛禽走獸;還有用"青黃赤白赫,黑紅紫綠藍",五彩十色繪畫的天仙和神靈,真是絢麗多彩,目不暇給。這種情景就是此地講的"畫彩仙靈"。

讀古書要學會隨文入觀,要隨著文字的展開,進入文字中所描寫的那種情景與狀態,腦子裏要像看電視劇一樣。此處的《千字文》就是劇本,你自己是攝影師,你的鏡頭先從遠方的背景處開始拍攝,也就是"背邙面洛,浮渭據涇"。然後將鏡頭慢慢拉近,"宮殿盤郁,樓觀飛驚",再將鏡頭拉向宮殿裏邊,對彩繪裝飾的特寫鏡頭,"圖寫禽獸,畫彩仙靈",這樣讀書才有意思,才活靈活現。

兩句話連來的意思,就是:

宮殿盤旋曲折,重重迭迭;

樓臺宮闕淩空欲飛,觸目驚心。

宮殿裡面畫著飛禽走獸,

還有彩繪的天仙神靈。

 

丙舍傍啟,甲帳對楹。

 

鏡頭再拉向宮殿的兩側,"丙舍旁起,甲帳對楹"。

丙舍是古代王宮中正室兩旁的別室,後世叫做偏殿、配殿。古人認為:"亥為天門,巳為地戶"。亥是十二地支的最後一位,後面接著又是子時一陽生,新一輪的生命又開始了,所以亥主生,為天門。巳是陽盡之時,巳的後面就是午,午時一陰生,生命體的負面過程開始了,所以巳主死,為地戶。"丙舍於巳",故凡地戶皆稱丙舍。

地戶就是與專死人打交道的地方,都稱為丙舍。例如寄柩所、祠堂、陵園內的房子等等。鐘繇有著名的《丙舍貼》傳世,內有"墓田丙舍"的話。唐代詩人溫庭筠有詩稱:"簾間清唱報寒點,丙舍無人遺燼香"。

因為丙舍不是正房,而是配房、別室,其門戶自然也都是朝東西方向開啟的,故稱傍啟。傍是旁的通假,傍啟就是旁啟。

"甲帳對楹"的意思,是豪華的幔帳對著高高的楹柱。甲帳是漢武帝時所造的帳幕,《漢武故事》中記載:"武帝以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漢武帝的幔帳用珊瑚、寶石翡翠、珍珠鑲嵌,是第一等的幔帳,故稱甲帳。

楹是堂屋前部的柱子,此處指宮殿中的第一排柱子。楹柱上面通常都掛上木頭鐫刻的對聯,叫做楹聯,例如光緒皇帝題故宮後殿的楹聯:

修身先謹懍幽獨,

讀書在培養本源。

 

肆筵設席,鼓瑟吹笙。

 

這兩句都是出自《詩經》,述說了宮殿裡面正在進行的活動。肆與設是一個意思,都是放置、陳列,"肆筵設席"就是擺設筵席。《詩?大雅?行葦》中有"肆筵設席,授幾有緝禦"的詩句。

筵和席都是古代的坐具,中國上古時期沒有椅子,椅子叫"胡凳",是從西域胡地傳進來的。中國傳統的叫凳子,沒有靠背。在唐朝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鋪個席子,然後跪坐在地上,今天的日本人還是這個傳統。筵席就是鋪在地上的坐具,緊貼地面的那層席子就叫作筵,筵上再設座席。席有大有小,有單人席、雙人席不等。"肆筵設席"現代意思就是在宴會開始之前,桌椅的排擺和陳設的準備。

"鼓瑟吹笙",是宴會中助酒興的音樂歌舞,《詩?小雅?鹿鳴》中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詩句。

鼓是彈奏的意思,瑟是二十五弦的琴。古代七弦的叫琴,二十五弦的為瑟。笙在這裡代表了管樂,瑟在這代表了弦樂。鼓瑟吹笙就是管弦樂合奏,絲竹之聲四起。

這四句話聯來的意思,就是:

正殿兩旁的配殿從側面開啟,

豪華的幔帳對著高高的楹柱。

宮殿裏大排筵宴,

彈琴吹笙,一片歌舞昇平。

 

升階納陛,弁轉疑星。

 

中國古代的建築無論廳堂屋舍,還是亭臺樓閣都是建築在一個高出地面的台基之上,所以堂前有階,要進入堂屋必須升階,所以古人有升堂之稱。升階是一階階登上去,納陛也是用腳蹬著一步步走上前。階和陛都是臺階的意思,普通的臺階就叫階,帝王宮殿的臺階就叫陛。皇室宮殿的臺階,通常九階為一組,所謂"天子之陛九級",陛之上的平臺都用硃砂塗成紅顏色,叫做丹墀。紫禁城太和殿前的丹墀轉圈九層,以示九重之天。

臣子站在陛階之下向天子奏事,自稱陛下,意為"在陛下者告之"就是站在臺階底下的我有事要奏報,並不是稱皇帝為陛下,他是陛上。"升階納陛"的意思,就是一步步拾階而上,登堂入殿了。

弁是古代的官帽,有爵弁和皮弁之分。爵弁是沒有旒的冕,冕是黑色的禮冠,近似西方的碩士學位帽。天子、諸侯在祭祀大典的時候戴冕,以後規定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所以有"冠冕堂皇"的成語。冕的上面有塊長方形的搓板,叫延。延的前後沿都掛著一串串的玉石珠子,叫做旒。天子掛12串,諸侯掛10串。掛旒的目的是提醒天子,對待臣子要寬容,誰能沒有過失呢?該閉一隻眼的時候就閉一隻眼,象隔著簾子看人一樣,不要總是明察秋毫。

皮弁是文武百官戴的皮帽子,用白鹿皮縫製,樣子象現在的瓜皮帽。鹿皮拼縫之處,綴有一行行閃閃發亮的小玉石,光映下其爍如星,看上去就象閃爍的星星一樣。

"弁轉移星"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戴著官帽,上面的玉石轉來轉去,在燈光的映照下,就象星星一樣明亮。這句話語出《詩經?衛風?淇奧》,詩中說:"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這兩句話是描述西京長安皇宮裡面的建築,向右通廣內殿、往左達承明殿。上古時代沒有高大的宮殿建築,殷商的遺址上至今也沒有發現瓦片,甚至禹王住的所謂宮室,也是半地穴式的,出入口有兩級的土階,屋頂都是茅草的,就是《詩經》中描寫的"茅茨土階"。直到戰國時代的遺址上才發現了空心磚,還是用於墓穴,住人的房子還是用乾打壘的土牆。

秦始皇開始大規模的營造宮殿,象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的阿房宮。漢朝的長安城裡面有著名的"漢三宮":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曹植、曹子建的詩文裡面,就有一篇賦專門描寫建章宮多麼的豪華。劉邦就住在長樂宮,未央宮是在西元200年的高祖七年,由丞相簫何主持修建的,營造得極為豪華。建章宮的規模更為龐大,殿宇樓閣林立,號稱千門萬戶,宮殿比未央宮還要高大。僅東西兩個觀闕就有20多丈高。

《三輔黃圖》這部漢朝的著作中就描寫,"建章宮中,西則廣內殿","未央宮有承明殿"。建章宮右通廣內殿,未央宮往左去就是承明殿。古代東為右,西為左,上為南,下為北,與西洋地圖相反。廣內殿是皇帝收藏圖書典籍的地方,承明殿是皇帝會見文武大臣的地方。

這幾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

文武百官上堂入殿,

帽子不停地轉動,好像滿天的星斗。

建章宮右面通向藏書的廣內殿,

未央宮左面到達群臣聚集的承明殿。

 

既集墳典,亦聚群英。

 

"既集墳典"說的是廣內殿,因為它是收藏圖書的地方,收藏了古今的圖書典籍。

"亦聚群英"說的是承明殿,承明殿既然是皇帝接見文武百官的地方,所以承明殿裏亦聚群英,文武百官、群英薈萃。

墳指的是三墳,典指的是五典。三墳指的是三皇,即伏羲氏、神農氏、黃帝的著作;典指的是五帝:少昊氏、顓頊氏、帝嚳、堯、舜,記載五帝事蹟的書,叫作五典。三墳五典是中國最古老的書,早已經失傳了。墳的本義是指高大的土堆,不是說死人的墳頭是墳。人死了埋在一個地方,要弄一個標記,防止以後再來掃墓找不到了,就在地上堆一個土堆,叫作墳頭,但這並不是墳的本義。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才子,叫袁枚、袁子才,詩作得相當好。袁枚中過進士,做過兩任知縣,他把《紅樓夢》裏邊描寫的大觀園,也就是南京隋織造的隋園買了下來,重新裝修以後住在裡面。他在隨園門口掛了一幅楹聯。上聯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下聯是,斯人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八索就是八卦,九丘是九洲的洲志。當時還有一位才子趙翼,也是很有名的詩人和史學家。他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書到今生讀已遲",這輩子再讀書其實已經晚了,這輩子用的是上輩子讀的書,你這輩子讀的是給下輩子準備的。

趙翼看到了這幅對聯,很不服氣。三墳五典早已絕跡,孔老夫子都不一定讀過。你袁枚口氣太大了,得修理修理他。於是拿了自己的名帖來訪袁枚。剛好袁枚不在家,管家很客氣地招待趙翼,並問有什麼事。趙翼說我也沒什麼事,只是來借兩部書看。管家問借什麼書,他說,三墳五典就可以。袁枚回來聽說此事,知道趙翼是來找麻煩的,趕快叫人把門口的對聯摘了。

 

杜稿鐘隸,漆書壁經。

 

廣內殿裡面除了三墳五典以外,還有什麼好東西呢?還有古玩字畫的真跡,例如有杜稿、鐘隸、漆書、壁經。

漢朝有一個叫杜度的人善寫草書,中國歷史上寫草書的第一人是杜度,不是唐朝的懷素。杜度草書的手稿,就是杜稿。三國時代的鐘繇,寫隸書是天下第一的,他的隸書真跡,就是鐘隸。

除此之外,還有"漆書壁經"。漆書是在上古時期,筆墨都還沒有出現以前,用樹脂漆書寫在竹簡上的大頭小尾的文字,現代稱為"蝌蚪文"。

元代吾丘衍在《學古編》裡面解釋說:"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現代出土了商代用玉石製作的漆書筆,可見漆書既是中國最早的硬筆書法文體,也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書。《晉書?束皙傳》記載。晉時有一個名叫不準的汲都人(今河南新鄉),盜掘戰國時魏襄王的墓得到13篇漆書的古籍。

壁經是指在孔子舊宅牆壁中所藏的經卷。秦始皇焚書坑儒,把所有的儒書都收繳上來,孔子的八世孫怕儒學從此失傳,就把一部分經卷藏在了夾壁牆裏邊。漢武帝的弟弟,魯恭王,想侵佔孔子的舊宅修花園。在拆牆的時候發現了裏邊的竹簡,內有《孝經》、《尚書》、《論語》等。

我看到有文章介紹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活埋了儒生461個是事實,這又是李斯幫忙幹的。那些儒生每每在下面指責他,他本來出身就不好,母親又不太正經,這些人天天嚼舌頭,最後把他逼急了,把這些人坑於山谷之中。至於焚書,他只是象徵性地燒了一部分,其餘的都堆放在阿房宮。項羽火燒阿房宮,烽火連三月,所以李斯坑儒、項羽焚書。二人是罪魁禍首,秦始皇一直背黑鍋。

到了漢惠帝劉盈當政,發現天下沒儒學經典了。於是昭告天下,看誰還藏有儒家的經典。誰家敢藏,書是沒有了,只能靠背誦的功夫默寫下來。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個名叫伏生的九十歲老頭,他默寫了整部《尚書》。以後把壁經裏發現的《尚書》與他默寫的《尚書》對比,一字都不差,可見古人背書的工夫真是一絕。一但爆發戰爭,書燒了,你沒有背誦的功底,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這四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

這裡既收藏了古今的名著典籍,

亦彙聚著成群的文武英才。

裏邊有杜度草書的手稿和鐘繇隸書的真跡,

還有漆書的古籍,以及從孔府牆壁內發現的壁經。

 

府羅將相,路俠槐卿。

 

上文說了廣內殿,這裡再說說承明殿。承明殿裡面聚集了文武百官、公卿將相。府是聚集的意思,例如將國家的倉庫叫做府庫。朝廷的裡面,文武百官,群英薈萃。朝廷的外面,道路兩旁站立的都是三公九卿。俠是夾的通假字,就是夾道歡迎的夾字。

"槐卿"是三槐九卿的簡稱。古人最崇敬槐樹,槐樹能生存數千年,且不怕旱澇、不畏寒暑,生命力極強。槐樹花、槐樹皮都可以吃,可以在饑年救人性命,所以槐樹是中國的國樹,叫國槐。三槐就是三公,代表國家最尊貴的三個職位。

每個朝代,對三公的稱謂都不同,秦漢以前,將太師、太傅、太保叫作三公。這三太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頭,雖然沒有具體的職務,但一句話就能將皇帝的意見否了,與今天的中顧委差不多。西漢的三公是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這三公都是宰相,都有實權,大司馬掌管全國的兵馬,相當於國防部長;大司徒專門管錢、管人,相當於丞相;大司空主管國家的基本建設。

九卿是秦漢時代,中央政府的行政長官,包括: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政、治粟內史、少府,共九卿。九卿中只有三卿主管國家的行政,其餘的六卿主管皇帝的私人事務。廷尉又稱大理,是全國最高法官;典客又稱大鴻臚,主管少數民族和外交事務;治粟內史又稱大司農,主管全國的租稅賦役。

九卿中的少府是宮廷總管,下設屬官尚書。由於事務越來越多,尚書變成尚書省,從隋朝開始尚書省下設六部,也就是直到清朝都沿用的"兵刑工、吏戶禮"六部。六部的正部長稱尚書,副部長稱侍郎。

 

戶封八縣,家給千兵。

 

這些公卿將相的待遇,都是異常的豐厚。簡單地形容一下,就是「戶封八縣,家給千兵」。每戶的封地都有八個縣那麼大,每家的親兵衛隊都有千人以上。這裡的八和千起形容詞作用,不是數量詞。

歷史上根據功勞,受封地最多的是羊祜。羊祜是西晉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他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太傅、征南大將軍,是使西晉滅吳戰爭勝利的關鍵人物。羊祜一生清廉仁慈,所得俸祿全部用來周濟族人、獎勵將士。他死後,武帝司馬炎親著孝服,痛哭流涕。羊祜如此大的功績,封地不過五縣。可見這裡所說的「戶封八縣」是形容封地之多。

封是分封土地,即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賜給王室成員和有功的臣子。封字在六書中屬會意,從土、從寸,字像是植樹於土上,以明疆界。周朝建立後開始分封建國,設立800諸侯國,秦時被廢除,漢朝又開始封爵食邑。諸侯自己采邑內收繳的賦稅,除了向天子進貢以外,均歸自己調度,象上面說的羊祜就是食邑六千戶。

給是配給、供給的意思,國家對有功勳的重臣,配以護衛的兵卒,類似現代首長家中的警衛人員。晉朝的大書法家衛瓘,因平蜀之功被封為征北大將軍、尚書令,朝廷派給千兵。衛瓘的女兒衛鑠,即眾所周知的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是王羲之學書法的老師。

如果將這四句話連起來,意思就是:

宮廷內聚集著百官將相,

宮廷外候列著大夫公卿。

他們每家都有八縣之廣的封地,

還有上千名的親兵衛隊。

 

高冠陪輦

 

這些將相公卿,個個都帶著高高的官帽,陪伴著帝後的車輦。

冠是古代貴族男子戴的帽子,古人將長髮挽為髮髻,再用冠套住,不象後世的帽子將整個頭頂都蓋住。為了將冠固定住,冠的兩旁就有兩條可以在頷下打結的小絲帶,叫纓。

輦字是會意字,上邊兩夫下邊一車,表示是兩個人拉著一輛車。古代宮中用的一種輕便的人力車叫輦,後世專指帝王與後妃專用的車乘。皇上坐的叫龍輦,皇后坐的叫鳳輦。

 

驅轂振纓

 

古代的車輪是木製的,車輪的邊框叫輞,中心的軸孔叫轂,連接輞和轂的木製輪條叫輻。《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轂就代表車輪子,驅轂就是駕車之義。

古人乘車尚左,尊者在左,禦者居中,護衛的人在右,又叫車右。戰車就不同了,是禦者居中,持弓箭的甲士居左,持長矛的甲士居右。

振是抖動、搖動的意思。纓有兩重意義:一是系在頦下的冠帶,如《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淳於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淳於髡仰天一笑,帽子帶斷了。古人乘車都是站在車廂裏,叫作"立乘",車馬一跑起來,帽帶就會隨風擺動,所以叫做振纓。二是馬的砝K也叫纓,古人把請戰叫做"請纓一戰",因此抖動馬的砝K也叫振纓。

兩句話的意思聯起來,就是:

他們戴著高高的官帽,

陪著帝後的車輦出遊,

車馬馳驅,彩飾飄揚。

 

世祿侈富

 

古代貴族的爵位是世襲的,只要後代子孫沒有違紀犯法,爵位沒有被削去就可以世襲往替。祿是根據爵位的等級不同,政府予以的配給和補貼。

古代的俸和祿不是一個概念,俸是薪俸,相當於現代的工資、薪水,你得幹活才有薪俸。祿是配給,相當於現代的福利,只要你有爵位或名分,不幹活也有祿給。例如滿清初期,只要你是滿人,就可以每個月領一鬥祿米、二吊銅錢,什麼也不用幹,像紐西蘭的毛利人一樣,坐享福利。所以後代滿人除了提患茗B,什麼都不會做,愛即是害這句話一點也不錯。侈是奢侈、豪華、奢靡過度;富是富足、財物殷實。這些人世代享受國家的供養,生活奢侈富足,無憂無慮。

戰國以前,車馬是連用的。沒有無馬的車,也沒有無車的馬,因此上古時代駕車就是禦馬,乘馬就是乘車。駕是拉車的馬,駕二馬為駢;駕三馬為驂;駕四馬為駟,是速度最快的車,所以有成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因帝王車駕出行都配有儀仗,逶迤可達數裏,故非普通的一車一駕可比。

 

車駕肥輕

 

肥輕是肥馬輕裘的簡稱,出自《論語?雍也》篇,孔子說:"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孔子的學生公西華代表魯國出使齊國,孔子說他騎著高頭大馬,穿著狐皮大衣,神氣活現的。"肥馬輕裘"已成為一個成語,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白居易有《秦中吟》詩十首,其中之一就題為《輕肥》。

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

子孫世代享受優厚的爵祿,

生活奢侈豪富。

車駕儀仗、肥馬輕裘。

 

策功茂實,勒碑刻銘。

 

這些人世代享有如此豐厚的待遇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們的策功茂實。

策是文治,出謩澆擼還κ俏涔Γ詳嚉場R驗檫@些將相公卿,都有文治武功,而且這些功績都是既豐厚又真實。茂是茂盛豐厚,實是真實不虛。這些人的文治武功既多又實,所以才有如此好的待遇。

他們活著的時候是這樣,死了以後還要勒碑刻銘,將他們的名諱事蹟鐫刻在金石之上,留傳百世。勒碑是往石碑上刻字,刻銘是往金屬上刻字,二者不一樣。

中國刻碑的歷史始於西漢,漢以前沒有碑,是往石頭上刻字。故宮博物院保存有石鼓文,是戰國時代鐫刻在石鼓上的文字,還有石柱文,那是鐫刻在六棱石柱上的文字。刻銘是在青銅器上刻字,現存的有盤銘文、鐘鼎文,都是青銅器上的篆字。故宮養心殿裏有一幅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湯之盤銘,是商王成湯洗手用的浴盤上面刻的字,屬於金銘。其他的鐘鼎文是預先雕刻在範具上,再通過澆鑄出現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屬於金銘。

刻碑為什麼又叫勒碑呢?勒是摹勒的簡稱,白板素碑的碑面先要以硃砂摹勒上石,然後才能鐫刻。可以請人將碑文直接用硃砂筆摹寫到碑面上,或者在碑文紙的背面用雙勾法,即用硃砂筆勾勒出空心字形,再把碑文紙正面扣在碑面上,上面墊上若干層棉紙用石頭慢慢地研磨,空心的硃砂字就印在石碑上了,然後才能用鑿子鐫刻。為什麼要用硃砂摹勒呢?一則硃砂色澤鮮紅、醒目;二則硃砂為礦物質,顆粒粗,寫出的字不癱軟、不變形、不易脫落。

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

他們的文治武功卓著而真實,

不但被載入史冊,且被鐫刻在金石上永傳後世。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從這裡開始舉出一系列文臣武將的事例,說明他們策功茂實的經過,都是一段段感人的事蹟,都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戲文故事。

第一個出場的是太公姜子牙,他的事蹟是渭水垂釣,文王訪賢的故事。磻溪是在渭水河畔(在今陝西寶雞附近)的一個溪潭,水旁有一塊大石頭(磻),姜子牙曾坐在上面釣魚。

姜尚,字子牙,是東方夷人。他的祖先曾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他以地為姓,故又稱呂尚。薑子牙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負的人。但在紂王的統治下,他懷才不遇,後來聽說西帛侯,文王姬昌思賢若渴,便來到陝西岐山腳下的渭水河邊,那時他已八十七歲了。他坐在磻石上用直鉤釣魚,不但不用魚餌,魚鉤還懸在水面上三寸。有人問他這樣能否釣到魚,他回答說願者上鉤。

周文王精通《易經》,曾著過《周易》。這一天,文王要出外狩獵,他就先蔔了一卦。結果顯示:此次狩獵的獵物不是野獸,而是獨霸天下的輔臣。果然在渭水遇到薑子牙,兩人談論之後,文王大喜,說:"我的先祖曾經預言說,將來會有聖人幫助周國振興,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於是稱薑子牙為"太公望",立為國師。

姜太公給文王制定的戰略,首先是"修德以傾商政"。這樣就有四十多國先後歸順了周。到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完成了對商的戰略性包圍。

文王死後,武王繼位,姜太公輔佐武王伐紂。武王在出師前蔔了一卦,結果很不吉利,偏又趕上暴風雨,諸侯們都很恐懼。呂尚卻認為,決定大事不能靠占卜,應抓住戰機立即出兵。結果是大獲全勝,商朝被滅。武王佔領殷都後,把紂王存放在鹿台的錢和儲藏在鉅橋的糧食散發給窮苦的百姓,並且為商朝的忠臣比乾的墓加土,還釋放了被紂王囚禁的箕子,從而深得民心。

呂尚作為周朝的開國功臣,受封於齊,都城在營丘(今日的山東臨淄)。呂尚到齊國後,開始改革政治制度、大力發展商業,讓百姓享受魚鹽之利,使齊國很快成為大國之一。太公呂尚活了一百多歲,但葬地始終不詳。第二位出場的是伊尹,他輔佐成湯滅了夏桀,開創了殷商六百載的天下。伊尹的手藝是烹調,他本來就是湯王的廚子。中國的手藝人講究拜祖師爺,廚子要拜伊尹,戲子要拜唐明皇,唐明皇是戲班子的祖師爺。如果讀一讀《呂氏春秋?本味篇》,你就知道伊尹的廚藝有多高了。這篇文章記載了伊尹與成湯兩個人,就飲食烹飪方面的對話。

伊尹是一個孤兒,出生以後就被扔在伊水旁邊,他以水為姓,所以姓伊。有辛氏的家人在河邊發現了伊尹,就把他抱回來由家裏的廚師代為收養。伊尹從小跟廚師學藝,以後隨著有辛氏嫁給了成湯,伊尹也就成了成湯的廚師。這個人極其聰明,很有致裕芟霂橢蓽珟忠環笫聵I。但一個廚子,怎樣才能接近成湯呢?他就想了一個奇招。

成湯有一段時間發覺飯菜的味道不對,不是鹹了就是淡了,於是把廚子伊尹叫來,問問他這菜是怎麼回事。伊尹於是根據烹調的道理,縱談天下大事。成湯聽得大喜過望,知道此人絕非等閒之輩,經過幾次長談以後決定拜伊尹為宰相。商朝宰相之位的官名叫做阿衡,如《詩經?商頌?長髮》中有詩曰:"寮維阿衡,左右商王。"因為伊尹適時地輔佐成湯建立了商朝,所以此地稱他為"佐時阿衡"。

古代飲食和醫藥是不分家的,自古就有"藥療不如食療"的說法,所以伊尹還是中醫煎湯藥的祖師爺。至今還流傳說,煮中藥的沙鍋是伊尹傳下來的。

 

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第三位介紹的是周公旦。周公旦,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四子,武王的親弟弟。因為他的采邑在周(陝西岐山北),所以被稱為周公。他為周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卓絕的功勳。

周朝建立以後不久,武王就病死了,成王姬育繼位。當時成王還是年幼,根本不懂治國之道,只得由他的叔叔,周公旦代成王執政,處理國家大事。

周公攝政不久,分封商地的管叔和蔡叔就到處造謠,說周公欺成王年幼,企圖篡奪王位。被封在商地的紂王的兒子武庚認為有機可乘,便與管叔、蔡叔等人互相勾結,扯旗造反。在這緊急關頭,周公決定親自率軍東征。經過三年的戰爭,平定了叛亂,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到邊遠地區。

周公東征歸來之後,制禮作樂,從事文化建設。為不失去一個賢人,周公洗一次頭髮,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出來會客;吃一頓飯,也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去接待客人,這就是成語「握發吐哺」的典故。周公非常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重,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裏,對河神祈墩f:成王還小不懂事,過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周公攝政七年後,成王長大成人,周公將政權歸還給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尚書?無逸》篇,就是周公歸政時,對成王的一番諄諄告誡,為成王執政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曾經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周公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祝掇o,被感動得留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後,仍忠心為王朝操勞。他輔佐武王、成王兩代人,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為周朝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奄宅曲阜"的意思是說,取得曲阜這樣的居住地,作為安身之地、食邑之所。奄是時間副詞,有一下子、突然之間就如何的意思。宅是動詞,居住的意思。曲阜就是今天山東省的曲阜市,古代魯國的都邑。

周開朝後,開始分封建國,周公被封在魯。由於成王幼小需要輔政,周公脫不開身,就由周公的兒子伯禽代替父親受封於魯國。伯禽臨行前,周公對他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那就是《史記?魯周公世家》中記載的: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伯禽到任三年以後才來向父親彙報工作,周公問:"你怎麼這麼久才來報政"?伯禽說:我要改變那裏的風俗、實施禮儀、還要服三年的喪禮,所以晚了。姜太公同時被封在齊國,他五個月就回來彙報工作。周公問:你怎麼這麼快就來報政了?太公回答:我適應那裏的風俗、革除不必要的禮儀,精兵簡政,所以來得快。周公將齊魯兩國的情形一對比,歎了一口氣,說:"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微旦孰營

 

微是假定副詞,是如果沒有、要不是就如何的意思,例如《岳陽樓記》的最後一句話:"微斯人,吾誰與歸?"除了這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志士仁人,我還能崇敬誰呢?這裡的"微旦孰贏"也是一個設問句,意思是:除了周公旦,還有誰人有資格得到這樣的封地呢?

我們要清楚,作者為什麼要在這裡設這樣一個問句,為什麼言外之意說除了周公以外,誰也不配擁有曲阜魯地,原因何在?

我們要知道,曲阜曾是神農氏的故都、黃帝的出生地、少昊氏之墟、商殷故國、周公旦的封地、孔子的故鄉,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實質上就是周代的文化,周公整理了周以前的文化,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周的文化,也為後世的儒家學說奠定了基礎。周公是歷史上第一位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所以作者才說,除了周公之外,還有誰有資格擁有魯地呢?

接下來的孔子又出生在曲阜,他"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繼承了中國文化的血脈傳承,又一次整理中國文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所以孔子是第二位集中國文化之大成者。因為他們的故鄉都在曲阜,曲阜也就成為集中國文化大成之地。幾代聖人的基奠和足跡都留在這裡,至今曲阜市還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前幾天看一篇報導,孔府裏原有一塊"至聖先師大聖文王孔子"之碑,文化革命期間被砸碎後散失了。曲阜市幾年前要將碑復原,當地政府號召居民有收藏原碑碎片的,就交回來,以便將碑復原。曲阜居民就將收藏的碎碑交了回來,一共收回來一百零八塊,將其拼起來以後,剛好就是原來完完整整的那塊碑。曲阜人不簡單啊!魯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祥地啊!

以上幾段話的白話譯文,就是:

周文王在磻溪遇到呂尚,尊他為太公望;

伊尹輔佐時政,商湯封他為阿衡;

他們都是輔佐帝王成就大業的功臣。

取得曲阜之地居住,只有周公旦才有資格;

除了周公,誰配呢?

 

桓公匡合,濟弱扶傾。

 

下麵是春秋五霸登臺,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第一個就是齊桓公。齊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春秋第一大國,不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好、有漁鹽之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的文化底蘊深厚,人民的素質和修養高。上文提及,姜太公幫助武王統一了天下,被封在齊地,薑氏一系發展出的文化,代表了傳統的道家文化。周公被封在魯地,周氏一脈保存了周代的人文文化,發展出後世的儒家文化。因此,後世有用齊魯文化一詞,代稱中國傳統文化。

齊桓公姓薑,名小白,用管仲當宰相發展經濟、富國強兵。齊國臨海,於是就曬鹽捕魚,又發展商業,使齊國成為第一經濟強國,類似今天的美國,難怪孟子、荀子等知名人士都要先來齊國看一看。

"桓公匡合"中的匡是匡正,合是匯合。齊桓公匡正天下之亂,匯合各路諸侯。《論語》裏記載:"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九次召開諸侯大會,像現在的聯合國大會,他是秘書長,與各諸侯國一起制定盟約。要達到什麼目的呢?就是"濟弱扶傾",要幫助救濟弱小的國家,要扶植將要傾覆的周王室。周朝到了末期已經是名存實亡了,雖然如此,這桿大旗還是要舉著,所以要扶傾。

齊桓公並沒有說空話,他北伐山戎以救燕國,平定狄亂以助邢國、衛國,曾解周王室之禍,定周襄王之位。西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的聯軍,征伐南方的楚國,迫使楚國訂定了盟約,阻止了楚國的北進。齊桓公在位43年,先後糾合諸侯26次,真正是匡合天下、濟弱扶傾。

 

綺回漢惠,說感武丁。

 

這裡出場的是商山四皓和傅說,五位志士能人。

綺是綺裏季,加上東園公、夏黃公、用裏先生,一共四個人。秦朝末期,天下大亂,這四個德高望重的老頭兒,為避亂世隱居在商山,所以人稱商山四皓,皓是皓首白頭,鬍子眉毛都白了的意思。楚漢相爭,劉邦想請他們出來輔佐自己打天下,無奈四個人都不幹。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立了呂後生的兒子劉盈為太子,就是後來繼位的漢惠帝。

劉盈生性若弱,否則也不會讓呂後反了天。劉邦死看不上這位太子,就想廢了他,改立戚夫人生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後急了眼,就找張良出主意。張良就想方設法,請出商山四皓與太子劉盈同遊。劉邦看到後,說:"羽翼已成,難以動矣"。於是就打消了換立太子的念頭,劉盈才才保住了太子位。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就是歷史上的漢惠帝。以綺裏季為首的商山四皓,説明漢惠帝奪回了他太子的位子,故稱"綺回漢惠"。

劉盈保住了太子位,呂後可恨死了如意和戚夫人。劉邦死後,呂後便做了太后,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鐵枷在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絕,作歌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呂後知道後,就毒死了趙王如意並下令斬斷戚夫人的手腳、挖眼熏耳、喂以啞藥,丟入廁所,稱為"人彘",並帶兒子漢惠帝前來觀看。劉盈一邊痛哭,一邊指斥呂後說:"你如此殘害戚夫人,狠毒如此,實非常人所能為"。惠帝身心受到極大刺激,從此一厥不振,沒幾年就死了,死時年僅22歲。

 

說感武丁

 

"說感武丁"的故事見於《史記?殷本紀》。傅悅是繼伊尹之後,商朝第二位奴隸出身的賢臣。傅說是古代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人,出身奴隸,曾在傅岩山一帶勞動,因發明了"版築法"(乾打壘築牆)而聞名遐邇。

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二位君主,在位59年。繼位前,武丁被父親送到下面去體驗生活、增長才幹,故而結識了傅說。傅說知識淵博,很有雄才大略,但他是奴隸身份,無法重用。武丁繼位做了商王,很想振興殷商,苦於沒有良相輔佐,就想到了傅說。但怎樣才能讓大臣們同意呢?武丁苦思冥想。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他說:我昨天夜裏做了一個夢,夢見上天給我派了一個能臣,幫助我復興殷商。這個人現在傅岩山修路,長得什麼樣子等等,說得有鼻子有眼。商朝人都迷信,敬重鬼神,對武丁所說堅信不己,就在傅岩山找到了傅說。

傅說被拜為相,輔佐國政,實行了"治亂罰惡、畏天保民、選賢取士、輔治開化"等一系列政治措施,緩解了各種社會矛盾,很快使商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史稱"殷道復興"。由於傅說是通過托夢,感傳給武丁的,所以是"說感武丁"。

傅說年老後,武丁賞賜了很多財物,讓他安度晚年,並輔導王室子弟們讀書明理,頗受後人尊敬。山西省平陸縣至今還保存有傅說當年的版築遺址、傅說廟、傅說墓等古跡,供後人憑弔。

 

俊×密勿,多士寔寧。

 

正是由於以上這些仁人志士的勤勉努力,國家才得以富強安寧。

俊×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人才,在古代"千人之英曰俊,百人之英曰×"。一百個人裏挑出來一個精英叫×,一千個人裏挑一個出來的叫俊,《尚書?皋陶謨》裏有"俊×在官"的話。密勿是勤勤懇懇的意思,《漢書?劉向傳》裏有"密勿從事"一句話。

"寔寧"的寔字,現代簡化字將其等同於"實"字,但兩個字並不完全相同。實字的繁體形"實"是會意字,從宀、從貫。宀代表房屋,貫代表貨物,以貨物充於屋下為實。因此實的本義是財物糧食充足、富有,引申義是真實、確實。

"寔"是通假字,既通"實"字,也通"是"字,此地的"寔"就是代詞,通"是"字,有茲、此的意思。

"多士寔寧"的意思就是,天下賴此多士以寧,這句話語出《詩經?大雅?文王》"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如此眾多的能人志士、如此眾多的英雄豪傑,正是依靠了他們,國家才得以富強安寧。

總結以上六句話的意思,就是:

春秋時期,齊桓公多次糾合諸侯,

救濟弱小的國家,扶持將要傾倒的周王室。

漢惠帝作太子時靠了商山四皓,才倖免被廢黜,

商君武丁因夢境所感而得賢相傅說。

這些人物才能出眾,勤勉努力,

正是依靠了這樣的賢士,國家才得以富強安寧。

 

晉楚更霸

 

五霸的頭一名是齊桓公,第二位就是晉文公了。孔子對這二位的評價是:"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論語?憲問》。晉文公的經歷非常坎坷,因家庭變故在外流浪19年,飽嘗人間冷暖。所以他的為人處事,用詭詐計值臅r候多,譎就是詭詐。齊桓公就不是這樣,世家貴族出身,為人處事都有紳士的派頭。

晉文公,名重耳,為晉獻公之子。因獻公寵愛驪姬,殺太子申生,他在外避難十九年,後借秦穆公之力回國即位,時年已經62歲了。在位期間,他重用有才幹的趙衰、狐偃等人發奮圖強,國力日益強盛,出現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同年,周王室發生內亂,周襄王逃出避難。晉文公利用這一機會興兵勤王,護送襄王回國,提高了晉在中原諸侯中的威望。晉國在晉文公時代達到鼎盛,極盛時的晉國據有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陝西的一部分。直到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晉",才有趙韓魏躋身戰國七雄之列。西元前632年,晉楚兩國為奪霸主地位在城濮大戰,楚國戰敗,晉文公當上了霸主。

五霸之中的楚國地域最廣、人口最多、物產最豐,所以發展很快。在春秋時代,歷史資料裏留下了170個國家的名字,楚一國就先後吞併了170個國家中的40個。

西元前614年楚莊王繼位,執政三年,不發號令,終日郊遊圍獵,沉緬聲色。伍參請猜謎語"有鳥止於阜,三年不飛不鳴,是何鳥也"?莊王答:"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西元前611年,楚國發生災荒,戎人騷擾,附屬的庸國、麋國勾結百濮叛楚。莊王集中力量伐滅威脅最大的庸國,又吞併了麋國控制住局面。此後,又極力整頓內政,任用賢才,厲行法治,加強兵備,使楚國出現一派國富兵強的景象。

西元前597年,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鄭國,晉國派兵救鄭,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市東)與楚國大戰,晉國慘敗。西元前594年冬,楚魯蔡秦等十四國在蜀(今山東泰安西)開會結盟,正式推舉楚國主盟,楚莊王遂成為稱雄中原的霸主。

西元前591年,楚莊王因病逝世,歸葬紀南城郊。其兒子審繼位,稱楚共王。楚王墓、樊妃墓在今江陵城西北。郢城內原有莊王廟,今已廢。

 

趙魏困橫

 

"趙魏困橫"講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說客蘇秦、張儀所實行的合縱和連橫的策略。蘇秦、張儀與孫臏、龐涓都是戰國時代人,同是鬼穀子王詡的學生,而且是肄業,沒有正式畢業的學生。孫臏、龐涓走了軍事路線,蘇秦、張儀走政治路線。半吊子學生本領都如此,可以想見鬼古子的本領學問得有多大。

蘇秦第一次的遊說失敗,回來後"頭懸樑,錐刺骨"苦讀姜太公的《陰符經》,研究三略六韜等致詫W,一年以後再次出山。這次他改變策略,先從弱小的國家開始遊說,說動了趙王、燕王,燕國更是提供他全部活動經費。最後連南方的楚國也被說動,結果是"並相六國",當了六國的輔相。蘇秦提出"合縱"戰略,就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防禦秦國,秦國敢犯任何一國,六國一起上。他提出的"合縱"戰略受到普遍歡迎,六國都把副宰相的位置空著留給蘇秦。合縱的結果是"秦人恐懼,不敢窺兵於關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戰國策》)。蘇秦後來在齊國被人刺殺而死,其弟蘇代、蘇厲繼續他的路線。

六國合縱之後,秦國處於長達十餘年的四面圍困之中,秦惠文王很想改變這一局面,但苦無良策。就在這時,張儀拜會了秦王,陳述了"近交遠攻、遠交近攻"的連橫破縱之策,秦王聞而心悅,肅然起敬,特拜張儀為上卿。

張儀是魏國人,本是蘇秦的同學。他胸懷大志,審時度勢,善於通過權變立於不敗之地。張儀的連橫策略認為,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友好,誰也不要侵犯誰,大家聯合起來對付一個假想敵是不可取的。這樣既不友好,而且是逼著秦與六國為敵。六國被張儀連勸帶哄地說服了,都與秦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就像二戰前的歐洲國家與跟希特勒簽訂友好條約一樣,蘇秦的"合縱"就被拆散了。秦國隨之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秦惠文王曾禦詔"張儀為秦建功樹勳如天之覆地之載,日月常昭,永著千秋",封張儀武信君、采邑五城。

"連橫"實施以後,秦國首先打擊趙、魏,因為趙魏距離秦國最近,所以說是"趙魏困橫"。被困於張儀提出的"連橫"策略上。秦佔據今天的陝西、甘肅、四川一帶,趙佔據今天河北南部、山西的中部和北部;魏在河南北部、山西西部和南部。

 

假途滅虢

 

假途滅虢的故事見於《左傳?僖公五年》。虞國與虢國領土接壤,均在今天的山西省平陸縣。晉獻公向虞國借道去消滅虢國,其實在三年前晉侯就向虞借過道,攻佔了虢國的領地下陽,此次是第二次借路。

虞國的大夫宮之奇,看出其中有陰鄭土χG虢公說:"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宮之奇勸諫虢公說:虞虢兩家表裏相依,是腮幫與牙床、嘴唇與牙齒的關係。唇亡則齒寒的道理,您不是不知道。晉侯的貪心不能放縱,晉侯的野心不得不防。虞公說:不會吧!晉侯與我是同姓同宗,哪能害我呢?宮之奇說:晉虞虢三家都姓姬,你們都是同一個祖宗。晉侯能忍心滅虢國,就不忍心滅虞國嗎?虞公又說:不會吧!我祭祀很虔眨砩褚歡ūS游業摹m之奇說:鬼神親德不親人,不修德政的祭祀是沒有用的。

虞侯不聽勸諫,宮之奇說:虞國算完了!於是就率領全族人離開了虞國。同年十二月,晉國滅掉了虢國,回兵的路上就把虞國也給滅了。

 

踐土會盟

 

踐土會盟的故事發生在晉文公時期,晉獻公晚年,景國發生了內亂,公子重耳等人流亡國外19年,才有機會重會晉國即位,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他任用賢良、整頓政治、發展經濟,使晉國的國勢日漸強盛。他效法齊桓公的尊王政策,於西元前636年平定了周王室的內亂,使自己名聲大振。此時齊國的霸業已經衰落了,南方的楚國欲問鼎中原,爭奪霸主的地位。於是晉楚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大戰。

晉文公下令退避三舍,以守當年流亡楚國時的諾言。晉軍才一交手便自敗退,楚人不識是計,中了埋伏,被殺得大敗。晉文公連忙下令,不再追殺。晉軍佔領了楚國營地,將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迴國。

僖公28年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慰勞晉軍。晉文公也趁此機會,在踐土召集諸侯會盟。就這樣,晉文公憑藉自己的實力,繼齊桓公之後,成為五霸的第二位。

今天河南省滎陽縣西北還有一個踐土台,就是當年踐土會盟的遺址。盟是會意字,其字形下面是個接血的盤盂,上面是個明字,表示在神前發誓,明志結盟的意思。古人是歃血為盟,歃血是在盟會時,喝一點牲血,或含一點在口裏,表示找狻R葬嵐l展成在嘴唇塗上牲畜的血,現代是割自己的血喝血酒,以示信守誓言的找狻

以上幾節講的故事為了證明,春秋五霸有殖跡瑧饑噝塾脅呤浚允救河⑺C萃的意思。

 

何遵約法,韓弊煩刑。

 

這兩句話引出歷史上的另外兩個名士:蕭何與韓非。

蕭何是漢初三傑之一,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治國良相,曾與張良、韓信、陳平等人一起輔佐劉邦戰勝了楚霸王項羽,建立了漢朝。他原是沛縣豐邑(今屬江蘇豐縣)人,《史記?蕭相國世家》和《漢書?蕭何傳》都有記述他的事蹟。司馬遷評價他說:"以文無害""奉法順流",因蕭何遵循簡約的原則,制定了漢律九章,故稱"何遵約法"。

西元前二○七年八月,劉邦進兵武關,趙高殺了秦二世,派人來接洽投降的事,條件是要封他為關中王。劉邦沒有答應,趙高不久也被秦王子嬰殺死了。十月,劉邦進軍咸陽附近的霸上。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就乘了素車白馬,帶著玉璽親自到霸上向劉邦投降。劉邦一進阿房宮就不想再出來了,樊噲、張良再三勸說,劉邦才回兵霸上。《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傑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劉邦只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其餘秦朝的法律一概廢除,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

漢朝建立以後,蕭何負責制定法律。《漢書?刑法志》說他收拾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可見漢律乃承秦律,秦律又是商鞅根據《法經》化法為律以後,逐漸發展而成的。漢朝初興之時,本應一切從簡,所以立法三章。"其後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禦奸,於是相國蕭何捃摭秦,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

 

韓弊煩刑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刑名學派的大家,關於他的身世《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得非常清晰。"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修明其法制,執勢以禦其臣下,富國強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以為儒者用文亂法,而俠者以武犯禁。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胄之士。今者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

韓非本是韓國的貴族子弟,有口吃的毛病,不善於講話,卻擅長於著書立說。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李斯自認為學識比不上韓非。

韓非看到韓國漸漸衰弱下去,屢次上書韓王,無奈韓王不納。韓非痛恨治理國家不致力於修明法制,不能憑藉君王的權勢來管理部下,不能任用賢能之士富國強兵,反而任用誇誇其談、對國家有害的文學遊說之士,並且讓他們的地位高於講求功利實效的人。他認為文人用文字鑽國家法律的空子,遊俠靠武藝違犯國家禁令。國家太平時,君主寵信那些徒有虛名的文人,形勢危急時,又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現在國家養的人並不是所需要的,而要用的人又不養,所以寫下《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著作。他的著作傳到了秦國,秦始皇一見如獲至寶,立即攻打韓國,為的就是要韓非。

韓非一到秦國,秦始皇即與他日夜長談,非常喜歡他。秦朝制定和實施的各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韓非子的理論制定的。還沒等始皇重用韓非,李斯、姚賈等人因嫉妒而譭謗韓非,說:"韓非本是韓國的貴族後裔。現在大王要吞併六國,韓非到頭來還是要幫助韓國的。如果大王不用他,再放他回去,這是自種禍根啊,不如以過法誅之!給他隨便加個罪名,處死算了。"秦始皇以為此話有理,就下令有司給韓非定罪。李斯乘機給韓非送去了毒藥,叫他自殺。韓非想要當面向秦王述說是非,又見不到。韓非悲憤交加,在獄中服毒自盡而亡。秦王下令後即悔,馬上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韓非已經死了。

韓非子最終死在自己制定的煩苛的刑法之下,司馬遷說他"明知遊說帝王之難,還寫了部《說難》的專著,但他本人卻逃脫不了遊說君主的災禍",所以稱為"韓斃煩刑"。弊就是自弊,自己倒斃、死亡的意思。這幾句話的白話意思,就是:

晉文公、楚莊王先後稱霸,

趙國、魏國首先受困於連橫的策略。

晉國向虞國借路去消滅虢國,

結果連虞國也一起給消滅了。

晉文公在踐土召集諸侯歃血會盟。

蕭何遵奉漢高祖簡約的律法制定九章,

韓非卻自死在他自己主張的苛刑之下。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前面說到的都是文臣,現在開始說說武將了。"起翦頗牧",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將,就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位。白起、王翦是秦國的名將,廉頗、李牧是趙國的名將。

白起是戰國第一名將,有戰神之稱,秦國眉縣(今陝西眉縣東)人。十六歲從軍,歷經70餘戰,從無敗績,是秦國的軍事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後受封武安君。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故六國之兵聞白起之名而膽寒。據梁啟超的說法,戰國時代在戰場上的直接死亡人數,大約有兩百萬左右。白起一個人領兵就屠殺了一百六十五萬,可以想像他率軍打仗有多麼兇猛。象秦國與趙國長平一戰,紙上談兵的趙括統帥趙軍,白起統帥秦師。趙適哪裡是白起的對手,敗得一敗塗地,四十五萬趙軍人當了俘虜。如何處理這麼多的人是個大問題。白起最後說,挖個坑埋了!可憐四十五萬人全部被活埋,此後的趙國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實力與秦國抗衡了。

王翦也很了不起,他是關中頻陽縣(今陝西富平縣)人,曾率軍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等國。最後又以秦國的優勢兵力滅了楚國,對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有《將相和》的故事,說的就是老將廉頗嫉妒丞相藺相如。藺相如的出身沒有廉頗高貴,也沒有什麼功勞,只是代表趙國出使秦國,完璧歸趙,才當了丞相。他因此看不起藺相如,不但言語沖創,走路也是每每藺相如給他讓路。有人問起此事,藺相如說:我並非怕他,而是怕將相不合,給外寇以可乘之機。老廉頗聽到後很慚愧,親自負荊請罪,才有將相和得故事。

李牧是趙國守邊抗擊匈奴的名將,曾奉命常年駐守在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入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年一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人。"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他戍邊保民的戰功。

 

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這四位將軍作戰最高明,用兵最精當,他們的威名遠播到沙漠邊地,連塞北的胡人也敬佩不已,所以稱為"宣威沙漠"。他們的肖像被畫師用丹青妙筆劃下來,永垂青史,就是"馳譽丹青"。丹青本是作畫用的顏色,此處有載入歷史畫卷的意思,因為漢朝有為功臣畫像立卷的習俗,例如漢宣帝時將有功之臣的畫像藏於麒麟閣,漢明帝時將這類畫像藏於雲台。

以上四句話,白話意思就是: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用兵作戰最為精通。

他們的聲威遠揚到北方的沙漠,

美名和肖像永遠流傳在史冊之中。

 

九州禹跡

 

在第一部分中,我們提到過中國天文學上有"九州分野"的概念,九州已經成了中國領土的代言詞。最早是帝嚳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時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後仍確定為九州(兗冀青徐楊荊豫梁雍),並鑄九鼎,以永定九州。

大禹是中國歷史上"推位讓國"禪讓制度的最後一位受益人,禹以後開始了"夏傳子,家天下"等歷史。但這並不是禹的錯,實在是除了禹的兒子啟,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接班人;而且啟是大家推選上來的,不是禹自己定的。

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孔子都說,我實在挑不出禹的過失。他婚後第四天就治理洪水去了,一去就是十三年,曾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特別是有一次剛好禹的兒子出生。禹硬是聽著兒子的哭聲不進家門,而且"一饋十起身,慰勞人間事,出外見罪人,下車而問泣"。禹在位27年,享年一百歲。禹治水累得腿脛上的汗毛都磨沒了,又得了風濕病,彎腰駝背的根本邁不開步子走路。後世的書獃子有專門學走禹步的,他們不知道只有得了風濕才能走好禹步。

"九州禹跡"的第一層意思是說,中國九州之內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跡;第二層意義是,大禹治平水患之後,第一次開始丈量中國的土地。他派使臣大章從中國的極東(遼左)至極西(流沙),用腳步測量,得到的結果是中國東西共計2億33500裏零75步。又派使臣豎亥自極北(沙漠)至極南(海表)步量,中國南北共計2億30500裏零71步。

這裡要注意,上古時代十進位的數字概念與今天不完全相同,上古是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兆就是十進位最大的數了。今天以萬萬為億,古今數字概念不同。

 

百郡秦並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將分天下為36郡,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又將天下分為103郡,取個整數說,就是百郡。漢朝的百郡是在秦滅六國、並土地的基礎上而來的,所以叫做"百郡秦並"。前面"戶封八縣"中提到縣,這裡有提到郡,就是古代兩級區域行政管理單位,叫郡縣制,大體相當於現在省縣制的概念。

秦以前郡小縣大,周時天下分為百縣,一縣下轄四郡,所以《春秋》各傳上說: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秦以後郡大縣小。縣者懸也,或懸在郡的上面,或懸在郡的下面,是一級行政管理單位。秦漢以後萬戶縣的長官為縣令,不足萬戶的稱縣長,明清時候均為七品芝麻官。

唐朝以郡為第一級單位,下有州道縣,宋時加入府一級,明清時期設有府道州縣,其行政區域的劃分又不一樣了。

 

岳宗泰岱,禪主雲亭。

 

岳指五嶽,宗指宗主,五嶽的宗主是泰岱。岱是泰山的名字,也叫岱山,因為位於山東泰安州,所以這裡稱為泰岱,簡稱泰山。五嶽以泰山為尊,《詩經》就有很多歌頌泰山的詩句。孔子曾說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又在逝世前低聲吟道:"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歷代的帝王在政權更替、新君登基的時候,都首先要來泰山舉行祭拜天地的封禪大典,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就在泰山、雲山和亭山。祭天的儀式叫做"封",封都在泰山舉行;祭地的儀式叫做"禪",禪在泰山腳下的雲山和亭山舉行。由於歷朝的規矩不同,具體地點也就有異,例如三皇的封禪,羲農封在泰山,禪在雲山;黃帝封在泰山,禪在亭山;堯舜都是封泰山,禪雲山。雲山在泰山的東南,亭山在泰山的南面,都離泰山很近,山很小。

封是祭天,要在泰山頂上搭起很高的土臺子,燒起火來,對天(實際上是天下)表明自己的心跡,請天來見證並佑護,等於現代新任國家領導人的就職演說一樣。誰是天呢?眾人為天,鬧了半天還是說給天下人聽的。老天爺一是聽不見,二是不愛聽,換來換去的老搞這一套把戲,看得煩也煩死了。

封和禪一般都是同時舉行,但是封重於禪。南宋以後,長江以北被金人佔據,就無法封泰山了,於是改為封禪與郊祀合一。明成祖時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壇,合祭天地;嘉靖帝時在北郊建地壇祭地,南郊的天地壇改稱天壇,專門祭天。

唐玄宗封禪泰山的時候,張說任"封禪使",全權負責封禪大典的準備和儀式。張說大權在手,就乘機將女婿鄭鎰的官位,從九品一下子升到了五品。玄宗很奇怪,就問鄭鎰是怎麼回事。鄭鎰支支吾吾,講不出口,旁邊的人就為他打圓場說:此泰山之力也。玄宗一下子沒有聽懂,那人就指了指張說。玄宗明白了,說:原來是岳父老泰山的功勞啊!此後,老丈人就稱為"岳父",也就是"老泰山"了。

以上四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就是:

九州之內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跡,

天下數以百計的郡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成果。

五嶽以泰山為尊,

帝王的禪典在雲山、亭山上舉行。

 

雁門紫塞

 

以下幾句了描繪了祖國河山之壯麗,風景之秀美,是其他任何國家和地方都比不了的。以前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覺得如此,現在全世界轉了一圈,再回過頭來確實體會到古人說的沒錯,風景最好的旅遊勝地還是在中國,令人百看不厭。

你要看雄偉的關隘,首屈一指的是北疆的雁門關,因為《呂氏春秋》上說:"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山位於山西代縣北境,屬北嶽恆山山脈,雁門關得名於《山海經》:"雁門,飛雁出於其門。"為什麼大雁要從關門飛過?原來雁門山群峰海拔1950米以上,周圍群山峻嶺環抱,只有過雁峰兩旁有兩道比較低矮的山口。大雁不能從其他處飛過,只能從這裡經過,雁門關正好坐落在這個山口之上。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陣過關的奇景。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此後歷代名將如衛青、霍去病、李廣,薛仁貴、楊家將等,都曾馳騁在雁門關內外,保家衛國。自春秋以來直至20世紀,發生在雁門關前的戰事,有記載的就有100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的徽欽二帝是從這裡被押走的,昭君出塞也是從這裡離開的,慈喜被洋人追趕逃至此地,多少古今故事都發生在雁門關。

你要看長城就要看在西北的"紫塞",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渤海全長一萬二千華里。在西北一段尤為壯觀,因西北植被少、地域遼闊,一望無際。其地表又多紅土,車馬過後騰起的煙塵,在陽光的照耀下紅塵滾滾。塵埃中若隱若現的關塞真像夢幻一般,故稱為"紫塞"。

 

雞田赤城

 

雞田是古代西北塞外的地名,那裏有中國最著名的也是最偏僻的古驛站。古時通訊不發達,中央政府發佈的政令、地方報給中央的文書都要靠人馬一站一站地送,驛站就是傳遞文書的信使中途換馬和休息的地方。中國最遠、最古老的驛站就在西北的雞田,今天的寧夏省雞田縣。《全唐詩?蕭至忠》有"涼風過雁苑,殺氣下雞田"的詩句。

赤城是山名,是著名的浙江天臺山奇峰之一。赤城山因土色皆赤,形如城堡而得名,每當晨曦高照,滿山紫氣氤氳,霞光徽鄭"赤城棲霞"是天臺山八大景之一。赤城山高三百四十餘米,在近郊四面青山中獨樹一幟,歷來被看作天臺山的南門和標誌。天臺又是佛教聖地,著名的智者大師就是天臺宗的祖師。

 

昆池碣石

 

"昆池"就是雲南昆明的滇池,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西南,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滇池古稱滇南澤、昆明湖,因其水似倒流,故稱為滇(顛)。滇池的外形似一彎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為1886米,高原之湖更是難得一見的風景。

古滇池有五百里方圓,清朝的孫髯稱其"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四周群山環繞,湖濱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雲南著名的魚米之鄉。戰國時期的楚將莊橋曾率兵進駐滇池,以後變服從俗建立了滇國。滇池風光秀麗,碧波萬頃,湖光山色,氣象萬千,是看池水的絕好去處。

"碣石"是河北的碣石山,位於昌黎縣城北,距避暑勝地北戴河約30公里,自古就是觀海的勝地。碣石山主峰為仙台頂,海拔695米,上有古剎水岩寺,峭壁上仍有古代鐫刻的"碣石"兩字。

登臨仙台頂,山海奇觀盡入眼簾,幾公里外的大海上,有兩塊突出海面的巨石,人稱孟薑女墳。在這裡出土了草雲紋瓦當,經鑒定是秦漢時期的觀海建築的遺址,秦始皇曾在此入海求仙,漢武帝曾"行自泰山,複東巡海上,至碣石"。曹操曾在征伐烏桓回軍的路上東臨碣石,寫下千古名篇《觀滄海》,詩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李世民出臨榆關(今山海關)征遼時也曾幾次臨碣石觀滄海,並有詩篇傳世。

 

巨野洞庭

 

巨野在山東的巨野縣是著名的水澤,其中水草叢生,魚蟲很多。山東是古代的齊魯之地,古時有很多這樣的水澤、港汊、沼澤之地,象梁山水泊、巨野水澤都在山東。今天的山東巨野卻旱得很,不用說澤水都沒有了。這裡說的巨野之澤早已乾涸,成為歷史典故了。

洞庭是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面積為2,820平方公里,號稱八百里洞庭。范仲淹描述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渾天際崖,朝暉夕陽,氣象萬千"。與古代相比,洞庭湖的面積雖然縮小了多一半,但還是全國第二大湖,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說法。

洞庭湖古稱"雲夢澤",是當年三國都督魯肅訓練水師的地方。湖中有島名洞庭山,因舜帝的二妃在此泣血染竹,故又名君山。上有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井和傳書亭、呂洞賓的朗吟亭,漢武帝的酒香亭等多處古跡。壯美的洞庭湖,那種天水一色、氣象萬千的景緻是紅塵中人永遠看不夠的風光。

 

曠遠綿邈,岩岫遝冥。

 

在介紹了以上中國著名的風景聖地以後,作者用這兩句話進行總結,就是"曠遠綿邈,岩岫遝冥",描寫我們祖國的疆域遼闊,連綿遙遠,山高峻而谷幽深,景緻千奇百怪,變化莫測。同時也暗含著讚美中國的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諸子百家,蔚為大觀。

曠遠是幅員遼闊,沒有邊際;綿邈是連綿遙遠的樣子。岩是岩石代表高山,岫是岩洞、山穴,代表山谷。遝冥是昏暗幽深,不可知不可測,神秘又令人嚮往。六句合在一起的意思很完整:

雁門關、古長城,

雞田驛站、赤城山,

昆明滇池、河北碣石,

巨野大澤、洞庭湖。

中國的土地幅員遼闊,連綿遙遠。

山谷高峻幽深,變化莫測。

 

以上是《千字文》的第三部分。這一部分首先講述了與上層建築、統治階層,即與國家、政權、政治、政令等有關的內容,介紹了為國家作出傑出貢獻的文臣武將和他們的事蹟。最後用六句話讚美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壯麗的山河和秀美的景觀。這一部分內容,語句流暢、文辭優美、氣勢磅礴,讀來不禁激發出對祖國的熱愛,對志士仁人的崇敬,實在是一種真善美的教育和享受。

 


千字文講記(四)

 

今天要講的是《千字文》的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最後一章。這部分內容既自成體系、獨立完整,同時也是前三部分內容的推進,整篇《千字文》在此部分達到高潮。

從文字數量上看,這一章是整篇《千字文》文字最多的一部分,描述了溫馨的人情和恬淡的田園生活,讚美了那些甘於寂寞、默默奉獻且不為名利所羈絆的人們。讀來不禁使人對「結廬在人境」的樸素的人間生活憧憬之至,同時珍惜人生、熱愛生活之心油然生起,對我們喧囂的心性很有撫慰與鎮定作用。

 

下麵看正文:

 

治本於農,務茲稼穡。

 

首先說明,治國的根本在於發展農業,中國自古就是以農業立國,直至今天中國還是農本國家,農民問題、農業議題仍然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不客觀地認識這一點,盲目樂觀,以為我們完全可以工商手段解決中國的農業和農民問題,就大錯而特錯了。

前文已經說過,中國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黃河從昆侖山下的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彙集於星宿海,過磯石山,經九曲十八彎,從西北高原流下來,將挾帶下來黃土覆蓋了華北幾個省的地區,形成了衝擊性平原。黃土纖細,土質疏鬆不板結,便於原始農業的耕作。且黃土中有無數垂直的細管,能保證地下水不斷地向上浸潤,即使短期不下雨也沒有關係。這是發展農業絕好的自然條件,所以自夏朝開始,中國的基本國策就是農本,連毛澤東都提出「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的農業八字方針。

發展農業就要有水,降雨量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中國農產區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三月,完全靠由南海(菲律賓海)吹過來的東南風(術語叫季風),加上由西域(新疆)橫向掃過來西風(術語叫旋風),將季風氣流升高,使其溫度降低,才能「雲騰致雨」。有風才能有水,可見中國人講「風水」的歷史太悠久了。

要是這兩個冤家聚會的時間和地點不對頭,靠天吃飯的農夫就該倒楣了。一受災,諸侯國之間就為爭水、搶糧而爭鬥,《左傳》裏多處記載,鄰國的軍隊越界搶收他國莊稼,諸侯國之間互相築壩攔水,大打出手。《孟子》中提到的饑荒就有十七次之多。前文提到的齊桓公、晉文公大會諸侯,歃血為盟的議題之一也就是為此。可見要發展農業,中國就需要統一,這才有後來的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

「務茲稼穡」的務是從事、致力於的意思,茲是代詞,代替此,一定要從事於此。此是什麼呢?就是後面說的兩個字「稼穡」。稼這個字的本義是禾苗的穗和果實,《詩經?豳風?七月》裡面有「十月納禾稼」的話。穡的本義是收割莊稼,後世把春耕叫稼,秋收叫穡。稼穡兩個字就代表了整個的農業,泛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整個農業生產過程。

 

俶載南畝

 

俶是開始,載是從事,南是向陽的方向,畝是土地。「俶載南畝」就是說要在向陽的土地上開始從事農作了、開始種地了。如果查查字典,開始從事某種工作叫俶載。

南畝是指向陽的耕地,《詩經?豳風?七月》裡面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的詩句。

畝是土地測量單位的量詞,時代不同,畝的數量單位大小也不一樣。上古時代(先秦)寬一步,長百步為一畝,六尺為一步,如《孟子》書中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按秦制,240步為一畝,現代的一畝為60平方丈,合667平米。十分地為一畝,一百畝為一頃。古今時代不同,度量衡的單位也有所變化。

周朝的農業,全國耕地的管理採取「井田制」,大約100畝耕地為一井,平分為九塊,形如井字,為八戶人家所有。井字中間的一塊為公田,屬諸侯所有;其餘的八塊為私田,每戶各一塊。幹活的時候,先公後私,幹完了公事再做私事,所以「大公無私」是非常可敬的。

 

我藝黍稷

 

我指的是我自己,藝是種植的意思。我們常說的園藝一詞,其中的藝不是說園林藝術,而是種植、栽培的意思。

黍稷是古人最主要的兩種糧食作物,黃米(黏米)叫黍,穀子(小米)叫稷。黍稷在此地就代表了五穀,中國人講究五穀豐登。《三字經》裏提到六穀:「稻梁菽,麥黍稷」,為什麼又出來六穀了呢?講五穀不包括稻米,中國在上古時代沒有稻子,稻子是後來從南方引進的,中國北方早期沒有稻子,只有梁菽麥黍稷五穀。

中國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出土有此五穀的種子。通過用同位素炭14測定年代,這些五穀的種子距現在有多少年呢?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黃帝距離現在有5000年,但種植五穀,從事農業活動並不是從黃帝時代開始的,而是從神農氏時代開始的。從伏羲氏開始至今有12000年,黃帝到現在是5000年,伏羲氏到黃帝是7000年,中間還有神農氏,神農氏再到黃帝也有幾千的時間,所以河姆渡遺址推測是7000年以前的遺跡,是可信的。我們中國人要相信自己的歷史,相信自己的祖先,不要聽信外國人胡說,自貶祖先,自己縮短自己的歷史。這也證明了,中國以農業立國的歷史太悠久了,至少有7000年。

這四句話合起來,意思很完整:

治國的根本在於發展農業,

一定要做好播種與收割這些農活。

一年的農活開始了,

我在向陽的土地上先種上黃米和小米。

 

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莊稼熟了,把新收穫的莊稼交給國家叫做納稅,所以稅是禾木旁。如果我們查查《說文解字》,可以查到:斂財曰賦,斂穀曰稅,因此賦和稅是兩個概念。繳現金的為納賦,賦字是貝字旁。上古人類主要活動於黃河流域,見不到大海,貝殼很稀少故此用來作流通的貨幣,像今天的銅板、紙幣一樣。貝殼上打洞,用繩子串起來,五個一串叫一系,二系十貝叫一朋。老友來了,在脖子上掛兩串貝殼去喝酒,就叫「朋」友,所以漢字中的財、貴、賤、賽等與錢財有關的字都是貝字旁。繳納現金的叫賦,繳納穀物的叫稅,二者完全不一樣。

莊稼收割下來了要把打下來的新糧食作為稅交給國家就是「稅熟貢新」。稅和貢兩個字又不一樣,由下位獻上叫做貢,由上位向下麵收叫稅。繳稅要貢新糧,國庫的存糧一般都要存三年,我們市場上買到的都是陳米,一不香,二沒有油性,因為不是新米。糧倉的大敵是水火再加老鼠。每屯藏糧都要用紅筆標明因老鼠造成的自然耗損數字,寫成「耗字多少」,因此老鼠又叫耗子。

權是勉勵,賞是獎賞,黜是懲罰,陟是晉升。「勸賞」是對農戶的獎懲制度,「黜陟」是對政府官員的撤職、升遷制度。要客觀地按照務農的成果和納稅的情況,對農戶予以獎勵或懲罰,對有關的官吏也要據此予以職務的或升遷。

兩句話連起來的意思,就是:

莊稼一成熟就要納稅,把新穀獻給國家。

官府要按照貢獻對農戶予以獎懲,

國家將對有關官吏予以或升遷。

 

孟軻敦素,史魚秉直。

 

孟子,名柯,山東省鄒縣人,是儒家的亞聖。古時候讀書不敢直呼聖人的名諱,要挨板子打的,碰到聖人的名字,要讀「某」,所以這裡就要讀「孟某敦素」。讀《論語》也是一樣,如讀到「丘也不敏」,我孔丘並不聰明,這一句不敢讀丘,不能直呼其名,要讀「某也不敏」。當然現在不講這一套了,但是規矩要懂,傳統要明白。

敦是推崇、崇尚,沒有染過色的絲是生絲,叫素。前面講過「墨悲絲染」,白色的生絲就是素,無字的石碑叫素碑,引申義就是質樸、純真、不加裝飾的意思。「孟軻敦素」的第一重意思是說,孟子崇尚質樸的本色。第二重意思是要我們恪守倫常之理,素位做人。素位就是你的本位,是你做人的本分,我們應該是在什麼位置行什麼道,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越位而行,勞而無功,為智者所不取。

史魚是與孔子同時代的人,它是衛國的大夫,也是著名的史官。史魚為人正直,看不得朝中的醜惡現象,這也正和他史官的職位相稱。史魚以正值敢諫聞名,他的君主衛靈公並不是一個賢明的君王,且信用寵臣。當時衛國朝中的群臣都不敢講話,怕受打擊迫害。史魚就不這樣,即便是衛靈公有毛病,他也照說不誤。直至臨終前,史魚還是在講直話,給衛靈公提建議,罷黜佞臣,任用賢士。所以孔子在《論語》裏稱讚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不管環境如何,無論社會動亂還是安定,他的言行永遠都像箭一樣,尖銳而正直。稟字的本義是賦予、給予,引申義才是秉受、天生的意思,所以「史魚稟直」就是說:史魚有堅持正直的品德。

我們不要曲解孔子的話,「直哉」是說一個人做人要心地方正、端直,不可以圓滑,但處眾辦事要圓融,要注意方式方法。說話辦事也直來直去,別人就接受不了。《易經》中也反復強調「天圓地方」,眾人為天,天圓就是處眾要圓融,要有智慧;心田為地,地方就是心地方正,要有操守,我們千萬不能錯會了聖人的用意。

 

庶幾中庸,勞謙謹敕。

 

庶幾是差不多、大概的意思。「庶幾中庸」,這就差不多中庸了,近乎中庸之道的標準了。中庸是儒家學說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孔子在《論語》裡面提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的孫子子思,根據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進行發揮,寫了一篇論文,就是現在我們讀到的《中庸》。這篇文章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宋儒朱熹將其抽出與《論語》、《孟子》《大學》放在一起,並稱《四書》。

《三字經》中說:「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什麼是中呢?中不偏,不偏是中。任何事情都有三個方向:左、右、中;好、壞、不好不壞。我們不取好,不取壞,取一個中。有人說中庸就是耍滑頭、是老奸巨滑,其實中庸根本沒有耍滑頭意思。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講原則的好好主義,而是既聽了你的意見,也聽了他的意見,綜合你們意見中合理的部分,然後採取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不走左,也不走右;不過,也非不及,這才是中庸。孔子作了一部歷史,叫《春秋》,為什麼不叫《冬夏》呢?因為冬冷夏熱,冬短夏長,都有所偏頗,所以不取。只有春秋才是冷熱均勻,長短一致,可以作為衡准來評判歷史,這也是為什麼稱史為鑒。鑒是鏡子,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明因果,這才是中。

庸的意思是庸常,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古人常說:沒事別找事,平安就是福。我們現代人都不甘於寂寞,要來點激情,要異峰突起、來點兒刺激。偶爾來一下固然可以振奮精神,但做人處事,居家過日子,一定要中庸,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這是最平庸的,也是最正常的、最健康的,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根本。

一個人要有象孟子推崇的那樣質樸的本色,又有象史魚一樣方正秉直的品德,就差不多達到中庸的標準了。前文講過,直指的是人內心要方正,要端直,內直並不等於外表見棱見角,說話直來直去。你看古代的銅錢外圓內方,也是提醒你心性要方正,處事要圓融。說話直來直去,舉止稜角分明,會傷人壞事。

庶幾中庸是差不多近乎中庸了,為什麼說差不多呢?因為只有敦素、秉直還不夠中庸的標準,還有四點要做到。那就是下一句的「勞謙謹敕」。勞是勤勞、勤勉,謙是謙虛、謙遜,謹是嚴謹、小心,敕是檢點、不隨便。如果我們能保持本性的質樸,保持內心的方正,再能夠勤勉、謙遜、謹慎、檢點,這才是合格的中庸標準。

儒家學說之所以寶貴,在於它提出的做人處事的原則都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做不到的孔子絕對不說,因為說了沒用,只好「存而不論」。

 

聆音察理,鑒貌辨色。

 

聆是聆聽,但聆和聽不一樣。聆是仔細聽,十分專心地聽,而聽只是一個泛泛的聽的動作。聽別人講話要仔細地聽,就是聆音。察是審察、考察,理是話裡面的道理,話裡面深一層的含義。俗話說「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人說的話,要表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一定要搞明白。古人很含蓄,表達問題的方式也很婉轉,我們讀古書時就會發現,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假語存」而「真事隱」。《莊子》一書寓言佔了十之七八,如果不懂得聆音察理,不但書讀不懂,還會鬧出笑話來。

鑒的本義是銅鏡子,有觀察、鑒別的意思在裡面。貌是一個人的容貌和外表,包括了言談舉止、動作表情。「鑒貌辨色」是說,通過觀察人的容貌來辨別他內心的活動,因為有其內必有其外,由此發展出中國文化的另一支,就是相學。

相學,又叫風鑒之學,裡面有大學問,絕不是隨隨便便讀幾本麻衣、柳莊就算懂了。那是相術,是江湖術士用來糊口的玩意兒,相學則是博大精深,非有大智慧,否則一輩子連門也入不了。古代做官的都多少懂一點,斷案問審不會察言觀色怎麼能行呢?是不是慣犯、有沒有前科、是好人歹人,一眼得能看出個大概,象曾國藩用人看一眼就知道其人能幹什麼。他挑選湘勇組建湘軍,有個鑒貌辨色的「三字訣」:黃、長、昂。黃是面色黃,俗話說:小白臉兒沒好心眼兒,土色黃才是種地人的本色,這樣的人忠厚、聽話。長是手腳要長大,這樣的人有力量、有耐力、跑起來還快。昂是精神旺盛、氣宇軒昂,這樣的隊伍有鬥志,打不垮。所以曾國藩能成功絕對不是僥倖的,他是清朝中興人物之一,也是清朝新儒家學派的抗鼎人物。我們的講座中安排有陳摶的《心相篇》,屆時再詳細談心與相的關係,這裡就不囉嗦了。

這兩句話連起來,意思就是:

聽人之言要審察其是非道理,

看人容貌要辨別其邪正。

 

貽厥嘉猷,勉其祗植。

 

貽的本義是贈送、送給,引伸義為遺留、留給,直接把它當作通假字,看作是遺留的遺字也可以。厥是代詞,是其、他的什麼什麼。嘉是美好,猷者忠玻粗略的腫幀!百O厥嘉猷」就是將其美好的致贓z留下來,指的是祖先要把自己的經驗、自己的嘉猷,忠告遺留給子孫後代。

歷代先賢都有寶貴的家書、家語遺留下來,例如《了凡四訓》、《周公戒子書》、《諸葛亮戒子書》、《曾國藩家書》等等,不勝枚舉。這些家書、家語早已超越了家族的概念,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家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字字都值千金。

「勉其祗植」的勉是勉勵,其是代詞,指代子孫後輩,「勉其」就是勉勵子孫後代。祗是恭敬,植是樹立,樹立什麼?子孫們要立身、立命。「勉其祗植」就是,勉勵子孫們要謹慎小心地立身處世。

對比之下,我們留給子孫的是什麼?是多多益善的金銀財寶,因為我們怕子女不成器,怕他們受苦。但是我們要明白,子女是父母的命,你積財給子孫就是從心裡已經認定他們不會成才,也就等於變相地希望他們不成才。種了這樣的因,子孫會到什麼樣的果報就十分清楚了。他們守著錢財坐吃山空,什麼也不會,等他們老了錢也用光了,又沒有本領,你讓他們怎麼辦?古人說:「糊塗的爺娘,敗家的兒郎」,這話說得並不過分。

此處兩句話的完整意思是:

遺留給子孫的是最好的家語忠告,

勉勵他們要謹慎小心地立身處世。

 

省躬譏誡

 

省是反省,躬是自己的身體,引伸義為自己、自身,反躬自身。《論語?堯典》裏有兩句話「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常被後世帝王引用,是不是真話就很難說了。果真能做到一身擔起天下人的不是,不但自己的錯誤不推卸責任,百姓或下屬的失誤,也由我一人來承擔。這才是大慈、才是孔子講的仁,這樣的人就是聖人,就是「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地藏王菩薩。

譏是譏諷、嘲笑,誡是告誡、勸慰。聽到別人的譏諷嘲笑、規勸批評要好好地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急赤白臉地分辯,就是「省躬譏誡」的意思。

不是自己的過錯,別人說也沒有說你嘛,真是自己的錯就一定要感謝人家。古人說:天堂的人聞過則喜,苦海的人聞過飾非,地獄的人聞過則怒。我們是哪一界的人,不用等死了以後,現在不就清楚得很嗎?

 

寵增抗極,殆辱近恥。

 

榮辱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順境和逆境。榮寵、尊榮是多數人追求的目標,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的高潮。辱是外辱,外來的他人的污辱,是一個人倒楣難堪的低潮時期。人是一榮俱榮,一辱俱辱,禍不單行。人在倒楣的時候是牆倒眾人推,位置爬得越高,跌得也越重。

榮和辱是一對,有榮就有辱,所謂榮辱與共。不願有辱的結局就不要拚命追求榮,榮來了,辱也就同時到了。老子對此看得非常清楚,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辱都不是好東西,哪個來了都嚇我一跳,跟大病在身沒什麼兩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要「寵增抗極」。

抗是通假字,通亢,極是極限。榮寵增加到了極點,物極必反,寵就變成辱了,所以說殆辱近恥。乾隆的寵臣和紳還不是寵增亢極嗎?乾隆對他的榮寵無以復加,人稱他「二皇帝」,結果是乾隆死後第三天就開始清算他,第十一天他就被賜死了。真是「生前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人去了」,最終弄了個「和紳跌倒,嘉慶吃飽」。

殆是時間副詞,表示將要、迫近的意思。恥辱還不一樣,內心的羞愧為恥,外來的欺淩為辱。《論語》有「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一句。無禮就會變寵為辱,外有辱,內必有恥,恥辱就一起都來了。感覺到勢頭不對勁,要倒楣,怎麼辦呢?有沒有辦法避免呢?有啊!那就是「林皋幸即」。

 

林皋幸即

 

林是山林,皋是水邊之地。莊子說過:「山林歟!皋址歟!使我欣欣然而樂歟」!(《莊子?知北游》)「林皋幸即」就是,趕快退隱山林,辭官別作了。這個時間、空間既然已經不屬於你,就趕快退隱,還能倖免於難。幸就是慶倖、吉而免災,即是接近、靠近的意思。

古代做官,官場如戰場,伴君如伴虎,事事處處都得臨深履薄。一個不檢點,自己受辱事小,家族、老師都要跟著受牽連,責任就大了,所以一見勢頭不對,就要準備辭官下野,退歸林泉,作隱士去了。古代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看看《隱士傳》就明白了。下一句的「兩疏見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兩疏見機,解組誰逼。

 

兩疏是漢宣帝時候的疏廣、疏受叔侄兩個人。此二人曾為太子太傅與太子少傅,是皇帝的兩位老師,位高名顯。二人怕樹大招風,只幹了五年就主動告老還鄉,榮歸故里,人皆高之。機是機兆、先兆,是事機萌動,但還尚未發出之時的微小狀態,《易經》裏就有「幾者動之微,君子見機而作」的話。

解是解除,組是組綬的簡稱。組綬是一種絲質有刺繡的緞帶,窄的叫組,寬的叫綬。古代常用來拴在印紐上,或用來拴勳章。後世有受勳,用不同顏色的綬帶掛在胸肩等部位,以示自己的官階、品級,象袁世凱的大元帥服,綬帶顏色掛得快開染坊了。

解組是將組綬解下來,表示辭官不幹了。「誰逼」是有誰逼你了嗎?沒有,是自己辭官不做的。疏廣、疏受叔侄見到事情苗頭不對,就見機歸隱,辭官不做了,有誰逼迫他們這樣做呢?

歸隱以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下面一段話很有意味、很美,文學意境極高,是《千字文》裏文學意境最高的幾句話。我們讀的時候也要能隨文入觀,隨著文字的描寫,我們的視野要隨之在字裏行間展開,象攝影機的鏡頭一樣,時而是長鏡頭的遠眺,時而是近距離的特寫,才能體驗詩文的美和讀書樂的享受。

 

索居閑處,沉默寂寥。

 

索居是一個人獨處,索是蕭索、冷冷清清,閑處是無所事事、清靜悠閒。沉默是沉靜、不多講話,寂寥是心中空空洞洞、沒有雜念。

兩句話聯起來意思是:離群獨居,悠閒度日,不談是非,何等清靜。這是人常說的「享清福」。但世間的鴻福好享,清福不好享。整天高朋滿座,勝友如雲,車水馬龍,兒孫繞膝,忙不完的事,待不完的客,這是鴻福。一旦退下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到了屋內形影相弔,屋外葉落鳥鳴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受不了,「享清福」享死的人不在少數。為什麼呢?你的修養不夠,定力不夠。

前面講過了,「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內心追逐外物習慣了,又沒有修心的訓練,內心守不住,沒有定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成大事,能夠享受孤獨的人才有真享受。當然,這與一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求古尋論,散慮逍遙。

 

「求古」是探求古人古事,「尋論」是讀點至理名言,所獲得的結果就是「散慮逍遙」,可以排除雜念,自在逍遙了。為什麼呢?因為「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更何況「德能養性,理能養心」,如能堅持用聖賢之言洗滌自己的心靈,「散慮逍遙」是一定的道理。

散是驅散、放逐的意思,慮是心中的憂慮、雜念。逍遙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優遊自得的樣子。莊子最善於「逍遙遊」,所謂逍遙於六合之外,遊戲乎太虛之間。上下左右前後為六合,到宇宙之外去逍遙,到形而上的太虛去作神仙,那才是真逍遙、真自在。

 

欣奏累遣,戚謝歡招。

 

欣是歡欣、喜悅。奏者進也,奏的本義為送上、奉獻,臣子呈給皇帝的本章稱奏章。累是心中的牽掛、剪不斷理還亂的煩心事。遣是排遣、排除。戚是戚字的通假,是心中的憂慮、悲哀。謝是分離開、拒絕的意思,花開敗了不是叫謝了嗎?招是招致、招募、聚集的意思,如《易經》裏的話「滿招損,謙受益」。

我們之所以有戚、有累,還不都是我們自己找尋的,能怨天尤人麼?人的五官是我們的資訊尋感器,神經系統是感測器,大腦是記憶體,但是我們每天都在搜尋、傳導、存儲些什麼呢?都是些垃圾,都是別人的不對、社會的不好,家人的不是。總之好東西你總也見不到,別人的垃圾你倒收了不少。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中國的、外國的,凡是垃圾統統回收,白天收不夠晚上還要加班上網路上去收,你是「破爛大王」。

這些髒東西傳感進來,讓我們心裡陰沉、寒冷,時間久了就會生病,非用「暖心丸」治不好。什麼是暖心丸?就是前面我們講到的仁愛之心、仁慈之心、測隱之心。如果你能夠處處找別人的好處,事事發現別人的優點,就能聚陽光,就可以暖心,就能解凍你那顆「冷酷的心」,你也就能享受「欣奏累遣,戚謝歡招」了。這兩句話要常常地讀,最好當做座右銘。

喜悅一增添,牽掛就排除了;煩惱一丟開,歡樂就到來了。我們感覺上形容得很貼切,刻劃得很真實,不是嗎?閑來無事,再到庭院和郊野中走一走,會看到什麼樣的景緻呢?

 

渠荷的曆,園莽抽條。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非常美的四幅風景畫,是春夏秋冬四季景緻的寫真。我們隨著文字,腦子裏要有想像力,越具體越栩栩如生越好。

「渠荷的曆」,渠水所居也,水停之處為渠,此處指水塘。的曆是花開得光彩燦爛的樣子。三月的桃花,六月的荷花,池塘中六月的荷花開得那麼鮮豔,光彩照人。

荷花又稱蓮花,是植物中最特殊的一種,東方文化將其視為吉祥物,佛教特別將其作為標誌。儒家也推崇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宋儒周敦頤專門寫有《愛蓮說》,稱讚「蓮,花之君子者也」。古人也有「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句。

蓮花的可貴之處,一是處染不染。泥水越污濁蓮花開得越美,象徵著世道越亂,越能造就一個人。古今中外的聖賢,沒有一個不是生於亂世。孟子也說:「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點也不假。

蓮花的可貴之二是花果同時。荷花開了,花芯即是蓮蓬,花蕊就是蓮子,象徵著宇宙間因果同生,禍福與共。老子說,我們這個世界是相對的世界,既然是相對,一切事物、一切現象就都是兩兩成雙,共生共存。沒有壞就沒有好,沒有惡也就沒有善,沒有禍也就沒有福。所以老子才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亦迷」。善人是惡人的老師,惡人是善人的資源。沒有惡人,善人從何而來?沒有善人惡人如何才能改惡從善呢?不放棄世間的惡人,能夠幫助他們站起來的就是佛。

「園莽抽條」,園是園林、園圃;莽是草木茂盛、莽莽蒼蒼的樣子;抽條是草木的拔枝、長出新枝嫩芽。園林裏的草木抽出了新的枝條就是這個意思。有植物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木本植物春天會抽條長葉,草本植物會拔節,尤其是在農村呆過的人都有體會,莊稼有拔節追肥期,拔節之後就要秀穗了。老農民最幸福的時刻一是秋收,二就是聽稼禾拔節的聲音。在明亮的夜晚蹲在地頭,抽上一袋煙,聆聽麥子、水稻「哢哢」的拔節聲,象聽孫兒哭笑一樣,享受之極。

竹子拔節也「哢哢」響,竹筍更是猛然間破土而出,嚇人一跳。老人們都不讓小孩子去竹林裏玩,特別是不許在竹林裏大便,說是有蛇。哪裡是有什麼蛇,是怕破土而出的尖筍刺了小孩子的屁股,說有蛇他就害怕,不敢去了。

「枇杷晚翠」,枇杷是枇杷樹,植物學上屬薔薇科常綠的小喬木。枇杷果甘酸潤肺、止渴、下氣。枇杷葉可以清肺和胃、降氣化痰,是枇杷膏與青草茶的主要原料。古代隱居的人,沒有條件喝茶葉水,就用枇杷葉煮青草茶,燒焦棗茶,炒大麥煮麥香茶,味道更淳樸、更自然。

枇杷樹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是綠悠悠的,不會凋謝,所以說「枇杷晚翠」。到了冬天晚景了,枇杷葉子還是那麼青綠,還是蒼翠欲滴。

「梧桐蚤凋」,梧桐樹是應秋的樹,對應著立秋的節氣。立秋一到,梧桐樹的葉子准有一片先落地。成語中「落葉知秋」就是指梧桐樹說的。蚤凋的蚤是通假字,等於早晚的早字。立秋是在陰曆的八月,天氣還很熱,立秋後面還有一個節氣叫處暑。俗話說:晚立秋,熱死牛。夏天還沒過完,梧桐樹就落葉了,所以說它早凋。

梧桐樹開花也很奇特,其他樹都是先長葉後開花,梧桐樹卻是先開花後長葉,花開喇叭狀,內有兩條長蕊。法國梧桐是世界知名樹種,樹冠大,用作人行道兩側的遮蔭樹最適宜。光緒十三年,清政府曾撥銀1000兩從法國購買梧桐樹苗。現在上海靜安公園的梧桐樹群就植於1897年,是中國少有的古梧桐樹群。

這四句話聯起來讀很美,充滿了詩情畫意:

池塘裏的荷花開得那麼光豔,

園林內的草木抽出了嫩葉枝條。

枇杷樹到了冬天,葉子還是蒼翠欲滴;

梧桐樹一到秋天,葉子就早早地凋謝了。

四句話寫了四個景,春夏秋冬。春天是園莽抽條,夏天是渠荷的曆,秋天是梧桐蚤凋,冬天是枇杷晚翠,四幅非常優美的自然風景畫,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觀想得出來。

 

陳根委翳,落葉飄搖。

游鵾獨擼瑴R摩絳霄。

 

人不能總在書房裏求古尋論啊,出來看看四季的風景,低下頭看看:陳根萎翳。抬頭看看:落葉飄搖。陳根是老樹陳根,委是枯萎,衰敗。翳是荒蕪、暗昧,枝葉遮蓋的意思。陳根老樹枯萎倒伏,落下的樹葉在空中隨風飄蕩。

再猛地一昂頭,看到空中「遊鵾獨擼瑴R摩絳霄」。遠遊的鵾鳥在空中獨自翱翔,一個高飛,沖到紫紅色的雲上面去了。獨摺⒔{霄四個字用得準確、貼切,且合典。

常常有人用《莊子?逍遙遊》裡面「鯤鵬南徒」的寓言來解釋這裡的鵾字,我認為不確切。莊子的氣魄更加龐大恢宏,他說的鯤是一種大魚,「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這個叫鯤的魚大得很,不知道有多長,鯤一變成為大鵬鳥,鳥的背也不知道有多大。而這裡的鵾字是鳥字旁,是長得像鶴一樣的一種大鳥,不是大鵬。

鵾和鶴都喜歡獨居,性情孤傲,沒有一群鶴在一塊的。鵾可以飛得很高,所以這裡說遊鵾獨擼瑫r也對應前文的「索居閑處,沉默寂寥」,襯托出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黨,處染而不染的操守。

淩是向上升高,摩是迫近、接近,如摩天大樓。絳是紫紅色,絳霄是紫紅色的雲氣,又叫紫霄。「淩摩絳霄」的意思就是高飛接天,直沖九霄。

紫霄宮是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是九霄中的第八層。九霄分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振霄、紫霄、太霄。越往上,神仙的功力和道行越高。九霄之上還有九天,層層遞進,《神仙傳》裏對此描述的很具體,也很熱鬧。

接下來的幾句,語義隨著韻律一轉,柳暗花明,又是一番景緻。

 

耽讀玩市,寓目囊箱。

 

耽是沉浸、沉戀、入迷了,以致別人叫也聽不見,叫耽,所以耽是耳字旁。寓是寄託,玩市是熱鬧的集市、遊玩的場所,相當於現代的購物中心。「耽讀玩市」是在噪雜的市場裏還能潛心讀書,對外面的一切境界充耳不聞,這個典故說的是東漢學者王充。「寓目囊箱」也是說,在王充眼裏只有書囊和書箱,除此而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王充是東漢著名的唯物論思想家,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早年曾入太學受業,師事班彪,博通百家言。年輕時遊學洛陽,因家境不富,買不起書,便經常到書肆站立著讀書,可以過目成誦。他曾做過小官,但不久就辭官回鄉,一面教書,一面著書立說。他以畢生心血寫下四部哲學巨著:《譏俗》、《政務》、《養生》、《論衡》,但保留下來的只有《論衡》一部。

《論衡》八十五篇,是王充用了三十年心血才完成的,被稱為奇書。西元189年蔡邕來到浙江,看到《論衡》一書如獲至寶,密藏而歸。蔡邕的友人發現他自浙江回來以後,學問突有大進,猜想他可能得了奇書,便去尋找。果然在他帳間隱蔽處發現了《論衡》一書,搶了幾卷就走。蔡邕急忙叮囑:「此書只能你我共讀,千萬不要外傳」。友人讀後亦稱,真乃其書也。

 

易輶攸畏,屬耳垣牆。

 

易是輕易、疏忽;輶是一種很輕巧的車子,有輕忽、輕率的意思。對一些小事很容易輕視、疏忽叫「易輶」。「攸畏」是所畏,有所畏懼。不要輕視小事,不要疏忽很容易的事情,人往往是在陰溝裏翻船,一定要重視,這就是「易輶攸畏」。例如講話時要小心,不能旁若無人。為什麼呢?因為「屬耳垣牆」。

屬的本義是連接,有關聯。耳是耳朵,耳朵與牆是連著的。什麼意思呢?隔牆有耳,講話要小心,要有所畏懼,不要旁若無人。垣是用土坯壘的矮牆,這兩句話,語出《詩經?小雅》「君子無易由言,耳屬於垣」一句。修辭上屬於引經,但沒有註明出處,所以是暗引。

中國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愛打探別人的隱私,「張家長李家短、七個碟子八個碗」,凡事都愛包打聽。扒窗臺、聽牆根是常有的事,尤其古代是土坯牆,挖個洞就可以屬耳,更方便。老人們常說:「屋裏說話外邊有人聽,樹下說話樹上有人聽,大道上說話草窠裏有人聽」,現代觀念叫「保密」,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事不密則失之於人」,不能不小心、不謹慎。

 

具膳餐飯,適口充腸。

 

下面幾句話講的是我們普通的居家生活。具是動詞有準備、料理的意思。餐在古漢語中也是動詞,有吞食的意思,如餐風飲露。膳、飯是同一類概念,是不同的飲食種類,含義不一樣。膳字帶個肉月旁,肉食為膳;五穀煮的素食叫飯。我們平頭百姓說吃飯,家常便飯,帝王叫傳膳,鐘鳴鼎食。我們吃飯的長壽,帝王進膳吃肉的短命,如果那時可以驗血的話,進膳的一定都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具膳餐飯」說的是葷素飲食的準備,要注意兩個原則。一個是適口,一個是充腸。適口是可口、鹹淡適宜;充腸是能吃飽。人的飲食越簡單,身體越健康,所以我們在飲食上能適口充腸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浪費,不要奢侈。

適口是因人而異,因地治宜,沒有統一的標準。飲食上的五味是要根據空間和世間來調整的,所謂冬不吃夏物,北不餐南食。你非要冬天吃西瓜,雞命吃鴨食,就有違衛生之道。五味大致上的分類就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不注意就會不服水土。山西人愛吃醋,因為山西水土鹼性大,酸堿中和,所以叫西酸。山東近海,潮濕寒冷,所以山東人吃蔥蒜像吃巧克力一樣,叫東辣。湖南人用大辣椒哄孩子,小孩子自小就被辣得昏天黑地。

由地域和五味的不同,形成魯、川、粵、淮陽四大風味,再發展出山東、四川、湖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閩南八大菜系,以及煎煮蒸炸,熬炒扒溜燉等烹調手藝。這又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烹飪在五行八作裡面屬「勤行」,廚子的祖師爺是伊尹。但是為了這口腹之慾,人這個永遠也填不滿的大漏斗,不知吃絕了多少物種,這是口福還是口禍呢,真是說不清楚。

 

飽飫烹宰,饑厭糟糠。

 

「飽飫烹宰」是說,吃飽了以後,再好的東西來了也不想吃了。飫是因為吃飽了而厭倦,不想再吃了叫飫。烹是水煮,宰是宰殺。烹宰是肉食的準備。吃飽了還殺雞燉魚的幹什麼呢?

「饑厭糟糠」是說,沒吃的時候,有糟糠也就滿足了。厭是滿足的意思,如《論語》中孔子的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糟是酒渣,古代沒有提純技術,酒不過濾,這樣的酒也稱為糟。現在南方也還盛行吃醪糟酒,淮陽菜裏也還有糟魚、糟雞等名菜。糠是穀子的外殼,用作飼料。摻糠使水是古人形容奸商的行為,今天換成假冒偽劣了。

文化革命中,實行吃「憶苦飯」,我有幸享受過「吃糠咽菜」的感覺,一個糠窩頭,一碗豬菜湯,多了還沒有。麩子窩頭挺香的,現代營養學還提倡吃,說是富含維他命B。

糠就難吃死了,像鋸末一樣,不用豬菜湯往下送根本就難以下嚥。糟糠就是指粗劣的食物,代指艱苦的生活,以後專指共過患難的妻子為糟糠之妻。如蘇東坡言:「居富貴者不易糟糠」。

實際上這兩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俗話說的:「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

 

親戚故舊,老少異糧。

 

 

親戚朋友會面要儘量盛情款待,老人和孩子的食物應注意有所不同。請客人吃頓飯是待客之道,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注意老少區別開。老人牙口不好,消化功能弱,要吃軟的、暖的;小孩子身體正值發育,牙齒好,胃火大,愛吃涼的、硬的、粘的。

請老年人吃飯一定要注意,例如,「燙甜粘」是老人飲食上的大忌,有一個孝子在街上給他母親買的炸元宵,趕快跑回家讓老太太趁熱吃。兒子一片孝心,老太太只好吃了,吃下去心臟病就發作了,送到醫院人就死了。炸元宵是「燙甜粘」三條全佔了,老太太等於吃毒藥,還有不死的嗎?所以請老人吃東西千萬要注意。古人說:「七十不留飯,八十不留宿」。七十歲以上的人,你就不要留他吃飯,萬一老病復發了,你說不清楚。八十歲以上的人,就不要留他在家中過夜,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沒法向人家的兒女交待。

故舊是故友舊識的簡稱,也就是老朋友、老相識,另一重含義包括我們的傳統也是故舊,做人固不可以喜新厭舊,不尊重自己的傳統也是不應該的。

親戚兩個字含義不同,現代漢語裡面重疊連用了,在古文中要注意區別。父親一支、父屬同姓的為親,母親一支、妻子一支,母屬、妻屬不同性的為戚,內親外戚,在血緣關係上不一樣。讀兩漢的歷史,常常有外戚和宦官把持朝綱的記述。外戚持政,是由於皇帝幼小,漢代有十個皇帝登基時不滿14歲。國事只好由母后一系的人協助治理,但是一到尾大不掉,外戚就想篡權。王莽毒死了孝平帝自己篡位當皇帝,就是個例子。

 

妾禦績紡,侍巾帷房。

 

古人有妻有妾,但妻妾有別,妻子只有一個,妾可以有幾個。按照《禮記?內則篇》所下的定義,「聘則為妻,奔則為妾」。明媒正娶的為妻,不依禮法、私自結合,私奔而來的叫妾。帝王儘管有三公六院七十二偏妃,加在一起108個女人,但朝陽正宮的娘娘只有一位。

禦是治理、管理的意思,古代上對下的治理叫禦。績紡:績是緝麻,就是把麻纖維披開來搓成線,紡是將絲纖維製成紗或線。上古時代還不懂種棉花,上古的布不是棉織品,而是麻織品或葛織品,絲織品則稱為帛。窮人穿不起帛只能穿布衣,但最粗劣的衣服是褐,是用粗毛編織的。老子說「披褐懷玉」,就是人不可貌相。妻子要總體管理家務,妾就要負責緝麻紡線、織布做鞋一類的女工、女紅。

妾的另一件工作是「侍巾帷房」,就是要服侍好主人的起居穿戴。侍是服侍,巾是攏發包頭的布。先秦時代,男子是十八歲至二十行冠禮,戴帽子,表示成人了。秦漢以後,有官職、有祿位的人才可以戴冠,沒有功名的白丁只能戴頭巾。這裡的巾,泛指衣冠。

帷房是自己的寢房內室,古代的房中都有帷幕,床上有幔帳,既可以隔音,又可以保護隱私。布幔在兩旁的叫帷,在上的叫幕。

 

紈扇圓潔,銀燭煒煌。

 

白色生絲織成帛叫做絹,齊地(齊國)出產的絹最有名,叫作紈。古語有稱「紈絝子弟」的話,就是說穿著用絹做的褲子,泛指富家子弟衣著華美。紈扇是女孩子用的白而園的絹扇,可以在紈扇上面題字、做畫。《訓蒙駢句》裡面就有「含愁班女題紈扇,行樂王維赴鹿柴」,《西遊記》裏也有「兩路綠楊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搖紈」的詩句。

絹、綢、緞,統稱為帛,我們現代人認為是一樣的東西,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三種絲織品。絹是厚而疏的生絲織物,絹都是白的,沒有染色的,故此女子多用絹(娟)取名以示女子的貞潔,《紅樓夢》裏賈寶玉的嫂子就叫李紈。原始的絹就是帛,帛者白巾也,有錢人可以把帛當成紙用以書寫,秦漢時期就有帛書。1973年中國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了大量的帛書,內有老子《道德經》、《易經》等帛書,非常寶貴,是我們見到的最古老的《道德經》本子,相信漢以後的古人都沒有見過。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了戰國中期的竹簡804枚,內有《老子》、《孫子兵法》等古書,幾乎就是原版的經典著作,使我們一下子解決了連司馬遷都糊塗的問題。原版的《老子》才二千言,後世五千言的《老子》顯然是修訂版,很多歷史上待考證的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

用熟絲(染色絲)密織的帛叫做「宀保渲斜≌邽榫I,厚者為緞,不要搞混。

上古時代沒有蠟,所謂的「燭」是照明用的火炬、火把,不是蠟燭。唐以後才有了由動物、植物或礦物油質製作的蠟燭,如有石蠟、蜂蠟、密蠟等。素蠟就是白色的蠟燭,形容人的臉色不好稱為「蠟白」。「銀燭」就是銀白色的蠟燭,煒煌是火光炫耀的樣子。

兩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

圓圓的絹扇潔白素雅,

銀白的蠟燭明亮輝煌。

 

晝眠夕寐,藍筍象床。

 

「晝眠夕寐」是白天午休,晚上睡覺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眠者寐也,二者都是熟睡,睡著了的意思。眠,目字旁偏於閉目安然的樣子,寐,上面的宀代表房子,下面是床,表示安臥熟睡的樣子。眠是很隨便的閉目小憩一下,寐可就是正規地躺在床上大睡。寐字用的很正規,如說,夢寐以求、夜不能寐。眠就用得很隨便了,如春眠、冬眠。

「藍筍象床」說的是臥具,有青篾編成的竹席和象牙裝飾的床榻。藍是古代用於染青之草,從中可以提取出青顏色,荀子在《勸學篇》說過「青取之於蘭而青於蘭」的話。筍是嫩竹子,用嫩竹篾編的席子既柔軟又涼爽,再用藍草染成青色,是很貴重的。《書經?顧命》裏就有「敷重筍席」的話。象床指的是用象牙裝飾的床,床架用硬木雕花鏤空,中間鑲有象牙和貝殼等裝飾品。

上面四句話描寫了南朝金陵士大夫階層奢靡侈富的生活:

圓圓的絹扇潔白素雅,

銀白的蠟燭明亮輝煌。

白天小憩,晚間安寢,

象牙裝飾的床榻鋪著軟軟的竹席。

 

弦歌酒宴,接杯舉觴。

 

歌舞彈唱伴隨著盛大的宴會,人們高擎酒杯,開懷暢飲。弦歌是「鼓弦而歌」的簡稱,弦字的古寫應該是糸旁,弓字旁的弦是弓弦,於絲竹之聲的絲弦樂是完全不同的。

此處的「弦歌」是引經,引用《論語》裏孔子的話。《論語?陽貨篇》裏有:「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孔子的學生子游在武城理政,孔子到了那裏,聽到有弦歌之聲。孔子笑著說:這個子遊,用高級的禮樂文化教育普通百姓,是殺雞用牛刀,小題大作了!

古代的酒具分承酒器和飲酒器,尊觥壺是承酒器,杯觴爵則是飲酒的器具。杯是戰國以後才有的,最初是木質的,橢圓形兩側有耳,又稱耳杯、羽觴。觴是獸角雕刻的,爵則是古代飲酒具的通稱,作為專用名稱的爵是三條腿的青銅器,下面可以點火,用來溫酒、熱酒。

 

矯手頓足,悅豫且康。

 

人們手舞足蹈,快樂安康。矯是高舉的樣子,舉手、抬頭都可以用。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裏有「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的詩句。頓足是隨著音樂的節拍跺腳,悅是喜悅,豫是心裡面舒適、安樂,康是身心康泰、康樂。

「矯手頓足」形容體健,「悅豫且康」形容心悅,身心二者都快樂康泰,才是悅豫且康。兩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是:

歌舞昇平,盛排筵宴。

人們接杯舉觴,開懷暢飲。

隨著音樂的旋律手舞足蹈,

身心既快樂又康泰。

 

嫡後嗣續,祭祀烝嘗。

 

妻所生之子為嫡,妾所生之子為庶,庶是眾多的意思。先秦禮制,嫡子只有一人,是妻所生的長子,嫡子有繼位之權。嫡庶之爭,無論在皇家或士族,歷來都是家族動亂的根源。直到現代社會,培養和任用自己的嫡系,也是當權者上臺後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後是能夠承祖之宗的後代,宗的本義為宗廟、祖廟,後世多指血緣關係。嗣是子嗣,也就是後代子孫的意思,其本義是諸侯傳位給嫡長子叫嗣。續是繼承、接續的意思。

祭祀是以食物祭奠天、地、祖先的一種大禮。祭天稱為祭,祭地叫做祀,祭祖叫做享。古代有五祭: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灶。祭祀時要殺牲,把牲肉放在祭臺上,根據祭祀的等級有三牲祭(羊豕犬),有五牲祭(馬牛羊豕犬)。

烝嘗是礿禘嘗烝,四時之祭祀的簡稱。《禮記?王制》規定:「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這是夏商兩朝的祭祀,在一年中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正時的祭祀。周則春曰祠,夏曰礿。這裡僅用「烝嘗」兩個字,代指四時祭祀。

這句話為引經,語出《詩經?小雅?天寶》「礿祀烝嘗,於公先王。君曰蔔爾,萬壽無疆」。普通人家是初一、十五給祖先上供,古人認為陰間和陽間隔界也隔時,就是時間和空間不一樣。陰間的一天是我們陽間的一個月,初一、十五給祖先上供,就相當於供養祖先一個早餐、一個午餐。秦以前,古人一日兩餐,日出以後一食,日落以前一食。那個時候人的生活不富裕,吃得很少,但身體健康,壽命也長。日本人還是這個規矩,吃得少,但也不是兩餐。我們現代人吃宵夜,加之上午茶、下午茶、點心,一天吃七頓,身體反而越來越糟糕,看來還是撐死的比餓死的人多。

 

稽顙再拜,悚懼恐惶。

 

稽顙是屈膝下跪,以額觸地的一種跪拜禮。稽是停留、到達的意思,顙是額頭,額頭觸地停留一會叫稽顙。拜在古代是兩手合於胸前,頭低到手的一種禮節,後世發展為兩手著地的大禮。

「稽顙再拜」一句出自《禮記?射義》,其中有「再拜稽首」。再是第二次,古文裏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法。一次又一次的行跪拜禮,叫做「稽顙再拜」。拜多少次是個標準呢?按古制,一拜是三叩首,最多是三拜共九次叩首,故此三拜九扣是大禮,是最高的禮節。

「悚懼恐惶」描述敬畏、畏懼、戰戰兢兢的心理,是一個人站吹綐O點時的心理反應。我們要注意這裡描寫不同心裡層次的四個用詞,程度一層比一層嚴重。

悚是渾身一抖,汗毛乍起,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如毛骨悚然。懼是輕微的害怕,內心有一點揣揣不安。懼為心之志,在人體臟腑中對應的是人的心臟。恐是嚴重的害怕,為腎之志,對應的是腎臟。人害怕厲害了會大小便失禁的,因為恐傷腎,所謂嚇得人屁滾尿流。懼和恐一個傷的是心,一個傷的是腎,且輕重程度有所不同。現代漢語裏恐懼連用了,但在古文裏要區別開。惶是驚慌失措,指人的心裡七上八下、坐臥不安、煩躁,如有「惶惶不可終日」的說法。

在祭拜祖先的時候,站垂е敗爛C矜莊,這很好理解。為什麼這裡說會悚懼恐惶,甚至嚇得屁滾尿流,大小便失禁呢?

我們在祭祀天地、祖先的時候,在慎終追遠的時候,在先人神靈面前要反省自己曾經做過的錯事、惡劣的想法、齷齪的心理等一切見不得天地、對不起祖先、給祖宗蒙羞的地方,每想到這一些就會悚懼恐惶。犯小錯的人毛骨悚然,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再厲害一點的人,心中揣揣不安。真正行為有失檢點,讓祖先蒙羞的就會嚇得大小便失禁,屁滾尿流。更有甚者則惶惶不可終日,吃飯吃不下,睡覺也睡不著。

這樣的人雖然犯了錯誤,但是還有救,因為他(她)還有羞恥之心。孟子說:「無羞恥之心者非人也」。做了錯事,連悚懼恐惶之心也沒有,厚顏無恥,沒皮沒臉,這是「非人」,就再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所以古代的祭祀是大典,莊嚴異常,目的之一就是借天地祖先的力量,淨化參與者自己的心靈。如果你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有站粗模@樣的典禮最好不要參加,去了有過無功,何苦呢!

這四句話的整體意思就是:

子孫一代一代傳續,

四時祭祀不能懈怠。

又磕頭,又下拜,

虔展Ь矗暈曳詞 

 

箋牒簡要,顧答審詳。

 

箋牒是書信的代稱,箋是信紙,如便箋、手箋等。牒是古代書寫用的木片或竹簡,小的曰牒,大的曰冊;薄者曰牒,厚者曰牘。箋牒兩個字聯用代表了書信。

「箋牒簡要」的意思是說:寫給他人的書信要簡明扼要,不要囉嗦。有些人寫信就喜歡洋洋灑灑,寫上一大篇,真正想說的東西反而被淡化了。你看這樣的信都著急,好像吃包子三口下去還沒吃到餡。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懷念起當年的小夥伴,想請他們到皇宮來玩玩,就讓手下的學士們給寫一封信。信寫完了,有好幾大篇紙。朱元璋一看之乎者也的就火了,說:哪裡用得著說這麼多廢話,他們也看不懂啊!就兩行字,我想你們了,來看看我吧!不就完了嘛!

顧是回顧,答是複答。「顧答審詳」的意思是:回答別人的問題要審慎周詳。相反地,我們回答被人的問題要審慎、要詳盡。清宮皇史宬裡面保留有全部的清宮檔案,我們看到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批復大臣的奏章,硃砂御筆的批字比原奏章的字數還要多上好幾倍,尤其是雍正動輒批上數百字,真是苦口婆心,反復叮囑。可有的批復就三個字「知道了」,顯然是嫌他們囉嗦。可見,即使是帝王也一樣,既要「箋牒簡要」也得「顧答審詳」。

 

骸垢想浴,執熱願涼。

 

骸是骨骼,人體有骨有骸,大的骨頭叫骨,小的叫骸。現代解剖學證明,人身有骸骨205塊,女人比男人多兩塊,207塊。《聖經》上不是說女人取了男人身上的兩根肋骨嗎?所以女人比男人多兩塊骨頭。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膠質,碳酸鈣是大自然固化的二氧化碳,與山石的碳酸鈣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人體骨骼的膠質不足,特別是老年人骨膠質流失過多,就容易發生粉碎性骨折,與山石自然風化的道理一樣。所以補鈣並不重要,補充骨膠質才是最重要的。

古人辭官不做,稱「乞骸骨」,意思是請皇帝將這把老骨頭賜還給我吧。這裡的骸是「四肢百骸」的縮略語,代指人的整個身體。

「執熱願涼」是說,人捧著熱東西就希望它快點涼,常常有人端著杯熱茶不停地吹氣,希望它快點涼。這都是人之常情,是人的共同心理。

兩句話連起來,意思是:

身上髒了就想洗個澡,

捧著熱東西就希望它快點涼。

 

驢騾犢特,駭躍超驤。

 

小牛為犢,父牛為特,「驢騾犢特」就泛指家中的大小牲畜。駭是驚駭,受到驚嚇;躍是跳起來了;超是一個跳到另一個前面去。驤是騰躍不已。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家中的驢子、騾子,大小牲口,驚奔歡躍,東奔西跑。但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要我們居家謹慎小心,要注意安全。

每每自然災害發生以前,人的反應遠遠不及動物靈敏。如果家中的動物忽然駭躍超驤,象受到驚嚇一般,蹦跳不已,你就要小心了,是不是有火山、地震之類的災害要發生。總之,要你小心、謹慎,注意安全。

 

誅斬儔I,捕獲叛亡。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要嚴厲懲罰盜伲凡杜褋y分子和亡命之徒。

秦漢以前,僦概褔魛y、危害人民的人,如有亂臣僮櫻視杏戀一稱。盜是竊貨曰盜,偷人家東西的叫盜。盜字的甲骨文字形是:看著別人的器皿流口水,存心不善。秦漢前,把偷竊者叫盜,搶劫財物的叫佟!巴怠弊衷詮盼難Y的意思是苟且、沒皮沒臉。比如成語「苟且偷生」,不是偷偷地活著,而是該死沒死,湊合活著的意思。另外做人不厚道,刻薄也叫偷,如《論語?泰伯》一篇中「故舊不遺,則民不偷」的話。

誅字的本義是聲討、譴責,所以字形從言,所謂「口誅筆伐」是也。引伸義為誅滅、剪除,但偏於誅心(揭露、指責人的用心),讓你自己窩囊死,古人說:「千夫所指,無疾而終」。斬是切開晾著,在六書裏屬於會意字,從車,從斤。古有「車裂」之刑,故從車。斤是斧子,是斬首或腰斬的代言辭,所以誅斬二字要分清,一個誅心、一個殺身是完全不一樣的。歷史上的商鞅被車裂、李斯被腰斬、韓非被毒死、譚嗣同被斬首,法家人物雖推動了歷史的進程,但身後之事如此慘烈,真是發人深省啊!

有人說,為什麼你總是提到秦漢以前呢?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準確一點說,指的是先秦的文化,就是秦漢以前的文化。那時候人心純樸、民風淳樸、文風也淳樸。我們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著述,無不感到其文字之精純像百年佳釀一樣,入口綿軟,回味無窮。漢以後人為的自我複雜,特別是兩晉以後,文辭越來越華美,內容越來越空洞,所以才有初唐韓愈等推崇古文的邉印N覀兘裉鞂W習傳統文化,既然是尋根溯祖,就要直接汲取菁華。上古時代文字少,書寫工具和刻印條件都差,不是好東西、沒有價值,絕對不會費那麼大勁刻在竹簡上,這個常識我們要有。

「叛亡」在這裡主要指的是自己家裏的奴僕,古代大宅門家裏都有很多下人,院工僕婦、廚子老媽、門房馬夫一大堆,都是有契約關係的非自由人。一旦犯了錯誤、受了處罰,對主人不滿、叛亡而去了,就非同小可。這些人因為沒有自由身,在外面很難活下去,所以不是跑到官府去誣告主人,就是跑去做強盜,勾結匪類來搗亂破壞。古典小說裏這種僕害主的故事太多了,所以說要「捕獲叛亡」,要追捕叛亂分子和亡命之徒。國家的叛亡分子自然由國家負責,我們讀古文,一定不能脫離當時的那個時間與空間。

 

布射僚丸,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鈞巧任釣。

 

這裡用四句話,介紹了古代的八個人,他們的技藝或解人糾紛,或方便百姓、造福社會,成為人們學習和效法的榜樣。

第一位是呂布,「布射」是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三國時期的劉備與袁術不和,袁術就派了大將紀靈領兵三萬來伐劉備,劉備不敵,只好求助於呂布。本來陶公祖三讓徐州給劉備,但呂布硬是佔了徐州,欠了劉備的人情。這一次劉備來求,他不能不管,於是就將紀靈請到營中,對他說:劉備是我兄弟,他的事我不能不管。但是我一向反對人無端廝殺,所以這一次希望能為你們調解。話畢派人將自己的兵器大戟遠遠地插在轅門,回頭對眾人說:「我如射中戟上的月牙支,你們雙方就和解,否則就是與我呂布過不去。如果射不中,你們的事我就不管了」。話畢發箭,正中戟支,頓時喝采聲雷動,紀靈雖然不情願,也只好乖乖地領兵走了。

第二位是宜僚,「僚丸」是宜僚拋丸的故事。熊宜僚是楚國人,會一手拋球的絕活兒,類似馬戲團小丑扔瓶子、拋火把一類的雜耍。但熊宜僚的手藝可就高得太多了,八個球在空中,一個球在手裏,一次就拋九個,還是單手。《丸經?序》裡面記載:「昔者,楚莊王僵兵宋都,得市南勇士熊宜僚者,工於丸,士眾稱之。」楚莊王的軍隊包圍了宋國的都城,但久攻不下。一次雙方擺開陣勢,又準備拼殺。千鈞一髮之時,熊宜僚來了。老熊露了一手,在兩軍陣前拋丸,宋軍停戰觀看,都看傻了。突然楚軍掩殺過來,宋軍不戰而敗。

第三位是嵇康,「嵇琴」是嵇康撫琴的故事。嵇康是西晉時的名士,善彈琴賦詩。西晉時有著名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嵇康是其中之一。嵇康精通音樂,著過《琴賦》,善彈奏《廣陵散》,相傳是一位異士傳授給他的。竹林七仙看不慣司馬氏的所做所為,常常借酒醉譏諷司馬昭,終於把司馬昭惹惱了,要殺嵇康。嵇康面不更色,只要求再彈奏一次《廣陵散》,三千太學生上書要求學習這首名曲,遭到朝廷拒絕。嵇康輕撫瑤琴,最後彈了一遍《廣陵散》,歎息說:「袁孝尼曾經向我請求學奏此曲,可我沒有傳授給他。我死之後,此曲絕矣」!後來有人盜了東漢蔡邕的墓,據說從中發現了《廣陵散》的曲譜,但一經演奏起來渾然不似絕響之曲,屬偽譜無疑。

第四位是阮籍,「阮嘯」是阮籍長嘯的故事。阮籍也是竹林七賢之一,常與劉伶等人借酒抒情,發洩對司馬昭的不滿。相傳阮籍曾在蘇門山向一道士學得「嘯法」,阮籍聽說蘇門山有一得道之士,就去訪他。道人正在打坐,無論阮籍怎樣軟磨硬泡,道人也不理他,阮籍無奈只好打道回府了。剛走到半山腰,忽聽山上傳來長嘯之聲,阮籍抬頭一看,正是道人引吭高嘯,聲震山谷。阮籍陡然間聽懂了道人的嘯聲,他也悟道了,於是以長嘯相和,這就是阮嘯的故事。

嘯是古代道家一種吐納練氣的內功法門,要叩ぬ鎦畾猓L嘯一聲,使內氣闖三關、過九竅、直沖頂門。禪宗的洞山禪師就會此嘯法,郎州刺史李翱是洞山的弟子,他有兩首描寫洞山禪師的詩,寫得很美、很有意境。

其一: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其二: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洞山禪師看似松形鶴立、仙風道骨,哪知他一嘯聲傳三十裏,其內功之深可見一斑。

第五位是蒙恬,「恬筆」是蒙恬造筆的故事。晉朝崔豹的《古今注》說,蒙恬開始用兔毫竹管造毛筆。蒙恬是秦始皇的大將軍,曾領兵駐邊,督造修築萬里長城,但是毛筆在他之前就有了,說他發明毛筆似乎欠妥。蒙恬常年在塞北抗擊凶奴,打獵捕狼是常有的事,他發現狼毫既柔軟又挺直,更適宜用來造筆,於是發明了狼毫毛筆。

第六位是蔡倫,「倫紙」是蔡倫造紙的故事。蔡倫是東漢和帝的常侍,開始時作宮中的雜役,以後負責監製宮廷用具。當時的書信或寫在竹簡上、或寫在宀希罷吆懿環獎悖嵴哂痔嘿F了,根本用不起。其時民間已有用麻纖維造的紙,但還是成本高、原料受限制,不能普及使用。蔡倫經過深入觀察、研究,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來造紙,西元105年蔡倫造出第一批紙,人稱「蔡侯紙」,事例記載於《後漢書》。

第七位是馬鈞,「鈞巧」是名巧馬均的故事。馬鈞是三國時期的發明家,他性巧又善於動腦筋,曾改進織綾機,使絲織效率提高了五倍。他發明了龍骨水車,可以連續提水灌溉,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他還通過想像力復原了黃帝時代的指南車,並利用水力推動齒輪製造了多種玩具,他製作的木頭人能跳舞,奇妙無比,被譽為天下名巧。

第八位是任公子,「任釣」是任公子釣魚的故事。《莊子?外物》載:「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牛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陷沒而下潁瑩P而奮鰭,白波若山,海水震盪,聲侔鬼神,憚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製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任公子釣魚是大手筆,魚線是粗黑繩,魚餌是五十頭牛。他蹲在會稽山上,投竿東海,整整一年也沒釣到魚。有一天,突然大魚吞餌,牽動釣鉤,沉入水下,又突然冒起。一時間,白浪滔天,海水震盪,聲如鬼神,震驚千里。任公子得到此魚,做成臘肉,從浙江以東,蒼梧以北的人無不飽餐這條大魚。

 

釋紛利俗,並皆佳妙。

 

這兩句話是對上述八個人的技藝和發明所下的評語。「釋紛」是解人糾紛,「利俗」是便利俗民,二者合起來的意思,就是:

他們的技藝或解人糾紛,

或利益百姓,造福社會,

都是高明巧妙,為人們所稱道。

說到世間的技藝和人類的發明創造,其目的在於解人糾紛,方便百姓,僅此而已。技術技巧、發明創造,在上古時代既不提倡,也不禁止。因為人不用教還在機智傷悖瑒庸睃c子,一旦正面加以提倡,人心會越來越詭詐,技術花樣越來越多,於國於民都不利。四大發明,中國很早就有了,但始終沒有推廣應用。現代的犯罪率越來越高,犯罪的手段越來越歹毒、越高超,其中影視文化起的作用很大,電視裏天天在誨淫誨盜,我們的正面教育根本抵擋不住。認識到這一點,就要關心孩子們每天在看些什麼、幹些什麼,要早早地防止孩子的心靈污染。心靈一旦被污染了,再怎麼清理也恢復不到污染前的水準了,所以《千字文》前面才有「墨悲絲染,詩贊羔羊」的教誨,我們千萬要注意。

 

毛施淑姿,工顰妍笑。

 

「毛施」是指毛嬙、西施兩個人,這二位是中國成名最早的春秋時期的美人。最早讚美她們的是管子,《管子》書中說:「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莊子也讚歎「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可見沉魚落雁說的就是這二位。

毛嬙、西施都是越國的美女,其中西施的名氣最大,傳說她曾幫助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雪恥,滅了吳國。以後西施與範蠡一起泛舟西子湖,雙雙歸隱了。這都是野史小說裏的戲詞,不可信。實際上,西施是春秋時期人,至少與管子同時代,否則管子怎麼能贊她是美人呢?但是勾踐滅吳發生在戰國中晚期,與管子時代差了280年,這不是「關公戰秦瓊」了嗎?

淑是美、善的意思,女子名字中用淑字的很多。姿是儀態、姿容。淑姿是姿容嬌美,從音容笑貌,到體態形質無一不美。工是善於幹某事,顰是皺眉頭,妍是美麗,笑是笑靨。「工顰妍笑」一句語出《莊子?齊物論》,莊子說:「西施病心而顰,人見而美之」。《莊子》一書中有三次說到了西施,可見莊子也是個追星族。

西施姓施,父親是個打柴的樵夫,因家住施家村的西頭,其女故名西施。西施長得很嬌美,但有心口疼的毛病,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發作起來就手捂心口,皺眉咬唇,樣子很俏皮,惹人愛憐。施家村東頭有個醜女叫東施,她看「病西施」樣子嬌美也學著皺眉捂胸,結果更加難看,莊子把她叫做「東施效顰」。

這兩句話的意思聯起來就是:

毛嬙、西施,姿容姣美,

皺起眉頭都俏麗無比,笑起來就格外動人。

 

年矢每催,曦暉朗曜。

 

「年矢每催」的意思,是歲月流逝,每每地催人向老。矢是箭矢,所以有人將此句譯為:「時間象飛逝的箭一樣,一去不回頭」。這樣解釋不能說一點不對,但很不準確,將本來栩栩如生的一句話,弄得生氣全無,一點文學上的美感也沒有了。

我的解釋:矢是漏矢,古代的計時工具用孔壺滴漏,現在故宮的後三宮裏還陳設有此孔壺。《漢書》記載:「孔壺為漏,浮箭為刻」,可見這裡的矢為浮箭是沒錯的。浮箭上有時間刻度,水滴一落,刻箭就上浮,所以叫做「每催」,頻頻催促,非常形象。我們隨文入觀,閉目沉思,彷彿能聽到水的滴答聲,就像現代鐘錶的「嗒嗒」聲一樣。如果翻譯成「時間象飛逝的箭一樣,一去不回頭」就味同嚼蠟了。

「曦暉朗曜」的意思是,太陽的光輝永遠明朗地照耀在空中。曦、暉皆為日光,曦為晨光,早晨的陽光叫晨曦;暉是陽光外面的那層暈暈的光圈,朗是明朗,曜是照耀。

 

璿璣懸斡,晦魄環照。

 

璿璣是北斗七星中的兩顆星,北斗星是現代天文學所稱的大熊星座,其中的第二顆為天璿星,第三顆為天璣星,此處用璿璣來代表北斗七星。懸是懸掛、懸吊起來的意思。斡是旋轉、斡旋。高懸的北斗七星不斷地轉動著斗柄,就是「璿璣懸斡」。

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是天樞、第二顆是天璿,二者連線的五倍距離就是北極星所在的位置。北斗七星的勺柄總是圍繞著北極星轉的,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七星不停地轉動,就代表了一年四季不斷地推移交替。

要找北斗七星,先要找天上最亮的兩顆星,招搖二星,它們在北斗星斗柄的正前方。古人告誡我們不要太招搖,就是借用這兩顆星的名字,因為這二位太亮、太搶眼,一眼就可以看到。所以做人不可乙太招搖,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晦魄是指月亮而說的,前一句「曦輝朗耀」說的是太陽的光芒,此處再以月亮的光輝與以相對應,修辭上叫做對仗。

前文已經講過,陰曆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叫做晦,每個月的第一天叫朔。陰曆每月初始見的月光叫魄,也就是初三的新月。環照就表示月亮由朔、望、晦完成一個回環,周而復始,沒有窮盡。明亮的月光永遠遍灑人間四海,所以才激起人類無限的遐想。蘇東坡就把酒問明月,「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月亮本來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嫦娥早就上去過。古人早就知道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所以才說月宮裡面有玉兔,我們信以為真,就在八月十五供兔爺、兔奶奶。「兔者吐也」,言月吐日光,也就是月球反射日光,這與兔爺有什麼關係?釋迦牟尼佛也說過:月之一日,是我們人間的一個月。對此我們半信半疑,直到阿波羅登月成功了,才證明釋迦牟尼佛說的沒錯。

 

指薪修祜,永綏吉劭。

 

「指薪修祜」的用典,出自《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指是脂字的通假,油脂燃燒的時間,比柴草要長得多,所以古代點油燈多用膏,也就是動物脂肪。《楚辭?招魂》上說:「蘭膏明燭」,蘭膏是加了蘭香煉的膏,燃燒起來有香味。莊子說:燭薪的燃燒是有窮盡的,火卻可以一直傳下去沒有窮盡。譬喻人的肉體會死亡而人類的生命現象是延續無窮的。

祜是福德、福祿,修祜就是修福、積德。人一生的福報之中,有福、有祿不一樣。福是你的享受和你享受的能力,祿是支持你享受的條件包括財富、妻子、兒女等。有福的人不一定有祿,這樣的人只能享清福;有祿的人未必有福,不會享福的暴發戶有的是。

福祿很難兩全,有福有祿又不長命,沒壽也是白搭。世間「福祿壽」俱全的人幾乎可以說沒有,所以恭賀別人時才說:「三星高照,福祿壽臨門」。真正福祿壽俱全的人歷史上大概只有乾隆一人,在位60年,壽命89歲,享了一輩子福,自稱「十全老人」。據說他的八字是「子丑寅卯」四正,排列組合正好湊個四正,太難了,比中六合彩還難上一萬倍,果真如此,乾隆還真不簡單。

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只是短短的幾十年,上壽百歲不過是36500天,所以要趕快修你的福德,因為福德是可以傳代的,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個傳遞的通道就是「孝」。前面已經講過了,祖先之德是通過「孝」這個管道傳承的。你不孝,這個管道就斷了,祖先修的祜(積累的福德)你就享受不到了,「指薪修祜」的傳承就斷掉了。人的一生只有修福積德,才能像薪盡火傳那樣精神永存,這才是「指薪修祜」的真實含義。

 

永綏吉劭

 

前一句「指薪修祜」,是針對自己這一代而言的,它是因;這一句「永綏吉劭」,是針對子孫後代而言的,是果。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栽什麼樹,就開什麼花,這是宇宙間的基本定律,誰也改變不了。如果自己能夠利用有生之年,修德積福,子孫萬代都會在你這棵大樹下「永綏吉劭」。

相反地,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不顧及子孫的利益,現在就吃「子孫餑餑」,讓你的子孫們吃什麼呢?我們現在不管那一套,重孫子的錢現在都敢給花了,幹的都是些絕戶事。《元史》上記載,中國人在元代就發現石油可以用來作燃料,並命名「石油」,但是考慮到石油是地球的血脈,不準開採使用,否則對子孫不利。我們現在都像蒼蠅一樣,急功近利,東挖了西挖,沒完沒了。早晚有一天,把地球給挖急了,抖一抖就是大地震。

「永綏吉劭」的永是永遠、永久;綏是安定、和平;吉是吉祥、幸福;劭是高尚、美好。兩句話的意思聯起來就是:

人的一生只有修福積德,

才能像薪盡火傳那樣長存於永久,

子孫後代永遠安定、和平、吉祥、幸福,

那有多麼美好啊!

 

矩步引領,俯仰廊廟。

 

矩步是邁著方步,引領是伸著脖子。矩者方也,引者領也。走起路來,伸脖子邁方步,不像鴨公也像鵝太,哪裡有美可言呢?古漢語的「矩步引領」就是現代漢語的「昂首闊步」,代表了一個人心胸坦蕩無欺,行為正大光明。可以想見,一個內心「常戚戚」的人,一個心中總是「若有所遺」的人,他走起路來如何能昂首闊步呢?

領的本義就是脖子,是後脖子(與項同義),脖子的前半部分叫頸。頸部的左側是氣管、前部是喉管、右側是頸總動脈。古人性情剛烈,「引頸自刎」是常有的事。但手持寶劍,轉圈到脖子後面,「引領自刎」的事還沒聽說過,也死不了人。

俯仰是一低頭、一抬頭。廊廟是指朝廷、國家而說的,有一句古話叫「廊廟無才天下求」,就是這個意思。廊在古代指廳堂周圍的屋子或有頂的通道。廟是祭祀祖先的宗祠,不是和尚住的地方。「俯仰廊廟」的意思是:你日常的一舉一動都要謹慎檢點,要像在朝廷上臨朝,在祖廟中參加祭祀大典一樣,莊嚴肅穆、恭謹敬畏,不敢有分毫的輕忽之舉。

古代天子臨朝,莊嚴肅穆,百官手持笏板,站在陛下,眼觀鼻,鼻對口,口問心,無奏對不能抬頭。沒事瞎尋摸,東看看、西瞅瞅,就有仰面視君之罪,屬大不敬,所以不敢隨便俯仰。

 

束帶矜莊

 

束帶矜莊的意思是:衣冠嚴整,舉止從容。衣冠文物歷來是中國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古今中外穿衣服都講究內外有別,居家的服飾要寬鬆、舒適,現在講要休閒。對外的服飾要嚴整、要符合你的身份。衣冠嚴整是對他人的尊重,舉止從容是對自己的尊重。

人要想不被人欺,先要不自欺。只有先自尊,然後才有被人尊,這是一定的道理。孔子的學生子路,在衛國的動亂中寡不敵眾,被亂軍殺死。臨死前,子路扯扯衣服,正正帽子,從容地說:「君子死,冠不免」。死不怕,但要死的有尊嚴,古人死尚且如此,可以想見其生時是怎樣的要求自己。

束帶是整飾衣冠,束的本義是在木頭上加繩圈,即捆綁之義。帶是紳帶的簡稱。古代的士大夫階層,在大衣外面要束一條大帶,叫紳,所以稱士紳。紳的長度是有尺寸限制的,按《禮記?玉藻》所載,「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普通人系的就叫帶。

矜是端莊、凝重,如《論語》中所言:「君子矜而不爭」。莊是表情嚴肅、容貌端正。因此「束帶矜莊」四個字的意思就是:衣冠嚴整,舉止從容,表情嚴肅、容貌端正。

 

徘徊瞻眺

 

徘徊是欲進又止、小心謹慎的樣子。前面第二部分裡面,我們已經講過,古人做人做事十分謹慎。象曾子一生謹慎,晚年臨終前,手腳都不能動了,才招呼弟子到跟前說:「《詩經》裏說: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馬上要斷氣了,這回可以放鬆了,再也不用擔心了」。

謹慎不同於拘謹,謹慎是將一件事考慮透徹以後再決定做還是不做,一旦決定了就勇往直前。五經之首的《易經》就是教人「潔淨精微」,精微就是謹慎,不是膽小怕事。俗話說:「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還不是因為諸葛亮懂《易經》嗎?這種大智慧豈是事事拘謹、處處避嫌,樹葉落了都怕砸頭的人可以相比的。

瞻是仰視,俗稱高瞻;眺是遠望,即是遠矚。一個人沒有豁達的胸懷,不能高瞻遠矚,就不可能擔當重任。換句話說,一個心小量窄、鼠目寸光、斤斤計較的人,一定是事事拘謹、處處避嫌、相貌猥瑣。所以說,心地光明坦蕩,然後才能昂首闊步;胸懷大志,高瞻遠矚,而後才能擔負天下重任。

這四句話聯起來的意思就非常完整了:

昂首闊步,心地正大光明,

胸懷大志,以天下為己任。

衣冠嚴整,舉止從容。

謹慎莊重,高瞻遠矚。

《千字文》四部分的內容至此已經圓滿了,下面四句是結語,也是作者對全文的一個總結和交待。

 

孤陋寡聞,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我們在開篇第一講中已經介紹了,《千字文》是南朝蕭梁時期官拜員外散騎侍郎的文學大家,周興嗣,奉梁武帝的敕詔編纂的。現在文章完成了,要對聖命有個交待,所以說了這四句話。

「孤陋寡聞」是學識湵 ⒁娐動邢蕖S奘怯廾翢o知、頑鈍蠢笨,蒙的本義是草木暗昧,此處的意思是昏聵懵瞪、糊糊塗塗之義。等是等候、等待,誚是責備、譏諷、嘲笑。

這四句話是周興嗣的自謙之詞,他說:

「我自己學識湵。娐劜粡V,

愚笨糊塗,難複聖命,

只有等待聖上的責問和恥笑了。

至於我的學識嘛,

也就是知道幾個謂語助詞,

焉、哉、乎、也,僅此而已。

《千字文》的講解至此圓滿了。如果大家聽了歡喜,能夠由此升起對傳統文化的愛慕之心,對古聖先賢產生油然的敬意,我拋磚引玉的初衷也就算達到了。大家鼓掌,那是因為先人的文章寫得好,學問好,功在傳統文化。如果大家聽了不滿意,那是因為我對文章有誤解、錯解和曲解,過在我個人。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周興嗣只用了一千個字,我卻囉囉嗦嗦地講了好幾天,相差豈止千里?所以《千字文》最後的四句話,我以為正是針對我本人說的,同時也是我想要說的話。


推薦閱讀:

小說:寒山不見梅花(一)
在知乎的第一篇文章,講一個找不到女朋友的胖子的故事。
戲說乾隆最後和皇帝是怎樣的?
【文藝苑】現代詩
書評《遙遠的救世主》以及關於網文、文學與名著的討論

TAG:文學 | 書法 | 《千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