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為什麼要修行--- (凈元禪師開示)

我為什麼要修行--- (凈元禪師開示)

  

   假如一個人生活十分優裕,所求所願,無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動機應該是

  最少的。因為耽於享樂,不知人生有痛苦,就無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假如一個

  人的生活不但貧病交迫、三餐不繼、甚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這人的修行機

  會也是很少的。因為食苦成習,已經不以苦為苦,同時日日與生活搏鬥,根本自

  顧不暇了,那有心思想到修行的問題。因此,一個人會走上修行之路,或者說會

  認真去探討人生的種種,必定是他看到了人生百態有生有死、有苦有樂、有貧有

  富、有貴有賤、有壽有夭的相對,發現到自然界的生養萬物及毀滅萬物,也體悟

  人類文明的進步,豐富了人類的生活,卻又為人類帶來更大的災害。於是從觀察、

  思考,到亟欲設法解決人生的痛苦,這整個研究和實踐的過程,形成了所謂『修

  行』的意思。這是從理論上來說的,至於從事相上分析的話,情況就很複雜了。

  有人說:『我身體孱弱,想藉著修行來恢復健康。』有人說:『我從小命歹,災

  禍頻仍,想改變命運,轉禍趨福。』也有人想用修行來安定心神,或使事業成功,

  家運騰達。沒錯!一個虔心修行而持續不斷的人,大多會有某些特異的福報,其

  實這只不過應了一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老話而已,如果修行的內涵就是

  這樣,我們稱它叫人天福業,這隻要依十善業的法門去修持就能成辦。但從另一

  方面看,假如永遠把目標訂在那裡,畢竟還是生死輪迴,還是魔王的子弟兵,而

  且也因為缺乏正確的認知,對於佛法不甚了了,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後,就立刻退

  縮不前,或者是剛開始感覺效果還不錯,到最後愈來愈無效,甚至還原到未修行

  的狀況,使你慢慢地失望,慢慢地減退精進心,卒至放棄為止。

  

   基於此,我們必須深切探討修行最真確的動機,也可以給想從事修行的人一

  個正確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聖諦。要了解四聖諦,首須了解

  佛教的創覺者釋迦牟尼佛對生命現象的觀察和感受。釋尊未出家前,曾有四次出

  城郊遊的經歷,第一次在城裡見到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見到一位

  因痛苦而呻吟不已的病人,第三次見到了一具屍體,這使他覺悟到人自出生以後,

  都要經過痛苦的折磨,然後走向衰老、死亡,這是誰也不能避免的。於是他又回

  憶童年時代,曾經隨著父王去農村舉行春耕祭典,見到農夫犁田的時候,從土中

  翻起了蟲蟻,立即被蛙類爭食一空,轉眼之間,蛙又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凌空

  而下的巨鷹□食,這弱肉強食的景象,使他感受眾生的可憐可悲。如此苦難的人

  生,假如不尋求一個解脫的辦法,那人生還有什麼希望呢?為了獲得最後的答案,

  又作了第四次的出遊,這一次他見到一位神態安祥的沙門,他深深地感動,同時

  也領悟了自己應該走的路,那就是了生脫死,沒有痛苦、衰老、情慾,爭奪的路。

  而當釋尊坐於菩提樹下,以敏銳的智慧,從中道緣起觀,完成圓滿的正覺以後,

  又從大悲心中流露出對一切眾生的關懷,於是把生命的現象予以歸納分析,把修

  行的方法和修行的終極目標制定成一合理的詮釋,這樣它就完成一個世間和出世

  間的因果關係--(1).苦諦,是世間的果。(2).集諦,是世間的因。(3).滅諦,

  是出世間的果。(4).道諦,是出世間的因。出家與在家─有人認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揚佛法是出家人的責任。其

   實從大乘的義理看,在家與出家為因緣或願力的區分,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

   界線。像勝蔓經里的勝蔓夫人、維摩結經里的維摩詰居士、梁武帝和傅大士、

   唐朝的白居易和裴休、清朝楊仁山、民初歐陽漸、還有近年的李炳南等人,

   都是相當傑出的在家修行人。現存大乘經里,大部份也以在家菩薩為主,不

   但說法的是在家菩薩,連聞法的也部份是在家。現在的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

   菩薩像,除了地藏菩薩現出家相外,其餘如文殊、普賢、觀音等都現在家相。

   小乘以出家為重,因此說出家得阿羅漢果,在家最高證阿那含果;大乘以居

   士為多,因此說在家菩薩所入不思議境界,非小乘聲聞能知。崇出家而抑在

   家,實有失佛法平等的真義;崇在家而抑出家,也恐非佛陀之本意,且易流

   於低級的民間信仰,或只重學術研究,不重實際修持的世間知識,淪為文字

   的遊戲。應該說在家與出家平等,才是大乘佛法的特徵。

  智慧與愚痴─從世間的觀念看一般學問家、科學家、哲學家都是眾所公認智

   慧高超的人,若從佛法的觀念看,那不過是一種世智辯聰,不是真正的智慧。

   因為世間的智慧縱能促使人類文明進步,卻也帶給人類各種的災難,又如哲

   學家雖能推論宇宙人生的部份道理,道德家依社會需要規範人類倫理行為,

   但歸根究底的說,皆為世間有漏智所成的有為法,不能令人明心見性,了生

   脫死,獲得究竟的安樂。因為世間智是由第六識妄心分別出來的一種妄知妄

   見,是相對雜染的我執,所以由此所生的理論,非但有限,而且鑽不出矛盾

   的桎梏,它只可稱為『知識』─由經驗和不斷學習累積而成的知識,不可稱

   做『智慧』。那麼怎麼才夠資格稱做『智慧』呢?智慧有照了和監別的功用,

   能勘破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是緣起幻相,其中並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

   存在,又能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妙理,證同人人本具不生不滅的常住真

   心佛性。修行人有了智慧以後,於己可以斷惑證真,離苦得樂;於他可以普

   度一切,同超生死苦海。這個智慧是三世『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一種圓明

   本覺智』、『清凈無分別智』、『無所得智』、『真空無相智』。不論你的

   知識有多豐富、學問有多高明,只要不達前說的智慧內涵,就是世間智,不

   是出世間智,仍舊終日與煩惱為伍,而不得脫離,從前禪宗六祖慧能,近代

   高僧慧明和廣欽,率皆目不識丁,卻能成就一番道業。修行人於修行之初,

   更不必妄自菲薄,懷疑自己有無慧根了。若從修行方法來說:

  

   第一,對於所親應當心柔語軟,切勿惡言相向,或處處挑剔。

  

   第二,凡事應為所親設想,不可借故逃避(即使是修行也不可)。

  

   第三,若所親能贊同是最好,若不贊同,可暗中代其行善布施,陰結佛緣。

  

   第四,在家利用時間或讀經、或念佛(出聲念或默念),或如上說於作息中

   安心息妄。

  

   第五,任何逆境臨頭,都應泰然處之,不可擾亂所親,影響家庭生活。

  

   如果做到上述五點,可稱為會修行的人,即刻擺脫因環境所造成的障礙。另

  外又有人說:『我三餐都已不得溫飽,那有餘力修行?』或說:『等我錢賺多一

  點,再來修行。』或說:『現在的修行處處要錢,沒錢怎麼修?』沒錯!合理的

  經濟生活是修行的要件之一,但『有錢有有錢的修法,沒錢有沒錢的修法』,兩

  者所獲致的效果完全一樣,主要在修行人的心念上有無貪吝之心,至於修行實務

  的問題,可以向親近的善知識請益,切勿固步自封,或因貧困而自慚形穢,大大

  違反修行真諦,錯失良好的機緣。

  

   上述旨在建立修行人正確的人生觀和修行態度,最後再輔以修證成佛的根本

  『發菩提心』,即完成修行人應具備的心態了。什麼叫發菩提心?菩提是覺的意

  思,全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境界唯佛一人能稱,

  所以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

  

   然要成佛先須薰習佛種,這應從匯聚菩提心的前方便─信成就發心做起,起

  信論將此發心的行相分成三種:

  

  (1).直心─依八正道里的正見、正思惟,即是遠離二邊戲論的中道正觀。但依真

   理而行,心念賢直,沒有諂曲心、分別心、虛妄顛倒的心。

  

  (2).深心─樂念真如法,並能廣集一切善行,備足福慧的資糧。

  

  (3).大悲心─諸佛皆以大悲為本,若無大悲,即不與菩提心相應,即不是成佛的

   正因,所以修行人於世間最重要的心態,就是『欲拔一切眾生苦』的大悲心。

   此三心相應,才能圓發菩提心。


推薦閱讀:

自然的復仇—序言
賭徒心理和冒險精神如何分別理解?
為什麼很多人去終南山隱居修行?
說讀不懂佛經的人,是卡在哪裡了?
多看生活積極面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