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刀劍藝術

古代刀劍藝術

 

古代刀劍的鍛造藝術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名刀利劍一直披著神秘的外衣,從青銅時代的莫邪捨身祭爐而得千古名劍「幹將」「莫邪」。到鋼鐵時代的趙雲在長板坡用「青罁」寶劍在曹操的百萬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救下後主阿斗。這些千古流傳的故事感動著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郎。

  但是中國古代關於刀劍鍛造的專著卻一直沒有被發現,我們只能在一些相刀劍吉凶的相術書冊中找到一些關於刀劍鍛造的隻言片語,如《相利善刀劍》,《漢書·藝文志》中的《相寶劍刀》與《呂氏春秋·別類》中有記載:「又視之身中生如黍粟狀,利劍也」,「黃白雜則堅且軔牣,良劍也」(指複合青銅劍)。

然而這些只停留在表相上的記載卻沒有解釋其中的原理。為了能夠知其所以然,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好刀,筆者通過十幾年的收集與研究古代刀劍與劍術初步解開了古代刀劍鍛造的端倪,下面我用一些自己的藏品來舉列說明。

每當一劍在手時,首先是隔著鞘裝給你帶來的最初的視覺與手感。但這時的感覺是很重要的,這支劍是否合乎劍理,在這時已經開始向你表露了。接著抽劍出鞘,閉上眼睛讓劍靜靜地躺在你的掌中,用你的雙手去感觸此劍的平衡性與順暢度。好刀劍應該在出鞘與揮斬時不會因刀自身的原因抖動,遇到對手格擋阻礙時不會偏離目標太遠。同時,刀劍追求的是殺傷力,重量越大的刀劍破擊力也越強,但重量大了靈活使用就有問題,所以一柄好刀劍其重量與靈活使用之間的權衡與平衡點與重心就成了最基礎最重要的指標,這一切都需要拋開表面的浮華誘惑,用心來感受的。

我時常聽藏友講,一劍在手入手感覺如何的輕,重心如何的好,但一個並非日日訓練的常人,覺得刀劍手入手輕對嗎?回答是否定的。比如我平時訓練用覺得很合手的刀,不練武朋友就覺得不能使用,但我還並非日日訓練的古代專業武者啊。所以反過來一柄好刀在不練武的藏友手中覺得壓手方為良刃。但這些只有通過練習實戰劍術才能真正地體會,猶如好琴只有在好琴手手上才有感覺一樣,所以愛刀之人有機會還是應該要學習一下劍術的。

圖一 金屬兵器的祖先,青銅劍.jpg (36.85 KB)

圖二 漢鋼刀的包金環首1-s.jpg (30.52 KB)

圖三 各國刀劍.jpg (124.26 KB)

[

[/url]

上海劍士會

 

[

1# 磨刀石

接下來我們通過分析刀劍本身的姿形,鍛打與熱處理來解釋中國刀劍的鍛造藝術與實戰中表現的優劣:

1:姿形關係到用法,各個時代不同,同時代中各個流派亦有所不同.

姿形的設計並不是為了追求雄壯或美麗優雅而憑空臆想出來的。很多刀友贊S形的刀劍雄壯,直柄的刀劍優雅,但為何會有這些型制上的變化呢?其實S形的刀身是為了在馬上做高速直線揮砍時提高切割力與保護使用者的手腕,不使高速產生的巨大慣性扭傷使用者的手腕而設計的。我國古代採用的S形,即刀身上揚手柄下垂,民間戲稱為「三道彎」的設計來保護手腕,日本用腰反或莖反的設計來保護手腕,印度則用大型的圓盤式柄頭設計來保護手腕。而直身或直柄配合小弧度的刀身是多為步戰而設計的,步戰刀法由於技術細膩精巧,通過直身或直柄配合小弧度的刀身的設計,可以使刀劍更精確的落到目標上。直身的刀劍設計還可以使劍手在出刀攻擊後自己的空門面積減少,同時刀鍔也可以仍然處於保護手腕與胸腹的位置。反之如果使用S形的刀,腕與胸就會完全暴露,刀鍔也失去了「護手」的作用。但由於各個流派的使用手法有所不同,姿形也會隨之略有不同。(圖四依次為中國馬刀;中國步戰刀;日本馬刀;日本步戰刀;印度烏茲馬刀)

以上事實證明刀姿的設計是必然規律,與審美無關。其中我們現在所稱品位好,張揚有力作品恰恰是姿形設計最為合理的作品。

圖四 馬上戰刀與步兵戰刀的姿形變化.jpg (19.93 KB)

上海劍士會

2# 磨刀石

2:刀身要綿密均勻方為上乘,這也是現代勻質鋼材的穩定性與綜合性能遠遠超過古代寶刀的原因.

由於中國古代無高爐冶煉技術,並且是使用木炭作為燃料,所以爐溫較低,沙鐵不能達到完全熔解溫度,所以煉出的鐵是海綿狀的「草鐵」。「草鐵」由於含雜質多,組織鬆散,只有經過加熱鍛打才能去除雜質,使組織緊密,含碳均勻。日本刀的鋼材則被稱作玉鋼,也是以傳統低溫方法冶煉。首先,刀匠會將燒紅的鋼材摺疊鍛打,如果用兩片燒紅的鋼材摺疊鍛打10次,就會得到1024層的鋼材。通過摺疊鍛打,還可以將鋼材中的雜質與過多碳排除,增加鋼材的彈性與韌性。鍛打的次數越多,刀胚的含碳量就會更加均勻,鐵晶體也會更加細緻,最終鍛造出來的刀胚會達到幾千層,使刀劍擁有強大的韌性。在鍛打中為了使鋼材有更好的可塑性,所以要盡量提高溫度。為了提高溫度,就會選擇在爐中最上層的氧化焰中加熱。但氧化焰中有過量的氧,在焰芯外面形成了一個氧化性的富氧區,在反覆加熱鍛打中,刀胚會產生大量的氧化皮並嚴重脫碳,因此在鍛造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在下層的碳化焰(還原焰)中滲碳,讓刀胚吸收碳素,提高含碳量。但這樣做並不能完全補充在加熱鍛打中所失去的碳素,所以為了保持鋼材的含碳量,加熱次數受到嚴格地限制。而且鋼材的可塑性會在快速冷卻時有很大的改變。所以經驗豐富的刀匠要準確的調整好每一錘的力量的變化,才能在有限的加熱次數中將鋼材做成刀胚。這樣的刀劍鋼在古代稱為「百鍊鋼」。「百鍊鋼」刀劍經過上等研磨後會出現各種形態美麗的鍛肌。古代文獻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如《典論》記載:丕為太子時,曾命國工精鍊寶劍三枚,寶刀三枚,匕首兩枚,露陌刀一枚,皆因姿定名。寶劍「流采」是因鍛肌形如虹霞,「靈寶」 鍛肌形如龜甲,「含章」 鍛肌似丹露,「龍鱗」 鍛肌則形如片片龍鱗。,張協在「文身刀銘」 「七命」中也記載了刀劍美麗的鍛打紋理,文中提到:「寶刀既成,窮理盡妙,繁文波回,流光電照」。 「神器化成,陽文陰縵;流綺星連,浮采泛發」。這些古籍中記載的帶有美妙花紋的刀劍正是經過千錘百鍊的「百鍊鋼」劍。「百鍊鋼」因其含碳均勻,組織細密,一直被用來製作寶刀,寶劍。所以勻質綿密的刀身是好刀的基礎,古代刀匠無不孜孜以恆地追求著。漢至唐宋由於鍛造技術不發達的緣故,刀身難以達到極至綿密的要求。這時候的鋼質較為鬆散,所以力求均勻就成了刀匠們的主要目標,這也是我們現在鑒賞此類刀劍的觀察點,較鬆散的鋼質需布局均勻方為良刃(參考圖五)。

圖五 雖然鬆散但鍛造均勻明代早期劍.jpg (29.59 KB)

上海劍士會

3# 磨刀石

宋以後隨著與外部世界的不斷交流和鍛造技術的不斷完善,較為綿密的鍛造產品開始出現,特別是明中後期以後刀身的綿密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程度,我國出現了十分勻質綿密的所謂「牛毛紋」(圖六中左半部分),同時代日本出現了同樣勻質綿密的「小糠肌」(圖六中右半部分),這時的刀劍鋼已經開始漸漸地接近現代的勻質鋼材了。

進入清代以後,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國家的成品鋼材質量開始明顯超越了東方的鋼材。但由於運輸不便,那時候用外來鋼製造的刀劍就顯得十分寶貴,在我國與日本都曾經是少數達官顯貴們炫耀的資本。這些外來鋼在日本被稱為「南蠻鐵」,只有少數大名才能擁有,所以也只有他們的御用刀匠才有權用「南蠻鐵」來鍛造刀劍,並無比自豪的刻上「以南蠻鐵作之」的銘文。由於我國的刀匠沒有在刀劍上留銘文的習慣,所以要考證出哪些刀劍是用外來鋼製造的,就需要對比日本的「以南蠻鐵作之」的刀劍,因為西洋鋼鐵有著特徵鮮明的結構與光澤。(圖七中左半部分為清朝中期用外來鋼鐵製造的中國刀,右半部分為日本德川將軍御用名匠康繼「以南蠻鐵作之」的武士刀)

為何有著勻質綿密的刀身才是良刃呢?因為世界所有的刀劍格鬥術都有一條定律,即「選擇最短的距離攻擊對手」與「選擇最短的距離回防」。所以在劍術身法中體位的間距被設計得十分吝嗇。舉一列:在刀劍格鬥中,防守的要求是格開或躲閃讓開對方劍鋒的同時,儘可能地使之接近自己划過,最好是從自己的袖邊或耳際划過,這樣對手就會離你很近,你的反攻路線也短了。由於雙方距離很近,還可以使用一些招數使來不及收勁的對方撞到己方的刀鋒上。但如果使用一支質地不甚均勻的刀劍就有可能在關鍵時刻失去這一點寶貴的距離。因為質地不甚均勻的刀劍表面張力差,如果某一處不均勻的地方恰好被用來格擋的話,刀劍就會失去應有的張力,彈不開對方的劍,從而失去那一點十分吝嗇的距離被對手擊中。所以好刀必是質地均勻充滿張力的,同時質地越綿密張力表現越佳。

最初中國刀劍的構造是包鋼技術,包鋼是以含碳量高的高硬度刃鋼與皮鐵將含碳量低的柔軟心鐵包裹起來做成刀身,有三枚;四枚;五枚等結構(圖八為五枚結構的包鋼)。這樣的複合結構使處於外側的刃鋼與皮鐵為刀劍提供優秀的鋒利度與抗折性能,而柔軟心鐵使刀劍有很好的緩衝抗震性能。但包鋼會耗費極大的財力物力,所以從宋開始主流中國刀劍採用了廉價的嵌鋼技術,即以鐵質刀身在刃口處鑲嵌一條刃鋼。這樣一來,優點是可以快速廉價的大規模裝備軍隊,但刀劍的品質卻開始落後了。此後,只有極少數的中國刀劍仍然採用包鋼技術,但日本卻一直保留了我國的包鋼技術。

圖六 牛毛紋與小糠肌.jpg (15.54 KB)

圖七 中日南蠻鐵刀對比.jpg (42.58 KB)

圖八 日本刀的包鋼結構.jpg (23.27 KB)

上海劍士會

4# 磨刀石

3:刃要清亮通透方為佳刃,刃一眼望去朦朦朧朧絕非佳刃。

刀劍的刃部通常會採用局部淬火處理,用「嵌鋼燒刃」(圖九左半部分為我國明代嵌鋼燒刃長刀)「包鋼燒刃」

(圖九右半部分為日本室町時代包鋼燒刃武士刀 )或「嵌鋼整燒」來提高刃部的切割性能,日本則稱為水減。刀胚完成後刀匠會進行淬火處理,這樣可以使刃部堅硬鋒利,刀身則柔軟堅韌具有良好的彈性。在淬火處理中刀匠要對刀胚的溫度與水溫控制精確,才能夠在完工時得性能超群的刀劍。局部淬火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刀工會用粘土;木炭粉和磨石粉末調製出燒刃土,再將鍛打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裹。刃部覆土較薄,鎬地和棟的覆土較厚。不同流派燒刃土的成份和調配方法會有所不同。覆土後的刀身會被放到 750℃ - 760℃的爐火中鍛燒。刀工從火炎的顏色來判斷爐火溫度,一旦溫度超過800℃,就會嚴重影響到刀身的強度。經過鍛燒後的刀身會立即投入26℃的水中急冷,這就是「淬火」。通過這一工序,刀刃表面會生成一層非常堅硬的「馬氏體」組織。所謂馬氏體,就是高溫晶體因為急冷被鎖定在「亞穩定」狀態,晶體之間因為存在著巨大的內在張力,所以會產生堅硬的效果。包鋼局部淬火或嵌鋼淬火後,刀刃與刀面的邊界處會產生如同銀色細沙一樣的顆粒組成的線條,我國形容為「黑夜中的繁星」(圖十左半部分),日本則稱做沸(圖十右半部分)。刃部的視覺感覺會比刀身「清亮」,這種現象在我國的古籍中被稱為「白堅」(「白堅」亦有可能是指複合青銅劍)。同時刀身則會產生美麗的自然弧度。由於這一工序的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失誤,就會造成刀刃變形碎裂,而使刀劍產生的致命瑕疵。

刃部「清亮」反映出刀匠操作時對自身技術的自信與果斷,在出火與入水時決不拖泥帶水。「清亮」也代表了整個刃部在戰鬥中的表現將是靈敏的,與對手兩劍相搭便可以敏銳的洞察到對手的意圖。「清亮」同時也代表著刃部鋼質優良,砍殺時有很強的穿透性。而「通透」則代表整個刃部的均勻與連續性,完美無缺的連續性提供了刃部無比優秀的張力與傳達性。在擊中目標時可以讓劍手使出的勁力準確不打折扣的傳遞到目標上。所以「通透」是刃部至關重要的指標。

圖九 中國明代夾鋼燒刃與日本室町時代包鋼燒刃-s.jpg (40.45 KB)

圖十 中日晶沸對比-j1.jpg (30.69 KB)

上海劍士會

 

 

[

5# 磨刀石

筆者通過研究發現中日刀劍的結構,發現各種鍛打方法的配比與結合是完全符合現代物理學原理的。中國刀劍的刃部多為團打的精鋼,接著會有一段軟鋼用來保護硬而脆的刃,而且為了使刃部在受到衝擊時避免大面積的崩裂,保護刃部的軟鋼也是採用團打的。占刀身總寬度1/2至2/3的刀身則多採用流水鍛打,用來增加整刀的牽引力與抗折性(圖十一)。名聞遐邇的日本刀也是使用了這種分布結構,他們在鎬地上採用所謂的怔目肌,就是我們所說的長流水紋。左圖密實部位就是硬而脆刃部,其後再以硬度稍差而韌性較好的團打軟鋼來包裹刃部,從刀寬的1/3開始用鍛打成流水紋的軟鋼或鐵來加強刀身的抗折性能。值得注意的是越早期的刀刃與地的界限越模糊,由刃開始從硬至軟漸變,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護刃部。但越到後期界線越清晰,這是因為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提高,用作刃部的鋼材強度與韌性已經日趨完美,已經不需要過多層次的軟鋼來保護了。以馬牙為例,沒有過渡軟鋼層的保護而一塊塊大面積裸露刃 鋼的做法不會是早期的工藝。(圖十二右半部分)而早期的馬牙是有軟鋼層的,表面看來夾鋼線十分含蓄,如同燒刃的感覺。(圖十二左半部分)日本刀亦是如此,古刀期的刀大多燒的很低,進入新刀期;新新刀期後,由於鋼材質量的提高與和平的環境,刃部被燒的既高又華麗。

因此,所謂刀劍之姿形地刃與鍛造的魅力氣質都是為了實戰之必然。在古代被神秘化了的鑄劍藝術其實是千百年來鑄劍師與戰士們,在經歷了無數戰鬥成敗後的技術總結。希望大家通過此篇小文能對古代刀劍的鍛造藝術有新的認識。

圖十一 中國刀的多次嵌鋼結構.jpg (38.26 KB)

圖十二 早期馬牙與後期對比.jpg (31.55 KB)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一)
古代盜墓最牛X的幾個哥們兒,項羽竟榜上有名!
古代真的有狂戰士這個兵種嗎?
中國古代五大瑞獸及四大凶獸(圖文)
商業天才猶太人為何能在2000年來四面楚歌下絕處逢生?

TAG:藝術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