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典病例】警惕冠脈造影及IVUS的影像「陷阱」!

《中國醫學論壇報》「介入直通車·心血管精英醫師選拔賽全國總決賽」精彩病例選登

作者: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  潘德鋒 夏勇

潘德鋒醫生

病例簡介

一般情況

患者男性,56歲。因「反覆胸悶、胸痛3年」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於外院診斷為「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並行介入治療不成功(具體不詳)。

心血管危險因素:吸煙史30年,無糖尿病病史、無高血壓病史。

體格檢查

脈搏80次/分,血壓130/80 mmHg。頸軟,頸靜脈無怒張,頸動脈未聞及雜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軟,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不腫。

實驗室檢查:無明顯異常

輔助檢查

心電圖:無明顯ST段抬高,未見異常Q波

心臟超聲:主動脈瓣增厚,局部鈣化;左室舒張功能減退。

入院診斷: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

治療經過

藥物治療

阿司匹林100 mg,一日1次口服,氯吡格雷75 mg,一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 20 mg,每晚一次口服,琥珀酸美托洛爾47.5 mg,一日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鈉 5000 U,一日2次。

冠脈造影

經橈動脈途徑:LAD近中段90%-99%狹窄,中段100%閉塞;LCX發出OM後約80%-90%狹窄,OM開口約80%-90%狹窄;RCA近段約70%-80%狹窄,PDA提供側枝循環至LAD中段,CCC2級。

LAD近中段90%-99%狹窄,中段100%閉塞;LCX發出OM後90%-95%狹窄,OM開口90%狹窄。

RCA近段約70%-80%狹窄,PDA提供側枝循環至LAD中段,CCC2級。

治療策略

總體策略

患者Syntax評分為26.5分,SyntaxⅡ評分22.7分,為中危組,根據指南,冠脈介入治療(PCI)或冠脈搭橋術(CABG)均可,根據患者年齡、伴隨疾病及其個人意願,選擇PCI術。

PCI術策略

結合患者冠脈造影特點及既往PCI術失敗病史,其J-CTO評分為2分,儘管屬較困難的CTO病變。結合雙側造影結果,初步判斷閉塞段小於20 mm,考慮首選正向途徑。

根據AP-CTO Club推薦的流程圖,該患者CTO近端閉塞點解剖結構不清,可在IVUS指導下尋找CTO近端閉塞點。如失敗,PDA-LAD提供CCC2級側枝循環,嘗試逆向途徑開通CTO病變。

PCI術過程

穿刺右股動脈,入7F EBU 3.75導引導管。右橈動脈送入7F SAL1.0導引導管行對側造影,必要時逆向途徑PCI術。

經7F EBU 3.75導引導管送入0.014」導引鋼絲至間隔支,將IVUS至送入間隔支,回撤IVUS,實時尋找CTO病變近端entry-point。

IVUS回撤過程中見到有血管匯入,RCA對側造影提示側枝循環似與LAD閉塞段相連,遂啟動正向途徑,Finecross微導管(130 cm)及Fielder XT導絲進行嘗試失敗,更換為UB3導絲。

IVUS實時指導下,導絲不能通過病變。IVUS可見導絲未在管腔內,造影可見導絲遠端造影劑滯留,考慮冠脈穿孔,予以1.5 mm×15 mm球囊阻塞。

啟動逆向途徑:7F SAL1.0導引導管,Corsair微導管(150 cm),Sion導絲通過側枝循環。更換UB3導絲通過閉塞段進入LAD近端,發現LAD的閉塞段並不在冠脈造影上認為的LAD中段,也不在IVUS探測到的血管匯入處,而是在LAD的近段。

行IVUS證實逆嚮導絲在LAD真腔。

推送逆向微導管至EBU導管內,正向送入runthrough導絲至微導管內,並沿逆向微導管通過LAD閉塞段到達遠端。

2.0×20 mm球囊12 atm擴張後行IVUS,IVUS可見導絲大部分節段在真腔內。

串聯植入2.5×24 mm、3.0×30 mm支架。

因操作導引導管不慎深插,可見LM、LCX中遠段夾層。遂LM-LAD植入4.0×30 mm支架,4.5×12 mm NC球囊16-20 atm後擴。

IVUS可見支架膨脹貼壁良好。RCA造影未示側枝循環滲漏。觀察15分鐘後LCX血流TIMI3級,夾層未見擴大,患者無不適,生命體征平穩,遂停止手術。

隨訪

1年隨訪患者無不適主訴,冠脈造影可見LM-LAD支架通暢,LCX夾層血腫吸收,TIMI3級血流。

心得體會

01

術前準備冠脈CTA需進一步完善:外院已有PCI術失敗史。此次本院PCI術前,如行冠脈CTA檢查,可更好的明確LAD閉塞段的解剖特點及走行,為PCI術提供更多信息。

02

冠脈造影讀片過於草率,僅進行了一個體位的雙側造影:

根據冠脈造影特點,草率認為LAD閉塞段在LAD中段,此為冠脈造影上的「陷阱」。關鍵在於未能進行多體位的雙側造影,僅在右肩位進行了雙側造影,誤判LAD閉塞點。回顧分析影像資料,在逆向PCI造影過程中發現,在左肩位已提供一定信息,逆向側枝至LAD中段與最初判斷的LAD閉塞段分離,提示LAD閉塞段在近端。如果能夠進行多體位雙側造影可減少誤判的可能。

03

IVUS未能探查足夠長的血管段:僅在冠脈造影上認為的閉塞段附近進行了重點觀察,當觀察到有血管匯入時,草率認為是CTO病變的entry-point,此為IVUS上的影像學陷阱;關鍵是需探查足夠長的血管段。此外,對於IVUS尋找CTO病變entry-point的影像學特點未能掌握,也是誤判的原因之一。

潘德鋒醫生憑藉現場的出色表現,榮獲「介入直通車·心血管精英醫師選拔賽全國總決賽」冠軍,葛均波院士和龍華副總編為潘德鋒醫生頒獎。


推薦閱讀:

請教專業人士CT輻射損害問題?
如何客觀評價電影《第三種愛情》?
LEE LEE NAM | No Zuo No Die,請停手吧
哪些電影具有「4:3不可替代性」?
【病例】左側腎上腺假性囊腫伴鈣化1例CT – 影像PPT

TAG:經典 | 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