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拳與陳式太極拳的淵源

洪洞通背拳,拳種古遠,歷史悠久,是一大拳流。國家出版的辭海上寫道:「拳手,武術的一種,按其內容結構和運動形式,一般分為長拳、南拳、太極拳、八卦拳、通臂拳、形意拳等,各種其特點。」在辭海的1057頁又指出:「通臂拳一稱通背拳」。由此可見,通背拳不僅有其特定的代表性,同時又顯示出在繁星燦爛的拳術中,占著十分耀眼的位置。

洪洞通背拳源於何代,據考證大致有三:

其一,通背拳是梁山英雄傳下來的。梁山英雄一百零八將與通背拳一百單八勢相對應。前人傳通背拳是「好漢拳」,這與梁山好漢也是對應的。在通背拳中,包括了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第十四篇中的拳經三十二勢的拳法動作。從以上兩點推斷,通背拳產生於宋末明初兵荒馬亂、生產力低下的冷兵器時代不無令人信服。

其二,通背拳產生於明朝洪武年間說。據傳,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廣濟寺看守護院的拳師陳卜先生常在大槐樹下練習一百單八勢,後官府移民時被迫令其押解移民而隨之一家移居河南溫縣。山西省體委出版的《山西武術拳械錄》和山西武協《山西武術名人名拳錄》作了進一步考證,指出:明洪武五年(1372年)拳師陳卜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處移民到河南溫州地方定居。在住所設立拳社,廣教弟子,無私傳藝。由於他為人正直,又精通拳械,常為附近居民抱打不平,排擾懲邪,周圍鄰近的人都很敬重他,常與之交往,且學拳於此,遂將他居住的地方叫「陳卜庄」。陳卜、傳拳的第九代弟子陳王庭(字奏庭),在祖傳一百單八勢通背拳的基礎上,吸取明代民間諸家拳術流派之精華,結合「易經」、「皇帝內經」、「針灸大成」等學說,根據陰陽動靜開合的原理,反覆實踐,演練了一種獨創性競技運動——太極拳及太極推手。隨著九代傳人對拳術的發展,拳祖陳卜、的名聲越來越大,出於對拳祖的敬重,後來群眾諱避其名自然而然的將「陳卜庄」叫成「陳家溝」,遂成為太極拳的發源地。而在洪洞留傳下來的拳術,即為通背拳,流傳至今,習者頗多。歷史上通背拳也好追續將陳卜、老人,稱為通背祖師。

據細查對,陳氏太極拳和洪洞通背拳的拳經總譜幾乎完全一致,而且在理論和動作名稱上也相關無幾。因此說,兩新同源同緣,有成為不爭事實之論。

其三,通背拳盛傳於清乾隆年間說。據洪洞排列通背第六代傳人高公村樊一魁先生的八本忠義拳圖,第七代傳人辛村徐克明先生遺傳拳譜,八代傳人上紀落村秦根記、東周壁村張百鎖所著《通背拳述真》,樊村樊漢武所著《無極通背纏拳》,九代傳人辛村徐鳳山的長子徐奎生所著《通背纏拳》,辦武術隊、辦武校的焦登榜、程永泉、杜金枝、陳午生等諸多名師高手傳述,以及參閱洪洞政協文史資料劉斌等人的文記,對通背拳盛傳於清乾隆年間,認識基本一致。口徑相差無幾的大概念:在清代乾隆約1776年,明洪武年間遷民河南溫縣的古槐後裔郭永福(1736--1796太極拳十二世傳人)因義舉打死達官貴人,逃返祖籍山西洪洞,有意投靠蘇堡村的清副天官劉秉恬,以求庇護。斯人武功高強,忠厚仗義,加之他的遇難處境,得到了劉的賞識和同情,遂將108式通背拳傳於劉府家院賀懷壁(洪洞賀家莊),帳房張秀德(洪洞韓家莊)二人。(郭技超群,劉天官奏朝,乾隆帝曾御賜郭永福「神拳」之稱。)賀、張二位志堅心誠,聰慧過人,刻苦求藝,寒暑不易。要點,心領神會;拳技,爐火純青,傳弟子甚多,且高手林立。後來,洪洞在整理通背拳的傳遞宗譜時,將郭永福立為第一代傳人,賀懷壁、張秀德列為第二代,現已傳至十代。按郭永福為陳式太極第十二代續排,賀、張即排為十三代傳人,樊一魁為十七代傳人,徐克明為十八代傳人,以此類推。

推薦閱讀:

講透徹太極拳的道理(二) - Qzone日誌
太極拳穴位採氣功法
楊式太極拳內功
淺談洪傳太極拳的風格特點——布衣水心

TAG:太極拳 | 太極 | 淵源 | 通背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