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理解,一個海島上四百年的辛苦和艱難 | 許倬雲

2017-01-23許倬雲歷史百家爭鳴


再過幾天,全球華人普天同慶的春節就要到了。「許倬雲說歷史」系列第五部,《台灣四百年》也恰在此時面世。這是全系列最後一部,也是最有分量的一部。其分量不僅在於學術性、思想性、可讀性俱佳,更在於年逾八十的作者透徹全書的感性和情懷。

「請你理解,一群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在一個海島上四百年的辛苦和艱難,四百年流過的血汗淚,四百年經歷的屈辱和屈辱底下發出的奮發圖強的聲音。很多人都曾經努力於做好該做的事。我希望讀者能理解台灣人的這份心情,那麼,對於本書所敘述的四百年來辛苦艱難的歷程,你們會多一份同情,也會因為同情,所以能更深刻地理解。」

借用許先生寫在前言中的這段話,與海那邊的朋友碰杯遙祝新年。


文章節選自 | 《許倬雲說歷史05:台灣四百年》第六章

原標題 | 走向政治民主、經濟騰飛的新時代


從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來台灣,到20世紀70年代,二十年之間,世界局勢不斷變化。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和台灣關係密切;朝鮮戰爭結束,世界兩大陣營的冷戰方興未艾。那時,台灣並不處在兩個陣容衝突的焦點,而且大陸內部風風雨雨,經歷了許多起起伏伏的運動,一時顧不到台灣,於是台灣有了一段喘息的時間。台灣本身呢,蔣介石那一代人重返大陸的希望,後來逐漸成了遙不可及的美夢。於是,海峽兩岸基本上處於一個對峙而不衝突的局面。我的盼望是:璧合之前須有珠聯,鏡圓之時還待金鑲;其間必有一段過程,一段秉承善意和理性、彼此相處的過程。


台灣應對新時期的政治結構調整

台灣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逐漸進行內部調整,以適應在台久居的形勢。二十年來,蔣介石自己和選他出來的民意代表、「國民大會」以及監督「行政院」的「立法委員」們都垂垂老去。原有的機制很難維持「法統」的長存,無窮的「國祚」不能依靠有限的人壽繼續下去。

有關法律規定,地方各級的民意代表和縣市長,也要經過民選產生。二十年來,在這一制度下,台灣人民已經熟悉如何遵守民主選舉的規則,選出自己的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長。台灣經歷這個過程,獲得的經驗是複雜的:一方面,台灣延續了長期以來地方豪強的影響力,以及族群彼此間的分野;選舉因此往往不是憑藉著政見,而是憑藉著歸屬和認同,以及地方利益的劃分,這一民主基礎其實並不理想。另一方面,民眾對選舉程序已經很嫻熟,新一代的民眾已經知道應該如何擺脫過去的習慣,用理念作為選舉的訴求。而且,在這一段國民黨一黨執政的時期,還是有一些國民黨以外的候選人,經過民選而踏入政治領域。例如,台北市的市長高玉樹和國民黨並無淵源,也能高票當選。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市政專家,今天台北市的很多建設,在他的時代已經有所規劃和實現。

在民意代表方面,當局採取了一個過渡的辦法:大陸時代選出的民意代表固然留任,以維持「法統」;台灣地區本身則按照人口比例,根據規定,定期選出應有的代表。這是所謂「增、補選」條款,逐漸調整原有的民意機構成分。台灣地區新當選的民意代表之中,國民黨支持一些候選人,包括地方有名望的人士,也包括國民黨的黨工。這些人挾國民黨的優勢和資源,當然有較多機會當選。還有一些是本省長期參與民主運動的地方領袖,也頗有人當選。當時的民意代表,如郭雨新(注1)、許世賢(注2)等,這些人當選為「立法委員」,在國民黨心中是大出意外;既然已成事實,這些人的影響逐漸增高。而且,他們的當選鼓勵了台灣的有志之士,通過民主選舉的渠道進入政治領域,發揮應有的影響力。經過新陳代謝,參加增、補選舉產生的當地代表、民意機構的成員比率,終於占議會的大多數,改變了原來「萬年國會」的結構。


民主運動的興起

日佔時代,台灣的民主運動其實已經開始,林獻堂等人,如上一講所說,經過十餘次的請願,希望日本政府賦予台灣百姓民選代表的權利。他們的請願沒有成功,這批爭取台灣民權的地方領袖,此時為爭取民權,重新努力。不久,林獻堂去了日本,不再回台灣。郭雨新、李萬居等人還繼續為台灣人民爭取民主的權利。因此,台灣民間已有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經過不同的途徑,為台灣人民爭取民主的權利。

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民黨政權的結構逐漸改變。蔣介石老了,國民黨的上一代人物也都老了。蔣經國隨侍乃父,身在權力中心,成為蔣介石最信任的左右手。

他的職務由「政戰首長」晉陞為「國防部長」,然後又轉往經建會(注3),升任「行政院」副院長,輔佐嚴家淦(注4)。他已經掌握了軍事和經濟兩方面的實權。1975年,蔣介石去世,嚴家淦接任,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院長,握有行政大權。1978年,他接替嚴家淦,直到1988年去世,他主導台灣發展,因應內外變化,也有十四年之久。在蔣經國任期的後半段,也就是他權力巔峰的時代,台灣內部最重要的改變,乃是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討論台灣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改變,也都必須從經濟結構改變的角度,才能理解相應的關係。

20世紀60年代以後,台灣已經有一批人士投入民主活動。他們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大陸來台的自由知識分子,他們從大陸時代開始,就深信人民參政的權利是民權的一部分。在大陸,他們也已經對國民黨威權體制有深切的不滿。另一類就是在台灣成長,延續日佔時代民主運動的人士,也可以說是本土民主運動的第二代。這兩股力量本來是各走各的路。前者—大陸來台的知識分子,如上講已經說過,以雷震和殷海光(注5)等人辦的《自由中國》為最重要的輿論園地。後來政府壓制,封了雜誌,雷震入獄,但這些民主的訴求並沒因此死亡,在新聞界和學術界,民主訴求的聲音仍舊不斷出現。這批人基本上都是大陸來台人士,或台灣成長的青年學生。台灣本土民主運動的推動者,在「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期以後,還沒有立刻冒出頭來,只在群眾之間默默地活動。可是,新一代的政治活動者已經在成長了。

到了20世紀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初期,這兩股力量,也就是大陸來台的青年人和本地成長的民主運動者逐漸合流。大學師生合力辦的一些雜誌,《台大青年》、《大學雜誌》、《文星》等在各處流傳。台灣經濟開始成長,有了市場需要,兩家民營報紙—《聯合報》和《中國時報》,成長為主要的新聞媒體,並逐漸發展為公眾輿論的論壇。海外和台灣的學者們在這些報刊上時時發表論文。

1969年,康寧祥(注6)當選為台北市議員;1972年,再由台北市議員當選為「立法委員」。這應當是新一波民主運動的初試啼聲。有許多不在國民黨之內的政治活動人物逐漸結合,被稱為「黨外」,儼然是一個不具名的政治團體。當時,大陸來台的外省青年人大多在言論方面,努力鼓吹民主化;本地成長的運動者,則有不少投身實際的地方政治活動。在這一基礎上,孕育了十幾年後,才出現了民進黨。台灣的政治結構是在默默之中逐漸轉變的。


1957年,台灣《自由中國》半月刊出版的「祝壽專號」,所載文章直言進諫,直指蔣介石政府。



1952年11月,台灣《自由中國》創刊三周年紀念並歡迎胡適餐會

蔣經國開啟民主政治革新之旅

20世紀70年代,台灣的國際地位陡然變化。二十餘年來,台灣仍能以「中華民國」的名義保持聯合國的席位。1972年,因為基辛格的工作,大陸取代台灣,獲得了聯合國的代表權。同時,釣魚島的主權問題引發了海外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海外華僑,尤其是知識分子,轉變了認同方向,承認大陸代表中國。這些轉變對台灣的存在,的確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台灣的執政當局不能再依靠聯合國席位或「法統」的延續,作為政權合法性的依據。蔣經國清楚地認識到,台灣的存在和發展,必須建立在人民的擁護上,發展自身,自求多福。

本省人爭取民主,要求「當家做主」的意願已不是國民黨可以壓制的了。大陸來台的學者和青年們,絕大多數也投入了為台灣爭取民主的活動中。於是,國民黨政府必須致力於疏散民怨—逐步開放選舉,就是一種疏散民怨的方式。這一態度和政策的轉變,為台灣換得了二十年的漸進蛻變,也正是在疏散壓力的過程中,台灣在經濟、政治各方面,都可以和緩地有所作為。

在政權的基本性質方面,蔣經國著力之處,是改變軍隊的歸屬。台灣現代的軍隊,不僅裝備上,更重要的是在組織上得到美國的援助,得以不斷改進。數十年的內戰,將領擁兵自重。在蔣經國執掌軍權的時代,軍隊逐漸從國民黨手中轉移到台灣地方政府手中。又實行普遍徵兵制,征來的青年經過軍訓,組成軍隊的基層,將領不能再擁有軍隊。蔣經國也重組情治單位,將情治單位統一,成為安全系統下面的調查局和軍調局。通過這些努力,一方面是蔣經國利用這些渠道,掌握了主導權;另一方面是軍隊和情治機關正常化,歸屬當局,而不再屬於領袖或政黨。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任何執政者都不能再倚仗槍桿和警棒緊握政權。


1974年9月,台灣「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前排右一)與內閣閣員在立法院作施政報告,並接受立法委員的質詢。其主要閣員為:「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鍾(前排右二)、「內政部長」林金山(前排右三)、「外交部長」沈昌煥以及「財政部長」李國鼎(第二排右一)。


一份雜誌催生一個民進黨

台灣的政治,在蔣經國時期有顯著的發展。誠如前一講所述,到了蔣介石晚期,不得不對「萬年國會」的怪現象有所矯正。台灣的民選,從地方民意代表和地方行政首長選舉,逐步擴展到全面的選舉。在蔣經國晚期,民進黨的出現,就是由於屢次地方選舉積累了巨大的能量。民進黨是舊日所謂「黨外」的聯合,在反對黨沒有順利成立時,許多參選的政治人物必須以「黨外」的身份,個人與個人之間互相支持。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兩次相當嚴重的暴力衝突:一次是1977年的「中壢事件」,另一次是1979年高雄的「橋頭事件」。

這兩次事件,都和《美麗島》雜誌有相當大的關係。《美麗島》乃是「黨外」的雜誌,繼承了日本殖民時代要求民主化的傳統。「黨外」在不同階段發行了不同刊物,鼓吹他們的理念。國民黨的保守分子和情治人員認為,這明顯是向國民黨的威權挑戰。所以,國民黨的情治人員,對這些「黨外」的雜誌有一定的壓制。壓力越大,反抗越大,民主運動的刊物屢禁不絕,一個被禁了,接著就出現另一個。《美麗島》是最後出現的一個大型刊物,在台灣的民主運動過程中,《美麗島》的出現有巨大的影響力。另外,在輿論上,《聯合報》、《中國時報》兩大民間報紙的崛起,乘經濟發展的潮流,擁有大量的廣告收入,足以支撐大篇幅的日報和晚報刊登許多不同的政治論文章和文學作品,民間言論不拘一格。這兩大報紙,再加上一份銷路比較弱小的本土報《自立晚報》,在台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開啟了公眾輿論的廣大空間。推動民主運動的知識分子借用公眾論壇,討論各式各樣的問題。除了文字的討論,這幾家報刊也舉辦了許多討論會和演講會。

民間輿論影響力的強大,和民主運動的活動相輔相成,使台灣的民主變成不可抵禦的潮流。在「中壢事件」中,情治人員利用憲警,用棍棒打擊群眾。但是在「橋頭事件」發生的時候,軍警就奉命不可動手,情勢竟倒過來了。當局不敢過分使用暴力的形式,實際上是由於輿論的督促和譴責,當局才不能不有所顧忌。

1986年,「黨外」人士在圓山飯店舉行集會,原初並沒有計劃立刻組成政黨,只是討論有關推舉參選候選人的相關問題。後來,在會議之中,朱高正提出:何不今天就成立政黨?於是民進黨就在倉促之中誕生了。情治人員想要在這個時候加以干涉,但蔣經國不許他們行動。兩三天以後,既然沒有反對,大勢已然,民進黨儼然就成立了。當時有些法律專家正在建議當局通過政黨法,然而,反對黨的出現,哪有經過法律成立的?都是運動成立,或是形勢的需求出現的結合。民進黨的成立正是反映了這一現象。一個真正代表一部分百姓民意的政黨,並不需要執政的政府賦予「合法」外衣。民進黨成立,使台灣終於有了兩黨政治:一個在朝的國民黨和一個在野的民進黨。

蔣經國在1988年故世。最後一段歲月,他頒布了兩個重要措施:一個是宣布戒嚴法結束;另一個是允許來台老兵回大陸探親。這兩個措施都有長遠的影響:老兵回鄉探親,終於打開了兩岸的互動。今天, 兩岸之間的互動,已經提升到相當順暢的程度。結束戒嚴法條例,則掃除了所有攔阻憲政實施的障礙。蔣經國自己公開宣告:「蔣家不再有人從事政治活動。」不同於其他威權政治的領導者將權力作為家族特權,蔣經國不許再有權力傳代。


李登輝重政治權力輕經濟發展

蔣經國在1988年逝世,他的任期還沒結束,就由李登輝接任大位。李登輝執政兩屆,主掌台灣的政治和文化十餘年之久。在他手上,台灣在政治上完成了民主化的政黨輪替,全面選舉代替了間接選舉。這些都是李登輝在貫徹民主化上值得稱道的成就。在政黨輪替的過程中,國民黨本身改變體制,不再是一個獨佔政權的政治團體。國民黨內部的成分也因為世代轉換,逐漸從民間吸收,不再是大陸來的人,而是大量的本地人才。民進黨也一樣,因為有合法的身份,自然得以迅速成長。尤其在南部,民進黨的領導地位已經不可動搖。相對而言,國民黨在北部都會擁有相當的優勢。

如前面所說,經濟和文化發展趨向有極大的關聯。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台灣的產業並沒有得到升級的機會。直到最近三五年來,才有起於民間和學術界的努力,打算產業升級,但為時已晚,其他新興工業國家,如韓國,已經超越台灣。台灣已經從「四小龍」的頭掉到尾,更不能和崛起的大陸實力相比。

李登輝宣稱,要幫助反對黨,「給他們一點奶水喝」。他以在任的國民黨領導人身份,給予民進黨顯著的幫助。在2000年,終於出現了第一個民進黨的地方政權,陳水扁當選為台灣地方領導人。這個轉變過程並不很平順,包括2004年「三一九」的子彈。2004年的選舉,也有一些糾紛;2008年的選舉,就比較和平;2012年的選舉,過程平順,沒有衝突。這兩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政治應該已經走上常軌。


被「族群分野」牽制的台灣民主政治

令人遺憾的是,台灣的政治結構缺乏適當的制衡機制。立法單位以獨立的民意代表為基礎,可以抗衡行政當局,可以藐視行政權;行政權在立法權的節制之下,其工作效率大受影響。許多建設,甚至日常行政工作,往往不能順暢推行。無論哪個政黨執政,行政權受立法權的節制都非常明顯。民意代表們的素質,依舊不能脫離台灣歷史上方言族群和區域社群對於人民投票取向的影響力。在都會地區,由於居住點的分散和混合,這種傳統群體的約束比較淡薄,個人的自主性較大。南部的情形就不同了,既定的身份認同具有相當強大的約束力,個別選民的自主性往往不彰。

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長選舉時,族群的分野還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族群分野牽涉的是情緒,也牽涉因為自己先天既定身份的預設立場。這一因素干擾民主選舉下個人自由權的運用。這是身份認同與歸屬的心理因素,選民會忽略理念和政策的抉擇。這一特點使台灣的兩黨政治,無法依據議題和政策選擇自己認可的政黨。

今天,台灣沒有注重社會福利的政黨,也沒有注重個人自由的政黨;政黨的對峙,乃是以大陸取向和本土取向作為楚河漢界。這種形態的民主政治,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出現過,北愛爾蘭就是一個例子。北愛爾蘭的民主政治,兩百年來總受族群分野的限制,不能擺脫衝突和暴亂。在這方面,台灣的民主化如果不能有所突破,兩黨之間就難有理性的競爭,正常的施政也難以推行。


發展中的兩岸關係

台灣的今天和未來,最重要的課題,當然是兩岸間的關係。國民黨拿台灣當作大陸的延長,這一論述,很多本土論者不願意接受。

兩岸關係中,尤其必須考慮台灣在全球經濟系統之中的地位。目前,全球經濟都在衰敗之中。台灣是一座小島,在全球產業結構上,台灣占的比例不大,今天台灣單獨提升產業結構,已經不易成功。台灣必須與大陸掛鉤,大陸龐大的經濟體,和台灣精緻的經濟體配合,形成一個可以自救自存的單位,是否因此可以不受全球衰退的影響?這也是一個大家需要考慮的課題。台灣的未來無法預設,事在人為,許多事情都需要大家放開偏見、丟下包袱,以理性考慮,走向一個比較合理的未來。


注1:郭雨新(1908—1985) 台灣宜蘭人,黨外運動元老之一,被稱為「黨外祖師爺 」。

注2:許世賢(1908—1983) 出生於台灣省台南市,是台灣第一位女博士、女縣市長,有「嘉義媽祖婆」美名,也是嘉義政壇「許家班」的開山始祖。

注3:經建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簡稱,台灣「行政院」轄屬的政府機構,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專責機構,也是策劃台灣地區發展走向的主要幕僚單位。

注4:嚴家淦(1905—1993) 江蘇吳縣(今蘇州)人,1975 年蔣介石去世後,繼任「總統」。1978 年後,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會長。

注5:殷海光(1919—1969) 湖北黃岡人,畢業於西南聯大哲學系,先後任金陵大學副教授和《中央日報》主筆。1949 年去台灣,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自由中國》雜誌編委。他深受羅素思想影響,抨擊中國傳統文化,提倡科學、自由、民主。20 世紀60 年代初發動文化保守主義的批評,掀起一股自由主義的思潮。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化的展望》、《思想與文化》、《自由的倫理基礎》等。

注6:康寧祥(1938— ) 歷任台北市議會議員、台灣「立法院」增額「立法委員」,先後創辦《台灣政論》、《八十年代》、《亞洲人》、《暖流》等雜誌。


史學大家許倬雲,寫給兩岸同胞的台灣簡史

一本書讀懂台灣

了解過去,理解現在,期盼未來

 

「許倬雲說歷史」系列壓箱作

《台灣四百年》精裝珍藏版


內容簡介

「許倬雲說歷史」系列書是台灣史學大家許倬雲先生基於「全球大歷史」史學視角的通俗歷史講座讀本,縱深橫闊,深入淺出,充滿人類的關懷。

《台灣四百年》是「許倬雲說歷史」系列的第五本,此為最新修訂版。本書中許倬雲先生以恢弘的史學視野與飽含情感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四百年來台灣的歷史變遷:從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台灣經歷了荷蘭移民、鄭氏集團、清政府、日本殖民和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始終未曾脫離本土、大陸和世界三層因素的糾纏。《台灣四百年》簡明扼要地梳理了台灣的歷史變遷,總結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的得失,表達了一代學人對海峽兩岸未來的憂思與期盼。


作者簡介

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錫人,著名歷史學家。先後執教於多所知名大學,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中國台灣「中研院」院士,2004年榮獲美國亞洲學會傑出貢獻獎。許倬雲先生不僅以其學貫中西的素養享譽海內外學術界,近二十年來他還致力於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力圖將歷史的現實意義呈現給大眾。代表著作包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西周史》《萬古江河》、「許倬雲說歷史」系列等。

推薦閱讀:

普吉必去四大海島情況大匯總(含各船型推薦)
真正的遠方
創建舟山群島國家海洋旅遊綜合試驗區的研究報告[中國海島旅遊網]
電子簽再延長一年!這個性價比超高的國家,不得不去了!
免簽可直飛!這座神秘海島完虐馬代,秒殺巴厘島,往返不到2000!

TAG:海島 | 理解 | 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