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歲開始:理財規劃的黃金十年

文/張民

中年是人生的黃金階段,這10年的黃金規劃換取的是未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的定義雖因人而異,但都離不開家庭財務的健康與安全這項重要保障。

40~50歲這一時期是人生的黃金十年。根據生命周期理論,一般而言,青年時期消費大於收入;中年時期收入大於消費;老年時期無勞動收入,需要支配儲蓄。從財富管理的角度來看,在中年時期,家庭收入穩步上升,且財富已有一定積累,具備投資理財的基礎本金,此外,家庭在投資方面有一定嘗試,具備相當的經驗與理念。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問題需要面對和解決,中年時期也面臨這一階段特有的問題。中年人士的家庭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時期」,家庭開支較大,賺錢的衝動較青年時期有增無減,但其風險承受能力開始下降。在這一階段,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步入轉折期,相應的保障規劃有待建立和完善。對於中年人士來說,只有根據這個時期的特徵做好相應的財務規劃,才能在下一階段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

節節高升與如履薄冰

在理財的過程中,中年人士家庭面臨的財務風險來自3方面:職業、投資理財、人身健康。

職業風險

40~50歲是職場人體現最大價值的時期,被看作職業的黃金期。此時,中年人士在某一領域積累了一定年限的工作經驗後,職場身價節節攀升。

對於不少職業而言,這個階段也面臨一些尷尬。對某些技術工種來說,專有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原有技術被邊緣化或被淘汰。此外,面對逐漸加入的年輕人,他們也將面臨相當大的壓力。與此同時,這一階段家庭處於子女教育期與自我養老金準備期,還要應對父母可能出現的大筆醫療開支。這一階段中所發生的職業風險將轉化為家庭財務風險。

投資理財風險

中年人士面臨的投資理財風險有兩個:一是容易成為理財騙局的目標人群;二是他們的風險意識不足。其背後的原因在於這類人群雖有一定財富積累,但缺乏科學的理財觀念與規劃。

近年來,各類欺詐性「理財產品」頻現,捲款、跑路等事件頻發。中年家庭擁有一些積蓄,投資理財熱情高漲,但如果缺乏專業知識,片面追求高收益,很容易陷入各類理財陷阱。此外,大額投資失敗也是壓倒眾多中年人士家庭財務的最後一根稻草。2015年的股災讓一些中產家庭損失慘重,不少投資者的虧損幅度在60%以上,利用高槓桿的投資者其財富甚至「一夜清零」。2015年,很多人因「股指一萬點」的預測進入市場,但卻因對股災沒有任何心理預期而感到不知所措,在反覆追漲殺跌後,最終以大幅虧損的結局離場。

人身健康風險

對不少職業經理人而言,事業黃金期帶來了更加可觸的前景,這讓他們更加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多晉陞機會,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質,但超負荷的工作給健康帶來極大損傷。

一旦發生健康風險,隨之而來的將是收入中斷和持續的花銷。一旦發生重大疾病,不僅要花費大量治療費用,同時還將伴隨高額的療養費、營養費。除此之外,療養期的收入損失也難以避免,將直接影響未來3~5年的收入。此時面臨的不僅有人身風險,還有職業風險。

三管齊下應對特定風險

中年是事業黃金期、重大責任期,也是風險累積期。這個時期的財務規劃與布局相當重要,應著重從以下3方面加以考慮。

首先,持續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經歷重大投資失敗者往往難逃「貪、急、懶」這3個字。真正的投資應遵循3個條件:第一,經過認真的分析;第二,明確風險來源並對最大損失預設對策、執行紀律和承受能力;第三,期望適當的回報。

其次,以資產配置為基礎進行投資規劃。在財富增值預期上升與風險承受能力下降的雙重現實下,中年期家庭應格外重視資產配置。一方面應嚴格執行投資紀律,遵循「不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投資原則,不對投資抱有僥倖心理;另一方面要學習一些基礎的資產配置知識,在科學的資產配置中,職業屬於重要的核心資產,切忌因為某一階段的投資獲利而降低對職業的珍視。中年期家庭財務規劃中應關注的重點見表1。

表 中年期家庭財務規劃

財務目標 相關產品與理財渠道

資產增值 股票

股票型基金

私募基金

房產

黃金(實物金)

投資型信託計劃

安全保值及定向儲蓄 債券

銀行理財

年金保險

財務安全保障 醫療保險

壽險

重疾險

財產保險

第三,合理規劃商業保險。對很多企業高管、職業經理人來說,家庭財務中最大的風險來自人身風險。健康是最前面的「1」,感情、家庭、財富等是後面的「0」,如果沒有「1」,再多的0都將失去意義。保險是現代文明社會財務安排的必需品,保險的基本功能是轉移風險發生後的損失。在此階段,壽險是重要的工具,可用於應對極端情況。

中高收入中年家庭案例分析

王先生,40歲,夫妻雙方都在外企工作,家庭年收入80萬元,夫妻二人有兩個孩子。家庭有一套自住性房產和兩套投資性房產,其中一套房產已於近期出售,獲得400萬元現金。

在與王先生經過深入交流後,筆者了解了其家庭過往的投資經歷和風險偏好。評估了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後,筆者建議從以下方面對其現有理財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

信託投資:300萬元

目前,我國信託業管理資產量已突破16萬億元,信託公司是法定金融機構,受嚴格監管,優質固定收益類信託產品在收益相對較高的情況下風險可控。在經濟探底階段,投資信託產品需要經過更嚴格的篩選。通過專業的信託產品分析和選擇,每年可以達到9%左右的穩健收益,王先生家每年可以產生27萬元被動收入。

股權投資:100萬元

建議選擇私募基金,而不要選擇投資於二級市場的基金。這部分投資屬於資產配置中的進攻角色,將承受一定風險。需要通過尋找優質投資標的,並認真甄選投資團隊來實現風險控制。

人身保險:10萬元/年

對王先生家庭來說,每年的主動收入與被收入合計超過100萬元,其中主動收入占絕較大比例。這意味著一旦發生重大人身風險,未來10~20年家庭將會面臨收入損失。在這部分配置中,主要考慮的是對未來子女教育及主動收入能力的保護。在保費不超過年收入10%的前提下,建議夫妻二人的保額維持在800萬元以上。

後記

上述方案中,通過信託與商業保險的搭配,實現了「資產包」的功能:以固定現金流收益購買商業保險,在不增加支出負擔情況下建立保障。由此,王先生的家庭財務可以在穩健的基礎上尋找趨勢性增值機會,並對重大風險進行相應規劃方案。

王先生家庭是中高收入中年家庭的代表,在優化理財結構後,家庭的財務框架較為清晰完整。在此基礎上,隨著投資習慣與資產配置理念的強化,相信王先生家庭的財務將越來越健康,生活也將更加安穩和幸福。

(作者系高級財策顧問,CWMA(國際認證財富管理師)中國區講師,壽險MDRT(美國百萬圓桌會)會員,《中國家庭理財24個樣板間》聯合作者,悉尼世界華人保險大會演講嘉賓)


推薦閱讀:

【平台扒皮】-她金控
如何挑選安全的p2p理財平台?
聽簡七說理財,給小白的極簡理財課!
小烏龜學投資系列4:如何在中國做資產配置?
58歲李宗盛最新短片,回憶一生: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TAG:理財 | 黃金 | 規劃 | 十年 | 40歲 | 理財規劃 | 黃金十年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