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詐騙手法粉末登場,就在你身邊!
防守者永遠跟不上進攻者的腳步。
我說這句話不是指體育賽場,而是指那些想方設法鑽法律和制度空子的詐騙犯。12月1號剛剛出台了防範電信詐騙的銀行卡新規,這幾天新的詐騙手法就又粉末登場。真是令人防不勝防。
我們先回顧下之前說的銀行卡新規主要內容:
1,分類銀行賬戶
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個人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開Ⅱ類戶或Ⅲ類戶。
2,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
用ATM(自助櫃員機)轉賬,除本人同行賬戶互轉能實時到賬外,本人跨行和向他人轉賬,24小時後才能到賬;如對轉賬存疑,可在24小時內撤銷。
3,同行異地取款、轉賬免費
取消同行異地存取款、轉賬的手續費,規定在年底之前,所有銀行必須執行到位。
詳細內容可以看12月1號賬號推送的文章《今天,全國銀行賬戶巨變,關乎你我》。
央行出台這個規定主要是因為我國人均銀行賬戶太多了,難管理且有金融風險。
截至2016年6月末,國內個人銀行結算賬戶人均數達5.69戶,一人多戶現象較為普遍。公眾投資理財、繳納社保費用、購買人身保險……往往要開設多個賬戶。部分人對賬戶管理不善,潛藏風險。據了解,在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中,犯罪分子轉移詐騙資金的銀行賬戶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一是直接購買個人開立的銀行賬戶;二是收購居民身份證後冒名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戶。
所以,建立個人賬戶保護機制勢在必行。
很容易看出來,央媽是在替咱們操心,為咱們謀福利。但是新規出來才不到一周,就有部分害群之馬捅婁子了。分類賬戶和異地同行取現免手續費都沒毛病,但是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這一條就有問題了,央行本意是為了讓那些潛在的電信詐騙的受害者能夠發現被騙後即使撤迴轉賬,避免資金損失,但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鑽了制度的空子,利用這一點來繼續詐騙。
根據最近幾天的報道,發現新型詐騙手法有以下幾個套路:
1,騙術手法之最惡毒:「你幫我取現,我轉賬給你」
12月1日18:30,在某銀行營業部大廳,工作人員已經準備下班了,ATM機上一個客戶取完款準備離開時,有兩個男人和剛取完錢的客戶說:
「你好,因為我的卡今天取現額度用完了,能不能幫個忙,我先把錢轉給你,然後你再取現金給我」。
幸好被營業部業務經理看到阻止了,這兩個騙子表現緊張,說話含糊不清。在保安和監察人員到場前,騙子發現詐騙行為暴露,馬上轉身離開了銀行。
為什麼是詐騙呢?
因為在ATM機上轉賬,除了轉給自己在同一銀行的賬戶,其他都要24小時之後到賬,24小時內可撤銷轉賬!
也就是說,騙子可以把錢轉到你的賬戶,問你要現金,24小時內撤銷轉賬,你賬戶里的錢沒了,但現金已經給他了!
說他是最惡毒一點兒不為過,素不相識的人能夠幫你是因為他有顆樂於助人的熱心腸,而這些不法分子利用好人的善心行惡行,一方面損人利己,更重要的是透支了社會的信任。倒地的老太太沒人敢扶不就是因為個別害群之馬碰瓷訛人嗎?
防騙攻略
陌生人提出的涉及金錢的幫忙求助一定要三思再行,大額的交易果斷拒絕就行了,如果發生交易也要留下照片、視頻、聯繫方式等信息,以防萬一!
2,騙術手法之最任性:「已經轉賬了,快發貨!」
還有網友爆料稱,前天一個陌生電話打來訂貨,說配5000塊的貨,發了ATM轉賬憑證過來,然後不停催發貨。
打銀行客服查詢確實有這交易,但還是多了心眼沒發貨。
到今天了錢也沒到賬,經銀行查詢該筆交易已撤銷。
跟之前一種套路差不多,都是利用ATM機轉賬24小時後才會到賬,且24小時之內可撤銷的新政。
防騙攻略
這種手法很容易識別的,因為ATM的這個新政實質是「ATM轉賬24小時後銀行才會辦理轉賬」,而並不是你的賬戶收到錢以後24小時內還能撤銷回去。所以只要你的卡沒收到錢,就不要給對方發貨,或者給對方錢。
3,騙術手法之最詭詐:「銀行卡已經失效了」
市民李女士近日收到了一條「銀行」發來的簡訊,稱她名下的銀行卡已經失效或者需要補錄賬戶實名制信息,需要點擊鏈接完成操作。李女士將信將疑,便撥打銀行客服聯繫確認,客服人員告訴她此簡訊並非銀行所發,而是不法分子通過偽基站發出的詐騙信息,鏈接中帶有木馬,千萬不能點擊。
如果一不小心點擊進入所謂的官網,根據提示輸入了銀行卡的卡號和密碼等信息,那就陷入了騙子的圈套,錢款將被盜刷。
防騙攻略
這種詐騙方法最難防,建議碰到此類簡訊後鏈接先不要點,跟銀行電話確認過後在做操作,另外註銷銀行卡建議直接到銀行的營業網點。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妄想不勞而獲的騙子們可恨至極,年底了,提醒大家注意財產安全,接到陌生電話或者簡訊一定要多留點意,特別是那些涉及金錢交易的,更需要多長個心眼。
部分資料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經濟參考報
推薦閱讀:
※鑫圓共享商城詐騙團伙的最後掙扎
※面對「北大」詐騙分子,我們可以做什麼?
※詐騙上當!要你給孩子老師的手機充值
※「撩妹」撩到「機器人」?有緣網逆天毛利率背後,藏著哪些陷阱
※關於警惕冒充本人賬號進行惡意詐騙的告知函
TAG:詐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