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太初彈古琴 琴聲天籟嶗山第一
古琴演奏是道教音樂的組成部分,古琴又是我國傳統的古典樂器,在道教中認為古琴演奏可以靜修養氣。在明清兩代,會見到有些嶗山道士坐在石鼓之上瞑目撫琴,聽來是古琴演奏,實際是道家養氣。
資料圖
師從名師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清康熙年間,重修遇真庵,派太清宮主持葉泰恩任道長。葉泰恩是著名道樂中古琴演奏家,曾創作古琴曲《東海吟》。相傳,蒲松齡到嶗山時曾欣賞過他的演奏,深為讚許。葉泰恩有許多弟子,其中一個是太清宮的薛一了。陳振濤記:「薛一了用的那張古琴是明萬曆皇帝賜給太清宮的。」他創作有《離恨天》古琴曲。
韓謙讓,字太初,以字行。清朝同治年間來嶗山,從薛一了學古琴。「青出於藍勝於藍」,成為遠近聞名的古琴大家,他還曾任太清宮長老兼監院。
教學有方 從容鼓琴以勉弟子
《嶗山志》載:韓謙讓,性淑和,尚簡樸,薄己厚人,視險如夷,深悟琴理,靜參道玄,四方人士聞名跋涉相訪,日不暇記。友人題其堂曰:「道恰琴心」。據傳,其徒犯有過錯時他並不直言責怪,而是將道徒喚至身邊,他從容鼓琴,直到對方被音樂打動,自己跪下承認錯誤。
嶗山(資料圖)
琴藝精深 引無數名人嶗山習琴藝
《名人游山記》載,光緒九年春,山東沂水人、翰林院翰林尹琳基,自幼酷愛古琴,他辭去官職,專程來嶗山向韓太初學琴,在太清宮旁築一小院,自題「東海餐霞」,百姓稱其為「翰林院」,今尚存。他日與韓太初學習琴藝、並研「經學」。
孔子嫡裔,衍聖公孔令貽慕韓太初的大名,來嶗山訪韓太初,談玄論道、聆賞琴藝。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山東巡撫楊士驤由濟南來膠澳租借地,拜訪德總督。楊士驤善古琴,專程去嶗山太清宮拜訪韓太初。韓太初演奏了《賞春》、《離恨天》等曲目,當韓太初演奏完,楊士驤也演奏了《碣石幽蘭》,韓太初又演奏了《高山流水》,楊士驤十分高興,說:你我二人高山流水可謂知音。二人當夜同室而眠,深夜談琴。
楊士驤賦詩一首:
我聞太清宮,道士善彈琴。訪得韓道長,琴床眠龍吟。…… 清談忘夜深。
韓太初唱和一首:
出家太清宮,從事學古琴。……凝神彈古調,心靜鳴正音。
岑春宣,少年在京師時,琴棋書畫俱佳,有「京城四公子」之稱。出身翰苑,官至封疆大吏總督,但一直痴迷古琴。他來嶗山訪韓太初,互相演奏,交流琴藝。二人合創了一首古琴曲,題為《山海凌雲》,一總督、一道士合作創曲傳為佳話。岑春宣題「山海凌雲」四個字被鐫於石,立於太清宮畔。
自此以後,韓太初的大名,名揚各地。每有名人到青島即想拜訪韓太初,聆聽如天外之音的韓太初古琴,韓太初已成為嶗山道士中的一張名片。韓太初道長九十三歲羽化,其古琴傳人為庄紫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