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名詞的來歷

宗教名詞的來歷

  彌勒佛的由來

  按照佛經的說法,彌勒是釋迦牟尼的接班人。不過中國寺院正門供奉的大肚彌勒,則是五代時布袋和尚的塑像。這個和尚心胸豁達,身體肥胖,言語隨便,常常背著木棒,棒上吊一個口袋,在街市中行乞,面帶喜容,人們稱為布袋和尚。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圓寂,留有一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後人把他當做彌勒化身,可見佛教傳入中國後是經過一些改造的。現在我國境內的佛教是本土化了的佛教,許多內容是中國佛門獨有的。

  歡喜佛的由來

  佛教的眾佛像中,有一種男女雙修形像的佛,遊客稱之為「歡喜佛」,又稱「歡喜天」,梵文為「Nandikevara」,它是佛教密宗的一種崇拜偶像。

  歡喜佛起源於古印度的神話故事,有專家研究考證,認為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陸之後,印度土著民族出現了很多殺敵女英雄,她們以其女性所特有的靈美來誘惑敵人而將其斬獲,廣為後世人士所稱頌,為此人們還編成許多神話故事在民間流傳。後來,這些傳說被印度佛教的一支婆羅門教性力派(崇拜神為濕婆)所接收。8世紀後,印度又遭阿拉伯人的侵犯,戰火燒毀了大批佛教寺院,佛教徒也大批被殺和被迫改宗,在這種殘酷的歷史條件下,佛教逐步吸收濕婆的咒語,主張以性慾超度現實的殘酷,在女性崇拜的光環下得以超脫。哲學史上稱這個過渡叫做「佛教密化」過程,而歡喜佛也在密化過程中逐漸成為一種標誌性的派別象徵,為佛教增添了新的內容。

  菩薩的由來

  「菩薩」一詞是梵文(古印度書面語)「菩提薩土垂」的音譯之略,意為「覺有情」、「道眾生」的人,即「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的人,是釋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的稱號,後來泛指大乘思想實行者。在佛教中,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

  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東晉初年始盛,隋唐走向極盛。隨著佛教的傳入,菩薩便成為民間崇拜的神靈。

  隋唐時期,中國的佛教信徒紛紛建寺院,「請」著名的菩薩東來定居,形成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薩:居五台山的文殊,居峨嵋山的普賢,居普陀山的觀世音,居九華山的地藏菩薩。

  在印度佛教中,菩薩為男性。但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漸漸變成了女性。從四大名山的菩薩來看,所修菩薩像大致為女相,臉色鮮潤,神態安詳。其面容、體態、服飾有唐代貴族婦女的特色。因為佛教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所以菩薩像也有中國人想像的古代印度貴族婦女的影子;是二者奇妙的、富有想像力的結合,成為中國化了的菩薩。

  「達賴喇嘛」的由來

  達賴喇嘛的稱號始於1578年,確定於第三世達賴索南嘉措時期。當時他到青海地區傳教,說服了土默特部的首領俺答汗皈依佛門,他們在政治上彼此推祟並互贈尊號。俺答汗贈給索南嘉措的尊號:「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

  「聖」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間;「識一切」是普遍通曉之意,認為是顯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齊爾達喇」為梵文,意為執金剛,是在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的稱號;「達賴」是蒙語「大海」;「喇嘛」是藏語「大師」。合起來說,就是在顯宗和密宗兩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聖而學問淵博猶如大海一樣的上師。這個尊號僅是蒙藏代表人物私人之間的互贈,尚不具有政治及法律意義。

  當時,俺答汗已受明朝冊封為順義王。索南嘉措托俺答汗代他向明朝皇帝請求冊封;他本人也向明朝宰相張居正致函,要求朝廷給他賜封。不久,明朝萬曆皇帝降旨,賜給他的封文中就有「達賴」的字樣。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認這一稱號,並派使節加以敕封。索南嘉措得此稱號之始,為三世達賴喇嘛。前兩世為後人追認。由此往前追溯,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為一世,根敦嘉措為二世。

  1653年清順治十年,五世達賴應清帝之邀來到北京。順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對三世達賴的尊號,正式冊封他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並授予金冊和金印金印刻有漢、滿、藏三種文字。從此,「達賴喇嘛」封號開始具有政治意義和法律效力。

  1751年,清朝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達賴喇嘛掌管地方政權,開始政教合一。

  「班禪」的由來

  班禪是西藏喇嘛教黃教教派兩大首領之一,班禪的全稱是「班禪博克多」。班禪的稱號始於1645年,當時控制西藏實權的蒙古首領固始汗封稱宗喀巴的四傳弟子羅桑確吉堅贊為「班禪博克多」。「班」是梵文「班智達」,漢語意為「學者」;「禪」是藏語「欽波」,漢語意為「大」,合起來是「大學者」的意思。「博克多」則是蒙語,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固始汗令羅桑確吉堅贊主持扎什倫布寺,並劃分後藏部分地區歸他管轄,稱為四世班禪前三世為後人追認。宗喀巴的弟子克珠傑被追認為第一世班禪。

  1713年,清朝的康熙皇帝正式冊封第五世班禪羅桑意希為「班禪額爾德尼」滿語意為「珍寶」並賜金冊金印,稱為班禪五世。從此,確立了班禪在格魯派中的地位。

  和尚的由來

  民間稱職業佛教徒為「和尚」,此名如何得來?

  原來,佛教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歸咎於各種慾望。因此,為了擺脫痛苦,必須寡慾,必須進行修行,忍受人世間的一切痛苦。因而,佛教的人生處世哲學是主張一切調和反對鬥爭。「和」即忍耐和順從,是佛教徒所崇尚並遵守修行的根本方法,以「和」為「尚」,就有了佛教徒即「和尚」之稱。

  和尚都是要剃光頭的,按佛教的說法,頭髮是人世間煩惱和錯誤習氣的一種象徵,剃去頭髮就是剪去煩惱,消除舊的習氣,就是去掉驕傲怠慢之心。另外,佛教在印度興起時,剃去頭髮也是為了與其他教派相區別,沿襲至今。

寺的由來

寺的名稱與古代官名有關。

  明清時以禮、戶、吏、兵、刑、工六部尚書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所居稱「寺」。秦時,凡宦官任外廷職務的,官合通稱為寺。如大理寺、大常寺、鴻臚寺等。後來,官府都引申為「官寺」。

  東漢明帝時,天竺國僧攝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經東來,止於洛陽鴻臚寺。以後,在雍關以西專築藏經之舍,命名「白馬寺」。由此,「寺」便成為僧人藏經、講佛的場所。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以「伽藍」為僧寺名,隋煬帝大業中改稱道場,唐朝又復改稱寺,一直至今。

  我國的寺與廟有本質的區別,寺是外來宗教的宣講所,供奉的是佛,這些佛是超然世外的。人們在寺中的祈求,尋求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而廟奉供的多是歷史上的名人,如關帝廟、忠武廟、孔廟;有些則是百姓世俗的宗教場所,如主生死祈福的東嶽廟等。

清真寺的由來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教徒舉行宗教儀式、傳授宗教知識的禮拜寺。它是隨著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

  伊斯蘭教於7世紀中葉(唐朝時期)傳入我國,當時被稱為「大食教」,並把伊斯蘭教徒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稱為「禮堂」。到宋代時稱其為「禮拜堂」。元朝稱 「清凈寺」,直到明清時,「清真」一詞才第一次同伊斯蘭的寺院聯繫起來。明清時,在中國的伊斯蘭教徒用「清凈無染」、「真乃獨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獨尊,謂之清真」等語,稱頌該教所崇拜的真主,因此時人稱伊斯蘭教為清真教,寺也就叫清真寺。

  隨著時間的推移,清真寺成為伊斯蘭教代表性的建築。

  庵的由來

  起初庵有著與現在不同的意義。

  古時候,人們將圓形的草屋稱為「庵」。後來,文人墨客謙稱自己的住宅簡陋,把屋舍稱為「廬」,書齋稱為「庵」。後來,隨著佛教的發展,將居住尼姑的寺院稱之為「庵」,以區別於和尚居住的廟宇。

  觀的由來

  觀在古代原指宮闕兩旁的望樓。在西漢時皇帝倚重道教,因道教為西漢帝王所重,故將道教的廟宇尊稱為「觀」。

  東漢以後,道佛兩教並盛於世,寺、觀得以並稱。北魏楊之《洛陽伽藍記》載:「寺觀灰燼,廟塔丘墟。」唐代康駢《劇談錄》載:「至於佛宇道觀,遊覽者罕不經歷。」

  自漢以來,「觀」一直是道士宣道之所,如紫陽觀、太玄觀、玄妙觀等都是。至於道觀中的偶像,是我國土生土長的道教產物,一般說來,觀中只掛神像(三清至尊之類的畫像)。觀成為道教的象徵性建築。

三寶殿的由來

人們用「無事不登三寶殿」來形容有事打擾的客人。究竟什麼是「三寶殿」呢?

    「三寶」是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寶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個主要活動場所。「佛」是佛教信徒「大眾登場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寶殿」;「法 」是佛家「珍藏寶典」之所,如「藏經樓」;「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覺)的「寂靜禪房」。這些殿房都是佛門重地,平常是不讓人進去閑逛的。「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說法便由此而來。

道教的由來

中國有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其中土生土長的只有道教,它產生於東漢中葉。東漢中期以後,統治日益腐朽和黑暗,社會動蕩,自然災害頻繁,民不聊生。道教便在這種社會歷史條件下孕育而生。

    道教的產生和其思想、方術的淵源關係密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神仙思想和神仙方術。燕齊一帶出現的鼓吹長生不老之術的神仙方士,用戰國時齊人鄒衍的五行陰陽學說解釋其方術,從而形成了所謂神仙家,即方仙道。

  2.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術。古代社會中,人們對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頂禮膜拜,視之為神靈,並逐步形成了一個天神、地和人鬼的神靈系統,道教把其中的許多神靈作為道教神靈的組成部分。殷商時人們認為,卜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凶,巫師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禳災。道教吸收和繼承了這種巫術。

  3.黃老思想。在傳說中,黃帝和老子為道家創始人。黃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義的因素。許多神仙方士把黃老之學與神仙方術相結合。至東漢,他們進一步將黃帝、老子神秘化,又由著重尊崇黃帝,轉而推崇神化後的老子,逐步形成崇奉老子為神明的黃老道,並與方仙道逐步合流,這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4.世俗傳說。隨著道教的發展,又把民間傳說中的各路神仙融入道教。比如「八仙」,比如閻王與十八層地獄、玉皇大帝等,因此道教完全是中華民族的世俗宗教。

  5.讖緯神學。「讖」是一種宗教性的預言;緯是相對於儒家經典而言,即用圖讖的觀點結合鄒衍的陰陽五行思想來解釋儒家經典,推驗災異禎祥,這種風氣由西漢儒生董仲舒首倡,繼而形成了讖緯之學,致使儒家經典宗教化。西漢末至東漢初,由於統治者的提倡,讖緯之學盛行,儒生與方士逐漸合流,造成極為濃厚的宗教氣氛,這極大地推動了道教的形成和出現。

「原罪」的由來

西方許多文學作品都涉及了「原罪」,有些作家甚至以此為主題寫成小說。其實,「原罪」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之一。

    基督教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有「原罪」,就是上帝面前的罪人。

按聖經《創世紀》記載,天主造萬物畢,最後造了人,一男一女,配為夫婦,以便繁衍人類。男名亞當、女名夏娃,置於天堂福地。此處無病無痛,萬福齊備,不用勞苦,五穀自生。天堂也稱為伊甸園,園內果木繁多,天主曾指一株名「知善惡的果木樹」給亞當夏娃說:此樹之果禁止爾等食用,否則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非只爾等受害,且要延及子孫,非只肉體在世受苦,更有甚者,死後不得入天堂。亞當夏娃未遵守天主之命,吃了禁果,因此受到以天主教預言的重罰,被逐出了天堂,進入苦難深重的世界,身心雙方,都帶來了極其嚴重災禍。此苦此難,延及子孫,代代相傳。由於此二人系人類始祖,故稱「原祖」,所犯之罪,即稱為「原罪 」。

「六根清凈」的由來

六根清凈本是佛教用語。佛教以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認為六根與六塵相接,就會產生種種貪慾、煩惱乃至罪孽,因此主張六根清凈潔白,不與六塵相染。《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云:「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凈。」可以說這也是佛教主張避世脫俗的一個印證。

  「浮屠」的由來

  「浮屠」是佛教用語,梵文(印度古代書面語)「佛陀」的舊譯,一譯「浮圖」。「佛陀」的原意是「覺悟者」,而「佛」是「佛陀」的簡稱。佛教徒對其教主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或「佛」。後來,佛經中所記載的一切能「自覺」(大徹大悟者)、「覺他」(使別人大徹大悟者)、「覺行圓滿」者(善於修身養性達到極致者)都稱為「佛陀」或「佛」。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說修身得道了。所以,「浮屠」就是指「佛」而言。

  但是,也有人把「佛塔」的梵文音誤譯做「浮屠」,因而也稱「佛塔」為「浮屠」。有句話叫做「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七級浮屠」就是「七級佛塔」的意思,是較高級的佛塔。

  「佛塔」起源於印度,層數一般為單數,用木、磚和石等材料建成,用以收藏舍利(梵文音譯意譯「身骨」,或道行較高和尚火葬後的殘餘骨灰)和經卷等。 


推薦閱讀:

既然萬物皆無常,為何還要大興土木建造大型寺廟?
道教科儀法事探秘
如何評價血戰鋼鋸嶺中的信仰問題?
耶穌的十二聖徒都叫什麼名字?一般圖畫中他們手持的代表物是什麼?
如何全面看待中世紀基督教世界所受到的大規模入侵?

TAG:宗教 | 來歷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