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之默:為什麼女性更能收拾政治殘局

2016-03-27 19:11:19台灣似乎迎來了女性從政的最好時間。昨天(3月26日)國民黨舉行了黨主席補選,洪秀柱以7萬8829票、得票率56.16%,以過半選票當選。排名第二的代理黨主席黃敏惠獲得4萬6341票、得票率33.02%。這樣看來,無論是洪秀柱當選,或是黃敏惠當選,國民黨的新任黨主席始終都會是女性的。這個百年大黨,似乎正迎來轉變的時刻。這不得不讓人想起八年之前,民進黨在大選中落敗之後,也是由蔡英文帶領,重新打造民進黨。經過八年時間,讓民進黨重新凝聚、團結,並且打贏選戰,重新執政,克服了諸多的政治危機。如今洪秀柱也擔當著這樣的使命,要重新團結支離破碎的國民黨,改造國民黨,帶領國民黨走出政治寒冬。這或許不僅僅只是巧合。政見網去年10月介紹了一篇研究論文,表明女性從政者,或者說女性政治家更能收拾殘局。這則研究來自印第安納大學的Diana O』Brien博士,發表於在《美國政治學期刊》上。文章中指出:具體而言,當政黨氣勢低迷時,黨首的位置相對吸引力較低,故而比較容易選出女性;而政治前景良好的政黨黨首位置則更可能為男性獲得。統計分析顯示,大黨在野時更傾向選出女性領袖,執政時則傾向選舉男性黨首。同時擁有在野和小黨派兩種屬性的政黨、以及剛剛遭受選舉失敗的政黨,尤為願意嘗試女性黨首。這一結論在現實中亦有不少例子,無論是英國的撒切爾夫人或是德國的默克爾,抑或是台灣民進黨的蔡英文和國民黨的洪秀柱,均是在變成在野或黨剛剛遭遇大敗時成功上位。中國國民黨新任主席洪秀柱只是國民黨這一百年大黨,現如今已經支離破碎,從政黨成員結構到價值觀認同等均出現了問題,能否成功改造實在是個巨大的疑問。國民黨一再高喊團結,卻從沒真正成功過。去年本來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洪秀住被中場換下,未來是否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呢?雖然上面的研究從政黨的現狀去解釋為什麼出來收拾殘局的是她們。但我認為或許從她們為什麼從政來理解,或許更為準確、意義更大。蔡英文2015年在某場演講後被提問到,為什麼選擇從政。蔡英文雖然沒有直接回答,但表示女性在台灣政治領域是很困難的。現在台灣出現不少年輕、高學歷的女性參政者,在市議員還可以接受,參選「立委」勉強可以接受,至於台灣人能否接受女性當領導人?她認為對她而言是最後一里路,對台灣人也是如此。如果說蔡英文的回答太過於模糊,那麼在2016年選舉中擔任朱立倫副手的王玄如的回答會更為直接。在一場電視辯論中,王如此表達她參政的初衷:「我想到的是……窮我盡畢生之力,又能幫助幾個鄧如雯(1994年台灣一樁家暴殺夫案中的當事人)?我開始明白政治的力量。透過政治,改變制度,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因此,我決定走出法庭,推動立法。……這,就是我從政的原動力。所以,對我而言,政治不是勾心鬥角、不是搶新聞版面、不是打口水戰、更不是抹黑對手。我們可以透過建立制度及『國家』資源的分配,讓更多弱勢的需求被看到、被照顧。這是權貴者難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生命經驗。」而作家龍應台在回顧她擔任台灣政府部門公職時的經歷也表達過類似的感慨,知識分子努力花費好幾年的努力,可能還不如當局者一句話的效力大。「如果要促成社會進步,在那個位置上(文化部長)可以做到更多的事情。」換句話說,從政對於她們而言,就是一種可以將自己的理念付之實踐,改進或促進社會進步的方式。就女性從政者而言,因為她們對理念的堅持,性格上的堅韌、細膩與耐心等等優勢,會讓她們更願意在從政這條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時因為面對男權時時刻刻的威脅,因此相較而言,對自己更加嚴苛、更加自律、更加堅持。德國總理默克爾比如去年在大選中被中場換下的洪秀柱,此次參加黨主席選舉,依然抱著「黨可以不要我,但我絕不放棄黨」的氣魄。蔡英文被人質疑時曾明確表示,「我不是陳水扁,我不是馬英九,我就是蔡英文。我有我的理念,我有我的堅持」。也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處理難民潮時,並非像外界評論的那樣,是「聖母心」泛濫,而是出於對人道主義關懷,出於她自身的政治理念,儘力保持戰後德國最優秀的傳統——包括尊重人權以及堅定遵守國際法律義務。從這一角度上來說,與其說讓她們成功「上位」,是因為政黨所處階段與位置,倒不如說是因為從來沒有給予過她們從政的確切理解與支持。這些女性從政者,往往表現得比男性從政者更多的堅定、更多的耐心,步步為營為她們的理念與想法而努力。像洪秀柱的前任們,馬英九過於愛惜自己羽毛、凡事先求自保避錯,而朱立倫是所謂的「政治精算師」,計算過頭,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是她們出來收拾政治殘局,為什麼在逆境與難關時,更能另闢蹊徑,帶領政黨走出不一樣的道路來。
推薦閱讀:

中國有可能邀請台灣派代表團一起參加奧運會或者其它國際性活動嗎?
美國是否試圖阻止他國加入亞投行?
中國,印度,俄羅斯的領土?
如何看待95後小伙拒服兵役被罰款11萬的新聞?

TAG:女性 | 政治 | 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