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智慧——金錢觀
猶太人的智慧——金錢觀
第一篇 金錢觀
用勤儉來培育金錢的種子
播下一粒金錢的種子,用勤奮的汗水加以澆灌,必將收穫財富的果實。 ——《財箴》
猶太人所獲得的高水平的生活,依靠的是能萌發強烈進取心的勤儉意識。說起這種勤儉意識的起源,毫無疑問它來源於舊約全書中創造天地的神話。在舊約全書中,上帝命令亞當和夏娃道:「生產吧,增加吧,讓大地充實起來吧!」
可是,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在叫做伊甸園的天國里非但沒有努力地進行生產,反而因為偷吃了禁果,而被逐出了伊甸園。在這個故事裡面,上帝教育人們,人類是沒有資格在伊甸園中生活的,人類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殘酷的現實社會環境中開拓生活。但是上帝最初的「生產吧,增加吧,讓大地充實起來吧」的命令並沒有因為驅逐令而被取消。人類被流放到了伊甸園的東方,一個沒有任何依靠的世界。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人類必須從零開始向著擴大生產的目標努力。也就是說,從猶太人最初的歷史開始,.他們就被賦予了不斷擴大生產的志向和勤奮的動機。這一點是他們的民族特性。
在《猶太人五千年智慧》一書中曾經記載了古巴比倫一位猶太富翁的故事。這位富翁名叫亞凱德,因富有而遠近聞名。他出名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他樂善好施,對慈善捐款毫不吝惜,而他對家人也十分寬厚。他並沒有因為慷慨捐款而變得貧窮,反而愈來愈富有。他不比別人節儉,也不比別人吝嗇,為什麼會比別人更富有呢?他童年時代的朋友也向他提出了同樣的問題。他們說:「亞凱德,你比我們幸運多了,我們才勉強夠糊口,你就成了有名的富翁。你享用最珍貴的食物,穿最精緻的服裝;我們若能讓家人穿上可見人的衣服,吃到可口的飯菜,心裡就非常滿足了。」
「我們木理解的是:小時候,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向同一位老師學習,玩同樣的游。那時,無論是讀書還是遊戲,你都和我們一樣,毫無出眾之處。青年時期,你和我j們也一樣,是同等的平民。而現在,我們都成了終日為家人溫飽而忙碌奔波的人,你卻成了悠閑的億萬富翁。」
「我們了解你,你做事並不比我們更辛苦,你工作的忠實程度也不能超過我們。究竟命運之神為什麼會眷顧你,而不給我們相同的福氣呢?」
韻擲凱德勸他們:「你們;琴,:霄運用發財的原則。你們忘記了,在我們古老的《財箴》中就曾經寫道:『財富像一棵大,它是從一粒小小的種子發育而成的。金錢就是種子,你越勤奮栽培它,它就長得越快。」』
的確,在猶太人的家庭里,猶太人的父母很注意培養他們子女的勤儉精神。猶太人認為對於勤勞的人,造物主總是會給他們最高的榮譽和獎賞;而那些懶惰的人,造物主不會給他們任何禮物。猶太人崇尚工作,他們討厭整天清閑\無所事事、到處遊走,他們認為那是最難受的事情,而整天忙碌甚至緊張地工作才是他們喜歡的。
可以說,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努力的人群,他們似乎是一群從來不知疲倦的、不知辛苦的人,他們可以長期忍辱負重地工作而沒有絲毫的怨言。正是這種勤儉的習慣成就了許許多多的猶太富翁。猶太人哈同當年在上海,將洋行的房屋和地皮出租給他人。為了準時收到租金,他經常親自上門催討。即使他成為大亨後,也會樂此不疲,總是親自出馬收租,有時只為了區區的十幾元,他也不辭辛勞、不怕麻煩,穿過小弄堂,走進破舊的老式房子,踩著吱吱作響的狹窄樓梯,挨家挨戶地敲開每家的房門。如果遇到租戶不在家,他甚至就會在雜亂、臟臭的小廚房裡等上幾小時,這同他的大亨形象形成明顯反差。正因如此,他有了這樣一個綽號——「終身致力於收租的人」。
以色列人杜伐夫,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電機公司做了管理員。以後一直在電機公司工十多年,從管理員到經理,又從經理升到總經理。到了最後,他的電機公司成為當今以色列最有名的電機公司,在同行業中位居老大,擁有資產上億美元。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成功的?還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杜伐夫最初做管理員時,工作總是儘力、認認真真,由此得到了老闆的信任與賞識,他才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可見,猶太人這種勤儉的觀念正是猶太人經營致富的奧秘之一。據說洛克菲勒雩曾有過這樣一件趣聞:洛克菲勒剛開始步人商界之時,經營步履維艱,他朝思暮想發財,但苦於無方。有一天晚上,他從報紙看到一則出售發財秘訣的廣告,高興至極。第二天急急忙忙到書店去買了一本,他迫小及侍地fc頭米的書刊-廾一看,只見書內僅印有「勤儉」二字,他大為失望和生氣。洛克菲勒回家後,夜不成眠。他反覆考慮該「秘訣」的「秘」在哪裡。起初,他認為一本書只有這麼簡單的兩個字,可能是書商和作者在欺騙讀者,而且他一度曾想指控他們。但經過千思萬慮,他越想越覺得此書言之有理。確實,要致富發財,除了勤儉以外,別無其他方法。於是他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計增加收入。這樣堅持了5年,積存下800美元,然後將這筆錢用於經營煤油,終於成為美國屈指可數的大富豪。
可以說,在猶太人的心中,財富的符號是金錢,金錢是天使,也是魔女。它可以使奮發向上,可以給人帶來幸福,也可以再生出造福於人的新財富。追逐金錢是眾多人的夢想。追逐金錢的遊戲既公平,又不公平。說它公平,是它要求參與者共同參加;說它不公平,是因為有些人生來就擁有較多的財富。但是80u/o的富豪都是由窮人變成的,而勤奮經營卻是這些窮人變成富豪的共同特點。為此,如果一個人想要致富的話,就應該學習猶太人的精神:將金錢播種,用勤儉來澆灌,必將收穫累累的財富。
你愛錢,錢才來
錢容易引發意外。任何人對待金錢都要謹慎,否則就要損失金錢。
.《財箴》
洛克菲勒習慣到他熟悉的一家餐廳用餐,用餐後往往會付給服務員15美分的小費。但是有一天,他用餐後卻不知為何原因,僅付了5美分的小費。服務員見比往常的小費少,不禁埋怨道:「如果我像您那麼有錢的話,我絕不會吝惜那10美分的。」
洛克菲勒卻毫不生氣,笑著說:「這也就是你為何一輩子當服務員的緣故。」
洛克菲勒還有一種習慣,就是記賬。每天晚上禱告之前,總要把每便士的錢花到哪兒去了弄個一清二楚,然後才上床睡覺。
「緊緊地看住你的錢包,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出去,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你的錢每花出去一分都要確保有兩分錢的利潤,這樣才可以花出去。」猶太巨富洛克菲勒是這個信條虔誠的遵守者。
世界上流行這樣的說法:「猶太人是吝嗇鬼。」此說法有一定的依據,但亦是一種誤解。因為猶太人中有很多是經商的,而且是經商高手。作為商人,對物品斤斤兩兩計較和對金錢分分毫毫的核算是職業本能的反應。作為商人,如不精打細算,不愛惜錢財,怎能獲得經營的贏利呢?
連鎖i商店大王克里奇也是以崇尚節儉、愛惜錢財著稱。他的商店遍及全美50個州和國外很多地方。他的資產數以億計,但他的午餐從來都是1美元左右。克德石油公司老闆波爾·克德有一天去參觀一個展覽,在購票處看到一塊牌子寫著:「5時以後入場半價收費。」克德一看手錶是4時40分,於是就在入口處等了20分鐘後,才購買了一張半價票人場,節省下0.25美元。要知道,克德公司每年收入上億美元,他之所以節省0.25美元,完全是受他節儉的習慣和精神所支配,這也是他成為富豪的原因之一。
猶太人特別是猶太商人不管多麼富有,都絕不會隨意揮霍錢財。在宴請賓客時,以吃飽吃好為尚,不會講排場亂開支;在生活中,以積蓄錢財為尚,不會用光吃光。猶太人測算過,依照世界的標準利率來計算,如果一個人每天儲蓄1美元,88年後可以得到萬美元。這88年時間雖然長了一點,但每天儲蓄2美元,大都在實行了10年、20年很容易就可以達到100萬美元。可見對金錢除了愛之外,還要惜。也就是說,除了想發外,還要想辦法保護已有的錢財。這就是猶太人經營致富的一個奧秘。猶太富商亞凱說:「猶太人普遍遵守的發財原則,那就是不要讓自己的支出超過自己的收入。如果支超過收人便是不正常的現象,更談不上發財致富了。」
猶太人有句格言這樣說:「花1美元,就要發揮1美元100%的功效。」要把支出降到最低點。很多猶太人老闆,對任何的開支都精打細算,為的就是盡量地降低成本,減少費用。他們總是說:「要把一塊錢當做兩塊錢來使用。如果在一個地方錯用了一塊錢,並不只是損失一塊錢,而是損失了兩塊錢。」
猶太人的這一節儉作風甚至為一些日本商人所仿效:如果你到日立公司的工廠去,哪怕是酷暑,辦公室也沒有冷氣設備。這是因為,日立的廠房很高,安裝冷氣太浪費。房不安裝,辦公室也不能特殊,職工都強忍著。辦公室里,用不著的電燈就一定要熄。日立的職工講究時間效率,日立的大瓮工廠有一條標語——「1分鐘在日;立應看成8萬分鐘」。意思是一個人浪費1分鐘,日立8萬職工就要浪費8萬分鐘。
日立的經理人員((J階墨如金「。公司繪製了「代號一覽表」,將各機構、各負責人的代號告訴職工。如「吉田博總經理先生」只用日語讀音的第一個字母代替就行了。如果你在文件上加敬語,就會受到訓斥。
除此之外,日立人還充分利用廢舊物品。凡是寫便條,都要取用過的紙,即使送給大人物的文件也往往是寫在廢紙的反面。所用的信封,第一次寫信時,收信人寫在第一行。第二次使用時,收信人寫在第二行。
松下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告訴人們:要愛金錢。這句話說得一針見血。如果不廣愛錢,就抓不住財富。只有愛錢,財富才會逐日增加——錢怎麼會躲在不愛錢的人的手中呢?因此,與其對錢「欲說還休」,倒不如像猶太人一樣,將錢愛得明明白白、真真勿//切。猶太人深信:只有對錢具有愛惜之情,它才會聚集到你身邊。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願地跑進你的口袋。
慧和金錢同在
智慧化入金錢,才是活的智慧;金錢化入智慧,才是活的金錢。
《財箴》
在商界,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
一次,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台大型電機發生故障,公司的技術人員都束手無鞋。。『戈於是公司請來德國電機專家斯坦門茨,他經過檢查分析,用粉筆在電機上畫了一條線,並說:「在畫線處把線圈減去16圈。」公司照此維修,電機果然恢復了正常。在談到報酬時,斯坦門茨索價10000美元。一根線竟然價值10000美元!很多人表示不解。斯坦門茨則不以為然:「畫一條線只值1美元,然而,知道畫在哪裡值9999美元。」
這就是知識的價值。
有智慧的人敢於為自己的知識喊價,這也是他們善於把知識轉化為金錢的聰明之處。許多人擁有智慧,但是他們的智慧都沒有用來創造價值,所以他們始終是十分貧困的。學者應i該運用自己的知識來獲得智慧,而且應該學習那些真正的智慧,把它轉化為金錢。這就是猶太人對於智慧的一種理解。
曾經有則猶太人笑話,談的是智慧與財富的關係。一天,兩位拉比在交談:「智慧與金錢,哪一樣更重要?」
「當然是智慧更重要。」
既然如此,有智慧的人為何要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卻不為有智慧的人做事?大家都看到,學者、哲學家老是在討好富人,而富人卻對有智慧的人擺出狂態。「
「這很簡單。有智慧的人知道金錢的價值,而富人卻不知道智慧的重要。」
拉比即為猶太教教士,也是猶太人生活等方面的「教師」,經常被作為智者的同義詞。所以,這則笑話實際上也就是「智者說智」。拉比的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智者知道價值,才會去為富人做事;而富人不知道智慧的價值,才會在智者面前露出狂態。話明顯睏侃意味就體現在這個內在悖謬之上。有智慧的人既然知道金錢的價值,為何不能運用自己的智慧去獲得金錢呢?知道金錢的價值,但卻只會靠為富人效力而獲得一點帶「嗟來之食」味道的酬勞,這樣的智慧又有什麼用,又稱得上什麼智慧呢?
所以,學者、哲學家的智慧或許也可以稱做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在金錢的狂態面前俯首帖耳的智慧,是不可能比金錢重要的。相反,富人沒有學者之類的智慧,但他卻能駕馭金錢,卻有聚斂金錢的智慧,卻有通過金錢去役使學者智慧的智慧。這才是的真正的智慧。不過,這樣一來,金錢又成了智慧的尺度,金錢又變得比智慧更為重要了。。其實兩者並不矛盾,活的錢即能不斷生利的錢,比死的智慧即不能生錢的智慧重要;但活的智慧即能夠生錢的智慧,顧gLC死的錢即單純的財富——不能生錢的錢——重要。那麼,活的智慧與活的錢相比哪一樣重要呢?我們都只能得出一個回答:智慧只有化人金錢之中,才是活的智慧;錢只有化人智慧之後,才是活的錢。活的智慧和活的錢難分伯仲,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一回事。它們同樣都是智慧與錢的圓滿結合。I
智慧與金錢的同在與統一,使猶太商人成了最有智慧的商人,使猶太生意經成了智慧的生意經!喬治·哈姆雷特曾在伊斯諾州的退伍軍人醫院療養,他的時間很多,但是除了讀書和思考之外,能做的事情並不多。但他懂得智慧的價值。喬治知道很多洗衣店在燙好的襯衣領加上一張硬紙板,防止變形。他寫了幾封信向廠商諮詢,得知這種硬紙板的價格是每干張4美元。他的構想是,在硬紙板上加印廣告,再以每千張1美元的低價賣給洗衣店,賺取廣告的利潤。喬治出院後,立刻著手進行,並持續每天研究、思考、規劃的習慣。
廣告推出後,喬治發現客戶取回乾淨的襯衫後,將衣領的紙板丟棄不用。他問自己:「如何讓客戶保留這些紙板和上面的廣告?」答案閃過他的腑腦際。他在紙板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白的廣告,背面則加進一些新的東西——孩子的著色遊戲、主婦的美味食譜或全家一起玩的2戲。有一位丈夫抱怨洗衣店的費用激增,他發現妻子竟然為了搜集喬治的食譜,把可以再穿一天的襯衫送去洗!喬治並未以此自滿。他要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他把每干張1美元的紙板寄給美國洗衣工會,工會便推薦所有的會員採用他的紙板。因此,喬治有了另外一項重要的發現,用自己的腦袋思考致富,便會得到源源不斷的財富。
可見,正是智慧為喬治帶來可觀的財富。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金錢的價值,懂得如何用自己的知識來獲取金錢,用自己的知識來創造現實社會的財富。有位叫阿巴的外科醫生非鋁名,他給人看病是收費的。當時人們的觀念是醫生是救死扶傷的天使,收費是不應該的,醫生們通常會在大街上擺上一個箱子,向路人募捐。所以,人們紛紛指這位名醫,但是阿巴告訴他們:「不收費的醫生是不值錢的醫生。」
對於猶太人,他們最重視的是能賺錢的活智慧。所羅門王曾經說:「去買真理,買了以後就不要賣掉。你還要去買智慧、教導和領悟。」由此,讓人想到了猶太人銀行家一弗利克斯·洛哈廷,他曾在1970年為了再建即將崩潰的紐約市財政而四處奔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和家人從納粹手裡逃出,徒步穿越了比利牛斯山脈。在一個晚上,他打開了牙刷筒,底部是全家剩下的唯一一枚金幣。這枚金幣將是穿越國境達美國之前的全部費用。但是,他從身無分文到重建生活的智慧是誰也奪不走的。到現在他還說:「對我來說,現實的財富,不是牙刷桶里的金幣,而是我頭腦中隨時可以帶走的智慧。」可見,在猶太人看來,財富不光是錢,也不光是財產。財富是智慧,財富是力量,財富是智慧和魄力的結晶,是物質和精神的統一。。
高風險、高利潤
財富就是風險的尾巴。
——《財箴》
有人說,猶太人是天生的冒險家。的確,許多的猶太大亨都曾經歷過各種各樣的風險,他們在風險的驚濤駭浪中自由地活動,做了一場又一場風險的遊戲,也獲取了一筆豐厚的利潤。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個善於在風險中抓住機遇的人。
南北戰爭前,時局動蕩不安,各種令人不安的消息不斷傳來,戰爭的陰影籠罩著美的大地。人人都在忙著安排自己身邊的事,忙著安排家庭、財產。而約翰·洛克菲勒在運用他的全部智慧來思考怎樣利用這場戰爭,怎樣從戰爭里獲得附加利益。
爭會使食品和資源缺乏,還會使交通中斷,使市場價格急劇波動。洛克菲勒為自,。己的發現驚呆了,這不是一個金光燦爛的黃金屋嗎?走進去,將會是滿載而歸。那時的周咨克菲勒僅有一個資金4000元的經紀公司,而且其中一半的資金屬於英國人克拉克。
洛克菲勒對這個問題著了迷,甚至和女友的父親談話時,也禁不住發問:「要是發生…戰爭,北方的工業家和南方的大地主,哪個更賺錢?」這句唐突的問話使未來的岳父無言以對,並對他投以輕蔑的目光。
洛克菲勒匆忙回到他的辦公室,對夥伴克拉克說:「南北戰爭就要爆發了,美國就要分成南北兩邊打起來了。」「打起來,打起來又會怎麼樣呢?」
克拉克一副迷迷糊糊沒有睡醒的樣子。
洛克菲勒胸有成竹地決定,我們要向銀行借很多的錢,要購進南方的棉花、蓉1pr\V的鐵礦石、賓州的煤,還有鹽、火腿、穀物……克拉克驚詫無比,攤出雙手:「你瘋了,現在這麼不景氣!可你居然還想投機。」
洛克菲勒嘲笑克拉克的無知,他說:「明年我們的目標是取得3倍的利潤。」他昂著頭,冷靜而又自信。
在勸亨任何抵押的情況下,洛克菲勒用他的設想打動了一家銀行的總裁漢迪先生,籌到一筆資金。一切都如洛克菲勒預料的那樣,第四年他們小小的經紀公司利潤已高達17萬美元,是預付資金的4倍。在第一筆生意結賬後僅僅兩周,南北戰爭爆發了,緊接著,農產品的價格又上升了好幾倍。洛克菲勒所有的貯備都帶來了巨額利潤,財富就像滾動的雪球跟隨著戰爭的車輪。等到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洛克菲勒已不再是個小小的穀物經紀人,而是腰纏萬貫的富翁,並開始涉足石油工業。洛克菲勒在風險中的決策是他事業的一個轉折點,他在後來的經營中,始終記住了這一要訣:機遇存在於動蕩之中,關鍵在於投身進去。
其實很多事在未真正完成之前,都是具有風險性的,常常會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時候,也常常會有看似平靜,但內部暗藏危機的時候。商業場上更是如此。一旦你勇於去開拓,敢於去克服那些困難,那麼在最後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那些看似難以捉摸的風險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喲財富!猶太人相信「風險越大,回報越大」「財富是風險的尾巴」,跟著風險走,隨著風險摸,就會發現財富。
確實,猶太商人長期以來不僅是在做生意,而且也是在「管理風險」,就是他們的生存本身也需要有很強的「風險管理」意識。所以在每次「山雨欲來風滿樓」時,他們都能準確把握「山雨」的來勢和大小。這種事關生存的大技巧一旦形成,用到生意場上去就遊刃有餘了。有不少時候,猶太商人正是靠準確地把握這種「風險」之機而得以發跡。公元1600年前後,摩根家族的祖先是從英國遷移到美洲來,到約瑟夫·摩根的時候,他賣掉了在馬薩諸塞州的農場,到哈特福定居下來。
約瑟夫最初以經營一家小咖啡店為生,同時還賣些旅行用的籃子。這樣薔嚎S嘉渺一些時日,逐漸賺了些錢,就蓋了一座很氣派的大旅館,還買了運河的股票,成為汽船業和地方鐵路的股東。
也不要現金,出資者的信用就是一種資本,只要在股東名冊上籤上姓名即可。投資者在期票上署名後,就能收取投保者交納的手續費。只要不發生火災,這無本生意就穩賺不賠。
然而不久,紐約發生了一場大火災。投資者聚集在約瑟夫的旅館裡,一個個面色蒼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很顯然,不少投資者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件。他們驚慌失措,願意自動放棄自己的股份。約瑟夫便把他們的股份統統買下。他說:「為了付清保險費用,我願意把這旅館賣了,不過得有個條件,以後必須大幅彥捏高手續費。」
這真是一場賭博,成敗與否,全在此一舉。另有一位朋友也想和約瑟夫一起冒這個險。於是,兩人湊了10萬美元,派代理人去紐約處理賠償事項,結果,代理人從紐約回來的時候帶回了大筆的現款。這些現款是新投保的客戶,出的比原先高一倍的手續費。與此同時,「信用可靠的伊特納火災保險」已經在紐約名聲大振。這次火災後,約瑟夫凈賺了15萬美元。這個事例告訴我們,能夠把握住關鍵時刻,通常可以把危機轉化為賺大錢的機會。冒險是上帝對勇士的最高嘉獎。不敢冒險的人就沒有福氣接受上帝恩賜給人的財富。一位很成功的企業家邱德根曾經這樣說過:「我不信命運,我從風浪中捱出來,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即使到最後一刻也不會放棄,我的許多生意都是在風險中度過的。」
其實,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做大,所面臨的風險都是長期的、巨大的和複雜的。企業由小到大的過程,是鬥智斗勇的過程,是風,險與機會共存的過程,隨時都有可能觸礁沉船。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風險,如財務風險、人事風險、決策風險、政策風險、創新風險等。對猶太人而言要想成功,就要有「與風險親密接觸」的勇氣。不冒風險,則與成功永遠無緣。而商戰的法則是風險越大,賺錢越多。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是平庸之人。而猶太商人大多具有樂觀的風險意識,所以常能發大財。
絕對的現金主義
I擁有很多的現金,憂愁的事可能相對增加;但完全沒有現金的人,憂愁更多。《蠼督》—
在生活中,猶太人對銀行存款不感興趣。銀行存款雖然短期內的確可以獲得一大筆利息,但是物價在存款生息期間不斷上漲,貨幣價值隨之下降,尤其是存款者本人死亡時,還需向國家繳納繼承稅。所以,無論多麼巨大的財產,存放在銀行,相傳三代氏,將會變成零。這就是稅法上的原則。世界各國概莫能外。
增值,但物價巒牕帥糕胃腸,吳屢照耀玀了奠銀行的財產登記,在財產繼承時,不需要向國家繳納遺產繼承稅。所以,手持現款時,財產既不增多,也不減少。
·銀行存款和現金相比,當然是現金可靠,既不獲利也不虧損。小心謹慎的猶太人白然在二者擇一的條件下選擇了後者,因為對猶太人來說,「不減少」正是「不虧損」的最基本做法。想藉助銀行存款求得利息,是不太可能獲得利潤的。對錢財的保管,從古至今,每個國家的人們都有自己的一系列辦法。中國在銀行出現以前,人們為了生命和財產安全,通常把金銀元寶埋藏在秘密的地方,只有自己或家人知道。在當時保險措施不健全,技術落後的時代,這算是一種比較安:全的現款保藏法。當前,也有一些人,不太信任銀行,仍舊用原始方法保存現款。這種方法存在許多弊端。
首先,人們擁有的現款大多數是紙幣。紙幣易受損壞,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如失火等,將損失慘重。其次,巨款在身,對生命也構成威脅。猶太人認為世界變化太快,沒有誰能預測明天會怎樣。一切都在變,只有現金不變,只有現金才可以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定的保障,才可以對付難以預料的天災人禍。這表現在商業活動中,就是徹底的「現金主義」,即唯有現金是最實在的。
再來看一則笑話:有一位猶太人,臨終之際,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叫到了床前,砂—他們囑託後事,說道:「請將我的財產全部換成現金,用這些錢去買一床最高檔的毛毯和一張最昂貴的床,然後把餘下的錢放在我的枕頭底下。等我死了,再把這些錢放進我的墳墓,我要靜著這些錢到那個世界去。」親友們按照他的安排,買來了毛毯和床。這位富翁躺在豪華的床上,蓋著柔和的毛毯,摸著枕邊的現金,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遵照富翁的遺囑,死者留下的那一筆現金和他的遺體一起,被放進了棺材。這時,i死者的一位老朋友前來向他的遺體告別。當他聽說死者的財產都換成了現金並已隨死者的遺體一起被放人了棺材時,立即從衣袋裡掏出了支票和筆,飛快地簽上金額,撕下支票,放人棺材。同時,又從棺材中取出現金,並輕輕地拍著死者的腦門,說道:「老朋友,金額與現金相同,你會滿意的。」
這則笑話說明了猶太人對現金的偏愛。在現實生活中,猶太商人中不乏痴愛現金的。19世紀的南非首富之一、猶太鑽白閻巳余·巳:N恃脫說:「始終和現金或現金之類的東西打交道,喜歡鑽石、金鎊和紙幣。」這位富翁從來不喜歡那些稱為「股票」的紙類玩意兒。
還有一位英國猶太富商,歐洲第三大食品生產和經營集團卡文哈姆公司的老闆詹姆斯·戈德文密斯爵士也特別迷戀現鈔,他有這樣的怪癖:他在賣東西時,一般都要求別人支付現金,但是在買別人的東西時,他盡量地用股票支付或者用長期賒購的方式。
奉行徹底的現金主義,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大流散中可以隨身攜帶現金逃跑,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任何人都不放心,一日將商品賒出去,拿不回錢來怎麼辦?如果馬上要逃跑,豈不要白白損失?所以,唯有現金是安全、可靠和永恆的。我們知道,自從羅馬帝國淪亡以來,猶太人便開始受到驅逐,過著四處流浪的生活。政治風雲變化莫測,當地對猶太人的政策完全隨其主觀意識而變動。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猶太人為了免遭殺戮和迫害的命運而隨時都得做好遷徙的準備。動蕩的生活和社會環境,央定了猶太人在財產選擇上與眾不同。他們通常是持有現金,或把錢換成黃金砧石,固定財產少之又少。因為土地、建築物等固定財產是無法攜帶的,一旦時局緊張就得棄之而走,這對愛財的猶太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聰明的猶太人不會去購買土地營建奢侈豪華的別墅,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一看政治風向不對,他們就馬上捲起家產而逃,能隨身攜帶的財產是他們逃難時的生活依靠,有了它們,無論遇上什麼天災人禍他金的偏愛程度是無以復加的。
有一家猶太人的小餐館的牆壁上貼著一首歌謠:「我喜歡你,你要借錢,我只能不,怕借了你便不再上門。」說白了,就是「現金交易,恕不賒欠」,然而其言語卻很婉轉。其實,這小餐館的一杯酒才幾塊錢,卻為何絞盡腦汁,編出這樣的歌謠來拒絕顧客的賒欠呢?答案很明顯,如果小餐館允許顧客賒欠,其中的利息勢必自己承擔。換言之,己所得利潤必然被這部分利息所侵蝕。再者,小本經營的生意,如果賒欠太多,必將響餐館的資金周轉,甚至使餐館陷入困境。從這首歌謠,便可以看出餐館主人如何煞苦心了。
徹底採取現金主義,是猶太人的商法之一。這在日常生活及交往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是:「那個人今天究竟帶了多少現款?」更令人驚訝是他們對公司的評價:「今天那個公司,換成現款,究竟值多少?」總的來說,他們關的是現金,腦子中除了現金,沒有其他的貨幣形式。他1IJ)9水把一切東西都『現金化「。
猶太人這一「保守」的觀念.滇守了他們的商品交易力求現金交易。縱然交易的對方,在一年後確能變成億萬富翁,也難保證他明天不發生意外。人、社會及自然,每天在變,只有現金是不變的n;i「縣猶太人的信念,也是猶太教的「神意」。L
此外,為了保證最大限度的現金化,猶太商人奉行如下原則:
在契約上標明付款條件。
2)互惠互利,不強買強賣;商品不賣給沒有支付能力的顧客。
(3)信用限度表明可以賒欠宏少,超過限度不予賒欠。
(4)收款態度堅決,不讓對方有拖延的餘地。
(5)約定期一到,立即上門收款。
(6)對經常拖欠貨款的顧客慎重發貨。
由於猶太商人奉行「現金主義」,長期以來,在猶太商人中流行著兩條交易的鐵的規定:
錢只有一直處於流動狀態才能夠發揮它的增值功能。
(2)經濟社會裡,白條不可流通。
事實上,在當今的貿易活動中,現金仍是十分重要的,瞬息萬蠻的市場,風險潛伏在各種買賣活動中,如果忽視了現金主義,往往會導致血本無歸。所以,猶太商人的現金主義觀念是很有道理的。
賺錢如遊戲,
金錢不神聖,它並不是不可觸及的聖物。一《財箴》
一位銀行家的兒子獲得博士學位後,改信了基督教。這件事深深地傷了這位猶太教徒的心,儘管兩個孫子經常來看他,他仍然悶悶不樂。
銀行家看到兩個孫子在玩紙牌,便問他們在玩什麼遊戲。「我們在玩銀行家的錢。」孫子不假思索地說。
老頭一聽,喜形於色:「孫子身上仍然是我的血脈!」
猶太人注重金錢,認為金錢是現實中萬能的上帝。金錢在他們眼中顯得無比神聖,但是在賺取金錢的時候,他們卻把金錢當做是一種十分普通的東西,就和紙張、石頭一樣,絲毫不覺得金錢有燙手的感覺。
猶太人只把金錢當做是一種很好玩的物品。它在刺激著每一個。神經去高度地投人它,人們投人資金的時候就是投入了一次次危險但有趣的遊戲中。如果不是把賺鐮錢當做遊戲,而是看做一項沉重的工作,甚至是在拿命運做賭注的時候,心理的壓力會十分強大,以至於人們不敢去冒風險。
猶太人這樣形容自己:在賺錢的時候你就進入了一個遊戲的世界。作為遊戲的參與者,你要不停地和對手進行較量和角逐。你要採用一切辦,法和手段來勝過其他的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是這樣的賺錢觀念,即絕不讓賺錢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新鮮刺激的遊戲。他認為只有以這樣遊戲的心態去賺取金錢,才是最佳的賺錢心態。摩根賺錢甚至達到痴迷的程度。他一盲有一個習慣。,每當黃昏的時候,他就到小報攤上買一份載有股市收盤的當地晚報,然後回家閱讀。當他的朋友都在娛樂的時候,他則說:「有些人熱衷於研究棒球或者足球,我卻喜歡研究怎麼賺錢。」在談到投資的時候,他總是說:。玩撲克的時候,你府當認真觀察每一位玩者,你會看出一位冤大頭。如果看不出,那這個冤大頭就是你。「他從來不亂花錢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總是琢磨賺錢的辦法。有的同事開玩笑說:「摩根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感覺滋味如何?」摩根的回答讓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而又可以用錢買到的東西,我都能買到。至於其他人所夢想的東,比如名車、名畫、豪宅我都不為所動,因為我不想得到。」
他並不是一個為金錢而生活的人,他甚至不需要金錢來裝飾他的生活。他喜歡的僅僅是遊戲的感覺,那種一次次投入資金,又一次次地通過自己的智慧把錢賺回來的感覺,充滿了風險和艱辛,但是也頗為刺激。他喜歡的就是刺激。摩根說:「金錢對我來說並不重要,而賺錢的過程,即不斷地接受挑戰才是樂趣。不是要錢,而是賺錢,看著錢滾錢才是有意義的。」
有許多猶太大亨,當他們手中掌握著數以百萬、千萬,甚至億萬的財富時,他們感覺手裡拿的不過就是一堆紙張而已,並不覺得這就是可以時刻給人帶來禍福安危的東西。如果他們把金錢看得很重,就不敢再那樣心不跳、氣不喘地賺錢了。
要想賺錢,就絕對不能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而是應該從容地、冷靜地對待。對金錢不感興趣自然賺不到錢,然而倘若把金錢看得太重也就給自己背負了沉重的包袱。因此,視錢為平常物,視賺錢為遊戲,這就是猶太商人的高明之處。正是如此,才成就了那麼多的猶太大亨。
賺錢是為了享受學會享受生活吧,它會讓你快樂起來。
一《財箴》
如果你問猶太人:「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你以為他們會回答:「還不是賺錢?」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對錢瘋狂地迷戀,但賺錢並不是他們的生活目的。事實上,他們認為:「人生的目的,不外乎是能隨心所欲地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
絮很如你再進二步追問:「那麼,—大,為,什麼工作呢?」猶太人會毫不猶豫地這樣告訴你:「人是為了吃而工作呀!並不是為了儲蓄做工的精力而吃!」猶太人有個習慣,就是不在餐桌上談論工作。猶太人的工作簡直就和打仗一樣充滿了戰鬥的氣息,即使是一分鐘也要盡量抓緊。猶太人就是這樣拚命賺錢的。在這種緊張的工作氣氛下,倘若忙活了整天,到了晚上好好地吃頓可口的晚餐,那將是多麼好的享受啊,而這頓香的飯菜就是對自己努力工作最好的獎賞。
猶太人說,人生就是為了吃飯而活著,要好好地享受吃飯的樂趣。他們還說,噴香的飯飯菜是上帝賜給自己的禮物,一定要好好享受,他們把吃飯當做是一種高級的享受。尤其是晚上的那頓飯,在豪華的飯店裡端上噴香精美的食物,猶太人就和朋友們一起開始海闊天空地聊天,但是他們有三不談:不談政治、不談戰爭、不談女人。
猶太人享用晚餐的時間長達兩個小時。在盡情享用美食的同時,他們還會聊很多話題,例如娛樂、名勝古迹、花卉、動物等,但他們絕不會談到戰爭、宗教和工作。。戰爭和宗教的話題,常常會勾起他們袖泊塞的痛苦回憶,會破壞融洽的氣氛;談工作,則會影響就餐的情緒。總之,猶太人在吃飯時,一定是放鬆心情,慢慢地吃,把人生和工作的煩惱統統拋諸腦後。這是他們一天中最夷為幸福的時候,他們把白天賺來的錢大把大把地花出去,這樣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義。
猶太人為什麼有這樣的人生觀呢?這與猶太人的歷史是分不開的。兩千多年的流離生活,使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迷茫和不安。在他們看來,今天活在世上,也許明天便會遭遭到主迫害。明天是靠不住的,何不在今天就好好享受這人生的美妙呢?他們享樂的方式,便是吃,於是,形成了汶樣的生活觀念:人的目的,是為了吃遍人間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因此,可以說賺錢是為了享受,這是猶太人賺錢的目的,也是他們對於商業目的的最好詮釋。因此猶太民族在經商時勞逸有度,使工作與生活兩兩不誤,真正體會到到了人生的真諦。有人這樣問一個猶太富翁:「你們工作一小時可賺錢50美元以上,如果每天休息1小時,一個月就少賺1500美元,一年少賺18萬美元以上,這值得嗎?」
猶太人算得更快:「假如一天工作8小時不休息,一天可賺400美元,那我的壽命將減少五年,按每年收入12萬元計算,5年我將減少60萬美元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1小時,那我除損失每天1小時50美元外,將得到55年每天7小時工作所賺的錢,現在我60歲,假設我按時休息可活10年,那麼我將損失15萬美元,15萬和60萬誰大呢?」
猶太人確實是很精明的!不會休息的人是愚蠢的人。連視錢如如命的猶太人也願意放棄錢來休息,而那些為錢所束縛的人們為什麼不保護一下自己的生命,在工工作之餘找點時間休息呢?猶太人從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落的時間是休息日,這是《聖經經》上規定的休息日,《聖經·創世紀》上說,神造物用了六天時間,所以到了第七天就要停止一切工作門神賜福給第七日,意為聖日,在這一天,絕對不能從事工作,因為神停止了他的一切工作,就安息了。
所以這一天是放假的日子。這一天不可談論有關工作的事,不可思考有關工作的問題、不可閱讀有關工作的書。當然,也也不可從事有關工作的計算,甚至連煮飯做菜都在禁止之列。
休息的意義何在呢?
一張弓如果一直綳著,即使是鋼做的,也會失去彈力。同樣,不管大腦多麼聰慧,長時間的緊張,過度疲勞的思考,就會開始麻木。猶太人就是用八分的緊張和兩分的鬆弛來保持著最佳的工作狀態。根據猶太律法,休息日的活動範圍原則上是從街口起1公里,當然,這個規則在現在猶太人當中已經沒有什麼約束力了。但是,作為一個思考方式,即以不疲勞為限,還是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來看看洛克菲勒的教訓吧:洛克菲勒在33歲時第一次賺到了1000萬美元。43歲時,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壟斷企業——「標準石油公司」。但他在53歲時又怎麼樣呢?煩惱和高度緊張的生活已經破壞了他的健康,他的頭髮全部掉光,甚至連眼睫毛也一樣,「看起來像個木乃伊」。
根據醫生們的說法,他的病是「脫毛症」。這種病通常是由於過度緊引起的。他的.頭部光禿禿的,模樣很古怪,使他不得不戴上帽子。後來,他訂製了一些假髮——每頂500美元。從此他就一直戴著這些假髮。做不完的工作,無窮的煩惱,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經常失眠以及缺乏運動和休息,已奪去他的健康,使他挺不起腰來。
洛克菲勒早在23歲的時候就全心全袁意追求他的目標。當他做成一筆生意,賺到一大筆錢時,他就高興得把帽於彈征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來。但如果失敗了,他也會隨之病倒n「缺歹幽默感和安全感」,這是洛克菲勒一生的特徵。他說:「每天晚上,我一定先提醒自己,我的成功也許只是暫時性的,然後才躺下來睡覺。」他手上已有數百萬美元可以任意支配,但他仍然擔心失去一切財富。他沒有時間遊玩或娛樂,從未上過戲院,從沒玩過紙牌,從來不參加宴會。誠如馬克·漢納所說:「在別的事務上他很正常,獨獨為金錢而瘋狂。」
這些就是洛克菲勒前半生的真實寫照。他為了金錢,為了事業,將自己徹底地搞垮了。美國一個著名企業家福特說過:「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就像沒有剎車的汽車,極為危險。」53歲以前他一直沉溺於不擇手段地賺錢,使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洛克菲勒選擇了退休。他學習打高爾夫球、整理庭院、和鄰居聊天、打牌、唱歌。總之,他是徹底地休息,開始善待自己了。
甚至於後來洛克菲勒在吃飯的時時候從不談工作,只是盡情地享用他的美食。這種良好的習慣,讓他在90歲高齡的時候還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洛克菲勒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富有的人,也:所有商業大亨中最為高壽的一位。
猶太人認為,活著就是為了了享受,應該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盡量善待自己。一位住在芝加哥的猶太人已經七十歲了,卻要買一套很豪華的公寓,別人覺得很奇怪,問他:「你年紀這麼大,估計也就只有幾年的壽命了,還要這麼大的房子幹什麼?」這位猶太人反問道:「難道只有幾年就不可以享受了嗎?」釅
這真應了美國詩人惠特曼的那句話:「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外,還有什麼呢?」有了錢,你才能夠做你想做的事,才可以享受閑暇。閑暇有兩種,一種是愜意的,一種是折磨人的。大家還記得漁民和富翁曬太陽的經典故事吧?不過很多人卻誤解了它的意思,認為富翁辛苦了一生,到頭來所能享受的,不也就是躺6下來晒晒太陽嗎?而這一切,漁民能夠天天享受到。錯了,富翁與漁民在曬太陽的時候,心情的差別是很大的。富翁享受的是閑暇,而漁民卻不能享受這種閑暇,他得擔心如果打不到魚會不會餓肚子。如果有了老婆孩子,那情況就更糟了,\的生活而擔憂,你想他的心情會有富翁的好嗎?
無事可做的時光對有錢人來說,那是一種詩意,而對四處找活兒干卻沒有結果的人來說,那是一種可怕的折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為的就是能夠賺到足夠的錢,讓我們的閑暇時間變得有詩意。如果有足夠高的薪水,那麼就可以在40歲退休,然後,要去高山遠足還是週遊世界,都由你自己決定了。
此外,在猶太人看來只有大把地賺錢,大把地花錢,這才是富人的做法。猶太人認為生活要過得幸福和開心,日子一定要有滋潤的感覺,不要怕花錢,相反要大把大把地花錢。猶太人喜歡在那些裝飾考究、豪華的飯店吃晚餐,而且一吃就是兩個小時,吃的為豐盛。
這讓想要拚命追猶太人的日本人慘愧不如,日本人花錢極其吝嗇,他們一天到晚只是拚命地省錢和拚命地工作。日本人崇尚「早睡早起『快吃快拉、得利三分」,於是,他們的生活里就只有工作,為廠工作,連吃飯的時間都要盡量縮短,甚至覺得人可以只幹活,不要吃飯睡覺才好。對於一個商人來說,賺錢的時候,有運籌帷幄的能力,花錢的時候,就大把大把地花。]自信、氣定神閑、從容不迫,這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商人。
大手大腳地戔,過舒適的生活,這樣能使一·塞爾茲尼就曾這樣教育他的兒子大衛,大衛後來成為電影《飄》的製片人,這句話後來成為風行好萊塢的經營原則。
由此,我們不難看/H豬大吊褲皂一個很會享受的民族。在日為勺生活中,他們注重吃喝的享受,吃得好,身體自然就健康。健康是猶太人最大的本錢。猶太人亡國了2000多年,浪跡天涯,常常遭人歧視和迫害,但是並沒有因此而滅絕,這不能不歸功於他們養身有術——注重健康。還有和飲食一樣對健康有相同功效的就是充分的休息,猶太人也是非常注重的。
待自己,注重享受,這就是猶太人的人生觀。
契約是上帝的約定
有一個猶太商人和僱工訂了契約,規定僱工為商人工作,每周發一次工資,但工資;是現金,而是僱工從附近的一家商店裡領取的與工資等價的物品,然後由猶太商人和商店老闆結賬。
過了一周,僱工氣呼呼地跑到商人跟前說:「商店老闆說,不給現款就不能拿東西。了,說:「你的雇已經取走了這些東西,請付錢吧。」
人人人還是付了商店老闆的錢,因為唯有他同時向雙方做了許諾,而商店老闆和該僱工之間並沒有僱傭關係。既然有了約定,就要遵守。雖然吃了虧,也只能怪自己當時疏忽輕信了僱工。猶太人之所以不毀約,是認為契約是和神的約定,絕不可以毀約。
鑒一部分猶太人的經商史,可以說是一部有關契約的簽訂和履行的歷史。猶太人旦簽訂了契約就一定執行,即使有再大的困難與風險也要自己承擔。他們相信對方也定會嚴格執行契約的規定,因為他們深信:我們的存在,不過是因為我們和上帝簽訂契約,如果不履行契約,就意味著打破了神與人之間的約定,就會給人帶來災難。簽訂契約前可以談判,可以討價還價,也可以妥協退讓,甚至可以不簽約,這些都是我們權利,一旦簽訂了就要承擔自己的責任,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執行。
猶太人在經商中最注重「契約」。在商界中,猶太裔人的重信守約是有口皆碑的。猶人認為「契約」是上帝的約定。他們說:「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契約,也和神所定的契約相同,絕不可以毀約。」既然「契約」是和上帝的約定,那麼若毀約,就是褻瀆了上帝的神聖。
聖經·舊約》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的存在,就是履行和神簽訂的契約。」從這句話不難看出,猶太人對於契約所持的神聖態度。這種態度不是偶然的,而是來自於他們民族的文化根源。
《聖經》中說:亞伯拉罕把上帝視做對手,並進行了數次談判,終於簽訂了契約。上帝與人類締結的是平等之約,人類如能遵守上帝之約,上帝便保證人類的幸福。合同書對權利與義務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你如留心聽從耶和華上帝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必使你超乎天下萬民之—上,你如聽從耶和華上帝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勤你身上。」同時,對於違約的人,它也規定了必須承擔的後果:「你如不聽從耶和華上帝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詛咒都隨你,臨到你身上。」最後,上帝和人類簽名蓋章,並留下了信物。
毀滅人類,唯有諾亞及其一家被作為人類新的始祖,被上帝赦免。於是,上帝命諾亞造了一艘長約150公尺,寬約25公尺,高約15公尺的3層方舟,諾亞一家攜鳥類和獸類避在裡面。大雨一連下了40個晝夜,淹沒了所有的陸地,只有諾亞一家劫後餘生。洪水退後,諾亞建起祭壇,二供品,感謝上帝的庇護。
了供品,並和諾亞約定,今後不再毀滅世上的生物,而且還在天地之間畫彩虹來作為憑證。這就是所謂的「彩虹之約」。
從此,猶太人便認為上帝和人類之間具有一層契約關係。上帝要猶太人作為自己的「將選之民」,猶太男人出生的第八天就要在父母的帶領下做「割禮」(即將男子的包皮去),作為上帝和猶太人之間契約的證明。耶和華要求猶太八歷盡流浪之苦最後等待救世主彌撒亞的到來,到時候,所有的人都必將得到救贖。因此猶太人深信:「我們的存.,稅是履行和神簽訂的契約。」契約就是人存在的理由。因此猶太人極為注重契約,認為契約是和耶和華簽訂的,是無比神聖的事『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