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43: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考點43: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JC說明全解 知識清單
——明確考什麼
一、冷戰中的對峙
1、冷戰政策
(1)含義: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了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為。
(2)內容:①政治上:推出杜魯門主義,1947年 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它國家的政策,標誌美蘇戰時同盟關係正式破裂、美蘇冷戰開始;②經濟上:實施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③軍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兩極格局的形成:標誌是蘇聯組織成立華沙條約組織
3、美蘇爭霸
(1)20世紀五六十年代:①實力對比:蘇聯經濟、軍事實力遠不及美國;②領導人:赫魯曉夫、肯尼迪;③蘇聯意圖:企圖與美國共同主宰世界;④重要事件: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危機的解決表明戰略優勢在美國
(2)70年代:①特點:美蘇爭霸達到高潮;②對策:美國實行戰略收縮,結束越戰,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蘇聯採取積極進攻戰略,如1972年12月出兵阿富汗
(3)80年代:①蘇聯對策:戈爾巴喬夫提出以軍備控制為核心的全球緩和戰略;原因:經濟困難;事件:1989年從阿富汗撤軍。②美國對策:實現有限的緩和;原因:因擴充軍備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經濟遇到西、日本的激烈競爭
4、冷戰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也標誌著兩極格局結束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一超多強」:「一超」指的是美國,制定了全球戰略,干涉別國內政,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多強」指的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
2、科索沃戰爭:1999年3~6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狂轟濫炸;多極化趨勢是長期的、曲折的,聯合國的主導地位受到威脅
三、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1、原因: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各國經濟聯日益密切
2、表現: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影響增大;生產活動全球化趨勢加快;1995年1月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3、影響: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對中國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JC備考建議
本考點為命題的熱點,試題呈現方式多樣,複習時應注意冷戰政策的含義和內容、兩極格局形成的標誌、美蘇爭霸的概況、一超多強的局勢和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及表現。
JC高頻考點 標準解題
——知道怎樣考
例解1 (2005年南寧市中考題)二戰後,西方國家用除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來遏制共產主義,這一政策被稱為 ( )
A.冷戰 B.熱戰 C.鐵幕 D.軍事對抗
【考點】冷戰政策的含義。該考點多以選擇火箭答題的形式出現。
【思路】通過回顧二戰後的國際關係內容,就會做出正確選擇。
【解答】A
【評註】對於此類考查概念型選擇題,一方面回顧課本知識尋找正確答案;另一方可從題干中的關鍵詞入手尋找與題干相應的選項。如本題中的關鍵詞是「除直接的武裝進攻外」,直接的武裝進攻對應的是「熱戰」,那麼非直接的武裝進攻當然就是「冷戰」。
例解2 (2005年包頭市中考題)1945年5月18日,美國駐蘇參贊凱南說:「在人們歡呼跳躍……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才剛剛開始。」這裡的兩個「戰爭」分別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B.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東戰爭
C.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蘇「冷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科索沃戰爭
【考點】二戰與冷戰。對這兩個考點的起止時間間接考查,經常以選擇或簡答的形式出現。
【思路】通過題干中給出的時間打開缺口,對應的戰爭就會一目了然。
【解答】C
【評註】對於此類對時間間接考查的題,解題關鍵從題干中找出隱性的信息入手,辨析判斷就會得出正確結論。
例解3 (2005年江西中考題)以美國、蘇聯為首的兩大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最終結束的直接原因 ( )
A.聯邦德國和日本崛起 B.第三世界的興起
C.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D.海灣戰爭的爆發
【考點】兩極格局結束的原因。本考點多以選擇或問答題的形式出現。
【思路】回顧兩極格局結束的基本史實,如從時間上入手,先考慮兩極格局結束於什麼時候;再考慮這個時間美蘇兩國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致使兩國不再對峙,該事件就是直接促使兩極格局結束的因素。
【解答】C
【評註】對於此類考查直接原因的選擇題,主要看什麼事情與其發生離得最近,且影響較大,有時還可把直接原因看成是導火線。
例解4 (2005年北京中考題)冷戰結束後,和平與動蕩並存。下列各項中嚴重干擾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 ( )
①霸權主義橫行 ②南北差距加大 ③地區衝突不斷 ④恐怖主義抬頭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點】當代國際關係。本考點多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
【思路】通過對比選項,看哪些是嚴重影響和平與發展就可得出正確結論。
【解答】B
【評註】對於此類組合型選擇題,最好才用排除法去解決。
例解5 (2005年江西中考題)「目前中國海爾公司在美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13家工廠,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實現了設計、生產和銷售本地化。」(東方網2002年3月5日報道)這段材料可以用來說明 ( )
A.中國經濟呈現本土化發展趨勢
B.地區經濟呈現區域化發展趨勢
C.世界經濟呈現全球化發展趨勢
D.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
【考點】經濟全球化。本考點多以選擇或材料題的形式出現。
【思路】通過對題乾的理解,可以看出海爾產品全球銷售,不難看出這就是經濟全球化的特徵。
【解答】C
【評註】對於材料型選擇題,解題關鍵是從題干中獲取有效信息。
JC考點突破 考題預測
——圈定重點題
一、基本題
選擇(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你聽說過「鐵幕演說」嗎?這是下列哪個人物的「傑作」? ( )
A.丘吉爾 B.斯大林 C.赫魯曉夫 D.馬歇爾
2.你知道二戰後經濟、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一位的國家是誰嗎? ( )
A.蘇聯 B.美國 C.英國 D.日本
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冷戰」正式開始的標誌是 ( )
A.「北約」成立 B.「杜魯門主義」出台
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D.「華約」組織的成立
4.兩極格局結束後,國際關係暫時形成「一超多強」局面。下列屬於「多強」的是 ( )
①歐盟 ②中國、日本 ③韓國、新加坡 ④俄羅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你認為科索沃戰爭表明了 ( )
A.世界多極化在不斷發展世界多極化在不斷發展
B.民族矛盾異常尖銳
C.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D.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的、曲折的鬥爭過程
6.如果有人讓你告訴他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你將會說 ( )
A.反對帝國主義,反對霸權主義 B.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C.建立國際政治經濟的新秩序 D.和平與發展
7.你認為下列敘述對當前國際形勢的分析最為全面的是 ( )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③地區衝突和民族衝突不斷 ④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美國的波音飛機,部分發動機在英國製造,部分尾翼在我國製造。這說明 ( )
A.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趨勢
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不平等
C.高新科技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
D.世界經濟呈現出全球化趨勢
9.下列關於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說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發展最快的資本主義國家是聯邦德國
B.歐共體的成立促進了歐共體成員國的經濟發展
C.二戰後亞洲各國地區經濟發展都緩慢
D.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逐漸形成美周、日本、歐共體三足鼎立的局面
10.當今,世界經濟逐漸形成一個緊密聯繫的整體。請告訴我這一趨勢被稱作 ( )
A.知識經濟 B.信息經濟 C.高科技經濟 D.經濟全球化
二、綜合創新題
11.試一試,閱讀材料,解決相關問題
材料一 1947年,美國總統在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里,宣稱美國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產主義的滲入」;同時大肆渲染希臘、土耳其受到「共產主義的嚴重威脅」,要求國會撥款4億美元,給予所謂「援助」……
材料二 美國應該儘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美國政府能夠儘力緩和局勢,協助歐洲走上復興道路。
材料三 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的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因此,締約國同意如此種武裝攻擊發生……締約國採取視為必要的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
(1)上述三段材料,屬於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推行的一種霸權政策的內容,這一政策被稱為什麼政策?
(2)材料一的國情咨文中提出的綱領和政策,後來被稱為什麼?
(3)材料二中美國「協助歐洲走上復興道路」的計劃稱作什麼?
(4)材料三的規定出自什麼公約?根據此項公約成立的組織是什麼?
12.再試身手,閱讀材料,解決相關問題
「隨著東歐的劇變和蘇聯的解體,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兩極格局結束了。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終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極化不斷發展。」
請回答:
(1)「東西方兩大集團」是指哪兩大集團?
(2)新舊世界格局交替的過程中,嚴重威脅著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是什麼?
(3)在新的多極化的世界格局沒有形成前,什麼局面還會在較長時間內存在下去?
13.看圖回答問題:
(1)此圖反映了美蘇的關係處於怎樣的狀態中?赫魯曉夫的目的是什麼?美蘇的較量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具體情況怎樣?兩國分別採取什麼措施?
(2)20世紀70年代雙方較量的策略有什麼變化?具體表現是什麼?
(3)到了20世紀80年代兩國的較量策略又有何變化?
兩國分別採取什麼措施?
14.如果有人告訴你下邊這段話,請你嘗試一下解決相關問題
目前,全球跨國公司已達6萬家,子公司50多萬家;它們控制了全球生產的2/3,國際貿易的1/3和直接投資的70%,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跨國公司之間競爭上。從國際貿易額比較來看,1947年全球貿易為450億美元,1997年全球貿易額為61000億美元,服務貿易12300億美元,50年增長160多倍。
(1)你認為這段話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的什麼現象?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2)試簡單敘述這種現象的具體表現。
考點43: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
一、基本題
1.A 2.B 3.B 4.B 5.D 6.D 7.A 8.D 9.C 10.D
二、綜合創新題
11.(1)冷戰政策。(2)杜魯門主義。(3)馬歇爾計劃。(4)《北大西洋公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2.(1)東方集團是指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西方集團是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華約組織,北約組織)。(2)霸權主義,強權政治。(3)一個超級大國,多個世界強國並存的「一超多強」的局面。
13.(1)20世紀五六十年代:①實力對比:蘇聯經濟、軍事實力遠不及美國;②領導人:赫魯曉夫、肯尼迪;③蘇聯意圖:企圖與美國共同主宰世界;④重要事件: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危機的解決表明戰略優勢在美國。(2)70年代:①特點:美蘇爭霸達到高潮;②對策:美國實行戰略收縮,結束越戰,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蘇聯採取積極進攻戰略,如1972年12月出兵阿富汗。(3)80年代:①蘇聯對策:戈爾巴喬夫提出以軍備控制為核心的全球緩和戰略;原因:經濟困難;事件:1989年從阿富汗撤軍。②美國對策:實現有限的緩和;原因:因擴充軍備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經濟遇到西、日本的激烈競爭。
14.(1)經濟全球化;高新科技的推動(2)具體表現:國際分工不斷加強;跨國公司擴展加快;國際投資急劇增加;國際貿易額迅速增長等。
世界格局的變化
單元檢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東歐劇變的實質是
A.世界社會主義發生較大的變化
B.東歐國家發生分裂 C.東歐各國執政黨和經濟制度走向瓦解 D.東歐各國共產黨、工人黨喪失政權,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2.下列有關東歐劇變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波蘭是第一個發生劇變的國家
②羅馬尼亞是通過突發性事件和流血衝突發生劇變 ③民主德國併入聯邦德國 ④其他東歐國家通過自由選舉的和平方式發生劇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 D.①
3.引起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共同歷史原因是
A.西方國家長期推行「和平演變」戰略
B.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弊端長期得不到糾正 C.戈爾巴喬夫改革引起東歐和蘇聯執政黨的分裂、蛻化和改組 D.美蘇爭霸的影響4.標誌著蘇聯完全解體的是
A.《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的公布
B.「八一九」事件發生 C.《阿拉木圖宣言》的簽署 D.葉利欽及其支持者掌握政權5.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說明
①社會主義必須與各國的國情相結合
②社會主義的徹底失敗 ③西方國家不會放棄「和平演變」戰略 ④蘇聯模式的失敗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1990年3月,蘇聯宣布實行總統制,其目的在於
A.放棄黨的領導地位
B.使黨和國家政權分開 C.提倡「民主化」和「公開化」 D.制止民族分離運動7.導致「八一九」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
A.戈爾巴喬夫改革引起人們的思想混亂
B.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無法打開局面 C.《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的公布 D.蘇聯共產黨放棄執政黨地位8.美蘇冷戰的兩極世界格局瓦解的標誌是
A.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B.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 C.蘇聯領導人放棄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 D.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9.從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諸原因中,應吸取的最主要教訓是
A.堅持馬列主義理論 B.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
C.防止西方「和平演變」 D.必須搞好經濟建設10.兩極格局結束後,世界形勢的總的特徵是
A.明顯呈現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並存的局面
B.美國藉助於北約組織插手各國事務 C.日本提出建立以日美歐為主導的國際新格局 D.局部地區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11.引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根源是
A.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歐洲聯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的作用 D.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12.南斯拉夫解體後引起這一地區局部戰爭的原因有
①冷戰結束後,東西方力量失衡
②地區性霸權主義引發戰爭危機 ③美國企圖獨霸世界,插手他國事務 ④被兩極格局掩蓋的民族矛盾激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兩極格局瓦解後,即將建立的新的世界格局,同兩次世界大戰後確立的兩大格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通過大國之間的鬥爭和妥協
B.不是由主要的戰勝國主宰確立 C.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演變過程 D.取決於世界各國的綜合實力14.鄧小平在1989年曾說過:「可能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這說明,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說明
①多極化格局是一種新的冷戰形式
②冷戰的形式結束,但其戰鬥並未結束 ③中國面臨西方國家的威脅 ④蘇東劇變後,一種新的強權政治正在抬頭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兩極格局結束後,世界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下列各項中不是這一發展方向的決定性因素的是
A.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 B.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C.美、日、西歐經濟三足鼎立 D.第三世界日益崛起16.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是
①經濟全球化②區域經濟集團化③知識經濟④可持續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
A.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得到普遍認可
B.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技術革命的推動 C.國際金融的發展 D.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運作18.1995年11月正式運轉的世界貿易組織是
A.以經濟全球化為中心的多邊貿易組織
B.以區域經濟集團化為基礎的多邊貿易組織 C.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的多邊貿易組織 D.以知識經濟為載體的多邊貿易組織19.當今世界各國實行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的一種重要選擇是
A.經濟全球化 B.WTO C.知識經濟 D.可持續發展
20.20世紀60年代中期成立的歐共體,向著經濟政治聯盟的方向發展,並決定在90年代實現「歐洲聯盟」計劃,說明
①政府對經濟的宏觀指導不斷加強
②世界經濟走向區域集團化 ③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 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暫時受到遏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1998年5月3日,歐盟特別首腦會議宣布:「1999年1月1日,歐元成為貨幣,各金融市場以歐元結算……2000年7月1日歐元取代各國貨幣成為統一的歐洲貨幣。」這表明
①經濟區域集團化得到進一步加強
②有利於歐盟各國政治經濟的發展 ③有利於世界各國經濟發展 ④西歐經濟一體化已經形成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
22.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
①是一把雙刃劍②處境更為不利③提供了機遇④面臨壓力和挑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關係是
①相互促進、相互制約②既有區別又有聯繫③區域經濟集團化對經濟全球化有促進作用和阻礙作用④經濟全球化在各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③
24.不同於傳統的農業和工業經濟的新型經濟是
A.經濟全球化 B.區域經濟集團化
C.知識經濟 D.可持續發展25.關於東歐劇變的過程,下列事件的正確排列是
①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境和政治局勢的動蕩
②放棄社會主義道路,實行政治多元化 ③反對派勢力大增並取得政權 ④共產黨和工人黨喪失政權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題
2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這些事情(東歐劇變)來得雖很突然,但都有長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這些國家沒有找到一條適合本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蘇聯的一套做法。這些事情阻礙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傷害了這些國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會主義在這些國家不僅沒有發揮和顯示應有的優越性,而且聲譽受到很大影響。從外部條件來說,蘇聯「新思維」的改革之風,西方「和平演變」的鼓勵政策,都對東歐的變化有影響,起了推動作用。
──錢其琛回答《世界知識》記者問題時的發言
材料2 國際形勢的變化怎麼看?舊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定了?國際上議論紛紛,國內也有各種意見。……現在舊的格局在改變中,但實際上並沒有結束,新的格局還沒有形成。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和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發展問題更加嚴重。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1)根據材料1,分析發生東歐劇變的原因,並指出這一變化的本質。
(2)材料2中的「國際形勢的變化」的含義是什麼?指出引起這一變化的原因及當前這種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
(3)從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多極化格局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認識?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經濟全球化是近年國際問題中的熱門話題,專家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發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這個時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網路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場化的變革。前者為全球化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後者為全球化提供了體制上的保障。」
──摘自陳寶森《經濟全球化進程剛剛開始》
材料2 技術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憑藉全球性技術(如無線電通訊技術、核武器、洲際運載火箭、計算機網路等)而形成的經濟、軍事力量,無疑會為掌握這些力量的國家帶來巨大利益。準確地說,全球化將處在掌握全球性技術力量的國家主導之下」。
──摘自趙英《技術演變與全球化》
材料3 「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學時《發展中國家怎麼辦──拉美國家的實踐》
材料4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表
──摘自世界銀行《1994年世界發展報告》
回答:
(1)根據材料1、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2)根據以上材料,評價材料3的觀點。
(3)材料4反映了什麼問題?根源何在?
(4)我國應該怎樣應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三、問答題
28.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過程和特點。
29.史學界普遍認為:東歐劇變、蘇聯和華約解體後,舊格局已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世界處在新舊格局交替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有四個特點:和平過渡、動蕩過渡、競爭過渡和長期過渡。就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分析為什麼這次過渡具有「和平過渡」和「長期過渡」的特點?
單元檢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A 3.B 4.C 5.A 6.B 7.C 8.A 9.D 10.A 11.D 12.A 13.B 14. B 15.A 16.A 17.B 18.C 19.D 20.A 21.C 22.D 23.A 24. C 25.A
二、材料解析題
26.(1)原因:照搬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經濟發展遲緩,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未能充分發揮;蘇聯對東歐國家的高壓控制傷害了各國的民族感情;蘇聯對外政策敗壞了社會主義的聲譽;蘇聯的改革失敗和西方「和平演變」政策的影響。本質:社會主義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2)兩極格局結束後,一方面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另一方面地區衝突和民族衝突加劇,世界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並存的局面。引起這一變化的原因是兩極格局結束後,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特點是多極化趨勢呈現,這一變化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3)一定要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國家實力;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國際形勢,搶抓機遇,全力發展;要抵制和反對西方腐朽勢力的滲透,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獨立。
27.(l)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國際金融的發展;跨國公司的推動。
(2)材料3的觀點是片面的。儘管發達國家擁有技術優勢,經濟全球化確實加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歷史進步的體現。
(3)問題: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產值的差距在加大,兩者貧富差距擴大。要害:全球化進程中,舊的國際格局,新殖民主義依然存在;發達國家掌握了技術優勢,而技術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
(4)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必須積極應對,趨利除害。要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實施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及「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市場經濟體系;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對本國的金融市場和經濟運行的監督和管理,防範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科技創新,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與對話,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三、問答題
28.①「二戰」後,世界格局經歷了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演變過程。
②20世紀40—50年代,雅爾塔體系構築了美蘇對抗的世界格局,這種對抗是世界政治格局的突出反映,就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尖銳對立。
③20世紀6(60-70年代,美蘇爭霸成為世界局勢的最突出特點。
④80—90年代,兩極格局逐漸解體,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世界總的趨勢是走向緩和,但明顯呈現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並存的特點。
29.和平過渡特點:與以前格局相比,這次世界格局的變動不是世界大戰的結果。「一戰」和「二戰」結束後產生的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和「雅爾塔體系」,都是經過戰勝國中大國的幕後密謀,通過一系列國際會議的討價還價,簽訂有關條約,把戰勝國的意志強加給戰敗國,實現格局轉換的。而這次新舊格局過渡,是經過長期的「冷戰」較量引起的。對蘇聯,儘管西方國家施加了種種壓力和影響,但它終究是通過其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鬥爭、妥協來實現的。因此,以和平方式改變格局是最根本的特點。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中國保衛戰——人類歷史的終極對決即將上演》這篇文章?
※一文讀懂全球經濟「瘟疫」如何蔓延
※「零國集團」時代悄然出現,誰該為失序的世界買單
※中越戰爭對世界格局的意義之大,卻很少有人知道
※如果二戰納粹贏了,中國將會怎樣?世界將會怎樣?人類文明將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