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講呼吸法門之六妙門(一):數息的方法

     

打起坐來為什麼思想不能寧靜,念頭不能清凈呢?因為呼吸往來,風動,行陰的關係。呼吸為什麼往來?因為你思想沒有寧靜。你說這兩個哪個為主,哪個為附帶的呢?都不對,兩個平等的,天平一樣。你如果呼吸寧靜了,思想也寧靜了,這個天平也就平穩了,不是心先動還是氣先動的問題。

  思想就像飛鳥一樣,亂跑的,你自己做不了主。思想來不知所從來,去不知所從去。如果你把注意集中在呼吸上,思想給你拉回來了。

 

  但是也不要故意去呼吸,我們這個鼻子的呼吸往來,你平時也沒有特別注意,現在坐起來什麼都不管,能夠聽得見呼吸更好,聽不見你也會感覺得到,感覺一進一出。你感覺第一下,感覺第二下,思想跑開了,你就曉得兩個分開了,趕快把它拉回來,所以道家又叫這個男女結合,陰陽雙修,等於女人跟男人配合連在一起。道家說陰陽配合中間有一個媒婆叫「黃婆」,就是「意」,你那個意識要把呼吸跟思想拉在一起。不要太注意哦,呼吸本來有來往嘛。一上座什麼都不管,意識只注意這個呼吸,思想就與它結合在一起,不亂跑了,方法很簡單的。

 

可是一般人做不到,佛就告訴你「數」。怎麼數呢?你知道呼吸出去,注意它出去又進來。一進一出叫一息,你數一;再來一進一出,數二;再來一進一出,數三;記這個數字。如果呼吸一進一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到十以後,還有個方法,不數下去了;再呼吸一進一出數九,再一進一出數八,倒回去數。

 

如果呼吸一進一出數到三,中間想別的了,不算數,重新來過。再數呼吸一進一出數一。如果數到六,又有別的思想岔過來,不算數,再來從一數起,這叫數息的法門。可是你想想看,我們的呼吸本來天性一進一出,本來有的,對不對?同時我們還有一個作用,感覺到自己有沒有注意呼吸。哎呀,不對了,它又亂想了。這一心就有三個作用。

 

所以我們普通罵人不要「三心二意」,三個心二個意,你看我們生命裡頭多麼鬧熱啊。三心二意合起來歸一心,你只要注意呼吸,不要太用心,自然放鬆,呼吸到哪裡你不要管,你會感覺到的。這個呼吸到胃了,到哪裡了,你跟著這個去也是妄想,因為心跟息沒有配合為一。

 

數息的目標再講一遍,你打起坐來數息一二三,為什麼用數呢?能數的是心念,不管你數不數呼吸,同呼吸沒有關係,不過借用呼吸把這個心念拉回來,跟呼吸配合。大家學佛學道,拚命在那裡數息,我說你們是學佛還是學會計啊!呼吸是生滅法耶,進來又出去,出去一定是空的嘛,你數那個空的東西幹嘛!可是佛為什麼叫你用數息呢?因為你心拉不回來,所以用呼吸往來做工具,把心拉回來,心回來你就不要數了嘛!不數幹什麼?隨。

    怎麼數的知道嗎?有一個方法是,一來一往數一,數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從頭從一數到十。或者十一,十二一直下去,這個方法是最差的。

 

好的一種方法是倒轉來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這樣來來回回數,你們大部分用的是哪個數法?我先問問看。(答:來回數)一般是來回數。對了,就是這樣老實的對話,你不要講道理,問答是問你這一句話,這是白的黑的?白的就答白的,結果你又講起道理來,就不對了。 

整理自《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大家都在那裡數息,還要問問大家,不要不好意思答覆我,現在是討論啊。譬如呼吸一進一出,你是在出去的時候數一,再出去的時候數二,還是進來的時候數一,再進來的時候數二;你們用的是哪個方法啊?你們注意了沒有?

 

僧甲:根據身體情況。

 

南師:啊,變動的!不可以變動,認清楚也可以變動;但你是根據身體隨便弄啊!先講數息這個法門,我們為什麼看鼻子的呼吸,數來數去,原理在哪裡,知道嗎?

 

僧甲:攝心,專註一緣,制心一處嘛!

 

南師:制心一處,處在什麼上面?制在息的上面嘛!你答話答得對,方法你也講得對,是攝心用的。先要了解一個問題,你們學這個的注意,我們整個的身體那麼多方法,採用呼吸的法門,呼吸屬於心法,還是色法啊?

 

僧甲:這個屬於色法,風大嘛!

 

南師:我們這個身體色法,地水火風四大,為什麼一定走風大這個法門?了不了解?不了解;只曉得一般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就是這樣。

 

什麼叫安那?出息。什麼叫般那?入息(按:有經典解釋不同)。反正一呼一吸,梵文叫安那般那,中文叫出息入息。可是翻成中文,有一點你們要注意哦!所以修禪宗的,就要參究,為什麼不翻成「出氣入氣」,一定翻成「出息入息」?注意這個息字。再退回來講,這個息字中國字是怎麼寫的?是「自心」,叫做息。自心就是息,不叫做「氣」了,這個要了解。

 

再進一步,為什麼修這個法門?你們大概沒有好好研究《修行道地經》《達摩禪經》吧!一定沒有,只是拿到這個六妙門。所以我對天台宗的朋友很不客氣說,我說你們害死人啊!智者大師用這個方法,他自己得了好處,後世講不清楚,亂搞了一千多年,和尚們及在家人學佛的,就在那裡吸啊呼啊,天天在那裡數息,我說你是學會計嗎?老是記一二三四……數字記了幾千年,一坐數千息,有什麼用啊!

 

《修行道地經》告訴你,這是了生死的方法,同時也是轉變色身,可以祛病延年,最後了生脫死。安般法門就有這樣重要。

 

*****

 

念動還是氣動?你如果警覺就知道,自己的念頭一動,氣就跟著動。念和氣是兩回事。所以你打坐做功夫,剛才我們討論,走大乘禪宗直接的路線,心念本空,念念自性空,不是你去空他,他空你的。但是念跟氣,兩個是分不開的,像黏住的雙管。

 

所以現在一口氣在,你的心念跟氣是離不開的。可是念跟氣兩個分途。念跟息是這樣,永遠不會合,所以道家叫「降龍伏虎」。這個心念像一條龍一樣,龍是什麼意思?變化無常,變動不居是龍。虎是氣,猛虎一下山,這個氣一來就傷人了。所以道家說降龍伏虎,先把念頭降伏,就是《金剛經》的如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其虎,就是修氣。

 

這個念跟氣兩個不合一,所以剛才把氣分幾層告訴你們。上座修安般法門時,才發現思想亂飛,跟氣是不合一的。平常我們活著,誰管自己的呼吸啊!自己活著幾十年,有沒有管呼吸?不打坐的時候,你們說有沒有?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知道?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時候,才聽到鼻子有呼吸來往,對不對?平常都沒有管,你看這個心跟它是分開的。

 

如果一個真有修養的人,就是這樣講話,乃至打拳,曉得心氣本來合一的,不要硬閉著氣,出拳時還要「嗯,哎」!哎個什麼啊!本來合一的嘛!

 

你們注意,這個心氣本來合一,可是又兩個分開;因此修行的方法,先走風大,安那般那路線,叫你把心拉回來。等於拿氣做一條繩子,你這個心念像個猴子,外面亂跑,拿這條繩子把這隻猴子栓過來,歸在一起。

 

打起坐來,先注意自己呼吸,然後又告訴你,呼吸粗的,大的叫「風」;我們的呼吸只到肺部為止的,叫「喘」;比肺部再深一點,叫「氣」,到丹田到肚臍那裡,那個還只叫「氣」;再進一步,好像停留了,不呼不吸了,那個才叫「息」。

 

拿這個做繩子,做釣魚一樣的釣餌,把自己的心釣回來,所以叫你數息,自己注意呼吸,進來出去,出去進來,從一數到十,這個念跟著氣數到十,中間自己曉得,沒有一個雜念妄想岔進來,才算數息成功。如果進來出去數一,進來出去數二,數到「五」的時候,一下想到別的,不算!重新再來,從第一再來,這叫數息。

 

如果我知道呼吸進來出去,順著數到十,再倒回來,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來回都數,呼吸都知道,念頭沒有別的散亂,其實別的也知道,可是有個主要的念頭跟呼吸沒有離開,這樣數息就對了。

 

整理自《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如在數息中間,動了一個念頭,岔了一個雜念,須重新數起,中間不準有雜念,一路做下去。陸放翁的詩:「一坐數千息」,表示一坐起碼就有幾個鐘點。陸放翁、蘇東坡這些名人,當年都是做功夫的。凡是營養過剩、血壓高睡不著覺或雜念多、慾念旺的人,要計出息;有些身體衰弱、血壓太低、腦神經衰弱的人,要計入息,這就是對治法門。佛是大醫王,能醫眾生病。修行初步要懂醫理,不懂醫理是搞不好的。身體不好也不壞的人,可分上、下午分別各數出、入息。

 

重點在八十八結使的解脫,不是在做氣功。可是講了那些鍊氣方法後,大家以為得了秘訣,如獲至寶,以為這就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在心行,在八十八結使的解脫。

 

要知道,調息、止息不過是初步去雜念的方法而已,雜念既去,此法也用不著了。佛在金剛經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以過河需用船,過了河後,把船背起來走,不是很笨嗎?

 

《如何修證佛法》

   佛把秘密告訴你了,這就是為什麼要得定必須達到氣住脈停的道理,天台宗之所以修數息觀的道理也都在這裡。有關於「氣」,佛法分為三種層次,我們平常粗的呼吸叫作「風」;把「風」調和柔軟了,在鼻間像有呼吸,又好像沒有,實際上有呼吸,這叫「氣」;到最後不呼亦不吸,這才叫「息」。

 

天台宗數息觀有六個步驟,「數」、「隨」、「止」、「觀」、「還」、「凈」,但是,許多修習此法門的行者都在數呼吸,數了五百下、一千下,只曉得數呀數,這是學會計?還是學統計?都忽略了後面幾個步驟;而且呼吸是生滅法,有來有去,學佛要學不生不滅,守著呼吸數,做什麼呢?數只是最初的方便法門,利用數來調和呼吸,到了呼吸柔細時,就不要數,跟隨著「氣」,再進一步,感覺好像不呼吸了,就止,也就不隨了。

 

《圓覺經略說》 

   南懷瑾老師開示:想得定要注意出氣(數息的竅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26d78010171qp.html

推薦閱讀:

風水羅盤的使用方法之羅盤第六層:穿山七十二龍
覓水的方法
兒童寶寶棒針開衫毛衣編織方法教程圖解
(240)婚姻不順的原因種類和化解方法
傢具保養方法要正確,不同材質傢具保養方法要區分!

TAG:方法 | 南懷瑾 | 呼吸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