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系列之五代十大名將生子當如李亞子
五代十國地圖
王彥章
十:王彥章(863年―923年),字賢明(一作子明),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五代時期後梁名將。朱溫建後梁時,王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至節度使。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後為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於是被下令斬首。享年六十一歲。
統帥:90
武力:98
智力:76
戰績:90
綜合:354
史建瑭
九:史建瑭(875-921年),字國寶,雁門郡代州(治今山西代縣)人,九府都督史敬思之子,唐末五代時期沙陀族將領。史建瑭少以父蔭,在軍中任職,在李克用的關照下和征戰中逐漸嶄露頭角得到器重。史建瑭每戰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為一員屢立戰功、智勇雙全的名將,世稱「史先鋒」,因功授檢校司空、改任貝、相二州刺史。龍德元年(921年),從閻寶征討鎮州張文禮,為流矢所中,卒于軍中,時年四十六歲。
統帥:90
武力:95
智力:82
戰績:90
綜合:357
李存孝
八: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
統帥:90
武力:100
智力:76
戰績:92
綜合:358
李神福
七:李神福,唐末吳王楊行密屬下名將。早年與劉威等人一起追隨楊行密開創基業,南征北戰,所向有功是卓越的軍事指揮官。公元904年8月於廣陵病逝。
897年,鄂州守將杜洪背叛,向吳越錢鏐求援,錢鏐命兩浙第一名將顧全武來救,擊敗了楊行密的大將田頵,連破十八座營寨,次年又擊破楊行密的大將周本。最後,顧全武領兵圍蘇州,破城,楊行密任命的刺史台濛逃走,大將秦裴被俘。901年,為了挽回敗局,楊行密不得已派出了李神福迎戰,江南兩大名將終於相遇了。李神福知道顧全武是勁敵,於是設下巧計,他假裝糧盡退兵,讓老弱先行,親率精兵殿後,而密令行營都尉呂師造伏兵於青山下,顧全武中計來追,李神福、呂師造立即出兵夾擊,大破之,斬首五千級,生擒顧全武。錢鏐聽到這個消息,驚泣曰:「喪我良將!」902年,武寧節度使馮弘鐸被楊行密打敗,楊行密任命李神福為升州刺史。
統帥:94
武力:90
智力:85
戰績:93
綜合:362
周德威
六:周德威(?-919年),字鎮遠,小字陽五,朔州馬邑(今山西朔州東)人,唐末五代時期前晉名將。周德威早年便在河東從軍,輔佐李克用、李存勖兩代晉王,歷任騎督、鐵林軍使、代州刺史、振武節度使、盧龍節度使等職,領蕃漢馬步總管,加檢校侍中榮銜。他在梁晉爭霸期間屢破梁軍,以驍勇著稱。後率軍攻滅桀燕,鎮守幽州,抵禦契丹。天祐十五年(918年),李存勖徵調諸鎮軍隊,大舉伐梁。周德威率幽州軍參戰,結果於是年十二月(919年1月)戰死於胡柳陂。後唐建立後,追贈太師。後晉時期,追封燕王。
統帥:92
武力:96
智力:82
戰績:94
綜合:364
郭崇韜
五:郭崇韜(約865年-926年),字安時,代州雁門人。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宰相、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歷仕兩代三主,奇襲滅梁以某議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賜鐵券,恕十死。及平巴蜀,宣暢軍威幾至極盡。
唐僖宗後期作為昭義節度使李克修親信,累典事務,廉潔幹練。 大順元年(890),李克修死,改任李克用典謁。天佑十四年(917),李存勖授其中門副使,和孟知祥、李紹宏一起參與機要。龍德三年四月(923),李存勖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授郭崇韜兵部尚書、樞密使。同年,郭崇韜獻計奇襲汴州,梁晉對峙四十年,一戰八天滅梁。以功授侍中、冀州節度使,封趙郡公,邑二千戶。同光三年九月十八日(925),後唐以李存勖的長子李繼岌為都統,郭崇韜為招討使,率軍六萬伐蜀。[9] 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唐軍抵成都,王衍出降,前蜀亡。不日,郭崇韜遭李從襲、向延嗣、馬彥珪和神閔敬皇后劉氏聯手構陷,杖斃而死,其五子全遇難,兩孫子倖存。
統帥:92
武力:90
智力:92
戰績:96
綜合:370
符存審
四:符存審(862年-924年),原名存,字德祥,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唐末五代時期前晉、後唐名將。因被賜為李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
符存審早年曾征討赫連鐸、李匡籌、王行瑜等藩鎮勢力,並奪取汾州、潞州等地,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鞏固河東根據地建立了赫赫戰功。他在幽州之戰、魏州之戰、幽州保衛戰、胡柳陂之戰、同州之戰等一系列梁晉爭霸戰爭中,屢次以少勝多大破梁軍,還以步兵擊敗契丹騎軍,協助晉軍奪取河北地區以及黃河沿岸要點,後又平定鎮州成德軍叛亂,為李存勖滅梁建唐奠定了基礎。
統帥:94
武力:92
智力:90
戰績:95
綜合:371
李嗣源
三: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吉烈,稱帝後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晉王李克用養子,以驍勇知名,後輔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後唐。他在後唐滅後梁之戰中屢立戰功,累升至成德節度使、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兼中書令。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鎮壓鄴都兵變,卻與變兵合流,率軍攻回洛陽,結束了李存勖的統治。他初稱監國,不久即位為帝,改元天成。李嗣源在位七年,殺貪腐,褒廉吏,罷宮人、除伶宦,廢內庫,注意民間疾苦,號稱小康。但後期姑息藩鎮,孟知祥據兩川而反;御下乏術,權臣安重誨跋扈而不能制;次子李從榮驕縱而不得法,以致變亂迭起,朝政混亂。
統帥:96
武力:94
智力:87
戰績:95
綜合:372
柴榮
二: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他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慶陵。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柴榮雖然未能實現為君30年、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了他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蕩的決定性人物。
統帥:100
武力:92
智力:94
戰績:96
綜合:382
李存勖
一:後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檢校司空,遙領晉州刺史,後襲父位為河東節度使、晉王。他驍勇善戰,長於謀略,在王位十五年,南擊後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並河中,使得晉國逐漸強盛,中興唐朝霸業。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稱帝,定國號為唐,史稱後唐,並於同年十二月滅亡後梁,盡取河南、山東等地,定都於洛陽。
李存勖在位期間,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 。但他沉緬於聲色,治國乏術,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殺戮功臣,橫徵暴斂,又吝惜錢財,以致百姓困苦、藩鎮怨憤、士卒離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於興教門之變,時年四十二歲。在位三年,廟號庄宗,謚號光聖神閔孝皇帝,葬於雍陵。
統帥:98
武力:97
智力:93
戰績:98
綜合:386
推薦閱讀:
※中國十大「打星」排名 成龍墊底?
※母親八十大壽之六
※校內網 - 瀏覽日誌 - 幸福生活的十大秘訣
※46%高凈值人群考慮移民!這十大城市是中國投資移民最愛!
※中國歷史上總結的十大歷史教訓,做人要牢牢記住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