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中的對拉弓勁與八面支撐

太極拳中的對拉弓勁與八面支撐

拳經云:「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正是一身備五弓(指身軀猶如一張弓,兩手為兩張弓,兩足為兩張弓),蓄放相間。五弓合一乃宏觀所述,細微之處和練功要領還得習拳者思考研練才獲真知,曲中求直產生勁的對拉,確立了弓架的角度。所謂開弓,「弓」的理解可模擬為拳架的動作,外形姿勢的正確和內功修鍊是否得法,直接影響到弓勁(為了方便研討,本文暫且稱它為弓勁)的質量。太極拳從頭至尾都包涵著有如弓狀的對拉勁道,在完成一個動作時,總是上下、左右、前後進行對拉弓勁的拔長。怎能使太極拳的拳架與推手動作像拉足的弓?發放的箭?這個具有濃郁太極味道的問題,確是值得拳友們共同研究的。筆者在此談點個人感受,作為引玉之磚,誠望同道批評指正。

   記得我學拳伊始,有一次在恩師林墨根先生的家裡看見他老人家給師兄師姐傳授某些動作的技擊用法及練功要領時,林老師一邊演示動作一邊講解的說:「……單鞭掌不是重在左掌打人,而是右勾手用勁……倒攆猴不是重在左(右)掌擊人,而是右(左)肘使勁……玉女穿梭亦不是重在左(右)掌按擊彼方,而是在右(左)掤滾手使勁……」當時自己想了又想都搞不清楚,明明看見他老人家演示單鞭掌時用左掌向對方胸部按擊,為什麼說是右勾手用勁呢?後來得到林老師多次悉心的言傳身教,才逐漸有所理解和體悟。林老師在《也談太極拳的松肩》文里說:「如單鞭掌的出左手,應略微著意松右肩,讓右肩摧左肩,左肩摧左肘,左肘摧左腕,左腕摧左掌,內氣直貫指尖,使左手成為實手」我認為傳統太極拳有大約四部分的對拉弓勁是較為明顯的。   1、頭部百會穴與會陰穴之間的對拉弓勁,「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為上下對拉,保持勻稱。上以提頂相吸相系(提頂要領是頭頸正直,不低不昂,神貫於頂,提挈全身),上體前從鎖頂後大椎與襠的中心或尾椎骨上下相對連成一條中線,下以吊襠(兩股用力臀部前送,襠部有向前上翻之勢,就是吊襠)相隨,形成上下一致的對拉弓勁,體現出分合統一的整體性。這個對拉弓勁以腰為弓,以大椎和骶骨為弓梢,腰背命門穴是「身弓」中重點的關鍵。人的脊柱骨占人體總長度的45%,天然形成S形的生理曲線,做好頂頭懸,松胸內含和尾閭收能使人體脊柱骨拉開,能降低人體重心,使下盤穩固。具體練法以弓步為例說明:頭往前松,胸往後松;尾閭往前松,胯(前腿)往後松,要松至恰到好處,這是兩個相反的對換拉弓勁,剛好形似英文字母的S,太極陰陽圓圖中的陰儀與陽儀是被S分開的,正所謂「太極生兩儀」。   2、肩肘、腕之間的對拉弓勁,肘稱為弓把,手腕和臂部稱為弓勁對拉,產生松肩、垂肘、松腕三者之間的弓勁對拉,也產生含胸拔背與松肩松腕之間的對拉弓勁。   3、胯膝、足之間的對拉弓勁,膝為弓把,胯骨與足跟為弓梢,兩胯之間對拉撐圓,產生了弓勁,同樣,兩膝關節相反方向微屈,微向里扣內含圓,加上兩足前弓後撐,產生外形屈,內中求直,形成對拉弓勁的圓襠。   4、兩手與兩足之間的拉弓勁,兩手與兩足向前後左右或上下分開,方向相反相成進行對拉弓勁的拔長,做到上下左右內外貫通一氣。林墨根老師曾說過:「……在練拳架或推手時,要下松湧泉,上松勞宮……」,這也是一個手與足之間的對拉勁道。往下松湧泉穴,意識引導湧泉穴位貼地,這樣能使下盤穩固,還能較好地產生反座力:若下盤不大穩固,上身又怎能松得好呢?往上松至勞宮穴,能使五條手指自然舒伸,因此勁道能從手指暢通透出,亦能提起拳意精神;再有說勞宮穴的內氣之感較強,對聽勁極為有利,感觸對方來勁靈敏。單鞭掌的動作是大家熟悉的,若練得法時至少產生四個對拉勁道:一是兩手之間的對拉弓勁;二是兩足之間的前弓後撐,襠下有橋的圓襠的對拉弓勁;三是右垂腋鉤手與左足之間的對拉弓勁;四是左掌與右足的對拉弓勁。又如玉女穿梭,若練得法時亦至少產生四個對拉弓勁:一是兩手之間的對拉弓勁,二是左(右)掌與右(左)足之間的對拉弓勁,三是右(左)掤滾手與左(右)足的對拉弓勁,四是兩足之間的對拉弓勁。   對拉弓勁和太極拳中的陰陽變化與放鬆有著很大關係,譬如說單鞭掌,對手而言,左掌為陰,右鉤手為陽。再如玉女穿梭,對手而言,左(右)掌為陰,右(左)掤滾手為陽。放鬆就是在不違反生理和形態特點的條件下,使全身關節鬆開,骨胳韌帶拉長、開放、舒展,使全身有機地聯繫起來,更好地聯結成一個整體,有放展撐開和沉重的感覺。所以說,對拉弓勁的大小在很大程度度上取決於陰陽相濟與練拳求松(是自然追求,不是刻意強求)的質量,這點要下功夫揣摩才有感受,不同水平的練拳者有著不同層次的對拉弓勁。   我習拳一晃過了二十幾年,近年體悟對拉弓勁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同道拳友都知道,「支撐八面」是傳統太極拳鍛煉的基本要求,不僅推手訓練中要貫徹,就是拳架練習中也要貫徹。有了前後、左右、上下與里外的對拉弓勁,就能做到「支撐八面」。做到「八面支撐」,就產生氣勢;氣勢的質量,具體表現為太極渾圓勁。太極渾圓勁是周身八面支撐而形成的,渾圓勁是充滿內氣的太極拳。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前擁、後撐、上領、下沉、丹田之氣充盈周身,做到人身處處皆太極,平時處於鬆柔狀態,遇到緊急情況可一觸即發。對於初學者,理解和體悟前後、左右、上下的對拉弓勁還行,但理解和體悟里外的對拉弓勁就有一定難度,進而理解和體悟八面支撐的太極渾圓勁也就更難了。張三丰的《太極拳經》關於十三勢的論述中,進步、退步、左顧、右盼與中定合稱五行或五步,從文字表面看確實只言明了前、後、左、右四個面。可是,讀悟《太極拳經》不能只從文字表面理解,要深入細研的理解內在奧秘,就是想辦法悟透文字後面的玄機。五行關鍵在中定之『中』。可以說『中』字涵蓋了所有相對立之兩面的內在關係。因此,五行之中位,也必然包含了上與下兩面;同時,『中』還蘊含著太極拳最為核心的兩面,即裡面和外面!太極拳是內家拳,內家的寓意關鍵就在於練拳不但要習身體的外在之動,更為重要的是求得神、意、氣之中和的內在功夫。太極拳修鍊中所求的是內外相融、周身協調之整體。這樣的「支撐八面」才符合《太極拳經》「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內。」的太極內核。一舉手一投足,皆是太極狀態,都要由對拉弓勁進入八面支撐。我們通過拳架與推手不斷提高「支撐八面」的協調能力,就會相應提高太極渾圓勁的質量。  練太極拳要注意身法要求  練太極拳講究身法,要求做到中正、靈活、穩固。身法服務於四肢,手腳運用的效果,同是體現了身法的作用。

   太極拳有許多要領規範著身法,如「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腰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等等,這些都相互關聯影響著身法的形態和運動質量。

   講身法首先要講「虛領頂勁」,因為它對身法諸般要領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虛領頂勁」也寫作「虛靈頂勁」,又叫「頂頭懸」。具體做法是:喉頭微後收,下頜稍收提,頭頂(百會穴)虛上領,使頸椎拔起松竪,有胸前鎖骨與脖後大椎連帶向後上移提的感覺。功用是生氣勢,主精神,蘊靈感,是周身放鬆的前提。

   這裡要特別留意「懸」字的概念和感覺,我認為它是對「虛領頂勁」是更準確的表述。「頂勁」有頸椎主動向上豎的意思,做不好脖子容易犯僵,因此「虛靈」就是進一步規定了「頂勁」的狀態。反過來也可理解為頭頂主動向上領起,讓頭部主動「懸」起,使頸椎拔展,「頂勁」與「虛靈」感覺同時存在就叫「頂頭懸」。實際上,做到「頂頭懸」的要領,就等於做到了「立如平準」。

   「立如平準」原本為「立如秤准」。但不論是「秤准」還是「平準」,它的一般概念,是把它比喻行拳走架要始終守住一個虛擬的支點或提點,這個虛擬的支點或提點就是「虛領頂勁」。因為:在意識的指導下使頭部向上懸、脊椎骨向下節節垂松,就會有一種身體虛掛下沉而又靈活和腳下沉穩的感覺。再著意兩肩胛、兩胯的放鬆,會感覺血氣貫四稍,肢體繞脊椎中線有激靈感,虛實輕重也會覺的左右可消長自如,「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有杳」的身法靈感就會產生。這就是「頂頭懸」起到「秤准、平準」的作用。所以「頂頭懸」是做到身法「立身中正,上下貫串;左右平衡,虛實互補;靈活守中,活似車輪」的前提。

   運用身法還同時需要「含胸拔背」、「松腰」、「氣沉丹田」等要領的梳理。「含胸」是心口不窩氣、平而略內涵,有心胸寬舒海涵的感覺。胸不能前挺,兩肩不能後張,如此則氣涌力浮;「拔背」是在大椎上領時,順便將胸脊抻直,有「氣貼於背」的感覺。背不拱,背拱則氣聚勁僵,也不前頂,前頂則胸仰,重心上升根淺。

   「含胸拔背」做法實際與「頂頭懸」的運動方向相反——鎖骨、肩頭、肩胛、胸、肋、背部骨架和肌肉群,及胸腔內部臟器同時向下松墜,與頂有上下背道而馳之感。

   這裡注意「氣貼於背」的概念。「貼」字有輕、粘、存的意思,是意在蓄神。不是將氣、勁聚在背,或成拱背發力的姿態。實際上「拔背」是要求勁通於背,背存收放之機,起到勁氣輸送順達的作用即可。因為主宰勁力關鍵在於「用腰」而非「用背」,是用腰脊段的曲卷開合之動,形成下與腿腳、上與背、肩、手勁勢貫串順達,因而背部不能聚氣或弓背。但兩掌推出或發力時,肩胛是隨臂向前拉伸,加上尾閭的墜斂,背部自然形成的飽和(俗稱龜背)狀態則是必然的,當然也是允許的。

   「松腰」,是在胸背部內外鬆弛連帶的作用下,使腰腹部延續向下放鬆得到的松馳狀態。不講胸背放鬆,單要求松腰是不可能的。「松腰」有利於氣沉丹田,力貫足下,下盤穩固。但「松腰」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用腰」,使腰更好地起到「主宰」作用。簡單地說,「松腰」能更好的做到「分虛實」,避免「雙重」,達到進退轉換的自如穩健;「松腰」有利於做到斂臀、收腹、蓄勁,在發力時配合呼吸能產生一定的「氣勁」,但不能塌腰撅臀。腰為一身之樞紐,用好腰就能為周身上下內外更好的服務。

   總的來說,太極拳對身法的要求好像是個系統工程,牽一髮而動全局。除上面提到和簡述的身法要領外,拳經、論、訣中還有很多都值得我們一點一滴去研究和領會,使之少走彎路,不斷提高演練效果。

  
推薦閱讀:

趙堡太極拳之玄機——「以襠代手」
二 太極內勁分陳楊(上)
太極拳中的文武之道
「天下太極」探拳宗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