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四種紀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按照新君即位的年次紀年,是我國最早的紀年法。如在《左傳曹劌論戰》中記載:「十年春,齊師伐我。」這裡所指的就是魯庄公即位的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

年號紀年法。從漢武帝起開始,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記載:「慶曆四年春」,慶曆就是宋仁宗的年號。

干支紀年法。天干有10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癸。地支有12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與「支」組合就配成了60組,叫60甲子。如「甲午戰爭」之「甲午」是1894年。

年號、干支兼用紀年法。紀年時,皇帝年號放在前面,干支列於後面。如《核舟記》中記載:「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戌」是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法的由來

干支紀年法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法。如今,中國農曆仍在沿用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10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12支。將「干」、「支」組合配成60組,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春秋時代,已經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經完全確立。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有2個節氣。每月的第一個節氣稱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稱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二十四節氣名稱的意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即將開始,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將來臨。夏至、冬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經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表示這兩天晝夜相等,正好處在夏至和冬至中間。雨水:開始降雨,雨量增多。驚蟄:天空開始打雷,氣溫逐漸上升,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清明:天氣晴朗,萬物滋生。穀雨:雨量增多,穀物茁壯生長。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是還沒有成熟。芒種:麥類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搶種時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熱的意思,表示這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處暑:「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結束,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白露:氣溫降低,出現露水。寒露:天氣寒冷,露水很涼。霜降:天空開始下霜。小雪、大雪:開始下雪,至大雪時形成積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

夏曆

夏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屬於一種陰陽曆。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有陰曆的成分;其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回歸年,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夏曆的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朔望月平均約29.53059日,所以夏曆的一年共354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3年安排一個閏月,再過2年安排一個閏月。如今,全世界所有華人、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然使用夏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等。

天曆

天曆,是一種依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周期所定出來的曆法,由馮雲山於清道光二十七、八年間(1847、1848)在桂平縣(今屬廣西)獄中時,創造出的一種新曆法。天曆的頒行,始於,子二年正月初一。天曆以366日為一年,不用閏法。每月有一節、一氣,節為月首,從初一日開始,大月至十六日(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寒露、大雪),小月至十五日(驚蟄、立夏、小暑、白露、立冬、小寒);氣為月中,大月從十七日開始(雨水、穀雨、夏至、處暑、霜降、冬至),小月從十六日開始(春分、小滿、大暑、秋分、小雪、大寒)。

推薦閱讀:

成為女人「青春殺手」的四種男人
身邊的四種禮儀
三元秘本玄空古義四種通釋之四----紫白訣上下篇
這四種女人消費最衝動,喜歡攀比,天生的購物狂人,最喜歡花錢!

TAG:古代 | 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