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德林老和尚講法華經》第004集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

上來講經,先講題,解釋經體有五重玄義,名體宗用教。現在我們講的,這是講這個名字,《妙法蓮華經》經名。經名,有法有喻。法就是妙法,妙法難思難議,所以用蓮花作譬喻。妙法,約名義便,則妙在前面,法在後面;約意義便呢,就是約道理上方便呢,就是先法次妙。所以我們現在,先講這個法。

法,無量無邊,那麼此經中講這個法呢,不是一般的法,是叫做「妙法」。到了法華會上,所有的法都妙的,叫開權顯實,一切法皆妙。昨天講到,昨天講的這個妙字,有兩個,這是一個約通釋,一個約別釋。通釋呢,我們就略掉了,來講這個別釋。

別釋這個文,昨天也講到這個地方。別釋這個妙有多少妙呢?《法華經》有一百二十妙,不是單單一個妙,所以這個「妙名不可思議」。總講有本門十妙,有跡門十妙。本門十妙就是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一直到功德利益妙。本門十妙呢,就是本因妙,本果妙,一直到本功德利益妙。約本約跡,皆有十法。

上頭講到法,法有多少呢?雖然法界法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疏而言之,把它概括起來,不出乎三法,眾生法,佛法,心法。用這個三法,妙上十法。那麼跡門,開權顯實就有三十妙。本門,開跡顯本也有三十妙。本跡二門加起來,就有六十妙。那麼《法華經》中呢,還要講一個相待妙,絕待妙,就是待妙絕妙。用是二妙,妙上六十妙,一共則有一百二十妙。

我們是凡夫,首先這個法既然是妙法,不可以思議,那我們怎麼學呢?而且我們這個凡夫都是障深慧淺。凡夫心跟佛的心沒有兩樣,所以我們學這個妙法就有基礎了,有這個理論根據。

什麼叫做相待妙?什麼叫做絕待妙?相待妙,你這個妙怎麼顯出來的?因粗而顯出來的,有粗有妙嘛。粗的對方就是妙,妙的對方就是粗,比如說我們說這個大,這個大怎麼大,大是對小講的,沒有小哪裡曉得個大呢?妙,也如是。在《法華經》以前,有粗有妙。到了法華會上,開權顯實,一切法皆妙,一切眾生皆得成佛。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哪還有粗的?沒有粗了,法法皆妙。這就絕待了。絕待是不待粗而講妙的,這叫做絕待妙。所以上來講這個妙字,底下呢,正式別解。先講跡中十妙,接下來呢,再講這個本門十妙。

沒有講《法華經》之前,當然是有人,這講經么,就開始講經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就開始講。講《法華經》,不但是要講經,而是要講教的。《法華經》這部經呢,跟任何經不一樣,這是佛所親證的。四十幾年以來,密而不說,這叫做是「說時未至故」。到了法華會上,經過四時的淘汰,機緣成熟了,才暢本懷,說此《法華經》。《法華經》是佛法啊,天台家依《法華經》建立三大部,這個三大部就是明的眾生法,佛法,心法。那麼我們在凡夫位上,在因地心中講這個法。講法,我們這個學習啊,學者就要用。可有人講這個《妙法蓮華經》講了這麼多的妙,講了半天,我這個人還是粗的,那講了半天有什麼用呢?哎,你現在你這個妙體還沒有顯,當然你還不起妙用。「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為將來作得度因緣。啊,這個眾生的善根,是逐漸逐漸培植的。你說我們這個一天到晚念四宏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不學習無量法門,既不能夠自度,也不能夠度他。那無量法門都要學,難道我們這個《法華經》不要學嗎?成佛的大法不要學嗎?更加要學。不是說現在就用,學了本事,有機會就用,有因緣就用。

 

《妙玄節要》

跡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

跡中十妙,現在大家看看,如果有這個書的,在《妙玄節要》第二十九頁後半頁,後半頁第五行。

跡中十妙,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第四是位妙,第五是三法妙,第六是感應妙,第七是神通妙,第八說法妙,第九眷屬妙,第十功德利益妙。

這約這個數啊,這個十妙。跡門十妙,就是《法華經》的前十四品,稱為跡門。《法華經》從壽量品一直到普賢觀音品呢,也是十四品,那作為本門的開跡顯本也有十妙。

跡中十妙什麼意思呢?「跡中」,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當中,從最初修因一直到成佛,有這個十妙之法。他這個佛成佛的這個因呢,本因就是妙的。不得這個妙因,怎麼能夠感妙果呢?甚至於說,我們現在在因地當中,特別是我們中國的這個佛教都是大乘,修的都是大乘法,大乘法都是妙的。我們這個,中國不是有三語系么,有藏語系,有漢語系,有巴利語系。漢語系這個佛教,多半都是大乘法。你就是現在,這個叫八大派,念佛法門呢,參禪法門呢,這個什麼密宗法門呢,甚至於教下法門呢,都是講的大乘法。大乘法都妙,有妙因則感妙果。這跡中十妙呢,是從這麼個道理上建立的。

這跡中十妙,首先講境妙。「境」呢,是境界,環境。修佛道的人首先要建立這個大乘的理境。世出世間法,造生死業要境。要了生死,反其道而行之,也要建立這個了生死的境。

現在講這個境妙。說是我們做凡夫,所處的這個環境呢,都不妙的。什麼不妙呢?六塵境界,這個六塵境界粗不粗啊?這個六塵境界是造生死的。所謂的「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這個境呢是粗的。就是我們凡夫所處的這個環境,造罪就是以六塵境而造罪的,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世間法,世間法呀,特別是我們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環境決定意識」,社會的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我們就在這個粗的環境當中,粗的環境當中過日子,造生死,所以這個生死呢不能了。你必須要「看破紅塵」,這個話都這麼,「看破紅塵」。塵勞的境界要看破,這個境就是粗的。「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幾句話人人都知道,「一念不覺」,那個「一念不覺」是什麼呢?「一念不覺」是粗的開始。這個一念不覺就是無明,就是生死的根本,起惑造業。無明就是惑么,起惑就造業啊,造業就感果啊。「境界為緣長六粗」,那不是粗是什麼東西呢?所以我們講的這個境妙呢,特別重要,要選境。那個境,所以這個一念不覺以後,從此就濫觴了,無量劫來起惑造業一直到現在,不能夠脫離生死,那就叫境粗。

現在我們反其道而行之,要返本還源,要了生死,就要舍這個粗境,選個妙境做我們的環境。從事相上來講,修道的人想用功,想修一個清凈心。這個學佛啊,學佛都是修心的,無論哪一個法門,修就是修一個清凈心,還有什麼東西呢?想修這個清凈心,就想辦法了,為這個修清凈心創造條件。出家,也是為修清凈心創造條件的。說是在家這個環境是塵勞,我們要舍,舍這個俗家,出家修道,進入我們這個出家的環境。我們這個像一般寺廟裡廂這個環境,都稱為「清凈道場」。這稱為道場,就給大家創造這個條件,有利於用功辦道。你比如我們這個禪堂,禪堂也給大家創造條件呢,為初發心的。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夠這個行住坐卧體安然呢,得創造條件。你看這個禪堂,禪堂的環境就安靜啊。還要止靜,還不行,還要止靜,每一支香都要止靜。身心都要休息下來,把你的塵勞妄想心都要休息下來。這個呢,就是叫事境,僅僅乎從事相上創造這個條件。比方說住山的,住洞的,住茅棚的,閉關的,那也是選擇這個境啊。那個境就是環境,還不是我們這個用心所觀之境。先要把這個外界的事相的環境給他建立起來。這閉關的,足不出戶。住山住洞的,那更加不要說了。啊環境。

這裡講這個跡門十妙,第一就是揀境,我們前天說《妙觀初機》,建立以識陰為境,有人呢就懷疑。這個識陰,就是我們這個六識妄想心。把這個作為修觀之境,以這個為境,為所觀境。《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就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它是以五蘊為境的。那個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那個境也不妙啊。這個五蘊就是我們的凡夫身心啊,它怎麼妙呢?所以這些地方呢,特別對初發心的人,不然的話呢,你入道無門。要揀這個境,要曉得。雖然天台家有教有觀,既然要修觀,就是要行了,認真的行,修行,揀這個境。

這個《妙觀初機》,它雖然以識心為境,它最後總結那叫做「一心三觀」呢。空觀,假觀,中觀;真諦境,俗諦境,中諦境;那個三觀,三諦一心中得,都是不思議境。只要你會觀,那個不思議境從哪兒來的呢?是你能觀的人有智慧,他這個境就變了,啊就變了,依報隨著正報轉。

《妙玄節要》

釋十妙為五番。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廣解。五結權實。標章者。云何境妙。謂十如。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等。是諸佛所師。故稱境妙。智妙者。所謂二十智。四菩提智。下。中。上。上上。七權實。五三智。一如實智。以境妙故。智亦隨妙。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函葢相稱。境智不可思議。故稱智妙。

解釋這個境妙。境妙呢,它這裡廂有,釋為,有五番解釋。第一標章,第二引證,第三生起,第四廣解,第五結成權實

標章,云何境妙

什麼叫做境妙?什麼叫作境?什麼境,啊,這個境就多了。十如,就上面所謂的諸法如是相,如是性這個十如是。因緣就是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等十二因緣。四諦,苦集滅道。三諦,真諦,俗諦,中諦。二諦,真俗二諦。一諦,那麼一實諦等。這個境就是諦,是「諸佛所師」,故稱境妙。

佛之所以能成佛,在因地中是修的來的。修怎麼修法子呢?觀境修行。觀什麼境呢?就是十如境,十二因緣境,四諦境,三諦境,二諦境,一諦境,觀這些個境。那我們此經呢,《妙法蓮華經》總結為一實諦境,以實相為體。境是「諸佛所師」啊,佛是依境而修行的,而證道的,而成果的,故稱為境妙,這是標章。

第二呢,講「智妙」。所謂二十智,四菩提智,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七種權實智,五種三諦智,一如實智啊。這些個名相,在下文廣釋的時候都有的。你比如說這個,因為這些個法數名字呢,查字典是查不到的。什麼《教乘法數》啊,什麼大字典是查不到的。所以這個學習東西啊,特別是學這個《法華經》有這個名相。

二十智,就是從凡夫智一直到成佛的智共有二十個層次,一共有二十個層次。從世智,一直到妙覺智。你這個智啊,你們要是有本本的,翻到第四十五頁,這個第四十五頁講這個數,就是數目。

第一,世智。第二,五停心四念處。第三,四善根智。第四,四果智。第五,辟支佛智。第六,六度智。第七,體法聲聞智。第八,體法辟支佛智。第九,體法菩薩入真方便智。第十,體法菩薩出假智。第十一,別教十信智。第十二,三十心智。第十三,十地智。第十四,三藏佛智。第十五,通教佛智。第十六,別教佛智。第十七,圓教五品弟子智。第十八,六根清凈智。第十九,初住智等覺智。第二十,是妙覺智。這個《法華玄義》,意思既深又廣,說得非常詳細,我們今天是講經,而不是講這個《玄義》。不是講《玄義》,現在也講啊。這個講呢,就能夠略,也能廣。能夠略,我一句話就把他講了了,名體宗用教,就講了了。要是詳細講呢,講個名,那就有的講了。

上來我們講這個智妙,下面呢。

以境妙故。智亦隨妙。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現在在這個《妙玄節要》第三十頁。第一境妙,境妙故,智也隨妙,什麼道理呢?以智照境,以境發智。境是為智所照的,境妙故,所以它發這個智呢,智也妙。那麼以智照境呢,智妙故,境也妙。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佛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粗的,粗的不能再粗了,可是佛看到呢,一切眾生皆成佛,那不就是妙嘛。那個境是粗的,智妙故,他境也就妙了。

「以法常故。諸佛亦常」。眾生,凡夫眾生,見一切法皆無常,「諸法無常,是生滅法」,這是什麼人見到的呢?凡夫,凡夫見的。佛見的就不一樣了,佛看到一切法皆常,「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他是常啊,那不是常的嘛?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多年以前在靈山會上說《法華經》,都過了三千多年了。現在再去看看那個靈山,就是一個土山,什麼都沒有。可以智者大師,修「法華三昧」,誦《法華經》這個《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為真法供養如來」,就入了法華三昧,寂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這釋迦牟尼佛還在那兒說《法華經》呢,沒有散呢。要我們看到這個三千年都過去了,那就不常了,佛常就是這麼常法子的。

所以,我們上來講的五時八教,有通有別。通的,就是通前通後。不是說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就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時候說的,說了幾天就不說了。那是就別說的,就通呢,是通前通後。隨時有機,隨時就設應,有感則應,「千江有水千江月」,那個月亮就在天上,它是不動的,它也沒得分別心。你地下沒得水,那月亮呢它不到地上來。你隨便哪裡有水,馬上就有月亮。有一潭水有一潭月亮,有兩潭水有兩潭月亮。水多了,這個月亮就多。

所以這個「以法常故。諸佛亦常」。小乘人看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佛呢講常樂我凈,這是諸佛所證的這個四德,是常,是樂,我是自在,是清凈。

函葢相稱。境智不可思議。故稱智妙。

第二呢就是解釋這個智妙,這是個標章。

 

《妙玄節要》

行妙者。謂增數行。次第五行。不次第五行。智導行故。故言行妙。位妙者。謂三草位。二木位。一實位。妙行所契。故言位妙。

行妙者。謂增數行。次第五行。不次第五行。智導行故。故言行妙。

「位妙」。這個修行啊,就是朝前走,一步步朝前走,從凡夫,進入外凡位,進入內凡位,進入相似位,進入聖人位。那個一個位子一個位子,有淺有深,有大有小。所以底下呢,有行則有位,叫「位妙」。

此中講位妙,三草位,二木位,一實位,「妙行所契,故言位妙」。三草二木,這是經中,《法華經》中有這麼一個藥草喻品。人家講經法師啊,都要備課的。我這也沒得這個時間,光睡覺,到了講經的時候就抓瞎了,就找不到了。這個位妙啊。《法華經》講這個三草二木。草,他這個草呢,不是一般的草,這個草么,比如參呢是長白草,那還有好草,有壞草。有的草呢,還能治病。有的草呢,還能吃死人呢。他這個《法華經》講這個三草呢,三草是藥草,藥草喻品。

這個小草指什麼人?小草,小草指什麼人呢?「轉輪聖王,釋梵諸天」(自《法華經》),這叫做小草。「知無漏法,能得涅槃,獨處山林,得緣覺證」(自《法華經》),這叫做中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自《法華經》)是上藥草。你看看,從這個權教來講,成佛的位子,他還只乎是,僅僅乎是一個上草位。上草位啊,連小樹還不夠呢。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自《法華經》)這是指這個通教。「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是名大樹。」(自《法華經》)

追取長行中一地所生,一雨所潤,及後文雲,今當為汝說最實事,以為第六位也。一共明六個位子,這個六個位子到了法華會上呢,無論是三草也好,無論是二木也好,它離開這個大地它就是不能生的。這個《法華經》中呢,就講這個一實諦,一地所生,一雨所潤。

所以這個底下呢,前三義中是藏中位,小樹是通位,大樹是別位,最實事是圓位。

小草位就是人天乘,四種輪王,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那也是個位子啊,人間的位子。你像我們這個凡夫眾生就不能稱位子啊,我們這個,我們有什麼位子啊?你比如說世間上做過國王的,那還要登基啊,要上位啊,那也是個位子啊,我們現在有什麼位子呢?六欲天乃至色無色界等,皆約果報明位。這個也是果報,善果報。這個果報既有優有劣,當知修因必有淺深。

說這中草位呢就是二乘,聲聞緣覺稱為中草。聲聞,講七賢七聖及二種辟支佛,緣覺,獨覺,各有大小。

上草位者為三藏菩薩,從初發心,緣四諦,發四弘誓願,於三阿僧祇劫,具行六度,百劫種相好因。後來呢,到菩提樹下,以三十四心一時斷結,則名為佛。這叫做上草位。

小樹位呢,就是通教三乘,共十地位。通教三乘,通教里有個十地。而菩薩別得法忍之名。

大樹位呢,就是別教位。如瓔珞所明五十二位。五十二位。

 

 

《妙玄節要》

三法妙者。謂總三法。縱三法。橫三法。不縱不橫三法。類通三法。皆秘密藏。故稱為妙。感應妙者。謂四句感應。三十六句感應。二十五感應。別圓感應。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眾水。諸佛不來。眾生不往。慈善根力。見如此事。故名感應妙。神通妙者。謂報通。修通。作意通。體法通。無記化化通。無謀之權。稱緣轉變。若遠若近。若種若熟若脫。皆為一乘。故言神通妙。

那麼下面呢,講這個三法妙。

三法妙者,總三法,縱三法,橫三法,不縱不橫三法,類通三法,皆秘密藏,故稱為妙。

感應妙者,謂四句感應。

這個感應妙呢,下文中都有的。四句感應,冥感冥應,顯感顯應,冥感顯應,顯感冥應,以這個四句為根本。那麼有三十六句,二十五感應,別圓感應。

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時,普現眾水,諸佛不來,眾生不往,慈善根力,見如此事。

這個感應。這感應兩個字,意義蠻多的。下面呢講到感應的地方我們再說,此地僅乎是標章。

神通妙者。神通妙有報通修通,作意通,體法通,有無記化化通

神通啊,報得通,你比如說,什麼叫報得通呢?這個修人天果報,是修天的果報,到時候升了天的,天人有天眼,這個天眼通,那個通呢就是報得的。

修得通,你比如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是修得來的。那他有神通十八變,我們這個略舉啊。

作意通,什麼叫做作意通呢?如果遇到什麼情況,他不作意他這神通沒有的,作意才有的。比如說佛在世的時候,佛最後度那個須跋陀羅,年紀大了,他想出家,年紀大了,跑到祁樹給孤獨園。這個出家之道,要有善根,不得善根是不能出家的。所以這個現在,我們佛教講這個出家就不一樣了,哦你要出家呀就十七,八歲,頭二十歲,才能度你出家呢。出了家以後么,培養出來么,可以派派用場。那個七老八十齣了家有什麼用啊?就等死了。所以現在受戒呢,過了六十歲就不能受戒了。佛在世的時候沒有這個制度啊,佛在世的時候出家靠什麼呢?靠善根。有這個佛法的善根因緣才能出家,是根據這個道理出家了。而不是說老了那就,這個老了就冤枉了,這老了不能出家了。那個須跋陀羅要出家,佛不在家,諸大弟子一看呢,這個諸大弟子要想觀察人的善根久遠,那怎麼辦呢?他要入定,不入定還不行,他入定才有這個神通。這叫作意不作意,佛就不一樣啊。諸大弟子不同意他出家,沒有辦法了,哭哭啼啼就走了。正要走的時候呢,佛回來了。佛說你哭什麼東西?他說我要出家啊,你那些個大弟子不同意我出家!啊?哦我同意你出家!佛就把他帶回來了。這諸大弟子說,這個人一點善根沒有的,您怎麼同意他出家呢?他就是說,你們看不到啊,他是在無量劫以前,在山裡廂做一個打柴的柴夫,遇到老虎了,他爬在樹上,他害怕的不得了,怕怕怕,無形當中呢就念了這一聲佛,南無佛,就這麼一點善根,經無量劫以來,到現在這個時候呢成熟了。所以說是這個「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就是這麼個道理。不曉得你這個善根因緣什麼時候成熟,「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二乘人呢,他要作意,要入定。不入定,他不曉得,他沒這神通。

那麼還有體法通啊,無記化化通

「無記化化通」跟我們上來所說的這個無記化化禪一樣。有禪定,則有神通。

無謀之權,稱緣轉變

「無謀之權」。謀,就是計算。換句話說,就是妄想分別。我們要想做一件事情,無論你是做好事,做壞事情,你心裡都要想,先想好了才能做。佛度眾生就不是這樣子啊。如果我們想教化一個人,與人為善,那個你要想這個人呢什麼個性啊?怎麼樣子啦?說話呢要投他的機。佛就不是這樣子,你看佛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怎麼分別法子啊?怎麼想啊?那就煩死了,辛苦死了。無謀而權,「洪鐘在架,有扣則鳴」,他不要想的,哪兒想的?所以說是「佛不度眾生」,佛不度眾生不是不度啊,就是不謀而權,不謀之權謂之不度眾生。

「稱緣轉變」。緣,就是機緣,什麼機給於什麼應。人天機,就給他說五戒十善。說是我是這個小乘機,跟他說因緣所生法。說大乘機,那我就跟他說,「我說即是空,是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隨緣轉變。

若遠若近,若種若熟若脫。

遠,就是過去生中。若近呢,就是現在生中。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目的是什麼?目的是皆為一乘故。

《法華經》中說的,「唯此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佛法只有一乘法,因為它是佛法嘛。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二乘,三乘呢?那是方便,方便也是為了真實。所以開權顯實,無權不實。這是講的感應妙以後呢,下面是講這個神通妙。

那個「無謀之權」,我們再講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入城乞食,提婆達多想害佛。提婆達多想害佛做新佛,阿闍世王想害這個父王呢想做國王,他們兩個商量好了。那天釋迦牟尼佛跟諸大弟子入城乞食,那阿闍世王就放這個醉象,把那個大象灌醉了,它就顛倒了,瘋狂了,見到人就踏殺。這個大象放出來了,諸大弟子有神通的都乘神通跑了,都飛得跑了。那阿難呢,他沒的證果,沒有神通,跑不掉。就跟著佛在那個地方害怕的不得了,害怕也跑不掉啊。佛當然不怕的,佛看到大象來了,佛並沒有作意,佛就伸這個五個指頭,這個五個指頭伸出了後呢,從五指中就顯五獅子,五獅子從哪兒來的?不是佛想的,說你這個大象凶啊,我現幾個東西比你那個還有凶,我降服你。佛沒這麼想,這叫做什麼?這叫做「慈善根力」。慈善根力的因緣呢很多很多,處處都有。在因地當中,佛在因地當中,都是修慈,修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慈悲二法成就以後呢,他到這個果地上就有這個功用,那也是神通。那是不謀之權,不要作意的,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這叫做慈善根力。故言神通妙。

這個都是不可思議的,有了神通了,有了神通妙,底下呢是「說法妙」。神通,教中講,「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以定動,定就是神通,神通是屬於定的。比方說,佛沒說《法華經》之前,入無量義處三昧,天雨四華,大地六種震動,現這種瑞相。這種瑞相呢,是神通之所現的。「先以定動」,這個大家看到東方世界種種瑞相,天上又雨四華,什麼意思呢?哦他這個心呢就動了,為釋迦牟尼佛將要說《法華經》做一個前方便,所以底下呢,「說法妙」。

 

《妙玄節要》

說法妙者。謂說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緣法。所詮法。圓妙法。如理圓說。咸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說法妙。眷屬妙者。謂業眷屬。神通眷屬。願眷屬。應眷屬。法門眷屬。如陰雲籠月。群臣豪族。前後圍繞。故言眷屬妙。利益妙者。謂果益。因益。空益。假益。中益。變易益。猶如大海。能受龍雨。故名利益妙。

「說法妙」。佛的法皆妙。總論佛法,我們都曉得十二部法,三藏十二部經都是佛所說的。十二部法,我們常說的,「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生,本事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廣出大論三十三」。這就十二部教。大乘講十二部教。小乘教呢,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出九部修多羅。九部呢,小乘的九部教沒有論議,沒有授記,沒有無問自說。

 

就是說這個十二部法,還有小部法。佛說的經,有大部,有小部。比如說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說《華嚴經》不是說就是八十卷呢,多了,有上品,有中品,有下品。上品華嚴在龍宮海藏,有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那麼多呢!那是大部。而像我們這個《法華經》,翻譯到中國來只有七卷,也不過就六七萬字。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說了八年,八年就說七卷呢?所以在這個印度,《法華經》梵本「積至八里」,那叫大部。那麼小部,小部比如《心經》部頭小。文字部頭小,這就都是法,都是度眾生的法。

 

底下呢,逗緣法所詮法,圓妙法,如理圓說

「逗緣法」就是逗機法。逗機,比如將來我們講了《法華經》。《法華經》有四眾,常隨眾,當機眾,影響眾,結緣眾。那個逗緣法呢,就是度這個當機眾的,那不是法嘛。你比如說我們這個《法華經》都逗機緣呢,就是這個根熟的眾生都緣。

 

「所詮法」。文字是能詮,文字顯理,理就是所詮之法。無論大乘法小乘法,比如說小乘法以三法印為印,大乘法以一實相印為印,都是所詮的。

 

「圓妙法」,圓融妙法,如理實說。只有這個法,權實二教,本跡二門,到了法華會上才能叫做說「如理圓說」。

 

如理圓說,咸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言說法妙

這還不妙嘛?這個法還不妙嘛?能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妙了,故言「說法妙」。

 

眷屬妙者

說法是被機的,說什麼法度什麼人。說妙法就度妙人,妙人得度,這個人呢就成你的眷屬,這叫做法門眷屬。法門眷屬啊,這個將來底下講眷屬妙的時候也會詳細說到的。

 

如陰雲籠月。群臣豪族。前後圍繞。故言眷屬妙。

你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與界外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如陰雲籠月,演大華嚴,那就是眷屬妙啊。

 

利益妙者

既然說法,佛每一個法會,他必須得利益的,這是因為這個機緣成熟。機緣不成熟,佛也不說的。機緣成熟了,就得利益。這個利益呢,講「四悉檀利益」,或是得歡喜利益,或是得生善益,或是得破惡益,或是得入理益,說法必須得利益。你看看法華會上,這一會,釋迦牟尼佛度多少人呢?無論大乘法,小乘法,每一會,談經三百餘會,這是約我們人間大家共睹共知的,都得利益,度多少人呢?

這個利益妙者謂果益因益,空益,假益,中益,變易益,猶如大海,能受龍雨

故名利益妙。

 

《妙玄節要》

二引證者。文雲。諸法如是相等。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實相是佛智慧門。門即境也。又雲。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即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以此妙慧。求無上道。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即智妙也。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又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即行妙。天雨四華。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亦是位義。乘是寶乘行於四方。四方是因位。直至道場。是果位。是名位妙。

底下呢,是引證。這引證呢,引經做證。你上邊既然《法華經》講這個跡門十妙,從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一直到最後功德利益妙,必須引經做證。也不是智者大師自己隨便說說的,當然呢,智者大師深入「法華三昧」的。

先引證境妙。

文雲,諸佛如是相等,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實相就是「境妙」。這個境呢,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這個境妙不妙呢?這個境就妙了!實相是佛智慧門,門即是境也。

又雲。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

「甚深微妙法」呀,我們這個每一天講經之前,都念甚深微妙法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呀。每一次講經之前,也順便跟大家說一說。這個講經,特別是這個經前,要舉行這個儀式,唱香贊,呼鐘聲偈子,稱頌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號,還要唱這個《開經偈》。最後講經以後,講經下來,迴向偈子。我跟大家說一說啊。講經下來,將這個,「講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這個四個偈子呢,唱的時候呢不要慢,這就是等於說是這個中等的流水腔調,它這個是不應當慢的。前邊,我們要講這個經,也要給這個聽經講經的人呢,提供一個前方便。把我們在沒有進入講經聽經之前,這個散漫心要加以收攝。就像我們這個參念佛是誰,參念佛是誰,你不也是什麼都要放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為我們這個聽經講經呢,畢竟是這麼要有一個前方便。

同時,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的極唱,非常尊貴,是法中之王。我們要感報佛恩呢,感報佛恩呢,稱頌佛號就是感報佛恩的。所以這個稱頌佛號,這個唱腔呢不相宜快。到了誦這個無上微妙法,更加不能快,要隨文作觀,把我們這個心呢,進入這個講經聽經以前的這麼一個境界。我常說的,你們現在學這個唱念,能快不能慢。這個快了呢,它就顯的草率倉促,慌急慌忙的,這個心呢不得定心。這個唱誦也能夠引人入勝,也能夠引人入勝。有機會,我們還跟大家呢,也要共同學習,這叫做「甚深微妙法」。

稱頌三聲釋迦牟尼佛的聖號,唱一個開經偈子,如果你真能夠入到這個境界,那就可以把你的眼淚就能夠唱下來,就有這種感情,有這種感情啊。為什麼有這種感情啊?「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個佛法非常難遇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啊,百千萬劫難遭遇的這個法,你看被我們遇到了,這是何等的幸運呢?那就要發願,「願解如來真實意」。所以我們現在跟大家呢,共同學習,我們想辦法要解如來的真實意,還不是一天到晚打妄想。打妄想,你跟那個佛的真實意不相應。

「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就是甚深微妙法這個相,這個相什麼相呢?就是境妙,這引經中有的,所以立這個境妙。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以此妙慧。求無上道。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這個底下呢,叫做「智妙」。「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佛所得的這個智慧,那是第一智慧。這個智慧呢,就是權智,實智兩種智慧,微妙最第一。這就是說這個「智妙」。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

行諸道,那不是行妙嗎?盡行諸佛所有道法。你看看,成佛,不但是自己修自己成佛之道,要把十方諸佛所修行的成佛之道他都要行,都要行過來。佛才是過來人,真正的過來人,啊。想想那個佛法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一天到晚呢,要這個胡思亂想的妄想心稍微歇息下來,留一點縫,給這個佛法能夠鑽的進去,不是把你那個障礙障得那麼,那不行哎。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即行妙

這叫做「行妙」,就引《法華經》本文,這個十妙文中都有的。這叫做什麼事情呢?這叫做,講這個佛教叫「以經講經」。智者大師,哪怕就是講一個妙字,講了三個月。雖然他是證到法華三昧,法華三昧都是佛法呀,都是從佛法中引證過來的。不然的話,不引證,怎麼能叫人相信呢?「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這叫做行妙。

既然行,行就是走路了,走路就必須有位次。這跟我們走路一樣,我們到北京去,我一天走下來到揚州,第二天么到山東,第四天么到河北,這麼一位一位的慢慢走,底下呢講位妙。

天雨四華。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亦是位義。

天雨四華,雨啊念個yu(第四聲,同喻,玉),不是下雨,從上而下,這叫作雨。「四華」,就是芬陀利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優缽羅華。芬陀利華是白蓮花,拘物頭華是黃蓮花,波頭摩華是紅蓮花,優缽羅華是青蓮花。這個四華呢,是代表因的,華是因呢,有了華才能結果啊,是吧,所以因華果實。這個四華表法,表住行向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都是因。成了佛了,那就是如是大果報,成了佛了。開示悟入,亦是,這些是位義,四十位。

乘是寶乘行於四方。四方是因位。直至道場。是果位。

「四方」。這個四方呢,就是這個住行向地,這個四方。這叫做位妙。

 

《妙玄節要》

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大乘即真性。定即資成。慧即觀照。是為三法妙。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又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又一切眾生。皆是吾子。又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即感應妙也。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神通妙也。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身子云。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又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但說無上道。又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即說法妙。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即眷屬妙。現在未來。若聞一句一偈。皆與三菩提記。又須臾聞者。即得究竟三菩提。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墮慳貪。是事為不可。又終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利益妙也。

 

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

 

大乘即是真性軌,底下呢,是明這「三法妙」。我這個位,位住在什麼地方呢?住在三法,三法叫做「三德密藏」。定慧力莊嚴。

 

「大乘」,佛自住大乘,大乘即是真性軌。「定慧力莊嚴」這個定呢,即資成軌。慧即是觀照軌,這叫做三法妙。三德密藏。

 

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又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

 

底下是,佛成了佛以後,就要倒駕慈航。倒駕慈航是什麼意思呢?就要觀機設教度眾生了,底下呢這個感應妙。

 

「我於三七日中」,就是指釋迦牟佛在菩提樹下成正等覺。佛就想了,這我要,佛成佛了,就想把這個佛所成的法和盤托出,供養一切眾生。可是佛用佛眼一看,大機的眾生,在菩提樹下,人不知鬼不覺的,我就把他度了了。那還有其他的眾生怎麼辦呢?這「思維如是事」啊。這個天上還勸請,十方諸佛都是這樣子,都是「為實施權」的。說思維如是事。

 

「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見六道眾生,佛眼見六道眾生呢,佛眼是應,眾生是感,這裡講這個感應。

 

一切眾生皆是吾子

 

一切眾生皆是吾子,這個吾子就是感,佛能夠看到呢就是應,這是約機來說。佛能夠看到這個六道眾生呢,這個眾生就能受度了。

 

又遙見其父踞師子床。

 

「遙見其父」也是感呢!如果說是你念佛,佛就應,你不念佛,佛就不應。「千處有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你不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感應的。你要是遇到苦難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趕快來救救我。」菩薩就來救你了。你念觀世音菩薩,這就是感呢,有感就有應。佛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苦眾生。苦眾生一天到晚想出苦海,如果你要想出苦海,你要發這個心,只要你發這個心,佛就來應,就這個道理,這叫做感應妙。

 

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神通妙也。

 

有感有應,這指這個三藏,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以前,入無量義處三昧,大地六種震動,動,起,涌,震,吼,擊,放種種光明,現稀有事,眾生呢就生了信心,然後才能說《法華經》,這叫做神通妙。

 

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身子云。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又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但說無上道。又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即說法妙

 

這段文呢,也是《法華經》里的文,所以這個引證引證,都是引此經,就是引本經《法華經》。為上邊,這個跡門十妙,立這個十妙的意義呢,引經做證的。

 

「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這個巧啊,就是善巧方便,而不是拙,不是你這個笨嘴拙舌的,你說法就說不好了,像我就不能說。這巧說,說得人家呢歡喜要聽,聽的有道理。

 

「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說法,言辭柔軟,柔軟是不剛暴。你看佛說的法,都是柔軟的,為什麼柔軟?因為他入理的。悅可眾心,眾心就是眾生這個心聽到生歡喜,為什麼生歡喜呢?這個法能夠救他的心,能夠挽救他的這個妄想心,生死的心。柔軟呢,世間人罵人那個話就不柔軟了,那還柔軟嗎?難聽的不得了。佛說法,這是了生死的,這個法微妙不可思議。

 

「身子云」,舍利弗說得,「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佛《法華經》中說的這個微妙不可思議的法,都是妙法。

 

「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這個法是覺悟人心的,聞法就能悟道。都能夠到於一切智地,要「但說無上道」,說這個法就不說這個小法,無上,沒有比這個法再上的了。這《法華經》,諸經之王。

 

「又已今當說」,已說,今說,當說。已說,從成佛以來所說的法。今說呢,就現在在法華會上所說的。當說呢,就未來還要說,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最為難信難解。這是「說法妙」。

 

這個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將來我們要成佛,我們也要這樣說法。所以我們學這個《法華經》,不是說是我們現在用不著,現在用不著將來要用的。你現在學佛嘛,你不要下點功夫啊?你學個木匠,學個裁縫,沒得三年五年還學不好,學佛法就那麼著急不行啊。佛道長遠,要下功夫,「但得生生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可不能造業,造業遭墮的話就麻煩了。要把這些個大乘法門的種子下到自己的心田裡廂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就是說法妙。

 

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

 

因為聲聞弟子在《法華經》中都開權顯實,都開忒了,都成了菩薩了,都發菩薩心了。這是眷屬妙,菩薩這個眷屬還不妙嗎?像我們這個眷屬都不妙,我們這個出家人么有出家的眷屬,也有凡聖同居,龍蛇混雜,也有粗有妙。在家人的眷屬就更加不談了,那就妙不了了。你說我這個家裡廂,是父母兄弟姊妹妻子,怎麼來的這些眷屬啊?不是報恩的,就是報怨的,就是報德的,不得這些因緣他不會投到你家裡來,這個眷屬妙。

 

現在未來。若聞一句一偈。皆與三菩提記。又須臾聞者。即得究竟三菩提。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墮慳貪。是事為不可。又終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利益妙也。

 

這個底下呢,這是講這個利益妙。現在未來,這聞《法華經》一句一偈,「皆與三菩提」,所以這個《法華經》,人家稱為「成佛的法華」。只要聽到《法華經》,開權顯實,這個人是決定成佛的。所以人家說「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就在這一點。

 

有須臾聞者,即得究竟三菩提。

 

「須臾」呢,就時間很少的。這個須臾,那按現在時間么,一刻鐘的時間,即得三菩提。

 

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墮慳貪。是事為不可。

 

這《法華經》上說的。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中說的,若我要是以小乘法教化眾生,那我就「墮慳貪」。佛是大慈大悲的,怎麼能墮慳貪呢?佛是布施啊,無法不施。像我們就慳貪呢,什麼都是好的,你就是我的,我的不許動,慳貪的不得了。佛是不但是什麼都舍,什麼都舍,願意把自己所證的法和盤托出,一點沒有保留的。如果我要以小乘度化人,那我就墮慳貪,那怎麼可以呢?「是事為不可」。

 

又終不令一人獨得滅度。

「獨得滅度」,像這個二乘人,做自了漢,陸地不生蓮花,焦芽敗種。那叫自度則滅度,我不顧別人,你們死活我不問,我走了。那個他不能成佛,所以「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利益妙也

 

上來,講這個跡門十妙的表章,略表而已,今天就講到這個為止。

 

 

《妙玄節要》

三生起者。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故最居初。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登於諸位。位何所住。住於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機。機來必應。若赴機垂應。先用身輪神通駭動。見變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輪宣示開導。既沾法雨。稟教受道。成法眷屬。眷屬行行。拔生死本。開佛知見。得大利益。前五約自。因果具足。後五化他。能所具足。法雖無量十義意圓。自他始終。皆悉究竟也。

 

我把這地方再給他讀一讀,它有五番,第一是表章,第二是引證,第三是生起,這個十法前後的次第,互相生起。

 

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故最居初。

實相之理,是本有的。沒有佛,沒有眾生以前就有了,不是哪個造的。這最初么。

 

迷理故起惑。

把這個理迷掉了,一念不覺迷掉了,

 

起惑。解理故生智。智為行本。因於智目,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

目就是智妙,足就是行妙。有目有足才能夠到清涼池,登於諸位。

 

位何所住。住於三法秘密藏中。

天天講啊,三德密藏,三德密藏。這三德密藏,就是這個三軌,真性軌,觀照軌,資成軌,這個三德密藏。

 

到了果上呢,就是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這個三德密藏。住在這個地方。

 

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機。機來必應。

機來必應,就是感應啊,這是感應妙。

 

若赴機垂應。先用身輪神通駭動。

是神通妙。

 

見變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輪宣示開導。

是說法妙。

 

既沾法雨。稟教受道。成法眷屬。眷屬行行。生死本。開佛知見。得大利益。

 

這個跡門十妙,前五約「自行因果」。後五呢,約「化他能所」。後五呢,就是從這個感應妙一直到功德利益妙。這是能所。

法雖無量十義意圓。

從境妙到利益妙,雖然無量,十義就概括了。

十義意圓,自他始終。皆悉究竟也。

上來這個,僅僅乎把這個跡門的十妙,表個章,引個證,講一個十妙生起的次第,那還不夠詳細。所以底下又廣釋。我們看看底下廣釋要不要釋,如果不釋的話我們就把它略掉,我們就朝下來講。

 

我看看呢,反正這個東西,妙法妙法,都妙不可言,到下次再說。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推薦閱讀:

上本下煥老和尚開示
虛雲和尚也平墳
明海大和尚授三皈五戒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三)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之五

TAG:法華經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