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迦摩尼佛傳》觀後感

    記得當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經讓我們寫觀後感,每當看完電影和書的時候我都寫不出來,算是語文水平比較差小孩。從小就不愛看書和寫作,如今我發現我自己在改變,把不擅長的事物變成我的興趣愛好,這與我接觸佛法有關。

    通過讀《阿含經》我收穫頗多,整個人都在變好,我相信是佛法的加持,並結合《釋迦摩尼佛傳》讓我更深入了解佛陀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每一位人物和故事都讓我認識到佛陀是如何教育弟子的,從中學到佛法和體悟到佛法,不由自禁的想起我的恩師寬宏法師曾經對我的尊尊教誨。

    釋迦摩尼佛49年弘法,他用無限的慈悲與智慧教育世人。當他曾經是悉達多太子的時候,首先看到了老、病、死、苦的輪迴,知道了通過修行放棄私慾,可以幫助眾人脫離苦海,便以此為願,後來通過苦修證悟了應該中道修行,知道過度修行和過度的奢侈是一樣的,只不過會損害身心,無法悟到。後來這位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並說出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只要恢復了自己本有的清凈自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天神曾請教釋迦摩尼佛,佛陀便告知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無異,皆有佛相,都可以成佛,現在我們有妄想執著,真心被根本煩惱,貪、嗔、痴三毒遮蔽了,做出來的事都是顛倒的,所以沉淪苦海在六道輪迴。

    後來佛陀便找到曾經與他一起修行的人說:「一個真正的修行佛法者,煩惱應該越來越少,性格越來越柔順,而內心充滿喜悅,這行為日趨正常,這才是修行應有的功德;如果情緒越來越低落,性格越來越偏激,煩惱越來越沉重,那麼這可不是一個修行者應有的結果。」

佛陀教導應放棄心中只擔心自我的念頭,只要不拋棄那個慾望,我們的痛苦與煩惱就不會消除。要拋棄慾望,必須正確觀察事物,正確思考,保持正確的心,清凈的活下去,為了人們的幸福而生存,心就會自然而然清澄,真正的幸福就是以美麗的心活下去。

    有一天世尊在傳法途中需借宿遇到一條毒龍,這個故事讓我學會了為人處事,所有的生物都是佛子,只要拋棄憎恨、一味利己的慾望,就能成為朋友了。在這個社會中同事之間發生的不愉快等等就如毒龍這個故事一樣。時間的一切本來就是苦、空、無常的,沒有一樣東西可以永久保持不壞。

    世尊弟子中大迦葉喝米湯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有幫助別人之心的人,在精神上是富足的人,有羞恥之心,敢於反省自己的人,就已經是一個求道的人了。要有慈悲心、懺悔心、布施心。    緣起性空,果從心生,要想得到快樂就要心靈清凈,無欲無求,方自在樂活!慾望因心而起,煩惱自生,要離苦得樂就要脫離貪、嗔、痴。同時我們還要學會不要因為驚慌浮現而生起粗暴兇殘之心,忘記了本來具有溫柔之本性。    如果我們能依教奉行,亦如佛陀永久住世,我們要堅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我們要精進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才是佛陀真正的弟子。天地萬物有生就有死,合會必然有別離,這是無常真理的定律。要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之調伏惡人,在一切經首安立[如是我聞]令人起信,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處,悟出,說法處,涅槃處,最要緊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以上是我看《釋迦摩尼佛傳》所學到的,這些都在《阿含經》中出現過,通過佛陀和寬宏法師的教誨,希望我們都能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弟子。    在片尾曲《心中有佛》,作詞李導師兄寫到,佛陀在我們心中,加持苦行修行心,永遠都是我們,感動慈悲一分愛,眼淚留在我心中,涅盤時候如心疼,春夏秋冬思念,感恩老師一分愛。佛陀在我們心中,蓮花飄在天空中,走向佛陀前面,沒有苦惱一顆心。我們來合掌心中,般若菠蘿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看《古劍奇譚》觀後感
看完2017年電影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有哪些觀後感?
寂寞花開----張愛玲傳奇觀後感
只有懂得去愛才值得被愛嗎?

TAG: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