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 家長不知道的傷害
朋友錦鳳已經40多了,是個事業有成的女人了,可她看上很憂鬱,好像有心事似的。
錦鳳一歲半的時候被送到姥姥家生活。姥姥和舅舅並沒有分家,所以和錦鳳一起生活的還有舅舅舅媽以及表弟表妹。
錦鳳說,小時候她總覺得給人添麻煩,大了她總是害怕給人添麻煩。
在錦鳳的記憶里,她常聽到有人說「這孩子怎麼還在這裡?」然後另外的聲音說「沒辦法啊,她爸媽管不了」。於是,她就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累贅,連吃飯都從來不敢要第二碗,就怕吃多了別人說他不好,所以她一直餓著肚子。
錦鳳小時候很害怕天黑,因為白天的時候她還可以跟表弟表妹一起玩,一到天黑該睡覺的時候,舅媽的一聲「睡覺了」會把她推向孤獨的深淵。她說,她和姥姥住在外間,舅舅他們四口則住在裡屋。每天睡覺的時候,她躺在姥姥身邊總能聽到裡屋的歡聲笑語,並好像是舅媽在給表弟表妹講故事。每每這個時候,她就會用被子蒙著頭悄悄掉眼淚,她心裡說「我也想聽故事。」哭夠了,她會自己給自己講故事。回憶這一段辛酸的往事,
錦鳳的爸媽是雙職工,工作忙碌。在錦鳳一歲半的時候爸媽生了雙胞胎弟弟,因為照顧不過來,才把錦鳳送到了姥姥家,父母的本意是想讓錦鳳在姥姥那裡得到好的照顧,沒成想給她造成了那麼大的傷害。錦鳳回憶,那時候她覺得在姥姥家是外人,因為她知道自己不是這裡的孩子。回到自己家也覺得是外人,因為爸爸媽媽常時間不見面,再見的時候會覺得很生分。
年輕的父母常會有很多無奈,因為工作忙碌,有的時候也會因為多子女照顧不過來,會把孩子寄養到老人那裡或者自己親近的人那裡。如果處理不好,便會承擔一定的後果。因為在孩子的眼裡,父母的地位是無可代替的,也只有在父母跟前,孩子才會覺得安全,也才能無所顧忌地成長。撫養孩子的人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提前給孩子把工作做到,對孩子的傷害會減少到最小,如果大人並不知情,孩子則會默默承受傷害。
如果錦鳳的姥姥和舅媽等人知道她會是這樣的感覺,能夠照顧到她,那她會感覺舒服得多。比如睡覺前給幾個孩子一起講故事,說話的時候也注意一點等等。
我女兒1.5歲到3歲也是寄養在農村的奶奶家的,聽了錦鳳的分享,我聯想到女兒的經歷就覺得對女兒非常抱歉。
記得最清楚的是女兒快3歲的時候,我們跟奶奶打招呼說暑假過後就會帶女兒過來上幼兒園。奶奶就不再給女兒理小平頭了,而是把女兒的頭髮留下來,讓她像個小女孩一樣的去學校。有一天,我的妯娌,也就是女兒的嬸子給她的兒子理髮的時候,就把我女兒的頭髮也理了,就又理成了小男孩的樣子。後來妯娌告訴我,當她把女兒的頭髮理了的時候,女兒說:「小媽,我現在不哭。我等我奶奶回來的時候再哭。」可見,女兒當時並不想讓小媽給她理髮,可她又不敢說,可她心裡又有很多的委屈。
對於一個三歲的小朋友來說,這樣一件事情的衝擊也許會帶著走一輩子,儲存在潛意識裡。當相似的情境出來的時候,便會感覺害怕和委屈,渴望有個保護神能夠保護到自己。我不確知我把女兒寄養在奶奶家那一年半會對女兒造成什麼樣的傷害,便跟錦鳳進行了核對。
錦鳳說:「很簡單,我知道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我特別想要爸爸媽媽跟我道個歉,跟我說一聲對不起,我就會覺得放鬆多了。否則我便一直覺得有一口氣倒不過來,憋得難受。而我的爸媽總覺得他們沒有錯,理直氣壯地告訴我說那時候如果把我留在身邊沒準會餓死我。我一直在生的是這個氣。」
我鬆了一口氣,因為就這事我已經跟孩子多次道過歉,而且也告訴了她我和她爸爸當時的無奈。女兒也表示了對我們的原諒。
看到了吧,如果我們在孩子小時候做了對不起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誠懇地跟孩子道歉,否則孩子會帶著遺憾走很長時間的。
那個時候我不懂,通訊也不方便,所以只能一個月回家看一次孩子。對於正在把孩子交給老人或者別人帶的家長,在如今的這個時代,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如果您把孩子放在了老人那裡,可以每天跟孩子通個電話或者微信跟孩子視頻等等,這都是對孩子的關照,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雖然沒在身邊,可他們每天都愛著我,關注著我,惦記著我。這就是家庭教育的「人不在心在」的境界,跟孩子聯結依然很好,孩子會在爸媽的滋養下健康成長。
當然,如果能夠克服困難,還是盡量把孩子帶在身邊吧!
推薦閱讀:
※真紫砂壺的傳承歷史與區間價位是什麼?
※你知道嗎?原來佩戴文玩手串也要要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來選擇
※六安飯桌上的老規矩,不知道可能就要出洋相
※無論談不談戀愛,有些事情都越早知道越好丨讀《親密關係》
※這些英語短語的意思你知道嗎?和外國人交流不能不知道的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