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建構中國式信仰--20141009

作者:曾博偉  2014-10-09 18:36:33 來源:南方周末

曲阜舉行盛大祭孔大典,祭祀人員參照明代禮製表演祭孔禮樂。 (新華社/圖)

既然信仰多元化是常態,這就需要有一個不同信仰群體能共同堅守的底線。這個底線,可以作為不同信仰群體間的信仰公約數,作為現代國家公民之間的公共理性。這種公共理性可以用憲法來體現。

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天」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天」是中國人自己營造出的一個虛擬超越界,一個宇宙中的最高真理,一個非人格化的「神」。中國人的「天」不是無法企及的,就在人間,在每個人心中。

精神生活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主要特徵,是人之為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對個體而言,信仰是更高層面的精神生活,是人得以突破自身狹隘,超越生命之有限,實現追求之無限的重要途徑。對群體來說,信仰是共同族群相互連接的精神紐帶,是人類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撐。不同的信仰,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族群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差異。當前中國正處於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於信仰缺失引發的精神危機卻越發突出。正視危機,樹立信仰需要有新的思維、新的方式。

中國當前面臨的信仰危機

中國當下面臨的信仰危機,是國家處於迅疾變化,社會處於急遽轉型中形成的精神危機。

體現在整體精神上的空虛。儘管中國物質條件有很大改善,但精神信仰不會隨物質條件的改善自動產生。反之,由於缺少信仰的導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還會反襯出個體精神生活的極大匱乏。

一些把追求物質財富作為最高追求的精英,在遠離物質匱乏威脅之後,由於缺乏信仰,反而失去了人生目標,不再有人生的責任感。大量民眾因為沒有信仰,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退,無法心安自守,在物慾橫流中,很難自得其樂;進,缺乏精神動力,難以在自我超越中改變個體命運。可以說,信仰空虛成了國人目前最大的空虛。

目前,高層也看到精神萎靡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無論是「核心價值觀」,還是「中國夢」,都是希望藉此打造個人、社會和國家的精神。

基於傳統樹立信仰

從大的範疇看,信仰既包含宗教信仰,也包含非宗教信仰。雖然宗教信仰是世界上多數人的選擇;但這並不等於說,人只能通過宗教的方式才能獲得信仰。目前很多批評「中國人沒有信仰」的觀點,多是簡單地把信仰等同於宗教信仰。因此新時期中國式信仰的樹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從眾」,走宗教式的信仰之路,還是立足自身傳統,走一條非宗教信仰為主導的信仰之路?

宗教信仰與非宗教信仰的最大區別,在於是否相信神的存在。雖然從理性的角度看,神是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存在,正如基督教拉丁教父德爾圖良所提示的命題:惟其荒謬,所以信仰。

由於信仰神的存在,人可以設定出一個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此岸世界是人現實所生活的世界,代表著缺陷與不完滿;彼岸世界代表著美好與圓滿。各類宗教,不論信仰什麼樣的神,大都將彼岸作為此岸的目的,將彼岸作為批判此岸的尺度,同時也以彼岸來安撫此岸之人的躁動與不安。

從這個意義上說,宗教信仰不是為了解決神的問題,而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雖然宗教信仰具有獨特的價值,但宗教信仰並非構建精神世界的唯一途徑。

與以宗教作為主體信仰的國家不同,中國傳統信仰的主流是非宗教信仰。影響中國人精神最大的儒家思想中就很少有神的位置。孔子講,「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

同樣,道家追求的道法自然、少私寡慾、無為等,並非給人指一條通往「彼岸」的大道,而是告訴人們轉化對自我與世界的認知,進而在現實中「逍遙遊」。

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雖然有自己的神祇和宗教儀軌,但與其說道教追求得道成仙,不如說更追求長生不死。

佛教中國化的過程,更多的是一種哲學化的過程。可以說,中國人的傳統中,雖有宗教,但主導中國人心靈的,依然是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非宗教式信仰。

馮友蘭認為中國人「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中國人「在哲學裡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這種超道德價值的哲學,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式的非宗教信仰。

中國文化一直都包含許多非宗教信仰的內容。比較典型的一是向內,對「天人合一」的終極追求;一是向外,對人類總體命運的終極關注。

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天」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天」是中國人自己營造出的一個虛擬超越界,一個宇宙中的最高真理,一個非人格化的「神」。中國人的「天」不是無法企及的,就在人間,在每個人心中。

此「天」不假外求,既可生出儒家「萬物皆備於我」的豪情,也可有道家「乘物以游心」的洒脫。「天」與「人」連接在一起,此岸即是彼岸,彼岸毫不虛玄。實現天人合一,即可達到馮友蘭所說的人生最高之「天地境界」,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式的信仰,給了中國人獨特的精神安慰,也催生了中國特有的文化與審美。

儒家提倡入世,提倡在改變世界、改造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很多中國人都有愛國思想和天下情懷。在愛國思想中,「小我」的命運很自然地與國家民族這個「大我」的命運連接起來;在天下情懷中,個人的追求進一步放大,從而與人類總體生存與發展這個目標結合起來。這裡,雖然沒有「神」的意志,但一個超越於自我的群體發展實際上扮演了「神」的角色。

基於這種信仰,「有限」的個人生命可以融入到相對「無限」群體發展中,個人的生命就不再虛無縹緲。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信仰,中國人有更強的群體觀念和「此岸」意識。

由於當下西方在經濟上的領先地位,無形中抬高了西方的文化及宗教信仰,這也使得一些人容易將西方的發達簡單地歸結於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但值得注意的是,信仰本身就是和傳統緊密相連的,對中國這樣一個具有數千年未曾中斷文明史的國家而言,徹底脫離傳統,既不必要,更不現實。

特別是在科學精神不斷彰顯,在宗教信仰逐漸式微的大變革中,中華民族這種不重神祇的非宗教信仰傳統,更有可能跨越不同宗教的隔閡與藩籬,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找到強大的精神武器。新的時期,我相信,我們應做出的選擇是:基於傳統,充分吸納其他文明的先進成果,樹立能被多數國人接受的中國式信仰。

如何樹立信仰

如果說信仰什麼是個難題,讓信仰真正植根於國人的內心,更是一個複雜而持久的過程。因此中國式信仰的樹立,只能立足現實,循序漸進。

其一,要突出信仰在精神生活中的位置。中國傳統文化中雖然有不少信仰的元素,但沒有太突出這種超越有限、追求無限的非宗教信仰,也沒有把非宗教信仰放到與宗教信仰並列的高度予以足夠重視。

需要進一步挖掘、梳理和放大傳統文化中關於信仰的內容,形成能深入人心的非宗教信仰理論。相較於宗教式信仰,非宗教式信仰更多依賴於理性思考和自我精神的提升,在知識階層和精英階層中容易得到認同,卻不易受到普羅大眾的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理性精神的提升,特別是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非宗教信仰的構建和傳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只要有信心,就能走出中國人自己的信仰之路。

其二,要用包容的心態樹立中國式信仰。中國式信仰是以非宗教信仰為主軸的信仰,但也不應排斥其他宗教信仰,要用包容心態對待信仰的多元化。

儘管中國歷史上有「滅佛」之舉,有儒釋之爭,但在國運昌盛時期,信仰大抵都是多元化的。基於現實,民眾的知識水平、理性認知能力差異很大,一刀切地用一種非宗教信仰去評判所有人,也並不現實。

既然信仰多元化是常態,這就需要有一個不同信仰群體能共同堅守的底線。這個底線,可以作為不同信仰群體間的信仰公約數,作為現代國家公民之間的公共理性。這種公共理性可以用憲法來體現。這也是防止信仰極端化,進而傷害到社會和信仰本身的保障措施。

其三,以教育為主,讓信仰逐漸深入人心。信仰對個體精神發育,對國家社會進步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饒是如此,信仰本質上是個人化的。洛克認為:「信仰必須是自由意志和理性思考的選擇,不是被蠱惑或被強迫的結果,也不能訴諸愚民低級、衝動的本性。」

正因信仰是以人對於自身有限性的自我意識和主動突破的意向為前提,所以信仰不能靠強迫、靠利誘,必須由人無條件地自願認可,只能用春風化雨的方式,使信仰的力量慢慢滲透入人的內心,而不能用強制、用運動化的方式推行。否則,往往「種下龍種,收穫跳蚤」。

這需要國家防止功利化傾向,追求更持久的價值,使之成為國民共同仰望的「星空」。傳統文化植根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完全可以重視傳統文化中具有信仰元素的內容,挖掘中國歷史上捍衛真理、捍衛人類總體命運的人與事,以更生動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國人的思想,喚起國人的信仰。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通過利益驅動,通過強化市場經濟法則,實現了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未來的深度發展,應更多地以中國式信仰為動力,不脫離利益,但更超越利益,以義和利,實現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上的全面振興。

(作者為國家旅遊局公務員)


推薦閱讀:

在新的國際環境中建構中國話語體系
鄭永流:重識法學——學科矩陣的建構
碼雲推薦 | 十分鐘搞定自動化構建
詩律的要素與建構

TAG:中國 | 中國式 | 南方 | 信仰 | 南方周末 | 周末 | 2014 | 建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