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熙輝:三十年中國特色法治之路

蔣熙輝:三十年中國特色法治之路

今年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中國法治櫛風沐雨,我們從反思蘇聯法治模式始,到接受歐美法治中的合理成分,越來越成熟,逐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道路。

  回顧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法學界關於人治與法治展開長久論爭:1979年12月《法學研究》第5期開闢《關於法治和人治》的專欄;1981年召開「人治與法治」學術研討會。圍繞人治與法治,理論界在反思「文革」浩劫的基礎上,通過學理研討探討人治之弊和法治之利,推動人治向法治轉型的觀念革新。20世紀90年代初,改革從經濟領域啟動,理論界關注市場經濟與法治,探討建立市場經濟制度之必要與健全法治對市場經濟發展的深遠意義,確立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的命題並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再之後,理論界圍繞依法治國展開討論,探討依法治國與法律建構、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法治國家建設的命題,推動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的確立以及直至今天的方略實施和全面落實。

  當代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執政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科學的基本判斷。法治建設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適應法治發展的基本規律進行。

  從縱向上看,中國法治的傳統資源稀缺。商鞅、韓非子等法家的所謂法治思想更重治術,近代意義的法治發端於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經過西方中世紀啟蒙思想的提煉,西方資產階級政權得以確立,包括罪刑法定、無罪推定、競爭有序等系列規則。建國之初,我們重政策輕法制,最終出現「文革」的局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民主法治掀開新的篇章。立法從無到有,陸續制定並修訂八二憲法、刑法、民法、訴訟法等,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司法領域,公檢法司分工負責,較為合理地配置司法職權,近年來更是加強司法改革力度,優化職權配置,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政府法治領域,努力推進依法行政,國務院還專門制定並實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從政府各個層面開展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已經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普法領域,「五五」普法在全國各地開展,公民守法意識,學法守法護法的自覺性普遍提高,依法辦事正在逐漸入腦入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將進一步深入人心;國際法治領域,改革開放後中國加入一系列國際條約,尤其是近年來加入人權兩公約,向世界表明我國加強人權保障、建設法治國家的決心,樹立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展示我國要與世界各國共同建設共同享受和諧世界的願景。不論是30年法治,還是10年依法治國方略實施歷程,中國法治發展呈現跨越式邁進,成績有目共睹。但是,法治的內在協調性略嫌短缺、法治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等是不爭的事實。

  從橫向上看,即技術意義、工具意義上討論中西方法治問題,西方法治源自古希臘,即使從近代法治算起,也有數百年歷史。中國法治在黨的領導、依法治國與人民當家作主方面優越於西方發達國家,通過黨的領導保證法的社會主義性質,通過依法治國推進法治建設的進度,通過人民當家作主為法治發展確立目標。中國法治的內核是自主創新的,體現為黨的領導、依法治國與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機統一,升華為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統一。這從方向和趨勢上預示中國法治的廣闊發展空間。但是,中國法治發展在形式意義上尚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法治的若干工具技術價值並非西方法治的專利,而是人類制度文明的共同產物。比如說,法律的正義、自由、平等價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無罪推定原則,這些原則價值儘管源自西方資產階級法治,但也是人類的共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政治文明的產物。我們當下的法治發展:尊重法治、恪守法律的觀念有待進一步確立,權力制約監督的法律機制尚待健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剛剛形成,市場經濟立法尤其是社會立法有待進一步完善;立法民主化、科學化有待進一步加強,立法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司法的公正高效權威有待進一步加強,司法能力尚待提升。在法律組織職業化、技術化以及法學研究與法律教育方面,我們的差距也不小。中國的法治發展不應當自設制度的樊籬,而應充分地吸收和借鑒西方法治發展經驗,更進一步地尊崇法治,尊重程序正義,加強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奉行「拿來主義」,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運用法治這種「絲絨手套中包著的鐵拳頭」來維護穩定和諧的政治局面,促進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

  中國法治發展遠景宏偉,但法治發展模式不是唯一的。作為一個法治後發達國家,中國必須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從英國的自然演進法治化模式中,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正確對待法律傳統;從美國的綜合創新法治化模式中,我們可以借鑒法治建設中綜合創新的功用;從法國的社會革命法治化模式中?? 我們可以體會理性促進和推動法治變革;從德國的法典編纂式法治化模式中??我們可以吸收國家立法推動法治建設的有益經驗。中國的法治之路不能步西方法治之路,搞三權分立,全盤移植西方法治,也不能襲用大陸法系的建構主義或者英美法系的經驗主義路子,我們要實現法治的跨越式發展,必須根植於民族的法律傳統,從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促成法治生長,走出中國自己的路子。比如調解制度、多元化的糾紛調解機制、綜合治理維護社會治安,等等。

  當前,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範性文件在內的,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中國法治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十七大報告強調「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執政黨建設,堅持民主執政、科學執政、依法執政,尊重法治發展規律,充分吸收域外法治經驗,推動中國特色的法治改革與法治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學博士)


推薦閱讀:

西班牙和葡萄牙可以買什麼?
特色診斷學
[轉載]盤點無可替代的30大華人「特色」美女
神武2有什麼特色?
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帶你一圖看懂《江蘇省人民調解條例》的特色亮點……

TAG:中國 | 中國特色 | 法治 | 特色 |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