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了解真正的親密,你將不會有愛的困惑

由張德芬空間與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講書欄目,讓我們陪伴你一起讀書,享受心靈一刻。

今天,我們想要跟你分享的主題是「愛與親密」。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17:57 為你講書《懂得愛》 來自張德芬

點擊音頻 即可聆聽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關於婚姻三觀方面的書。這就像我們去旅行的時候,首先要知道目的是什麼。如果目的都是錯的,我們用了再好的技術和方法,也是沒有意義的。

 

當下的中國人出現這麼多的情感問題,主要問題就是缺乏情感的信仰。所以我們就會出現兩種極端傾向:

  • 第一種傾向是動物本能主義:男人都是動物,女人都是命苦,所以你要學會各種心機婊的辦法,然後才能在如此險惡的世界裡活下去。

  • 第二種傾向是文青主義:愛就是純粹,就是要一生一世,就是一旦愛上了,就像童話故事裡那樣,永遠都有happy ending,如果它接了地氣,就是一種褻瀆。

 

很多男女都在青春期都懷著一副文青主義的情懷,然後遇到情感的挫折以後,要麼成為悲劇女主,一直為理想撞南牆下去,要麼就退化成獸,用動物的視角看世界。

 

我是以精神分析和存在主義哲學作為我的三觀基礎的,但關於婚姻的很多細節層面的三觀是比較缺乏的,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這本書是值得你一讀再讀,成為一生的陪伴之書的。這本書叫做《懂得愛,在親密關係中成長》。

 

該書的作者黃煥祥和麥基卓是人性的藝術家,他們不僅是工作夥伴,也是生活、情感的伴侶。他們相信「關係」是在人間修行的最好方法,承諾做彼此的鏡子、老師、同修,做對方生命中所有關係排序里的第一人。

 

他們花費二十六年的時間開展的一項探索「愛與親密」的計劃,因為相信自己的發現可以幫助別人,在更切實際的時間內進入親密關係。

 

《懂得愛》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提供了很多在親密關係中最關鍵的一些定義的意義。今天我想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婚姻是不是愛情的墳墓?

是迷戀還是真愛?是完美之愛還是完整之愛?

關於這對名詞的定義,我最早從黃維仁的書中了解過。但對這對名詞的真正理解,是從這本書開始。

很多人都會問,婚姻是不是愛情的墳墓?婚姻到最後都是親情吧?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什麼是真愛,我們都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愛:就是融合期的迷戀。融合期,就是兩個人幾乎都融為一體的時期,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覺得自己身處於最完美的世界。

大家都進入到一種完美之愛:你是完美的,我是完美的,我們的關係是完美的,天上掉個大餡餅,我們一下就進入了天堂。那個時候,我們心有靈犀,所有的事情都是一致的,就像是一個人一樣,愛你就是愛我,愛我就是愛你。

 

但這個世界還有第二種愛,那就是當迷戀之愛結束之後,我們開始從夢幻中醒來之時,我們開始有一種整合之愛。所謂整合之愛,就是我們開始發現一個充滿責任感的男人,可能同時也是媽寶男;一個有事業心的男人,可能也是家庭生活的白痴;一個對你很暖的男人,可能也會對同事很暖——原來他是中央空調。

男人也會發現,原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生,同時也是個在生活中大條的嬌小姐;原來一個做事很麻利乾脆利索的女生,在生活中也是個控制狂;原來一個文靜優雅的女生,其實也是個在關係中,動不動發動冷戰的疏離者。

迷戀之愛結束之後,你會如何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進入到冷漠期:

很多時候,我們會聽長輩勸、過來人勸——他已經夠好了,不吃喝嫖賭,把工資都交給你,事業忙一些,很正常啊,結婚了,哪有那麼多浪漫啊,你該調整心態,婚姻到最後不就是親情嗎?於是就會出現女人忙於孩子,男人忙於事業。兩個人用「轉移」和「壓抑」的方式來應對彼此對情感的失落和種種欲求不滿的難過。

「冷漠期」主要做的工作就是降低預期,降低對彼此的需要,好處是雙方可以維持關係的和平,但這種平衡在關係的後期會日益變成一種植物人似的「死寂」。就像是紅樓夢裡的那句話「外面是烈火烹油的繁華錦簇,但裡面早就糟朽了。」

需要的降低,帶來彼此的疏遠,一旦遇到生活的波動,比如長輩去世、事業的成敗、疾病的到來,這些需要關係的凝聚力的時刻,關係就會弱不禁風,一扯就斷。

 

第二個選擇是進入到權利鬥爭期:

「權利鬥爭期」的主題其實就是雙方都希望回到「迷戀之愛」時的一種幻想。

  • 很多女人都會想,為什麼那時候,他那麼肯在我身上投入,現在卻推三阻四?

  • 很多男人會想:為什麼那時候她對我那麼理解和支持,現在卻對我挑三揀四?

 

於是雙方都試圖控制對方,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規則。就會發生婚姻中常見的現象:男人試圖讓女人變成男人;女人試圖想讓男人變成女人。

所以男人經常會說:你想那麼多幹嘛啊?事情都是你想出來的,不想就沒有。

很多女人也經常會說:你為什麼不和我溝通,如果我們可以溝通一下,我們的關係就會變好的。

男人經常會覺得女人事太多,女人經常覺得男人就是榆木疙瘩。很多人就是因為熬不過「權利鬥爭期」的慘烈鬥爭,關係就進入到「急性破裂」or「慢性破裂」的狀態。所謂「急性破裂」就是指離婚、出軌,通過這些事讓關係終結。而「慢性破裂」是指進入到「冷漠期」,讓兩個人的關係慢慢冷卻,慢慢化為烏有。

 

其實還有第三個選擇:就是進入到「整合期」

整合期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真正的「親密」。

 

你是否失去了失去了「親密」的能力?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親密」呢?

作者的定義是:親密=將內心深處的部分向他人向自己展現而沒有任何偽裝和防衛,親密是指揭露自己而呈現的脆弱和了解的狀態。綜合為四個字就是:脆弱相對。

如果關係沒有這四個字,這個關係就是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雨。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權利鬥爭?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的人生中,在展現自己的脆弱的時候,遭遇到各種打擊。

用薩提亞的觀點來說:我們本來有一顆活潑潑的初心,任何一個嬰兒都可以自如地表達自己,它就是表裡如一的。

真正的力量不是隔絕自己,而在於分享

「社會化」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沒有它,我們將成為透明人,這就像一個人沒有皮膚一樣可怕。

但是如果這個社會化的壓力過大——比如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的要求特別高,為了孩子的學習,而拿皮帶抽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發現,否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的傷害而努力學習才能保護自己,表達自己的脆弱的真實感受是可怕的,不被允許的,時間一久,他就失去了「親密」的能力。

 

很多人就擁有了「假自體」——他都不清楚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什麼了,他成了社會規則的機器人。這樣的人到了情感的世界,就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他會娶社會標準層面的老婆,做丈夫該做的時期,但他沒有快樂,沒有情緒,也沒有生命的氣息,在精神層面他是昏睡過去的。而情感往往就是瓦解這些假自體,讓他們可以遇到「未知的自己」的。

他們將在這個「親密之旅」中遭遇對脆弱呈現的恐懼——這在過去是會遭遇巨大的羞辱感的;他們將恐懼打開自己意味著自己將無險可守,會像過去生命中的創傷那樣,被人入侵,傷害而無法保護自己;或者他們會恐懼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對方會離自己而去。

但當他們開始有了「矯正性情感體驗」的時候,他們會發現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隔絕自己的脆弱和否認自己的痛苦,而在於分享。

 

人們往往會虛妄乃至狂妄地認為我們是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我們是可以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的;我們可以不想要什麼就不想要什麼的。

 

但事實上,我們遲早會發現,這個世界最牛的不是我們,而是這個宇宙。

  • 我們不想老,我們終將會老。

  • 我們不想死,我們終將會死。

  • 我們想讓關係永遠,但如果你做的不對,關係也會終結。

這個世界沒有確定的事情,唯一確定的,就是無常。就連孤獨,也是無法解決的。生老病死、孤獨和無意義這些都是人類永遠無法解決的主題。

 

婚姻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們可以脆弱相對,分享彼此的孤獨時,我們可以增強對抗這些人生終極主題的力量。就像是你無法讓黑夜變成白天,但你可以增加一雙在黑夜中相握的手。

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伴侶的意義,不在於對方的出現,你的人生問題從此不治而愈,而是你增加了一個病友。你會因為分享彼此的脆弱,而增強了力量。你會因為被深深的懂得和理解,而增強了前行的希望。

而此時,你才發現,你所有恐懼的,你所有厭惡的,你所有無法接納的,你所有仇恨的;和你所有熱愛的,你所有渴望的,你所有歡喜的,和你所有珍愛的,擁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因為彼此的懂得,你的內在的「容器」擴容了,就像我們無法消滅一滴墨,但我們可以把它倒進大海中一樣。

在這樣的時刻,你會說:嘿,我們終於相遇了。

也許在這樣的相遇時刻,你才會真正明白:什麼,是愛。

本期主播 |  雪冬

推薦閱讀:

4個揚長避短的穿衣搭配方法,解決中老年媽媽穿衣困惑
如何讓一個男人看起來更加成熟?
怎麼和周圍的人相處好呢?怎麼提高自己的情商?
爺爺去世6年了,我至今無法釋懷 ?

TAG:困惑 | 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