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前,你要擁有的「身份資本」

30歲前,要擁有的身份資本 來自張德芬空間 12:51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精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人都在逼自己變得優秀:

城市裡的末班車;周末里咖啡店的一隅;路上步履匆匆拿著公文包的行人……都好像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身影。

「好焦慮啊」成為了我們的口頭禪,越來越多的人,都生活在焦慮之中,每個人都好像變成了陀螺不停地旋轉,好像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別人落下。

我們不顧一切地向前奔跑,只為了擁有一個「標配」的人生。當我們停下來的時候才發現,真實的自己早已經被丟掉。

上周最轟動的新聞之一,是摩拜單車的收購新聞,80後創始人胡瑋煒從一名記者到互聯網創業者,用了三年時間,累積了15億的財富。80後、三年、15億,幾個關鍵詞就將「同齡人正在碾壓你」的氣勢直接推至了輿論的視野。

 

恰好最近又出現一個熱議話題「30歲年薪20萬算不算很失敗」,這句話和「80後身家15億碾壓同齡人」簡直可以湊成一副對聯了。

 

不得不說,這世上有種最好販賣的焦慮就是「你不夠好」。

例如,一開年,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就將「原地踏步等於退步」的焦慮拋給大眾,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讓人完全不好意思再提什麼「歲月靜好」。

 

「你不夠好」這種焦慮直指羞恥感。

羞恥感是最容易和人品聯繫起來的感受,如果我們不小心做錯了事,可以為此內疚,但如果開始感到羞恥,就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是不好的。

它激發的不是比較後改變的動力,而是讓人進入比較後被貶低的狹隘。

01

30歲左右,你開始擔心什麼?

很想邀請大家一起來觀看,20-30歲正常的焦慮是怎樣的。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回答:有哪些事是在你接近30歲時,才開始在意和擔心的?總結了一下用戶馮驌的回答,當時擁有騰訊穩定工作的他,在擔心以下事情:

 

  • 發自內心交往的朋友越來越少

  • 社交活動減少,更願意待家裡

  • 不再那麼在意領導的看法,陷入迷茫:什麼樣的我,才是更好的我

  • 發現父母越來越依賴自己

  • 不那麼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 睡眠時間越來越長,睡眠質量越來越差

  • 消費帶來的快樂變得稀少而高價

  • 忘記自己的生日

  • 不斷焦慮:我會一直做一件事,還是會做不同的事

 

他的回答真實得很有質感,也很有代表性,道出了臨近30歲的真實反思:

你對自己有一些了解,但還未足夠了解,而感到時間對自己有種催促感。

這是正常的焦慮——並非所有的決定,都有十足把握,但放棄又還遠遠未夠,帶著不確定感繼續嘗試和探索。

02

比焦慮更重要的,是擁有這些能力

我們究竟應該具備什麼能力,才不至於被人拋之身後?

在這個問題上,我對於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的一場訪談印象深刻。他談到了兩點:

 

第一,我們身處信息洪流之中,需要的是使海量信息產生意義的能力。

第二,不要學習技能,而要學習靈活性。

 

這讓我想起,焦慮最容易出現在我們的個人空間被擠壓的時候。

 

有一次,一位女士向我談起她最近參加的同學聚會,曾經一個並不起眼的男生,變成了擁有自己的公司、財富過人的同齡人,她很失落,同樣是10年,為什麼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如此之大?

這種比較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擠壓她的個人空間,看不上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生活。

 

也有創業者分享,在一次行業年會上,看到曾經那個跟著她實習的小女生,進入大公司三年時間成為資深產品經理,在眾人包圍下自信從容地社交,自己的資歷、頭銜一時間顯得岌岌可危,不知道這個時代是不是真的會顛覆性否認掉自己的。

 

這個時候,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和應變能力,顯得尤為寶貴。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們隨時被碾壓的聲音環繞,有人會告誡你,原地踏步等於後退;

張泉靈也擲地有聲地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小區里賣煎餅的阿姨,月入兩萬;

公園裡的大爺,也會理直氣壯地評價,月薪一萬等於要飯。

 

這些聲音必然是有衝擊的,但是面對它們的反應,卻是屬於我們自己的。

有些人會快速的調整,知道自己一時以偏概全,能快速回歸到自己的節奏中;有些人會覺得突然面臨了不可解決的問題,甚至來不及嫉妒,就陷入深深的失落。

03

20-30歲:建設自己的「身份資本」

你願意為自己投資什麼呢?

時間、金錢、還是更多的可能性……

臨床心理學家Meg Jay在TED演講中,提到她的第一個來訪者,一個20多歲的姑娘。當時這個姑娘在談一場愚蠢的戀愛——對方人不怎麼樣,但她也無所謂,想著尚且有大把青春。

 

而Meg也沒當回事,直到她的督導提醒她:她不嫁給這個傻瓜,以後也會嫁個另一個傻瓜。Meg這時才醒悟:

20-30歲的確是人生髮展的關鍵期,我們並不能等到30歲來臨,才開始為自己考慮一些重大的事情。

 

有大量的數據在告訴我們,20-30歲可以起到某些關鍵性的作用。

例如:

人生80%的決定性時刻,發生在35歲;

事業前十年的發展對今後的收入有很大的影響;

在30歲左右,大多數人開始選擇和伴侶結婚或者同居;

20-30歲的性格改變要遠遠多於其它時期。

 

當Meg列舉出這些數據,她提出了一個詞,叫「身份資本」,認為20-30歲最應該去做的就是增加身份資本。

 

「身份資本」是我們對自己的投資,用來增加自身價值的事情,方方面面的投資積累起來,會影響我們整體的發展。

它包括了:

  • 我和怎樣的人交朋友;

  • 我在從事怎樣的工作;

  • 我的戀人/伴侶是怎樣的;

  • 我是如何照顧自己的。

 

身份資本的投資非常強調選擇,舉個例子,如果你不滿意曾經長大的那個家庭,那現在是你可以選擇家人的時候。但是隨便抓一個來結婚是行不通的,婚姻是理智的選擇,是想和誰一起生活而不是湊合。

 

很有趣的是,身份資本的建設,幾乎都是從「我不需要」開始的。

第一,我不需要做自己的討厭的事情。

如果你知道你討厭一些事情,做這些事會浪費你的時間和天賦,應該想方設法停止。

比如,對不喜歡的工作,你甚至都不願意出現,或者向別人展示你的工作。對於你嚮往的領域和職位,有可能目前能力還不具備,那麼可以通過學習,讓自己具備一種資本——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不僅是對目標的選擇,同時也會讓你重新去串聯自己的人際網路,發現一些過去沒有留意到的機會。

第二,我不需要只做享受的事。

可能我們都會面臨一個有些殘酷的事實:有一些玩樂,只是打發時間,而不是有價值的投入。

這就要去評估一下,你正在享受的事情,和你的目標是否相差甚遠?

例如,當一個人花了很多時間和朋友聚會,但更想實現的目標是在工作上更有成就,這些享樂的時間就需要調整。又例如,當需要存錢完成一些目標,卻發現自己「手漏」,總是把金錢花費在一些無法實現目標的事情上,這種享樂也需要調整。

第三,我不需要只有熟悉的朋友。

和上一點有些類似的是,熟悉的並不等於值得的。這並不是在朋友的選擇上有功利心,而是值得交往的朋友,通常是可以在長時間內彼此支持的朋友。

比如,你的緊急聯繫人,能填上的朋友;如果家人去世了,你會打電話給ta的那位朋友;當你沮喪時你最能信任的、最想見到的朋友……這一些朋友關係,可能最讓人享受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身份資本,是一種把危機轉化為資本的方式,當我們開始去考慮這些問題,就不再僅僅是盯住焦慮不放。

對所有在20-30歲,包括30歲以後還在努力提升自我價值的人,這些資本會成為不被拋棄的能力。

最後,想起來一句近期流傳很廣的話「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說再見」。

這句話其實是一句正確的廢話,似乎也無需為之焦慮,因為時代拋棄任何人的時候,都不會說再見。

···

作者:陳禹霏


推薦閱讀:

你擁有哪顆心
若不能擁有,便主動放手的星座
擁有一個魅力紅顏做知已
守望擁有的
這幾個動作你可能都會,但你不知道它們還能讓你擁有傲人的酥胸

TAG:30歲 | 資本 | 身份 | 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