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魯迅不死,中國永生!

如果說英國文學不能沒有莎士比亞,俄羅斯文學不能離開托爾斯泰,西班牙文學不能沒有塞萬提斯,日本文學不能沒有川端康成;那麼,我們中華民族則不能沒有魯迅————他是現代中國的民族魂。魯迅開創了中國現代小說的創作規範並引領一代文風;魯迅研究專家嚴家炎教授曾說過:「中國現代小說在魯迅手中開始,又在魯迅手中成熟,這在歷史上是一種不多見的現象。」魯迅的散文和雜文更是在新文學領域中成為經典,對中國人人性深處的蒙昧、劣根進行了辛辣的批判。意圖喚醒國民,以「拯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為己任。因此魯迅又被譽為精神界的戰士。

 

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魯迅:「文人里骨頭最硬的是魯迅。」魯迅的這些直面人生,向善求真的作品,在當前的社會語境中顯得依然彌足珍貴 。相對於時代和民族,他都是超前的。其作品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內涵,使我們在讀其作品時並不輕鬆,甚至有些沉重;而這正是其作品的真正的意義所在——從其骨子裡透出的一種深深的悲切與彷徨, 但始終進行著絕望的反抗——對人的精神與病態的開掘與反思。使其作品在絕妙的、「驚世駭俗」「發人深省」的語言下顯出一種張力和從他靈魂深處噴薄而出的強大力量。

 

「大風思猛士, 大廈覓良材 。」魯迅的作品經得起時間考驗,他用超前的銳利眼光來證明自己精神永存。人們讀魯迅大多隻領會他用其幾乎所有作品和最為嚴厲的語句對國民性的弱點進行猛烈抨擊和批判性,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參悟到其更為深微的關懷與慈悲————「以霹靂手段, 顯菩薩心腸」式的人間大愛。

 

魯迅「以筆作刀」對「人吃人」的封建制度進行了無情揭露和猛烈抨擊,他的精神是永存的,對今天的中國人仍然有著深刻的啟迪和教育作用。

 

然而魯迅活著的時候是寂寞的。當大多數中國民眾都在蒙昧中昏昏沉睡的時候,魯迅醒的太早了。歷史上那些最早醒來的智者,大多都是寂寞和痛苦中度過一生的的 ;「自古聖賢皆寂寞(李白),何況我輩孤且直(鮑照)。 」但「 哀國民之不幸,憐國民之愚頑,怒國民之不爭  」的魯迅並沒在痛苦中沉淪。可以這麼說,讀懂了魯迅,就讀懂了中國;看懂了魯迅的「吶喊」和「彷徨」,也就看懂了中國生生不息的悲劇輪迴。魯迅之「殤」也就是中國之殤。 「敢於面對慘淡人生、敢於直面淋漓鮮血」的」「真的猛士」,偉大的作家、思想家魯迅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精神遺產。這些精神遺產和偉大思想是歷久彌珍、堪與日月同輝、並照耀著中華民族的坎坷前行之路。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好好珍惜並認真研究。

 

魯迅不死,中國永生!

 

附幾條魯迅語錄:

 

1:「若與狗奮戰,親手打其落水,則雖用竹竿又在水中從而痛打之,似乎也非已甚。」痛打落水狗的精神。

2:中國人所處的三樣時代:第一樣時代:「想做奴隸而不得做的時代。」第二樣時代:「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第三樣時代:也就是魯迅所呼喚和嚮往的時代 「 奴隸能夠真正的支配自己的命運的時代。」

3: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4:「中國人的反抗(對滿清),何嘗因為亡國,只是因為拖辮子。」《頭髮的故事》

5:「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鄉》

6:「現在社會上流行罵官僚,而學生罵得尤其厲害。然而官僚並不是天生的種族,就是平民變就的。現在學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麼兩樣呢??」「易地則皆然,思想、言論、舉動、丰采都沒有什麼大區別、、、、、、、但中國將來的可慮就在此、、、、、、、。」《端午節》

7:「中國歷史上的一治一亂,循環往複;唯一不變的是百姓從未爭取到做人的資格。」《墳.燈下漫筆》

8: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吶喊自序》

 

 

 

 

 

 

 


推薦閱讀:

戰爭電影比場面?美蘇豪擲千金,中國巧奪第一
導致中國式離婚10大潛規則
為什麼中國領導人到各地視察愛坐小巴車不坐轎車?
中國各地茶葉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51) - 朱辰彬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中國 | 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