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嘉禪高級班教材下冊 法華經選講

第一講:妙法蓮花

《妙法蓮華經》,七卷,或八卷。後秦鳩摩羅什譯。略稱「法華經」。收在大正藏第九冊。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共有二十八品。妙法,意為所說教法微妙無上;蓮華經,比喻經典之潔白完美。據推測,其出現可溯自西紀元前後?該經認為小乘佛教各派,過分重視形式,致使遠離教理真意,故為顯現佛陀真精神,遂採用詩、譬喻、象徵等文學方法,以讚歎永恆佛陀(久遠實成佛)!稱讚釋迦佛成道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旨趣在弘揚「三乘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歸於一佛乘,調和大小乘各種說法,提倡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其表現雖為文學性,然主旨則契入佛陀教說之真思想。各品出現年代雖互異,然自整體觀之,在佛教思想史、佛教文學史上,具有不朽之價值。

漢譯《妙法蓮華經》有六種,現存本有三種: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286)。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八卷(406)、闍那崛多與達磨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二十七品(601)。其中以正法華最詳密;妙法華最簡約而流傳卻最廣,一般所稱誦者皆奉此本並研究亦最多!

印度早有世親大士為著略解,稱《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二卷(菩提流支、曇林等譯)。我國自鳩摩羅什三藏譯出,注釋者亦不少!首先有南朝宋代竺道生大師《法華經疏》二卷,繼之光宅寺法雲大師《義記》八卷、智者大師《法華文句》十卷、吉藏大師《義疏》十二卷與《玄論》十卷、窺基大師《玄贊》二十卷等。且智者大師基依該經創立天台宗。

妙法蓮花,法華經中所說之法也。天台謂妙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也。九界之十如為權。佛界之十如為實。此權實之法,悉為實相,而即空即假即中,不可思議,故曰妙。蓮華者,譬此權實之關係也。何則?華如權法,實如實法,佛成道後至今時說權法者,是為欲說今之實法之方便,猶如華之為實而開。此謂之為實施權。次說明今日前所說之權法,悉為方便,顯一乘之實法者,猶如華開而實現。此謂之華開蓮現。次一乘之實法顯了,則實法之外無權法,權法悉為實,猶如實成而華落,此謂之華落蓮成。如此以蓮華表權實之施開發也。

《法華玄義》卷一:「所言妙者,名不可思議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也。蓮華譬權實法也,(中略)蓮華多奇,為蓮故華。華實具足,可喻即實而權。又華開蓮現,可喻即權而實。又華落蓮成,蓮成亦落,可喻非權非實。如是等種種義故,便以蓮華喻於妙法也。」

《證道歌》說:「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

第二講:四花六動

經文:佛說此經已結加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四華:舊翻白、大白、赤、大赤,或翻適意、大適意、柔軟、大柔軟。白表十住開佛知見,大白表十行示佛知見,赤表十迴向悟佛知見,大赤表十地入佛知見。四十位皆是佛因,是因由中道第一義生,故從天而雨,因有趣果之義,故而散佛上。如此因果,誰當感克,秪是此會時眾,故言及諸大眾。

六動:表圓教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妙覺,凡六番破無明也。無明磐礴,未曾侵毀,方將破壞,故動地以表之。《優婆塞清凈行經》云:菩薩生時動地,示此生已盡無復煩惱。一切眾生應得道者,煩惱將滅故動,即此義也。

動,六根也,六根冰執,如地相堅固,動難動之地,表凈未凈之根。東涌西沒等者:東方青主肝,肝主眼,西方白主肺,肺主鼻,此表眼根功德生,鼻根煩惱互滅,鼻根功德生眼根煩惱互滅。南方赤主心,心主舌,北方黑主腎,腎主耳,四邊表身,中央表意,身具四根,意遍緣四,相對涌沒,以表功德互生,煩惱互滅可知。

六種者,舊雲動、起、涌、震、吼、覺。搖颺不安名動,自下升高名起,凹凸出沒名涌,隱隱有聲名震,砰磕發響名吼,令物驚悟名覺。新雲動、踴、擊、震、吼、爆。擊如打搏,爆若火聲。前三是形,後三是聲。經論略標,但云震動,即形聲各標一也。一一中又有三,謂動、遍動、等遍動。當處動為動,四天下動為遍動,大千動為等遍動。餘五亦爾。合十八震動,即表凈十八界也。

又根根皆修三觀,如十八動。然動相雖有十八,而所動唯是一地,如根雖有六,界雖十八,以無明破故,一切俱破。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證道歌》說:「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第三講:開權顯實

跡本兩門大分為二:初自序品至安樂行品是跡門開權顯實,二自從地湧出品至常不輕品是本門開近顯遠。初跡門開權顯實為三:初序段,二自方便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是正說段,三自法師品至安樂行品為流通段。

開權顯實,開除權教執著,顯示真實義。「開」含開除、開發、開拓等義。開除乃除卻權執,開發乃由內心之緣純熟而脫權執,開拓乃權即實而廣其體義。即開除三乘權便,顯示一乘真實義。

《法華經》以前之諸經,乃應未熟根機而設為權便法,實欲引眾生入真實之教;以權便法顯真實義故稱開權顯實。然權實本不異,若開除執著則權實不二,得趣歸一佛乘!

以上乃就《法華經》前半部,跡門之化儀而說。而後半部,本門化法之「開跡顯本」亦稱開權顯實,即破除跡權之執著顯示本門之真實。若以《法華經》,則前十四品為開三顯一,後十四品為開近顯遠,即前半部開除三乘教方便,顯示一乘教真實;後半部開除垂跡之近佛,顯示本地實佛,即二十八品,總歸於開權顯實為旨趣。又開三顯一乃以「人」、「機」而論,相對之,開權顯實乃針對「理」、「教」加以闡釋。《天台四教儀》說:「開前頓漸,會入非頓非漸,故言開權顯實,又言廢權立實,又言會三歸一。」

妙名一唱,待絕,俱時。故相待論判,出前三教、四時之上。絕待論開,復能開前,令皆圓妙。今文但云開者,蓋上既雲化儀四教齊此,則顯法華出前四時。況復下文,歷部揀教,即是判也。然待絕二妙,妙體無殊,約義而論,開為正意。

凡論開權,有約部、約教、約界、約理等。今雲頓漸者,乃約部通開,頓漸是權,屬前四時,非頓非漸是實,即今法華。又三即是權,一即是實,故以開廢會三而結雲,故言開權顯實等也。

或謂今文開廢會三,准彼《玄簽》第一,對於四一,義雖無妨,但在彼不對,其文則重,在今但作結上開部,義似稍允。蓋法華部,開廢會三,法應爾也。如下文云:總開會廢,前四味粗。舊於開權,有同體、異體之辨。然約所開法體,及能開之妙,佛意邊論,皆同體也。但所開機情,在昔執之為異,故不得不開。如《釋籖》云:「法本自妙,粗由物情,但開其情,理自複本。」又《玄》文云:「開昔之異,顯今之同。」故開機情,的開異體也。

《證道歌》說:「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第四講:諸法實相

諸法實相,就是法界終極之真理。又名真如法性,或者實際理地。天台宗從「性具」和「相即」來闡述諸法實相。所謂:具之一字,彌顯今宗。又說:六即佛。

《法華經方便品》曰:「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大智度論》卷五說:「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悉名為魔。」同十說:「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同十七說:「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

但是這個「諸法實相」的名稱,彌滿諸經,乃至外道之經書亦說之。各以其義解釋。或以諸法皆空為諸法實相,或以涅槃為諸法實相,或以苦空無常無我為諸法實相,又凈土門以彌陀之名號為諸法實相,真言宗以阿字不生為諸法實相,華嚴宗以一真法界為諸法實相,法相宗以圓成實性為諸法實相,三論宗以八不中道為諸法實相,成實宗以皆空為諸法實相,有部宗以苦空無常無我為諸法實相。

現在所說的,乃是天台宗理論的諸法實相。《大智度論》卷十八曰:「一切世間經書及九十六種出家經中,皆說有諸法實相,又聲聞三藏中亦有諸法實相。」又曰:「問曰:云何是諸法實相?答曰:眾人各說諸法實相以自為是,此中實相不可破壞常住不異。」同七十九曰:「諸法實相有種種名字,或說空,或說畢竟空,或說般若波羅蜜,或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維摩經法供養品》曰:「依於諸法實相,明定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思益經》二曰: 「諸法實相,即是涅槃。」《佛藏經》上曰:「何等名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

《證道歌》說:「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第五講:一乘圓教

一乘思想,標榜成佛為唯一究極果位,主張三乘也可能成佛的思想。這是《法華經》的核心教義之一。依《法華經》所說,佛教的實踐,雖有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種修行方式(三乘),但最究竟的還是「一佛乘」。《法華經》〈譬喻品〉以「三車火宅」為喻,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依次比作羊車、鹿車、牛車,而將一乘比作大白牛車。

三乘教法謂眾生在修習佛法時,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種差別,而一乘教法則謂小乘之聲聞、緣覺教法到最後亦終將與菩薩乘的行者相同,都將成佛。因為聲聞乘與緣覺乘的教法只是一種權巧方便,並不是佛陀的本懷。佛陀為一大事因緣出世的目的,是在引導一切眾生終皆成佛。因此,以成佛為最終歸趨的一乘教法才是佛陀弘法的真正意趣所在。這種主張是《法華經》最主要的特色所在。《法華經》說:「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中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依天台宗的解釋,一乘的「一」,即純圓、獨妙,所以獨得「妙」之名,因而立「四一」之說。智者大師《法華玄義》卷六及《法華文句》 〈方便品疏 〉曾加以破釋,並別立教、行、人、理之四一,所根據之《方便品》雲︰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無二亦無三」為教一;「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為行一;「但教化菩薩」為人一;「世間相常住」是理一。分釋如次︰

(1)「無二亦無三」︰約教而言,沒有通教半滿相對的二種教法;約部而言,沒有《般若》的兼帶大小二乘,所以是無二。又,約教而言,無藏教所分的三乘法;約部而言,無《方等》中所對的三乘,所以是無三。此為教一。

(2)「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解釋︰「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偏傍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即「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法華文句》認為是教一,而《四教儀》則認為是行一。二者的不同在於《法華文句》以但說為教一,《四教儀》以無上道為行一,即分別就能詮、能行各據一義。故有此差別。

(3)「但教化菩薩」︰是說前此一向隨順眾生根機而教化三乘,但到了法華時,由於「開三會一」,一切眾生都會歸為求無上菩提的菩薩。此時僅存菩薩而無聲聞與緣覺,故云人一。

(4)「世間相常住」︰十界依正差別的事法即是世間相;世間相的萬法悉皆相即於理,故皆常住,此即諸法實相。雖然以凡夫染礙的迷情來看世間相,必定是隔歷非常住,但只要一去隔礙的迷情,就能洞達諸法實相,覺證十界本具、依正融即之圓滿妙理。法界萬眾無不常住,不是與無常相對的常,而是絕對的「妙常」。此即為理一。由於理一,所以教、行、人也都是一。

第六講:授記作佛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六品。於《正法華經》稱為「授聲聞決品」。屬法華三周說法(法說周、譬說周、因緣周)之譬說周。佛陀令中根之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四大聲聞回小向大,並為之宣說當來作佛,現前為之授記。

梵音和伽羅,此雲授記,亦云受記、受決、受莂。授是與義,受是得義,記是記事,決是決定,莂是了莂。

今經有五:若通途記,如法師品初;若別與記,如三周後(一、通別)。若正因記,如常不輕;若緣因記,如法師品十種供養;若了因記,如授三根人;正因記則廣,緣了記則狹(二、三因)。或遲記,或速記(三、遲速,遲如聲聞,速如龍女)。或佛記,如此文;或菩薩記,如常不輕;雖無劫國之定,亦得是記(四、師弟)。復有懸記,如化城品,未來弟子是(五、現未)。

《首楞嚴三昧經》明四種記,今經具之:未發心與記,如常不輕品;發心、現前、無生,三周記是也。

1.法說周:又稱初周。乃佛為上根人,就法體以直說諸法實相,十如之理;開三乘之權,使其了悟一乘之實。此時唯有大智舍利弗一人解悟得授記。即方便品中所談。

2.譬說周:又雲中周。乃佛對法說周不悟之中根,更作三車一車之說。初許三車是施權,後賜一大車是顯實,俾使了悟一乘妙理。此時有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目犍連、須菩提等四大弟子領解得授記,即譬喻品中所談。

3.宿世因緣周:又雲下周,略稱因緣周。佛為不能了解上述二周之下根者,說其宿世乃大通智勝佛下之一乘機種,使彼等了悟宿世久遠之機緣而得悟!此時有富樓那、憍陳如等千二百聲聞領解得授記,信解、藥草、授記、化城喻、五百弟子授記、授學無學人記品中所談。

《證道歌》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幾迴生、幾迴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第七講:修安樂行

指菩薩於惡世末法期間,弘揚《法華經》時安住身心之法。據《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說安樂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及親近處:「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言語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安樂行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等,稱四安樂行。亦實踐諸行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實行自利利他之安樂行。

慧思大師在《法華經安樂行義》於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動稱為安;不受五陰煩惱束縛稱為樂;身心安樂而自行化他稱為行。同書並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二種:

1.有相行:乃外在修法,如一心讀誦《法華經》文字等,稱為文字有相行。

2.無相行:乃內在修法,如修止觀等,以體達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妄之三昧;故不以有相安樂行為行法,而於自然無行狀態之自行化他。

另據智者大師《法華文句》卷八下舉出三釋,以解安樂行義:

一、依事釋:依事物以身安全,心無憂惱為樂,依此(身安心樂)能行自利利他行為。

二、附文釋:乃附上「勸持品」中三軌以釋:即以著如來衣(行止行)為法身身安,入如來室(行慈悲行)為解脫心樂,坐如來座(行觀行)為般若妙行。此外,另以安樂行品文,即安住於忍辱地為身安,不為煩惱、暴力所困為心樂,觀諸法實相為妙行。

三、法門釋:以修行法門,不緣生死、涅槃等二邊法,而安住不動為安;不執取三昧廣大之用,及不受五陰為樂;於無受無行之狀態下之行中道為行。

《證道歌》說:「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恆沙諸佛體皆同。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即是圓教大開圓解之後的修行方式,亦即圓滿的安樂行法。

第八講:如來壽量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偈曰:「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此六句為法界道場偈,亦曰壽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法華文句》言:常在靈鷲山,是實報土,為三世常住之凈土,故謂為他受用報身所居之實報土,為證實相之理者所得之果報,故謂為實報。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已上之菩薩住處也。又言「常在」二字,含常寂光土,謂常寂光土者,實相之理,即三諦之理也,蓋常者常住之理,故為中諦,寂者空之義,即為空諦,光者照三千諸法之義,即為假諦。此常寂光之理,即為自他受用報身所證,即所住所在之處,故「常在」二字得以顯之也。其次「余諸住處」之言中有方便同居之二土。故稱之為四土偈。

此品主要說明了佛陀一代時教之「開跡顯本」,又作發跡顯本。此系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的判釋。天台大師智顗說明《法華經》旨趣之時,謂《法華經》有「本跡二門」之開顯,其本門之開顯,就佛身而言,乃開跡顯本。即開除以釋尊為伽耶近成垂跡示現之權佛之情執,以顯示久遠實成之本地本佛。《法華玄義》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三上):「開除跡中佛界十如,顯出本中佛界十如。」謂於跡門開「下九界」之權,以顯「佛界」之實。故於本門顯示佛界之本有久遠,令了知跡門所說為淺近權法,而明諸佛之本地為深廣實法。

《證道歌》說:「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又說:「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第九講:普門示現

普門示現,是指佛菩薩神通自在,示現種種身,開無量法門,使眾生得證圓通,周遍無礙。實相圓法周遍一切稱為「普」,實相(即中道)無所蔽塞稱為「門」。即《法華經》所說中道實相之理,遍通一切,無所壅塞,故諸佛菩薩乘此理,能開無量門,示現種種身,以拔除一切眾生之苦,令成就菩提。《法華文句》卷十說:「普者,周遍也。諸法無量,若不得普,則是偏法,若得普者,則是圓法。(中略)門者,從假入空,空通而假壅,從空入假,假通而空壅。偏通則非普,壅故非門。中道非空非假,正通實相,雙照二諦,故名普,正通故名門。」對此,智者大師謂普門圓通,義則無量,略舉則有十類,而立十普門之說。十普門:

(1)慈悲普:眾生緣、法緣及無緣等三慈中,唯無緣慈悲與實相同體,其理已圓,普遍一切,任運相應,故以無緣為慈悲普。

(2)弘誓普:弘誓系約四諦而起者,有有作、無生、無量及無作之別。就中前三種攝法不盡,唯無作四諦能收一切法,故約之而以發弘誓為弘誓普。

(3)修行普:凡所修不與理合,稱為偏;觸事即理,理智曆法而修者,無行而不普,稱為修行普。

(4)斷惑普:一切種智能除五住之惑,故以之為斷惑普;一切智道種智唯斷四住之惑,故不名為普。

(5)入法門普:二乘歷別諸地之定有淺深差別,不得稱為普;唯入中道王三昧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故稱入法門普。

(6)神通普:羅漢、辟支佛、菩薩之神通,其緣境偏狹;若緣實相而修者,即是真神通,一發則一切發,廣遍十法界之境,故稱神通普。

(7)方便普:方便有道前、道後二種,道前方便不普;唯道後化用之方便能逗機利物,一時圓遍,故稱方便普。

(8)說法普:能以一妙音應十法界之機,隨其宜而令解脫。

(9)成就眾生普: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所有事業,鑿井造舟等,悉皆利益眾生,示教利喜,令入三菩提者,故稱之為成就眾生普。

(10)供養諸佛普:內外理事之供養能資圓智,圓智即佛,故稱之為供養普。

此中,前五普為自行,次三普為化他,後二普總結自行、化他兩意。

第十講:普賢勸持

即《法華經》卷五第十三品之品名。姚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九冊。前半品說藥王、大樂說等諸菩薩與得受記之五百阿羅漢等,誓願不惜身命奉持讀誦法華經;後半品說諸菩薩勸人受持是經,並令廣宣弘通。

《法華經》說:「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又說:「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又說:「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證道歌》中的法華思想:

1、「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2、「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3、「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4、「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5、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

上一篇:永嘉大師的天台禪法(四) 返回目錄 下一篇:沒有了
推薦閱讀:

法華經大意 (45)我們存的是什麼心,所得的果報,一定與存心相應。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白話)(11-20)
對哪些人可以講《法華經》
第二章 《法華經》綜述

TAG:教材 | 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