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點養生體會之七——養生還應該重視對「五行學說」的學習和應用(三)

       學習「五行學說"就是為了指導養生,中醫應用「五行學說」指導人們養生,應該是我學習「五行學說」的重點。       中醫養生我以為是以傳統的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具體一點來說就是遵循五行生剋制化規律,以整體、平衡、辨證等原則,說明人體生理、病理、預防、診斷、治療等問題來指導人們養生,從而讓人們實現自已祛病、健體、延年、益壽的願望。       中醫養生的整體觀。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的結構互相聯繫、不可分割;人體的各種功能互相協調,彼此為用。人體的生理體系是以五臟為核心的。人體內有五臟六腑,是人體的核心器官,主宰著人體的生命活動。人體有五官:眼、舌、口、鼻、耳,內通五臟,分別屬於五臟外竅;眼與肝相通,舌與心相通,口與脾相通,鼻與肺相通,耳與腎相通。人的軀體有筋、脈、肌肉、皮、骨,也分屬於五臟所管;肝主管筋,心主管脈,脾主管肌肉,肺主管皮,腎主管骨。五臟六腑相互配合,又叫互為表裡。臟為陰屬里,腑為陽為表。臟與腑之間通過經絡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配合,保持並調節臟腑的氣血陰陽平衡。這樣以五臟為核心,配合六腑,主管五體,開竅五官,相互聯繫,內外溝通,形成了人體的生命整體現象。     由與「五行學說」認為人體的五臟是屬於五行的,所以  中醫養生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來解釋人體五髒的病理的。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可以相互影響,是木郁土虛或土壅木郁;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其它臟腑疾病也是如此。比如腎病及肝,水不涵木,即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木,形成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這是母病及子。再比如心病及肝,即心血不足,累及肝血虧損,導致心肝血虛,心火旺盛,引動肝火,造成心肝火旺,這是子病及母。還如木旺乘土,及肝氣過旺,影響脾之運化;土虛木乘,脾過於虛弱,不能受肝木克制,而出現克制太過;木火刑金,即肝火亢盛,對肺反克,就出現反克過盛;土虛水侮,即脾土衰弱,不能制約腎水,出現全身浮腫等。總之母病及子,病情較輕;子病及母,病情較重。相乘轉變,病情較輕;相侮轉變,病情較重。     由於「五行學說」認為自然界和人體五臟是一個整體,因此 中醫養生也很重視運用自然界的發展變化來解釋人體五臟六腑的病理。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自然條件(季節、地理、植被、氣溫)的變化,必然引起人體的反應。如果自然條件的變化超出了人體的正常的生理調節所能耐受的限度,人與自然的統一關係遭到破壞,人體就會得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說,人體的五臟、六腑、五官等與五行、五方、四季等都有相關的聯繫。如春季應於東方,屬木,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陽氣生髮,萬物滋生,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肝與膽互為表裡,又屬筋骨與四肢,春季肝氣倘若過旺就較容易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神經等方面的疾病。夏季應於南方,屬火,暑氣主令,故氣候炎熱,陽氣極致,萬物繁茂,人體心臟與之相應,故心氣旺於夏。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夏季心氣倘若過旺較易患小腸、心臟、肩、血液、經血、臉部、牙齒、腹部等方面的疾病。長夏應於中央,屬脾,濕氣主令,萬物開始成熟,人體土氣與之相應,故土氣旺於長夏。脾與胃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長夏脾氣倘若過旺較易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秋季應於西方,屬金,燥氣主令,故氣候燥熱、蕭瑟,陽氣下降,陰氣上升,萬物成熟收穫,人體肺與之相應,故肺氣旺於秋。肺與大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於氣管及呼吸系統,秋季肺氣倘若過旺較易患大腸、肺、臍、咳痰、皮膚、痔、鼻、氣管等疾病。冬季應於北方,屬水,寒氣主令,故氣候寒冷,陰氣極致,萬物收藏,人體腎氣與之相應,故腎氣旺於冬。腎臟與膀胱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腦與泌尿系統,冬季腎氣倘若過旺較易患腎、膀胱、脛、足、頭、泌尿、陰部、腰部、耳、等方面的疾病。下面我還想再從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1、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一年四季氣候各不相同,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人體在氣候的影響下,除了以不同的生理變化來適應外,在病理上也同樣受自然界氣候變化的影響。當氣候變化過於劇烈,超出了人體的調節功能的一定限度,或由於人體本身不夠健全,不能與自然變化相適應,就會產生疾病。如春季多溫病,夏季多熱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臨床上某些疾病,如痹症、咳嗽、哮喘等病,也往往在氣候急劇變化時,或季節交替時,病情複發和加劇。       2、晝夜晨昏對人體的影響。「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陽氣虛,氣門乃閉」,就是說的人體內陽氣晝夜的波動。晝夜晨昏氣候的變化,同樣對人體疾病有影響。「夫日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就是說的人體一些疾病多在清晨、上午比較輕微,從下午起逐漸加重,特別是夜裡更甚。這是由於晝夜陰陽變化而引起人體正氣消長的緣故。       3、地區方域對人體的影響。地區氣候的差異,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人體的生理活動。如江南多濕熱,人體的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的腠理多緻密。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旦易地而居,環境突然改變,初期多感不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水土不服」。經過一段時間,也就會逐漸適應。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下,在病理上也有不同的變化,特別是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與地理環境有密切地聯繫。如低洼潮濕之地的人,多發關節疼痛;居住高山上的人,多出現大脖子病。       由於人與自然界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因此中醫養生十分重視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辨證施治的過程中,就特別注意和分析外在的自然環境與人體內在整體的有機聯繫,從而有效的指導養生。       中醫養生還特別重視以大自然賦予人類的食物為補養,並且強調五色五味入五臟。1、五色:中醫認為紫色食物入肝,行氣補血;紅色食物入心,養心血,活血化瘀;黃色食物入脾,健脾除濕;白色食物入肺,補肺氣;黑色食物入腎,抗衰老。比如,食用山楂可以活血化瘀,食用黑豆可治水腫,食用杏仁粥可療咳嗽等。2、五味:中醫認為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如脾,辛味如肺,鹹味入腎。早在2000年前的《黃帝內經》就指出:「肝氣青,宜食甘;心氣赤,宜食酸;脾氣黃,宜食咸;肺氣白,宜食苦;腎氣黑,宜食辛。」這是因為肝病色青,脾病色黃,為病臟氣盛,宜補所克之臟,因此肝病食甘味,脾病食鹹味;心病、腎病需補其母,使其生化有源,因此心病食酸,腎病食辛;肺病白,其氣欲散,每多影響心,故食苦,苦也可堅外散之氣。       中醫養生的平衡觀。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陰陽合體,即頭為陽,腳為陰;體表為陽,內臟為陰;六腑為陽,五臟為陰;火為陽,水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等;人體從出生就是陰陽不平衡,不是陰偏盛,就是陽偏盛。因此人體養生始終不能離開協調平衡陰陽這個宗旨。這是因為如果陰陽平衡,那麼人體的氣血就充足,精力就充沛,五臟就安康,人體就健康。華佗曾在《中藏經》中這樣記載:人體就像自然界一樣,無論體內陰氣過盛,還是陽氣過盛,都會導致疾病產生。要想獲得健康,陰陽調和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養生時應該把人體的陰陽調和作為一個重要的養生法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強身健體,預防百病。早在2000年前的《黃帝內經》也記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治病必求於本。」這也是強調的人體的陰陽平衡,倘若人體陰陽一旦出現失衡,人也就病了;一旦病了,就需要通過調節陰陽來治病。     由於  「五行學說 」認為五行存在著生克關係,並且五行在發展變化的運動中它們總是處於不平衡的狀態,但是從五行整體看,生和克在總和中總表現得相對的平衡。萬一這種平衡的狀態被打破,那麼就會出現反常現象而違背自然法則。所以 中醫養生最講究平衡,即所說的「中(平衡)則養,過則病」。當然這裡所說的平衡,也應包括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體陰陽、人體臟腑、人體氣血經絡等多方面,但最為重要的我認為應該是人體陰陽的平衡。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人體陰陽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盛,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倘若出現病態,我們就得用中醫「陰病陽治」或「陽病陰治」的原則來平衡陰陽。因為只有「陰平陽秘」,才能「精神乃治」。       中醫養生的辯證觀。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不斷運動著的整體,而且人體的每一個細胞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運動著。生命的存在在於運動,運動才是人體生命存在的本質特徵。因此人體要保持經常的運動,而且是合適的運動,才能增進人體生命的健康,才能求得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再者,中醫學認為人體的精神意志對人體的生理健康具有反作用。2000年前的《黃帝內經》就記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人的七情:怒、喜、思、憂、悲、驚、恐,都應適度,否則就會打破人體的「陰陽"平衡,人體就會發病。中醫學還認為診治疾病應分清標本。」標」指外表現象,即人體的體表病症;「本」指五臟病理,即引起人體疾病的病因。在診斷和療治人體的疾病中要透過現象(標)來看本質(本)。只有抓住本,從本治理,才能根除疾病,才能達到人體的陰陽平衡。       由於「五行學說」認為五行的每一行在五行整體的生、克中都具有雙重身份,即「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或者說「我是被資助者」和「我是資助別人者」,「我是受害者」和「我是害別人者」。我以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分為二的觀點。所以 中醫養生就依據五行學說中所說的五行每一行的這種雙重身份的觀點來指導自已的臨床診斷和治病。如木克土,聯繫五臟,肝屬木,脾屬土,那麼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同治,因而就有了中醫「扶土抑木」之法。歷代醫家經過幾千年來的臨床實踐,終於總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辨證施治的原則和方法,由於我學習的膚淺,這裡只揀我自已覺得重要的幾點羅列於下。       1、中醫根據五行相生的規律,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1)、補母: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虛症。凡虛症可以補其所屬的母臟及其母經和母穴。如治療肝虛症,就可選腎臟及腎經和腎經上的重要穴位,補母則子安。(2)、瀉子: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實症。凡是實症,可以瀉其所屬的子臟及子經和子穴。如肝實症,就可選心臟及心包經和心包經上的重要穴位內關穴,瀉子則母安。       2、  中醫又根據五行相生關係總結出幾條治療方法。(1)、滋水涵木法,即滋養腎(水)陰以養肝(木)陰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導致肝陰不足之症。(2)、益火補土法,即溫腎陽(火)以補脾(土)陽之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腎陽衰弱而導致的脾陽不振之症。在五行中配屬五臟,火指心,然而益火中的火,現在實指人體命門之火,即腎陽之火。(3)、培土生金法,即補脾(土)益氣而達到補益肺(金)氣之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而致肺虛脾弱之症。(4)、金水相生法,即滋養肺(金)腎(水)陰虛之症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滋於肺,而致肺腎陰虛的。       3、中醫根據五行相剋的規律,提出」抑強扶弱「的治療原則。(1)、抑強:抑制強盛的一行,也就是一行太過而引起的相乘或相侮。如木旺乘土,治療時就要疏泄肝木;土壅木郁,治療時就要疏泄脾土。(2)、扶弱:扶助弱小的一行,也就是一行不及引起的相乘或相侮。如土虛水侮,脾胃太虛引起腎水反克,這就要溫運脾陽,培土以制水。       4、中醫又根據五行相剋的關係總結出幾條治療方法:(1)、培土製水法,這種方法適宜於脾虛不運,水濕泛濫而致的水腫脹滿之症。土和水,指脾腎兩臟,培土製水,是指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以治療水濕停聚之病,又稱溫腎健脾法。若腎陽不能溫脾陽,則腎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濕不化,治當以溫腎為主,兼顧健脾。(2)、抑木扶土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肝氣的太過,木旺乘土之症。木和土,指肝脾兩臟,抑木扶土,就是疏肝木健脾土,以治肝旺脾虛,又稱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調理肝臟法。(3)、瀉南補北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之症。南和北,指心腎兩臟,瀉南補北,就是瀉心火滋補腎水,又稱瀉火補水法。(4)、佐金平木法,這種方法適用於肺虛無力制肝而肝火偏旺之症。金和木,指肺和肝兩臟,佐金平木,就是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木,又稱清肺瀉肝法。(5)、精神治療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治療心志方面的疾病。怒盛傷肝,可以悲傷勝怒;喜盛傷心,可以恐懼勝喜;思盛傷脾,可以憤怒勝思;憂盛傷肺,可以欣喜勝憂;恐盛傷腎,可以思慮勝腎。       
推薦閱讀:

生克乘侮
評《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
生肖是按陰曆還是陽曆來算?
想像的種子之興衰五行
四柱課堂:第22章 五行學說(2)

TAG:學習 | 養生 | 五行學說 | 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