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道 · 雜談論述篇 | 「四大金剛」名之由來
說實在話,「四大金剛」之名的由來,我們自己也說不準,是自何年何月何時,誰宣揚、傳出來的事情……。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開放與發展,也推動了太極拳運動,特別是陳氏太極拳,被認為是所有太極拳之源的,作為古老的最傳統的中國文化遺產,其健身與防身之價值,受到世界太極拳界的重視。許多國家的太極拳團體及個人到中國太極拳發祥地——河南溫縣陳家溝參觀、訪問、考察、學習、尋求正宗者絡驛不絕。從1981年日本太極拳代表團第一批進陳家溝訪問學習開始,十年間陳家溝接待的國內外太極拳團體及個人每年就有幾十批數千人之多。國內外電台、電視、新聞報刊等媒體廣為宣傳,在中國這個小小的不為人知的陳家溝在國際上有了名氣。
1982年朱天才和王西安在研究推手朱天才(右一)和陳正雷(左一)
朱天才(左一)和陳小旺(右一)
我們四人(陳正雷、陳小旺、王西安、朱天才)作為陳家溝陳式太極拳的代表,參加在當時陳家溝的許多太極拳活動表演、講解及所有大型的國內外武術比賽大會、觀摩交流、理論研討會等。1983年以後,我們分別受國家派遣赴日本、新加坡、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交流、傳授陳氏太極拳。所以國內外的武術界、太極拳界不同層次的人對我們都有所了解,把我們四人作為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所以陳家溝「四大金剛」、「四傑」就這樣傳開了。其實真正誰先這麼說這麼傳的,誰先寫的,我們自己也不太清楚……。
1989年赴日本東京留影 陳小旺(左)朱天才(右)我們四人從小在陳家溝長大,在這個太極拳發源地的環境中,受到了太極拳熏陶,也親身目睹老師及陳家前輩的技藝、風采,我們就如痴如醉地迷上了太極拳。少年時期起我就隨陳照丕老師學習家傳太極拳,達十五年之久。繼承了陳氏老架一、二路、推手及太極兵器。1973年又隨陳照奎老師學習近五年時間。因有十五年的老架功底,很快掌握了陳氏新架一、二路及擒拿技藝、發勁。
國際太極拳年會合影(1992年)(從左至右:朱天才、陳正雷、王西安)古代有句名言:「名師出高徒」「千里馬遇伯樂」,「名師」「伯樂」的指點是自己成功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自己的聰明智慧,天生的悟性,但最主要的是靠自己的恆心,刻苦勤奮。「若得太極妙,勤、學、苦、功、恆」。「名師伯樂」的指點培養,聰明、智慧、悟性的運用,恆心、勤奮的刻苦訓練均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三者缺一不可。
從1958年到1980年,二十年的太極拳功夫和時代環境的需要,使我們四人從陳家溝太極拳的青年傳人一輩中脫穎而出。站立在中華古老的太極拳之林中。從1972年開始,在每年代表縣參加的省級各種武術比賽、觀摩交流、國際太極拳大會中榮獲特邀獎、優秀獎、太極拳、劍冠軍。加上各級電台、新聞、報刊的播放宣傳,又被國家派出國外傳拳。由農村青年,縣武術代表隊員、省運動員、教練員到專業技術人材、高級教練,直至走出國門,成為一名「國際教練」,在國內外太極拳界享有「四大金剛」的名氣,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艱苦地走出來的。
朱天才(左)陳小旺(右)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合影(2002年)說到「名氣」,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老一輩早就告誡我們:超出於別人之上的更大的危險就是有了名氣,自我就飄飄然,忘乎所以,或挖空心思自己製造名氣。其實,生活中許多經驗教訓都告訴我們:平常才是最寶貴的。我們自己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工作中清醒地找回自己,任何時候要以普通人自處,擺脫容易令自己飄飄然的各種心理。在當今社會上,各行各業中都有一些人一鳴驚人,結果卻曇花一現,而更多的勤勤懇懇、成績卓越、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一直在平常的世間求取上進,謙虛戒燥,這才是生活。這也是太極拳之哲理:練拳修心,養性修身,拳無止境,德為其首,聽其言,可知其行,觀其拳,可知其德。正是:「修練太極拳,名利如雲煙,心境純無瑕,其樂享天年」 。所以,「名氣」來自世人與歷史給予的評價,不是自己說的算。
朱天才(左)陳小旺(中)陳正雷(右)在美國合影(2003年)
現在,世界上太極拳界都知道「四大金剛」,我認為也沒有什麼可值得驕傲,這是多年來中國各級領導和武術界及太極拳愛好者對我們的鞭策、鼓勵;也是我們在國際上推廣太極拳所獲得的一種榮譽。但自己一定要有真才實學,腳踏實地,謙虛戒燥,力求進取,才不妄圖虛名。
太極「四大金剛」(從左至右陳正雷、陳小旺、王西安、朱天才)我們在這近半個世紀,以太極拳從陳家溝走向社會,傳至海外,弟子、學生上萬人,遍及五大洲,我內心感到非常自豪;但也常常反思,訊問自己,擺脫虛偽飄然,得意忘形的名氣心理,在這繁華的世界裡追憶自己的童年時的那種平常及平風,藉以寬闊的胸襟尋求自己的人生哲學。
圖片來自天才道太極
天才道太極
專註太極教學,太極知識,以及太極養生。
關 注 天 才 道 太 極 就 是 一 場 修 煉
至 今 我 仍 覺 得 怡 然......
天才 ▏道太極
推薦閱讀:
※方海權:《金剛經》的功德利益
※金剛經讀經淺得(63--61)依了義解佛所說義
※金法藏《金剛禪》第二章 度而無度
※金剛經詳解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