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不是為了今生,也不是為了來世,而是為了......

佛教不是為了今生,也不是為了來世,而是為了......

原創 2016-12-14 輕敲此處添加? 蓮師凈土 蓮師凈土

GuruHome

每日供應:佛法饕餮盛宴

來源:蓮師凈土(ID:GuruHome)

【大圓滿前行】

各位善親,吉祥!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佛法中關於慈悲的言教。

【慈悲】

佛教的每一種修行方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們慈悲為懷。慈悲就是先要利益眾生,然後才會利益自己;相比之下,世間法都是以我為主,先想我,然後才是別人。這正是佛法與世間法根本不同的地方。——上師嘎瑪仁波切

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用慈悲心去祝福他們,因為即便過錯是別人的,但業障一定是自己的。——米拉日巴尊者

佛教不是為了今生,也不是為了來世,是為了智慧跟慈悲心的提升,然後再去喚醒輪迴里的那些夢中人。——慈誠羅珠堪布

修習慈心得到成就的象徵是:完全沒有為自己求安樂等心意,時時只為眾生著想,那就是慈心成熟的象徵了。悲心成熟的象徵是:那珍愛自己,以自己為本位的欲執之繩已被切斷。而且不僅僅是嘴巴說,心中確確實實生起要使一切眾生脫離諸苦的悲心。——上師嘎瑪仁波切

我們對過去的所作所為總是念念不忘,而證悟空性的人卻不再追憶過去;我們對未來充滿憧憬,而證悟空性的人卻不再對未來做任何籌劃;我們心裡總有現在要如何如何的精打細算,而證悟空性的人則不會再這樣妄想紛飛。這就是《金剛經》所講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丹真絨布上師

關於密宗,對一些怯懦不敢敞開,虛榮且顧及面子的人是需要保密的,因為密法太過直接,直接侮辱你的存在,直接踐踏你的概念和邏輯,尊嚴和主見。不廣傳密法是因為慈悲,慈悲那些貧窮而缺乏忍耐的人。但因為智慧,我們時刻準備著打開這扇無畏無懼之門。——明珠林巴

當你認為一個人是具備了慈悲的,另一個人是接受慈悲的,你自然就已經產生了高下的分別。這種慈悲是宗教式的慈悲,當然,它也是很有力量的,但是這種慈悲要讓你成佛的話恐怕不太容易,因為真正的慈悲是平等。 ——宗薩欽哲仁波切

【利他是唯一的快樂之源】

利他是唯一的快樂之源

文:在人間

我們身為凡夫,太習慣自利了,任何一個念頭都是從利益自己而生,很少真心地想著利益眾生。正因為這樣,我們生生世世,一直在輪迴中流轉。佛陀在因地,有一世在地獄,因為替獄友受苦,而從地獄解脫,佛陀便知道了利益眾生的功德利益,以後的生生世世,都在利益眾生。

這真的是法界最大的秘密了。我們時時想著自己,追求自利,反而流轉輪迴,生生世世是凡夫;佛陀時時想著眾生,追求利他,因此解脫成佛。這就是菩提心的秘密。

修行人每天發四無量心,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永離苦及苦因。什麼是樂因?什麼是苦因呢?利他就是樂因,自利就是苦因。如果我們能夠轉念,轉自利為利他,那麼,我們就開始走上了菩提之路。

如果說出離心是小乘佛教與人天乘的分界線;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分界線。當我們想要快樂時,我們一定要清清楚楚、根深蒂固地知道,利他是唯一的快樂之源。

這裡的利他,是包含著出離心的,利益眾生出離輪迴、解脫成佛。上師常說,眾生就像盲眼的媽媽迷失在沙漠中,我們要引領著媽媽走出輪迴荒漠。

如果說小乘的戒律總集,是不傷害任何一個眾生;那麼大乘菩提心戒的總集,就是要利益每一個眾生,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願一切眾生能夠暫時得到人與天人的快樂和福報,種下善根,因緣福德具足,早日脫離輪迴之苦,得到佛的果位。

祈請上師加持,喇嘛千諾!

在人間合十

2016.12.14

為了智慧跟慈悲心的提升

人讚賞

閱讀 精選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載入中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後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推薦閱讀:

    蓮花生作為護法的能力到底有多神奇?
    佛的悟道,和一個"無我"的植物人,或者自我催眠封閉的阿Q,區別在哪裡?
    正念 無念 妄念的區別?
    談論之基礎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