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生專家:每個人都可以百病不生

點破「百病不生」的最大玄機

人體百病不生的玄機,古人早已知曉。先賢說:「氣血盈,則百病而不生。」我們身體的一切疾病,小到發燒、感冒,大到腫瘤、血栓,都是氣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

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每次望聞問切之後,總會有病人這樣問我:「大夫,我這個病到底是怎麼回事呀?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儘快地祛除病根呢?」

問到「病根」這個詞,可是一下子說到點子上了。每每遇到這樣尋根究底的病人,我總是非常高興,也很願意跟他們多說上幾句。

能夠一眼辨別疾病的根源,一下找到祛病的妙方,是每位醫生不懈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名執業醫師,我也不例外。

診病之餘,我常常鑽研醫學古籍,希望將古人的智慧與自己的臨床經驗相結合,來探尋人體「百病叢生」的根源。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原來人體「百病不生」的玄機古人早已知曉,只不過是他們秘而不宣,等待有緣人來發現罷了。

這個玄機就是氣血。《 黃帝內經·素問 》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景岳全書 》也說:「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而形強。人生所賴,維斯而已。」正是上面這兩段話讓我悟出了人體「百病叢生」的癥結所在,悟出了治病和養生保命的真諦,困擾我多年的難題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原來,人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氣血」二字,我們身體的一切疾病,都是氣血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小到發燒、感冒,大到腫瘤、血栓,這些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都是氣血不暢、氣血不足。

氣血通調則身體無恙,百病不生;氣血不調則怪病不斷,痛苦不堪。一切人體的健康問題都是由氣血不暢、氣血不足導致的;所有身體問題的調理都要靠通暢氣血、補足氣血來實現。

只要我們讓氣血暢通,就能百病不生;只要我們把氣血補足,人體的自愈能力就會自動開啟,發揮作用。

思路打開之後,我突然發現,原來歷代中醫名家在治病和養生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氣血」這兩個字。著有《 醫林改錯 》的清代醫學大師王清任對氣血的認識最為精到。他主張「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因為無論是外感疾病,還是內生疾病,最初都不會是傷人的臟腑、筋骨、皮肉,而是傷人氣血,所以,治療的關鍵就在於「調氣活血、補氣養血」。

 

後來,經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我發現「氣血」的這一玄機,古代許許多多的大醫早已發現,並成功運用於臨床中;因此,我在給人治病和做健康指導的時候,也把通暢氣血、補足氣血作為核心內容。按照此種思路,很多疑難雜症迎刃而解。

氣血不暢、不足時,我通過食物和藥物等來調整機體的狀態,補足人體的氣血;通過運動和理療來幫助氣血暢通,恢復健康;通過穴位按摩和刮痧等方式來刺激氣血,祛除阻礙人體氣血通暢的最大障礙。實踐證明,這些方法的效果非常好,屢試不爽。

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多注意保健,暢通氣血、補足氣血,健康就會長伴我們左右。只要我們每天都讓氣血暢通、讓氣血充足,我們就會「百病不生」,活到天年。

大道至簡,養生,就是暢通氣血,補足氣血。

氣血足,百病除

氣血是人的後天之本,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乃至毛髮皮膚都必須依賴氣血的滋養,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而只要氣血充足、通暢,我們就能百病不生。

既然人體一切的健康問題都是由「氣血」造成的,那麼有人就要問了:「氣血」到底是什麼?

先別急,容我賣個關子,給大家說兩個場景。

去醫院複診時,醫生看到病人的前期治療效果不錯,常常會說一句話:「現在看起來你的氣色比以前好多了。」抑或是兩位久未謀面的好朋友,見面時會寒暄:「瞧,你最近氣色可真好呀!」這是我們最最熟悉不過的場景了。

其實,上面所說的「氣色」就是中醫所講的「氣血」。說到這裡,可能好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氣血」呀!我知道!我知道!我每天都在說它!

是的,「氣血」對我們普通老百姓其實並不陌生,它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如此之近!可能有時候,與生活聯繫得太過密切、太過平常,反而會麻痹我們的神經,讓我們忽略它的存在。其實生活處處皆玄機!

言歸正傳,我再進一步說說中醫里的「氣血」。實事求是地講,中醫的「氣血」是一個合成概念,它是「氣」和「血」的合稱。中醫學是這樣解釋的:「氣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它的重要性早在《 黃帝內經 》中就有體現。《 黃帝內經 》云:「人生十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真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充盈,百病不生」。

通俗地講,氣血就是人體的後天之本,人體的五臟六腑、骨骼經絡,乃至毛髮皮膚都必須依賴氣血的滋養。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

再形象一點說,「氣血」其實類似於汽車裡的汽油、手機里的電能,如果汽油加滿、電量充足的話,汽車和手機就能正常使用;而倘若汽油不夠或電量不足的話,無論你怎麼折騰,汽車在一定時間後都會熄火,手機也會因電量不足而通話效果不好甚至不能通話。

 

氣血暢通、充足與否,成為一個人能否百病不生,健康長壽的關鍵。如果一個人長期超負荷工作、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等,就必然會氣血不足,那能供給五臟六腑的動力和能量也會不夠,臟腑為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必須超負荷運轉,一天兩天沒有問題,時間久了,損傷出現,經絡不通,臟腑功能衰弱,身體內部環境一片混亂,那時我們的身體既沒有力量及時清理內部的毒素,又缺乏能力抵禦外來致病因子的侵襲,因而,生病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氣血足,百病除。」只有氣血充足,才有利於全身經絡的通暢,有了充足的氣血和暢通的經絡,人體的臟腑才能得到更好的濡養而使功能強健起來。氣血充足、經絡暢通、臟腑功能強大,我們的身體就會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強大的免疫體系,既能夠及時清理內部的各種毒素,又足以抵禦外來的致病因子。

氣血暢通、充盈,則百病不生,活到天年;氣血淤滯、不足,則百病叢生,半百而衰。所以說,氣血掌握人的生殺大權,氣血足,則身體壯;氣血虛,則百病生。

吃喝不愁的人照樣會有氣血不調的毛病

並不是說只要每天吃飽喝足,就肯定能氣血充盈。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缺少鍛煉以及生活工作多方面的壓力,都會損傷我們的氣血,導致疾病。

與同行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時常會探討:為什麼進入現代社會,疾病的種類越來越多,花樣時時翻新,人們都「百病叢生」了呢?

每當這時,都是議論最熱鬧的時候,同行們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紛紛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而每每這個時候,我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百病叢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氣血不足、氣血不暢。

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現在都什麼年代、什麼生活水平了,吃穿不愁,想吃什麼就買什麼,雞鴨魚肉管夠,水果蔬菜任選,營養充足著呢,怎麼可能出現氣血不調呢?是不是你說錯了?

一點沒錯。現代人氣血不調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營養過剩。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雞鴨魚肉蛋奶等油脂多的東西可吃,正應了中醫所說的「恣食肥甘,久必傷身」。好吃的東西攝入過多,會加重腸胃的分解吸收負擔,肝的消化、腎的排泄也不得不超負荷 工作,久而久之,五臟六腑的元氣下降,功能減退,就會造成「食傷」,吃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腦中風等現代文明病。

現代人氣血不調的第二個原因是體育鍛煉少了。由於生活質量的提高,需要做體力勞動的機會少了。而運動可以促進人體毒素排出,新血再生,保持健康的狀態。現代人吃得好了,運動得少了,所以體內毒素堆積,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造成氣血淤阻。

第三個原因,是現代人的壓力比較大。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都像山一般將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人整天不停地思慮,而思慮會消耗掉大量的血,同時思又傷脾,脾主運化,脾傷則會影響血的生成,影響脾胃的功能,消化吸收減弱,久而久之,氣血便會不足。

此外,日益污染的生活環境、不規律的作息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會損耗我們的氣血,並且對氣血的再生造成影響,導致身體氣血不足、氣血不暢。

而氣血不足、不暢,反過來又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久而久之,積勞成疾,最終導致我們的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累得腰酸腿疼,頭暈眼花,吃不下飯,或者乾脆大病一場。

這些癥狀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該對自己的身體好一點了,該休息一下了。

但很多時候,我們對此視而不見。只有當「病來如山倒」,身體不能再承受時,才去認真反思,考慮我們的健康問題。而此時,我們的身體已經千瘡百孔,成了「空殼」,再也經受不起任何微小的打擊了。

而很多人恰恰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會真正重視自己的身體,積極地尋訪名醫妙方,亡羊補牢,希望重新修補好身體的「窟窿」,恢復往日的健康和精力,活到天年。

雖然俗話說「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但「後知後覺」總沒有「先知先覺」來得實在和有效。從對我們自己健康負責的角度而言,我們也一定要「先知先覺」,及早重視。

我的氣血不調嗎——7種方法讓你一目了然

氣血不調不一定非得專業醫生才能診斷出來,日常有很多癥狀其實已經在向你示警了。

很多人要問了,我們本身不是醫生,怎麼做才能對自己的身體「先知先覺」,知道有沒有氣血不調呢?

事實上,要想做到「先知先覺」並不難,只需要每天對自己的身體更加關愛一點點,更加體貼一點點就可以了。我們可以自己和身體對話,來詳細了解它的氣血運行情況。比如,每天起床後,自問自答一下。

1 . 是不是有面色蒼白或比較暗淡,以及疲倦無力、頭暈耳鳴、皮膚乾燥、頭髮脫落、指甲易裂等情況發生。

2 . 是不是覺得說話有氣無力或中氣不足,經常覺得疲累,不想說話。

3 . 是不是出現經常性的心悸、胸悶,或陣發性的心胸疼痛,唇色暗淡,舌頭髮紫。

4 . 是不是肢體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腳總是發冷或莫名其妙地發熱。

5 . 是不是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嘴角皸裂的情況。

6 . 女性是不是有月經過多過少甚至閉經的情況。

7 . 男性是不是有小腹、會陰、睾丸墜脹不適的感覺。

如果你的身體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上面這些癥狀,那你就要注意了,因為身體已經提示:你氣血不調了!

 

此時,疏通氣血、補足氣血是當務之急。我們應該調整飲食,利用食物的特性來幫助氣血恢復。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有人蔘、黃芪、党參等;血虛者需補血、養血、生血,補血的藥物有當歸、阿膠、熟地、桑葚子等;氣滯者需通氣,通氣的食物有山楂、玫瑰花等;血淤者需活血,活血的食物有藕節等。

我們還必須加強鍛煉。現代人缺乏正確的鍛煉,使人體變得靜多動少,這就造成體內氣血淤滯,運行不暢,身體出現各種不良的反應,所以我們有必要加強鍛煉,暢通氣血。

其實,健康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只要我們能夠在細微的問題上稍加留意一小下,我們的健康就能前進一大步!

通補五臟氣血,方法各有不同

中老年人經過了大半輩子的勞碌奔波,過度勞心勞體,臟腑功能都出現衰退,氣血津液也開始不足,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腰酸腿軟、腹脹便秘等毛病都找上門來。這時候正應進行調養,特別是臟腑氣血的調養。

《黃帝內經》說:「丈夫……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髮去。」「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

也就是說,人到中年,經過了大半輩子的勞碌奔波,過度勞心勞體,肝、腎、脾等器官逐漸衰老,血管老化,氣血淤阻經絡,身體開始出現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腰酸腿軟、腹脹便秘、氣短懶言、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各種各樣的毛病也都跟著來了,這時候正應當進行調養。

中醫認為,健康的根本在氣血,要想恢復身體健康,就必須益氣養血、疏通經絡。而只有這樣,才能度過一個健康的晚年。對此,我建議中老年人採取藥物、食療與經絡按摩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

人體衰老通常是從肝臟開始的。《黃帝內經》說:「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所以,我們要從肝開始調理。中藥四逆散、四君子湯、四物湯、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養肝護肝的效果都非常好。如果中老年人出現了肝經氣血不調的毛病,我還建議他們平時多吃酸味、甜味的東西來補肝養血,比如,枸杞、高粱、牛肉、棗等。

我們常說,腎為先天之本,腎中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它與人體生命活動息息相關。人到老年,腎氣逐漸衰微,精不足則化氣無源,無力溫煦、激發、推動臟腑之氣;精不化血或陰血不足,還會導致氣血陰陽虧損,然後諸臟腑、四肢、百骸失其濡養,造成多個臟器的功能損害。所以很多老年人容易有思維遲鈍、言語多誤、健忘痴呆,或多慮多疑、淡漠孤僻、急躁易怒的情況,這些都是腎氣衰的表現。為此,我常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進行辨證治療。同時,我還建議腎功能出現問題的老人,不要久行久立,避免傷筋動骨,注意保暖避寒,防止寒燥傷腎。在飲食上可多吃點核桃、山藥、芡實等補腎的食物。

中醫還認為,脾胃在機體的生長壯老過程中不斷攝取自然界的營養物質,維持人體的正常發育及功能活動,人步入老年之後,作為後天之本的脾胃也會變得虛弱,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能力開始不足,很多疾病因此產生了。針對脾胃虛弱的問題,我通常使用參苓白朮丸、補中益氣丸等,健脾補氣昇陽。對於此類中老年患者,我的建議是多吃粗食淡飯,以米粥、薏苡仁粥、茯苓夾餅、大棗等健脾養胃之品為主,少吃油膩等不好消化的東西,以免傷及脾胃。

心臟的作用更是不能小看,它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負責氣血的總調配。同時,它又是精神、意志、思維活動的總指揮,在人體中,居於絕對的領導地位。如今,心腦血管疾病也成為中老年人最多發,也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養心必須提上日程。最通用的方法是吃些蓮子、桂圓、紅棗、西洋參、柏子仁、麥冬等能保養心臟的食物。

肺是人體的嬌臟,在五臟中的位置最高,它很容易被寒熱邪氣所侵襲。肺氣不調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問題,咳嗽、哮喘都是秋冬季節的常見疾病,所以適當地吃一些銀耳、百合、雪梨等古往今來都公認的潤肺食物,才是最佳的保養之道。

五臟都需要氣血的滋養,才能正常地工作;而充足的氣血則有賴於健康的五臟來提供。如此說來,你還等什麼,趕快行動吧。

推薦閱讀:

江都王陵出土各種帶鉤百餘件,考古專家研究後認為——當年江都王劉非也很「潮」!
專家說:生氣有理!
可怕的2歲,脾氣壞、愛尖叫,什麼鬼?專家告訴你遇兩歲兒童敏感期該怎麼做?
專家:駱家輝條件非常好 很可能競選下任總統
臨床營養專家對糖尿病的7個提醒 [糖尿病飲食]

TAG:養生 | 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