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脊源性疾病的認識和康復思路

一、脊源性疾病的概念

脊源性疾病是從脊柱生物力學和生物信息學角度來研究脊柱與疾病關係的一門新興的學科。脊源性疾病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與脊柱有關係的一切病症,如頸腰病及相關的內臟、五官科病症等。狹義的脊源性疾病是指因脊柱區周圍軟組織受損傷或退行性改變,造成脊柱失穩,在一定誘因條件作用下,發生椎間關節移位、脊柱變形、椎間盤改變、韌帶鈣化或骨質增生等,直接或間接地對脊神經根、椎動(靜)脈、脊髓或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等造成刺激或壓迫,導致生物信息傳遞或調製整合功能紊亂,從而引起所支配的臟器出現癥狀。

在1885年,美國醫生D.D.PALMER首創「脊柱與疾病相關理論」。 1976年parisien在「頸性綜合征」一文中提到,頸椎病癥狀除頸部疼痛、僵硬,疼痛放射到一側或兩側肩部、上背部或肩胛區外,常伴有頭痛、頭暈、視力障礙、耳鳴等。Rurh Jackson在《頸椎綜合征》(The Cervical Syndrome Fourth Edition 1977)一書中亦有頸椎病可引起頸部、眼、耳、喉、胸部及心臟等器官癥狀的論述。1983年美國Porker手治法研究會(Parker Chiropractic Research Foundation Lithoin, USA.)報告說脊柱錯位後可引起神經根、交感神經、椎動脈或脊髓損害,從而出現相應內臟癥狀。據統計,目前國際上文獻報告的脊源性疾病很多,與脊柱力學平衡失調(失穩)有關內臟器官的病種已達七十餘種,病變範圍涉及到神經、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內分泌、循環、運動等多個系統。在發生病變時,脊柱的功能失常,可以通過神經體液因素反應於臟腑、肢體,肢體、臟腑的病變也可通過脊柱而表現出來。不僅可引起肢體疼痛、麻木或運動障礙,還可以引起呼吸、消化、循環、神經、內分泌、五官等病證。如:頭痛、頭暈、視力障礙、鼻塞、咽部異物感、血壓波動、心律失常、胸悶氣短、哮喘、類冠心病、胃痛、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膽囊炎、痛經、月經失調等。

二、中醫對脊源性疾病的認識

兩千多年前,《內經》對脊柱、脊椎、脊髓形態已有認識,而且對脊神經及行走於脊柱旁的交感神經用「經脈」一詞進行了論述。「經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臟,外別六府」。(《靈樞·經脈》)即是說經脈有長短,是營養支配五臟六腑的。還有對行走於脊柱中線的督脈的論述如:「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素問·骨空論》)「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靈樞·經脈》)「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於腦」(《難經·二十八難》)指出督脈行走的方位以及與足太陽經、少陰經的相互聯絡。督脈總督手足之陽經,而手足陽經行走方位與現代脊神經支配區基本一致。

在《內經》的基礎上,公元4世紀《針灸甲乙經》對脊柱、督脈病變有更詳細的記載,已認識到某些疾病是源自督脈及脊柱旁足太陽膀胱經穴位的病變,主張對這些穴位施行針灸治療。如「頭痛項急,不得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難言,刺風府」,「傷寒熱感煩嘔,大椎主之;心脹者,心俞主之,亦取列缺;肺脹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淵;肝脹者,肝俞主之,亦取太沖;脾脹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腎脹者,腎俞主之,亦取太溪;小腸脹者,中髎主之。」(卷十一)等等。明確指出內髒的病變與脊柱督脈及督脈旁之穴位的關係。總之,《針灸甲乙經》對督脈及督脈旁之太陽經所有俞穴與臟腑、器官病變的關係有了明確論述,後世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形成了中國中醫學運用經絡穴位學說論述脊源性疾病的獨特理論。

 三、脊源性疾病的病因、病理

現代生物力學理論認為,骨骼和韌帶維持關節穩定和平衡的作用為靜力平衡,肌肉維護關節穩定和平衡的作用為動力平衡。解剖學已經證實,椎體錯位是引起脊柱及脊柱相關疾病的原因之一。脊柱結構的改變導致人體功能的改變,同時內臟功能的改變也可影響脊柱的結構。因為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都要通過神經與脊柱發生聯繫,內臟器官有病變也會在脊柱上有所表現,通過反射性的肌肉舒縮功能的改變以及脊柱周圍韌帶、關節囊等發生適應性的調節而導致脊柱功能的異常。脊柱椎體可以沿橫軸、縱軸和矢狀軸旋轉和平移。脊柱的活動通病因常是多個節段多個方向病因病因的聯合動作。所以脊柱失穩後發生的骨錯縫也是可以在水平軸上平移,冠狀軸上的前傾、後仰和在矢狀軸上左右旋轉。脊柱的位移發生後,會使脊椎管內容積減少,同時還可使神經根管以及椎動脈受到壓迫或/和刺激;脊柱小關節排列異常產生對肌肉、肌腔、韌帶、筋膜、硬膜等軟組織的異常張力,以上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使被損傷組織接受傷害性刺激,傳入衝動增多,即可引起受累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本身的病變,也可通過血管、神經的反射作用使相應的脊髓節段支配的內臟產生功能上的異常。

四、常見脊源性疾病及康復治療思路

(一)頸源性疾病

1.頸源性頭痛

(1)病因病機

1)頸部肌肉持久的收縮。

2)關節、椎間盤、椎體的疾病壓迫或刺激神經根。

3)頸神經根受到錯位的關節突關節刺激或壓迫,引起頸部肌肉痙攣。

4)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

不同的原因都可牽拉、刺激、壓迫頭顱的痛覺敏感結構,造成反射性的頭痛。其頭痛特點是酸脹性,或鈍性,或刺激性疼痛,或為搏動性痛;當頭部轉動時,頭痛則加重,同時伴有頸活動不靈活或受限,可有間歇期,在間歇期可無任何癥狀。

(2)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主要為後枕部或枕下部疼,可向眼部、顳部、頭頂部、同側的前額放射;咳嗽打噴嚏、大笑等頭部動作與頸項部姿勢改變可以影響上肢痛與頭痛。常伴有眩暈,頸、肩、臂反射性酸痛或脹痛、麻痛以及上肢無力或軟困,耳鳴、聽力下降,視力減退等癥狀。

2體征

頸活動度受限,嚴重者有強直性伸頸出現。頸椎觸診可發現頸椎棘突有l~4個不等的偏移,並伴偏移側有輕壓痛或麻木或酸脹或不適感,在偏移側有飽滿感(對側則有空虛感)。頸部後側的肌肉有緊張並伴有輕壓痛,在肌肉附著於顱骨處壓痛更明顯;在乳突與寰椎之間連線中點(即風池穴)有壓痛;或胸鎖乳突肌後緣上部(枕小神經最淺處)有壓痛。

3影像學檢查

頸椎攝片檢查:頸椎正常生理彎曲度消失、變直或反張,上段變直,椎體前移;或頸椎的鉤突變尖並密度增高,有鉤突向外延伸,相應的鉤椎關節左右不對稱,或齒狀突不居中,環齒間隙及寰樞椎間溝左右不對稱等頸椎病的改變。

腦血流圖檢查提示:血流量左右不對稱,血管緊張度增高(病程長者則降低),而腦電圖檢查未發現異常。

3)治療思路

1)枕大神經局封

用0.25%~1.0%的普魯卡因4~5m1,加入25mg的醋酸潑尼松龍混懸液或加入硫酸鎂溶液,作局部(痛點)浸潤封閉。

2)手法治療  

主要運用頸椎定點旋轉複位法及分筋理筋法,目的是糾正偏移的頸椎,並對肌肉、韌帶進行松解,解除痙攣,恢復頸椎的內外平衡。

3)牽引療法

採用坐、卧位均可。牽引重量由輕到重,開始可用2kg,後每日增加0.5kg,增至8kg時為止;初次牽引15~20分鐘時間,逐漸增加,每日可增加10分鐘,增至2小時為止。每日1次,10~20次為1個療程。

4)平衡針療法

選用頭痛穴配合頸痛穴。

5)針刀治療

主要對胸鎖乳突肌、頭夾肌、斜方肌在枕骨上項線的附著點;椎枕肌在下項線的附著點;頭半棘肌在上下項線之間骨面的附著點,應用小針刀松解治療。

 (4)康復鍛煉

對於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在工作1h左右,宜活動一下頸部,可選用施氏十二字養生功部分動作,早、晚鍛煉各1次,以使頸部肌肉、韌帶得到調節並逐漸堅強起來。

2.頸源性眩暈

眩暈是多個系統發生病變時所引起的主觀感覺障礙。患者常感到周圍景物向一定方向旋轉或自身天旋地轉,或只有頭昏、頭重腳輕感而無旋轉感。眩暈常伴以客觀的平衡障礙。與脊柱相關的眩暈,可稱為頸性眩暈或椎動脈壓迫綜合征。

1)病因病機

頸椎發生退行性變時,椎間隙變窄引起頸椎的高度減低,長度不變的椎動脈迂曲加重,從而易於受到壓迫和刺激;有動脈硬化的患者,血管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敏感性增強,易壓迫脊神經而反射性引起椎動脈痙攣;少數患者由於椎動脈從鎖骨下動脈起始對偏外,在前斜角肌痙攣時,可造成椎動脈均壓迫、管腔變窄;還有一些患者兩側椎動脈明顯不等大。或者椎動脈入顱後只有一側形成基底動脈等先天性血管變異的情況,以及椎動脈管壁炎變增厚,內膜損傷,血液黏滯度增加,血液瘀滯的血管內病變等,都對通過其中的血液容量有重要影響。鉤椎關節與關節突關節在頸椎發生退變和椎體關節錯位、增生時,鉤椎關節可以從側方,下關節突可以從前方直接壓迫,上關節突可以向前壓迫椎動脈;或者使關節囊、後縱韌帶以及椎動脈周圍等部位的交感神經受到激惹,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而發病。

頸性眩暈,好發部位是寰、樞椎與第5頸椎所發生的病損,因為寰、樞椎區的椎動脈有四個彎曲,本來血流不暢,而一旦局部有病損,更加影響血液的循環;第5頸椎的動脈孔距離椎體最近,故一旦第5頸椎有病損亦容易影響椎動脈的血流,引起相應組織缺血而致眩暈。

 (2)診斷要點

本病以40歲以上的人多見,有時因外傷勞損,也可發生在青年人。

1臨床表現

眩暈:為首發癥狀,有時為早期唯一癥狀。眩暈與頸部轉動有關,其表現為旋轉感、傾搖動感、失穩感等,發作時間多為數秒或數分鐘或2~3星期緩解,緩解期仍有輕度癥狀;嚴重眩暈則當頸部體位改變時會出現猝倒症,但意識清楚,視、聽力正常,數秒後即可完全恢復。

頭痛:椎-基底動脈缺血時,側支循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導致頭痛,其發生部位多在枕部或兩側顳部,位置較深,多為脹痛、困重感,常伴有噁心嘔吐、出汗等。

頸部癥狀:一般有頸部活動障礙或活動時頸部有摩擦,局部疼痛或疼痛不明顯或有局部冷熱感等。

運動障礙:腦幹缺血累及錐體束時發生輕度肢體癱瘓,常為單癱或四肢癱,有的出現延髓麻痹,如吞咽障礙、喝水反嗆、語言不清、聲嘶,還有的出現單側或雙側面神經麻痹等。

聽覺與視覺障礙:內聽動脈缺血可致耳鳴、聽力減退,甚者耳聾。大腦後動脈缺血與腦子缺血可有視力模糊、失明,還可出現眼前發黑、白視、復視、眼球震顫等。

其他癥狀:由於缺血波及相應的組織,還可出現血壓異常、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或嗜睡、精神紊亂、平衡障礙、共濟失調等。

2)體症

可有頸部活動受限,局部壓痛或觸及肌痙攣,鈍厚感,或棘突或橫突偏移等。位置性眩暈試驗陽性。

3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可見椎體、鉤椎關節突關節異常表現。CT檢查有椎間變或髓核的側方或者側後方的膨出、突出;部分患者椎動脈造影有梗阻現象。腦血流圖多有枕乳導聯異常改變。腦電圖可有電壓降低等。

3)治療思路

1)針刀治療

①選擇寰枕間隙,松解枕下肌群;②頸部棘突兩側軟組織壓痛點。

2)手法治療

如有骨關節錯位用正骨手法;如軟組織痙攣、炎症用分筋理筋按摩手法。主要目的是解除對椎動脈及交感神經的壓迫或刺激,手法要求做到拇指觸診準確無誤,複位徹底。

3)牽引治療

牽引療法用枕頜布托牽引,牽引重量為5~8kg,每日l~2次,每次30~60分鐘。

4)星狀神經節阻滯

可選用1%利多卡因進行雙側星狀神經節交替阻滯進行治療。

4)康復鍛煉

頸部不宜長時間在一個強迫體位工作,提倡做頸部工間操、頸部功能鍛煉、自我頸部按摩,防止頸部受涼,冬天要注意頸部保暖。防止頸部外傷,一旦有外傷應及時治療,適當休息與功能鍛煉,讓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有一個康復時間,以免反覆勞損影響治療效果和加重病情。對於一些由職業引起的嚴重患者,可考慮更換工作方式或工種。練功方法可選用施氏十二字養生功。

(二)胸源性疾病

1.胸源性胸痛

胸壁或胸腔內或鄰近的組織器官,由於脊柱損傷性因素所引起的疼痛,屬於脊柱性胸痛。它的損傷部位主要在胸椎,其次在頸椎,多發生在中青年。它的疼痛程度,一般不太嚴重,要注意與嚴重內臟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鑒別。

1)病因病機

頸胸椎由於外傷、勞損、感受風寒之邪等原因引起關節突關節或肋椎關節以及椎體間輕度移位或牽拉、炎變等,就會刺激有關脊神經或自主神經而導致胸痛。如頸叢損傷者,可導致其分支支配的膈、胸膜、心包、肝和膽等的功能障礙而出現胸痛;胸神經損傷者,刺激肋間神經而出現相應的部位疼痛;脊髓上胸段的損傷可導致胸段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的功能紊亂而出現相應的部位的疼痛等。所以,這種疼痛可能發生在胸壁,也可能發生在胸腔。

2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①頸背部有外傷或勞損或感受風寒濕邪病史。②頸部或背部疼痛,活動受限,棘突或棘旁壓痛或叩擊痛,或棘突偏移或有鈍厚感。③胸壁或胸腔的疼痛,多呈淺部放射刺痛或呼吸時局部劇痛或深部脹痛感;或伴有噯氣、氣喘;或伴有心慌、心悸、心律失常、胸悶;或伴有上腹部脹痛等。胸痛部位多與頸背損傷部位神經分布相適應。④轉頸試驗陽性或陰性(即頸轉向一側,胸痛加重為陽性)。胸椎損傷時,高舉挺胸試驗多呈陽性(即患者兩手高舉超肩,再作挺胸動作,覺背痛與胸痛加重為陽性)。

2影像學檢查

X線片示頸椎或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隙變窄等。輕症可無異常改變。

3)治療思路

1)手法治療

可作為主要治療,手法以頸椎或胸椎病變部位為主,適當做胸部手法。

2)牽引療法

對病變部位在頸椎可用枕頷布托牽引;病變部位在胸椎者適當選用骨盆布帶牽引。

3)針刀治療

取相應病變節段的棘突間和棘突旁壓痛點進行針刀松解治療。

4)康復

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頸部和背部損傷,損傷後及時治療。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站等姿勢。加強頸部和背部、胸部的功能鍛煉。治療後,時常可適當進行頸部背部的肌肉按摩。康復鍛煉可選用施氏十二字養生功。

2. 胸源性胃脘痛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窩處的疼痛,即胃和十二指腸的疾病。本節所敘述的胃脘痛,主要是胸椎發生解剖位移後面導致的胃、十二指腸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所造成的,故屬於脊柱相關內臟疾病的範疇。

1)病因病機

當突然而強大的旋轉外力作用於胸椎時,可將胸椎關節突關節向側方扭開造成位移,此時,相應的肋椎關節、肋橫突關節發生位移,椎間孔發生變化;局部肌肉韌帶被牽扯而撕裂,引起充血、水腫和痙攣,產生無菌性炎性反應,導致脊神經及交感神經的被壓迫或牽拉、炎症刺激、粘連等,產生繼發性損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可導致胃部的功能紊亂,出現胃脘部的不適或疼痛;遷延日久可進一步加重胃部組織的損害使癥狀加重。

2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初期胃部可出現間歇性脹悶不適,鈍痛或絞痛,疼痛範圍較大,可沿肋間神經行走方向逆行出現,伴胸背酸累沉重不適,食欲不振或見噁心嘔吐。日久可逐漸出胃脘部飢餓樣痛或灼樣痛,持續時間延長,伴隨反酸、噯氣等。

2體征

胃脘部壓痛,而腹軟無壓痛、反跳痛,腸鳴音存在,頸椎、胸椎棘突可觸及後突或偏歪,輕壓痛或酸脹或輕叩擊痛,以及椎旁條狀物等,以第5~8胸椎多見,壓迫該病變胸椎可反射引起胃脘部不適或舒服感。

3實驗室檢查

胃液分析可顯示胃酸分泌過多;胃十二指腸內鏡檢查病程短者無特殊發現,病程久者可見炎症性或潰瘍樣改變。

3)治療思路

1)手法治療

初治以手法糾正胸椎關節突關節錯位為主,配合施術調理脾胃;復治若胸椎棘突後突不明顯,胸背酸痛困重癥狀消失,則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主。

①胸椎掌推法:適用於中、下段胸椎後關節紊亂。

②一指禪推法:患者俯卧位。醫生用拇指分別沿脊柱兩旁足太陽膀胱經順序從大杼向下按推至三焦俞,每側施術4~5遍。

③調理脾胃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用拇指分別按揉脊柱兩旁的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穴位,每穴施術約1分鐘。患者仰卧位,醫者用拇指分別按揉中脘、氣海、天樞、足三里等,每穴施術約1分鐘,按揉力度以患者覺局部酸脹為宜。

2)針刀治療

以胸8為中心,向上、下延伸取點,每次不超過九點,進行分次針刀松解治療。①首次取T7—T9棘突間,棘突間旁開2-2.5cm;②第二次上取T6,下取T10-T11;③第三次同首次。

(4)康復

以手法治療為主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或負重勞動,以免不慎造成胸椎關節重新錯位。早、晚配合5~10 分鐘擴胸運動,可配合施氏十二字養生功相關動作。

(三)腰源性疾病

腰源性腹痛

腹痛是胸部下界以下,恥骨聯合以上,腹股溝韌帶及骼嵴以前的部位發生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病症。腹腔臟器很多,引起腹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脊柱外傷或勞損導致脊柱的內外平衡失調,造成相應的神經傳導障礙,引起腹腔臟器的功能紊亂亦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1)病因病機

腰椎退行性變可使椎間隙變窄,周圍韌帶鬆弛而降低腰椎的穩定性,在外力或慢性勞損的作用下,易造成腰椎關節突關節發生位移,神經被粘連或「卡壓」及血管受壓,發生曲張、瘀血,反射性引起腰肌痙攣,刺激或壓迫腰交感神經節,其中以第3腰椎附著部的軟組織受損最易累及腰大肌內側緣的腰交感干神經節及其間的感覺纖維。交感神經受刺激可引起相應的消化管及盆腔臟器功能紊亂,器官內平滑肌痙攣,並通過內臟感覺神經纖維,將刺激傳達到大腦皮質,產生腹痛的感覺。

椎旁組織勞損後,所發生的軟組織無菌性炎症,滲出物的化學性刺激,可直接作用於椎旁組織的神經末梢,或周圍神經支引起反射性腹痛。

2)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腹痛多為持續性脹痛,劇烈時呈絞榨樣或刀割樣痛,確切部位模糊不清,可放射到腰部,休息後可稍減,勞累後加劇,伴汗出肢冷,腰部酸脹疼痛,一般大、小便均正常。

2體征

腹軟,左下腹部輕度壓痛或按之稍舒適,無反跳痛,腰肌緊張度增高,腰椎棘突可涉及偏歪,擠壓腰椎橫突尖端時可有明顯的酸脹疼痛感,無下肢放射痛。

3影像學檢查

腹部X線平片一般無陽性發現。腰椎正側位片多為正常,或提示腰椎椎體邊緣有唇樣改變。

3)治療思路

1)手法治療

腰椎旁分筋理筋:患者俯卧位,醫者用拇指指腹沿腰椎旁兩側由上而下分別與腰肌纖維垂直或平行方向深按撥,每側施術3~5遍;或者雙手掌面在患者腰部痛點處行順肌纖維方向反覆揉捻。

平推腰背肌:患者俯卧位,醫者以掌根部順腰椎兩旁肌肉由上而下平推5~10遍。

腰椎旋轉複位法:適用於腰椎棘突有偏歪者。

腹部調理:患者仰卧位,醫者以手掌平放在腹部,沿任脈由上而下揉按約10遍;或者以魚際輕揉腹部,以解除內臟平滑肌的痙攣。

伸髖屈髖法:在醫者指導下,做髖關節前屈後仰活動,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2)局封療法

使用潑尼松龍1ml加1%普魯卡因5ml於第3腰椎橫突痛點處封閉。5~7d 1次,3次為1個療程。

3)針刀療法

選取L3橫突點,關元穴,氣海穴進行針刀松解治療。

4)康復

治療期間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和劇  烈運動,注意休息。可配合腰背腹肌的功能鍛煉,如拱橋式、飛燕式鍛煉,每日早、晚各做5~l0分鐘。


推薦閱讀:

提出一帶一路的框架思路是什麼?
古代詩歌鑒賞題型設計及答題思路一
Nature:「解碼」腸道菌群為肥胖治療提供新思路
對腰椎管狹窄的重新認識與治療思路
我為什麼做到了堅持天天寫文章?

TAG:疾病 | 認識 | 性疾病 | 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