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五)
字源解說:口,甲骨文像人張開的嘴巴。
造字本義:嘴巴,人類用來進食、呼吸、發音的器官。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
説文原文: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從口。苦後切。
釋文:口,人們用來說話、吃飯的器官。象形。所有與口相關的字,都採用「口」作邊旁。
例如:口者心之門戶。——《鬼谷子 · 捭闔》。
需要了解的內容:「口」參與構形,情況比較複雜,有些從口之字,如部內「喙」、「吻」、「咀」、「咳」、「啜」均從口之本義得義。有些則從其引申義得義,如部內「啟」;有些則與口的本義和引申義全都無關,「口」在構形上只起一種區別作用,如 部內「右」、「否」、「周」;有的甚至只是聲符的一部分,如部內「局」字所從。
23.凵 kǎn
說文原文:U張口也。象形。凡凵之屬皆從凵。口犯切。
需要了解的內容: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雲:「一說坎也,塹也,象地穿,凶字從此。」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雲:「乃坎之初文。」則凵確應為坎塹之象形,朱、楊之說甚是,許以「張口」為訓不可從。
24. 吅xuān
說文原文:驚呼也。從二口。凡吅之屬皆從吅。讀若讙。況袁切。
需要了解的內容:本部共五字,其中初文「
」,「單」,此二字構形同吅根本無關,篆文從吅實是訛變而成。而「嚴」字和「咢」從四口得義,此二字也都不從吅。只有「喌」字從吅。
25.哭 kū
字源解說:哭,甲骨文
=
(向蒼天高舉兩手的人)+
(兩個口,表示不停地高聲呼喊),表示向蒼天伸冤或求助。古匋字形
將甲骨文的
寫成
(手拍
地面的罪人「方」
),表示披枷的犯人
一邊手擊地面,一邊不停呼喊
,伸冤求情。
造字本義:罪人臨刑時呼天搶地,伸冤求情。篆文
將古匋字形中的「方」
簡化成「大
」。有的篆文
誤將古匋字形中的
寫成「犬」
,表示哭聲如吠,慘不忍聞。有的隸書
承續篆文字形
,將本是「方」
的部分寫成「犬」
;有的隸書
承續篆文字形
,卻誤將「大」
寫成了「文」
。楷書
將隸書
中的
寫成
。
説文原文:哭,哀聲也。從吅,獄省聲。凡哭之屬皆從哭。苦屋切。
釋文:哭,哀傷時發出的聲旁。字形採用「吅」作邊旁,用省略式的「獄」作聲旁。所有與哭相關的字,都採用「哭」作邊旁。
例如:昔雍門子以哭見於孟嘗君。——《淮南子 · 覽冥訓》
需要了解的內容: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雲:「許書言省聲多有可疑者,取偏旁,不載全字,指為某字之省,若家之為豭省,哭之從獄省,皆不可信。其說甚是。依其說,則哭為從即從犬會意。許說獄省聲不可從,「哀聲」之訓亦非本義。
26.走 zǒu
字源解說:走,金文
=
(彳,行進)+
(夭,揮舞雙臂)+
(止,腳),表示擺臂奔跑。有的金文
省去「彳」
(行進)。
造字本義:揮擺雙臂,奮力狂跑。篆文
承續金文字形
。隸書
誤將篆文
的「夭」
寫成「土」
,將「止」
寫成
。
説文原文:走,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從走。子苟切。
釋文:走,小跑。字形採用「夭、止」會義。字形採用「夭、止」會義,表示小跑時人必須收腹彎腰屈背。所有與走相關的字,都採用「走」作邊旁。
例如: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 · 梁惠王上》
需要了解的內容:「止」上所從均是初文走。睡虎地秦簡所見不從「夭」,則其「夭」顯然是走之初文之訛,許慎據走字訛變形體,說其會意之旨,實不可從。凡是從走的字,本義和疾行、奔跑、跳躍、行走等等有關。
27.止 zhǐ
字源解說:止,甲骨文
是一幅腳掌剪影,像腳趾頭張開的腳掌形狀,以三趾代五趾。
造字本義:腳趾。有的甲骨文
簡化為線描。金文
變形較大,淡化腳掌形象,突出三趾叉開的形狀。篆文
承續金文字形。當「止」的「腳趾」本義消失後,篆文再加「足」另造「趾」代替。
説文原文: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從止。諸市切。
釋文:止,底部的基礎。像草木長出地面有根莖的基址一樣,所以古人用「止」表示「足」。所有與止相關的字,都採用「止」作邊旁。
例如:止,足也。——《廣韻 · 止韻》
需要了解的內容:甲骨文,像人足趾,是趾的初文。至西周,線條化而作,許慎未睹初形,以「下基」為訓,說「象艸木出有址」,形義分析均誤。凡是從止的字,本義和腳足或行義有關。
28.癶 bō
說文原文:足剌(là 違背)癶也。從止、
。凡癶之屬皆從癶。讀若撥。北末切。
需要了解的內容:作「癶」,為「登」、「癹bá」二字所從,考登字,甲骨文所從癶,二止或相背,或相對。許訓「登」為「上車也」,則癶當表雙足向上登進義。又考癹字,甲骨文所從「癶」作二止相對形,許訓癹bá為以足蹋夷草。則癶當表足蹋之意。「足剌(là 違背)癶」之說不可信。
29.步 bù
字源解說:步,甲骨文
=
(行,四通八達的大路)+
(兩個「止」,代表兩腳一前一後南北方向移動)+
(兩個「止」,代表兩腳一前一後東西方向移動),表示在大路上行走。有的甲骨文
簡化字形,省去東西方向的兩腳
。有的甲骨文
連大路形象「行」
也省去。
造字本義:兩腳在大路上交替邁進。金文
、篆文
承續甲骨文字形
。
説文原文:步,行也。從止
相背。凡步之屬皆從步。薄故切。
釋文:步,行走。字形採用「止、
」會義。所有與步相關的字,都採用「步」作邊旁。
例如: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戰國策 · 齊策四》。
需了解的內容:許慎以「從止、
相背」為釋不確。本部「歲」字,許慎訓為「木星」。此星「越歷二十八宿,宣偏陰陽」,和運行有關,故從「步」得義。
30.此 cǐ
字源解說:止,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腳趾。此,甲骨文
=
(人)+
(止,「趾」,腳),表示雙腳站立的所在。
造字本義:言說者所指稱的其站立的位置。有的甲骨文
寫成左右結構。金文
、篆文
承續甲骨文字形。古人稱自己所立之地為「此」,稱前往之地為「彼」。
說文原文:此,止也。從止從匕。匕,相比次也.凡此之屬皆從此。
釋文:此,腳趾踩著的地方。字形採用「止、匕」會義。匕,表示相併列。所有與此相關的字,都採用「此」作邊旁。
例如:此起彼伏。
需了解的內容:依許說,「匕」在構形中表示相併列之意,如此則「匕」應是「比」之省。字是以足相併列以會停止意。
資料來源:《說文解字》、《說文部首形義通釋》、象形字典網、漢典網等。同時感謝同道讀書群解字小組的全體同道和李兆億小朋友的語音朗讀。這是同道讀書群的學習資料,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推薦閱讀:
※雨字旁的字有哪些_雨字頭_偏旁部首查字
※《說文》五百四十部首講解(十五)
※為什麼漢字中表示人體器官的字大多是月字旁?
※「言」字旁簡化為「訁」時考慮了可能和「氵」產生混淆嗎?
※「光」字不作漢字部首,是因為偏旁包含「光」的字太少嗎?
TAG:部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