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雜說24

太極雜說24

作者:太極網羅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2

總結下來,自己的功夫還很差,特別是面對力猛拳沉且內功深厚的練家,如形意拳的一些人,自己還是不能化掉,在最緊急的時候,仍然抗意大起。不過通過實踐,也驗證自己對於太極拳的理解基本是正確的。因此,還是多練少講,痛下苦功為最上策。

l         經論上說「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由此而及也……..查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從人由己,隨心所欲,故能因敵變化示神奇,故能英雄所向無敵。

    勁有數十,鄭曼青先生認為接勁最難,常人所難,難在動急、動緩之間,過與不及。太極拳擅用提勁拔對方之根,拳論謂「如欲將物之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跟自斷…….」,此論含槓桿原理,支點與力點之變化,鄭曼青先生在其著作太極拳十三篇中說「在太極拳用提勁發勁時,即以對方為重點,手或腕接觸對方之處為支點,以腳與腿為力點,此即太極拳發勁時,動力之點在乎腳,所謂其跟在腳…….所以對方雖有大力,及軀幹高大者,皆不足恃,一經接手,便可跌出尋丈外者,全憑槓桿之作用。.」。由此觀之,若論太極拳為「大力勝小力之拳」,拳論謂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

內勁來自慢工細火,自然而然,個人以為體用歌上所說「湧泉無跟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讓人體會良多。

l         太極非「大力勝小力」的拳法,是「勁勝力」的拳法,略加琢磨委實很有道理。經太極訓練後出來的已不再是原來意義的「力」,而是更高級的力---太極勁。這種勁,較之原先的力,更有靈性(能感知對手的虛、實點)、富有彈性、爆發性更強、更有威力。

l         被對方輕拿、輕發的,一是對方功力高出你許多,二還是對方的發力點正是你的無力之處,你毫無應力可言,所以你覺得很輕。你感覺對方手很重,勁很大,或反過來,都說明雙方功力差距不大,都有一部分勁相頂。所以歸根到底,在接觸點上,還是「大力勝小力」的。

l         洪均生先生的理論是很科學的:力是必備的條件;巧是學、練出來的科學方法。

    雖然我們在練功時會出現日常沒有的現象,會令人覺得很神秘,功力也會有所提高。這不過是人體的自然現象而已,當人體高度放鬆按照太極拳的規律進行練習,神經、肌肉、意識在用力方法上會有新的高度的協調性。此時,人的神經特別敏感,所以會感覺到平時感覺不到的現象。

    大力、小力、勁,誰勝誰的說法雖各異,實則當各位手談時感覺肯定是沒太大區別的,有的只是功力的高低。各式太極拳雖練功方法及表述各異,實則殊途同歸,只不過採用的理論依據不同而以(現代科學、哲學、玄學等等)。

對力、勁的理解需在具備一定的功力後,理解才可逐步深入。如何理解?只要方法對頭!

l         韌帶的問題,一是外開和內開不同,二是外開有助於內開。開胯的柔韌性訓練有很多輔助性的好處,壓壓腿也是不錯的,我現在因為練散打腿法,每天練半小時柔韌性,感覺也不錯。關鍵也要用意不用力,也要鬆柔著去練。各人的骨骼差別不大,年齡倒是練柔韌性的一個問題。

l         太極勁力基礎何在,古人論述詳且盡矣,「由腳而腿而胯而腰」最終「形於手指」。分析太極拳式每一招,發力點無不是集周身之力,練拳的整個過程就是要練得周身一體,練出整勁。誰練得整,誰的功夫就深。在對敵中,外形看來,兩手都是腕肘相接,一是僅能以手臂之力或再加上腰力,另一方卻是以周身整勁相應,孰他孰劣,不外再言。

極拳不存在什麼「小力勝大力」,但是「以弱勝強」卻是可能的,也是太極之魅力所在。王宗岳曾說過,外家拳無非「壯欺弱」,而太極拳恰能「弱勝壯」,前提是,弱者要善於調動全身合力對付壯者的局部之力。

    「以弱勝強」是東方文明的寶貴內涵。毛澤東深諳其道,什麼叫「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這正是太極以合力、大力對付敵局部小力之理。老蔣感嘆毛善用人海戰,其實毛起初的兵力總數遠遜於蔣,所謂「人海戰」就是毛善於在任何一個局部戰場,集中數倍於敵的兵力,「以大力勝小力」。

那麼太極既能「以弱勝強」,推手比賽中為什麼又要分體重級別呢?我的觀點,這是比賽規則為保護選手所作的限制使然。規則限制了一些可能造成傷害的技法,比如反關節,這樣勝負的天平就有點傾向於強壯者了。但實戰搏殺中,「弱能勝強」是並不鮮見的。

l         練太極的去練散打,思路、用法和味道都不一樣;練太極的不練搏擊,在實踐上是一種遺憾。

l         拉韌帶時的確應有鬆柔意識。

l         拉長韌帶是松胯的前提,大腿內側韌帶如果不拉長(起碼橫劈*劈開),你往下一松胯,內側韌帶就拉的緊緊的,再想往下松就松不下去了。

l         松胯與拉韌帶是兩回事。

l         一羽不能加是練拳的高境界,說的是功夫高的人連一跟羽毛的重量也別想加到他身上。

l         所謂「一羽不能加」,我理解,是指感覺靈敏,聽勁能力極強,對方稍有勁立能感知,但要借其勁反擊其身卻是不易。和一些好手推手,尤其是一些全國冠軍,能明顯感覺到他們有一側勁「偏沉」,這有點普遍的味道,並不分是哪個師父教出來的。給你的感覺是這股勁有「殺傷力」, 按太極原理,是「無力打有力」,實際是「無勁打有勁」, 但要借這股勁卻是不易。

l         和高手級推手,普遍感覺是搭手處很勁,後備力量很大,但也不是沒勁,只是勁很輕,也很均勻,不偏。90年代初和蒙師搭手也是這種感覺,從前年開始,過訪老師,和他搭手,只搭手的手、肘四個接觸點有感覺,原先強大的後備力量一絲也找不到了,真箇是「渾身透空」。

l         被對手發出去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和好手推手,只要重心不被他掌握,要爽利地發出,實為不易。就張老師發我的感覺,原先的感覺是突然失重或被狂飈吹走,有失魂落魄的恐懼;近來則是,搭手後感覺左不是、右不是、上不是、下不是、前不是、後不是,渾身不得勁,(本人曾有機會和同學15對1車輪大戰胡榮華,十步以後,立有『怎麼著都不是』的感覺,與此通)被發出有被彈射出去的感覺。

l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似乎是講的內練與外修的兩個方面,其實我認為是內練的兩個角度.首先講內練一口氣,這氣指的是混元之氣,也是先天元氣與後天之氣的綜合之氣,而混元之氣必須入於骨髓,出於骨縫,行於筋經,充於肌膚.由此看來,外練筋骨皮與內練一口氣是統一的了.

那麼推手過程中,就必須把這個原理放進去.記得前幾天一位先生講的有形打,招打,氣打與神打的過程,用內氣推手的過程,在外形上是幾乎看不出的,只是內氣運行的過程替代了形體運動的過程,所以趨向於無形,也較難做到的,這個過程我們叫做山不轉水轉.
推薦閱讀:

林墨根老師談練習楊式太極拳
淺議太極中的虛實如何掌握
吳式太極拳講義
視頻:陳正雷大師太極拳公開課實況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