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郎平身上,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體育精神

首先恭喜中國女排3:1力克塞爾維亞,摘得奧運桂冠。

時隔12年,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顛!

解說員的嗓音嘶啞了,媒體沸騰了,扒婆的朋友圈也被刷爆了。

郎平教練一戰封神。

這也難怪,女排承載了這個民族太多的特殊情感和符號意義,而說到中國女排,郎平是一個萬萬繞不過的人物,她幾乎見證並且貫穿了整個中國女排的發展和起起伏伏。

賽後接受採訪的時候,郎平激動的表情。

被媒體解讀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強忍著直打轉的眼淚。」

但是我卻讀到了別的含義。

除了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千鈞重壓的釋放,以及對這個民族複雜的感情,甚至是某種酸楚。

如果你知道,這個為中國女排差不多貢獻了一生的女人曾經承受過什麼。

————我是回顧歷史的分割線————

1985年,郎平退役,隨後前往美國深造攻讀碩士學位,於是坊間就有了這麼一種聲音:我大中國有的是學府,崇洋媚外才去美國讀書;

隨後郎平在歐美任教,被指責貪圖歐美的高薪,不為祖國出力。

2008年,郎平率領的美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擊敗中國女排,罵聲更是達到頂峰,郎平幾乎一夜之間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甚至主流媒體也加入到聲討郎平的隊伍中來

還有某些名人

一時間,批評郎平彷彿成了某種政治正確。

可是你們幾乎忘了,這個女人曾經讓五星紅旗一次次高高飄揚在賽場,讓國歌一次次奏響,讓中華兒女一次次沸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女排精神」曾經作為一種符號,激勵著華夏兒女。

為此,她付出了常任難以想像的努力和艱辛:

當年「鐵榔頭」威震天下,背後是不低於男隊員的超負荷訓練,每天超過幾千次的扣球,造成了肩、腰等多處傷病。

手指變形:

腿部手術:

退役後,多次接手低谷中的中國女排,並令其重整雄風:

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女排獲得第七名

1994年,巴西舉辦的第12屆女排世錦賽上,中國女排只獲得了第8名

在郎平的帶領下,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了亞軍,1998年拿下了世錦賽的亞軍。

亞特蘭大奧運會,為了中國女排操勞過度的郎平暈倒在了賽場上,記者聯繫她的父親時,郎平的父親當場落淚:「她的一生都獻給了女排」。

1998年卸任之後,郎平還推薦了主帥陳忠和以及主力馮坤、趙蕊蕊、朱婷、袁心玥、張常寧等一批新老女將,成就了如後中國女排的「黃金一代」

在2013年,郎平再次臨危受命接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此時的郎平已經滿身是傷,摘除了全部髕骨,前後做了7次軟骨移植手術。一跑步就是骨頭撞骨頭,出水就出積液,再訓練隊員扣球的時候,直接把她兩個手骨打斷;而且她腰部也有很嚴重的腰傷,不能長時間站立。

但是最終,她還是堅強的站在場邊,親自指導隊員和演示攔網,扣球等高力量型動作。

對於這樣一個為女排事業鞠躬盡瘁的人,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苛求呢,在歡呼中國女排奪冠的時候,那些曾經指責甚至謾罵過郎平的人,是否覺得欠她一個道歉。

體育是沒有國界的,誠然,運動員有自己的祖國,但是不要忘了,運動員也是自由的,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生涯。

特別是這樣一個為祖國奉獻過大半輩子的人,連去哪讀書,去哪執教都要成為大家指責的由頭嗎?

我們似乎忘了,他們除了是賽場上為國爭光的英雄,賽場外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平凡人。

她稱呼隊員們為「孩子們」

過年會給她們發紅包

甚至會像個孩子一樣背著隊員們「偷吃」泡麵

除了英雄,其實扒婆更喜歡看到他們作為平凡人的一面,有血有肉,親切。

我們的祖國已經足夠強大,早已無需通過一兩塊金牌來證明自己。讓體育回歸體育本身,讓運動員和觀眾都能享受比賽,這不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嗎。

多一些福原愛,跨越民族和國界,因為體育而聯繫在一起的感情

多一些傅慧園,純粹享受比賽,看淡輸贏的快樂

最後,祝願每一個人都能享受體育和體育比賽的快樂,么么噠。


推薦閱讀:

TAG:體育 | 精神 | 郎平 | 體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