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裡是挫折教育?分明是坑孩子!
你好,我是小果
心理諮詢師+四歲小男孩的媽媽+講故事的人
在這裡,我和你一起探討育兒之道,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01
遊樂場里,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在搭積木,他在用各種長方體的積木搭成一個更高更大的長方柱。長方柱已經很高了,他站起來繼續搭建。
男孩的爸爸坐在旁邊看手機。突然他抬起頭來,看見兒子的傑作,臉上明顯有一絲欣慰掠過。
不料他看著看著突然做出一個令人費解的舉動。孩子轉身去拿新積木的時候,他笑笑,然後輕輕抽掉了長方柱底部的一塊積木。咦,他是突然想玩高難度挑戰一下這個長方柱的平衡極限嗎?在他抽第二塊積木的時候,被孩子發現了。孩子大叫:「別動!」但為時已晚,長方柱嘩啦塌成一堆。
男孩漲紅了臉,狠狠地瞪著爸爸,大吼一聲:「你幹嘛!」
周圍人聽見吼聲轉過來看。孩子爸爸大概感到被孩子吼很沒有面子,有點尷尬,他兇巴巴地也朝孩子吼過去:「怎麼跟我說話的!」
男孩說:「你把我的積木弄倒了!」
男孩爸爸:「那又怎麼樣?!」
男孩:「你是故意的!」
男孩爸爸:「我是故意的怎麼了?你再這樣跟我說話,看我不揍你!」
男孩不再說話,委屈和憤怒終於決堤,哇一聲哭了。
男孩爸爸:「哭什麼哭!多大的人了,這麼點挫折都受不了!看你那副熊樣子!」
爸爸說他是故意的,這是氣話還是實話?
難道他是在有意製造挫折,想以此給孩子做一次「挫折教育」?
02
「挫折教育」是這些年的一個新詞。我們中國家長常常被批溺愛孩子,過分保護孩子,讓孩子成為了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一點風雨。這一點大家很容易達成共識,因為相比於我們的父輩,我們的生活條件無疑好了很多,至少從小不愁吃不愁穿,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沒經過什麼大苦大難。而我們的孩子生活條件正在越來越好,好得讓我們羨慕,加上新一代的父母學習能力都比前輩提高了很多,所以當「不能溺愛孩子」這個聲音不斷地響起,很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思。在這樣一種「全民心態」下,挫折教育一被提出,就快速地普及了起來。
比較明顯看到的一個現象是,當孩子摔倒,家長不再急於去扶起孩子,而是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包括老人,在這一點上也很容易和年輕父母保持一致。這總體上來說是不錯的。
但是,任何一種教育理念提出來,總有人要走極端。很多家長往往沒有弄清楚什麼是挫折教育,就開始義無反顧地按照字面理解開始了所謂挫折教育。
心理學上的「挫折」包括三個方面的涵義:
一是挫折情境,即干擾和阻礙意志行為的具體情境;
二是挫折認知,即指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
三是挫折反應,即指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交織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
其中,挫折認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應的性質及程度,主要取決於挫折認知。
一般來說,挫折情境越嚴重,挫折反應就越強烈;反之,挫折反應就輕微。但是,只有當挫折情境被主體所感知時,才會在個體心理上產生挫折反應。
比如:搭了半天的積木倒了,即是挫折情境;積木倒了這件事很糟糕/很可怕/很煩人……就是挫折認知;隨之產生的沮喪/害怕/焦慮/生氣……便是挫折反應。伴隨著挫折反應,也可能有受挫行為,比如摔東西、打人、哭泣、不再玩了等。
小果的理解,挫折教育主要是在對挫折認知做工作,以影響挫折感,克服或適應挫折情境。同時也對挫折感做工作,比如父母的樂觀態度和對孩子的鼓勵,都在減弱著挫折感。
比如,積木倒了,如果認為這很正常,沒關係,那麼這個挫折情境就沒有或較少產生挫折認知,也就不會有或較少有挫折感。然後我們很可能就會找出原因,然後換一種方法再去試一試。
挫折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對挫折有這樣一個認知和感受:挫折是正常的,挫折是可以或可能被克服的。
只有經歷過挫折,才能認識挫折。
而如果多度溺愛孩子,包辦代替或太快幫助孩子,這就會讓孩子失去經歷挫折、依靠自己去克服困難的機會,得不到鍛煉和自我學習。長此以往,可能孩子稍微經歷一點挫折,就會束手無策。
在這個基礎上來說,父母重視挫折教育當然是一件好事!
03
然而,很多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時,往往有三個誤區:
誤區一,否定挫折感受。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對挫折的適應性認知還應包括:不僅挫折是正常的,挫折感——沮喪、害怕、生氣、焦慮——也是正常的!
父母常常否定孩子的情緒,像文章開頭的故事中那位爸爸罵孩子的一樣,認為孩子哭就是受不了挫折。其實不然,接受挫折需要一個過程,哭完擦乾眼淚重新再來也是抗挫力很棒的表現,只是我們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釋放負面情緒,然後幫他理解挫折。
而否定孩子的情緒,無疑是在擴大加深挫折感。
很多時候,讓孩子受挫後不能振作起來的不是原始挫折,而是他人(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看法評價等這些繼發挫折。
誤區二,有的父母會認為,經歷的挫折越多,孩子的抗挫力就會越強。這是不對的。
基於這一認識父母可能傾向於有意給孩子製造額外的挫折,故意讓孩子孩子受苦。文章開頭故事中的這位爸爸就有這個嫌疑。
然而挫折不是經歷得越多越好,人的抗挫力是有限的,過多過強的挫折反而會削弱人的抗挫力。做個假想,如果我們每天都面對很多困難,哪怕這些困難我們都能克服,同樣也會讓我們對這一天天的生活感到畏懼,想要逃避。同時,如果挫折太大,太過難以克服,受挫感太強,我們天然也會逃避挫折。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而且,如果是人為製造的挫折,極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那不是挫折教育,那是折磨孩子。
就像前面的故事,這次挫折給這個男孩的感受很可能有兩層:1.挫折是糟糕的;2. 爸爸是危險的。
孩子最後哭了,他哭的也許不是積木倒塌了,而是爸爸破壞積木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因此,挫折教育不需要額外增加挫折。我們每天的生活本已充滿了各種挫折,這些天然的真實的挫折足以鍛煉一個人的意志。
何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挫折已經夠多了。小小的一個人兒,要經歷蹣跚學步的艱難、學說話的吃力、端一杯牛奶的顫顫巍巍、處處被限制的無能為力……孩子所面臨的挫折其頻度和強度可能都是大人無法想像的,引導孩子處理好這些天然挫折,就是很好的挫折教育了。
需要讓孩子有機會體驗挫折,這沒錯,但這不是人為地創設一種虛假的環境,而是在一種自然的、真實的狀態下進行的。
誤區三,把挫折教育做成了對孩子的冷漠對待。
有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寶寶,顫顫悠悠地走著走著突然摔倒哭了。媽媽走上前蹲下來,看著寶寶冷冷地說:「起來!」寶寶掙扎幾下,沒能起得來,哭得更凶了。媽媽依然只在旁邊說著:「起來!」語氣里沒有絲毫的溫度。後來媽媽乾脆什麼也不說了,就看著孩子在那裡掙扎、哭。孩子哭得嗓子都啞了,媽媽也只是冷冷地看著。這樣僵持了好幾分鐘,媽媽終於氣哼哼地一把將孩子拎了起來。就在她拎起孩子的那一剎那,孩子的哭聲像炸了一樣,因為很明顯,媽媽的動作帶有暴力氣息,而孩子感受到了。
關於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這一點,一直也都是略有爭議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挫折教育不能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尤其是對人的安全感。挫折教育不是冷漠和忽略,冷漠和忽略只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不信任。
孩子對待挫折的態度,和他在戰勝挫折時的經驗有關,也和周圍人的態度有關。能自己找到辦法克服困難,會帶給他自信;父母的肯定和支持,也會帶給他面對困境的勇氣。
而且,確實有一些挫折和困難會超越孩子的承受能力和解決能力。如果父母一味地不管,那麼孩子最終就無法克服這個困難。這樣的時刻多了,會讓孩子產生「困難不可戰勝」的認知,那麼孩子以後遇到困難就可能容易放棄。
所以,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也是挫折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
04
那麼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怎樣做,有利於孩子抗挫力的發展呢?
這一點小果其實以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在此整理一下大概的步驟:
第一步,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理解。
第二步,肯定孩子的努力。
第三步,待孩子情緒平復之後,引導孩子分析「失敗」原因。
第四步,鼓勵孩子再次嘗試。
第五步,孩子再次嘗試之後,一定要及時表揚孩子。表揚孩子努力和不怕困難的品質。
有需要查看這篇文章詳細內容的父母,可點此鏈接:《孩子「輸不起」、抗挫能力差怎麼辦?》
苦難和挫折可以造就一個人,但也可以毀掉一個人。關鍵是從我們挫折和苦難中習得了何種態度和認知。而這些態度和認知需要父母的引導和示範去內化給孩子。父母自己正確地認識挫折並恰當地進行挫折教育,這很關鍵!
-END-
傳播專業靠譜的育兒知識
分享真實有用的育兒心得
講述優質好聽的兒童故事
朗讀美好溫暖的親子文章
小果媽咪
(ID:mmxiaoguo)
推薦閱讀:
※為什麼寶寶睡覺前總是喜歡哭?而且是大哭?
※有哪些性侵信號要讓孩子知道?
※8招解決寶寶踢被子惡習
※哪個時辰出生的孩子,一生好命!
※送什麼禮物給剛生完孩子的人比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