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天仁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wwwh
導言 開啟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領受和修學法教的正確發心
除非我們有善的行為、言語和思想,否則永遠不會獲得快樂。
在接受這些珍貴的法教之前,首先應該生起正確的發心,明白學習和修行的目的不是只為自己,主要是為了讓眾生輪迴大海中解脫,並引領他們證悟成佛。
這便是廣大圓滿的菩提心(注釋:菩提心:在世俗諦上,是為了救度眾生離輪迴之苦而成佛的誓願與決心;就勝義諦而言,是超越一切概念之空、悲不二。)。
菩提心,意即「覺悟的思惟」(the thought of enlight-ment)。它有兩個面向:一是為了一切眾生,二是智慧的開展。
第一個面向是對一切眾生無分別的悲心,不分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心中常存這種悲心,力行每一件善事,即使只是供一盞燈或念一句咒,都希望利益一切有情,無一例外。 俗話說:「人生可引領你至開悟,也可引領你入地獄。」依著所發的心愿和所抉擇的方向,我們可以成為聖者,證悟佛性,也可以變成十足的惡棍,死後直墮地獄。
菩提心的另一面向是智慧的開展,證悟空性了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這兩種菩提心——慈悲的善巧與空性的智慧,應永不分離,猶如鳥的雙冀,缺一不可。徒具悲心不足成佛,僅靠了悟空性亦無法得證。
用一般的動機行善,必會帶給我們某些快樂,但那只是曇花一現。這種快樂很快就消失了,我們在輪迴的無助漂流仍將持續下去。反之,如果我們所做、所言、所思的一切皆出自菩提心,快樂就會不斷增長,永不枯竭。發菩提心所行之果,不同於一般善念所做的善行,永遠不會被憤怒或其他煩惱毀壞。所以,向內省察你的動機,因為這決定了你所行是善或惡。
心如同透明的水晶,放在何種顏色的布上,就現出何種顏色——在黃布上是黃色,藍布上是藍色,諸如此灰。
同樣地,不管外相如何呈現,你的心態替心著色,決定了行為的特質。
心的本質並不是那麼遙遠或不可測知,它永遠當下立現的。但如果你想看清楚心是什麼樣子,你找東到有某種東西是紅的、黃的、藍的、白的或綠的;它既非方亦非圓,更不是一隻鳥、一隻猴子或任何東西的形狀。
心純粹是認知和記憶無數念頭的所在。如果你的思緒是善的,那麼你已調伏了心;如果用心不良,那就是還未調伏心。
馴心使其向善需要毅力。不要認為:「佛是完全證悟者,觀世音菩薩(注釋:觀世音菩薩:大悲之佛,此偈頌所述之修持主尊。)是悲心的化身,如我這般的凡夫如何助人?」不要氣餒,當你的發心愈來愈廣大,行善能力也將隨之擴展。現在你可能沒有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本領,但開展的方式就是修習佛法。如果你不斷發願利益他人,真正實現的能力自會顯現,就像水往山下流一般自然。
所有的困難皆導因於不顧他人。無論你做什麼,都應常常端詳自己的心性之鏡,檢視為自己、為他人所做所為的真正動機。
慢慢地,在任何環境下你都能開展出馴心的能力;同時藉著跟隨往昔成就者的腳步,在一生中便可證悟成佛。
善心好比一塊金光閃耀的沃土,能以其黃金般的光芒照亮整片天空。但假若身、語、意未曾調伏,要獲致任何證悟的機會是很渺茫的。
時時留意你的念頭、言語和行為;如果身、語、意走錯了方向,你在佛法上的修學都將徒勞無功。
無為子:每一顆心中都有真實的存在、成佛的根性。
心理學的分析,易經的四柱推理,靜坐中的反思,都會指向一個答案。
你心中有什麼,就會擁有什麼。
心如何看世界,世界就如何看你。
這就是心法一如的解釋。
站樁是止,所有把精神集中一處的方法,都是止的方法。
止觀不二,站樁後就會觀察內心,種種生滅。
在能量的刺激下,一切心底的東東浮了上來。
看到什麼,自己都明白!
一切法,因自心而成,因自心而滅。
如何修學此教法
藉由佛法的教授,我們可以帶領所有眾生臻至圓滿佛果。
因此,當我們領受法教時,去除讓我們無法清楚了解法教的習染——斷器三通、六垢和持法五失是很重要的,否則修學這些教法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請以全然的正念專註於這些教法之上,同時廣修六度。
注釋:一、斷器三通:1)不留心法教,猶如倒放之壺,所倒之物皆被糟蹋。
2)遺忘法教,猶如底有破洞之壺,所倒之物皆被漏盡。
3)以惡念聞法,猶如含毒之壺,所倒之所益物皆被毒染。
二、六垢:1)以驕傲心聞法,認為自己足可媲美上師。
2)缺乏信心聞法,專挑上師與法教的毛病。
3)冷漠對待法教,認為有無受法皆無關宏旨。
4)不是被周遭事物分心(掉舉),就是內弛而昏昏欲睡(昏沉)。
5)煩躁,認為講法太冗長或外境無趣。
6)氣餒,認為沒有能力修法或證悟成佛。
三、持法五失:1)牢記句子,但不記得意義。
2)牢記意義,但不記得句子。
3)牢記句、義,但不解其旨趣。
4)牢記句、義,但搞錯順序。
5)牢記錯誤之義。)
四、六度:能脫離輪迴的超越之行或圓滿之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禪定、般若。
其之所以超越,系因超越了對世俗布施、持戒……等的執著。
無為子:修鍊的方法,會有不同的差別,而修鍊的心態,總是一樣的。
漫漫的大禮拜之路,成佛與否已經不重要,那顆心已經驚動了天地。
站樁亦如是,禪修亦如是,......
成佛、成仙,亦源於足下、心中,也許健康只是個副產品。
祝願吉祥的西藏永遠快樂,讓圓滿的心性世代相傳,讓封建的農奴、宗教統治一去不還。
相信作為修持佛法的那些活佛們、建設和諧社會的政治家們,會給西藏的人民一個滿意的答案,在神奇的土地上繼續寫下神奇。
雖是末法時,佛的光仍然會照耀西藏的大地。讓一切煥花新的生機!
文成公主作的,我們應該做得更好吧!
此教法的內涵
我們在此修學的教法是以《前、中、後三善道》為名,附題是《見、修、行的修法——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所有不同的法教,最終皆為了要證得解脫。其多樣浩瀚,正反映出修行者的各種根器與特性。
第一部分,力促我們內省自己的過失和輪迴生活的過患。
推薦閱讀:
TAG: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