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上海灘為何難產「王者」

文/秦朔

     幾天,我在《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了《上海何時能再現「互聯網王者」》,評論陳天橋之後十餘年,上海再無「互聯網王者」的現象。藉此呼籲這個中國近現代工商業歷史上的超級都會,能夠在21世紀的今天,成為企業家精神的高地。有些話沒有說完,在此繼續和朋友們交流分享。

馬云為何沒有留在上海

     實,對上海缺乏企業家精神的提醒不是自今日始。朱鎔基在上海的時候,就提醒高大上的上海通信設備企業要注意深圳的華為。2008年1月,俞正聲在上海「兩會」和政協委員討論中說「有一天我見了阿里巴巴的老闆馬雲,他跟我說,阿里巴巴一開始是在上海 ,後來回到了杭州」,「為什麼像馬雲這樣的人,在我們這兒沒有成長?可能我們多少有一點問題。」他還說,「我為失去這樣一個由小企業發展而成的巨型企業感到遺憾。」沒多久,汪洋帶領廣東代表團到上海考察,俞正聲再次感慨上海為什麼留不住馬雲。汪洋說,「俞正聲的話讓我震動很大」。很快,2月份,他就去了阿里巴巴參觀考察。

我問過馬雲這個「俞正聲式的問題」,他說1999年從北京南下準備再創業的時候,第一站確實到了上海。但是發現待不下來,第一是淮海路的辦公室租金太貴,第二是他的學歷很一般,而上海的年輕人,夢想都是去500強公司,對民企不太感興趣,如果要去,也很在乎老闆是不是「海歸」,這樣的話很難建團隊。我覺得可能還有第三個原因,上海是一個「人要衣裝」、特別講究外在形象的人。像馬雲這樣隨心隨性、衣著很不講究的人,說不定會讓應聘者看低一眼。馬雲很可愛,2004年9月阿里在紐交所上市那天,他特別地梳頭打扮,和媒體見面時,我們誇他裝束不錯,他說,「也不知道這樣行不行,你們說這件西裝好,那就好。」

我在2008年2月25日的《第一財經日報》上發表了《馬云為什麼這樣紅——兼議「上海為何不出馬雲」》的文章(筆名橡子)。首先,「上海為何不出馬雲」並不等於說上海營商環境不好,不適合民營企業發展;其次,和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在上海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一個偉大的商業城市,她的魅力不只在於讓那些已經強大的公司願意在這裡建立分支機構或總部,更在於她有機會,能讓醜小鴨變成白天鵝,讓平凡人做成不平凡的事。一座呼喚、需要、易於生長創業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城市,才有長久的生機。

今天回看這些評論,我覺得依然適用。呼喚上海產生「王者」,本質是呼喚一種更加洶湧澎湃、立意更加雄渾、對自己更狠一些、堅持不懈、冒險投入、不怕失敗、「你死我活」的企業家精神。

陳天橋後無王者

     俞正聲提出「上海為何不出馬雲」起,一直也有些不同看法,比如認為上海有自身的資源稟賦特點,更適於大公司和總部經濟發展,不是什麼企業都需要的,草根創業企業也未必適合。當時有人說,阿里巴巴那點收入有什麼了不起(註:2007年阿里巴巴的凈利潤為9.68億元人民幣,今天阿里巴巴一年的利潤有兩三百億元了)。還有人說,紐約不是矽谷,上海像紐約不像矽谷,方向不一樣。

而在上海以外,提到上海的互聯網,你又常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標題——「深度解析上海互聯網產業為何沉淪」。

其實上海是有過中國「互聯網王者」的,就是陳天橋和盛大網路(SNDA.NASDAQ)。2004年8月10日,由於前一天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優異,刺激盛大網路股價上漲至21.22美元,公司市值達到14.8億美元,成為納斯達克市值最高的中國概念網路股,並超過韓國NCSOFT成為全球「網路遊戲第一股」。與此同時,陳天橋及家族成員擁有的股票市值達到11.1億美元,接近90億元人民幣,超越網易創始人丁磊,成為中國首富。從微軟中國區總裁跳槽到盛大網路擔任總裁的唐駿也因為擁有260多萬股期權,以2億元身家被稱為「中國身價最高的職業經理人」。

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陳天橋了。最後一次見,是和牛文文一起,記得牛文文對陳天橋說:「柳傳志、張瑞敏他們之後,誰能執中國企業家之牛耳?可能是三個浙江人的較量,你,郭廣昌,馬雲。」當時陳天橋是走在最前面的,他那種縱橫捭闔的氣場和強大無比的邏輯整合能力,能讓所有「異見者」不得不被其征服。陳天橋的想像力是非凡的,很早就有「網路迪士尼」和「盛大盒子」的構思;陳天橋的勇氣是非凡的,2005年盛大股價達到高峰時竟然宣布遊戲免費,將整個網遊商業模式從根本上顛覆。當其時,陳天橋坐擁巨大市值和現金儲備所要權衡的問題是:新浪還是騰訊,收購哪一個?2005年除夕和正月初一,陳天橋指揮盛大網路和由其控股的地平線媒體公司,一起買下新浪約19.5%的股權,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

陳天橋的故事已是江湖傳奇,他好像很少在上海,我在上海再沒有見過陳天橋式的強悍人物,上海再無「互聯網王者」。根據2015年7月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和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排行榜,前10名中上海只有一家公司,即排在第9位的攜程(CTRP.NASDAQ),若以已上市互聯網公司市值計算,目前攜程排第六,在BAT、京東、網易之後。

上海商業環境得與失

     在《上海何時能再現「互聯網王者」》一文中指出,上海的互聯網發展,從整體上說並不一定不如北京、深圳、杭州。但由於缺乏BAT這樣的標誌性公司和人物,「少一俊」,所以往往成為被反思的對象,似乎上海就比北京、深圳、杭州矮一頭。但從自我批評以圖未來的角度,對上海互聯網環境的反思和批評又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以下觀點:

上海互聯網缺乏領導性企業,對行業引領性和生態建設都不力;

上海互聯網從業人員的數量和北京相比差距很大,找到團隊要花更大力氣;

上海互聯網人喜歡算投資回報率,不習慣「大賭」和先虧後賺,所以難以長期堅持,熬不下去就會賣掉公司。在「離錢近」的行業如遊戲和互聯網金融,在很容易找到商業模式的地方如線下服務的線上化,上海都很強,但一時看不清模式的地方,上海的互聯網公司就會退縮;

上海人喜歡進世界500強,而創業是有風險的事,不被大多數人接受;

上海人更注重生活品質,大部分人平均工作的時間比北京、深圳的人要短;

上海人喜歡權衡和瞻前顧後,北京海淀創業大街有人吼一嗓子說創業,馬上有人辭職跟進,上海這邊則要反覆盤算,決策很慢;

上海互聯網創業缺少扎堆聚集的氛圍,北京、深圳的互聯網人你來我往很頻繁,晚上下班就呼朋喚友去聚,上海人下班則趕快各回各家,外來創業者感覺很孤獨;

在引進人才方面,深圳有句話叫「來了就是深圳人」,上海在引進人才的實質性問題如子女就學、落戶、高管退稅等方面稍遜一籌;

上海商務成本相對偏高,對初創企業不利,北京有很貴的地方也有便宜的地方,有很便宜的生存方式;

北京創業者身上大都帶著瘋狂和理想,招人談創業情懷也很容易打動對方,而招人,對方最關心的是薪資保障,最後可能還會來一句家長不同意;

上海缺乏科技圈裡的話語權和媒體影響力;

北京的北大、清華都在中關村一帶,處於鬧市,產學溝通方便;上海的情況是,偏文的復旦在市區,偏理工的上海交大的本科在「閔大荒」,不利於大學生創業;

上海是金融中心,但不是VC聚集之地……

這些問題,可能在其他行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被很多人問過,上海企業的形象是怎樣的?每次我都回答,跟她在中國的地理位置一樣,處於「中間」狀態。比如,浦發銀行是什麼形象?就是在北京的四大行任選其一,深圳的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任選其一,加在一起除以二。太平洋保險是什麼形象?就是中國人壽加上中國平安除以二。企業家在上海的狀態,要出錯很難,要傑出似乎也很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政府有政府的說法,民間有民間的說法,而我會採取「文化決定論」的視角來觀察。在我看來,上海無疑是中國管理最規範、秩序化程度最高的大都會,它能成功地把「土」變成「洋」,把「亂」變成「治」,把「雜」變成「序」。但在卓有成效的網格管理和海派文化的精緻熏陶下,隨著很多雜質被篩掉,很多可能性也被終結了。

上海可能是這樣一座城市:能把氣魄變成氣質,把情懷變成情愫,把雄心變成心思,把極致變成精緻,把熱情變成溫情,把肆意幻想變成有軌想像,把敢於自嘲變成善於自賞,把朋友日日扎堆變成家人天天牽手,把強烈的自我變成從眾的自我,把創造一種全新標準變成接受一種既有評價,把草莽粗獷變成不再輕狂,把立意高遠變成不好高騖遠,把混亂的活力變成不亂的秩序,把T恤加牛仔褲變成領結加西褲,把不切實際的凌空飛步變成井井有條的一步一步,把冒險家的樂園變成迪士尼的樂園,把無邊界的探索變成有邊界的正途,把改變世界變成改善世界,把「事業本身就是生活」變成「事業就是為了更好生活」……

對成功了的馬雲、馬化騰,上海會給他們足夠的禮遇,但對創業初期默默無聞的馬雲、馬化騰,這座眼睛永遠向上的城市,可能會忽略他們的存在。讓草根中產化、「中產」穩定化和優越化,上海彷彿是一座超級神奇的煉丹爐,煉出精緻的秩序,也煉出平穩的思維,她如此正確,但終歸少了一些什麼。上海呼喚「互聯網王者」,但真的能接受「大話亂說」、「衣服亂穿」的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生馬雲嗎?真的能接受敢於顛覆既有市場的程維和「如果生活是苦逼的,至少夢想是牛逼的」這樣的滴滴打車戶外廣告嗎?

要不要當王者,這也是一個問題

    「事無絕對,唯有真情趣。」假如我們換一個角度,管他王者還是凡人,自己愛選擇什麼就選擇什麼,還可以再寫幾句花絮。

2004年10月,剛剛成為中國首富的陳天橋添了一個女兒,他愛極了妻子和女兒,周末就在家裡陪妻女。他曾說過,企業最終不過是家庭的延伸,而家庭才是整個盛大發展的基石。據說他後來移居新加坡,就和希望家庭安寧、不被外界打擾有關。

在陳天橋之前,上海還有過一個可能成為互聯網王者的人,名叫邵亦波,易趣網的創始人。馬雲說他是大腦袋天才。是的,高二跳級進入哈佛大學,中國以全額獎學金赴哈佛讀本科的第一人,哈佛商學院1999屆MBA畢業生,從麥肯錫到波士頓諮詢公司到各大投行爭著給他offer,這樣的人不是天才是什麼?邵亦波拒絕了一切offer回上海創辦易趣網。1999年8月18日,易趣網正式開通,一年多的時間註冊用戶超過300萬名,各項指標均居國內電子商務網站之首。2001年易趣網開始收登錄費和銷售費,是中國第一個收費網站。在2003年以前,易趣網是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佔據80%的市場份額。

2003年,邵亦波把股份賣給了eBay,返回矽谷安心「在家泡尿布」,陪伴深愛的妻子、台灣高材生鮑佳欣。在接受採訪時,邵亦波說他看到佳欣的第一印象是head over heels,神魂顛倒,他的快樂就來自老婆的快樂。當鮑佳欣的親人出現健康問題,邵亦波選擇退出江湖,回歸家庭,按他的說法,是為了老婆捨棄「孩子」。 

馬雲在接受第一財經《財富人生》採訪時,和主持人葉蓉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葉蓉:如果在2003年沒有賣掉易趣,你認為淘寶有機會嗎?

馬雲:這確實是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反正總體來說幸虧邵亦波去美國了。

葉蓉:如果那時邵亦波沒有賣掉易趣,你會創立淘寶嗎?

馬雲:肯定不會。

葉蓉:為什麼?

馬雲:你見過在太歲頭上動土的嗎?

葉蓉:你是怎樣評價邵亦波先生的?

馬雲:他是個神童,也就是說是天才,尤其在互聯網電子商務這一塊,我只不過是踩在天才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成功。

葉蓉:你認為邵亦波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馬雲:就是太愛他的老婆。

葉蓉:愛老婆也是缺點?

馬雲:對一般人來說不是,對天才來說絕對是,如果不是他太愛老婆而選擇離開,中國的電子商務絕對是邵亦波個人的江湖。

馬雲絕對是謙虛了。阿里那套凌厲無比的打法,就是邵亦波在,估計最後也難有勝算。

上海女人,讓天才男人和「王者」拜拜?

     妙的上海灘,女人的洞天福地,但男人想成為互聯網王者,就不是那麼容易啊。邵亦波先回家,陳天橋接著回家,還有一個神童梁建章也差點退隱商海——他1999年參與創建攜程網,2007跑去斯坦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去了,把很多攜程股票也賣了,2011年讀完博士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書和做研究。直到移動互聯網的衝擊影響了攜程的地位,他才在2013年初王者歸來。還有江南春,算是「半回歸家庭」狀態吧,每個周五晚上就飛去台中看妻子和孩子。

上海不缺天才,但天才們離開殘酷的商業戰場,時間都比較早。生於1973年的陳天橋和邵亦波轉向投資,對比一下,馬雲和張朝陽生於1964年,李彥宏生於1968年,馬化騰和丁磊生於1971年,他們都在一線拼搏著。上海這一代天才,只有生於1969年的梁建章還在拼,天才又實幹,穿著有品位,不愛說話,不過,精力也在人口學研究上分散了不少。雖然攜程現在是王,但是阿里旅行的攻擊已經開始了。

如果我說上海的成熟環境和上海的女人們,讓天才般的男人紛紛和「王者」拜拜,我一定會被亂磚狂拍。如果我說「王者」未必是唯一的選擇,在成功和幸福之間有多種方程式,幸福就在內心裡,也許更能被上海接受。這就是上海,天才在這裡成長,又很快成熟,熟了之後就不在原來的軌道上成長了,也就永遠和「王者」拜拜了。

我無意對上海企業界的領軍者和新領軍者做出褒貶評判,我只是覺得,假如上海還是希望這塊土地上出現BAT一類的王者,至少上海有一批人還要努力去嘗試,那麼我們不妨從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中汲取一些力量吧——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推薦閱讀:

當初實習說做兩三個月,後來發現公司沒有培養自己的意思,專業不對口也只是個勞動力,不幹了是不是很不負責?
上世紀上海青幫與其他黑社會幫派的區別有哪些?青幫的獨特性是什麼?
[藝術其實很簡單]這是上海的冬天,卻是藝術的春天
如何看待閔行體育公園工作人員溺死狗事件?
為什麼選擇上海?因為家鄉的小城無法安放我茁壯成長的靈魂

TAG:上海 | 海灘 | 上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