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給孩子的愛要有界限

給孩子的愛要有界限

來源:《37°女人》   來稿者:曹潔  

-  資深心理治療師,北京服裝學院特聘教師。創辦兒童教育機構,致力於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兒童心智測評、親子關係等方面有豐富經驗,長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育兒沙龍、親子講座和夫妻共同成長工作坊。

  這個暑假,有不少家長來諮詢挑學校和選專業的事,藏在他們身後的那個孩子要麼懵懂青澀,要麼事不關己,讓我感觸很深。如果想放心地把孩子送入社會,給予孩子的愛就要有界限,親密但也要有距離。

  分不清的愛與操縱

  暑假裡,我和10歲的兒子去旅行,走了幾個城市。有幾位媽媽帶著孩子先後加入我們的隊伍。

  有一天,我給朋友傳資料,兒子過來找我,我說:「兒子,現在是媽媽的個人時間,我和朋友事先約好了,你要等一下。」兒子沒說什麼,幾位媽媽倒是很驚訝:「曹老師,你怎麼能這麼對孩子呢?」我問她們為什麼出來旅行?答案幾乎是異口同聲:為了孩子。但我來旅行除了想跟兒子有親子互動的時間,也安排了一些自己的計劃要完成。我和孩子是平等而獨立的,彼此會給對方一些自由。

  舉例來說,幾個孩子到一起難免小吵小鬧。有的媽媽很擔心,想出面幫孩子解決問題。但我建議不要插手,孩子們要學會自己處理交往問題。果然,過一會兒他們又自然而然地玩在一起了。

  我和兒子出行時,一向是各自負責自己的拉杆箱和背包。這次,他看見小夥伴都是媽媽幫著背所有東西,就對我說:「媽媽你能幫我背包嗎?」我對他說:「如果你覺得累了,媽媽可以幫你背一會兒,但媽媽需要的時候,你也要幫媽媽做些事。」在一些城市轉機的時候,我拉著幾個媽媽等在一邊,讓孩子們去辦理託運、登機手續,並協調座位。雖然過程磕磕絆絆,但他們最終完成了任務。我從他們紅撲撲的小臉上,看到了參與的滿足與被認可的快樂。

  一切為了孩子,對家長來說是一種沒必要的犧牲,因為它最終將變成「我為了你已經如何,所以你必須怎樣」,這種操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

  缺少安全感的是媽媽

  你從一個孩子出門在外的表現就能看出他的安全感如何。帶孩子們去西雙版納動植物園,裡面有好多小動物。孩子們正是好奇的年紀,我鼓勵他們多去摸摸。有的孩子伸手去摸幾下,趕緊縮回來,有的根本不敢靠近,還有的可以坦然地和小動物接觸。其實,安全感好的孩子會很放心地去探索新鮮事物。

  景區設計了一處小橋流水的景緻,並提示山泉水水深30公分,邀請小朋友們走過橋去。有幾個孩子馬上把詢問的目光投向媽媽,他們習慣了決定權在媽媽手裡。媽媽們則瞬間通過自己的生活常識得出了各種擔憂:小橋安全嗎,掉下去怎麼辦……我支持兒子下去試試,他走了一段,掉進了水裡,但回來時特別高興地告訴我,山泉水特別涼。動植物園很大,孩子們到處去玩,有位媽媽只要發現孩子沒在視線範圍內就慌了,到處找。其實孩子正玩得高興,被媽媽叫回來後,噘著嘴抱怨:「媽媽,你為什麼總看著我呢?」

  是誰缺少安全感呢?是媽媽。她用自己的判斷干預孩子的選擇,她的各種擔心直接切斷了孩子的探索慾望。媽媽缺少安全感,孩子會變得內向膽小、缺乏自信。

  你有權選擇,但要承擔後果

  出遊剛回來,一位媽媽來諮詢,她的苦惱是不知道該不該讓孩子復讀,其實她又越權了。我問她女兒:你為什麼學習?她直截了當地說是為了讓媽媽高興。很明顯,對她來說,學習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討好媽媽的一種方式。有的孩子把大學志願填了離家很遠的城市,父母擔心又失落。有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卻變得自私自利,行為叛逆,脾氣暴躁。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父母沒能給孩子建立好規則和界限。

  給孩子建立規則越早越好,目的是培養他的生活能力,鍛煉整潔、努力、寬容、友善、誠實等品格。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作息規律、生活自立。兒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要求他早上起來要把床鋪收拾好才能吃飯。一開始,他只能把被子捲成一團,但我也會表揚和鼓勵他。他小時候也有不好好吃飯的時候。有一次,大家吃飯時,他非要看電視,我告訴他:「你有權選擇看電視還是吃飯,但是下一頓飯的開飯時間是5小時以後,這期間你不許吃東西,吃一次零食,開飯時間延後1小時。」那次他餓了一下午,但之後就乖乖地按時吃飯了。孩子會通過試探,來尋找界限與規則的底線。要讓他明確地知道,撒嬌、打滾兒等各種方法都不會讓規則改變。

  我們要少插手、少干預,用規則和界限幫助孩子鍛煉能力和品格,這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推薦閱讀:

孩子,別急,慢慢地長大 !
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父母如何幫助情緒困擾的孩子
關於如何更正確地在家玩兒孩子以及被孩子玩兒
3件簡單的事,影響孩子一生,90%的家長卻做不到!

TAG:孩子 | 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