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大隋風雲下部(一)悲情天子

大隋風雲下部(一)悲情天子

     (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中,要說誰的名聲最差,罵名最多,恐怕非隋煬帝莫屬。可以說,隋煬帝就是一個以「惡」而出名的皇帝。在市井傳說中,他荒淫無道,兇殘暴虐。在正史記載中,他橫徵暴斂,好大喜功。干百年來,人們對於隋煬帝的評價幾乎眾口一詞,心認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昏君。但是也有人說,隋煬帝是被醜化的皇帝,人們在他身上潑了最多的髒水。君不見,隋煬帝時代大運河溝通南北,維繫了後代多少生命的繁衍;洛陽城巍峨天下,見證了多少朝代的興衰更迭。一善不能遮百丑,一罪不能抵百功,英雄不是魔鬼,魔鬼也成不了英雄。)隋煬帝是大昏君,暴君,要不怎麼把隋帝國搞垮了?要不怎麼謚號為煬呀?「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這還不是昏君嗎?從隋末一直罵到今天,今天我總結,卻想給幾個新評價,一是理想高,二是精力好,三是功業大,四是才情美。為什麼這樣說呢?理想高,高在建立一個奄吞周漢的隋,就是要超過兩漢,這四個時代是歷史上黃金。後無來者,一個皇帝希望自己功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句話出自隋書傳記,修書時替他總結出來的。魏徵說的是隋煬帝的理想嗎?看他人的說法,他不是整天講理想的,年號能透露一點,年號是大業,是千秋偉業呀。足可以看出理想呀。人們說,大業的業字可以拆成「苦」與「末」字,人們勸他換,隋煬帝堅決不換,要成就大業在他心中占的分量可以想像。再看精力好,要實現理想,付出的努力就越大,他清楚,這是不偷懶的皇帝,他自己說過,從古要當好皇帝得了解民情,南朝的皇帝就太奶奶腔了,坐在深宮中,不了解外地,不了解百姓,怎麼行呀?他自己的做法是,下決心了解社會與百姓,所以,從上台開始就不停地巡遊,統治十四年,三下江都,四巡塞北,岑仲勉統計過,其中待在首都時間不超過一年,在東都不過四年,除此之外,都在巡遊。這得多好的精力呀。
     再看功業,到底有哪些?功業大,最深的是兩大工程,一是東都洛陽,二是大運河。他把洛陽修好,是想連接好東西都,修運河雖要溝通南北。隋是北周與北齊與陳三塊組合的,這時,用軍事手段捆綁起來了,但三者間隔閡大,怎麼讓三部分成為不可分的有機體,修洛陽,就有了穩定的據點。大運河的修通,也讓南北有了串連的動脈,從此交融就快了,真正不可能真正分開了。運河是繼續發揮功效,唐時,南方在飛速發展,通過運河,人力物力Ⅲ}力就不斷運送到北方,安史之亂後,東部割據了,不給中央貢賦了,只能靠大運河把東南Ⅲ}富送到西北,李唐王朝才硬撐了一百多年。唐後期人都不由自主地感恩。其中皮日休的詩寫道: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說隋是因此亡國的,可是至今仍依賴它溝通南北,如不鋪張,與大禹治水的功勞差不多。這也算是對他最高的評價。四點是才情美,古代帝王功業與才情往往不平衡,中國歷史上,有為的君主在才情上就稍差點,秦皇漢武,就是這樣。有才情的卻昏庸無能,像李煜,填詞多好呀,像宋徽宗,畫得多好呀。要說兼具,曹操是,隋煬帝是,他善於賦詩,這是宮體詩大行其道時,今生寫宮中生活男女愛情,追求好詞,風格上,就輕佻。這是詩壇主流。可是,他一出手,馬上變了。他西巡張掖時,路上,他詩興照樣沒受影響,寫了著名的《飲馬長城窟行》,這是他的代表作。「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開頭基本明白了,寫的是英雄家氣,質樸凝重,大氣磅礴,一掃宮體詩的淫彌。當時人評價「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艷叢中,清標自出,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一洗詩風,超越了宮體詩,恢復了漢魏古道。當時寫詩質量最高的就是他,如果說高產,也還是他,他留下的詩有四十四首,這是當時的第一。一個有為的皇帝也成為最偉大的詩人,還不值得稱道呢?但是怎麼他成了亡國之君呢?他又怎麼在十四年內留下如此罵名?
      (然而無論後世對隋煬帝的評價有多低,仍然沒有掩蓋他志存高遠,才華橫溢的事實。按照常理,這樣一個有著如此超人能量的皇帝,理應會打造出一個歷史上的盛世,他本人也應會成為一代聖君。然而歷史有時就不按常理出牌,隋煬帝不但沒有成為一代聖君,反而還落下了一個萬世唾罵的惡名。他統治的時代非但沒有成為一代盛世,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短命王朝。那麼在隋煬帝能量超人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問題呢?)正因為他太能幹,就急躁,把好事辦砸了。要把理想變成現實,就是大幹快上。一上台,大工程就接連上馬,百姓就被動員起來,去各地工地,三個大工程,大業元年,修洛陽,用了十個月。修長城,發兵百萬,挖運河,總用了三百萬人次。大業年間,百姓負擔重,胡如雷估算,八年和平時間裡,修了22項大工程,動人工30I2萬人次。這時全國人口才4600萬人。意味著平均每年四百萬以上,全國人口四分之一。幾乎所有成年男子都動用起來,就是他太急於求成了,完全不考慮百姓的承受力。後果是勞動力大批死亡,修洛陽時,十分之四五倒斃在工地上,挖運河是死屍滿野。現實是男子屍橫遍野。與他的理想相比,是多大諷刺,不是理想錯了,而是實現的節奏錯了,是操之過急了。難道沒人提醒?他手下不乏清醒的大臣,提醒過。可是他聽不進。因為他性格中第二個特點是驕傲。舉兩個例子。詩才上,他自負,他說過,  「天下皆謂朕,承藉緒餘而有四海,設今朕與士大夫高選,亦當為天子。」都以為我是接班的,就算比作詩,照樣可以做皇帝。能幹的人稍微驕傲點,就可以理解,可是他過於自負,過於驕傲。眼裡沒有別人,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強。有故事叫艷詩斷頭,講他願意跟人比詩才,一般比不過他,他得意。可是,還有詩人呀,也會偶爾寫點好詩,有薛道衡,寫過一個好詩,妻子獨守空閨的故事,有好句「戶牖懸蛛網,空梁燕泥。」通過寫缺少人氣的空蕩蕩的屋子來寫女子的空虛寂寞的心情,隋煬帝也寫,卻寫不出好句,乾脆借點理由地殺了他。這就是不能容人。政治上,同樣是師心自用。堅決不允許人進諫。他說「我性不喜人諫,若位望通顯而諫以求名,彌所不耐。」如果是卑微的進諫,我能稍稍寬容幾天。這話糟了,壓制了官員,也冷落了報國之心。可是,他是英雄,有傑出智慧,也有看不到的地方吧?人要高明,得聽得進意見呀。可是隋煬帝就是因為驕傲沖昏了頭腦,只知道文過飾非。還有張衡勸他別濫用民力,他也殺了。甚至有宮女聽到有人造反,他還聽不進去,把宮女也殺了。人們不再敢提意見,在錯誤的道路上他就越走越遠。
      (志向高遠的隋煬帝採用常人不能承受的速度拚命向前,以隋煬帝的性格,當他按常人的節奏統治人民時,那是那個時代人民的福氣,他自己就是英雄,然而當他以自己的節奏做事時,那就是那個時代人民的索命符,他就成了魔鬼。事實上,最後的隋煬帝就像魔鬼一樣糊裡糊塗地走向了地獄。)第三次南巡時,徵求意見,沒一個人說話。被刺殺前,有宮女分明聽到,告訴蕭皇后,蕭皇后說,事已至此,算了,不用管了。一代皇帝就是這樣走向窮途末路,妻子都不敢講真話。在他看來或許是英雄的孤獨,我們看卻是失道寡助。怎麼能不失敗?他身上的優點就都成了反面,理想成了索命符,讓百姓死亡。有才情,可是,成了自高自大蔑視不同意見的借口,只一個腦袋思維時,不再是英明的決策而是瘋子的胡言亂語。他沒能百姓帶來幸福卻給了災難。
      我們明白隋的短命,英雄卻遭人唾罵的根本原因是擺正英雄與人民的關係,這個英雄蔑視人民壓迫人民,只能被人民拋棄。古代有話,是可愛非君可畏非民。這樣的道理,他至死也沒明白。他創造千秋功業,卻也只能死在親信手下。當年剛繼位時,陳叔寶去世,請求定謚號時,他定為煬。在他心中,這人差勁,萬萬沒想到十四年後,唐帝封他謚號一樣是煬,對他來說,有望建立千秋大業的人來說,何等悲情呀?今天評價呢?應該是英雄天子還是獨夫民賊呀?我們一起來領略。
推薦閱讀:

憶邵逸夫傳奇一生:十里洋場少年怎叱吒影視風雲
美國華人參政200年風雲錄:集體政治覺醒到來? | 地球日報
進則謀劃天下,退則著書立說:近代長盛不衰的第一風雲人物
邵氏嘉禾風雲

TAG:風雲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