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華南陽鄧氏族上古源流總世系圖

 中華南陽鄧氏族上古源流總世系圖

三皇:常稱伏羲、燧人、神農(或稱天皇、地皇、人皇,其說不定)。

五帝:1、黃帝;2、顓頊(玄器、即少昊、金天氏);3、帝嚳;4、堯;5、舜。

少典→黃帝(天下始祖,軒轅約前26世紀至約前22世紀末約前21世紀初)→顓頊(玄器,即少昊金天氏)→帝嚳→堯→舜→禹(夏朝約前22世紀至約前21世紀至約前17世紀初)→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孫甲→皋→發→桀→湯(殷商朝,約前17世紀初至約前11世紀)→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巳→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                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紂辛

→曼(季,字德陽。祖丁少子,武丁封叔於「鄧國」,為鄧侯,賜姓「鄧」屬土命士,鄧曼公深知天道、地道、人道也。人稱「鄧叔或曼叔或小叔是也)

第五章  中華南陽鄧氏上古訖今源流總世系

殷朝(始祖):

鄧曼字德陽(鄧姓始祖:配辛夫人。軒轅黃帝四十二氏傳孫。高成湯二十世孫,祖丁之少子,殷高宗武丁之小叔父也)。武丁於丁已歲封曼叔「鄧國」,其封地河北、河南。其子孫逐以國為姓「鄧」了,以南陽為郡,鄧氏系出於此。世承襲候爵二十二代,自黃帝甲子至武丁丁已受封,凡1373年)。始封「鄧國君」侯爵。長子鄧晃,號昊寧,襲國號。

二世:

鄧晃號昊宇鄧國君。配李夫人,生子鄧徽;配姜夫人生鄧仕俊,生子鄧福佑,配姬夫人,生鄧仕澄。

三世:

鄧徽公號虞鄧國君,配汪夫人,生子鄧慶、鄧耿、鄧宣、鄧河。

四世:

鄧慶公號豉文鄧國君,配姜夫氏,生子鄧桓、鄧超。

五世:

鄧桓公號仁摯鄧國君,配鄭夫人,生子鄧昆、鄧儀。桓公報國愛勤惕勵。

六世:

鄧昆公鄧國君。配關夫人,生子鄧忠。

周朝:

考:時殷紂無道,昆公與微子疊諫不聽,乃去殷歸周。考太始祖鄧曼公至六世祖鄧昆公則起武丁丁已迄紂王已卯商亡共九主。凡二百零二年

七世:

鄧忠公鄧國君。配張夫人,生鄧暉吉(河北)、鄧暉文(南陽)。

八世:

鄧暉吉公鄧國君。配楊夫人,生鄧日浩。

九世:

鄧日浩公鄧國君,配魏夫人,生煦和,配孫夫人,生鄧咸和。

十世:

鄧煦和公鄧國君。配朱夫人,生鄧楠;配黃夫人,生鄧杞。

十一世:

鄧楠公、鄧國君。配余夫人,生子鄧熹珍、鄧朗珍。

十二世:

鄧熹珍公鄧國君。配王夫人,生子鄧怡、鄧悅。

十三世:

鄧怡公鄧國君。配姜夫人,生鄧淮,鄧沛。

十四世:

鄧淮公鄧國君。配姜夫人,生子鄧璧、鄧瓊。

十五世:

鄧壁公鄧國君。配許夫人,生子鄧厚、鄧淳。

十六世:

鄧厚公鄧國君。配楊夫人,生子鄧峻、鄧衡、鄧嶧。

十七世:

鄧衡公鄧國君。配曾夫人,生子鄧偉、鄧略;配袁夫人生子鄧猷。

十八世:

鄧略公鄧國君。配韓夫人,生子鄧宣號吾離,配李夫人生子鄧殷。

十九世:

鄧宣公號吾離鄧國君,配曾夫人,生子鄧高號佑耀。鄧尚、鄧啟。配王夫人生鄧顯昭。周桓王八年已己歲,鄧宣,號吾離侯懼楚,與蔡、鄭二國交會,以是尊同室,而朝服於周(現在河南南陽存有吾離廟.吾離陵,共後人紀惗).。

廿世:

鄧尚公鄧國君。配朱夫人,生鄧粹。配張夫人生鄧純。

廿一世:

鄧粹公鄧國君。配蘇夫人,生鄧明淵、鄧明德、鄧天嵩。

廿二世:

鄧明淵公(號祁侯.於公元前678年鄧國被楚國所亡,鄧國共延續686年),鄧國君。配朱夫人,生鄧史、鄧廷佑。

[考:鄧國「自武丁丁已歲受封至周襄王十三年壬午歲楚國所滅,世襲鄧國君侯爵二十二代,共計六百八十六年]。

廿三世:

鄧史公,配伍夫人,生鄧和、鄧育、鄧元光。

廿四世:

鄧和公,配田氏生生鄧耀、鄧彩、鄧興仁。

廿五世:

鄧耀公,妣鄭氏,生鄧侃、鄧奇祥。

廿六世:

鄧侃公,(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執政時為徐州太守)妣田氏,生鄧質、鄧彧、鄧其然(公仕周景王為徐州刺史,公仕周景王為徐州刺史)。

廿七世:

鄧彧公,妣焦氏,生鄧晃、鄧承宗。

廿八世:

鄧晃公,妣黃氏,生鄧華、鄧萼;妣方氏生鄧萃、鄧萱。

卅九世:

鄧萼公,妣黃氏,生鄧監、鄧新。

卅世:

鄧監公,妣徐氏,生鄧愉、鄧愷。公仕周烈王為晉陽令。

卅一世:

鄧愷公,妣黃氏,生鄧安國,鄧定國。

卅二世:

鄧安國公,妣劉氏,生鄧勛、鄧襄、鄧瑚。公仕周顯王為南城宰。

卅三世:

鄧襄公,妣呂氏,生鄧滄、鄧海。

卅四世:

鄧滄公,妣劉氏,生鄧銘,鄧劍,公仕周靚王為直棣州枚。

卅五世:

鄧銘公,妣王氏,生鄧文仲、鄧敬仲。公仁周赧王為州刺史。公隆師重道,樂喜好施,有古士風,且以義教子,故二子文學卓著,長子鄧文仲為河東令,遂家焉。厥後稱河東鄧氏。

卅六世:

鄧文仲公,妣鄭氏,生鄧浩平,鄧澍平、公仕周赦王為河東縣令。

卅七世:

鄧浩平公,妣王氏,生鄧縉光、鄧紳光。

卅八世:

鄧縉光公,妣鄭氏,生鄧成。公仕秦為安陵刺史。

考:上列七世祖宗鄧忠公至三十九世祖宗鄧縉光公。即起自武王已卯迄東周君王七年壬子歲,為秦所滅,共三十五君主。凡174年。周未秦初及六國(為:韓、赴、魏、楚、燕、齊)自赧王五十九年乙已歲入秦,而周室亡。又七年,秦滅,東周君祀絕,從壬子歲至已卯歲,天下無主者,二十八年,至庚辰歲秦始皇統一天下。

秦朝:

三九世:

鄧成公,妣馮氏,生鄧玢(公仕秦.誥封為大夫)、鄧玠。公仕秦始皇為滄州牧。

四十世:

鄧玠公,妣陳氏,生鄧敏、鄧敬。

考:上列四十世祖至四十世祖。起自秦始皇庚辰歲迄於秦二世甲午歲,凡二主共十五年。乙未歲子嬰降於劉沛公,而秦亡。西楚霸王戰爭五年(自乙未歲至已亥亡),乙未即漢高祖劉幫元年。

西漢朝:

四十一世:

鄧敏公字純,妣黃氏,生長子鄧通(該爵上大夫,食二千石,賜西蜀銅山鑄錢,從此鄧氏錢遍天下,富堪敵國,「富不過鄧通」,享樂於河南南陽)、次子鄧遠,三子鄧閏字溥源(該公官闕中提舉遷合補太守,配吳氏子鄧黽年)。公享壽八十九壽,卒葬禮濟南東山。漢高帝時為中丞大夫。

四十二世:

(1)鄧遠公,妣孫氏,生鄧奎、鄧光。

(2)鄧黽年字萬嵩,官昭勇將軍,配樂氏子鄧增燝。

四十三世:

(1)鄧奎公,妣王氏,生鄧廣漢,鄧欣漢,鄧長矩。

(2)鄧增燝公,妣黃氏,子鄧鍠。

(3)鄧光(鄧遠次子也)子鄧隆。

四十四世:

(1)鄧廣漢公,妣劉氏,生鄧環、鄧錦、鄧求、鄧肅、鄧公。公仕漢宣帝為中丞大夫,卒葬陳州玉坑。

(2)鄧鍠公官徐州太守,封光祿大夫,配董氏,子鄧肅。

(3)鄧隆(鄧光子也)楊州刺史,子鄧勛。

四十五世:

(1)鄧錦公妣蔡氏,生鄧旭、鄧明、鄧鋐。

*****(2)鄧肅公官官汝南尉,浙江按察使,侍郎、大將軍、封南陽王(位列三公),配嚴氏,子鄧邯。

(3)鄧勛(鄧隆之子也),交趾刺史,子鄧宏。

(4)鄧公(鄧廣漢之子也),僕射。

四十六世:

(1)鄧旭公(鄧錦長子也)子:鄧曄、鄧景。

(2)鄧明公(鄧錦次子也)妣余氏,生*鄧燁字伯華,*鄧禹字仲華,*鄧寬字俶華。公生成帝甲辰年,仕漢平帝為御史大夫.年方18歲。

(3)鄧宏(鄧勛三子也)豫章都慰。子:鄧晨。

(4)鄧邯公字子亮(鄧肅之子也),漢平帝時商邱睢陽渤海太守,封黽侯。妣蕭氏,楊氏子鄧彪、鄧荊鳳。

四十七世:

(1)鄧曄公(鄧旭子也)復漢將軍。

(2)鄧尋公(鄧旭二子也)官拜建威將軍。

(3)鄧燁公(鄧明長子也)字伯華。更始元年癸未歲開關迎漢兵,光武拜華將軍。

(4)鄧禹公(鄧明二子也)字仲華。為漢光武帝雲台二十八將之首。先後封大司徒,封贊阝侯(吃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縣祿),官拜前、左、右將軍,改封高密侯,再拜大司徒。漢劉顯宗帝拜大傅,謚元侯。鄧禹公被劉秀啟帝封為:上天「角木蟜菩薩」下凡轉世投胎,在人間為「鄧禹活菩薩」,濟世救人,匡扶正義……,並有「前之張良,後之諸葛亮、周瑜、劉伯溫」之美喻。取嚴、謝、任三位夫人。長子鄧震字謙,二子鄧襲字讓,三子鄧珍字識,四子鄧陔字議,五子鄧論,六子鄧訓字平叔,七子鄧贊,八子鄧詒,九子鄧謀,十子鄧詩,十一子,鄧說,十二子鄧謨,十三子鄧鴻字浩,合計一十三個兒子。按:在江蘇省蘇州近郊的吳縣光福鎮太湖東岸半島的「鄧太尉山」上「鄧禹白梅花兒甲天下、香雪海」,山下有「鄧禹公廟」,廟內有鄧禹公當年退隱親手所種下的四株柏樹,被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按樹的形象譽為:「清.奇.古.怪」.「清」---孟姜女上墳祭祖靈,佘太君一舉掃藩兵,姜太公窺見水底魚,張翼德哼曲不用琴.「奇」----孟姜女揮淚倒長城,佘太君百歲猶年輕,姜太公直鉤釣大魚,張翼德一喝退三軍.「古」----孟姜女千里把夫尋,佘太君挂帥率家兵,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張翼德閬州喪性命.「怪」----孟姜女大破天門陣,佘太君西天取真經,姜太公月下追韓信,張翼德三打白骨精……;「鄧尉梅花甲天下,望中無地不栽梅」盛讚鄧禹公梅花為最。摩崖「香雪海」為江蘇巡撫宋犖所題。被後人寫下千秋讚譽的華章和詩篇。《中國列侯傳》.《觀東漢記》.《史.監》……。

(5)鄧寬公(鄧明三子也)字俶華,漢光武帝封為明親侯。

(6)鄧晨公(鄧宏之長子也)宇偉卿,中山太守。乃漢光武帝劉秀姐劉元新野節義公主之附馬爺。先後西華侯、封房子侯、光祿大夫、廷尉、南侯、改封西華候。死謚惠侯,葬邙山祖地墳(俗顏:「生在蘇杭.死葬北邙」)。子鄧汛、鄧棠。考:《後.史》.《觀東漢記》……。

*(7)鄧彪公(鄧邯黽侯長子)字伯智,仁州郡,辟公府,拜太傅,錄尚書事,賜爵關中侯,後遷桂陽太守,徽入太僕,遷大司農,進太尉(位列三公),在位清白,為百僚之式,以疾乞去。

(8)鄧荊鳳公(鄧宏次子也)襲黽侯爵,妣唐氏。

考:上列四十二世祖鄧敏公至四十八世祖鄧明公,自西漢高祖劉邦字沛公乙未歲迄改劉平帝乙丑歲,共十二帝皇。凡212年。丙寅歲王莽自南郊立子號曰:儒子,已巳歲,新莽改元自立至甲申歲。凡19年。乙酉歲即東漢劉秀光武帝建武元年。

四十八世:

(1)鄧汛公(鄧晨之長子也),封吳房候。

(2)鄧棠公(鄧晨二子也)嗣襲西華侯,後改武當侯(秘傳武當神功),子鄧固卓.鄧固。

(3)鄧震公(鄧禹之長子也)字謙,嗣襲高密候。妣吳夫人,子鄧乾。

(4)鄧襲公(鄧禹之二子也)字讓,封昌安候。子鄧藩。

(5)鄧珍公(鄧禹之三子也)字識,封夷安侯,子鄧康。

(6)(本支)鄧訓公(鄧禹之六子也)字平叔,先拜謁者、良中、烏桓校慰。謚日平壽敬侯。取陰夫人(封新野君),長子鄧騭,二子鄧京,三子鄧悝(本支),四子鄧弘,五子鄧閶,女鄧綏[和熹鄧皇后,執政16年]。

(7)鄧贊公(鄧禹公之七子也)其子鄧豹。

(8)鄧謀公(鄧禹公之九子也)其子鄧訪。

(9)鄧說公(鄧禹公十一子也),子鄧暢。

(10)鄧謨公(鄧禹公十二子也),子鄧遵。

(11)鄧鴻公(鄧禹公十三子也)先後封車騎將軍,九卿,將兵長史,度遼將軍,車騎將軍,小候。

(12)鄧詩公(鄧禹公十子也),子鄧香,官拜郎中,早卒,追封車騎將軍,安陽侯,子鄧宣。女鄧猛女。

四十九世:

(1)鄧固公(鄧棠二子也)襲嗣西華侯,後改封武當侯(秘傳武當神功),子鄧國。

(2)鄧乾公(鄧震之子也),襲嗣高密侯,為劉顯宗女沁心公主之附馬爺。因陰皇后巫蠱事,國除。後官拜侍中。子鄧成。

(3)鄧藩公(鄧襲之子也),嗣襲昌安侯,為劉顯宗女平臯長公主之附馬爺,官拜侍中。

(4)鄧康公(鄧珍子也),襲夷安候,先後為越騎校慰,太僕,謚義侯。

(5)鄧騭公(鄧訓長子),虎賁中郎將,黃門侍郎,車騎將軍,上蔡侯,儀同三司。因江京、李閏誹謗事,絕食而身忘後諫赦免。子鄧鳳。

(6)鄧京公(鄧訓二子),黃門侍郎其長子鄧子襲黃門侍郎,二子鄧珍封為陽安候。

(7)(本支)鄧悝公(鄧訓三子)字叔昭,校尉,虎賁中郎將,悝卒,封葉侯。子鄧廣宗(本支)。

(8)鄧弘公(鄧訓四子)字叔紀,虎賁中郎將,驃騎將軍,昭成候,死謚西平候。長子鄧廣德,二子鄧甫德。

(9)鄧閶公(鄧訓五子)黃門侍郎,襲西華候,子鄧忠。

(10)鄧訪公(鄧謀子也)尚書,因江京、李閏誹謗事,貶庶民遷徙遠方。後諫赦免。

(11)鄧豹公(鄧贊子也)大匠,河南尹,因江京、李閏誹謗事,吃藥自殺身亡。後諫赦免。

(12)鄧遵公(鄧謨子也)度遼將軍,封武陽侯。因江京、李閏誹謗事,吃藥自殺身亡。後諫赦免。

(13)鄧暢公(鄧說子也)將作大匠。因江京、李閏誹謗事,吃藥自殺身亡。後諫赦免。

(14)鄧宣公(鄧香之子)嗣襲安陽侯,國除。

(15)鄧綏(鄧訓公之女也),為劉安帝之和熹皇后,執政16年,稱為「文母」,辦皇家(後來的「翰林院」)學校,經教育後,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發明「造紙術」。為政稱好。考:《觀東漢記》.《中國皇后大全》……。

(16)鄧猛女(鄧香之女),為桓帝皇后。早卒。

五十世:

(1)鄧國公(鄧固子也),嗣襲武當侯(秘傳武當神功),子鄧福。

(2)鄧成公(鄧乾子也)嗣襲高密侯。子鄧褒。

(3)(本支)鄧廣宗公(鄧悝之子也)嗣襲葉侯。因江京、李閏誹謗事,吃藥自殺身亡,後諫,赦免。長子鄧遂、二子鄧建、三子鄧晦號民瞻字賓(本支)。

(4)鄧忠公(鄧閶之子也)嗣襲西華侯,因江京、李閏誹謗事,吃藥自殺死。後諫,赦免。

(5)鄧珍公(鄧京二子也),封陽安候,因江京、李閏誹謗事,貶庶民。後諫,赦免。

(6)鄧廣德公(鄧弘長子也)襲西平侯,因江京、李閏誹謗事,貶庶民,後諫,赦免。

(7)鄧甫德公(鄧弘三子也)封都鄉候,貶民。後諫,赦免。

(8)鄧鳳公(鄧騭之子也),因江京、李閏誹謗事,絕食而忘也,後諫,赦免。子鄧興、鄧治。

五十一世:

(1)鄧福公(鄧國之子也)襲武當侯(秘傳武當神功)。

(2)鄧褒公(鄧成之子也)。襲高密侯,為劉安帝妹陰長公主之附馬爺,官拜少府,長子鄧某,少子鄧昌。

(3)(本支)鄧晦公(鄧廣宗二子也)配郭氏,子鄧遄、鄧遐(本支)、鄧遙。

(4)鄧興公(鄧鳳之子也)襲上蔡侯,子鄧芝、鄧蘭。

五十二世:

(1)鄧某公(鄧褎之子也)襲高密侯。

(2)鄧昌公(鄧褎之子也)襲母爵位為舞陰侯、官拜黃門侍郎。

(3)(本支)鄧遐公(鄧晦之子也)配周氏,子鄧文宣、鄧文琇(本支)、鄧琪、鄧瑤、鄧瑚。

(4)鄧遙(鄧晦之子也)配陳氏,子:鄧艾。

(5)鄧芝公(鄧興之子也)字伯苗,漢未入蜀,官廣漢太守,尚書,中監軍,揚武將軍,遷前將軍,前將軍,領充州刺史,封陽武亭候,配元氏,子鄧良。

(6)鄧蘭公(鄧興二子也),子鄧矩。

五十三世:

(1)鄧艾公(鄧遙之子也)官拜拜漢尚書,刺吏,護羌校尉,鎮西將軍,安西大將軍,太慰封鄧侯,關內侯。配彭氏,子鄧宏,鄧惠,鄧忠字宏。

(2)鄧良公(鄧芝之子也),襲爵景泡中為尚書左選郎,晉朝廣漢太守。

(3)(本支)鄧文琇(鄧遐之幼子),字文淵配丁氏,子鄧思孔(本支)。

(4)鄧矩公(鄧蘭之子也),子鄧強、鄧勇。

五十四世:

(1)(本支)鄧思孔(鄧文琇之子)配陳氏,子:鄧競成(本支),鄧勤成。

(2)鄧勇公(鄧矩之子也),子鄧明。

(3)鄧惠(鄧艾長子),封唐亭侯。

(4)鄧忠(鄧艾次子)封亭侯,子:鄧輔、鄧軾、鄧朗官中

五十五世:

(1)鄧明公(鄧勇之子也),子鄧撥。

(2)鄧競成(鄧思孔之子也)字汝忠,配劉氏,子鄧正本(本支)。

五十六世:

(1)(本支)鄧正本(鄧競成之子也)字郎,號道立,妣羅氏,子鄧時值,鄧時朴(本支)。

(2)鄧拔公(鄧明之子也),子鄧績,鄧勸,鄧颶。

考:上列東漢四十七世祖至五十七世祖。起自漢光武帝劉秀乙酉歲,迄於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歲,共十二帝君王。凡196年。是年,分蜀、魏、吳、三國。起庚子歲,至西晉大康元年,凡60年內。自乙酉歲,至已亥歲十五年已蜀,晉朝第未一統耳。實四十二年,漢忘三年,共四十五年。註明我族自漢興(佐漢光武帝劉秀)後,官拜三公三人,侯爺三十八人;皇后兩人(和熹鄧綏皇后,桓帝鄧猛女皇后),附馬爺四人(鄧晨公、劉秀帝之姐新野節義公主劉元之附馬爺;鄧乾公,為劉顯宗帝女沁水公主之附馬爺;鄧藩公,為劉顯宋帝女平了臯長公主之附馬爺;鄧褒公,為劉安帝妹陰長公主附馬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京城沒有哪個貴族,能與之比擬富貴。

五十七世:

(1)鄧績公(鄧拔之長子),子鄧印。

(1)(本支)鄧時朴公(鄧正本之幼子)宇屆忠號古亭,配鄭氏,於鄧希爵(本支),鄧希珍、鄧希文、鄧希武。

五十八世:

(1)鄧印公(鄧績之子)子鄧克

(2)(本支)鄧希爵字人從,配譚氏,子鄧魯賢(本支)。

五十九世:

(1)鄧克公(鄧印之子),子鄧撰,鄧偉。

(2)(本支)鄧魯賢(鄧希爵之子),子鄧田喜(本支)。

六十世:

(1)鄧撰公(鄧克之子),子鄧說,鄧謂、鄧論。

(2)(本支)鄧由喜公(鄧魯賢之子),配赴氏,子鄧天秩(本支)。

六十一世:

(1)鄧說公(鄧撰之子)子鄧豸。

(2)(本支)鄧天秩公(鄧由喜之子)字大古,配陳氏,子鄧志學(本支),鄧志道(遷瀏陽)。

六十二世:

(1)鄧豸公(鄧說之子),子鄧貫、鄧資。

(2)(本支)鄧志學公(鄧志長子),字懋修南齊東昏侯,配王氏,子鄧孟春(本支)。

六十三世:

(1)鄧貫公(鄧豸長子)子鄧赫。

(2)(本支)鄧孟春公(鄧志學之子)字啟陽,配李氏,子鄧侯南(本支) 鄧環均(遷浙江)

六十四世:

(1)鄧赫公(鄧貫之子),子鄧超。

(2)(本支)鄧侯南公(鄧孟春長子)字公藩(居豫章),配胡氏,子鄧高翰,鄧高翔(本支)。

六十五世:

(1)  鄧超公(鄧赫之子),唐代宗皇帝時官拜尚書節度使,權知袁州府事(自上蔡遷徒於江西宜春)子鄧軾,鄧轍。

(2)(本支)鄧高翔公(鄧侯南幼子)字南鵬,配劉氏,子鄧廷詩(徒廣西),鄧廷禮(本支)。

六十六世:

(1)鄧軾公(鄧超之長子)子鄧迪吉。

(2)(本支)鄧廷禮公(鄧高翔幼子),字盛德,官拜瑞州大守,配陳氏,子鄧文瑞(本支)、鄧文友。

六十七世:

(1)鄧迪吉公(鄧軾之子),子鄧郁、鄧邙、鄧邰。

(2)(本支)鄧文瑞公(鄧廷禮之子),字天祥,配羅氏,子鄧元(本支),鄧亭(徒萬邑),鄧利、鄧貞。

六十八世:

(1)鄧郁公(鄧迪吉長子)子鄧蛟、鄧變、鄧裴[字楷、研究理學,號東湖先生]。

(2)(本支)鄧元公(鄧文瑞長子),字時大,配杜氏,子鄧謙益(本支)、鄧謙德、鄧謙和、鄧謙科。

六十九世:

(1)鄧蛟公(鄧郁之長子),子鄧經、鄧典字光蔍,教郎,干官(後徙湖廣東安縣)。

(2)(本支)鄧恭公(鄧元之長子),字謙益,配赴氏,子鄧泰(本支)。

七十世:

(1)鄧經公(鄧蛟之長子),子鄧耜、鄧耕字王函,研精天文地理歷算。

(2)(本支)鄧泰公(鄧恭之子)字文通,配陳氏,子鄧璠(本支)、鄧玙、鄧佩。

七十一世:

(1)鄧耜公(鄧經之長子),子鄧脈。

(2)(本支)鄧璠公(鄧泰之長子)字玉成,配羅氏,子鄧繼先(本支)、鄧繼宗、鄧繼芳。

七十二世:

(1)鄧脈公(鄧耜之子),子鄧臨

(2)(本支)鄧繼先公(鄧璠之子)字景福,號醒樂,配胡氏,子鄧漢(本支),鄧淵。

七十三世:

(1)鄧臨公(鄧脈三子)子鄧瑔、鄧瓚、鄧瑤。

(2)(本支)鄧漢公(鄧繼先之子)字權礦,號永西,配昆氏,羅氏,子鄧浩(本支)、鄧瀚、鄧端、鄧庄、鄧嚴、鄧肅。

七十四世:

(1)鄧瑔公(鄧臨之長子)長子鄧雷,次子鄧瓚(在湖北嶄新)。

(2)(本支)鄧浩公(鄧漢之長子)字昌文,號古松(徒江西南昌、後遷廬陵、清江等地)配陳氏,子鄧晏、鄧景(本支)、鄧贊。

七十五世:

(1)(本支)鄧景公(鄧浩二子)子鄧明(本支)、鄧氵鳳   字鳴陽中進士,判福州,官禮部尚書。

(2)鄧贊公(鄧浩三子)子鄧峰、鄧雲。

七十六世:

(1)(本支)鄧明公(鄧景長子),子鄧喜權(本支)、鄧子龍字武橋,參將,後拜副總兵。

(2)鄧峰公(鄧贊之子),子鄧昊宮。

七十七世:

(1)(本支)鄧喜權公(鄧明長子也),子鄧仕元(本支)。

(2)鄧昊宮公(鄧峰三子),子:鄧美虹。

七十八世:

(1)(本支)鄧仕元公(鄧喜權之子),長子:鄧書(吏元考授典史);次子:鄧江綠,三子:鄧茂澄(本支)。

(2)鄧美虹公(鄧昊宮之子也),長子鄧大禮,次子鄧城,三子鄧朔。

七十九世:

(1)(本支)鄧茂澄(鄧仕元之三子也),長子:鄧歡 次子:鄧考 三子:鄧某(本支)

(2)鄧朔(鄧美虹之三子也),長子:鄧開  次子:鄧敬  三子:鄧幸

八十世:

(1)(本支)鄧某(鄧茂澄之三子也),長子:鄧威  次子:鄧北(本支)

(2)鄧幸(鄧朔之三子也),長子:鄧宜  次子:鄧康 三子:鄧進

八十一世:

(1)(本支)鄧北(鄧某之次子也),長子:鄧羿(本支) 次子:鄧強

(2)鄧進(鄧幸之三子也),長子:鄧輝 次子:鄧望

八十二世:

(1)(本支)鄧羿公(鄧北之長子也),子鄧泰(本支)。

(2)鄧望公(鄧進之次子也),子:鄧炳

八十三世:

(1)(本支)鄧泰公(鄧羿之子也),子:鄧舜、鄧暨(徙江西)(本支)。

(2)鄧炳公(鄧朔之子也),子:鄧炎

八十四世:

(1)(本支)鄧暨公(鄧之次子也),子:鄧禪. 鄧好(徙居江西鄰江府清江縣 舉人 仕任平樂學正)。(本支)

(2)鄧炎公(鄧炳之子也),子:鄧凰.鄧嘉.鄧振

八十五世:

(1)鄧禪公(鄧舜之子也),長子:鄧書吏元考授典史,次子:鄧江;三子:鄧光澄.四子:鄧光勛。

(2)(本支)鄧好公(鄧暨之次子也),長子:鄧景善 次子:鄧景清 三子:鄧景福

(3)鄧凰公字奎號以有(鄧炎之子也),紹定5年進士,長子:鄧景祿.又名鄧光薦字剡號中甫或忠甫.筆號中齋.仲甫,二子:鄧薦新;三子:鄧則明。

八十六世:(本支)

(1)(本支)鄧景善公字元礿號光熙(?---洪武五年九月亡故,乃鄧好公之長子也)妣伍氏,生三子:

長子:鄧禮奎公 妣文氏 生長子鄧禎(娶駱氏)……………………(自修鄧氏分譜)

    次子:鄧禮振公木拱墓葬墳.見後文 妣張氏(該公後嗣「湖廣填四川」遷居重慶永川市:錄(自修鄧氏分譜)……再者吾族入川之始祖,鄧公諱時朝,字廷一,世居湖廣永州府東安縣宣義中鄉八復村,及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歲,才進入四川省重慶府永川縣樂善鄉一甲地名獅子場立戶(獅子屋基,現屬永川縣來儀鄉長坡村五社),到現在已有二百七十八年,其子孫繁衍最多者,已有一十三代,而且散居於永川所屬的來儀、來蘇、青峰、興隆、大南、新店及永川城

關,最遠則在貴州省開陽縣花梨鄉……。字輩:……公時維一義,仁尚永傅芳。崇德常懷祖,忠興世澤存,元開隆盛代,治學正為廷。國昌民富裕,寰宇樂昇平,宏勛書第首,萬代顯光榮)生鄧裕娶郭氏,裕生三子(長子鄧繼配文氏……,次子鄧綬配文氏---生子鄧綬,綬之子鄧春根配駱氏鄧春植李氏,春植之子鄧邦定鄧邦寰鄧邦寧……,三子鄧糹玄字伯服號錦岡80壽配蔣氏----子鄧春森生配文氏,鄧春楦字美卿配楊氏,鄧春梓字直卿號一齋配文氏,鄧春桿配鍾氏……)

幼子:(本支)鄧禮得公 妣:李氏 (該公「湖廣填四川」遷居四川南充市嘉陵區安平鎮書房壩村.四川安岳縣)生長子鄧禧(娶張氏),次子鄧祿(娶楊氏)。…………(家存500餘年前修《鄧氏老譜牒》)

(2)鄧光澄公(鄧仕元之子)字子德,中進士.官拜御史,子,鄧顯奎,鄧顯文,鄧顯輝。

(3)鄧景祿公(鄧凰之子)字剡號中甫或忠甫.筆號中齋.仲甫.又名:鄧光薦。景定3年中進士.宋禮部侍郎,子鄧仁慧字顯元.鄧仁忠字顯鶴,鄧仁恕字顯清.仁志.仁思.仁德六子。

八十七世:

(1)(本支)鄧禮得公(乃鄧景善之三子也),妣李氏。子鄧禧、鄧祿(妣楊氏生四子:【鄧綜配張氏.鄧紹字伯述配文氏.鄧純配陳氏.鄧綿配唐氏】一女,後自修《鄧氏分譜.八復村輩序是:鄧禧--詩旭永榮昌鄧祿--元梁盡祖德》)。

(2)鄧顯輝公(鄧光澄之子)子:鄧應辰,鄧應齊。

(3)鄧顯鶴公(鄧光勛二子)訓導,研精地理易術。子鄧應成,鄧應高,鄧應祿。

(4)鄧仁志公(鄧景祿之四子也,遇難)子:鄧鶴軒。

八十八世:

(1)  (本支) 鄧禧公(乃鄧禮得之子也),妣張氏。生四子:

            一:鄧紳公字伯常文氏……………(自修鄧氏分譜)

               二:糹肅    字公.伯錦(妣李氏 嗣:三子二女)(自修鄧氏分譜)

三:鄧綱公字伯憲生鄧春楷公.鄧春榕公鄧春木英 公 三子二女.。

               四:鄧紀公妣駱氏 嗣:鄧春扌英    ………………(自修鄧氏分譜)

(2)鄧應齊公(鄧顯輝三子),鄧天久,鄧天發,鄧天中。

(3)鄧應祿公(鄧顯鶴之子),鄧天成,鄧天弛。

(4)鄧鶴軒公(鄧仁志之子也)子:鄧梅庄諱顯 明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第十三年),以兵部員外郎入蜀,遂家廣安。

八十九世:

(1)(本支)鄧綱公字伯憲,妣楊.喬二氏。公生於癸亥年(明朝1443年)8月5日午時,景泰(明朝1455年)6年入學,天順6年補廩,成化19年出貢,弘治8年聽選四川銅梁縣正堂,正德年亡故,69壽(長子:鄧春楷[妣文氏生鄧邦威,鄧邦武];二子:鄧春榕[妣文氏子鄧邦試].三子:鄧春木英字少卿妣唐氏。公修鄧氏家譜)。

明朝古詩---作者:鄧綱字伯憲(湘.東安人)

萬仞崔嵬勢接天①,間雲時往伴癯禪②。

玲瓏殿閣開秋色,偃蹇松枝帶曉煙③。

摘果老猿聲不斷,焚香小衲火常燃④。

登臨是有無邊趣,曠逸何如海上山⑤。

[題解]本詩選自清光緒《東安縣誌》。鄧綱,明朝著名詩人。天寧寺,在東安舜皇山頂,明代修建,今已毀,僅留殘跡。鄧詩首聯極寫天寧寺地勢之高,二、三聯寫詩人的所見所聞,天寧寺的精巧、幽深躍然紙上,尾聯寫詩人神清志爽的心情。

[注釋]①萬仞,形容山極高。仞,計量單位,古時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癯禪,消瘦的禪師。②偃蹇,指松樹的枝柯橫卧雜陳。③小衲,即小和尚。衲,僧徒的自稱或代稱。④崔嵬:山勢高大雄偉的樣子。⑤曠逸:即心曠神逸之縮寫。曠,空闊;逸,安閑。

(2)鄧天發公(鄧應齊公之子)字金階號榮華官拜守將,子鄧朝中,鄧朝貴。

(3)鄧天馳公(鄧應祿公之子),子鄧朝富、鄧朝禮。

(4)鄧梅庄諱顯(鄧鶴軒公)之子也)以文行冠蜀,蜀獻王聞其賢,屢聘之不仕。孝行隱逸,郡志載之。(子:鄧司訓)其妣失傳,卒亦乃葬於鄧家灣。

九十世:

(1)(本支)鄧春木英 公字少卿:公生於巳亥年8月15日午時,沒於嘉靖30年甲寅8月15日午時,70壽,葬楓木泉巽山乾向。壬子歲譽薦鄉欽。妣唐氏,女祖生於已亥9月19日未時,設於嘉靖30年甲寅10月17日申時,葬楓木泉巽乾向,生鄧邦勛、鄧邦劬,鄧邦憲三子二女也(此三公後嗣徙四川南充、安岳)。

(2)鄧春梓公字直卿號一齊:(鄧糹玄之子也)生於乙已年(公元1485年)四月廿一日亥時,弘治戊午年(公元1498年)進學,正德丙寅年(公元1506年)補廩,丙子科(公元1516年)中舉,嘉靖(明朝,公元1537年)丁酉年升授都察院即受雲南道,癸卯升四川撫按並布政兩道,告老還鄉。享年七十五壽,沒於嘉靖卅九年(公元1560年)庚申歲,八月初十日已時,取妻文氏(生於卒丑年八月廿四日辰時)生鄧邦賢、鄧邦贊、鄧邦質、鄧邦贅四子。該公修鄧氏家譜。

(3)鄧司訓(鄧梅庄之子也)明經進士,其子:鄧邦直  其妣氏亦失傳,卒乃葬於鄧家灣輿其祖父並排。

九十一世:

(1)(本支)鄧邦勛公:(鄧春木英 之子也)生於壬戍年十二月三十日申時,四十七歲亡於戊申年九月初九日戍時,葬楓木泉(現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宣義中鄉金溪,俗稱田頭彎一四都八府村),甲山庚向。生鄧汝高,鄧汝安,鄧汝染三子一女。

妻:陳氏,生於癸亥年十月初十丑時,五十六歲亡於戊午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亥時夫妻共塚。

(2)鄧邦劬(鄧春木英 二子也)妣陳氏,子:鄧汝宴、鄧汝宦。

(3)鄧邦憲(鄧春木英 幼子也),妣陳氏,子:鄧汝官、鄧汝宙。

(4)鄧邦贊字維弼(鄧春扌英   幼子也)丁卯年九月二十五寅時生。幼習春秋。嘉靖甲申入學,庚子年補增,壬寅補稟,癸卯年中舉,六十九壽,忘於乙亥年八月十五申時,葬文墳之左,辛山乙向,生鄧汝穆、鄧汝秩、鄧汝穩三子,其妻簡、李二氏。

(5)鄧邦賢字維用(醫道濟世)妣張氏 生汝禾.汝稻.汝谷。禾配李氏生中則,稻配唐氏生中瑞.中

王  生鄧道 字  生鄧公 字   生鄧公招,招生鄧時朝(該公於清康熙47年「湖廣填四川」時居業重慶永川市)。(                       )(自修鄧氏分譜)。

(6)鄧邦直公(鄧司訓之子也)子:鄧榮 其妣亦失傳,卒乃葬於鄧家灣。又俗名大墳壩。有碑考稽之家乘,亦稟生也。

九十二世:

(1)(本支)鄧汝高公:(鄧邦勛之子也)生於壬午年三月十二日巳時,生鄧中順、鄧中田二子。

妻:文氏,生於癸未年八月十七日申時。

(2)鄧汝宦(鄧邦劬二子也),妣劉氏,貢生,湖廣永州府新花縣訓導,後升荊州府教授。子:鄧中田。

(3)鄧汝官(鄧邦憲長子)妣陳氏,子鄧中偉。

(4)鄧榮(鄧邦直之子也)均進士 娶妣李氏生子鄧瑛 卒葬木鼓山有碑可考……

九十三世:

(1)(本支)鄧中順公(鄧汝高之子也):生於巳未年四月十三日丑時,生鄧道顕、鄧道中。

(2)鄧中田(鄧汝宦之子也)妣王氏,長子:鄧道慇(妣楊氏,生鄧公倫、鄧公祿、鄧公俊三公遷徏四川安岳縣)次子:鄧道舉。

(3)鄧中偉(鄧汝官長子也)子鄧道惠。妣文氏。

(4)鄧德薄字時可鄧以儉字伯約

(3)鄧瑛(鄧榮之子也)癢生.進士,(子鄧自得字西嶽)其妣氏失傳,卒葬於木鼓山,有碑可考。弟兄曰:鄧杞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曰:鎰官腆膳司.曰:藻官兵馬指揮使司。

九十四世:

(1)(本支)鄧道顕公:(鄧中順之子也)生於丙午年九月二十日午時,五十三壽,亡於戊戍年五月初五日未時,葬於大坡頭乙山酉向,生鄧公訓及三女。

妻:伍氏,生於乙已年二月十九日酉時,七十四壽,亡於壬申年十月初九日午時,葬大坡頭甲山庚向。

(2)鄧道舉(鄧中田二子也)妣文氏,子:鄧公讚。

(3)鄧道惠(鄧中偉之子也)子:鄧公陛,妣何氏。

(4)鄧自得字西嶽(鄧瑛之子也)明經進士,卒葬鄧家灣(子鄧仕廉),娶妣黃氏再娶妣劉氏,其遷葬無所考。同時著名弟兄曰:鄧自仕,誥授中憲大夫、湖南按察副使,即:鄧士昌之父也。曰:鄧自高潛心理學,著有四書五經講義,隱居不是學者宗之稱為楊柳先生。曰:鄧自新萬曆時舉人,曰:鄧自明歲進士,曰:鄧自成稟生,曰:鄧自成癢生。

九十五世:

(1)(本支)鄧公訓公:(鄧道顕之子也)生於崇禎十一年戊寅歲十一月初八日寅時,七十八壽,亡於順治十一年甲午歲九月卯時,葬祖山大坡頭甲山庚向,生鄧時玉、鄧時禮兩子。

妻:伍氏,生於崇禎十二年乙卯歲冬月十二日酉時,八十七壽,亡於康熙三年甲辰七月廿三日申時,葬祖山夫婦共墓。

(2)鄧公讚(鄧道舉之子也)妣楊氏,子鄧時明,鄧時盡。

(3)鄧公陛(鄧道惠之子也)妣 氏,子:鄧時攀、鄧時文。

(4)鄧仕廉字人麟(鄧自得之子也),崇禎壬午癸未聯捷進士,由海陽令歷官吏部尚書,晉大學士,遭國變,保護永明王入滇,亦輿任國璽.李定國等四十二人同日殉難於緬甸。德配陳氏亦死於國難。祥載之乾隆四十九年,賜謚:節忌。同時著名弟兄曰:鄧世昌,萬曆丁未進士,由南京戶部上郎中任湖南按察副使,卒葬於白沙窩,碑坊俱存。曰:鄧士恂,由明經,任雲南鶴慶府教授。曰:鄧士鰲,歲貢生,隱居.教讀.晉紳.學者多出門下。曰:鄧士毅.鄧士敦.鄧士瞻俱癢生。曰:鄧士弘.鄧士衡.鄧士奇亦俱癢生。仕廉子鄧昉

九十六世:

(1)(本支)鄧時玉公號伯玉(乃鄧公訓之子也,上川始祖)。於康熙元年壬寅歲(公元1662年)別楚來蜀。在順慶府南充縣下南路新撫里一甲太平場蒙家壩安家樂業,「……治業 四川南充縣太平場 .七十里鄧家溝村焉……,上界:神明丫.火焰山......下界:源嘉壩.回龍橋......左界:馬鞍山.獅子山.......右界:照平池.龍龕萬......」,建有鄧氏祠堂.鄧氏「大墳山.五排樓」官山墳墓群.現有石碑可考矣……)。

該公生於湖廣崇禎辛巳歲(公元1641年)九月初六戍時,八十八壽,亡行雍正6年戊申十二初五日辰時,葬於四川省順慶府南充縣下南路太平場鄧家溝水井灣酉山卯向,生鄧敏芳、鄧敏仕、鄧敏政三子。

妻:羅氏,生於榮禎(公元1643年)末年癸未歲十一月二十八日寅時,五十歲沒於康熙廿九年(公元1690年)庚午八月廿四日巳時,葬未山丑向。

(2)  鄧時禮(及鄧公訓次子也)妣黃氏,長子鄧敏松,次子鄧敏柏,三子鄧敏梓,四子鄧敏貴(二老均葬湖廣楓木泉祖山未上四川)。

(3)  鄧昉(鄧仕廉之子也)稟生,妣歐氏乃崇禎癸未進士歐養素公之嫡姑也!時廉祖官粵東,鄧昉欲之父任所.乃摯眷皆行,並攜二子長曰:鄧嗣祖.次曰:鄧紹祖同行,奈是時天下大亂,盜賊卻 ,家溺水而死,幸賊中有仗義者,曰:不可使其家無後也。遂將鄧嗣祖.鄧紹祖拋至岸上,而去。時鄧嗣祖僅七歲.鄧紹祖僅四歲,伶仃孤苦莫此為甚。此吾家之所以延終一也,明紀終。

考:上列五十八世祖至九十四世祖。起自西晉武帝司馬炎泰始乙酉歲,迄明朝武宗皇帝正德壬申歲。經過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朝、宋朝、遼代、金代、元朝、明朝武帝皇帝,共計180帝。凡1247年。

九十七世:

(1)(本支)鄧敏芳公號瑞生(鄧時玉之子也):生於康熙二年壬寅歲十二月廿六日卯時,五十六歲,亡於康熙五十七年歲次丁酉二月廿八日辰時,妻:黃氏,生鄧弘第一人。

(2)鄧嗣祖字純其(昉之長子也)其年7歲,與父昉之官粵東士,廉祖任上,舟過高耀縣(現為廣東汕頭澄海縣)三叉河,遇海賊竊搶,舉家溺水,唯公於其弟鄧紹祖兄弟得免,是時父母俱喪,奴婢盡亡行李睏乏,乃覓食於終伍家村。伍外祖知其非常人也,觀其形貌,詢其來歷,乃留置書舍,教以文學,妻之以女。固得德配伍氏也。旋入學因過考得遇士.廉祖公之年家子李仙根為督學使者,道及廉祖殉難,四川漸次削平諭,令回籍,祖於是辭外祖,皆妻輿子及其弟,回廣安插業姚平。蓋康熙八年乙酉.以生長子鄧琳祖於粵而回籍.則在康熙十八年辛亥也。越次年壬子,而鄧琰祖生焉。維時張獻忠尚擄省垣.又八年庚申.始以大兵平蜀,自是。慚次開科取試,至己已.始得輿長子琳,同榜入學,然其年以老矣。嗟乎,播遷於粵者,殆二十年,令難得回籍,而流離轉旋艱苦,備嘗不亦心力勞悴矣乎.未幾紹祖夭亡,傳聞為虎所食,無嗣。是詩所謂:獨行屢屢獨行,瑩瑩者真莫如我祖繩其也。惜升遐之年失其再記,然先後兩喪,大約俱在康熙甲戌前二三年耳,卒葬於殯比二十里,團山嶺上下二台,俱壬山丙向。後至乾隆初年,長子琳為中江縣訓道。鄧琳之少子鄧時敏,為大理寺正卿,固得勒贈登仕郎,晉贈文琳郎,誥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妣勒贈孺人,晉贈夫人,誥贈太夫人,以榮其名,終身於後焉。贊曰:瀕死海濱,羊舌飢傷。天有顯道,明德馨香。忠貞之裔,幾許減亡。一線雖微,綿延孔長。鼠居高耀,乃返故鄉。生我兩祖,派行十房。人文蔚起,金馬玉堂。人登要路,朝野顯揚。明明我祖,長發其祥。嗣祖公輿伍祖母號封: 錄:《皇帝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龍渥朝章,錫類不遺。終一命祥開家慶恩爰,及夫重開爾,鄧嗣祖乃翰林院庶吉士祖父,弓裘衍澤瓜迭綿髹,作述相承 再世式彰。其祖武淵源,有自一經早裕,夫孫諜茲以覃恩。贈爾為文林即,翰林院庶吉士,錫之勒命。於戲舊德宏,昭用廣顯揚之志,新編特貴,永增泉壤之光。欽此。…還有九張《皇帝詔書》皆為鄧時敏公晉陞為:勒贈登仕郎,晉贈文琳郎,誥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妣勒贈孺人,晉贈夫人,誥贈太夫人等等的詔書,皆省略不錄。

九十八世:(中華全國鄧氏字輩統一「3x字輩」開始使用)…………「001:正弘」字輩

(1)(本支)鄧弘第公號良臣(鄧敏芳之子也,「001:正弘」字輩)。生於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歲十月廿五日申時,湖廣生長人氏,八十一壽,沒於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二月廿五日寅時,葬大墳山癸山丁向,生鄧福榮、鄧福德、鄧福祿、鄧福華、鄧福貴、鄧福鳳六子。

妻:陳氏,生於湖廣康熙三十三年癸酉六月初十日申時,七十一壽,沒於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九月十八日亥時,二老共墓。

(2)鄧琰字映華(鄧嗣祖之子也,「001:正弘」字輩)業儒未成,其為人輕財好義。視侄猶子,故其分祖產,也不以二,而品作10股,見其侄鄧時敏好學也。遂送勇溪三百餘挑谷田以作膏火之資先娶程氏,乃郡癢生程伯中公女也,生子曰:德溥妣早卒葬於白沙窩,輿龍門公和墓。又再娶陳氏,生三子曰:鄧彥博增生;曰:鄧學淵文生;曰:鄧一泉妣卒葬於團山嶺之後.龍山俗呼為大路邊。雲鄧琰祖則生於康熙十一年壬子四月初一日辰時,享年八十一歲,卒於乾隆十七年壬申正月十二日已時.亦葬於大路邊,輿陳氏祖母彥博三塚合墓,俱戌山辰向。

九十九世:…………「002:直福」 字輩

(1)(本支)鄧福德公號德美(鄧弘第之子也,「002:直福」字輩):生於湖廣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正月初十日辰時,八十二壽,沒於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二月初二亥時,葬大墳山癸山丁向,生鄧正貴、鄧正倫、鄧正斌、鄧正文、鄧正熬五子一女。女出閣蔣家。

其妻:雷氏,生於康熙五十八年戊戍九月二十四寅時,六十九壽,歿於乾隆五十年丙午歲又七月初十子時,夫婦共墓,並立雙碑,癸山丁向。

(2)鄧德浦字時可(鄧琰之子也,「002:直福」字輩)程母所出也,事繼母所孝,不聞有嘲,待諸第以愛。不開有猜嫌,當家門隆盛之時,獨然自下。若食貧履賤者,然 德之士也。先娶胡氏,乃郡癢先,胡某公之次女,生於康熙四十年辛已,生二子長曰:以介.曰以全享年二十歲,卒於雍正七己酉,葬石龍譚坎上,姚家嘴癸山丁上向。再娶葉氏乃郡癢生葉杞公次女,生於康熙六十四年辛酉四月十八日丑時,生三子曰:鄧以企.鄧以僉.鄧以儉.年五十一歲,卒終乾隆三十七年庚寅三月初八日戌時.葬於麻柳灣,庚山甲向。鄧時可祖生於康熙42年1月10日寅時,葬於白沙窩程氏祖墓後一層。俱壬山丙向

一百世:……………「003:廷正以」 字輩

(1)(本支)鄧正文公號文琇(鄧福德之子也,「003:廷正以」 字輩):生於乾隆十七年壬申歲十月初二丑時,地點長屋基。生鄧顕瑀、鄧顕珍二子,四女,女出閣蔣家、蔣家、唐家、殷家。

妻:雷氏,生於乾隆廿一年丙子歲正月九日辰時(娘家何家溝)五十一歲壽,亡於嘉慶十二年丁卯歲十月廿三日亥時,葬長屋基宅石,卯山酉向。

(2)鄧以儉字伯約(鄧德薄之子也,「以」字輩排行,始也. ,「003:廷正以」字輩))當家道陵夷之時田圜賣盡,宅舍無有公。乃奮然立志苦心經營。又德配夏孺人善主中饋,力能佐之。生三子曰:鄧仁汲.鄧仁溶.鄧仁滶,父子同心竭力。耕田勤勤儉儉,人創業600餘挑稻田,兒家聲復振,有公也。夏妣生於乾隆8年癸未3月27日午時.享年56歲.未得全享其老年之福.葬於麻柳灣與葉祖妣合墓。公再妻張.彭氏無後。該公生於乾隆8年癸亥5月29日己時.卒終於嘉慶23年戊寅7月1日寅時. 葬於麻柳灣下方.庚山甲向.壽75歲。

《廣安鄧氏家譜》中立的字輩是:「以仁存心,克紹先型,培成國用燕爾昌榮」。鄧小平是先字輩,派名先聖,其父是紹字輩,其子鄧朴方、鄧榕是型字輩。大清光緒8年歲次壬午孟春月修譜並又合議.新添六十四字輩曰:崇尚孝弟.篤守忠信。永錫胤祚.萬代隆興。遵循禮儀.深晰廉恥。含宏光遠.百世迪吉。功高東漢.家聲南陽。垂裕明紀.顯揚大清。吾宗懋德.綿延孔殷。福履綏之.日升月恆。後之以字輩命名者率皆準此。《廣安鄧氏家譜.二譜序》(略)。當然,從一九九一年開始,鄧小平親自審定並倡導的九十六字派號,必在全國盛行開來,只不過時間早晚罷了。從表面看來,字輩只是一種單純的標誌符號,深入分析,則會發現在這種符號後面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百零一世:………………「004:立顯仁」字輩

(1)(本支)鄧顕珍公(鄧正文次子,「004:立顯仁」字輩)取雷氏為妻,生子鄧成紳。

(2)鄧仁滶字化鵬(鄧以儉三之子也,「004立顯仁」字輩),原妣張氏乃郡稟生張洪育公之長孫女也.生於乾隆三十四年戌子六月初三日午時.生一子曰:鄧存厚.該母卒於嘉慶元年丙辰三月二十二日午時葬瑤灣午山子向。再妣陰氏生三子:鄧存真.鄧存朴.鄧存醇(貢生.鄧氏分譜作序)。該母生於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十二月十九日寅時.卒終於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正月十四日已時.享年六十八歲.葬於白沙窩。化鵬公生於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冬月十二日亥時.卒於咸豐四年甲寅十二月初七日卯時.享年八十一壽葬白沙窩.在德浦公右.陰孺 人共包.俱壬山丙向兼已亥。想祖之為人也循分守理.八十年中未當輿人乘戾.即待兒媳亦不肯高聲怒罵.一生勤謹節儉.佐其父創業六百挑稻田.第至晚年舉弟兄而三分之.又為子而四分之.而其家勢已終落以矣。然以子孫頗知孝弟,一生固溫飽.雲至其少子:鄧存醇為明經進士.厚之少子鄧心亮.榜名允中.馳聲泮林.子孫俱不失功名.亦未始非公之盛德之報也。贊曰:嗚呼!盛德幃公一生宅心廣大.稟性和平.輿人無忤,處事無爭.克勤克儉.用力於耕作.父創業六百餘頃.已無矯傷人.自尊榮身難不學後昆.馳名孫在墨癢子.列明經八十年中.毫無過行.留此遺澤.以待後生。今難境遇漸歸於零落.後必有人馬起.而大振其家聲

(3)鄧仁溶(鄧以儉之次子也,「004:立顯仁」字輩)子:鄧存斌

一百零二世:…………………………「005:道存存」字輩

(1)(本支)鄧成紳公(鄧顯珍之子也,「005:道存存」字輩 )取唐氏為妻,生子鄧天柱。

(2)鄧存厚字載興(鄧仁滶之子也,「005道存存」字輩)妣徐氏,生三子曰:鄧心泰.鄧心融.鄧心亮(癢生)。公生於乾隆壬子年十月十日辰時卒於咸一三年癸丑八月十三日.葬於石筍河白市裡封君墳之中台. 庚山甲向兼酉卯。鄧載興公生於乾隆癸丑年7月12日亥時. 葬於石筍河白市裡封君墳之下台.庚山甲向兼酉卯.有碑可考。審其來龍由鰲頭山發脈起伏五六次明堂沙水朝對亦有可取。葬後人興財發,此亦鍾祥之地也然非祖公威德何能致此,惜心融無嗣,卒葬麻柳灣。

(3)鄧存斌 字愷(鄧仁溶之子也,「005:道存存」字輩)子:鄧心早

一百零三世:………………….「006:順天心」字輩

(1)(本支)鄧天柱公(鄧成紳之子,「006:順天心」字輩  ,)取王氏為妻,生鄧原綱子,死葬鄧家溝渡甘場後,乾山巽向。

(2)鄧心泰字容安(鄧存厚之子也,「006:順天心」字輩)妣鄭氏,生二子曰:鄧克遠.鄧克豐。生於嘉慶丁丑年十月十五日,卒於咸豐辛酉歲十月二十三日辰時,葬於石筍河封君墳徐祖母墳右共包,庚山甲向兼酉卯,有碑可考。心泰公生於嘉慶十八年癸酉八月十八日戌時.卒於同治4年8月8日申時,葬於石佛里白沙窩。士昌祖上台.與德浦祖並排,俱壬山丙向,亦有碑可考矣。

(3)鄧心藻 名早(鄧存斌之子也,「006:順天心」字輩 )子:鄧克達

一百零四世:……………………..「007:時元克」 字輩 )

(1)(本支)鄧原綱公字尚武(鄧天柱之子也, 「007:時元克」 字輩),取韓氏為妻,生鄧如恆一子。忘葬渡甘場後,乾山巽向。    。

(2)鄧克豐字裕元(鄧心泰之子也,「007:時元克」字輩)妣李氏生六子:鄧紹琯.鄧紹清.鄧紹明(業儒).鄧紹智.鄧紹安.鄧紹聖(民國9年與其侄鄧先聖公留學法國.後返)。

(3)鄧克達(鄧心藻之子也, 「007:時元克」 字輩)子:鄧紹昌

一百零五世:…………………………..「008:昌如紹 字輩」

(1)(本支)鄧如恆公(鄧尚武之子也,「008:昌如紹字輩」 )生於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安平鎮書房壩村子朝灣人氏(生於公元1906年3月3日飢忘於公元1958年夏季。即中國大躍進歲),死葬房後丁山癸向,後遷葬。生長子鄧可吉,二子鄧可祥。其妻:鄧賀氏生於1906年6月3日,死於1992年6月夏季。葬本村高屋基,丁山癸向,下葬時傾澎大雨,雷聲巨響。

(2)鄧紹智公字慧敏(鄧克豐之子也,「008:昌如紹字輩」,).妣楊氏占素,所生二子:鄧先鏡字景明.鄧先鍾。楊氏生於前清光緒7年12月13日子時. 卒於民國9年1月17日戌時.葬於揚柳庄;鄧慧敏公生於前清光緒11年8月1日丑時. 卒於民國9年10月19日亥時.葬於揚柳庄。

(3)鄧紹昌公字文明(1886—1936年,鄧克達之子也,「008:昌如紹 字輩」,)國民業儒學成都法政學校…廣安縣縣團練局長。有四個妻子:1.張氏(無後);2.淡氏,生有一女三子,長女鄧先烈(1902年生),長子鄧先聖(鄧小平.1904年生),次子鄧先修(鄧懇,1910年生.原湖北省長),三子鄧先治(鄧蜀平);3.蕭氏,生子鄧先清(貴州六枝市市長);4.夏氏,生有三個女兒:鄧先英、鄧先蓉、鄧先群(中央軍委.部長.少將軍)。

一百零六世:……………………………………..「 009:常可先 字輩」

(1)鄧可吉公(鄧如恆之長子也,「009:常可先 字輩」),《生於1932年壬申歲1月19日亥時,亡於2001年1月17日午時,葬於本村戍山辰向》,生三子一女,長子鄧國和、二子鄧用嵩字偉號錦坤,三子鄧洪流。女:鄧國華。[妻龐榮華,生飢、病、屈死於中國大躍進革命風爆(1958年秋季)],妻赴碧清生於丙寅年公元1926年,在四川省南充市)。                                       

(2)鄧可祥公(鄧如恆二子也,「009:常可先 字輩」,):於公元1942年(壬午年)正月一日在四川南充市嘉陵區安平鎮書房壩村子朝灣出生。                                       。

妻:陳桂華:在四川省南充市鹽溪鄉林橋村陳家灣長生氏。於19  年  月  日  時出生, 。生:長子鄧坤[號用鋼],次子鄧曉剛,長女鄧曉芬,次女鄧曉芳。

(3)鄧先鏡字景明(鄧紹智之子也,「009.常可先 字輩」)妣陳氏昌慶,所生子曰:鄧型文。景明公生於前清光緒27年8月己時,卒於明國22年10月年17日戌時葬於揚柳庄祖墳側。

(4)鄧先聖公(鄧紹昌公之子也,「 009:常可先 字輩」,1904-1997又名:鄧小平.與叔同時留學法國.後留學俄國.返國。「紅太陽」.中國共產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中國共產黨領袖、導師.中國經濟建設總設師.軍事家.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妣夫人卓琳(雲南宣威人.1916-2009 解放軍軍委顧問),子:鄧朴方(中國殘聯主席 1944年生).鄧貭方(中國光電學家 1952年生),女:鄧林(國畫家1941生)鄧楠(中國科委主任 1947年生).鄧榕(解放軍報總編緝.作家 1950年生)。

(5)鄧先修(鄧紹昌公二子也,「 009:常可先 字輩」又名:鄧仲齊、鄧 墾,1911年)湖北省原副省長。

(6)鄧自力(鄧紹 公之子也,「009:常可先 字輩」)1920生,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入延安抗大學習。曾任中共平(江)瀏(陽)長(沙)指揮部工委書記、中原軍區三五九旅營教導員、中共通城縣委書記。建國後,歷任中共合江縣委書記,瀘州地委書記,……建國初為川南行政公署專員,瀘州專區書記……,四川省體委副主任、省文化局局長,副省長,四川省第五屆政協副主席,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人……。著有《坎坷人生》,內容:大哥鄧小平、大嫂卓琳、二哥鄧墾對我人生的影響是難忘的,在那不平凡的歲月……,《中原突圍》,主編《中國出了個鄧小平》。子:鄧小廣。


推薦閱讀:

細說中華五千年——從開天闢地到1997 史上最大的編年史 193
中華母親節:寸草心報三春暉
中華命理--天干通變
《中華詩詞三百首》教學參考資料庫之十七
「中華十五聖」之四:詩聖杜甫

TAG:中華 | 南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