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石頭記》釋義(之五)(總第7講)

[轉載]《石頭記》釋義(之五)(總第7講)

2016-05-13 14:53閱讀: 原文地址:《石頭記》釋義(之五)(總第7講) 原文作者:霍國玲 《石頭記》釋義(之五)(總第7講)今天我準備講三個問題,第一個,關於《金陵十二釵》。第二個,關於《情僧錄》。第三個,對《石頭記》釋義的小結。

一、《金陵十二釵》釋義《金陵十二釵》不像《風月寶鑒》、《紅樓夢》和《石頭記》那樣,實有其書,而僅僅是《石頭記》中的一個書名。作者特意寫出這個書名的目的何在?讓我們先看《金陵十二釵》之名,是何時開始出現的。

(一)《金陵十二釵》指哪部書? 「凡例」中寫道:

然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細搜撿去,上中下女子豈止十二人哉!若雲其中自有十二個,則又未嘗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紅樓夢」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釵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紅樓夢》書名之一為《金陵十二釵》,從書名的含義看,此書主要寫居住金陵的十二個女子。但是「凡例」告誡讀者:書中不僅僅寫了上層的十二個女子,即正十二釵,儘管她們有「金陵十二釵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但除此之外,也寫了中、下層的女子,如果將「上中下女子」綜合在一起考慮,那人數就很多了,就會是數個十二釵,即除正十二釵之外,還有副十二釵,又副十二釵等等。書的最後還列了情榜,情榜中人均屬「十二釵」。

《金陵十二釵》既是《石頭記》的一個書名,當然也必像《風月寶鑒》那樣有正、反兩面。上面所談正面小說的內容,那麼,其背面隱指是什麼呢?

對這個問題,可以結合以前講過的兩件事進行思考:

第一件事,我們在《〈石頭記〉的「作者自雲」釋義》中講過,作者寫作《石頭記》的目的是為一個女子作傳。由此來看,小說中的數個「十二釵」,實際都是作者為之作傳的這個女子的「分身」。

第二件事,女媧氏所遺棄的一塊巨石,在「高經十二丈」處,有「照應正十二釵」,在「方經二十四丈」處,有「照應副十二釵」的脂批。這塊巨石實是為某人而立的石碑,那麼所照應的正文中的正、副十二釵,便都成為這塊石碑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正、副十二釵中的每一釵,都是石碑所記之人的「分身」。

甲戌本除「凡例」中出現此書名外,在正文中亦出現此書名。《石頭記》第一回作了這樣的介紹:

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下面我們就這句話,作個分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析。

(二)「悼紅軒」何意? 「悼紅軒」是個書齋名。誰的書齋呢?

——作者的書齋。

「悼紅軒」何意?

悼:悼念、追悼。

紅:作者撰寫《石頭記》的目的是為一個女子作傳。這個女子原叫做紅玉。「悼紅軒」的「紅」便是指紅玉。

軒:書齋。

作者將自己的書齋叫做「悼紅軒」,就是因為他在為紅玉作傳時,每當回憶往事,便淚水不斷,「一字一淚,一淚化一血珠」、「滴淚為水,研血成墨」、「十年辛苦不尋常」、「哭成此書」、「書未成,芹因淚盡而逝」……。總之,作者曹雪芹的這部《石頭記》是「哭」成的。從中可以看出:曹雪芹著作《石頭記》是為了悼念名字中帶有「紅」的一位女子而寫。

(三)「披閱十載」起止時間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這句話最早是在哪個本子里出現的?

——「披閱十載」這句話最早出現於甲戌本。甲戌本成書於乾隆十九年。從乾隆十九年向前推十年是乾隆九年。也就是說「披閱十載」指的是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九年期間。

有人以為「披閱十載」是從曹雪芹去世時,向前推十年來計算。按照這種說法,「披閱十載」是指從乾隆十八年至乾隆二十八年期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這種說法沒有注意到:這句話是在哪個抄本中出現的,是何時寫的。「披閱十載」只能從乾隆十九年往前推來計算。

(四)「增刪五次」是指對哪部書的「增刪」? 所謂增刪,指增補和刪削,也就是指作比較大的修改或修訂。

「增刪五次」的時間,是在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九年期間。

這裡有個時間界限,應當特別注意:曹雪芹家第二次被抄沒的時間是在乾隆十六年。這次抄家不僅使曹家一敗塗地,從此貧窮潦倒,難以再次復興,而且對於曹雪芹創作來說,也是一個分水嶺:乾隆十六年以前是《紅樓夢》創作階段——將竺紅玉從一個丫環一躍而為皇后,看作是「紅樓」一夢。乾隆十六年以後,是,《石頭記》創作階段,《石頭記》喻石碑,作者將《石頭記》看作為一位女子寫的一部傳記,為她所立的一尊碩大無比的豐碑。

總之,乾隆十六年是個分水嶺,此前是《紅樓夢》創作階段;此後,是《石頭記》創作階段。

甲戌本書名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二評本。由此我們便知道:所謂「增刪五次」,實際是跨躍了兩個創作階段:《紅樓夢》創作階段,「增刪」過三次。《石頭記》創作階段,增刪過兩次。

(五)「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是針對哪部書而言?前面已說明,《紅樓夢》這部書有一百一十回,已「纂成目錄,分出章回」。而《紅樓夢》之前的一部書是《風月寶鑒》。《風月寶鑒》一書只是寫一個具體的故事(鳳姐和賈瑞的故事)。這部書由於篇幅有限,並沒有目錄和章回。而且《風月寶鑒》必定是在乾隆九年之前就已完成。由於這部著作所寫的背後的真實事件,是雍正如何被毒殺的過程,因而完成的時間段,是乾隆元年至乾隆八年。從一般的寫作規律來說,不會太早,更不會太遲,最大可能是乾隆三四年間。

由此可以看出:「纂成目錄,分出章回」這句話是百十回本《紅樓夢》針對《風月寶鑒》而說的。完成「纂成目錄,分出章回」的時間,不會晚於乾隆十六年。

(六)《金陵十二釵》指哪部書? 從《石頭記》一書來看,《金陵十二釵》是《石頭記》的一個書名。

但從《紅樓夢》遺留下來的「凡例」來看,《金陵十二釵》也是百十回《紅樓夢》的一個書名。

因而,《金陵十二釵》既指《石頭記》,又指《石頭記》的前身《紅樓夢》。而這兩部書都是出自曹雪芹之手,實是同一部書的兩個創作階段。

在《紅樓夢》創作階段,作者著作的目的,是寫一個女子從最底層,一躍而為最高層主要人物之一的傳奇經歷。因而這個時期《金陵十二釵》的主要內容,寫的是一位女子在紅樓中如夢、如幻的生活。

而在《石頭記》創作階段,是為一位女子樹碑立傳。因而這個時期《金陵十二釵》的主要內容,寫的是這位女子不僅僅不愧為天生的皇后,而且在皇后中也是佼佼者,值得讚譽。

(七)《金陵十二釵》的「成書」過程,可以說明《石頭記》創作的三個階段均是由同一位作者——即曹雪芹——所完成的《金陵十二釵》的成書過程,書中清楚地寫道:「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卻涉及到曹雪芹創作《石頭記》整個過程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自始至終都是曹雪芹一個人操縱的,看不出來有他的祖父曹寅及其同代人文人參與,更看不出有明末文人留下的遺痕。從中我們看到曹雪芹思維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們看到:曹雪芹思維之複雜而曲折,使多少人——包括那些書籍檢查官們誤以為《石頭記》並非曹雪芹所著——最終保住了這部「奇書」得以百世流傳,而始終沒有遭到毀滅之災。另一方面,我們還看到:曹雪芹的思維何等嚴謹而深邃。第五回第十三支曲子「好事終」之後戚序本有夾批曰:

是作者具菩薩之心,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句不可更,一字不可改!

這句批語,告訴讀者:《石頭記》這部書具有兩大特點:

1、《石頭記》反映出作者慈善的心腸《石頭記》作者充滿了正義、正氣,對所傳之女子,一片忠誠,摯愛,而將自己深刻解剖,坦然無私。

2、《石頭記》反映出作者創作態度極為嚴肅、嚴謹,一絲不苟 脂硯齋對於作者嚴謹的寫作態度,稱之為「秉刀斧之筆」。

秉,意拿著、握著。

「刀斧之筆」何義?古代時,字是寫在竹簡上。如果出現錯字,便用刀子颳去。「刀斧之筆」是指作者創作極為認真,只要發現不妥之處,便修改。可以說,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煉」成的——這才使得《石頭記》看正面是精彩的小說,翻轉到背面,卻是如實記錄的真事,是歷史,使得這部書堪稱「奇書」。

作者擔心後人,會因為不理解該書的意圖,亂作改動,而失去有正、反兩面「奇書」的特點。所以通過脂硯齋之筆,特別告誡後人:「一句不可更,一字不可改」。

從上述介紹,也可看到:曹雪芹對自己的著作權保護得何等嚴密。

二、《情僧錄》釋義 (一)甲戌本正文首次出現《情僧錄》之名在甲戌本「凡例」中寫到四個書名:《紅樓夢》、《風月寶鑒》、《石頭記》和《金陵十二釵》,唯獨沒有《情僧錄》。

《情僧錄》書名第一次出現在甲戌本的正文中:

……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二)《情僧錄》之名為什麼到《石頭記》創作階段才出現?甲戌本「凡例」中尚無《情僧錄》書名,說明曹雪芹在《紅樓夢》創作階段,還沒有出現《情僧錄》之名的條件。這是由於在《紅樓夢》創作階段,作者在書中尚未將自己擺進去,寫作目的是單純地寫一個女子從社會的最下層,一躍而進入社會的最高層如夢如幻的經歷。而在《石頭記》創作階段就不同了。作者在《石頭記》開篇,以第一人稱的身份,介紹創作這部書的目的是:為了寫兩個人的傳記,首先是為了給一個女子作傳,在傳這位女子的同時,也就傳了自己。

從《紅樓夢》的創作目的與《石頭記》的創作目的相比較,便會發現,兩者的區別:前者單純地寫女子的如夢如幻的經歷,後者不再認為這位女子由小戲子、丫環到皇后的經歷是一場夢幻,而是認為這位女子,本來就是一位不凡的如神似仙的人物,她的傳奇經歷,說明她本來就不同於凡人。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將自己擺進了作品之中,為女子作襯托,這樣在傳女子的同時,也就傳了自己。

曹雪芹以《情僧錄》作為《石頭記》的書名之一。而「情僧」實際上包含著兩種身份:

第一種身份,「情僧」是小說背後隱史的一個主角。

第二種身份,「情僧」亦是《石頭記》的作者。下面我們著重這個問題再作些闡釋。

(三)《情僧錄》是《石頭記》的一個書名,「情僧」即「石頭」或「石兄」,亦即作者,亦即曹雪芹《石頭記》中在多處,特地將「情僧」與「石兄」聯結在一起,而「石兄」又隱指作者。作者是想以此說明:所謂《情僧錄》,實是《雪芹著》。

我們先看正文:

(空空道人看完這段故事後)「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

所以說,這段故事是「石兄」記錄在巨石上的。

那麼,石兄又是誰呢?

1、「情僧」和「石兄」是同一人 對於這個問題,脂硯齋批語作了回答。現舉幾例:

例一,第七回,在焦大亂嚷亂叫說:「……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處,甲戌本眉批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以二句批是段,聊慰石兄。

「石兄」當指《石頭記》作者。

例二,第十八回,在「諸公不知,待蠢物……」處,戚序本有夾批曰: 石兄自謙,妙!可代答云:豈敢!

這裡的「蠢物」,即批書人所指的「石兄」,亦指《石頭記》作者。

例三、第二十回,在寶玉因笑道:「我在這裡坐著,你放心去罷」處,庚辰本有側批曰:每於如此等處,石兄何嘗輕輕放過,不介意來?亦作者欲瞞看官,又被批書人看出,呵呵。

石兄」明指該書作者。

例四、仍是第二十回,在「不料自己未張口」處,庚辰本有側批曰: 石頭慣用如此筆仗。

「石頭」即「石兄」,亦即該書作者。

類似的例子還有一些,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以上幾例已可說明,在青埂峰下巨石上記錄「一段故事」者--是「石頭」,是「石兄」,也即《石頭記》作者。

現在我們便了解了:《石頭記》這部書,既叫做《情僧錄》,又是由「石兄」著。由此來看,「石兄」是《石頭記》作者,亦是《情僧錄》作者。而由於脂批中有「書未成,芹因淚盡而逝」這樣的話,當然《石頭記》作者即曹雪芹了。

下面我們再從「情僧」的角度來作進一步分析,看「情僧」到底是誰?

2、寶玉是「情僧」。而寶玉是曹雪芹的主要分身,「情僧錄」背面所隱即《雪芹著》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三個層次來講。

第一個層次:寶玉做了僧人第二十一回,在「便權當他們死了,毫無牽掛,反能怡然自悅」處,庚辰本有夾批曰:「……寶玉有此世人莫忍為之毒,故後文方有『懸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玉一生偏僻處。」此段批語說明寶玉後來做了僧人。

第二個層次:寶玉成為「情僧」 他是怎樣的僧人呢?

第七回,在「方知他學名叫秦鍾」處,庚辰本有夾批曰:

設雲情種。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

這段批語說明了三個問題:

其一,「秦鍾」諧「情種」。「情種」意即對異性愛得痴迷、鍾情的人。

其二,秦鍾在小說中是男性,但脂批告知讀者,其背後所隱,實是女子——這從「未嫁先名玉」中的「嫁」字便可知。「嫁」是專指女子結婚而說的。其中的「玉」字說明這位女子的名字中含「玉」字。從中可知此女子實指「竺紅玉」。「來時本姓秦」,這首詩是批者隨手拈來的詩句,因而「本姓秦」不必直接作實,而看作是一種比喻。秦漢都是漢人建立的王朝,因而可將「本姓秦」看作對「漢人」的一種暗喻。

其三,這兩句詩歌的含義——暗隱竺紅玉,她是一個漢女——對於全書來說,極為重要。何為「大綱目」?竺紅玉一生中即使做了皇后,心中所愛只有一人——曹雪芹。而且不論什麼情況,對曹雪芹絕對忠誠,這是他書之大綱。何為「大諷刺」?竺紅玉是個漢女,滿族皇帝卻痴迷於她,將她冊封為皇后。而她卻不改漢習——為她所繪的十二幅「行樂圖」(相當於生活小照),全部漢裝,其喜好也保留著有文化的漢女的愛好——詩詞曲賦、琴棋書畫,而非蒙滿女子的騎馬射獵。——這是不是一個「大諷刺」?這一切都可說是一種「大比托」。

竺紅玉如此,曹雪芹又如何呢?

書中寫道:寶玉說:「……我們那裡坐去,省得鬧你們處。」——此處,庚辰本有夾批曰:「眼見得二人一身一體矣。」秦鍾和寶玉是「一身一體」,不就是說:寶玉是「情種」嗎?

寶玉在書中是曹雪芹的主要分身。

第三次層次:賈寶玉是曹雪芹的主要分身按照作者所設計的分身法,賈寶玉是曹雪芹的主要分身。因而從小說背後的隱史看,「情僧」所隱寫的是曹雪芹。因而,所謂《情僧錄》實為《雪芹錄》。前面已說明:「情僧」即「石兄」,《情僧錄》和「石兄」著之《石頭記》所指是同一部書。由此看來,《情僧錄》即「雪芹」著。

《石頭記》這部著作,其嚴謹程度,遠遠超出我們一般人的想像。作者設計了各種不同的環路,每一條環路,都可到達「曹雪芹著」這個車站。西方有句諺語:「條條道路通羅馬。」對於曹雪芹所設計的《石頭記》,也同樣可以套用這句話:「條條道路都通『曹雪芹著』。」

三、對《石頭記》釋義的小結 (一)《石頭記》一書是怎樣來的?——從小說角度看1、女媧鍊石補天時,多煉了一塊,被遺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塊石頭由於無才補天而日夜悲啼。

2、來了一僧一道。那僧將它變小,可佩可戴。帶到世間投胎去了

3、過了許多年,空空道人訪道求仙,路過青埂峰,看那塊已復還原型的大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便將其抄錄下來——稱之為《石頭記》。

4、空空道人將《石頭記》抄錄下來。抄完後變成了「情僧」,改書名為《情僧錄》。

5、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

6、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鑒》。

7、後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題曰《金陵十二釵》

(二)《石頭記》書名背面的含義——從歷史角度看 1、「石頭」隱指兩人——作者所傳之女子及作者本人一是隱指作者所傳之女子——「石頭」的高經和方經,「照應」正、副十二釵。每一釵都是所傳女子的一個分身。

一是隱指作者本人——他為未能補天而哀怨。

2、一僧一道,即「亦僧亦道」,指作者 在一僧一道處有兩條脂批:

靖眉:作者自己形容。

戚夾:這是真像,非幻像也。

3、「空空道人」同樣隱寫著作者「空空道人」抄錄完《石頭記》後,變成「情僧」。《石頭記》也就改為《情僧錄》。《石頭記》一名《風月寶鑒》處,有脂批云:

雪芹舊有《風月寶鑒》。

可見《風月寶鑒》的作者是曹雪芹。

由於《風月寶鑒》和《石頭記》、《情僧錄》、《金陵十二釵》是同一部書,因而作者都是曹雪芹。曹雪芹是「情僧」。而「情僧」是「空空道人」變來看,因而「空空道人」也是曹雪芹。

4、作者和書名都是一串 作者串:一僧一道、空空道人、情僧——都是曹雪芹。

名串:《石頭記》、《情僧錄》、《紅樓夢》、《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都指同一部書《石頭記》。

5、《風月寶鑒》、《紅樓夢》、《石頭記》實有其書,實是創作的三個階段《風月寶鑒》、《紅樓夢》、《石頭記》是同一部書的三個書名,但同時又是各自獨立的書——代表了《石頭記》創作的三個階段。

《風月寶鑒》:正面小說寫的是賈瑞和鳳姐的故事,背面歷史體現在「有朝敲破蒙頭瓮」回前詩中。

《紅樓夢》:正面小說寫十二釵在紅樓中所過的如夢如幻的享受生活。背面歷史是寫一個女子從小戲子、丫環一躍而為皇貴妃、皇后的經歷,如同夢幻一般不可思議。

《石頭記》:為一位女子樹碑立傳,作者在傳這位女子時,也就同時傳了自己。

6、作者晚年從自己的著作中,刪除了《紅樓夢》書名從遺留下來的《石頭記》手抄本來看,庚辰本(四評本)、蒙府本、戚序本都將《紅樓夢》書名從正文中刪除。這種現象絕不是偶然的。作者這樣做的目的是明告讀者:他所為之作傳的這位女子,成為皇后,雖出身下賤,但不是完全靠運氣,並非夢幻,而是她本人本來就有做皇后的才能、智慧、容貌、風度、修養。她如同仙人一般,死後成為花神。正是這個原因,值得為她樹碑立傳,值得讚譽、值得傳世。

7、《金陵十二釵》說明作者撰寫該書的目的 《金陵十二釵》實為一位女子作傳——十二釵都是她的分身。

《紅樓夢》和《石頭記》是先後兩個寫作階段,但都有《金陵十二釵》這個書名。在《紅樓夢》階段,這個書名的含義是:十二釵背後所隱寫之女子的傳奇經歷,如同夢幻般神奇。《石頭記》階段所隱寫的是這位女子可悲可泣、可圈可點的經歷,是為她立的豐碑。

8、《情僧錄》說明兩點 《情僧錄》既說明該書作者是曹雪芹,同時又說明:作者在為所鍾愛的女子作傳的同時,也寫了自傳。

(待續)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二十四山綜合釋義之【乙山辛向】
李小龍--武道釋義
八字愛好者必備40個常用「術語」釋義
地支4【祐之預測:《秘授滴天髓闡微》釋義(29)】
經文釋義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25-28品)

TAG:轉載 | 石頭 |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