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骨質疏鬆症
隨著人口老齡化,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直線上升,據統計,早在2006年,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患者已經達到6944萬人,約21390萬人存在低骨量,如今九年時間已經過去,骨質疏鬆防治形勢必然更加嚴峻!
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骨質疏鬆性骨折主要發生在髖部、脊柱、前臂。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症骨折每年造成數以萬計人殘疾,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據有關資料顯示,僅就髖部骨折而言,骨折發生一年後死亡率高達20%,30%永久殘疾。骨質疏鬆症被稱為「靜悄悄的疾病」, 在早期不易被發現,從而錯失治療的良機。因此,及早識別評估骨質疏鬆症風險、認識骨質疏鬆症、防治骨質疏鬆症具有重要意義。
骨質疏鬆症是怎樣發生的?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退化性的骨骼疾病,是以骨礦物質含量減少,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
(1)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主要原因是性腺 ( 雌激素和睾酮 ) 功能缺陷,發生在任何年齡段雌激素和睾酮缺乏都將加速骨量丟失。雌激素促進腸鈣吸收,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女性絕經後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細胞活躍,骨吸收增加,骨轉化加快,導致骨量的快速丟失,易發生骨折。
(2)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男性和女性都比較常見,源於骨形成下降和老年人腎臟形成1,25-羥基維生素D3(1,25-(OH)2D3)降低。上述生理變化的結果是引起骨皮質以及骨小梁的丟失,增加了髖骨、長骨以及椎骨的骨折發生危險性。
(3)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其他原因導致的骨質疏鬆症,包括內分泌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腫瘤、血液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等。
骨質疏鬆症有哪些癥狀?
多數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的自覺癥狀,因此骨質疏鬆症被人們稱為「靜悄悄的疾病」,但隨著骨質疏鬆越來越嚴重,就會出現一系列癥狀,主要臨床表現包括: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酸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骨痛通常為瀰漫性,無固定部位,檢查不能發現壓痛點。
(2)脊柱變形:骨質疏鬆嚴重者可有身高變矮和駝背。椎體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等。
(3)骨折:輕度外傷或日常活動後發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常見部位有胸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和肱骨近端。如果發生一次脆性骨折後,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加。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診斷標準。基於雙能 X 線吸收法(DXA)測定: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 值) 表示,T 值=(測定值-骨峰值)/ 正常成人骨密度標準差。中華醫學會《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 年)》指出, 絕經前婦女、年齡<>
哪些人需要檢測骨密度?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1分鐘風險測試:
(1)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碰撞或跌倒傷到骨?
(2)您的父母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跌倒髖部發生骨折?
(3)您經常連續3個月服用「可的松、潑尼松」等激素藥物?
(4)您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3 厘米?
(5)您經常大量飲酒嗎?
(6)您每天吸煙超過20支嗎?
(7)您經常患痢疾腹瀉嗎?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女士回答:您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陽痿或缺乏性慾這些癥狀?
如果您有任何一道問題的答案為「是」,表明有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建議您找專科醫生諮詢,並進行進一步檢查。
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有哪些?
(1) 基礎補充劑:鈣劑、維生素D
(2) 骨吸收抑製劑:雙膦酸鹽類藥物(阿侖膦酸鈉、利塞膦酸鈉、伊班膦酸鈉、唑來膦酸等),降鈣素(鮭魚降鈣素和鰻魚降鈣素衍生物),雌激素類和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雷洛昔芬)等
(3) 骨形成促進劑:人工合成甲狀旁腺激素類似物
(4) 多重作用的藥物:活性維生素D、維生素K2和中藥等
目前比較公認的聯合治療方案是以鈣劑和維生素D(包括活性維生素D)作為基礎治療藥物,聯合一種骨吸收抑製劑或骨形成促進劑。通常情況下,不建議同時應用有相同作用機制的藥物來治療骨質疏鬆症。具體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根據患者病情、藥物適應證和禁忌證,規律合理用藥。
一項對2806名因骨質疏鬆導致髖部骨折的病人6年隨訪的結果表明,18%的病人在6個月內死亡,51%的病人不能自己穿衣,85%的病人不能獨立行走,74%的病人須用拐杖行走,92%的病人不能上樓,94%的病人不能走1.5里路。許多老年人,就是因為一次意外的跌倒發生骨折,從此改變了生命的走向,或者很快死亡,或者致殘,生命質量明顯下降。因此,關注骨質疏鬆症,治療骨質疏鬆症,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對我們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推薦閱讀:
※骨質疏鬆
※【健康】骨質疏鬆不止補鈣那麼簡單
※30歲後「鈣流失」,做到這4點比同齡人骨骼年輕10倍
※絕經後女性身體疼痛,小心骨質疏鬆!
※治療骨質疏鬆的三大類藥物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