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趣談松滋地名的由來

 說松滋地名來源於安徽省,相信很多人會感到驚訝。

 史載東晉咸康三年(337年)豫州安豐郡松滋縣(今安徽霍邱縣東)流民避兵亂到南郡,僑置松滋縣,治在今湖北松滋市西北,從此縣名延續到今。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東晉咸康中以廬江郡(誤,應為安豐郡)松滋縣流民避兵至此,乃僑置松滋縣。」(《湖北通志》認為松滋建縣於西晉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待考)。

 何謂「僑置」,指中國古代政權在戰爭狀態下,政府對淪陷地區遷出的移民進行異地安置,暫借別地為其重建州郡縣,仍用其舊名。說白了,今湖北松滋縣是公元337年由安徽省松滋縣遷移過來的。

 松茲縣據《太平寰宇記》引用《古今地誌》,松茲一名祝松,古鳩茲地,因當地松樹滋生而得名。據有關資料記載,西漢高後四年(前184年)建松茲侯國(今安徽宿松縣),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國為衡山、廬江二郡,廬江郡「領縣第十二曰松茲」。(一說漢平帝始元年五年即公元5年降松茲侯國為縣,貶中散大夫張何丹為松茲縣令)。漢獻帝建安19年(214年),東吳孫權攻佔皖城,改松茲為松滋。按《說文》解釋為「滋,草木多益。」是說松茲這塊地方松樹生長繁茂。魏復置松滋縣於今安徽霍邱縣城東十五里東湖東岸徐郢(小圩子)一帶。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因避戰亂,縣人遷徙過江,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僑置松滋郡,412年改松滋僑郡為松滋僑縣,南朝齊廢;另外,東晉咸康三年(337年)松茲縣流民避兵亂到南郡,在今松滋僑置松滋縣。東晉安帝義熙年間(405-418年),又在西漢松滋侯國故地設置了高唐郡,隋開皇三年(583年)改為宿松縣。《太平寰宇記》宿松縣條「本漢皖縣地,元始中為松茲縣,屬廬江。晉武平吳,以荊州有松茲縣,遂改為宿松縣。」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松滋縣於今霍邱縣治西40里灃河西岸高家埠。武德七年(624年)廢縣。僅今湖北松滋縣名留存至今。

附:松滋歷史沿革

  古屬荊州,戰國屬楚,秦屬南郡。漢高祖5年(前202年)始設縣,名高成縣。昭帝始元六年,縣境封為「長沙頃王子梁侯國」,傳三世,到公元九年,王莽建立新朝,將高成縣改為言程縣,但為時僅十多年。東漢建武6年(30年)裁高成縣併入孱陵(今公安縣)。東晉咸康三年(337年)安豐郡之松滋縣部分流民避兵亂到此,僑置松滋縣,設縣治於樂鄉(在今涴市附近),從此縣名延續到今。唐屬江陵府。元屬中興路。明清屬荊州府。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遷松滋縣治於瀼口(今老城東三華里)。宋孝宗乾道六年(1171年),縣令滕琛將縣治遷於今老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由縣令石敏中修築土城,周圍五里,高一丈二尺,設東、南、西、北四門,置樓其上;挖護城河,寬二丈五尺,深八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土城漸壞,縣令張家傳砌以巨石。崇禎間,縣令何志孟又用磚石重加修造。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因農民革命軍李自成路過松滋,駐紮草坪(今魏家堤一帶),是時土司(元明以來,管領苗蠻之地,其職由土人世襲者,謂之土司)亦奉令安插松滋境內,知縣曹鳴鶴遷縣治於三岡湖之鐵嘴岡(今公安縣大學公社天子廟後)。清聖祖康熙十年(1671年),知縣李子琰將城垣稍加復修後,自鐵嘴岡遷還舊治。民國元年(1912年),裁荊州府,松滋屬省直轄。二年,屬荊宜施鶴道。三年,改為荊南道。四年,屬荊宜道。十六年,又屬省轄。二十一年,屬省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二年(1933年)八月縣治遷磨盤洲,月底遷回松滋城(今老城鎮)。二十五年,改屬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二十九年(1940年)七月縣治遷城南約八華里之車家沖,八月遷麻水坪。三十四年九月(1945年)遷新江口。1949後,松滋縣人民政府仍設於新江口。1995年12月撤縣建設市。轄14鎮2鄉:

新江口鎮

原名划子嘴,歷為縣境重要棉花集散地。清末枝江縣江口鎮以經營「江口棉」著稱,故棉商將本地銷往沙市、漢口一帶的棉花稱「新江口棉」,新江口因而得名。

南海鎮

因湖得名。清同治年間松滋河在黃家鋪決口形成湖泊,湖中建有南海觀音廟,稱此湖為小南海。原名磨盤洲。因原址在竺園寺中沙洲上,四面環水,形同磨盤,故名。清咸豐同治年間被洪水淹沒,遷建於此。

八寶鎮

民國時稱西鄉。1920年實行保甲制,該鄉設八個聯保,稱八寶垸,故名。

涴市鎮

因長江至此涴演(蜿蜒)曲折,故名。古稱樂鄉。古城為東吳大將軍陸抗所築。晉郭景純《江賦》云:「陽候及硪以岸起,洪讕涴演而雲回。」

老城鎮

古稱上明城,為西晉荊州刺史桓沖所築。自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至1943年曾為松滋縣治,故名松滋城。1945年駐地遷新江口後,始稱老城,即老縣城之意。

陳店鎮

原稱陳家店,傳江西陳姓在此開茶酒店鋪得名。

王家橋鎮

清光緒元年(1875年),有河南王姓在挑水河上建木橋得名。

斯家場鎮

明末清初有斯、劉二姓在此開茶酒店鋪,人稱「斯劉場」。後劉姓衰敗,改稱斯家場。

楊林市鎮

原名窯林子,因明洪武年間(1375年)土窯林立,故名。康熙十七年(1678年),江西楊姓在此建會館,改為「楊林子」。後發展為集市,改今名。

紙廠河鎮 

昔利用蘆葦發展造紙、葦編、篾器等手工業,以紙廠最著名,故名。

街河市鎮

明稱干河子,因集鎮南曾被洪水衝出一條溝漕之故。後成集演繹為街河子,俗稱街河市,故名。

洈水鎮

以洈水得名。原稱西齋。明稱西平寨,後因回民齋鋪素糕點著名演繹為西齋。又傳靈鷲寺旁有「西齋」書院得名。或雲因「齋」「寨」音近,遂以「西齋」取代了「西寨」,訛傳至今。

劉家場鎮

因明末洛河改道,導致境內官渡湖湖水退去形成坪地,稱官渡坪。時有劉姓在此擺攤設店,遂得名劉家場。

沙道觀鎮

因沙道觀廟宇得名。清同治九年,沙道觀被洪水沖毀。

萬家鄉

因江西萬姓人在此蓄水築壋得名。原名姚家鋪子。

卸甲坪土家族鄉

傳蜀將關羽曾在此卸甲休息,故名。原名豐樂坪。

知識鏈接

松滋縣治

1.「晉武帝泰始六年(二七0年),吳大將軍陸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諸軍事,治樂鄉。……故城在今縣東七十里」。(《松滋縣誌》民國本)松滋於東晉城帝咸康三年(三三七年)建縣以後,即設縣治於樂鄉,地點在今涴市附近。

2.宋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年)遷松滋縣治於瀼口。瀼口在今老城東三華里,此處設治三十七年。

3.宋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一年),縣令滕琛將縣治遷於今老城。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由縣令石敏中修築土城,周圍五里,高一丈二尺,設東、南、西、北四門,置樓其上;挖護城河,寬二丈五尺,深八尺。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年),土城漸壞,縣令張家傳砌以巨石。崇禎間,縣令何志孟又用磚石重加修造。

5.清世祖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因農民革命軍李自成路過松滋,駐紮草坪(今魏家堤一帶),是時土司(元明以來,管領苗蠻之地,其職由土人世襲者,謂之土司)亦奉令安插松滋境內,知縣曹鳴鶴遷縣治於三岡湖之鐵嘴岡。鐵嘴岡在今公安縣大學公社天子廟後。

6.清聖祖康熙十年(一六七一年),知縣李子琰將城垣稍加復修後,自鐵嘴岡遷還舊治。

7.民國十九年(一九三0年)以後,賀龍同志領導工農紅軍,頻頻在縣西南一帶開展游擊活動,南鄉豪紳,人人自危,遂廣行賄賂,要求縣治南遷,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縣長江文波遷縣治於磨盤洲。同月二十五日江被紅三軍夏曦率部鎮壓,由縣府秘書汪萬里代理縣長,復遷縣治於老城。

8.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0年)五月,日本侵佔沙宜,長江以北,悉為日軍佔領,縣屬江北之插花地砂磧坪遂遭淪陷,時縣治地處北陲,距敵僅一江之隔,於是年七月五日遷往縣城南約八華里之車家沖。車家沖地勢偏僻,房舍狹陋,為便利計,旋於同年八月,復移駐縣境中部之麻水坪。在該處歷時五載,縣長三易。

9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縣長朱英培移治於新江口。解放後,松滋縣人民政府仍設於此。


推薦閱讀:

除了斯德哥爾摩症, 你還知道哪些病以地方命名?
請問「斯坦」、「尼亞」、「比亞」等國名後綴的含義是什麼?
有哪些看似漢語實為音譯的地名?
為什麼把「Greece」翻譯成「希臘」?

TAG: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