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 學佛先學做人 (上)昌臻法師講述 轉載

 

 

 

佛法從根本上揭示了算命、看相的由來和原理。但是,佛教卻不主張看相算命,因為這是捨本逐末,徒勞無益的。命和相,算是這樣,不算也是這樣。佛法決不同於宿命論,它認為命運是可以轉變的,不是什麼命中注定的「鐵板數」。而轉變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自己的心地……。 

因為「心能轉業,心能造業」,「相隨心轉、命由心造」,就是這個道理。目前社會上有許多人,片面認為只要到寺廟裡去燒燒香、拜拜佛,就可以保險,可以消災免難了。而自己並不懂得應該依照佛陀的教導來做人做事,止惡行善……。這是不符合因果規律的,是不可能如願以償的。 

 

  

 

    學佛先學做人 (上)

 

                       昌臻法師講述

 

  

 

 

 

 

 

今天講的題目是《學佛先學做人》,分兩部分來談:

 

第一部分

 

學習佛法,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則。人生就是我們自己一生的問題。宇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我們有幸生而為人,怎麼能對自己和所處的環境一無所知?我們要想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就不能不學習佛法。也只有認識了自己,認識了環境之後,我們才不會為自己、為環境所困惑,所煩惱,才能由迷到覺,才能夠離苦得樂,使我們真正獲得解脫、自在。其實,所謂佛法本身就是宇宙自然法則,是客觀存在的,決不是佛陀製造出來的。所以,佛陀常常教導我們:「法爾如是」,意思是他所說的「法」,在客觀世界中本來就是這樣,是佛陀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奧秘,因而他就得到了解脫,成為徹底覺悟的人。同時他又發大願心,把這些真相向一切眾生宣說,使一切眾生悟入佛的知見。這個就是佛陀對人類,其實不只人類,包括九法界眾生最大的貢獻。

佛陀揭示了人生的真相和奧秘,這裡包括了兩個問題:

一、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都在探索的問題,存在著許多錯誤的看法。有些人認為,人生就這麼一世,死了,死了,死了一切都完了,軀殼燒成骨灰了,靈魂隨風飄蕩了,善人死了是一堆白骨,壞人死了也是一堆白骨,好像人生沒有什麼價值,沒什麼意義可言,這叫「斷滅見」。還有一些人認為,人死了還是變人。有些犯罪分子已被綁赴刑場,他卻還說:「二十年後我又是一個小夥子。」這叫做「常見」。這兩種見解都不能說明人生的真相。佛教認為:生命貫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人的軀體都會無一例外的要經歷生、老、病、死,軀殼消亡,而神識卻會永遠存在。人生的意義就是利人,利人的範圍越大,時間越長,你這個人生價值就越大。什麼是菩薩?能夠自覺覺人、自利利人的人就是菩薩。這裡的自利,是斷煩惱,證菩提,不求名聞利養。所謂菩薩精神,就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佛陀提出來的四宏誓願,第一句是目標: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了要度眾生,必須先斷除煩惱,修學法門,圓成佛道,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提出的。

 

二、生命從哪裡來?死了往哪裡去?

對於這個問題,佛教的根本觀點就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各種因緣合和而生,因緣分散而滅。生命也不例外,我們的生命是由因緣而來。因又叫業因,業是梵文譯音,它的含義是活動、造作。比如一粒種子,它是生命的根源。而緣,則是生命生存、延續的外在條件。如果一粒種子沒有陽光、水、土壤等外在條件的結合,無論再優良的種子會發芽、生長嗎?由此可見,我們這個生命也不是突然出現的,也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由許多條件相互依存而產生的。從時間上說,因果網路是互相依存的,沒有一個絕對的中心,也沒有一個絕對的邊緣,所以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相互依靠而生存,沒有單純存在的東西。

人也是一樣,人,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體。物質體就是我們的身體軀殼,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合成的。地,是指筋骨肌肉這類的固體;水是指和血液、水分這樣的液體;火是指體內的暖氣,也就是熱力;風是指人的呼吸,也就是氣體。從現代科學來看,這個固體、液體、氣體、熱力,都屬於能量範圍,是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地、水、火、風,實際上是一種「能」的體現,這個能就近於「空」。佛教講的「四大皆空」,空並不是沒有,它是「有而非真」。佛教認為「四大」不協調就會生病,「四大」一分散就意味著死亡的到來。這裡面精神體更重要。精神體是生命的根源,佛法叫做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含義是含藏識,是儲存信息的,一般的人把它叫做「靈魂」。它是真心、妄心的合和體,是種子,也是業力、善惡種子的儲存所,也可以叫做「種子庫」,也是接受善惡業報的主體。

《八識規矩頌》對阿賴耶識的特性和作用,用了兩句話概括,第一句話叫做「特殊的熏、持種、根身器。」受熏,就是第八識接受前六識把外界的影像攝影入內心,而熏染到第八識,就熏成種子。持種,這個種子儲存到第八識里,到了一定的時候,條件成熟了,種子起現行,就可以變現為現實的一些活動。根身器、根身就是指有情世間,實際是指一個人的正報。我們的相貌、壽命、命運種種信息都屬於根身。器世間是指我們的依報,也是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為什麼我們每個人的相貌會不同?環境會不同?遭遇會不同?這就是因為種子不相同,種子就儲存在阿賴耶識裡面,而種子起著決定性作用。現在西方國家把阿賴耶識翻譯成「倉庫意識」,好像是一個倉庫。第二句話是「去後來先作主公」。「去得最後」是指阿賴耶識最後離開。人斷氣以後,臨床診斷為死亡,但是,第八識不一定馬上就離開。所以佛教主張在人死後十六至二十四小時之內不要搬動他,不要哭,而最要緊的是要給他念佛,就是根據這個來的,因為阿賴耶識去得最後。「來得先」,初來投生,就是這個「中陰身」。軀殼死了,斷氣以後,還沒有投生以前叫做中陰身。

中陰身投胎時間有長有短,一般來說,長的可以到四十九天或更長時間才去投生。中陰身投生,就是受一念淫慾心的驅使。十二因緣中「無明緣行」,無明就是淫慾心。緣行,就是以淫慾心為條件,而產生男女的性行為。中陰身就是因為這一念淫慾心而去投胎的。所以《楞嚴經》上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淫慾心不斷除乾淨,想要出離生死輪迴是不可能的。投生就是我們的中陰身與父母的精血相結合而形成胚胎,所以說它來的最先。「作主公」。就是它支配大腦皮質和神經系統的活動。大腦皮質和神經系統都屬於物質體,都是受第八識的指揮。從哪裡證明?當第八識一旦離開人體以後,大腦皮質、神經系統雖然沒有被破壞,但是它不起作用了。語言、感覺這些功能都消失了。阿賴耶識是受業力的支配,是接受善惡業報的主體。這個業力很大,業力貫通三世,我們生從哪裡來,死了往哪裡去都是受業力支配。

業就是因,實際上就是因果規律在支配。佛經有一首偈頌就把這個道理說得很清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我們要想知道前世種的什麼業因,開悟的人都知道,而我們凡夫卻不知道,但是你也可以知道,從哪裡知道?今生受者是,今生所受的就是前世所種因的果報。你從果可以推及因,比如疾病纏身,必定是過去生中的殺業很重。我們現在時時刻刻都在受果報,但是,時時刻刻又在種業因。我們的身、口、意時時刻刻不斷在活動,就是在種業因,現在種的業因,又決定著未來的果報。所以說因果規律不同於算命看相說的「鐵板數」,它是可以轉變的。我們下一世受什麼樣的果報?今生作者是。我們現在時時刻刻又在造業因,因緣變了,果也必定要變。我們這個身體是由業報所生的,也是來受善惡業報的,所以叫做「報身」,也叫「業報身」、「果報身」。一個人相貌好醜不同,壽命長短不同,富貴貧賤不同,這就是正報不同,也就是各有各的因不同。

一個人所處的社會、家庭、環境、親屬子女的關係,以及他一生的生活享受等等,都是屬於依報。所以單單從遺傳學來講是解釋不清楚的。為什麼同一父母所生的弟兄姐妹甚至於雙胞胎,而他們的命運、生活遭遇相差很大,這怎麼解釋呢?只有佛法的三世因果才能解釋的清楚。這就是雖然他們的「緣」相同,但過去所種的「因」有所不同;而「因」是各人自己種下了的,並且是起主要作用的;緣是次要的,是從父母那裡得來的。依報和正報之間的關係,以正報為主。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有福分,依報必然豐富圓滿;正報沒有福分,依報必定貧窮困苦。我們今生所受用的正報和依報,都來源於過去種的善惡業因。從佛教的觀點看,一個人的命運就是善惡業報的體現,佛教不講「命運」,而強調因果。這些東西並不是有一位什麼神在掌握著,也不是別人能夠操縱,而是完全由自己掌握,那就是「自種因,自受果」。

佛法從根本上揭示了算命、看相的由來和原理。但是,佛教卻不主張看相算命,因為這是捨本逐末,徒勞無益的。命和相,算是這樣,不算也是這樣。佛法決不同於宿命論,它認為命運是可以轉變的,不是什麼命中注定的「鐵板數」。而轉變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自己的心地。因為「心能轉業,心能造業」,「相隨心轉、命由心造」,就是這個道理。目前社會上有許多人,片面認為只要到寺廟裡去燒燒香、拜拜佛,就可以保險,可以消災免難了。而自己並不懂得應該依照佛陀的教導來做人做事,止惡行善。比如說,有的年輕人在家不孝順父母,但他卻到寺廟裡祈求菩薩保佑自己的兒女順利成長。這是不符合因果規律的,是不可能如願以償的。

有一副觀世音菩薩像前的對聯說得非常明白,上聯是:「居心作惡,誰替你救苦救難?」常言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不孝父母就是罪惡,就種下了惡因,也直接給兒女做了壞榜樣,在你的這種「熏陶」下,你的兒女能成才嗎?即便「成才」,將來能成為孝順你的好兒女嗎?能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嗎?這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誰替你救苦救難?你種了惡因,如果觀音菩薩接受你的供養,那就是受賄,就是包庇惡人了。下聯是:「回頭向善,何須我大慈大悲?」只要你能回頭,轉惡為善,也就能轉禍為福。善業惡業,唯心所造;福報禍報,惟人自招。要改變命運,並不是依靠別人,也不是求菩薩,而是依靠自己。佛菩薩教導我們應該怎樣做,我們就按照佛菩薩的教導去做,按照佛菩薩的教導去待人接物為人處世,要真正去做.只是求佛菩薩保佑,那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第二部分  學佛從做人下手

 

為什麼學佛要先從做人下手?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現實"學佛先學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譯,意譯是「覺悟的人」,並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們大家是「沒有覺悟的佛」,我們雖然是迷著的,但我們的本性沒有迷。佛揭示了這個奧秘: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這就是真理。凡夫與佛在本性上沒有區別,迷了就是凡夫,覺了就是佛。所以我們學佛的過程,就是一個由迷到覺的過程。學佛就是向佛學習,學習佛陀的思想、言論、行動,以佛陀為師,向佛陀看齊。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成佛,這一點是佛教與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佛教希望眾生都成佛,「是心是佛」,就看自己能不能認識到這點,敢不敢承當。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願願都要度一切眾生往生凈土,希望一切眾生都成佛。往生的目的是度眾生,成佛的目的也是度眾生。

那麼,怎樣才能把人做好呢?那就必須遵循做人的準則,佛教提出兩條,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七佛通戒偈》提出來的。過去一切佛教化眾生就是遵循這兩條,這就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修行的綱領,成佛的基礎。唐代詩人白居易,對佛學很有研究。他在杭州做太守時,去拜訪鳥巢禪師,他請教鳥巢禪師,佛法的精要是什麼?禪師告訴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他一聽卻說:「太簡單了,三歲兒童都懂得。」禪師說:「八十老翁行不得。」這兩句話看起來也非常簡單。但要落實在行動上卻是一輩子也不一定做得好的,要想將它做圓滿,那就更難了。佛教對善惡的標準要求很高。利人才是善,利己就是惡,損人利己更是大惡。一般人常說,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而從因果上來看,損人決定不會利己,而只會得到惡報;自私決定不會自利。自私,是從小我出發,加強了我執,出不了六道輪迴;自私是貪、嗔、痴的根源,會使人墮入三惡道。

所以自私和利己都是惡,利人才是善,這也符合因果規律。自、他是一不是二,利人,是種善因,自然會得善果。如果從利己出發而去利人的,這不是種善因。是善是惡,關鍵就在於你如何發心。《易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就是貫通三世的因果規律所決定的。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居士。在他當宰相時,雖身居高位,但家裡的開支卻非常節儉。他有三個兒子,只備有一件禮服,因此三個兒子不能同時外出。他將他的薪俸收入,除了留很少部分作為生活費用外,其餘全部用來救濟貧困。他還在蘇州辦了一個「范氏義莊」,養活了三百家人,這個不簡單,三百家人啊!他去世後,卻連安埋費都沒有著落;但他得很大的善報是在他的後人身上。他的兒子范純仁官至宰相,子孫後代,代代出人才,一直繁衍發達到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經刊登過一則消息:「來自世界各地的范氏家族在台北市舉行了一個隆重的集會,與會者將近兩百人,紀念范文正公的一千年誕辰。」范文正公種下善因,自然就會得到善報。如果一個人能夠損己利人,這就更加了不得。損己,從現在來看彷彿是「吃虧了」,但從長遠來看,你的行為受到了別人的尊敬,並且你這種行為會感化別人,你自己雖然並不求福報,卻自然會得到更大的福報。

清代末年的林則徐,也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他做欽差大臣每次出巡時,雖日理萬機,卻必然把《阿彌陀經》等課誦寫成的小冊子隨身攜帶,每日必定抽出時間來完成他自己的早晚課。至今還留有林則徐親寫的《行輿日課》。他撰聯:「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在禁煙中焚毀鴉片的時候,他很清楚,做了這件事立刻會丟官,甚至會被殺頭。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完全沒有考慮個人得失,考慮的僅僅只是國家民族的利益,為了利益國家民族,不惜這樣做。這就是損己利人,就是怎麼菩薩行。果然,當他焚燒鴉片結束,就被免去了兩廣總督職位,還被充軍到邊遠的新疆。由於他完全沒有把個人的榮辱得失放在心上,到達新疆,又親自規劃新疆的水利工程,修建了造福於新疆人民的「坎兒井」。這樣做當時看起來是吃了虧,但卻受到了大家的尊崇。他是真正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菩薩精神。現在,英國倫敦的蠟像館裡,陳列著世界各國的著名歷史人物,有關清代歷史人物,就專門選塑了林則徐的像為代表。不言而喻,歷史自有公論。林則徐的子孫後代也非常發達興盛。根據上海《新民晚報》和《四川政協報》提供的材料,現在世界各地居住的林則徐的後代,有聯繫的竟達三百多家人。上述兩個例子說明了一個道理,行善就是利人,利人實際上就是利己。佛教的觀點是自他不二。但是有些同修以為,我要關著門作功課、念佛,其它的事情少管,先把自己度了再度人。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印光大師引《楞嚴經》的話:「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他又說:「是則唯欲利人者,正完成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適所以自害也。」(印光法師:《藥師如來本願經重刻跋》)這段開示說的很明白,你只想到利己,實際上利不了自己,反而會害自己,因為你把自己和別人對立起來看,歸根到底還是自私自利。對待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遵循祖師的教導,端正自己的看法。

有些人雖然在學佛,卻做些損人的事情。比如:不能寬容待人,並隨意誹謗別人。讓別人受冤枉,你自己絕對得不到任何好處,因為害人終究是害自己。事情終究會被揭穿,別人不相信你那一套,你也失去了大家對你的信任。你不僅現在犯了誹謗罪,而且,自己將來肯定要受到口業的惡報。因為你是出於嫉妒心、報復心、瞋恨心,這是種的墮惡道的因!這些人應該懸崖勒馬,懺悔罪業,老實做人。還有一種是損人來利己,比如把別人財產侵佔了,別人受了損失,自己目前似乎是得到了利益,但你的惡名卻流傳出去了,一定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未來還肯定會受貧窮困苦的惡報。縱然你今生逃脫了法律的制裁,絕對逃脫不了因果。佛教關於善惡果報的道理,就是指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待人接物,是很有受用的。我們學佛必須按照這個原則做人、待人接物。在這個基礎上修行才會相應。

如果天天在念佛,卻沒有按佛的教導去做人,這是絕對錯誤的。我們首先一定做到「諸惡莫作」,嚴守五戒是起碼應該做到的。把五戒守好,「眾善奉行」就不難了。五戒,實際上就是五大布施。我們能夠認真持戒,就是對眾生布施了無畏。比如我們持不殺戒,不僅是人,就是一切畜牲都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它的生命。我們認真持不盜竊戒,別人就不會擔心我們會侵犯他的財產,這就是對眾生的布施,對自己也就是種大福田。社會上犯罪的人造罪惡,搞得社會不安寧,他們都犯了五戒。那些鬥毆、殺人的是犯了殺戒;搶劫、貪污假公濟私等,那是犯了盜戒;強姦、賣淫、嫖娼、重婚、亂搞男女關係等,是犯了邪淫戒;誹謗、詐騙、商品的假冒偽劣等,是犯了妄語戒;灑後肇事、吸毒、販毒等,是犯了飲酒戒。所以如果人人都能受持五戒,必然是家庭和諧,社會安寧。在五戒裡面,有四條是根本。我們能認真把這五戒守好,有很大的好處,最起碼能保住人身。不好好守住五戒,下一世的人身都保不住。我們只要守好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戒善神暗中保護你,五戒都守好了,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你。還有什麼災難,什麼危險不能消除呢?

進一步談談五戒的重要意義,以及在現實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1、不殺生

不殺生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我們的悲心,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應該從小培養起。大家都有小孩,作為父母家長,應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給他們灌輸護生、愛護小動物的思想。但是很多家庭都忽視了這種初期教育。前兩年,有一位居士帶著她讀初中的獨生子到寺里來。告訴我,她兒子有一天放學回家,講了一件事。老師在班上評比作文。有個女同學的作文題目是《媽媽教我殺雞》,內容講述了她媽媽如何教她殺雞。文章詳細描述了她的一系列心理活動:戰戰兢兢把雞殺得半死,看到渴望不死的雞如何掙脫她的手,帶著滿身鮮血,在地上試圖逃命狂跑,流血,不停地慘叫時的害怕和膽怯。到後來在媽媽的指導下,逐步學會一刀將雞殺死的「本領」,膽子愈來愈大的。連黃鱔也敢剮了,得到別人的讚揚,紛紛請她代為殺雞……這位同學的媽媽,教自己女兒干這種殘忍可怕的血淋淋的事,從小就學殺雞、殺鴨、剮黃鱔,孩子幼小的心靈,那種初始的可貴的慈悲心在家長的引導下一點一點地泯滅,惻隱之心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殘暴和好鬥。

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隨著年齡的長大,當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時,為了個人利益殺起人來,會跟殺雞殺鴨一樣輕而易舉的,甚至可以把父母也當成雞鴨殺了。這不是說笑話,前兩年報上曾刊登過一則消息:南京某大學有夫婦兩人都是教授,卻被他們溺愛的親生兒子給殺死了。他們培養了一個將自己送進墳墓的劊子手!還有一位記者在一篇文章里談到,現在有一種新型的兒童玩具,電鈕一按便展現出各種現代化的武器來打擊敵人。記者看見一個小孩在玩那種玩具,便上前問道:「這些武器中,你喜歡哪一件?」小孩答道:「我喜歡刀。」記者問:「為什麼呢?刀可是最原始的武器啊?」這個小孩竟然回答:「我喜歡刀,把腦袋砍了看著它冒血,這個才過癮!」多可怕的想法,做父母的值得深思,我們在培養什麼人?這是在培養希特勒,培養劊子手啊!孩子這樣,我們做父母的沒有責任嗎?!殺生的惡報是最重的,受花報:(只是開花,還沒結果)是疾病纏身和短命;受果報:是死後墮地獄道去償還。

2、不偷盜

這條戒本來叫做「不與取」,就是別人沒有給你,不管你用什麼手段,把它弄到手裡,都叫偷盜,這是佛教對待財富的根本觀點。種偷盜的因,必定得貧窮的果報;種布施的因,必定得財富的果報。曾國藩的外孫聶雲台,學貫中西,解放前曾任上海商會會長,他著有一本叫《保富法》的書,中年以後信佛,他用佛學的觀點列舉了大量的事例,說明怎樣才能夠發財,又怎樣才能保得住財富。現在社會大家都想發財,卻不懂得如何發財的道理和發財的方法,你如理如法地去謀求財富,也可以得到。我們並不是講不能發財,關鍵在於你發了財後該怎麼使用你的財富?如果你發了財僅僅只是為了個人享用,用一部分去花天酒地揮霍浪費,而不為社會做一點點好事,那是在造罪惡。你用財富來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好事,那是在培福報。所以,有無財富,那是福報;會不會用財富,那是智慧。

3、 不邪淫

對於當前社會風氣來說,這條戒律應該相當重視。作為佛教徒,我們必須明白淫慾是生死的根本。我們要想出輪迴,關鍵的問題就是關閉生死的門戶,對於我們今後了生死、出輪迴、生凈土,這是一條重要保證。

4、不妄語

妄語戒里特彆強調的是大妄語。現在有很多人不信因果,任憑自己瞎吹,說自己開悟了,曉得過去未來等,這是在種地獄因!我們千萬要注意,以免上當受騙。如何識別真妄的標準,美國萬佛城宣化上人講過:無論一個人說得好熱鬧,我們只要看他在財色面前是什麼態度,就不難看出他所說的開悟是真還是假的了。

5、 不飲酒

不飲酒這個戒不屬於根本戒,但還是應該很重視,這對我們身心清凈有極大好處。

我們能夠遵守五條戒律,就可以做到防非止惡,在這個基礎上再奉行十善就不困難了。戒是制止我們作的,作了就犯戒。十善是要求我們做的,不做那是絕對錯誤的,這是很積極的。只要我們能夠認真地守好五戒,積極地奉行十善,這就是人天乘修行的綱領,給我們打好了做人的基礎,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談得上了生死,出輪迴。所以不要認為守五戒簡單了,這是修出世法的起點,修菩薩行的基礎。

 (未完,接下)

 

  

 
推薦閱讀:

[轉載]長款風琴褶錢包,配色、畫圖教程
[轉載]張鑫周易算命?女命優秀八字案例詳細推論
【轉載】三元真陰陽夫婦交媾簡介
[轉載]各宮化權
[轉載]三十年「舊畫重提」之四:龍鳳呈祥

TAG:做人 | 轉載 | 學佛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