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存在主義之薩特

存在主義一詞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為存在、生存、實存。存在主義哲學論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識、概念、本質的傳統哲學,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現實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種人的心理意識(往往是焦慮、絕望、恐懼等低覺的,病態的心理意識)同社會存在與個人的現實存在對立起來,把它當作唯一的真實的存在。

薩特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他提出的「存在先於本質」「他人即地獄」等著名論斷,影響了很多人。

被薩特吸引,是因為有這樣的困惑難以解開:當代社會中,人們愈發強烈的感覺到的不安全感,競爭日益激烈,慾望無限延伸,似乎永遠難以停下匆忙的腳步,稍作停歇。而正如高更提出的「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的永恆命題,我們不能解答,漸漸的迷失了自己,漸漸的,墜入虛無。

讓我們來看看薩特的註解,薩特認為,人一生下來,他沒有本質,本質是後天的,是通過人的意識自由選擇的,正因為人的自由選擇,所以人的本質並不固定,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意識的選擇是很純粹很個人的事情,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相同,所以人的本質也各不相同。

理解了這個前提,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不安全感就可以得到存在主義的解釋。雖然人能自由選擇自己的本質,但是人總不能忍受自身本質的不確定性,這種情景讓人覺得不安,所以努力想讓自己的本質固定下來,免受不斷否定自我,改變自己折騰自己帶來的煎熬。

周國平在《哲學的魅力》一文中談到:「人處在時間和空間交叉點上,作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卻嚮往永恆和無限。人類最初的哲學興趣起於尋找變中之不變,相對中之絕對,正是為了給人生一個總體說明,把人的瞬息存在與永恆結合起來。」然而人們能找到變化中的不變嗎?

對於這個問題,薩特是持悲觀態度的,他沮喪地看到,由於人有意識,這可惡的意識,使人總處於搖擺之境。只要人活著,他就找不到他的堅實性。於是,人面對著虛無。人沒有他自己時,世界對他是一片虛無,有了他自己,這個自己卻是本質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對的仍然是虛無的感覺。不過,薩特認為,正因為如此,人類特有的尊嚴誕生了,他不無自豪地宣稱:「正是這種虛無才是行動意志的基礎。」換句話說,因為虛無,人活著才有了意義。虛無是我們一切行動的最初形式。

雖然薩特是悲觀的,但我們也可以試著來看一看這個觀點積極的一面,假設,有一個罪犯,他今天殺了人,他知道今天他對自己的本質作出了錯誤的選擇,如果他能夠充分理解薩特的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本質的理論,應該很容易在第二天做一個好公民。顯然這在現實世界是荒謬的,前幾年流行的一部青春肥皂劇裡面的經典台詞:「如果道歉有用,那還要警察做什麼」充分說明了這一假設的荒誕。

在今天看來,薩特仍然是理想化了,當我們試圖在他的哲學裡找到解答我們困惑的甘泉的時候,發現已經處處受制,很多情況下,我們都不能自由選擇,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幾千年來的名言至今仍具效用。而薩特似乎已經過時了。

薩特的存在主義在二戰期間風靡歐洲大陸,人們在一片廢墟中,薩特給了他們最大的精神慰藉,過去的一切已經不堪回首,我們應該選擇更好的生活。當歐洲經濟開始騰飛之後,薩特也因此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不難理解,現實中的廢墟和哲學中的虛無是可以很好統一在一起的。歷史選擇了薩特,恰好他的個人經歷造就了他的思想,小我和大我一旦結合,就迸發出偉大的力量。

讓我們回到開頭,我們的困惑,我們試圖用存在主義來解釋自身的虛無,卻發現,薩特也不過是自己折騰自己,稍微了解一下薩特的經歷,特別是他和波伏娃的愛情也是如此,不僅折騰自己,也折騰伴侶。所以我們怎麼辦,仍然是個未知數,或許能給自己的答案也就是:不要自己折騰自己。或許用一句話來概括吧:像一個凡人那樣活著,像一個詩人那樣體驗,像一個哲人那樣思考。


推薦閱讀:

都說母愛(父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事實上真的存在這種「無私」么?
在我們的大腦中是否有一個意識存在的地方?
人為什麼看不到神?現代科學為什麼不能證實神的存在!
氣質永遠是超越美貌的存在
楚辭:神一般的存在

TAG:存在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