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成徐靜蕾和蔣方舟沒什麼,怕就怕連自己都做不了
最近才看完熱議多時的《圓桌派》。竇文濤和梁文道搭台,徐靜蕾和蔣方舟做客,聊女人眼中的男人、愛情和婚姻。
本就瀟洒自在的徐靜蕾,借這期節目圈粉無數。
蔣方舟問她,會不會排斥男性叫她才女。她回答說:「我根本就不關心他們,愛怎麼看怎麼看。」
竇文濤問她,「如果身邊出現了更年輕美貌的女孩,男人們都去注視那個女孩了,怎麼辦?」她回答說:「除非我的伴侶膚淺到只看外表和年齡……沒人綁架我們,是我們綁架了自己。」
至於婚姻,她說得更乾脆:「你想結婚,我祝福你,不是祝福你結婚,而是祝福你找到幸福。那我不想結婚,是因為我覺得開心,為什麼你就不祝福我呢?」
徐靜蕾的說法並不新鮮。任何一個個人主義的擁躉,都能說出同樣的話。但徐靜蕾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為她讓強調的每一句話都成為了現實。
論容貌,她演偶像劇出道。論事業,她演戲、寫博客、當導演,走自己喜歡的路,並且持續進化。論情感,她有穩定的男友,也融洽美滿。哪怕要用婚姻和生育去套,她也能堵上你的嘴:不想結婚,冷凍卵子,萬一將來想要孩子也有機會。
如果仔細看節目,會發現徐靜蕾多次提到「我不在乎。」這或許才是問題所在:你未必認同她的不在乎,卻無比羨慕她可以不在乎。
相比之下,關於蔣方舟的評價卻有些分歧。她在節目中承認,自己常常相親,在兩性市場上也處於被挑選的過程,偶爾的思考還有些「男權遺毒」。28歲的她處在被催婚的年紀,面對外界壓力,她也會有些許迷茫和不自信。這一點,恰恰是同齡人正在親歷的事實。
於是,有彈幕說:「我們都想活成徐靜蕾,最終卻變成了蔣方舟。」看到這裡我沒忍住,笑了出來。真的想多了,除了在婚戀中的些許無措,多數人和蔣方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要是功利一點,用網上的說法,「徐靜蕾是有性別紅利的女人,蔣方舟是靠實力贏得紅利的女人」,對不起,普通人可能只是沒有紅利的女人。
有些紅利的缺失,是外部條件註定的。如果你願意,可以搜索「巫山童養媳」。類似的事情,讓人憤怒且絕望。
而另一些做不了自己,則有虛弱和怯懦的成分。
竇文濤舉了一個例子。不少一線城市的女生,在畢業之初都想干一番大事。可一旦「出人頭地」的道路堵死了,又選擇退而結婚,然後生養教育。某一道考題做不好,換幾道繼續做,好彰顯存在的價值,撫慰內心的空虛。個人選擇當然值得尊重,但如果自己漸增不滿,就毫無必要了:因為你完全可以不走這條路。
另一些人,在20多歲就放棄了自我成長,每天在舒適圈裡重複熟悉的生活方式。到了30歲以後,卻開始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掙錢無望,養家辛苦,被曾經齊頭並進的人甩在身後,心理的平衡日益傾覆。失望可以理解,但講真,並不是別人把我們硬推上這條軌道。
說到底,一切都是自己的決定。雖然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確實讓我們心煩,雖然父母的殷切期望和絮叨關心確實讓我們動搖,雖然身邊人有意無意的行為都會構成我們的參照,但在這些人之常情背後,命運的開關在我們自己手裡。
所有這些,蔣方舟正在經歷,徐靜蕾也同樣經歷過。可她們一個勇敢地袒露自己的惘然和糾結,另一個爽快地貫徹自己的判斷和堅持。這些都遠勝過屈服妥協之後,還滿肚子情難斷意難平。
看有些公號在評論里捧徐貶蔣。我覺得有失公允。徐靜蕾的28歲,不一定比蔣方舟更堅定。蔣方舟的40歲,也可能比徐靜蕾更自由。關鍵是,猶豫也好,彷徨也罷,你能明確地感知到她們做自己的決心。
之於普通人,是否像她們那樣取得世俗意義上成功,壓根無關緊要。學會放棄什麼都想要的妄念,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以前,我們習慣用嫁得好、教得好來定義女性的成功。現在,女性在事業上的獨立和強大,成了對過往的逆反。但終究有一天,人們會把女性和男性的好,定義成最根本的一點:能夠通過努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對今天的女性來說,做不成徐靜蕾和蔣方舟沒什麼。真正可怕的是,連自己都做不了。
作者簡介:
傅踢踢,作家、編劇。知乎|微博:傅踢踢。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傅踢踢(ID:futeetee)
推薦閱讀:
※求法的因緣靠弟子自己努力爭取
※這三大生肖近期20年,財運滾滾,福運自己找上門!
※自己為自己算命有什麼難?看漫畫就...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周末的最後一天,去過一個自己專屬的津城自駕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