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恆山:「凈空法師講佛系列」序

     一、緣起

  我知道凈空法師,是由於偶然邂逅的兩位朋友。

  一位是剛剛落腳南京做小生意的廣東人,他得知我寫過一部《釋迦牟尼佛傳》,於是跟我聊及宗教上的問題,說在他們家鄉,信佛的人頗多,凈空法師的名氣很大。他說,他聽過凈空法師的講座,感覺很好,也很受教益,問我是否跟凈空法師熟悉。他以為我是了解凈空的,殊不知,我也是第一次從他這裡得知有這樣一位法師,心裡便暗暗地記下了。

  另一位也是偶然的機緣,一次私人聚會,正巧中視金橋的李明珠女士與我同桌。李明珠女士是東北人,薄施粉黛,卻有一種素凈的端莊,閑聊之下,沒有想到她也信佛,而且很虔誠,也是得知我對佛教有些認識,便主動講起自己學佛的經歷。她說,她經常聽經,聽法師講解的CD碟片,講經的人是凈空法師——聽她說到這裡,我的耳朵突然不自覺地豎起來。又是凈空法師!

  我很是好奇,也很想聽一聽這其中的因緣故事,便說:「聽了什麼經?感覺怎樣?」她也許從我的臉上看出了我的驚異神情,頗有感慨地說,「你也許想像不到,像我這樣一位在商場也算是歷練了多年的人會喜歡聽佛經。其實說起來,佛是離我們很近的,只是我們平時被許多慾望遮蔽住了,當佛經過我們的身邊時我們眼睛看不到,耳朵也聽不見。但自從我聽了凈空法師講的《無量壽佛經》(只要一有空,我就每天晚上聽上一段),就像被人在迷悶昏沉的睡夢中輕輕拍了一巴掌,告訴你,『佛從你身邊經過了!』我一激靈醒過來,突然發覺自己置身於一片清新的天地之間。你知道這其中的美妙滋味是很難用一兩句話來描述的,我只感覺一下子智慧就開了,緊張的心情突然就放鬆了,彷彿有了大愛,心也寬了,遇事也從容了,以前要跟人計較的事也能化解了……你會想,是不是我將工作也放下來不管了呢?其實不然,我還是干我原來要做的事,完成一樣的工作任務,只是心情變了,做事的態度也有了很大變化,就感覺以前十分難做的事沒有那麼難了,一切順其自然,好像水到渠成似的,以前好多都沒有想到要做的業務自己都跑上門來,你說怪不怪?一切都順風順水。」

  我是從好奇變為驚奇了,我知道李明珠女士所言非虛,因此對凈空法師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於是晚上回去,從網上查閱有關凈空法師的資料。這一查閱不打緊,一查發現凈空法師有這麼多影音資料和文字資料,使我從驚奇變為極大的驚訝。

  「凈空法師專集」網站(http://www.amtb.org.tw/),這是一個非常全的有關凈空法師影音文字著述的官方網站,從「導航」欄中,將凈空法師講述內容的目錄列下來,我們就知道凈空法師所涉佛教講述範圍有多寬了。網站導航目錄是分類的,整理一下,除凈空法語而外,講座部分主要有:

  基礎學科:

  《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要略》、《地藏經》、《吉凶經》

  本科/專科

  《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普賢行願品》、《念佛圓通章》、《往生論》、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報恩講堂

    《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楞嚴經》、《法華經》、《金剛經》、《圓覺經》、《仁王經》、《梵網經》、《當來變經》、《大般若經》、《般若心經》、《清凈心經》、《大智度論》、《唯識研究》、《八識規矩頌》、《大乘起信論》、《百法明門論》、《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殊勝志樂經》、《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六祖壇經》、《四書蕅益解》……

  看這個目錄,就知道它涵蓋了佛教中的經、律、論三藏,所涉範圍之廣、容量之大,已經足夠令人讚歎,而尤其使人感興趣的是,他所涉及的尚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文化,如《太上感應篇》、《易解》、《四書蕅益解》等內容,先不論其學問的成就深淺,單就這個目錄,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印象,凈空法師是以佛學為根基,而融匯了儒、道文化的有學問的和尚。從《認識佛教》、《輕鬆學佛法》、《佛學易解》、《佛教故事》等普及性的佛教讀物來看,我們說,凈空法師不僅僅是在和尚中是有學問的,而且他還是一個致力於佛學普及教育的法師,這對於末法時代(謂如來滅後,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是名末法),眾生大多不知佛法為何物的現狀來說,凈空法師的努力應當是有意義的。前不久從北京出差回南京,看到兩位從東北到南京前往棲霞寺參佛的佛教弟子,身邊就攜有一部凈空法師所著的《認識佛教》,我借來翻閱了很長時間,還回去時,順便問了這兩位佛教弟子,對此書的印象如何,他們回答說:「書很通俗,功德無量。」

  我們知道,佛法在印度出世是一大事因緣;佛教傳入中國也是一大事因緣,使中國的人民接觸了另一種別異的新思想,使中國傳統的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時也增加了新鮮的活力;末法時代,傳播正確的佛法,我想,肯定也是一大事因緣,否則,越來越多的人對佛教不了解,對佛法精神不理解,年深月久,佛教的面目就會被淹沒,佛教的真精神就會被誤解,甚至被歪曲,這樣的後果就很嚴重。所以,我們這個時代是需要一批像凈空法師這樣的和尚用他們專門的佛學深入了而後淺出地來對眾生進行宣講的,這樣的目的,其實也只是一個,就是為了不讓佛法湮滅、沉淪。佛教對世界的看法有合理的成分,如戒定慧的理論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準則等是佛教最基礎的內容,與人類所要追求並達到的「真善美」的目標也是異曲同工,其因果報應理論也不像以前所誤讀的那樣只是迷信,其實它也是有合理內涵的,它賦予人以改過自新之路,這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是一種豐富和補充,事實上,從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求佛以前,佛教就已經傳入中國,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佛教的影響深入民間,乃至上及帝王士大夫階層,佛教的精神已經融入中國文化的血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弘揚佛法,也就是在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大眾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而不至於被誤解和利用,這是一件有意義的的工作,同時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貢獻。

  在這樣的意義上,我認為凈空法師的努力是不僅很有意義,而且也是不會白費的。

  

  二、佛教即「佛陀教育」

  以上是對凈空法師一個表象的粗略描述,真正打開講座的內容,及至在聽到和看到其講座的影音,讀到將講座整理成文字的資料時,我們才真正發現凈空法師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師。法師法師,顧名思義,應當是精通佛法,能夠傳法行法的老師,要是不能傳又不能行就不能稱作法師了。前不久我在一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個事實,說是在大陸半個世紀以來,能夠講經的和尚是寥寥無幾,這則文章反映的是十年前的一個狀況,不知現在大陸的佛教寺院是不是已經有了很多進步,但看到凈空法師這樣一個龐大的講經體系,而且在讀到其文字資料,得知其講經的內容也非泛泛,而是有一定深度的情況時,我想,大陸的佛教寺院是需要這樣的法師的,否則,佛教要弘揚又談何容易。

  我們來看一下,有將影音整理成文字後凈空法師著述的一個概況(所列的只是凈空法師講座的一部分):

  《金剛經講記》,約190萬字;《大般若經綱要講記》,約20萬字;《無量壽經講記》,約182萬字;《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約630萬字;《觀無量壽經講記》,約38萬字;《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約53萬字;《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約54萬字;《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約11萬字(此講記有三種,在新加坡所講的有45萬字,在台北講的有35萬字);《普賢菩薩行願品講記》,約33萬字;《太上感應篇講記》,約82萬字;《善財童子參學報告》,約115萬字……

  我估計,凈空法師講述的內容,以整理成的文字計,至少也得兩千萬字以上。這是從量上說,規模宏大;但對沒有聽過或讀過凈空法師講座的人來說,也許會有許多疑問,這麼龐大的一個講經體系,一般的法師能夠講一經,或者三四五經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凈空法師怎麼能講得了這麼多的經,而且怎樣做到融會貫通的?

  這樣的疑問是很自然的,老實說,我也相當的懷疑,於是將網站上的內容下載了下來閱讀,一讀之下,原來的疑問很快就消散了,凈空法師的講座可以說不論從量上論,還是從質上講,都是很傑出的,非同凡響。總結起來,他的講座有三個特點:

  1.通俗易懂。通俗易懂,是普及教育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我們知道有一些經師講經,是「深入」了,但是仍「深出」之,很多人聽了仍是雲里霧裡,不知所指。而凈空法師的講座是很通俗,它是「深入」了再「淺出」,將深刻的道理通過普通的語言講述出來,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原來的主旨,聽的人一聽明白,讀的人也一讀就了解,這是要有很大本事才能做得到的。因為誰都知道,佛經是用文言文翻譯過來的,文字既古老,其內容又很高深,一般學者通一經尚且不易,何況經、律、論三藏都能通述呢?所以說,是非有大本領而莫辦。

  2.苦口婆心。凈空法師在講授佛經或開傳統文化的講座時,總是勸人要學習和繼承我們中華民族古老而優良的傳統美德,而不厭其煩地反覆申述,可以說達到「苦口婆心」的程度,其用志之美、用心之深,非常人所能了解。這是有鑒於中國人受西化日深,而本體的東西則日漸侵削,直到被湮沒,不再被人所注意的危機,傳統的道德,如「仁」、「義」、「禮」、「智」、「信」等,在我們的記憶里是日漸被遺忘掉了,該不該繼承下來呢?我想,這樣的問題,對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是不能迴避的,也是應當得到肯定答覆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本體,是我們賴以立身的東西,要是沒有了這些,哪裡會有我們的「文化」,又哪裡會有真正的中國人呢?

  3.有獨到的心得。很多人做學問是有口無心的,真正要做一些學問出來,是必須要有一些獨到之處的,否則只是人云亦云,也就只是普通的記問之學了。在學問里,這些獨到之處,也可以謂之「絕學」(「絕學」,《漢語大辭典》這一詞條下有三個義項,在這裡是指第三個義項「謂造詣獨到之學」),說得更通俗一點,是「絕招」。凈空法師的「絕學」或「絕招」是什麼呢?我認為,這就是他的「佛陀教育」之學。

  在以前,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提出過「佛教」就是「佛陀教育」的說法,但至少我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這個說法提出來有沒有道理,姑且不論,但能夠毅然果然地提出來,說明凈空法師至少是具備了孔子所說的君子有三達德「仁、智、勇」中的一項「勇氣」的。在凈空法師講述的《認識佛教》一書里,他對「佛陀教育」(亦即「佛教」)做了如下闡述:

  佛教究竟是什麼?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比我們現在一所完整大學裡面包括的還要多。它的內容講到過去、現在、未來,這從時間上講。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它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像中國孔老夫子的教育是講一世,講我們人的一生,從生到死,一世的教育;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了。譬如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稱佛為本師(老師),只有教育裡面才有師生的關係,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就是這一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這個教育他是第一個創辦人。我們跟他的關係,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稱呼,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老師與學生,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宗教裡面,上帝與信徒沒有師生這個關係。我們佛門是清清楚楚說明,我們的關係是師生關係。我們跟菩薩是同學的關係,菩薩是佛的學生,早期的學生;我們是現在的,後來的學生,我們跟他是前後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這要搞清楚。

  在日常生活當中(講現代),我們稱老師,這一個寺廟裡,我們稱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我就稱他和尚,就像現在學校裡面所講的指導教授,他直接指導我的,這關係非常親密。要不是直接指導我的,像一間學校里的老師很多,他是我們學校里的老師,他沒有上過我的課,沒有指導過我,我們就稱他作「阿闍梨」,這就有分別了。阿闍梨的言行可以做我的榜樣,可以做我的模範,我可以跟他學習,但他沒有指導我。所以這個稱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裡面沒有這種稱呼。

  再從佛教道場的組識(中國佛教寺院),實在講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機構,就像現在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一種形式,也就是今天所講的藝術教學。現在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兩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

  從寺院的組識也能看出來,跟現在的學校完全相同。「和尚」就相當於學校校長一樣,一個寺院只有一個人稱和尚,不可以說每一個出家人都稱和尚,那就錯了,完全錯了,只有一個人稱和尚。和尚是主持教學政策的,課程是他安排的,老師是他請的,這是和尚的責任,他是校長。和尚下面有三個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底下分三個部門。第一個是管教務的,叫「首座和尚」,「首座」管教務,「維那」管訓導,「監院」管總務。你看看只是名詞不相同,實際上他管的事情,跟現在學校裡面的教務、訓導、總務沒有兩樣。它的結構確確實實是一個學校,而且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學校,這就是我們中國過去的叢林,叢林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佛教大學。我們自古至今看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佛教的結構,它都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是我們必須要把它認清楚的,然後才知道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一種理論,不管它是否正確,只要能自圓其說,言之成理,它就有存在的合理性。通過看了凈空法師對「佛教」即「佛陀教育」的闡釋,我相信即使有很多人也許不能贊成,但也不得不承認凈空法師講得有一定道理。發前人所未發,到前人所未到,這就是凈空法師有「獨到造詣「的地方,也是凈空法師的「智」(智慧)之所在。

  ——這就是凈空法師的「絕學」,也是他作為一代「法師」能夠站得住的理由。

  

  三、關於生平和「凈空法師講佛」系列的概述

  至於凈空法師的生平,就只有抄錄其官方網站「凈空法師專集網站」的生平簡介了。原來介紹的文字比較多,我做了一下節錄,如下:

  凈空法師,法名覺凈,字凈空,1927年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廬江縣,俗名徐業鴻。1949年旅居台灣。1954年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桐城方東美教授、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與儒佛大家濟南李炳南老教授,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十三年,而於佛教凈土宗著力最多。

  1959年,法師於台北圓山臨濟寺剃度;以恢復聖哲倫理道德教育,弘揚大乘佛法慈悲精神為己任。至今講經教學已逾五十年,從無間斷。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說,大開印贈經典及運用影音設備、網路、衛星電視普及仁慈博愛之全民教育的風氣。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內學院院長。創辦華藏視聽圖書館、佛陀教育基金會與澳洲凈宗學院。指導新加坡凈宗學會創辦「弘法人才培訓班」。

  除講經教學,法師於各類醫藥、教育、慈善救濟事業也非常關注,不分國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誠的貢獻力量。先後榮獲美國德州榮譽公民、達拉斯榮譽市民、澳洲圖文巴榮譽市民、印度尼西亞宗教部最高榮譽,以及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昆士蘭大學、南昆士蘭大學與印度尼西亞夏利•悉達亞都拉回教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與榮譽教授。2005年,榮獲英國女王AM勛銜,再次肯定了法師對多元文化教育與宗教團結的卓越貢獻。

  半世紀以來,法師足跡遍滿五大洲。多次代表大學至亞、澳各地參加國際和平會議;數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亞五大宗教、馬來西亞五大宗教代表團,訪問中國(遠至新疆)、羅馬、埃及等宗教聖地與大學。並捐贈泰國僧伽醫院建設基金,實為化解南北傳佛法兩千多年來的隔閡邁一大步。

  法師有鑒於近代各宗教逐漸式微,偏重形式而缺乏實質,積極提倡建立「宗教大學」或「多元文化大學」,培育各宗教教師傳道人員,深入教義,提升素質。誠望各宗教學習者皆能恪奉真主神聖仁慈博愛精神,落實和諧社會的大同理想。

  為堅實倫理、道德、因果、宗教、科學的聖賢教育基礎,法師特於2006年在澳洲昆士蘭省購買建校土地,希望建校培育世界各宗教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師資。以儒之《弟子規》、道之《太上感應篇》與佛之《十善業道》的教誨為紮根教育、戒律基礎,要求全體師生百分之百落實此三門課程。因此三科,不僅是儒釋道三家學術的基礎,實為聖賢「仁慈博愛、誠敬謙和」教育之大根大本。尤於今日社會,老法師更加強調,唯有深明因果教育,才能真正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若不明因果,縱然學習倫理、道德教育,亦容易流於表面,徒具形式。

  簡言之,「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凈空法師立身處世不變的原則。「仁慈博愛」、「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是他講經教學純一的主旨。「誠敬謙和」、「普令眾生破迷啟悟、離苦得樂」則為其生命中真實的意義。

  

  為什麼要編選「凈空法師講佛」系列圖書?這道理比較簡單,就是因為凈空法師講佛的內容比較好懂,容易普及,而且也有益於世道人心。但凈空法師講佛的內容非常龐大,有的「講記」達到六百餘萬字,過於繁冗,不便於讀者,所以,就選擇了一些內容比較容易引起普通讀者興趣而且也耳熟能詳的佛經著作以及佛教故事等講座編列成一個系列(如下),以饗讀者:

  一、凈空法師講佛教故事(內含《凈空法師講佛教故事》和《凈空法師嘉言錄》兩部分);

  二、凈空法師講佛(內含《認識佛教》、《佛學十四講講記》);

  三、了凡四訓講記(內含《了凡四訓菁華》《了凡四訓講記》、《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三個部分);

  四、六祖壇經講記;

  五、金剛經講記(內含《金剛經講義節要》、《金剛經要義》和《金剛般若大意》三個部分)。

  

  《凈空法師講佛教故事》是借故事說佛法,旁敲側擊,入佛知見,這些故事是在凈空法師歷次的講演中摘錄整理出來的,簡短通俗,頗易閱讀,而其中所藏智慧,則是會者有心,可以開啟悟佛之門的。《凈空法師嘉言錄》是將凈空法師體悟的佛法與人生道理摘要編輯在一起,加之以分門別類的形式,使讀者更容易了解法師覺道的心法所在。

  關於《認識佛教》,凈空法師對此有過很多場講座,分別在不同的地方,如在美國的邁阿密、在美國的阿拉巴馬,還有在新加坡、澳洲和台灣地區都有講述,而以1991年12月啟講於美國邁阿密的《認識佛教》集數最長,也最系統全面,所以本書選編的就是這個講座的版本。本書是對於初學佛法者有用的,它對佛教是什麼、佛教教育的目標以及修學的科目和修學的次第都有系統的闡述,這是一個既有知見,而又著重在「行」的佛教基礎教科書。《佛學十四講講記》,是在李炳南老師十四講表的基礎上,給以深入的闡發,而成就的一部佛學基礎教科書。十四講表是李炳南老師特別為大專學生編的,把整個佛法做一個輪廓,簡單的介紹給同學,好像是佛法的說明書一樣。本書重在知見,所以是「佛學」的講記。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了自己親身的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教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並含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等種種效驗,以此自立自強,掌握自己的未來,改造自己的命運。民國初年,凈宗印光大師一生中對這本書極力提倡。它雖然不是佛經,印光大師認為也要把它當作佛經一樣尊重。《了凡四訓》是凈空法師接觸佛法第一本念的書,它對凈空法師的影響非常之大,可以說影響了一生。

  《了凡四訓菁華》,是凈空法師於1999年5月17日啟講於澳洲凈宗學會的一個關於《了凡四訓》的講座,簡明扼要講述了《了凡四訓》的精神。《了凡四訓講記》是凈空法師於2001年4月16日在鳳凰衛視攝影棚啟講的,這是將原文逐段闡釋的一個講座,自然是閱讀《了凡四訓》的基礎入門書。《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是凈空法師1994年7月17日在美國達拉斯做的一次演講,它以《了凡四訓》作基礎,講述了人如何破迷開悟,改過自新、斷惡修善,達到改造命運的目標。特別是文後附錄了講演後互動的問答錄,對佛學的知見與修行等問題都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非常具有現實的意義。

  《六祖壇經講記》,又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是一部中國佛教里唯一稱作「經」的佛經。它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教誡僧徒四眾的語錄,後人尊稱為《壇經》。本書是凈空法師1981年啟講於台灣中廣的講演錄,講演中有各《壇經》版本的對勘,主要是對《壇經》內容的闡釋和演繹,其中穿插了許多禪宗掌故,給枯燥的講述平添了許多趣味。

  《金剛經講記》,凈空法師1995年曾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作過長時間的演講,整理出來的文字有約190萬字,要用紙質書出版,就顯得部頭太大,很難操作。但凈空法師於《金剛經》的講座尚有多種,因此我們選編了《金剛經講義節要》、《金剛經要義》和《金剛般若大意》,匯為一編,仍用《金剛經講記》之名。《金剛經講義節要》是在民國人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的基礎上作的一個「節要」,原本《金剛經講義》有三十餘萬字,文繁義豐,頗不易於閱讀,「節要」後的文字是九萬多字,可以說是很簡明扼要的一個講義的節本。

  在這裡稍稍將江味農居士的生平簡要作個介紹。

  江味農(1872一1938),名忠業,一名杜,號定翁,法名妙熙、勝觀。江蘇江寧人。幼讀儒書,曾中鄉舉。1918年開始信仰佛教,聽諦閑講經。1931年任上海省心蓮社社長。一生教宗般若,行在凈土,整理有諦閑講《大乘止觀述記》,著有《金剛經講義》印行。

  本講義是江味農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在省心蓮社開講的,當時法會圓滿,積稿盈尺,傳為佳話。講義印行時,居士已離世。有佛學家蔣維喬、范古農兩位作序,大加推崇,蔣序評:「至書之內容,精深微妙,發前人所未發,隨時指示學人切實用功處,皆過來人語。」影響很大。

  《金剛經要義》是凈空法師1996年4月啟講於美國達拉斯對《金剛經》的主要精神做的一個扼要闡述。

  《金剛般若大意》是凈空法師於1995年3月在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所作的演講。《金剛般若》,具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名《金剛經》。金剛,是譬喻,取其堅硬鋒利之義。般若,是智慧,是佛法。以金剛之貞,至堅至利、能斷難斷,能碎萬物,譬喻般若空慧,能斷諸眾生難斷之惑,是名金剛般若。這裡講的《金剛般若意大意》是就《金剛經》里最主要的概念和旨意作了闡發,如怎樣「無住」,怎樣「生心」等,這都是《金剛經》中最根本的法門。

  

  以上就是「凈空法師講佛」系列的一個大概介紹。「講佛」系列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也是入佛知見的入門之書,值得大家留心。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是得道者不拘的洒脫;以指見月,見月而忘指,是入佛門的真正知見,但「見月」之前,那根指引入門的「手指」也還是有用的。這是編選「凈空法師講佛」系列的真正緣起。

  本系列得到「凈空法師專集網站」的俞允和支持,在此表示真摯的感謝!

  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懂得了這個理,佛就在我們身邊了!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佛為什麼要勸我們念佛(凈空老和尚開示)
凈空老法師:真正修行人的樣子!
凈空法師:這世間有許許多多人不知成佛是怎麼回事
凈空法師: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必修課
謗題集1_凈空法師:有謗法念頭,一天念10萬佛號也無法往生()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 佛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