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諸子思想之研究有感(一)-- 孔子及其弟子篇

前言:許多時候,生活本身和遇及的人事總在逼迫我思考人生意義,我是天生牢騷滿腹之輩,經常鑽在自己的小空間內製造情緒和某些假想,這樣必將成為疏懶的空想家。我時常向戀人和朋友發泄對人世的憤懟,卻不曾考慮到他們的感受,現在想來很是後悔,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做些實事,比如多看些書多寫些文章也比長篇大論的牢騷要來得有意義。憑著這般想法,近來就利用空閑時間寫一些讀感或稱為總結——關於最近剛讀完的一本諸子百家思想研究之書以及結合另外一些作品,如莊子全集解注,論語別裁等做為參考。其中也有些形而上的問題是我所不解的,希望有心得的朋友也能來指點討論一番。最後順便向我的戀人和朋友道歉,也算是我寫這文系列的動機之一吧。

                 

                 

  本書是按時間來介紹春秋戰國時期主要諸子的思想學說,以及之間的淵源聯繫。眾所周知,春秋特別是戰國時期為中國學術思想的黃金時代,出現了許多卓越的思想家,比如老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他們都按著獨特的思想各自創立學說,自成一家,處在這種百家爭鳴自由議論的風氣下,戰國也成為了中國學術史上最多姿多彩的時代。

                 

                 

  諸子的著述,大多是由弟子或再傳弟子根據老師的學說編輯而成的,至於他們本身的思想為何?文獻學者各有不同的解說。這裡不免要說一下,當時人在記東西時是以毛筆沾硃砂或墨寫在龜甲牛骨或其他的木版竹片上,象完整的書籍。必須用模板或竹片依照一定規格,用皮革編串成簡,再將文字寫在其上。這在民間並不普遍,因此在這種物質缺乏的情況下,不少學者與其弟子是將事情,會話,對答靠記憶以口述的方式傳下去。

                 

                 

  書中第一個介紹的當為孔子。孔子教弟子盡孝道,認為人倫中最重要的德性是「孝」。以孝治天下,中國文化經常講孝道,尤其儒家更講孝道。(把四書五經編輯起來,加上「孝經」,「爾雅」等,匯成一系列的總書叫十三經。「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著)。所謂「孝」,不單是對父母,還要擴而充之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才謂之大孝也。就象為政的人須以孝子之心來為政,比如唐宋以後的論調:「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一個人只有能真正愛父母,愛家庭,愛社會,才能成為忠臣,這涉及到一種真實情愛的發揮,假若人連基本的愛心都沒有,他還會對國家民族盡忠嗎?所以「孝」也指人要有真感情。有一段對話關於子游問孔子何為孝時,孔子便如是回答:「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第二)所以光是養而沒有愛的心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養馬一樣。這裡就強調要在內心有「愛」。「君子務本」,文學好,知識淵博,那是枝節的,學問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內心的修養。所以「本立而道生」,學問的根本,在培養這個孝悌。孝悌不是教條,換句話說,是培養人性光輝的愛,是「至愛」「至情」的一面,所謂「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這個「孝」便是「人」的本。(參見論語別裁)

                 

                 

  春秋末期的社會形態,以貴族傳統道德為基礎的社會秩序正在崩潰,孔子處於這種危機下,對日常生活的體驗做了深刻的反省,結果發現道德最重要的根源是人的共通性在於每個人對別人的親愛感情,並認為「仁」就是以這親愛之情為基礎的。能為別人著想,把別人作為仁人來禮遇。這個「仁」是孔子做學問的最高目的。孔子的學問總括在仁字上,他雖自稱述而不作,述說了蕘舜的公德以及周文王武王繼承發展的事業。但孔子所提倡的仁,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卻可以說是開拓了一個新的觀念。「仁」也是把別人當作獨立人格來看待,而人的人生終極目標應該是獨立人格的完成。孔子認為處萬變,而可行的就是孝,這種亘古不便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他所說的仁。孔子對顏回談仁:克己復禮為仁。仁這德性,如予客觀化,就是維持社會的風俗習慣,文化制度。但是禮並非單純的,或只是形式上的虛禮,在於人心內部的才是「仁」,而表露在外的是「禮」。將人內心的仁變為外觀的禮,就是最佳的解釋。仁是維持社會秩序的道德力量。一個人要成為真正的人,必須培養成仁的基礎修養,如此完成人格的修養再到社會服務,便是孔子教育的目的。

                 

                 

  有專門學者分析道:孔子關心的對象,不是耶酥所關心的教徒們,也不是釋迦的思索悟道,更不是老莊的虛無與恬淡,而是一種專註於社會現象,人事與道德的態度。這裡有提到蘇格拉底,他們是兩位眾人皆知的東西方大人物,蘇是西方倫理先覺,而孔便是東方倫理之祖。蘇格拉底提倡「善」,認為人們應該意識到人生是善的,善也是最高道德目的,人類的各種行為應該合乎於善的要求,在他的理論之前,希臘人他們的倫理意識很幼稚,只是將自古以來的一些片段道德格言作為日常生活的準則,是蘇提出了一個系統性的理論。比較之下,孔子提倡的「仁」與其之「善」有相似處。

                 

                 

  這裡不免要扯開說一下,蘇格拉底一生追求他的真理,可最終卻被雅典法庭判決為:「蘇格拉底是一個作惡者,是一個怪異的人,他窺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壞的說成是好的,並且以這一切去教導別人。」而處以死刑。他們堅持說,蘇格拉底所犯的罪是不敬國家所奉的神並宣傳其他的新神,而且還以此教導青年、敗壞青年。而蘇格拉底並不因為死亡而恐懼,相反他深信自己的靈魂能在另一個世界中得到自由的幸福。他是一個完美的奧爾弗斯式的聖者,他做到了靈魂對於肉體的完全的駕馭。在最終時刻對於死的淡漠,便是這種駕馭力的最後證明。他對於肉體情慾的駕馭,是常常為人所強調的。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預示了斯多葛派和犬儒學派。斯多葛派主張最高的「善」乃是德行,一個人不能夠被外部的原因剝奪掉德行。犬儒學派鄙視世上的財貨,這種鄙夷表現在他們逃避文明的舒適生活上。蘇格拉底能夠赤著腳衣衫襤褸地生活,也是出於同樣的觀點。並且他深信清明的思想乃是正確生活的最重要的條件。(詳請參見羅素的西方哲學史)

                 

                 

  紀元前五世紀的中國,已出現末世景象,當時的貴族社會的道德衰微,秩序混亂,暴力橫行,臣弒君,子弒父的事件不斷發生,孔子在魯國的「春秋」編年史中痛斥這種違背道義的行動。孔子將魯的先祖,以及確立周王朝一帶文化基礎的周公視為聖人,他想復興周公所創立的禮樂制度來建立政治秩序。孔子是一個性格頑強的人,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奔波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的一生是很寂寞清貧的,雖然他有機會去求榮華富貴,乃至他的弟子們也勸說他去拿權位,可他知道即使是一個安定的社會,如果文化教育沒有完成,還是不能解決其他問題的。基本上解決問題是要靠思想的純正,亦即過去所謂的「德性」。因此他寧可一生窮苦,從事教育。「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仁之所至,義所當然」的事,犧牲自己也要去做,為世為人就做,為別的比如名利就不能了。因此為學問而學問,就得準備著一生寂寞。

                 

                 

  孔子的一生是溫良恭儉讓的,他注重內在的修身養性,努力教導弟子完善自己的人格。不過由於內在的仁是通過外在的禮表現出來的,所以若沒有真正注重內在的修養而只是偏向於外在的禮,那麼就如墨家會反對煩瑣的形式主義了。墨子假想的學術上的敵人是中原的孔門弟子,社會科學派的子夏門人李克等一團學者。他屬於非戰的和平者,而子夏的弟子則是侍奉覆者的新官僚的指導者,孔子雖想超越世襲制的貴族統治,廣泛地招攬人才,但卻未能貫徹這方法而只好與貴族妥協。魯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篇)對於這個問題,墨子提出很尖銳的批評。他說:如果「尚賢」的標語,意思就是「尊敬賢者」,那便知識個平凡的道德教育的德目罷了。在戰國初期,「尚賢」應解釋為「將政治從無能夠的貴族手中轉移到有才能的平民手中」這樣積極的政治標語,例如蕘選用無名的舜為後嗣就是政策實施的榜樣。可是如墨子所言:「今天下之士君子,居處言語皆尚賢,逮至臨眾發政而治民,莫知尚賢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君子,明小而不明大也。」孔子提倡仁,墨子也常以仁為出發點來思考問題,並且把仁的範圍擴充到「兼相愛,交相利」。他認為天下學者都不懂得仁,他們只知道名詞上的知識。為何呢?墨子說道:「仁人做事,須對天下有利的事,除去天下的禍害,現在那些君子知道偷盜別人的東西是要受處罰的,因為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就有不仁的罪過,是不義的。可現在到了最大的不義,攻打別人的國家,就不知道不對,反而稱讚他,說是合理的,這怎麼能說是懂得仁和不仁,義和不義的區別呢?」(詳見非攻篇第一)所以孔子提倡的仁義難道不是被別人利用了的一種形式嗎?莊子也曾對儒家的那一套有過側面的諷刺,莊子曰: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盜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反仁義也。那個「盜亦有道」的典故就是出自「莊子」。老子也曾說過: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便是這個意思。所以道德如果只在於外表的形式主義,而非內心真正的修養自覺性,的確很容易被人利用拿去作護身符,拿來欺騙蒙蔽世人。可事實上人是自私貪慾的,這世間沒有多少真正的聖人賢者,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去除私心超越自我,因此道德也就成了偽善者欺世欺人的工具。哀哉!就比如我們知道清朝入了中原,當時有太多的中國知識分子宣言反清復明,康熙即位後,他把儒家的思想用進了,尤其是提倡孝道。編了一本語錄——《聖諭》,後來叫《聖諭寶訓》或《聖諭廣訓》。進一步分析,康熙就是深深懂得「孝」這個精神而加以反面的運用。再則,我們試看一下如今某些借著維護和平的戰爭,是否可以有了體會呢?

                 

                 

  孔子死於魯哀公十六年,當時73歲。孔子死後,到了戰國年代,除了儒家,還有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等九個學派,這些思想家後來就被稱為「諸子」百家。在西漢末年的圖書目錄上,有一百八十九家的著述,大概就是指著諸子百家。孔子的喪禮,是由子貢所領導的,弟子們都非常悲痛,子貢提議服「心喪」三年。他在老師的墳旁蓋了小屋,後來還有不少仰慕孔子的魯國人氏也遷居到次地,據說這就是孔里的興起。再歷孔子死後的三百多年的漢代歷史學家司馬遷說孔子教授詩書禮樂的弟子,總計有三千人,其中能徹底貫徹孔子學說的只有七十二人,書中記道:這可能是司馬遷崇拜孔子而作的誇張估計,正確的說,直接受到孔子教育的人數大約有七十至一百人左右。司馬遷利用門人表(當時拜孔子為師的人要報上姓名,本籍,年齡以便孔子作記錄)作了仲尼弟子列傳。可如今原表已遺失,但透過這些間接的引用文,我們仍然能想像空門學團壯大的情形。

                 

                 

  關於做學問與求知的根本態度,孔子的弟子中分流為了先進派和後進派。(論語中有先進第十一,這篇多記錄關於弟子的言行)。先進是指較早入門拜孔子為師的弟子,當時掌握魯國實際政權的是三卿,孔子想改變這種寡頭政治,確立君主權實行他的政治理想,卻遭到反擊,他只好從西元前497年起,在國外旅行十三年,先進派指孔子為出遊前的弟子,最年長的是小孔子九年的子路,最年輕的是聰明好學備受孔子寵愛的顏回。孔子讚賞顏回,曾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的確很難,當物資條件苦到這程度,心境依然能保持恬淡,就是因為顏淵真正做到了內心的修養。莊子曾有故事:顏回不做官和子貢的衣服雪白來作對比,說明多餘的物質不必去追求,一個人與其做壞事得到富貴,還不如守貧好。衣服雪白的人,內心不一定清白,當然用貧窮來裝飾清高,也是不必的。顏回是真正清高淡然的人,可惜三十歲就去世了。

                 

  那麼後進的學生,是指晚孔子四五十年的子游,子張,子夏等年輕一代,他們具有不可預測的潛能,因此晚年的孔子曾感嘆到「後生可畏」。孔子死後,弟子由於懷念老師,想推薦有若為師,因其容貌談吐舉止都相似於他們的恩師,可遭到曾子的強烈反對,他與子張,子游,子夏那一派在觀念學術上產生了對立,這也表現在後進派中觀點的分歧。對於學問,後進者的缺點是執著於禮的末節,而忽略了孝敬父母的內心。將孝字真正貫徹於實際行動的是先進者,也可稱為人文學派。而後進者則是以社會現象為主,稱為社會科學派。以社會的風格習慣為主要對象,並以法律經濟為重,而以一種社會科學發展研究的態度來探討禮之隨時代的演變,後進者的問題是過於客觀的將禮溶入了社會秩序中,他們想以此來展望將來的世界,希望能預測,因他們認為「禮」會隨時,地的差異而改變。後進者的子張,子游,子夏那一派對禮的傾向是於對社會秩序的學習,但曾子以其一日三省: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認為人內心的德要遠比外表的禮還重要,所以他可說是後進者中先進者。

                 

                 

  前五世紀半,正是戰國時代的初期。當時,春秋時代屬於中原諸國聯盟的盟主國晉,已經分為韓魏趙三國。東方盟主齊國,在揚子江流域的地方也與中原聯盟,和南方的楚國對立,加上西北新興的秦國,東北的燕國等,七國彼此激烈交戰,最後由秦始皇同意,已是二百三十二年間的事了。(西元前453——前221年)

                 

                 

  戰國初期,被指為七國之雄的是被譽為賢君的文侯,他所統治的是有文化之國之稱的魏。七國中屬於中原先進國的是韓,魏,趙,齊四國。魏文侯廣泛從市民階級中招納有才能有名聲的人,比如有一位叫作段干木的中間商,是很有學問的人,文侯對他居然叩頭表示敬意,他可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開明君主,也因為他在戰國時代有讓諸子百家思想萌動的動機。文侯即位時,孔子的弟子子夏已七十高齡,被招到魏國去教授。直接影響到魏的政策的是子夏的弟子,如李克,亦稱李悝,他發揮了社會科學派的優點,在貴族階級中指定了魏國的新成文法,後來這成文法由商鞅傳到秦國,成為秦律,又成為漢代的法律,而為中法的基本。可以說中國成文法制定人的李悝,他的血統就是子夏社會科學派的光榮,孔子弟子中的分派,移植到魏國開花結果的,還有戰國末期的大學者荀子,他們都屬於中原儒教系統,並有社會科學派的特徵。

                 

                 

                 

  後記:許多學者認為論語一書沒有完整的邏輯組織,是散亂的語錄體集成。即使章培恆等所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也提到這種觀點。如下:《漢書。藝文志》說:「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孔子既卒,門人相互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此書專門記述孔丘的言行,是研究他的生活、思想的重要資料。它是用語錄體寫成的,全書比較散亂,沒有系統的組織,先後次第亦無嚴格準則。

                 

  但我們讀南懷瑾的「論語別裁」時就注意到他把論語看為一本完整的文章,所以不妨來看看南老的分析和解釋,我暫且篩選一些評論,以供大家參考。

                 

  竊以為,既然孔子的教學有統一思想,其言論也必定是圍繞著這中心思想而言的,所以即使沒有系統化的語錄,它們的根本內涵因不離中心。所以我讀南老的論語別裁,就比較能接受他的觀點與所解。

                 

                 

  *********再論《論語》(參見論語別裁)**********

                 

  宋朝大儒朱熹曾為「論語」註解。在南宋以前,四書並不用他的註解,自有了他的註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籠罩,那是明朝以後,朱家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說,明代以後的人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我們既然研究孔子,而孔子在《易經。系傳》上就有兩句話說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世界上沒有一種語言能完全表達意志與思想。而把語言變成文字,文字變成書,對思想而言,是更隔一層了。

                 

  我們研究孔孟思想,必須要從《論語》著手。並不是《論語》足以代表全部孔孟思想,但是必須從它著手。現在我的觀念,有許多地方很大膽的推翻了古人。在我認為《論語》是不可分開的,《論語》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們手裡的書中,現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開始把它圈斷了,後來成為一條一條的教條,這是不可以圈斷的。再說整個二十篇《論語》連起來,是一整篇文章。

                 

  眼見我們歷史傳統的文化思想快要滅絕了,那才是值得震驚和悲哀的事!自從「五四運動」的先後時期,先我們一輩而老去了的青年們,為了尋求救國之路,不惜削足適履,大喊其「打倒孔家店」。雖然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些人到了晚年,轉而講述儒家的思想,重新提倡孔孟之學,用求內心的悔意,可是已形成了的風氣,大有排山倒海之勢,根本已無能為力了!為什麼古人會忽略這一點,一直就誤解內容,錯了二千多年呢?這也有個原因:因為自漢代獨尊儒學以後,士大夫們「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思想,唯一的批發廠家,只有孔家一門,人云亦云,誰也不敢獨具異見,否則,不但紗帽兒戴不上,甚至,被士大夫所指責,被社會所唾棄,乃至把戴紗帽的傢伙也會玩掉,所以誰都不敢推翻舊說,為孔子伸冤啊!再加以到了明代以後科舉考試,必以四書的章句為題,而四書的義解,又必宗朱熹的為是。於是先賢有錯,大家就將錯就錯,一直就錯到現在,真是冤上加錯!雖然不是完全把他構成為一宗教,但把孔子溫良恭儉讓的生平,塑成為一個威嚴不可侵犯的聖人偶像,致使後生小子,望之卻步,實在大有瞞人眼目之嫌,罪過不淺!所以現代人憤憤然奮起要打倒孔家店,使開創二千多年老店的祖宗,也受牽連之過,豈不太冤枉了嗎?

                 

  希望大家能秉宋代大儒張橫渠先生的目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推薦閱讀:

2014 至 2024 年間將可能出現哪些主流思潮影響一個人的奮鬥方向和生活方式?
如何對付上綱上線的人?
如何理解復聯中奧創的思想理念?
克里希那穆提到底發現了什麼?
毛選筆記4

TAG:思想 | 孔子 | 諸子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