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區塊鏈來襲,銀行將何去何從?
作者:石燕峰
單位:交通銀行國際結算中心
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脫媒化、無紙化、更高效便捷安全成為銀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面對傳統業務流程長、清算複雜等眾多問題,區塊鏈技術無疑為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機。
不久前的一場勒索病毒令全球各個行業風聲鶴唳,而其勒索的贖金——比特幣——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儘管比特幣表示這鍋我不背,這既不是病毒源頭也不是病毒載體的比特幣依然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價格也一路飆升。
比特幣之所以越來越多地成為黑客勒索的贖金選擇,與它的匿名性、免監管和無國界的特徵是分不開的。而作為支撐比特幣的重要技術,區塊鏈的概念自2008 年被「中本聰」提出以來,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研究熱情,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移動/社交網路之後計算範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 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繼血親信用、貴金屬信用、央行紙幣信用之後的第四個里程碑,有望像互聯網一樣徹底重塑人類社會活動形態, 並實現從目前的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轉變」。
全球廣泛關注,銀行爭相研發
儘管出於國情的原因,我國官方對比特幣的合法性尚未予以承認(我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禁止製作和發售代幣票券,但沒有明確比特幣是否被納入到「代幣票券」,但央行2013年下發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已明確否定其為法幣),然而支撐其的區塊鏈技術卻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作為具有普適性的底層技術框架, 區塊鏈可以為金融、經濟、科技甚至政治等各領域帶來深刻變革,令各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和資本市場都摩拳擦掌,尤其全球大型銀行已爭相投入資源進行研究開發。
以R3 CEV(區塊鏈聯盟)為例,目前已有40多家跨國銀行集團加入該聯盟,致力於針對金融領域區塊鏈的開發應用以及行業標準和協議的制定。摩根大通已經表示計劃開發區塊鏈技術,而美洲銀行9月份已經宣布與微軟合作開發和測試一種這樣的網路。花旗銀行在其創新實驗室已開發了三條區塊鏈,並在上面測試運行了名為「花旗幣」的數字貨幣。法國銀行Crédit Mutuel Arkéa與IBM合作,完成了其最新的區塊鏈項目實驗。新加坡星展(DBS)銀行則於2015年末與渣打銀行簽署了區塊鏈合作協議。德意志銀行,UBS和其他銀行正在創建一種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用於提高證券交易清算速度。英國和中國央行已經考慮使用一種共享賬本來進行數字貨幣轉賬。印度儲備銀行(RBI)則打算借力分散式賬本技術,解決普惠金融、微支付、投票、津貼分配、資產監控和打擊偽造紙幣等問題。Visa同樣正在測試區塊鏈技術用於更方便地進行跨境轉賬,並表示將積極聯合銀行、保險公司、商業企業共同合作,共同發展區塊鏈可信電子憑證體系,形成一個各方共同參與、共同維護的可信生態圈。
五大技術特徵,契合銀行發展
銀行研究區塊鏈主要動因就是通過這種技術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跨境支付流程並減少欺詐風險,而區塊鏈的以下幾個特徵與未來金融脫媒化、無紙化、更高效便捷安全的趨勢有著非常高的契合度:
一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數據的驗證、記賬、存儲、維護和傳輸等過程均是基於分散式系統結構, 採用純數學方法而不是中心機構來建立分散式節點間的信任關係, 從而形成去中心化的可信任的分散式系統。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散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 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遍布全網的唯一「賬本」能夠很好地抵禦單點風險、增強了可靠性。建立無中心機構信用背書的金融市場,很大程度上就實現了「金融脫媒」,這對第三方支付、資金託管等存在中介機構的商業模式來說是顛覆性的變革。
二是時序數據。區塊鏈採用帶有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存儲數據, 從而為數據增加了時間維度, 具有極強的可驗證性和可追溯性,這種時序數據可以使鏈上每一項交易環環相扣,一旦有信息被篡改,將無法匹配。
三是集體維護。由於使用分散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因此任一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區塊鏈系統採用特定的經濟激勵機制來保證分散式系統中所有節點均可參與數據區塊的驗證過程, 並通過共識演算法來選擇特定的節點將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除了交易各方的私人信息被加密以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的信息保持高度透明。
四是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可提供靈活的腳本代碼系統, 支持用戶創建高級的智能合約、貨幣或其他去中心化應用,區塊鏈採用商定的規範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數學演算法),使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trustless)的環境下自動安全地交換數據,無需任何人為干預。對於銀行來說,就是通過提升自動化水平降低經營成本。金融機構各個業務系統與後台的工作往往面臨流程長、環節多等問題。區塊鏈直接通訊縮短了中間傳遞的時間,避免了繁瑣的中心化清算交割過程, 可實現方便快捷的金融產品交易。區塊鏈即時到帳的特點可使得銀行實現比SWIFT 代碼體系更為快捷、經濟和安全的跨境轉賬,這也是目前R3CEV 和納斯達克等各大銀行、證券商和金融機構相繼投入區塊鏈技術研發的重要原因。
五是不可篡改和偽造。區塊鏈技術採用非對稱密碼學原理對數據進行加密, 同時藉助分散式系統各節點的工作量證明等共識演算法形成的強大算力來抵禦外部攻擊、保證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 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信息經過驗證並進入區塊鏈後將永久保存,除非同時控制整個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理論上難以實現),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數據可靠性很高。
結合國際結算,發揮技術優勢
將區塊鏈的以上幾個特徵,結合到國際結算業務,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一筆基於區塊鏈技術信用證業務的基本流程:
進出口商和進出口銀行同在一個區塊鏈中,進口商通過進口銀行開出一筆信用證以電子方式同時傳遞到出口方銀行以及出口商,出口商辦理出貨拿到單據後,將單據以加密後的電子文件方式傳上傳到鏈條上,從而代替傳統方式下紙質單據的審核和傳遞。開證行可以直接進行核對並作出承兌或付款,交單行的融資風險也大大降低。這些電子化的傳輸數據將被鏈條上相關參與方同步看到,可以極大提高結算效率。事實上,2016年9月巴克萊銀行已經完成了全球第一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信用證交易,整個結算僅用了4個小時,比傳統信用證短則七八天長則幾個月的結算周期縮短了大量時間。此後,以S7航空公司而出名的PJSC西伯利亞航空公司(PJSC Siberia Airlines),也與俄羅斯阿爾法銀行(Alfa-Bank)通過信用證使用以太坊區塊鏈智能合約首次進行了這一類型的服務支付。該銀行用阿爾法銀行的在線系統提供了交易成員,客戶可以使用該系統來申請開具信用證,而且合約方可以提供銀行文件。當信用證發行後,會從客戶的賬戶中扣除一部分特殊的資金,在提交文件確認交易後,這些資金將會發送到合約方的賬戶中。
以上兩個例子僅僅是進口商與進出口銀行參與到區塊鏈中,若再要考慮進出口商與運輸公司、質檢部門、保險公司等之間的交易,則需要把這些部門全都納入進去,使得運輸單據、保險單據、檢驗證明等文件的可信度和可追蹤性大為提高,從而實現信用證交易在區塊鏈上的高效運行。
機遇挑戰並存,積極實踐探索
然而,區塊鏈在商業銀行中的許多應用場景仍處於構想階段,多數仍未走出實驗室,距離現實運用還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首先是制度約束。一方面,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自治性的特徵淡化了國家及監管等概念,對現有體制帶來了重大衝擊。與傳統中心機構(如中央銀行) 的信用背書機制不同的是,區塊鏈形成的是軟體定義的信用, 這標誌著中心化的國家信用向去中心化的演算法信用的根本性變革。例如,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不僅對國家的貨幣發行權構成挑戰,而且影響到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效果,削弱央行調控經濟的能力,導致貨幣當局對數字貨幣的發展保持謹慎態度。再比如國際結算方面,國家原有的外匯政策、對外貿易政策的傳導和調控機制也將受到影響。
其次是監管風險。由於監管部門對這項新技術缺乏充分的認識和預期,法律和制度建立方面的滯後,導致與運用區塊鏈相關的經濟活動缺乏必要的制度規範和法律保護,無形中增加了市場主體的風險。從實踐來看,由於缺乏監管,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交易面臨較大的投機和洗錢風險。而國際結算的去中心化,勢必會帶來外匯管理局等監管部門的管理難度。
第三是整合成本。對於任何金融創新,銀行都要確保既能創造經濟效益,又要符合監管要求,還要結合傳統銀行業基礎設施,尤其是在部署一個基礎系統時,將耗費大量時間成本和人力物力,銀行內部將遇到較大阻力。更何況區塊鏈整合的不僅是銀行間的基礎設施,還包括進出口企業、物流倉儲企業、檢驗部門等各個參與方,其投入所需耗費之大可想而知。
最後是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當參與區塊鏈的主體越來越多,勢必會帶來信息泄露的問題,在數字加密技術尚未成熟階段,企業對商業機密的泄露必然心存疑慮。例如數字貨幣發展至今,丟失和失竊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不僅暴露出其使用安全性的弊端,也打擊了市場主體進一步持有和使用的信心。在區塊容量方面,區塊鏈還無法在一些應用程序上承載數百萬用戶的使用,當交易信息越來越多時,交易各方承載信息的存儲能力都會成為問題。此外,區塊鏈缺少可以被廣泛使用的程序(相當於瀏覽器之於互聯網)。較高的技術門檻可能降低市場主體對區塊鏈應用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另外,區塊鏈繞開特定的獨立第三方記賬人讓人人參與記賬和交易行為,如何確保個體對外發布的交易信息真實呢?如果憑空捏造的信息也可被大家所記錄,通過流通一段時間後逐漸被大眾所接受,那就有可能以假亂真。51%的攻擊雖然難度很大,但並非完全沒有可能。再加上純數據信息容易受到黑客攻擊以及存儲介質毀壞的影響,有一定的脆弱性。
此次勒索病毒事件之後,相關研究人員表示,比特幣底層技術區塊鏈反能有效防止「永恆之藍」漏洞引發的大規模感染,避免中心化帶來的「孤島風險」。但僅僅憑藉區塊鏈技術就想抵禦一切風險顯然也是不現實的,一項新的技術在解決過去的問題同時往往也會帶來新的風險。儘管目前區塊鏈技術還存在種種問題尚待解決,但市場機會往往是留給那些勇於實踐探索的人們,相信通過積极參与到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實踐,銀行業將會迎來全新的發展。
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期待您的投稿與建議!
推薦閱讀:
※[原創]遇到的兩次車震
※原創:讓世間處處充滿愛(作者--陽春白雪)
※與迴避依戀者交往中,隱藏的「雷區」在哪兒?
※【原創攝影】冬日鮮花港4。。。其他花卉
※女人懂事就好(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