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許衡、許衡文化與神州大地(概略)(十二)

(六)許衡及其後裔與許衡故里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 中站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區西部,北接修武縣和山西晉城市,西與西南臨博愛縣,東南與高新技術開發區相連,東面緊靠解放區,總面積162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人(2002年),截止2005年共轄李封、王封、朱村、馮封、龍洞、月山、丹河、府城、許衡、龍翔10個街道辦事處。其中許衡街道辦事處是在2005年中站區鄉鎮區劃調整中,在原王封鄉行政區域的基礎上設立的,辦事處駐東王封村,總人口23387人。許衡街道辦事處李封村是元代思想家、教育家、天文曆法學家許衡的祖籍和卒葬地。這裡除了有許衡後裔聚居的李封一、二、三村外,有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衡墓」,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衡墓附屬「許文正公祠」,許通遊園,以及焦作市許衡中學,許衡廣場和許衡文化公園等文物古迹和紀念性城市公益文化教育設施。據《元史·列傳第四十五》許衡傳記載,「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至元十七年(1280年), 「六月,以疾請還懷。皇太子為請於帝,以子師可為懷孟路總管以養之,且使東宮官來諭衡曰:『公毋以道不行為憂也,公安則道行有時矣,其善葯自愛。』十八年(1281年),衡病革,家人祠,衡曰:『吾一日未死,寧不有事於祖考』。扶而起,奠獻如儀。既撤,家人餕,怡怡如也。已而卒,年七十三。是日,大雷電,風拔木。懷人無貴賤少長,皆哭於門。四方學士聞訃,皆聚哭。有數千里來祭哭墓下者。衡善教,其言煦煦,雖與童子語,如恐傷之。故所至,無貴賤賢不肖皆樂從之,隨其才昏明大小,皆有所得,可以為世用。所去,人皆哭泣,不忍舍,服念其教如金科玉條,終身不敢忘。或未嘗及門,傳其緒餘,而折節力行為名世者,往往有之。聽其言,雖武人俗士、異端之徒,無不感悟者。丞相安童一見衡,語同列曰:『若輩自謂不相上下,蓋十百與千萬也』。翰林承旨王磐氣概一世,少所與可,獨見衡曰:『先生,神明也』。大德元年(1297年),贈榮祿大夫、司徒,謚文正。至大二年(1309年),加正學垂憲、佐運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封魏國公。皇慶二年(1313年),詔從祀孔子廟廷。延祐初(1314年),又詔立書院京兆以祀衡,給田奉祠事,名魯齋書院。」《許文正公世家譜》記載:「衡,字仲平,號魯齋,金太和九年己巳丙寅生於新鄭邑中。幼有異質,稍長,嗜學無倦,以德化人。元世祖受地秦中,聞公名,譴使召赴京兆教授,世祖登基,召公於家,改授國子祭酒,又授中書左丞,屢辭不允,言行政事備載國史。至元十八年三月戊戌薨於私第,易簀不變,年七十有三,是日,大雷電,風拔木。四月乙酉葬李封村南敕賜塋中。公既沒三十三年為皇慶二年,仁宗詔與宋九儒從祀宣聖廟庭。大德元年贈榮祿大夫,司徒,謚文正。元統三年(1335年),順帝命翰林直學士歐陽元,文其神道碑,遂敕賜故中書左丞、集賢大學士,國子祭酒,贈正學垂憲、佐運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封魏國公,仍謚文正。配敬氏、賀氏皆追封魏國夫人。子四:師可、師遜、師孚、師敬」。說明許衡的祖籍是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許衡街道辦事處李封村,許衡晚年居住在此直至逝世。許衡的後裔也大部分都居住在李封一、二、三村及焦作市周邊地區。在故里,許衡留下了許多獨具特色,富有哲理和生活情趣,清新自然的詩篇,茲抄錄幾首如下:(一)《樂府·沁園春·墾田東城》:「月下檐西,日出籬東,曉枕睡餘。喚老妻忙起,晨餐供具,新炊藜糝,舊腌鹽蔬。飽後安排,城邊墾斫,要佔蒼煙十畝居。閑談里,把從前荒穢,一旦驅除。為農換卻為儒。任人笑謀身拙更迂。念老來生業,無他長技,欲期安穩,敢避崎嶇。達士聲名,貴家驕蹇,此好胸中一點無。歡然處,有膝前兒女,几上詩書。」(二)《絕句·大暑登東城》: 「雲間畏日不肯下,天際好風殊未來,安得盆傾三尺雨,暑天一洗絕塵埃。三丈危城日暮登,暑威殊不霽憑陵,何時大華高峰上,細嚼松陰六月冰。」(三)《律詩·登東城》: 「步履上東城,秋風晚更清,亂雲隨日下,荒草過堤平,野垧寬凝寧,詩成促後生,何當常似此,慰我病中情。」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衡墓」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李封三村南3公里偏東的許氏墓群中。墓座北朝南,墓冢高9米,冢前有石碑,碑上刻有"元儒許文正公之墓"8個字。再前面,有分列在兩旁的執笏翁仲兩對。翁仲南邊,有青灰磚釋奠堂3間,釋奠堂里放有石案。釋奠堂向南,有高大的碑樓兩座,裡邊都有龜負蟠龍頭的石碑,前為乾隆御祭碑,後為歐陽元撰文的神道碑。神道碑兩旁有人、馬、羊、獅子、老虎石刻六對,石刻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整個300多畝墓地松柏茂密。「文化大革命」期間,許衡墓被破壞,只剩下墓室埋在地下。1985年-2004年政府和民間先後經過數次大的修繕,特別是2003年,河南省文物局與焦作市中站區人民政府投資200萬元重新修建了許衡墓並題名「許園」, 辟廣場1000多平方米,立山門以莊嚴許園,許衡墓正逐步恢復原有規模和風貌.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衡墓附屬「許文正公祠」,位於中站區許衡街道辦事處李封二村。許文正公祠,共有6座,分別位於許衡故里焦作市中站區李封村,沁陽市原懷慶府縣學西側,河北大名縣原大名府城中,新鄭縣城中,新鄭縣許崗村,博愛縣陳范村。祠堂為四進院落,一進為正門「敕建許文正公祠」五門牌坊;二進為「道接程朱」三門釋典堂牌樓;三進為東西廡各三間,余房若干,供奉有許文正公裔孫神位及畫像;四進為「朱子後一人」大殿供奉許文正公坐像處,左右有對聯一副:「筆鉅重疏伊洛水,儒林再放杏壇花」。在中站區李封三村,村民自籌資金,在許衡的父親許通陵園和許衡的弟弟許衎墓的原址,修建環境優雅、花團錦簇、綠草如茵,健身器材齊備,溶文化品位、美化環境、健身娛樂於一體的許通遊園。焦作市許衡中學(原中站實驗中學)位於焦作市中站區西北李封一村原焦作四中舊址,2002年9月成立,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教育體制改革公辦民助性質試點學校,學校佔地面積54793.3平方米,建築面積8940平方米,學校400米運動場、教學樓、辦公樓、餐廳、學生宿舍樓、教師住宅樓,各種教學儀器設備齊全。2002年開始,中站區委、區政府在為滿足中站人民文化健身娛樂的需要而投資興建了許衡廣場和許衡文化公園。許衡廣場位於中站區城區東部,它以紀念中站區歷史名人--元代思想家、教育家、天文學家許衡而命名。廣場佔地60多畝,總投資1000多萬元。整個廣場氣勢恢宏、巍巍壯觀,廣場周圍綠樹成蔭,安裝了齊全的健身器材。現在許衡廣場已成為中站人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舉辦重大活動的重要場所,成為中站區城市建設的一大標誌性建築。許衡文化公園, 北與許衡廣場隔路相望,南接「許園」。該公園由北京園林古建築設計院設計,2006年5月開工建設,規劃佔地430畝,一期工程佔地266畝,完成投資960萬元。公園在設計上,堅持以人為本,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生態特點,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融為一體;在布局上,以智慧之源為中心,以特色中央水係為襯托,以生態植物為背景,形成了「一環兩軸多點」的景觀格局。公園入口處是在巨石上篆刻的「許衡文化公園」紅色大字,沿石階入園,道路兩旁花團錦簇,綠色成蔭,駐足木橋,流水潺潺,徜徉在公園,眼前總是一 幅完美的圖畫,高樹與低樹俯仰錯落,樹木與花草色彩斑斕,漫步在環路,感覺著公園的寧靜,鍛煉在健身器材,感知著公園的舞動,凝望著許衡塑像、科普畫廊和文化牆,感悟著公園的靈慧。暮色中,燈光次第開啟,霓虹閃爍炫耀,公園越發的美麗迷人。在中站區內,還留有許衡長子許師可撰寫的許衡「塋域之圖」及其說明,留下了第四子許師敬為其叔父許衎撰寫的墓誌並蓋,有許衡孫許從宣為其叔父許師義撰寫的墓誌並蓋,以及許衡嫡曾孫許紹祖為許通(許衡父親)書寫的墓碑碑文等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實物和拓片等。
推薦閱讀:

上聯:大地不語,承載萬物之命。請大神賜下聯?
母親大地的生態精神文明
陰宅風水:將軍大地
濃霧罩大地,萬物皆空。求上聯?
八閩大地游 

TAG:文化 | 大地 |